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可降解塑料龙头上市公司
1、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游原料-己二酸:华峰化学(002064)、华鲁恒升(600426);上游原料-BDO:云维股份(600725)、宇新股份(002986)、君正集团(601216);
2、中游生物降解塑料制造:金丹科技(300829)、瑞丰高材(300243)、金发科技(600143)、彤程新材(603650)、光华伟业(836514)、万华化学(600309)、亿帆医药(002019)、中粮科技(000930)、莫高股份(600543)、同德化工(002360)。
3、核心数据:生物降解塑料上市公司产能、生物降解塑料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生物降解塑料上市公司业务收入。
拓展资料
1、生物降解塑料产业上市公司汇总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或特定条件下、或厌氧消化条件下,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或(和)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矿物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的塑料。目前,全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约50万吨左右,而在建及拟建产能已突破380万吨,产能主要集中在非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多为在建或拟建产能。
2、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上市公司生物降解塑料业务布局对比
目前,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主要集中于国外企业,但在“禁塑令”的驱动下,国内企业也加紧产能布局,例如,金丹科技、瑞丰高材、彤程新材和同德化工等企业的在建产能均在6万吨以上;从生物降解塑料类型来看,金丹科技以发展PLA(聚乳酸)为主,瑞丰高材、彤程新材、万华化学、同德化工以布局PBAT业务为主,亿帆医药则主要布局了PBS项目。
3、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上市公司生物降解塑料业务业绩对比
从生物降解塑料业务的经营业绩来看,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正处于“产能在建”状态,因此,公布相关经营数据的上市公司较少。其中,2020年金发科技的生物降解塑料业务实现收入11.73亿元,毛利率为39.66%,产销量分别为8.31万吨、6.52万吨;光华伟业的生物材料(生物降解塑料业务包含于其中)实现收入1.54亿元,毛利率为33.08%。
4、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上市公司生物降解塑料业务规划对比
在“禁塑令”的驱动下,传统塑料制品市场拥有极大的替代空间,现有上市公司也加紧了对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的布局。
‘贰’ 疫情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疫情股票龙头股有华兰生物、康希诺生物、康泰生物、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复星医药、达安基因、昌红科技、博晖创新、迈克生物、硕世生物、海王生物、阳普医疗等,其中康希诺生物以在世界范围内提供预防传染病和感染病的解决方案为己任,专业从事高质量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包括有化学药品、生物药品、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发、技术转让和生产;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化学品、生物制品及耗材的批发、进出口,是国内领先的高科技生物制品企业。
拓展资料
一、股票龙头股的特征
1、受益最直接:板块中的龙头,往往是所在板块里,受到利好刺激最直接的品种,或者说最为受益的品种。
2、流通市值适中偏小:流通市值相对于总市值,是指公司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股票的市值,拥有适中偏小的流通市值,使一只股票既能容纳一定的资金,又能随大盘灵活的变化。
3、最先涨停:龙头股在一个板块中,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因此一个板块一旦启动,龙头股往往最先涨停。
4、历史地位:一般来说,板块的龙头股一旦确定,往往不会再改变,只要不是没涨过的板块,投资者都可以从其历史走势中,找到龙头股。
5、资金参与度高:一只股票,资金参与的越多,积极性越高,那么就越容易成为龙头品种,考察资金参与度的最重要指标,就是换手率,一般来说换手率高的股票,往往就是板块的龙头品种。
二、怎么判断股票龙头股
当一只或几只股票上涨时,能同时带动同一板块或有同一概念,相邻概念的股票跟着上涨,如果其回调也导致板块其他股票跟着回落,他能通过对板块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大盘指数的涨跌,这样形成板块效应或热点效应,那么初步或基本可以判定这股或这几只股是领涨的股票也就是龙头或热点中的焦点股票,龙头股票通常是集团化资金大举介入的股票,对大盘走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叁’ 最严“限塑令”来袭,利好这8只概念股,金发科技一年上涨2倍多
“限塑令”进一步升级。
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自明年起,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等场所,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同时,全国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尽管此次“限塑令”只涉及部分城市且只限定了部分使用场景,但从国家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一次次加码的态势看,“限塑令”的涉及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展。
上述规定一出,立即引发热切讨论,甚至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行业协会和餐饮平台也开始表态倡议。资本市场上,一众上市公司已为相关产业做了布局。
Wind数据显示, A股市场目前有6只“可降解塑料概念股”,产业涉足可降解塑料领域,分别为金发 科技 、亿帆医药、扬农化工、海正药业、齐翔腾达、*ST兆新。除此之外,金丹 科技 、彤程新材也在“可降解塑料”上有所布局。
据Wind数据显示,上述8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股价早在一年前就已起飞。金发 科技 、金丹 科技 、亿帆医药三只股票年前至今股价涨幅在100%以上,另有3只股票涨幅在50%以上,只有齐翔腾达和*ST兆新两只个股股价较一年前有不同程度下跌。
最严“限塑令”来袭,部分餐饮商家已做出反应
自2008年国家颁布“对塑料购物袋收费” 的政策法规以来,12年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先后共出台了14项法案、规划,加速推进限塑政策落地。
