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茅台似乎可以买,但不会完全买(上篇——宏观环境/价格指数篇)
我一直觉得宏观分析很难,其实并不是难在理解宏观数据背后的影响关系,而是你很难从数据中找到衡量它的标尺,得出真正正确的结论。而且,更难的是,市场上你可以找到很多标尺……简单举个例子,2020我国GDP同比增长了2.3%,那这个宏观数据好不好呢?如果拿去年6%的同比增长比一下,2.3%好像有点不够看?但毕竟遭遇全球性突发疫情灾害,放到国际上对比一下,这个2.3%又是GDP前十的国家中唯一正增长国家,这可很了不起,但最终我又要如何给这个数值下一个定论呢?答案就是没有一个定性的答案, 你可以随意解读它,好与坏都可以有无数种解释的可能,你总能找到支撑观点的标尺和数据,你只能找到最符合逻辑、最客观的说法去对它的两面性进行综合评价。 所以我也挺不喜欢看宏观分析报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确实容易把自己套进去。
但我仍然需要先去分析宏观市场,去知道这个市场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构建一个属于当下的宏观市场认知。 因为我们接下来讨论的价值,恰恰包含在大大小小的多个宏观维度的市场里。我需要尊重庞大社会意志运算系统得到的宏观数据结果,它永远正确地反映着市场的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着高质量、高速发展。将A股最悠久的上证指数年K线图打开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指数整体趋势笔直往右上增长,按年化增长率看,上证指数的年化增长率约为12%,确实很好地反映出我国经济的稳定上升趋势。
但从上证指数经历的牛熊市角度来看,这个“晴雨表”中途可能并不平静。有从1990年12月开始17个月近14倍的巨幅增长,也有过2008年次贷危机开始,从6124点一路狂泻造成的73%巨大跌幅。实际上我国整体经济运行并没有如股市异常夸张的波动,一直以来决定A股上下波动幅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流动性与预期 ,流动性说白了就是钱的问题,它和央行货币政策有关,预期则是产生波动的强催化剂。 流动性相当于一根杆子,经济政策决定了他一定时间内斜往上指抑或斜向下,而预期就是套在这杆子上那条皮筋的大小与弹性 ,而股票市场上蹿下跳的表现,正是皮筋在这杆子上不断移动,被上或下拉伸留下的曲线。
当你理解了杆子与皮筋的概念,那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说过的:“长期来看股票市场是个称重机,而短期它是个投票机。”这句话也可以轻松理解了。它的意思其实就是“价格会长时间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在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市场整体价值中枢的变化,预期则对价格影响比较明显。
Ok,聊完杆子与皮筋的事,得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经济周期。他给出了杆子所指的方向,又解释了皮筋上下波动的节奏,这里我直接引用一篇论文的框架与案例作为参考。
论文先分别对经济周期与上市公司盈利相关关系与货币供给周期与上市公司估值之间关系展开实证研究,分析所选某些宏观经济指标与上市公司盈利与估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经济周期、货币供给周期对A股市场影响作用机制,并得到了“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周期”三者之间形成动态循环时形成A股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周期——上市公司盈利周期——A股市场周期”、“货币供给周期——上市公司估值波动周期——A股市场周期”时驱动A股市场周期性波动的作用机制。下图为在此机制下作者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得到2006-2011年两轮牛熊中,经济周期与A股市场周期的划分
这篇论文从实证分析中得到一些极其有效的经济周期判断指标,分别有: GDP当季同比指标、CPI当月同比指标、M1同比指标。 我也采用相同的判断方法对11年至今的A股市场作出经济周期的划分。(注:这里代表市场的指数收盘价选择了我最爱的中证全指)
