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工智能上市公司龙头股票有哪些
一、科大讯飞(002230),属于人工智能稀缺标的,多领域布局苦尽甘来,业绩拐点临近。
二、浪潮信息(000977),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目前具备业界最全CPU服务器产品线。
三、中科曙光(603019),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先天云端人工智能厂商,成长为国内高性能计算领域绝对龙头。中科创达(300496):嵌入式AI技术的领军企业,其嵌入式人工智能平台提供了从芯片层、驱动层、操作系统层到算法层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四、科大智能(300222),工业生产智能化全产业链布局,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庞大。公司是智能自动化行业龙头。
五、长安汽车(000625),人工智能龙头股。1月27日长安汽车(000625)开盘报13.2元,截至15时收盘,该股报12.82元跌2.88%,成交7.21亿元,换手率0.95%。
到2025年,车载功能实现100%语音控制。
六、中科信息(300678),人工智能龙头股。1月27日盘后消息,中科信息今年来涨幅下跌-3.93%,最新报21.64元,成交额4.92亿元。
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AI)的重要分支。
七、高乐股份(002348),人工智能龙头股。1月27日,高乐股份收盘跌6.87%,报于2.17。当日最高价为2.3元,最低达2.15元,成交量59.26万手,总市值为20.55亿元。
【拓展资料】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我们公司在此方面也在进行积极且有意义的探索,实现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⑵ 人工智能概念股有哪些
人工智能概念一共有56家上市公司,其中9家人工智能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47家人工智能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据云财经大数据智能题材挖掘技术自动匹配,人工智能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多喜爱、东杰智能、赛为智能。
⑶ 芯片股票有哪些
1、士兰微(600198):芯片概念龙头股。公司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并参与承建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与芯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ST大唐(600460):芯片概念龙头股。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上述核心技术的芯片厂家。
3、ST丹邦(002618):芯片概念龙头股。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从柔性材料到柔性封装基板到芯片封装组件等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设计、制造、服务的完整柔性互联及封装解决方案。
拓展资料:
国产芯片龙头股
A股半导体芯片相关的股票很多,能算得上龙头的大部分都是市值比较高、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国产半导体芯片龙头企业股票有比亚迪、中芯国际、韦尔股份、国电南瑞、卓胜微、TCL科技、三安光电、北方华创、中环股份、闻泰科技、长电科技、盛邦股份等,这些都能算得上是龙头股票,具体的详情看下面。
1、比亚迪(002594),目前市值4948亿,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
2、中芯国际(688981),目前市值4292亿,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而集成电路是指采用一定的工艺将数以亿计的晶体管、三极管、二极管等半导体器件与电阻、电容、电感等基础电子元件连接并集成在小块基板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备复杂电路功能的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封装后的集成电路通常称为芯片。
3、韦尔股份 (603501),目前市值2474亿,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半导体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被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结构器件、分立器件和IC等半导体产品的分销业务。
4、卓胜微(300782),目前市值1362亿,公司主营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的研究开发与销售主要向市场提供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等射频前端芯片产品并提供IP授权,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
5、TCL科技(000100),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收购天津中环电信息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主要资产为“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权“中环半导体”核心业务为半导体硅片材料和光伏材料及组件。
⑷ 半导体芯片龙头股排名
1、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IC设计公司,2015年进入全球前十IC设计榜单。全球半导体市调机构IC Insights报告称,华为海思今年一季度销售额接近27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厂商(包括集成电路和O-S-D)中排名从去年同期第十五名一跃升至第十名,首次跻身前十。目前海思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前五IC设计公司,是第一个将5G无线芯片组商业化以促进5G行业发展的公司。海思旗下芯片共有五大系列,分别是用于智能设备的麒麟系列、用于数据中心的鲲鹏系列服务CPU、用于人工智能的场景AI芯片组升腾系列SOC、用于连接芯片(基站芯片天罡、终端芯片巴龙)以及其他专用芯片(视频监控、机顶盒芯片、智能电视、运动相机、物联网等芯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紫光展锐:
由紫光旗下展迅和锐迪科合并而成,英特尔持有其20%股份。紫光展锐是紫光集团旗下芯片设计公司。
3、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全资控股,其前身是中兴通讯于1996年成立的IC设计部,规模已跻身全国IC设计行业前三。