今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5年,基本建立塑料制品 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7月17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至明年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同时,明年起全国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自带的吸管暂不禁止。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大涨,金发 科技 一年涨幅超2倍
随着最严“限塑令”实施日期确定,最直接利好的产业无疑是可降解塑料相关生产企业。从市场前景上看,可降解塑料可挖掘市场潜能可谓十分巨大。
6月14日,太平洋证券证券分析师柳强团队发布研报显示,中国每年约消耗购物袋400万吨、农膜246万吨、外卖包装260万吨,且随着快递、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塑料需求持续增长。其认为,可降解塑料未来成长空间10倍以上。
华西证券近期发布一份研报则指出,当前全球每年塑料总消费量约4亿吨,中国消费6000万吨以上,假设可降解塑料的渗透率为在2022年达到2%,需求也将超过百万吨。
从市值上看,金发 科技 目前在上述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其最新市值404.3亿元(截至7月20日),其次为亿帆医药,总市值350.8亿元。此外从股价涨幅上看,自去年7月20日至今,金发 科技 股价涨幅已高达213.44%,同样排名第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金发 科技 是亚太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现已具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能7.1万吨/年,另据公司相关公告显示,其还有年产6万吨的PBAT(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线在建,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完工,年产3万吨PLA(一种以乳酸为原料聚合生成的高分子材料)生产线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其余公司中,亿帆医药和金丹 科技 股价涨幅同样居前,年内涨幅分别为145.9%和120.9%,对应市值分别为350.8亿元和80.9亿元。其余个股中,扬农化工、彤程新材、海正药业股价涨幅均在50%以上。
还有一批“概念股”在路上
除了上述已明确拥有“可降解塑料”业务的概念股外,还有一大批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在路上。
7月19日,联创股份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其将出售上海鳌投等3家公司全部股权,回笼资金投入可降解塑料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上。
同一天,美联新材也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在可降解色母粒业务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淀,可降解材料将是公司未来深耕的市场领域。
更早之前,嘉澳环保方面提出,公司产品可以用于可降解塑料,如环氧植物油脂类增塑剂以天然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大豆油等各类油脂为原料,可应用于聚乳酸类可降解塑料加工。
今年4月份,道恩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有庆在公司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公开表示,公司看好可降解塑料的发展前景,其技术研发部门已经储备了可降解塑料技术。
‘肆’ 生物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
1、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主营高性能改性塑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改性塑料品种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2020年7月27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330。
2、兆新股份
一般经营项目是: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电力储能设备的投资与技术开发;电力储能系统软件的技术开发;防腐、防水、粘胶高分子材料及涂料,汽车尾气净化产品、清洁养护产品、美容美化产品、油品添加剂(不含危险化学品)、制动液产品,气雾剂及日用化学品,精密包装制品(含注塑),生物降解新材料及其制品的技术开发。
3、齐翔腾达
公司的前身为淄博齐翔腾达化工有限公司。淄博齐翔腾达化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269位。
4、海正药业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56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浙江省台州市。目前海正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海正共有约3000名员工,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科技人员。2000年,海正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
5、ST东南
主营塑料包装薄膜行业公司是国内塑料包装薄膜行业龙头企业,产销量和效益均名列前茅,具备年产12.7万吨各类塑料包装薄膜生产规模,主导产品BOPET薄膜,BOPP薄膜产品产能在同行业排位中分别居第二位,第三位,产品体系基本覆盖塑料包装薄膜市场主要需求领域。
‘伍’ 国庆概念龙头股票是哪个600723算不
600723西单商场算,毕竟国庆时人多,买东西的也多,况且还有中秋节消费旺日,下面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1、国庆如何庆祝——国庆礼花:(龙头代表)600599熊猫烟花(原浏阳花炮);
2、国庆必然阅兵——军工板块:(龙头代表):600501航天晨光、600855航天长峰、600877中国嘉陵;
3、国庆出门游玩——旅游酒店板块:(龙头代表):000802北京旅游、600258首旅股份、600138中青旅;
4、国庆如何出行——交通运输板块:(龙头代表):600386北巴传媒、 601111中国国航;
5、国庆逛逛商场——商业板块:(龙头代表):600723西单商场、600859王府井;
6、国庆吃吃喝喝——食品,酒类:(龙头代表):002186全聚德、600600青岛啤酒;
7、国庆人多预防疾病——医药板块:(代表龙头)600572康恩贝;
8、国庆北京上市公司受益——北京板块:(代表龙头)000802北京旅游、600723西单商场;
‘陆’ 求 塑化剂概念 相关股票!!!!!