我认为在11年以后的经济周期判断上,CPI数据因未纳入房价这一重要参考指标,在这段期间内并未发挥较好作用,故,附上易居研究院收集整理出自国家统计局的70城房价指数环比涨幅数据(2013-2021), 并手动预估模拟与CPI指数结合后(蓝线)的效果(绝对不是因为我不想花时间处理这个CPI+70城房价指数(处理起来实在太费时间,下图将就看着呗))然后还加入一个特别有用的宏观指标:PPI(生产者物价指数)配合食用。
在经过衰退期一轮熊市调整,上市公司平均PE已回落至10~15水平,PPI持续走低,企业盈利能力堪忧,真实CPI(也就是我画的那条)同时走低,政府尝试提高货币供给(M1)水平刺激经济情况下,GDP增速下降势头有所减缓,但当前宏观经济中消费及投资呈现低迷态势,内需不足,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市场维持极低通胀水平,房地产指数进入负增长区间。从M1来看央行并没有采取较为宽松政策,但证监会与2014年5月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放宽了创业板首发条件以及建立创业板再融资制度,杠杆资金环境宽松,为后续牛市做好了政策铺垫。
从2014年7月起,融资融券余额增长超500%,最终高达22000亿。我始终认为从经济周期来看,这轮牛市行情只是整个增长周期的一部分,杠杆牛掩盖了由“货币供给周期——上市公司估值波动周期——A股市场周期”传导模式下,由货币政策引导,企业利润、估值双轮驱动的牛市起点。从宏观指标角度看,在去库存的政策下,楼市复苏,带动真实CPI(包括楼市)回升,并在2016年年低见顶。而PPI的继续走低迫使央行提供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并不是常说的救市而为,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后,GDP增长率于2015年年低见底回升,PPI同步回升,企业利润情况好转。2016年2月开始的上涨仍属于本轮增长周期。
过热期的筑顶阶段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加速,GDP增速见顶,通胀水平见顶,PPI水平处于高位M1增长率维持在高位。
滞涨期主要体现在M1增长率回落,经济政策收紧,PPI数据回落,企业利润见顶收缩,CPI维持在高位水平。
衰退期体现在CPI维持高位,PPI下降,企业盈利能力继续下降,全市场杀估值,平均PE回到12~14左右,持续紧缩政策使得,GDP增速等经济指标有所下滑
货币政策转弯,经济实现软着陆,部分企业估值进入历史新低,部分行业利润水平开始好转恢复,通常走低,维持在合理区间,投资方面仍然低迷。
本轮牛市属于结构性牛市,也催生了“抱团”的概念,涨势主要体现在茅指数、宁指数等高成长、盈利稳定且好预估的企业/行业/板块上,新冠疫情对部分行业利润影响巨大,但并未影响投资者“抱团取暖”的趋势,2020年整年热门板块涨幅巨大,头部效应明显,但市场整体PE相对来说并不算太高,维持在18~25之间,指数因成分结构原因,难反应出结构性牛市的独特涨势(具体可以看第一篇文章)。在疫情的影响下,央行采取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原材料价格也一直走高,工业制品出厂价格随即带动上游企业恢复利润水平,投资方面较为活跃。
得益于疫情优秀的防控措施,中国经济快速走出疫情影响,今年GDP增速有望恢复较高水平。但受到消费羸弱的影响,通胀水平维持低位,中下游企业利润受到较大影响。央行采取稍宽松货币政策,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并强调政策操作上不急转弯,强调了可能收紧的货币政策预期。从目前M1、M2、社融数值来看均有明显回落。PPI增速已经维持在高位,但未传导至CPI,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恢复较差,企业整体利润水平也可能见顶,市场有出现过热/滞涨的征兆。
在花了较大篇幅分析宏观经济,并梳理出了当下可能的经济周期处境及演变之后,我们该如何给现在的茅台定位?
我们都知道茅台依靠着高毛利、利润增速高、ROE高等特点,备受投资者青睐,经历新冠疫情的2020年,茅台在消费持续低迷的状态下,依然保持利润的增长,展示出其强大的利润“护城河”,在资金追捧茅台的高确定性业绩中,茅台走出了远超指数表现的抱团行情。2020年茅台的的企业利润与估值齐涨,股价走出远超指数的收益,企业市值一度突破3万亿,PE一路飙升至72,回到2007年牛市较高估值水平。
但走进2021年,在消费持续低迷,货币政策尚存在收紧可能性的时候,茅台当下的高估值的持续性会面临极大的考验,年初至今茅台已从最高位跌超过30%,而PE值仍在40附近,超过历史同期70%时间点。并不是说茅台会就此脱离其保持已久的上升趋势,但目前茅台需要回答两方面的问题: 1、经济周期中继续给与茅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估值预期合理吗? 2、茅台的利润增速可以支撑现在的估值吗?