4、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
CEC旗下子公司,国内前十大IC设计公司之一。2015年,华大半导体接受母公司中国电子无偿转让的上海贝岭26.45%股份,成了上海贝岭控股股东。
5、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产业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涉及芯片传感、通信控制、用电节能三大业务方向。
6、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触控芯片供应商,汇顶科技在2016年10月17日上市后股价连续20个涨停后到达178元,市值一路飙至800亿,超过全球第二大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目前,指纹芯片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7、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拥有士兰明芯、美卡乐光电、士兰集成公司、成都士兰半导体等子公司。2016年,士兰微集成电路营收同比增长20.92%,LED照明驱动电路为主要增长来源。
8、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旗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前身为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9、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台湾上市公司敦泰科技下属公司,敦泰科技是全球最早从事电容屏多指触控技术研发的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电容屏触控芯片提供商。
⑸ 科创板迎来AI芯片龙头股“拓荒者”寒武纪抢跑千亿蓝海市场
7月20日,AI芯片明星企业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64.39元/股。至此,创立4年、68天过会的“AI芯片独角兽”与投资者们在二级市场初次会面,A股市场迎来了AI芯片龙头股。
寒武纪早已声名在外:处在人工智能这一“风口”,却甚少在公众面前主动展示自己,被视作低调的“实干家”,但由于产品过硬,行业地位颇高,谈及AI芯片必然要提及寒武纪,正如其名字是地质纪元上的开创意味,寒武纪是国内AI芯片的拓荒者。
于资本市场而言,寒武纪上市意味着科创板注册制对于“优秀企业”的评判标准走向多元化,意味着创新物种开始在国内资本市场生根发芽。于寒武纪而言,上市不是目的,而是走向公众的手段,有益于远大目标的实现,从而吸引更多人才的加盟——毫无疑问,创新型企业走向星辰大海最重要的资本之一就是人才。
“我们有远大的志向,但长跑才刚刚开始。”三年营收50倍增长,手握40亿元现金,处于“新基建”机会窗口,正如其创始人陈天石所言,寒武纪站在远大征程的起点,而未来是一片蓝海。
投资者等来科创板AI芯片龙头股
2016年3月,陈天石创办寒武纪,2020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寒武纪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四年时间,硬 科技 明星企业通过注册制走向公众投资者。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寒武纪底蕴深厚,技术与产品性能高居全球领先水平。券商研报介绍,寒武纪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较早实现了多项技术的产品化,专门设计的通用型智能芯片架构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寒武纪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其营业收入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和4.44亿元,2018年度和2019年度较前年增幅分别为1392.05%及279.35%,将2019年的营收与2017年作对比,寒武纪在3年间实现了55.6倍的营收增长。
招股书显示,寒武纪此次公开发行4010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10.02%,规模并不大。寒武纪募资了25.8亿元,主要来自保荐机构跟投子公司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后者包括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和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均为与寒武纪具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大型企业及其下属企业。
相较于中芯国际等 历史 较长的芯片企业,寒武纪的成功上市开创了硬 科技 独角兽企业在注册制下成功上市的先河,搅动了一池春水。
长期以来,A股市场有着严格且固定的审核标准,这使得一些独具创新型的 科技 企业无法登陆A股市场,转求纳斯达克等更加“宽容”的市场环境。而一些A股上市公司,尽管上市时盈利能力达标,但不乏上市后业绩“变脸”,且后续发展乏力的例证,这并非投资者愿意看到的场景。
璞玉并不以当下的盈利能力作为唯一标准,如何留住可能伟大的企业?设立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成为众望所归的转折点。寒武纪虽然尚未盈利,但其主要产品性能在与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ARM、英伟达、英特尔以及华为海思的对比中不分上下,部分指标甚至领先对手,展示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长跑型选手“放长线钓大鱼”
寒武纪本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云端推理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自成立以来,寒武纪快速实现了技术的产业化输出,先后推出了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产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边缘智能加速卡。
2017年寒武纪将1A处理器IP授权华为海思使用,搭载在华为Mate10手机上,是全球首款AI手机芯片。思元系列产品也已应用于浪潮、联想等多家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思元270芯片获得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 科技 成果奖。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纪已获授权的境内外专利有65项,PCT专利申请120项。
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初创企业中,寒武纪是少数已实现产品成功流片且规模化应用的公司之一,这亦是其大手笔投入研发的成果。招股书显示,寒武纪2017至2019年研发支出分别为0.3亿元、2.4亿元、5.43亿元,研发投入营收占比连续3年超过了100%,处于行业的较高水平。目前,寒武纪共有研发人员680名,占总员工的79.25%,硕士及以上的人员占比超过60%。