相关概念股
(1)台湾统一饮料含有塑化剂,大量销毁,而人们所需要的饮料自己做,那么榨汁机、豆浆机等家用电器可能受益火爆:美的电器、苏宁电器。
(2)茶饮料、咖啡、矿泉水引发不小购物狂,
深深宝A控股子公司已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年产1500吨速溶茶粉(5000吨浓缩茶汁)的现代化茶叶深加工及植物提取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茶原料产品生产商,由于其产品工艺水平先进以及其品质达到国际标准,其核心产品速溶茶粉、浓缩茶汁在国内外市场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销售量大幅增长,并成功进入了日本、韩国及香港等市场,而且客户覆盖了可口可乐、立顿、统一、农夫山泉等国内茶饮料强势企业,前景广阔。上海梅林(600073),大量优质矿泉水。
(3)塑化剂容易导致癌症并发,抗癌三剑客:江苏吴中(600200)、华神集团(000790)、海欣股份(600851)
塑化剂事件受益股
塑化剂DEHP是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塑化剂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用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台湾含塑化剂的“毒饮料”风波越演越烈,截至昨天已牵涉厂商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522项,几乎所有台湾主要食品厂商都牵涉其中。被添加到饮料中的DEHP正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中的一种。在台湾的饮料中,有一种叫做“起云剂”的食品添加剂,听起来名字很美丽,它确实也很有用 ——能够帮助保留果汁饮料的香气,增强口感,同时让饮料看起来很“纯天然”。严格地按照配方来,这种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但是偏偏有黑心厂商中了“三聚氰胺”的毒,他们把配方中的棕榈油换成了DEHP,因为后者比前者要便宜五倍。DEHP在饮料中一潜伏,时间竟然长达五年之久。一直到前些日子,一位女检验员对益生菌食品做例行检验,本来是准备检测这些食品中是否含有减肥西药或安非他命,却意外地发现了DEHP。这位平时粗枝大叶的检测员,经过反反复复的检验,终于揭开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问题就在“起云剂”的供货商,而此案交由检察官追查之后,才发现原来波及面已经如此之广了。另一边厢,在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一项血液抽查发现,99%被抽查的血液样本中都含有DEHP类物质。
受益饮料上市公司一览
[1]、国投中鲁(600962):浓缩果汁龙头
公司主营主要从事浓缩果蔬汁的生产和销售,其中主要是浓缩苹果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国内浓缩苹果汁的消费比例不到出口量的10%,行业依赖外需的局面难以改善,但未来5-10年内随着我国人均GDP提升,预计纯果汁人均消费量的上升有望给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时供给格局将向优势企业集中。公司在产能的扩张上较为科学,产能利用率高,加上大股东的资金支持,将有希望迈开整合的步伐。
[2]、承德露露(000848):
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杏仁露生产企业,是我国最大的10家饮料企业之一。年生产能力30余万吨,市场占有率90%,产品目前主要在国内销售,业绩进入高速发展后的稳固时期。继露露杏仁露以后,公司又开发出纯净水、矿泉水、果汁饮料、米奥渴酸奶系列等八大门类,40多个品种规格的优质系列产品。公司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设备,还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现在露露已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名牌产品。
[3]、维维股份(600300):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食品饮料行业,其主产品为豆奶粉及乳品饮料,是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此外,公司通过竞拍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38.27%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从而进入酿酒行业;公司未来将协助双沟酒业打造 “苏酒”、“珍宝坊”品牌,提高苏酒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利用公司自身的优势协助双沟酒业开拓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以扩大销售规模。
[4]、深深宝A(000019):
公司确立了以茶及天然植物提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方向,而且控股子公司已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年产 1500吨速溶茶粉(5000吨浓缩茶汁)的现代化茶叶深加工及植物提取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茶原料产品生产商,由于其产品工艺水平先进以及其品质达到国际标准,其核心产品速溶茶粉、浓缩茶汁在国内外市场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销售量大幅增长,并成功进入了日本、韩国及香港等市场,而且客户覆盖了可口可乐、立顿、统一、农夫山泉等国内茶饮料强势企业,前景广阔。
[5]、海通集团(600537):
国内果蔬加工产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容量较广。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制造业企业500强,国内果蔬加工业龙头,已形成以上海为营销研发龙头、慈溪海通食品科技园为主体、包括余姚厂区、松江厂区在内的“一总部三园(厂)”布局。公司相对控股29.02%的慈溪剑桥投资公司占有杭州湾跨海大桥12.83%的股份,为第三大股东,可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利润来源。公司近期进军杨梅汁等珍稀果汁高端市场,在掌控了源头和前端之后,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
‘柒’ 七大新兴产业龙头股票 七大新兴产业股票有哪些 七大新兴产业龙头个股汇总
2011年7大新兴产业36个细分领域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决定》提出,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今天,我们对7大产业进行深度扫描,挖掘各大行业中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供广大投资者参考。