其实重点就在于市场上不是没有好企业,而是估值确实偏高了,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了。在这种情况下, 寄希望于长期利润高确定性的白酒行业确实是个稳妥的选择。
传统的PE百分位估值在牛市行情中只会告诉你,这玩意太贵了,但是贵归贵,他居然还能涨,这就很离谱。而在PE百分位估值低的时候,又可能会续创新低,非常折磨,亦或者蜻蜓点水一下,立马从低估飙回来高估,这些都是很常见的。PE百分位估值的方法从历史数据角度来看靠谱,但大部分时候只能看着干着急。这部分就把我前面提到的杆子和皮筋的理论拿过来,给茅台也找一根杆子,把茅台套上去看看估值大概几何。
我们先把茅台自身的趋势中轴做成杆子(对数处理),以月度数据与趋势均轴的标准差作为皮筋活动的范围分别来看看茅台的股价、市值与利润增长情况。
不难看出,茅台上市至今都保持在指数增长区间内,从目前这几个数据来看,我们确实没办法得到 “茅台不能涨了” 这个答案。图一图二代表的股价与市值维持在趋势中轴,图三代表的利润增速已经处于趋势中轴与下轴区间。近几年利润增速与2012~2014年状况相近,不同的是当时茅台的股价是处于横盘窄幅波动的时期,近几年茅台股价大幅上涨,从PE值的对比上也能看出, 目前茅台估值水平已经有较大提升。
如果按去年的利润增长情况预估,今年年末,茅台净利润大概在514亿上下,同比增长仅3.8%,按照中证全指当前PE为低,茅台市值仅为一万亿出头。这个市值水平距离当前还有近50%的跌幅。
那如果今年利润悲观预期至趋势下轨,则今年剩下两季度只需要完成156亿的利润水平即可,按以往的利润水平看,今年的盈利状况不至于差至此。
如果将3年后的下轨作为市值与PE估算预期,3年后的2024年第二季度TTM利润应达到772亿水平,年复合增长率需回升达到16.5%,此增长比例与2019年相当,个人认为有可能达成。那按当前20000亿市值估算,如三年后利润水平达标,PE可以给到26,属于合理稍高范围。
如果把时间再拉长,5年后保持趋势下轨水平,TTM利润需要达到1298亿,复合增长率需要提高到21.6%。个人认为以目前消费水平,及茅台的产能上限,5年时间内必须有经营、销售或产品利润上的突破,否则很难达成这个利润水平。那么如果按这个利润水平,20000亿市值PE大概在15左右,属于偏低水平。 这也简单验证了坤坤为什么会说用5·10年后的市值贴现回当年才可能有一个较好的回报率吧。
再次介绍一下这个我编制的市场价值指数
上一篇文章有分析到,中证全指很适合作为代表A股全市场的指数,因此我采用中证全指的预期回报率(皮筋)和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标尺or杆子)作为比较编制而成。
也因此采用中证全指给茅台做标尺再合适不过了,我考虑的逻辑是这样的:杆子与皮筋的原理就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对于市场整体,存在一根杆子供皮筋在经济周期内上下波动,而对于某个上市公司个体,也存在一根属于它的杆子,也就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企业内在价值,而代表企业当前价格的皮筋是会同步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的,与市场皮筋产生相同波动。那么在这个模型当中, 像茅台长时间保持良好成长性,业绩具有高确定性的上市公司,其内在价值也自然有稳定高于市场平均的增长水平。 如下示意图,红色橙色曲线代表了中证全指隐含的内在价值和跟随经济周期波动的价格,而斜率更高的直线代表了茅台拥有更高盈利增长水平,价格则围绕斜率更高的曲线展开波动。
故而,构建茅台&中证全指基于PE比与价值比指数,编制原理:用茅台PE/中证全指PE衡量茅台价格与市场价格的高/低估程度,利用茅台收盘价/中证全指收盘价(对数处理、回归处理)作为茅台对中证全指价值的溢价水平,以05年上升期开端、07年过热期开端PE比作为基准制定高/低估线,利用溢价水平调整基准线。
可以看出目前茅台与全指PE比仍处于高估区间。从历史角度看,09年PE比回撤原因是金融危机影响,茅台股价下跌速度快于全指,PE指跌至接近全指水平;12-13年PE比下跌原因为茅台利润增速增加,PE下跌,该时期开始茅台核心投资价值凸现,但无奈市场萧条,没有给与茅台充足上涨动能,以至于13-16年间茅台均处于低估阶段。本轮PE比回撤主要原因为茅台价格下跌导致,按历史角度看,需要注意该指数是否会跌破上涨趋势颈线,而目前正在确认突破的时期。
至此,上篇——宏观环境/价格指数篇完结,下篇将从茅台实际的产能、销量出发,预估茅台的增长趋势与规模上限,并采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计算茅台的合理估值( 这大概就是坤の方法 )。
END.
