Ⅰ 为什么有些银行股成了死股
银行行业中的大部分个股应该属于蓝筹类个股,公司业绩业绩较为稳定,每年都能出现稳步增长的情况,但很多银行股的走势都变成了僵尸,包括一些跟我们每个人生活国有商业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很多个股甚至一年的波动率不到10%,具体我们参考下农业银行走势:
再次最近一两年也存在多家上市的小型银行,上市没有大幅度炒作,但回落之前也出现了银行走势的普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银行股行业平均估值较低,很多新股刚上市的公的PE都高于行业平均PE,后期自然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总结:我们通过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银行股为何走势波动较低,跟僵尸股走势类似,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银行市值较大,资金很难推动,再次就是银行股成长性较差,没有资金愿意炒作,银行股合理估值远低于其他行业,很难出现大幅度上涨。感觉写的好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Ⅱ 银行类股票有哪些
银行类股票:
银行 代码
常熟银行(601128)
张家港行(002839)
成都银行(601838)
苏农银行(603323)
无锡银行(600908)
杭州银行(600926)
江阴银行(002807)
贵阳银行(601997)
江苏银行(600919)
南京银行(601009)
上海银行(601229)
民生银行(600016)
宁波银行(002142)
平安银行(000001)
招商银行(600036)
建设银行(601939)
华夏银行(600015)
交通银行(601328)
中信银行(601998)
中国银行(601988)
光大银行(601818)
北京银行(601169)
农业银行(601288)
浦发银行(600000)
兴业银行(601166)
工商银行(601398)
郑州银行(002936)
长沙银行(601577)
西安银行(600928)
紫金银行(601860)
青岛银行(002948)
青农商行(002958)
苏州银行(002966)
邮储银行(601658)
渝农商行(601077)
浙商银行(601916)
(2)张家港银行股票行情查询扩展阅读
证券投资风险
(一)系统性风险
价格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上升,而使证券资产价格普遍下跌的可能性。
再投资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无法通过再投资而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购买力风险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可能性。
(二)非系统性风险
违约风险指证券资产发行者无法按时兑付证券资产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可能性。
变现风险是证券资产持有者无法在市场上以正常的价格平仓出货的可能性。
破产风险是在证券资产发行者破产清算时投资者无法收回应得权益的可能性。
银行类的股票怎么样?
1、买股票的心态不要急,不要只想买到最低价,这是不现实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点价买入也是不错的,所以买股票宁可错过,不可过错,不能盲目买卖股票,最好买对个股盘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拟买卖,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两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买入点。
3、重视必要的技术分析,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及盘面语言(盘面买卖单的情况)。
4、尽量选择热点及合适的买入点,做到当天买入后股价能上涨脱离成本区。不过从参与者的心愿来说是希望越短越好,最好是达到极限,就是一个交易日,如果允许进行T+0交易的话则目标就是当天筹码不过夜。当然,要把短线炒股真正做好是相当困难的,需要投资者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
Ⅲ 我国上市银行有哪些
截止至目前为止,以下是我国36家A股上市银行的信息: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 平安银行 光大银行 民生银行
浙商银行 浦发银行 华夏银行 北京银行 宁波银行 杭州银行
上海银行 郑州银行 西安银行 青岛银行 长沙银行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 苏州银行 苏农商行 无锡银行 江阴银行 常熟银行
紫金银行 成都银行 贵阳银行 张家港银行 重庆农商行 青海农商行
排名 银行 人民市/亿 美元/亿
1 工商银行 15411 2281
2 建设银行 12301 1821
3 农业银行 10158 1504
4 中国银行 9633 1426
5 招商银行 4425 655
6 交通银行 4000 592
7 浦发银行 3502 518
8 民生银行 3242 480
9 兴业银行 3124 462
10 邮倚银行 3038 450
11 中信银行 2659 394
12 光大银行 1729 256
13 平安银行 1557 230
14 北京银行 1417 210
15 江苏银行 1177 174
16 华夏银行 1113 165
17 杭州银行 761 113
18 宁波银行 654 97
19 南京银行 641 95
20 浙商银行 614 91
Ⅳ 深市银行股哪个好
深市银行股票有:青岛银行、宁波银行、郑州银行、平安银行、苏州银行、青农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这几个银行都是比较好的,所以可以尝试投资这些银行,来帮助自己赚取一定的收益。
想投资银行股,我们应该要清楚银行股的特点:
1、首先,银行股是显着的周期股的,它的走势与经济周期运动有较高的相关性;
2、另外,对于四大行这种上万亿的大盘股,则具备较强的抗跌性,在熊市的时候,银行股被称为护盘主力军,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银行股是最抗跌的。
3、此外,在众多上市公司中,赚得多的银行向来是稳定分红的主力军,也受到机构投资者长期持有和认可,其分红回报甚至高于银行存款利率。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也表示,近1个月来,银行股相对强势的市场表现已经逐步印证此前曾提出的可能再度迎来布局机会的观点。“位于江浙等优质区域的城商行,由于经营的‘亲周期性’增长确定性更强,叠加去年同期相对低基数,三季度盈利有望上台阶。”
其实,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企业,那么针对于银行股票来说,也是选择一个比较好的银行,那么我们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收益,只要是考察这个银行的办事效率,银行一年以来的经营状况,是盈利的情况,还是亏损的现象,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知道,某一个银行,是一支潜力股,是一个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
我们投资股票,无非就是想要赚取一定的收益,想要赚取收益,就要有比较敏锐的眼光,有比较快捷的动作,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良好利用。
Ⅳ 银行股票有哪些
您在打开任何一种股票行情交易软件后,从“行业或者板块”菜单中选择“银行或者金融”即可显示所有上市的银行股票。祝您成功!