第一 信息技术:5个细分领域受益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确定了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分别为: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3G领域中有上海普天、广电信息、华胜天成、振华科技、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维通信、中天科技、联创光电、中兴通讯、中创信测、长园集团、武汉凡谷、浪潮软件、上海贝岭、亿阳信通、新大陆、长江通信、光迅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物联网领域中有大华股份、远望谷、赛为智能、金证股份、合众思壮、歌尔声学、太工天成、四维图新、北斗星通、上海贝岭、厦门信达、大立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3D领域中有得润电子、利达光电、奥飞动漫、中视传媒、宁波GQY、出版传媒、华谊兄弟、海信电器、四川长虹、TCL集团等公司。
三网融合领域中有粤传媒、永鼎股份、拓维信息、中天科技、北纬通信、电广传媒、天威视讯、华闻传媒、出版传媒、博瑞传播、同方股份、二六三等公司。
移动支付领域中有长电科技、大唐电信、浙大网新、南天信息、新大陆、生意宝、恒宝股份、康强电子、证通电子、卫士通、焦点科技、国民技术、乐视网等公司。
第二 新材料:7个大类要关注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成长期,201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
A股新材料上市公司分属建材、化工新材料、水泥制造、玻璃制造、陶瓷制造、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7大类。包括72家上市公司,从7月市场反弹以来,截至9月9日,新材料股票涨幅惊人,67家上市公司涨幅超过10%,占总数的93%。有3家上市公司已涨幅超过100%,分别是北矿磁材、包钢稀土和横店东磁;涨幅超过90%的上市公司有3家,分别为厦门钨业、太原刚玉和中钢天源;涨幅超过70%的股票有3家,为中科三环、中色股份、金瑞科技;涨幅超过60%的股票有4家,为博云新材、宁波韵升、锌业股份、沃尔科技。
第三 高端设备制造:7类股票涨得欢
在A股市场,高端设备制造的股票分属7类,包括冶金矿采设备、机床工具、电机、电气自控设备、航空航天设备、输变电设备、重型机械等。
从2009年各国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总量为2.2万亿美元。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提高,部分领域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特别是输变电设备近几年的水平突飞猛进,大企业不断涌现,如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特变电工等大型企业。
从市场表现看,这7类股票涨势喜人,如北方股份、天地科技、石油济柴、金自天正、太原重工、江钻股份、江特电机、东源电器、新华光、百利电气、*ST建机等。
第四 生物:2块地儿同耕耘
生物类股票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两大类。
生物医药包括的上市公司有马应龙、广济药业、中牧股份、益佰制药、交大昂立、通化金马、双鹤药业、现代制药、丰原药业、西藏药业、中创信测、西南合成、华北制药、三精制药、华兰生物、新华制药、东北制药、浙江医药等18家公司;
生物育种包括的上市公司有丰乐种业、顺鑫农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獐子岛、东方海洋、正邦科技、大北农、荃银高科、敦煌种业、万向德农等11家公司。
据报道生物医药振兴规划的出台指日可待,100多亿元的扶持资金令投资者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分析师认为,生物制药有望成为未来领涨板块。
第五 新能源:6个核心产业齐分羹
"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按照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期内累计将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
业内人士称,高达5万亿的巨额投资将大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核能、风能、光伏、洁净煤、智能电网、车用新能源等核心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锂电领域的公司有成飞集成、湘潭电化、江特电机、盐湖集团、德赛电池、万向钱潮、亿纬锂能、金瑞科技、西藏矿业、华芳纺织、中国宝安、佛山照明、佛塑股份、凯恩股份、中信国安、江苏国泰、杉杉股份、路翔股份等公司。
风力发电领域中有青松建化、金风科技、九鼎新材、湘电股份、科学城、新赛股份、ST能山、海得控制、深圳能源、粤电力A等公司。
核能核电领域中有沃尔核材、华东数控、兰太实业、奥特迅、中核科技、江苏神通、自仪股份、方大炭素、上风高科等公司。
光伏太阳能领域中有钱江生化、鄂尔多斯、新华光、乐山电力、航天机电、中环股份、七星电子、安泰科技、金晶科技、天威保变、精功科技等公司。
氢能领域中有厦门钨业、金瑞科技、同济科技、科力远、中炬高新、江苏索普、南都电源等公司。
乙醇汽油领域中有华资实业、海南椰岛、荣华实业、万向德农、ST甘化、丰原生化等公司。
第六 节能环保:5面旗帜迎风展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节能环保产业列入重点培育对象。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政府的强制节能约束,我国的节能产业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节能环保5大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将大大受益。
建筑节能领域中有延华智能、金晶科技、耀皮玻璃、智光电气、中航三鑫、伟星新材、方大集团、红宝丽、栋梁新材、烟台万华、达实智能、海螺型材等公司。
污水处理领域中有山大华特、创元科技、东湖高新、万邦达、武汉控股、华光股份、宁夏恒力、桑德环境、中原环保、国中水务、现代投资、菲达环保、三聚环保、龙净环保、创业环保、三维丝等公司。
节能电力电子设备领域中有东源电器、国电南瑞、奥特迅、新世纪、台基股份、长城开发、三变科技、智光电气、国电南自、科陆电子、平高电气、金智科技、威尔泰、齐星铁塔等公司。
绿色节能照明领域中有中材科技、东方电气、粤富华、银星能源、京能热电、长征电气、天奇股份、华仪电气、长城电工等公司。
垃圾发电领域中有东湖高新、华光股份、山鹰纸业、凯迪电力、泰达股份、广州控股、哈投股份等公司。
新能源汽车:个方向在飞驰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4大类。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A股市场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上市公司有江特电机、安源股份、宁波韵升、曙光股份、江淮汽车、万向钱潮、国电南瑞、海马股份、奥特迅、安凯客车、上海汽车、大洋电机、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一汽轿车、长安汽车、金龙汽车、东风汽车、许继电气、福田汽车、森源电气、亚星客车、荣信股份、一汽夏利、思源电气、卧龙电气等。