B. 贵州茅台市值蒸发6000亿,这次大跌的原因是什么
截至2月26日收盘,贵州茅台报收2122.78元/股,市值相较农历鼠年末的3.27万亿,已蒸发18.39%,短短两周内便跌去了6000千亿。而同期上证指数仅下跌5.97%。
C. 贵州茅台未来股价怎么样贵州茅台股指数今日行情贵州茅台股票还能涨多久
白酒业界中做到一哥的贵州茅台,与创阶段新低差距很小了。

二、中长期看,高端扩容持续推进,贵州茅台的获利能力稳中有升
依照中长期来说,随着国人越来越觉得要理性饮酒,以及财富增长带动对于饮食精致度的提升,自2017年以来,白酒行业销量陆续下滑,行业进入了"量平价增"的时期,但在中低端酒类销量下滑的同时,高端酒类市场呈现出一直增长的势头,行业也慢慢的在向高端以及头部企业靠近。
从市场体量来看,2017 年高端酒销售额约1000亿,2019年高端酒行业规模约达到1600亿,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复合增速大于20%。
在白酒行业吨价上,从2017年的4.7万元/吨提升到2019年的7.2万元/吨,复合增长速度为15%左右。
遵循机构的预测判断,从2018年到2023年,这几年内,高净值人群数量复合增速为8%,随着高净值人群的增多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行业消费升级趋势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可近些年来,茅台的白酒批价跟零售价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上升,公司的获利能力还不错,稳中有升。
有更多关于贵州茅台的看法和观点,其他机构的行业研报汇总整理了一下,能有助于你们进行分析,可以戳开瞅瞅:行业研报(整理版):贵州茅台还有没有机会?
三、总结
从短期看来,白酒动销没有因为端午节的到来而萧索,高端酒价格向上;以中长期来看,跟着高端市场前进的步伐,贵州茅台的获利能力稳中有升。就在这种状况下,一线白酒茅台的业绩肯定也可以实现稳健增长。
以现在的走势情况来看,目前处于下降通道,在左侧交易期间的范围,预期有强悍的趋势,打算想抄底的话,希望能在股价稳定后再进行。
由于篇幅受限,我们也就只能讲到这儿了,如果想对贵州茅台接下来的行程趋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输入股票代码即可查看更多信息,即能查阅:【免费】测一测贵州茅台未来走势
应答时间:2021-10-0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D. 茅台再次跌破2000大关,“茅指数”稳了吗
白酒业界中做到一哥的贵州茅台,离创阶段新低也很近了。
二、中长期看,高端扩容持续推进,贵州茅台的获利能力也紧跟其上,稳中有升
从中长期看来,随着国人越来越觉得要理性饮酒,以及财富增长带动对于饮食精致度的提升,在2017年之后,白酒行业销量持续下降,行业走到了“量平价增”的时期,但在中低端酒类销量有所下降的同时,高端酒类市场呈现出一直增长的势头,这就说明了,行业逐渐在向比较高端的企业集中。
从市场体量来看,2017 年高端酒的整体销售额差不多有1000亿元,2019年高端酒销售业绩差不多有1600亿,从2017年过到2019年,过去这三年复合增速高出20%。
在白酒行业吨价上面,由2017年的4.7万元/吨提高为 2019年的7.2万元/吨,复合涨势将近15%。
遵循机构的预测判断,在2018-2023年这一时间段,高净值人群数量复合增速为8%,伴随着高净值人口的增加和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行业消费升级趋势还没有停下。
而近年来,茅台的白酒批价及零售价逐渐稳步上升,公司的获利能力还不错,稳中有升。
来看看贵州茅台的更多看法和观点吧,我也把其他机构的行业研报梳理了一下,便各位去了解,可以戳开瞅瞅:行业研报(整理版):贵州茅台还有没有机会?