对于芯片企业而言,如寒武纪一般巨额的研发投入并不罕见——不论是设计还是流片,芯片企业都需要大量资金,“烧钱”是芯片企业的共同属性。按照普遍的流程,芯片研发不仅耗资巨大,耗时也较长,研究成品还需“Design in”,得到客户的响应与支持,磨合后方可进入大规模出货的营收创造阶段。
硬 科技 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这首先体现在回收研发成本的周期上,不过更需要看到得是,芯片企业一旦研发成功,护城河便是难以轻易被超越的,因此回报也将如研发投入一样,是巨量且长期的。
研发投入换取的“效率”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陈天石曾表示:“芯片这个赛道,比的就是出产品的速度,以及产品好不好用。”寒武纪进入赛道比较早,幸运地占了先机,产品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研发效率上已经经过市场的验证,成立四年,寒武纪每年都会推出和迭代新产品,相较于其他国外芯片设计公司与A股上市芯片设计公司以平均约每1-3年的迭代周期,寒武纪的研发能力表现突出。而相较于科创板企业的平均毛利率53.49%,寒武纪的综合毛利率也高过平均值。
不过,通往伟大芯片公司的赛程很长,更加需要长跑型选手,投资者也需要建立“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心态。寒武纪在招股书中坦言亏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芯片企业的正常生长进程,尤其AI芯片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引擎,也是技术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为了在以后“钓到更大的鱼”,寒武纪必须持续研发、快速迭代,而耐心的投资者将享受到最大的利益。
AI芯片领跑者“横着长”的生态路径
当部分初创企业靠着一颗芯片艰难维生时,寒武纪已经做出了一把芯片,这是“领跑者”的优势积累。
寒武纪的业务大致分为四部分:智能计算集群、AI推理芯片、IP授权、AI训练芯片。其中前三部分业务在2019年分别产生2.96亿元、7888万元和6877万元收入,毛利率分别为58.23%、78.23%、99.77%。第四部分业务AI训练芯片是技术的制高点,产品于2020年推出,预计2021年产生收入。
与华为的合作是寒武纪声名鹊起的因素之一,这证实了寒武纪的产品可靠性,而华为选择自研道路,也同时证明了AI芯片这一赛道的重要性。
研报显示,2020年仅智能手机、AR/ VR、无人机等在内的消费电子市场AI智能芯片需求量预计就达到26.11亿美元,而智能驾驶有望带来更广阔的市场需求。IDC预测,云端推理和训练对应的智能芯片市场,预计将从2017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3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9.22%。ABI Research预计,边缘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93%。
对于寒武纪而言,与华为的友好竞争有益于长期发展。目前,寒武纪已不存在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公司销售总额50%的情况。而从寒武纪的收入结构变化可见,其2017-2018年99%的收入来自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2019年新增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收入,业务走向多元化。
寒武纪定位于中立、独立的芯片企业,走的是生态型发展路线,而今,经过四年发展,寒武纪“云边端”三条产品线已经完备,接下来仍将不断迭代升级,未来,如英伟达等企业一样,寒武纪将构建出独有的生态,并延伸至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
“云边端一体的作用就是让开发者省力省心,让我们自己也省力省心。云边端一体意味着,部署在不同场景的芯片在硬件层具有统一的指令集和架构,在软件层具备统一的应用开发环境。这能减少公司和开发者研发不同种类芯片时的成本,是我们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天石介绍寒武纪的业务架构时表示。
人工智能时代,新的巨头正在成长,毋庸置疑,寒武纪是种子选手。超过40亿元现金储备以及25亿元募集资金加持,寒武纪无疑是AI计算芯片初创企业中资金实力较雄厚之一,这是其巩固优势的基础。面对征途,寒武纪手握成熟且性能领先的产品,以及生态的雏形,蓝海就在前方,只待乘风破浪。 文/慧瑾
每日经济新闻
⑹ ai龙头股票有哪些
ai龙头股票有:
长安汽车:人工智能引领者。联盟方面,公司将整合全球资源,构建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立体交通三大产业生态联盟,与合作伙伴实现共赢。
华西股份:人工智能的引领者。华西股份持有 GTI 8.98% 的股份。 GTI,全称gyrfalcon Technology Inc.,由硅谷资深AI科学家和半导体芯片行业专家组成的团队创立。其成员来自AMD等业内知名公司。公司的使命是将“云+AI”的力量延伸到本地设备,使其获得更高的性能和效率,专注于开发低功耗、高性能的人工智能处理器芯片。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的引领者。 2018年5月14日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合格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0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感知与认知核心技术研发项目、智能语音人工智能开放平台项目、智能服务机器人平台及应用产品项目、销售与服务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
工行推出的AI投是一款智能投顾产品,类似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起投金额为10000元,客户可以选定自身的风险承受力等级及投资期限,“AI投”计算显示出这样的投资偏好下的模拟年化收益率及模拟最大回撤,然后就可以获得推荐的基金组合,涵盖货币类、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境外内等。当基金组合不符合市场投资形势时,AI投可以通过“一键调仓”完成基金组合调整。
简单点说,类似这种智能投顾,都是根据你的风险承受力来帮你选基金、做配置,在于通过合理的基金组合来分散风险。工行的AI投刚上线不久,具体效果如何有待验证,有兴趣可以尝试。
一、人工智能服务 客户选定能承受的投资风险等级及投资期限,“AI投”就可以通过智能投资模型,分析股市、债市等各类市场形势,为客户量身推荐基金投资组合方案。
二、 极简操作风格 系统推荐方案后,客户点击“一键投资”即可完成基金组合购买。当基金组合不符合市场投资形势时,“AI投”将重新计算并建议客户调整基金组合,客户可通过“一键调仓”完成基金组合调整。
⑺ 人工智能行业龙头股 都是非常被机构看好的
作为一个非常受市场关注的热门概念,人工智能这几天的讨论度非常的高,甚至超过了新能源,那么在A股市场上,有哪些做人工智能的上市公司算是这个行业的龙头呢?这篇文章就跟大家介绍介绍!