按照此前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草案显示,中国将最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将加快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即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这将给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带来巨大商机。
第七 移动互联网
与锂电、稀土和永磁等新能源材料公司的投资热潮类似,超级网银、手机实名制——这些由政府推行的利于行业发展重大政策方针和运行机制,或将给正在迅速崛起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带来战略性的投资机会,而涉足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行业龙头、掌握核心技术以及具有庞大市场用户的各类型成长性公司,都有望成为好的投资标的,A股市场下轮行情的爆发或由此点燃。
本周一(8月30日),业界翘首期盼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 “超级网银”正式上线运行,周二(9月1日),工信部亦宣布手机实名制正式实施。
手机实名制的正式实施,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都有望搭乘这一重大转折机遇的快车。而“超级网银”的正式上线和央行第三方支付规范的实施,移动支付市场亦有望出现井喷式增长。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打开由基础设施、应用平台和内容服务三大部分组成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全图景。我们会看到,在移动互联网必须以大量数据服务为支撑的前提下,首先受益于行业发展的必将是那些提供基础网络服务的运营商。
在此基础上,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提供支撑的服务平台和终端平台提供商将获益,最后也是最多获益的则是,应用于前二者之上的虚拟增值服务提供商。
科技股行情“十年一轮回”:移动互联网迎来黄金发展期
而正处于求索发展战略转型的中国,在政策层面已为科技股的大牛市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支撑。而从行业基本层面来看,2009年A股市场对物联网、手机电子支付等概念的追捧,似乎也为移动互联网成为引领本轮科技投资浪潮进行了一次预演。
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细分行业龙头、业务伸延能力强的公司,终将成为市场追捧的龙头,成为催生下一轮行情的急先锋。
作为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通信技术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在中国随着3G的正式商用,手机上网速度的提高以及上网资费的下降,已逐渐快速发展起来。
根据申银万国证券的研究报告,截至2009年6月,中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达1.55亿户,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46%,占总人口的11.5%,用户已经突破创新扩散理论的10%临界点,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增长的趋势将不可逆转,行业成长可期。
而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0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收入规模达到104.1亿元,增速达到66%。预计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到将达到41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显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已迎来一轮快速新的发展黄金周期。
移动互联“4虎将”
NO.1:莱宝高科 迎触摸屏需求爆发盛宴
在莱宝高科 (002106,收盘价32.12元)目前的CF彩色滤光片、ITO导电玻璃和TFT-LCD与触摸屏的四大主营主业中。抢食移动互联网发展盛宴的是其电容式触摸屏(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批量生产)。
随着3G时代到来,使用触摸屏的智能手机大批量出炉,对触摸屏的需求量将会快速释放。莱宝高科2010年中报显示,公司电容式触摸屏于2010 年上半年已开始投产并逐步达到设计产能。销售方面,2010上半年,公司电容式触摸屏实现营收1.01亿元,营收占比已达22.11%。此外,莱宝高科还于今年3月和7月分别发布了投资年产82.8万片中小尺寸和年产400万片中大尺寸触摸屏项目,预计两个项目将在2011年1月份和2011年四季度投产。
国金证券 认为,考虑到触摸屏项目进一步扩产,公司投资价值已凸现。预计公司2010~2012年EPS为0.766元、1.062元和1.395元,给予买入评级。
NO.2:北纬通信 擎手机游戏争夺领袖地位
从2008年底开始开发手机游戏等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以来,手机游戏已让北纬通信(002148,收盘价39.89元)步入了国内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提供的主流公司。
北纬通信2010年中报显示,公司今年1~6月份手机游戏业务实现收入3653.48万元,同比增长635.59%,为收入占比最大的业务。
目前公司投资的手机游戏核心团队包括了杭州掌盟、西安袖意无限和大连斯芬克斯等,其中一些公司已成为国内手机动作类游戏前3名厂商和IPHONE手机游戏外包商。
此外,公司目前正在布局的手机动漫视频、手机购物、移动黄页等业务,也有望取得确定性的成长。而投资建设“北纬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将使公司将充分享受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长尾”,领袖位置或由此确立。
中信建投的研报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EPS有望达到0.61元、0.94元、1.56元,维持买入评级。
NO.3:拓维信息 潜在的移动互联“黑马”
拓维信息 (002261,收盘价37.20元)自2004年成立互动传媒子公司后,公司核心业务由软件开发逐步转变为移动增值服务。 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中,来自中移动的系统集成业务(SI)、彩铃DIY平台业务等移动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已超过70%,转型基本实现。一只潜在的移动互联“黑马”有望产生。