三、总结
短期而言,端午节前后的白酒动销依旧繁荣,对于高端酒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价位;而中长期来看,高端市场也在慢慢地提升,贵州茅台的获利能力也紧跟其上,稳中有升。就在目前这种状况下,估计一线白酒茅台的业绩也能够稳中有升。
现在的趋势也能看得出来,不难发现,目前属于下降的通道,在左侧交易期间的范围,想到以后有极佳的趋势,建议是带股价站稳了以后再进场,这样的做法更好一些。
由于篇幅受限,更具体一些的,我们也就不给大家展示了,那你还想了解贵州茅台接下来的行情趋势吗,可以直接输入股票代码,就可以查看了:【免费】测一测贵州茅台未来走势
E. 贵州茅台是不是属于上证指数的
贵州茅台(股票代码:600519)股票前面号码为数字“6”的是上证A股,数字“0”的是深证A股,数字带“3”的为创业板。
应答时间:2021-12-0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F. 茅台股票属于上证还是沪深
茅台股票属于上证,因为它的股票代码是6开头。
1.股票代码6开头的都属于上证市场,它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贵州茅台是A股市场中价值投资的代表,也是大家最喜欢的股票;
3.股票代码3和002开头的都是深圳股票。
贵州茅台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作为中国国粹,作为价值投资的代表,贵州茅台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贵州茅台股票代码是600519,我们根据前面的代码就可以判断贵州茅台是在上证市场,股票之前的代码就可以帮我们区分,他们到底是在哪个证券交易所上市,深圳市场代表是3和002开头,只要看到这些代码,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属于上证还是深圳指数了。
三、哪个市场的股票比较好
不同的公司选择不同的市场,整体来看,上证市场和深圳市场股票都差不多,他们的定位也差不多。
上海市场有科创板,深圳市场有创业板,都是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并没有好坏之分,两个市场都差不多。
G. 酿酒暴跌,茅台跌破1700元,白酒彻底熄火了吗还有投资价值吗
A股市场核心资产白酒和医药倒了,遭受到超大资金大幅抛压,随着白酒和医药放量砸盘下跌后,把整个股票市场带崩了,各大指数和板块出现大跌,导致市场出现恐慌,导致大部分投资者资产缩水。
首先,看以下酿酒板块的情况,白酒指数在10670点见顶出现一根大阴棒压顶,随后开启一波持续杀跌行情;之后酿酒指数以7342点出现止跌,随后又不断地震荡上扬,似乎又要开启新一轮的上涨行情,逐步修复前期跌幅,酿酒指数涨到9946点再次见顶,次日出现一波又出现一根大阴棒。
要知道股票也是有联动的,板块有板块效应的,过去几年白酒涨疯了,背后就是因为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带动因素,整个白酒股才能涨起来,才具有价值投资,这才是为什么a股市场白酒股具备价值投资的重要因素。
汇总
综合通过以上分析得知,贵州茅台股价跌破1700元并非是决定白酒股有没长期投资价值,而是要看超大资金以后还会不会继续炒作白酒板块,资金才是决定整个白酒股的命运,也是决定白酒股的决定性因素。
但永远要清楚,A股市场的核心资产不是科技,也不是军工,而是吃药喝酒,历史会有重演的,既然吃药喝酒是A股市场的核心,股市的核心资产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投资者们好好去领悟这句话的真理,祝大家投资愉快。
H. 茅台股票二十年变化表
首先,我们先算下茅台从上市至今的股价惊人涨幅吧。
茅台2001年8月27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开盘价34.51元(发行价31.39元)。
按照以上市日为起点的后复权股价计算,茅台股价在今年春节后首日(2021.02.18)达到过13593元(对应不复权价2627元)的历史峰值。
即便茅台的最新(2021.5.20)股价已从峰值跌到10733元(不复权价2058元),持股20年的回报率依然超过300倍。
心动了没?眼红了没?其实要我说,也不用眼红,有一定年限的韭菜都知道,股票涨了多少和股民赚了多少本就是两码事。反正大家都有低抛高吸的传统手艺,赚的时候只够加个鸡腿,亏了就要把全市高楼分布图翻出来了。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一起看看茅台如何从当年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的A股股王。
为了大家能直观回顾,我整理了几张图,纵轴分别是茅台的历史股价、历史市值、历史净利润、历史市盈率以及上证指数,横轴都是时间,以便比对。
I. 两万亿市值,茅台到底值多少
一股贵州茅台的价格=一瓶飞天茅台酒的时刻已经到来。