瑞芯微:在人工智能系统平台方面,公司推出了高性能、高扩展、全能型芯片RK3399,适用于图像识别、智能安防、无人机、语音识别等应用领域。
中科信息: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以智能识别及分析技术为核心,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及硬件)及相关服务,目前主要应用在现场会议、印钞检测、烟草、石油、政府及其他领域。 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AI)的重要分支。智能分析技术主要研究模仿人类逻辑思考和识别的模式,在图像分析,专家系统等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海格通信:公司携子公司南方海岸、海格星航,与科大讯飞华南有限公司、云从科技、广州阿里云计算应用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入选首批广州市人工智能企业库名单。
润和软件:公司的Hope-A平台分为软件系统、硬件计算、芯片支撑三大部分,与各类操作系统、各种A计算引擎和深度学习框架、各类云平台等的无缝对接,并向产业链各环节的开发者提供一整套简洁的SDK; HiHope-A开源社区旨在为业界提供软硬件一体化高性能开发平台,以全面降低当前A开发的技术门槛,加速产品化进程。
寒武纪-U: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千方科技:公司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AI+安防和机器视觉上不断投入,并已推出全系列前后端和平台产品及解决方案;在AI+交通方面,公司紧跟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发展趋势,推出了V2X系列产品,涵盖了网联化路网设施与车载终端、智能化交通管理与行车服务等多领域应用,可面向车路协同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安全、高效、环保的全系列产品与服务支持。
综合以上,就是几家在A股市场上,做人工智能做的非常好的龙头股,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投资者们带来启发,感兴趣的一定要多多了解后再入场,毕竟投资有风险,需要谨慎再谨慎!
⑻ 中国的技术指标核心龙头股票都把货拿去最看好的优质大龙头排名前三的是哪几只
前三名为:立讯精密(002475)、汇顶科技(603160)、亿纬锂能(300014)
(8)人工智能芯片的龙头股票扩展阅读:科技股龙头
1、宁德时代、比亚迪、迈瑞医疗、隆基股份
2、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立讯精密、韦尔股份
3、赣锋锂业、汇川技术、阳光电源、三安光电
4、爱美客、科大讯飞、卓胜微、兆易创新
5、深信服、紫光国微、先导智能、天赐材料
6、中航光电、三环集团、广联达、宝信软件
7、晶盛机电、斯达半导、圣邦股份、德赛西威
8、中科创新、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宏达电子
人工智能核心龙头股有:
1、润和软件(300339):为业界提供软硬件一体化高性能开发平台,以全面降低当前A开发的技术门槛,加速产品化进程。
2、思特奇(300608):公司很早就对包括AI、边缘计算、区块链等在内的新技术领域进行了长期跟踪,并且不断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
3、全志科技(300458):2020年4月22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持续在相关市场投入研发资源进行布局,现有产品在智能图像识别、智能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已经实现大规模落地量产。
4、中科创达(300496):2018年4月9日消息,中科创达与人工智能芯片独角兽公司寒武纪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共同开发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面向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场景落地,从而实现整个生态链商业价值的释放。
5、紫光股份(000398):紫光优蓝是国内领先的家用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公司,并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智能感应等各方面都是行业专家。公司产品覆盖幼教机器人、老人陪伴机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