在手机动漫业务上,连续5年承办中国原创手机动漫游戏大赛,为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而手机动漫客户端——动漫主题、动漫电子书等手机软件不断推出,让公司处于领跑地位。目前公司正在竞标中国移动福建动漫基地的招标工作,若竞标成功,公司则有望获得平台运营商资格。
在移动支付业务上,目前已在湖南、云南两省运作移动支付运营平台,未来也能以平台运营商、后台服务商的资格参与经营。同时,公司还获得了湖南移动RF-POS机的采购合同。此外,近期推出的面向高管、核心技术人才与业务骨干的股权激励方案,行权价格高达28.19元。
NO.4:天音控股 携3G终端再成伟业
作为国内最大的手机分销商,在前期国内2G手机市场已进入到一个相当成熟期的大背景下,天音控股 一度成为了市场的弃儿。
自2009年一季度后,大量中高端智能手机上市和支持3G业务手机逐步放量,手机行业出现了“量价齐升”的格局。
行业的景气度的好转,给这家国内最大的手机分销商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支持3G功能的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不仅支撑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且因为需要满足3G各项应用,智能手机不菲价格也显着提升了手机分销商的销售毛利率。
公司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随着运营商加大对3G业务的推广力度,公司手机分销业务显着回升。公司营业收入因此同比增长50.49%,而同期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337.54%。
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主业EPS有望达到0.65元、0.77元和0.91元。而估值上较同行业的爱施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移动支付“四金刚”
NO.1:国民技术 2.4G标准的受益龙头
国民技术 (300077,收盘价143.65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IC设计企业,公司在安全芯片市场占有率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公司的安全芯片USBKEY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2.9%。但从中国目前约2亿网银用户中,只有一半使用USBKEY来测算,市场仍存在一倍的成长空间。另外,除银行之外,USBKEY在其他行业(如证券交易系统)的大量推广使用,也给公司现有业务的成长打开了空间。
在移动支付领域,由公司和直通电讯开发的2.4G移动支付标准RF-SIM方案已被中国移动排他性采用。由于2.4G移动支付标准RF-SIM 方案能在移动终端上实现RFID标签与SIM卡合二为一,在运营服务层面将手机卡号和支付账户融合,实现了手机现场支付的创新功能,较目前移动支付市场国际通行的13.56M非接触智库卡标准有更好的技术优势。
虽然目前国内进军移动支付产业的中国银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四大巨头使用的移动支付标准不一。但经过多年的产业链实验和培养,移动支付业务标准方案现已上升至国家层面。根据国金证券陈云红的研究报告,虽然目前国际通行的是13.56M非接触智库卡标准,但无论是出于国家信息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从鼓励创新角度考虑,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2.4G移动支付标准有望升级为国家标准。
作为2.4G移动支付标准RF-SIM芯片的主要提供商。一旦2.4G标准成为移动支付的国家标准,这个蕴含500亿元产值的新市场,将给国民技术带来爆发式的成长空间。
国金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考虑2.4G移动支付标准可能成为国标所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和公司作为行业内龙头,以及极具自主创新能力IC设计公司的地位溢价,强调对公司的买入评级。在移动支付获得推广的情景下,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业绩为1.92元、3.26元和4.32元。
NO.2:恒宝股份 双重受益移动支付标准化
对于移动支付标准的最终结果,有市场人士猜测,数量应该不止一个。情况可能和3G标准一样,既要有国外成熟标准,也要有国家自主标准。
但对于恒宝股份(002104,收盘价18.39元)而言,这似乎并不是其受益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据了解,公司目前对2.4G移动支付标准和13.56M标准的SIM卡都有相对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其中,公司在13.56M的标准上占有较大优势,公司目前是国内能生产13.56M标准的SIM卡仅有两家公司之一。而中移动推行的2.4G移动支付标准上,公司通过收购东方英卡也已打开突破口。
日信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预计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6元、0.8元,估值水平处于行业中位。考虑到公司未来部分业务成长很可能超预期,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NO.3:卫士通 万亿网银支付催生信息安全龙头
通过依托大股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0所40年深厚的专业技术及人才资源积淀,卫士通(002268,收盘价29.39元)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主导地位密码产品供应商和特定敏感行业用户市场最大的信息安全厂商。
在移动支付市场,随着第三方支付规范的实施和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超级网银”正式上线运行,金融支付体系中电子支付市场也有望出现井喷式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规模已达4546亿元,同比增长89%,按照这一井喷式发展趋势,预计今年电子支付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万亿网银支付,信息安全乃是核心。电子支付未来能否顺利发展,如何保证支付手段的安全性最为重要。因此,移动支付市场的兴起将使得能提供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公司获得新的增长空间。卫士通作为互联网信息安全行业内具有资深行业经验、核心技术的公司,目前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的步伐已经迈开。
国泰君安对公司进军移动支付市场,并成为中国银联认可的第三代移动支付试点单位给予正面评价,认为移动支付平台为公司业务发展扩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公司因此涉足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迈向了移动支付的新天地。
NO.4:南天信息 业绩提升号角吹响