Ⅵ 张家港行股票还能涨到七元吗
张家港行股票还能涨到七元吗?
~~~~~~~~~~~~~~~~~~~~~~~~~~~~
你看这走势日线图!
目前上方存在82.7%的套牢盘!平均成本6.7
庄家已经在上方成功的把筹码交给散户!
如果没有特大利好你认为庄家会动用自己钱给散户解套嘛!
Ⅶ 16位银行董监高为何火线增持
今年以来,6家上市公司28位董监高(或其近亲属)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自家上市银行的股权,斥资约3142万元,人均投入过百万。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进入7月份,共有4家银行16位董监高,共斥资728万元,增持自家银行股票。
7月10日,招商银行监事徐立忠和黄丹分别在二级市场增持该行5万股和4.5万股,成交均价分别为26.81元/股和26.7元/股,投入资金分别为134.05万元、120.15万元。此前的5月11日晚间,招行发布公告称,公司10位董监高分别于5月8日至10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29.52元至29.97元。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田惠宇买入11万股,常务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李浩买入10万股,10位董监高共计买入85.5万股招行股票,共计斥资2381.69万元。今年以来,招商银行董监高合计投入了2635.89万元用于增持。
市场注意到,根据公开消息,浦发银行6位高管分别于今年7月11日至12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合计增持34.85万股,投入资金共计327.71万元。7月份,交通银行7位董监高联袂展开二级市场增持,共计增持25万股,共计投入148.05万元。平安银行首席财务官项有志以及其子(或其女)项徵今年4月底以来共计6次增持平安银行,共计耗资10.07万元。7月5日,张家港银行监事陆斌本人竞价交易1000股,耗资0.585万元,当日结存股份数量为50.1万股。此外,无锡银行监事赵汉民1月8日曾增持1000股,花费0.82万元。
市场认为,打折的银行股可以说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同时,上市银行董监高的增持无疑也向市场释放了信心。资深市场人士表示,“银行股身为蓝筹却集体破净,可以说估值出现严重低估。恰逢监管层拟取消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资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外资或许会重点考虑银行股”。另有并购界人士称,“从过往的外资机构投资手法来看,外资对于银行股权的持有大多更类似于财务投资,大概率是低估值入场,在合理的回报区间套现离场”。
Ⅷ 股市真的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吗
理论上说是的,国民经济增长会带动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提高,在保持行业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响应的公司净利润也会随之提高。如果股票价格随着公司的净利润一起相应变动,那么股票的价格起落大致就能反应经济景气不景气。
而中国的市场比较特殊,首先它不算是有效市场,在市场上交易的价格在上市公司一上市的时候就被高估,而部分股票限制流通则更加加剧了这个问题。在一个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里,价格是谈不上有效的,这是制度上的问题。虽然现在有融资融券,但其实融券还是太贵而且太难,像张家港行或者第一创业这种公司,如果当时可以融券,它们的价格就会受到来自各方套利资金的压制,比如买其它券商空第一创业,买其它银行空张家港行,那么它们的股价的波动性就不会像这样高。这是首先第一个定价有效性的问题。
其次,中国市场是一个明显的资金推动性市场。只要有资金导入,不管业绩怎样,就可以涨。这一点可以在中国其它的市场看到样本,比如房地产市场,或者期货市场等等,它反应的其实更多的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当然可能也不仅仅是货币现象。但是这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当有资金大幅流入股票市场的时候,不管是因为大家真的看好还是因为憋的原因,它就可以在业绩表现平平的时候上涨,就比如2014年上证指数起来的那一波,其实当时上市公司的业绩真的不怎么样,而偏偏2018年虽然环境恶劣,但事实上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还在创历史新高,而市场的估值却越来越低。你可以说是因为受到大家对未来预期不乐观限制,也可以找到其它理由,而事实上就是下跌就是下跌最好的理由,根本无需解释。
当然中国市场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是极其缺乏成长性的,甚至有不少破坏市场的公序良俗的企业,这些大家都很清楚就不再多说。
所以像股票市场这种东西,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要墨守成规,用事实去套理论,也不应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像中国的股票市场,不管是经济景气不景气,其上证指数回报十几二十年来都不如货币基金,跟不上通胀水平,这肯定是不正常的。至于市场未来的表现,大家就见仁见智了。
Ⅸ 没买过银行股,到底怎么样啊,波动性太小了
一般情况下,中短线都不建议买银行股,波动很小的,玩股票的散户,基本上都不会喜欢这样的。
除非是像股灾那样的行情,银行股反正起到护盘作用,波动才会比较大,适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