在经济受疫情影响下,追逐优质上市公司和大消费风口的A股资金持续“喝高茅台”。贵州茅台股价频创新高,不断刷新里程碑。
6月23日,贵州茅台总市值首次超越工商银行,登顶A股总市值第一位。7月6日,“股王”贵州茅台股价涨至1600元,市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对比国际同行,95%以上收入来自中国的贵州茅台市值却超过全球酒类巨头帝亚吉欧、百威英博市值之和,并超越了可口可乐成为全球食品饮料行业的市值No.1。
随着股价飙升,贵州茅台的高市值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有人认为茅台的商业模式成功,市值依然有提升空间;也有人认为茅台估值过高,存在泡沫。
两万亿市值的茅台,被高估了吗?
业绩为何一枝独秀?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国内酒水消费出现普遍下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烟酒类零售总额减少14%。由于餐饮业停工,聚会减少,大部分的白酒企业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都出现大幅度下降。
但对于茅台而言,疫情影响微乎其微。一季度茅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达到252亿元,利润也增长17%,达到130亿元。股价表现方面,茅台股价仅经历了短暂调整,随后不断攀向新高。
当餐饮业普遍停工,聚会、探亲等消费场景消失的情况下,贵州茅台的业绩如何能一枝独秀?
究其原因,可以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来考量。
从需求侧来看,国内高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并没有因为疫情影响而明显减弱。
二级市场投资人张建告诉亿欧,茅台可以说是中国典型高端消费的代表,茅台的上涨逻辑与整个中国高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直接挂钩。因为其主要消费场景发生在除夕之前,总体受到影响幅度较小。
“社交圈层越高,越是需要有高端酒来显示对客人或者被宴请对象的重视程度,2000多元的价格都不算太高,反而供不应求。”茅台的社交属性在高端圈层的聚会上已然形成一种共识,这是品牌溢价所带来的直接影响。
胡润研究院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受益于消费升级及高净值人群扩大,高端白酒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发展。
端午节前后,整个白酒行业也已经呈现出反弹迹象。据中国酒业协会分析,目前白酒市场销售明显好转,虽仍不及去年,但大部分大商家称6月份的销售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白酒销量反弹,带动了白酒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据华安证券调研,53度飞天茅台(500ml)的批价已由疫情后低点不足2000元/瓶上涨至当前2400元,第八代经典五粮液(普五)的批价上涨至940元/瓶。
从供给侧来看,近几年,贵州茅台的产能无法满足几何式增长的需求,飞天茅台始终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一位北京的茅台经销商告诉亿欧,“目前飞天茅台经销商的拿货价格一般在2500-2600元,终端小店价格在3000元左右。没有特定的圈子,普通老百姓很难买到真茅台。”
据腾讯证券报道,2020年,茅台一批价达到2183元,渠道的利润率达到125%,部分经销商出货价格更是在2600元以上,与茅台经销商的口径基本一致。
此外,酒企集体“减量”也助推了高端白酒的价格上涨。
“越涨越买”是高端白酒的特性,厂商提高酒价可拉动消费者对高端白酒消费的需求,而需求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酒价上涨,由此形成了可持续的消费者购买意愿。
大唐财富首席经济学家钟伟表示,“考验酒企的并不是产能扩张,而是在于企业提价能力,并在销售环节,做好利润分配。”
自2016年以来,贵州茅台已经连续四次提价,带动了国内酒企的提价潮,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在内的众多酒企收缩产品线,发力高端系列。
根据A股17家上市白酒公司财报计算,2019年和2020Q1我国白酒行业的整体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5.59%和40.91%,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具备酒精饮料的饮用功能和社交属性之外,高端白酒的投资属性越发凸显。尤其是53度飞天茅台酒,作为茅台的核心产品,衍生出的生肖酒、年份酒更是投资收藏界的爆款。
茅台会“郁金香化”吗?