南天信息(000948,收盘价14.43元)作为一家通过开发和销售存折打印机起家,衍生到生产和提供自助服务终端 (BST)、自动取款机(ATM)等硬件产品、软件定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相关IT服务业务的专业IT服务公司。
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目前南天信息涉及的领域,包括提供支持移动支付POS机等硬件产品,和提供省级移动支付平台解决方案。公司现已成为中国移动支持移动支付POS机的首批入围的三家公司之一。
2009年中国移动支持移动支付POS机的订货量为2万台,公司出货4000台,约占总量的20%左右。2010年公司有望继续保持20%的市场份额,支持移动支付POS机业务,也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和业绩加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除了POS机终端之外,公司还参与到运营商移动支付平台的建设。目前,南天信息已经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在试点省份进行平台建设。联合证券的研究报告预计,由于各大运营商加大了移动支付推广力度,公司的支持移动支付POS机业务将直接受益,预计2010年公司硬件业务将出现120%的高速增长。 2010~2011年的每股收益有望达到0.6元和0.81元。
战略新兴产业受益股票:
太阳能:天威保变、乐山电力、拓日新能、金晶科技、南玻A、川投能源、力诺太阳、航天机电、风帆股份、特变电工、中航三鑫、安泰科技、鄂尔多斯、通威股份、中国宝安、杉杉股份、海通集团。
风能: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湘电股份、银星能源、宁波韵升、长城电工、长征电气、华仪电气、中材科技、中科三环、华锐铸钢、天奇股份、天马股份。
核能:东方电气、哈空调、上海电气、奥特迅、中核科技、海陆重工、盾安环境、威尔泰、宝钛股份、沃尔核材、方大炭素、嘉宝集团、上海机电、烟台冰轮、中成股份、自仪股份。
生物能:丰原生化、北海国发、天茂集团、海南椰岛。
清洁燃煤:中国神华、华光股份、科达机电、天科股份。
智能电网:国电南瑞、思源电气、科陆电子、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平高电气、荣信股份、置信电气、远光软件、海得控制、国电南自、许继电气、东方电子、长城开发、宝胜股份、永鼎股份。
智能建筑:泰豪科技、南玻A、鲁阳股份、中航三鑫、延华智能、方大集团、红宝丽。
节能照明:佛山照明、雪莱特、三安光电、士兰微、长电科技、浙江阳光、华微电子、法拉电子、合肥三洋、联创光电、通富微电、华天科技、莱宝高科
新能源汽车: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福田汽车、安凯客车、科力远、同济科技、风帆股份、杉杉股份、长城电工、中信国安、江苏国泰、宁波韵升、佛塑股份、法拉电子、包钢稀土、中炬高新、西藏矿业、吉恩镍业、厦门钨业、横电东磁、中国宝安、德赛电池、凯恩股份。
信息网络:新大陆、远望谷、厦门信达、上海贝岭、大唐电信、东信和平、恒宝股份、大立科技。
森林碳汇:岳阳纸业、升达林业、大亚科技、威华股份、永安林业、吉林森工、景谷林业。
生物医药:恒瑞医药、信立泰、双鹭药业、海正药业、康缘药业、科华生物、万东医疗、乐普医疗、ST中源。
生物育种:登海种业、隆平高科、顺鑫农业。
空间海洋开发: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宝德股份、海油工程、神开股份。
LED相关上市公司:
作为一种全新的照明技术,LED是利用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直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发光器件。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诞生以来,LED照明由于具有寿命长、节能、色彩丰富、安全、环保的特性,被誉为人类照明的第三次革命。
我国是世界照明电器第一大生产国、第二大出口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基础,而且政策明确表示对行业的支持,因此未来我国LED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十一五”规划,未来国家将开展十大节能工程,其中绿色照明,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将是一个重要内容。在科技部牵头组织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后,国内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对该行业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经初步统计,在国内约有 15 家上市公司涉足该领域,主要包括三安光电(000703)、联创光电( 600363)、方大A(000055)、长电科技( 600584)、福日电子(600203)、 上海科技( 600608)、 京东方 A(000725)、春兰股份( 600854)、澳柯玛( 600336)、 金种子酒( 600199)、 煤气化( 000968)、东湖高新(600133)、嘉宝集团( 600622)、兰宝信息(000631)、士兰微(600460)等。
‘捌’ 从禁塑令看利好行业
一、政策导向
1)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2)2015年1月1号开始,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 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这也成为中国施行“限塑令”6年以来,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
3)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再次掀起限塑令的新高潮。新版限塑令指出,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
3)2020年4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4月至11月,海南将分步骤、分阶段组织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禁塑”试点工作,为12月起正式全面“禁塑”的实施打好基础。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将全面“禁塑”,被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的塑料制品将禁止生产和销售。
4)2020年,浙江“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浙江新出台的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前多了三个字:“进一步”。方案中,商场、超市等场所塑料袋使用也从“有偿使用”,变成了“禁止使用”。
4)2020年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公布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8月底前,各地要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