7月2日这天,投资者小洪清空了手中所有的茅台股票。就在前一日,上证指数再次站上3000点,白酒股集体拉升,贵州茅台股价直奔1500元大关,市值逼近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从2016年一直持有到现在,赚了几倍,现在茅台市值19000多亿,涨一倍就差不多是4万亿,涨到4万亿也不是没可能,但我不能冒这个风险。”
截至7月6日,贵州茅台股价突破1600元每股,总市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面对如此高的市值,对茅台的质疑声越来越多:茅台市值出现泡沫了吗?
据亿欧分析员测算,券商给出的贵州茅台2020年每股收益预测为37.61元,每股收益增长率约为14.7%,即茅台的动态市盈率约为42.52,据此计算茅台的理论股价约为1599.18元,基本符合当前茅台的市值。
并且历史上茅台的PE也曾多次触及到42倍,所以很难说茅台现在存在太大的泡沫。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投资者对茅台未来的增长空间保持谨慎的态度。上述二级市场投资人张建告诉亿欧,他预期,至少在半年时间内市场对茅台的预期不会有太大变化。
“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在别人都账面盈利的时候买入,不是好的投资策略。除非有把握大概率这个价格仍然被低估,否则这种追高买入都面临亏损的风险。”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茅台即便是支好股票,现在的价格在短期内也不便宜。半年可能不足以释放风险。
财通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张毅也秉持相似的观点。他表示,“股市永远不缺好的标的。茅台没办法再翻一百倍,但你可以找到03年的茅台。”
另一位投资人陈浩对亿欧表示:判断茅台是否会出现郁金香事件,不如判断一下白酒行业能否持续上涨。“白酒也属于消费行业,随着猪肉涨价潮过去,消费回温,此前被低估的公司,将会重新起来。投资白酒产业不是中长期投资,而是眼疾手快的短线操作。”
大唐财富首席经济学家钟伟也表示:“茅台符合炒作标的,但不符合长期投资的标的。”
亿欧认为,茅台主打的高端、稀缺性的确与郁金香事件起因有相似之处。但追溯到两者背后的本质却并不相同。
茅台酒的本质不仅是酒,它集奢侈品、投资、消费品于一体。郁金香的花期只有短短的两个月,而茅台酒存续期至少可存储20年,时间越长越保值,这种特质也被业内人士称为“液体黄金”。
从市场情况来看,茅台酒确实具有相当的稀缺性。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专门的圈子很难买到货真价实的茅台酒,经销商的库存也十分有限。
前述北京茅台经销商告诉亿欧,“卖茅台对于我们来讲利润虽高,但有时候货也不是很多。作为经销商,我现在也只有100箱的存货。”
茅台想要维持现在的高估值,最终还是取决于未来利润的稳定增长。
随着提价能力的进一步强化,且能够给渠道留出足够多的利润空间,未来短期内,一瓶茅台的出厂价不会出现太大跌幅。当然,也不能排除由于库存较多,茅台单价会出现走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