5)对比国外,自2019年起,韩国大型超市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进一步减少“白色污染” 。
6)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重点城市限塑令开始全面落地,要求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超市、商场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
二、利好行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消耗国,可降解塑料国内市场替代空间广阔。IHSMarkit统计显示,2018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36万吨,占塑料总用量的0.1%,其中欧洲/国内需求占比分别为55%/12%,国内需求量约4.3万吨。2018年我国餐盒、塑料袋等领域一次性塑料用量达594.5万吨,假设以30%的替代比例计算,可降解塑料用量接近180万吨,增长空间高达42倍。
从中央到地方,“禁塑令”逐渐形成影响力,未来更多的地方将会加入这场“禁塑限塑”的行动中。随着国内塑料污染治理的政策快速落地,各地政府细化政策及目标快速出台,禁止使用塑料制品会快速推行开来,届时可降解塑料市场有望打开。 在禁塑令的推动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2019年完全可降解塑料国内需求才9.5万吨,主要是PBAT和PLA(后面会讲解)。其他主要还是淀粉混合生物降解,属于非完全降解生物塑料。 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中国渗透率不足1%。
华西证券认为,纸基材料及生物降解塑料都将成为行业新宠,在可降解塑料市场提前布局和在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将受惠于“禁塑令”政策打开的市场空间。忽略其余领域可降解塑料消费需求,仅考虑快递、外卖等4大领域143万吨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吨平均售价2.5万元计算,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亿元。
根据信达证券推测,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达到130万吨。国信证券也预测,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 1017 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而中国在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仅 0.62%,千亿级规模似乎就在眼前。
据东吴证券测算,到2025年完全可降解塑料有望迎来50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2019-2025年的复合增速可达73%!有望率先发展可降解塑料的领域为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到2025年上述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分别达到100万吨、70万吨、50万吨和30万吨,合计形成约250万吨的市场空间,按照1.6-2万元/吨计算,市值空间400-500亿。其中 PBAT和PLA比例8比2左右 ;按照2019中国完全可降解塑料需求9.5万吨测算,6年复合增速在73%。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经营范围为可降解材料的相关企业共计3358家。其中,2019年相关企业新增数量达514家,年增速为15.05%,是中国可降解材料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最多、增速最快的一年。截止2020年7月1日,以工商登记为准,中国新增可降解材料相关企业255家,同比增长约23%。
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空间广阔,这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情,值得重点关注。
三、可降解塑料介绍
可降解塑料 按照降解机制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光-生物降解塑料。
光降解塑料:发展起步和成熟都较早,但由于应用上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减产;
生物降解塑料:已经从研发阶段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全球需求和产能稳步提升,若能大幅降低成本,将迎来爆发期;生物降解塑料按照原料可分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淀粉混合物、 PLA 和PHA)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PCL、PBS、 PBAT 、PPC、PGA)。
光-生物降解塑料: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是未来可降解塑料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生物降解塑料由于其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环保性,预计将成为首选替代材料。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全淀粉塑料生产企业较少,主要以PBAT、PLA等新型技术路径为主,企业纷纷看好禁塑令下的替代需求,进行相应项目的新建和扩产。 未来主流是完全可降解塑料PLA和PBAT。
PLA和PBAT是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冲、拉伸和弹性性能几乎没有短板,并且国内技术成熟度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
四、可降解塑料行业分析
成本端分析:
PBAT与PE之间的价差可高达3倍。2019年内PLA的价格区间在1.6万~3万元人民币每吨,PBAT的价格区间在1.4万~2.5万元每吨,同期PE〔聚乙烯)的均价在8378元吨(含税价),PP(聚丙烯)的均价在9351元每吨(含税价)。相对普通塑料制品而言如PE、PP等,PLA和PBAT的价格仍然偏高,增加了终
端用户的成本和费用。以PE为例:PLA比是PE价格的1.9~3.6倍,PBAT是PE价格的1.7~3倍,价格差距较大。
产能情况:
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主要企业包括 Nature Works、Total Corbion、巴斯夫等,但总体来看规模不大。随着国内法规逐渐明确,市场空间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国内企业纷纷加入竞争。
PBAT:截止2020年6月份,全球PBAT产能为27.9万吨/年,全球最大的PBAT生产企业为德国巴斯夫(BASF),年产能为7.4万吨。我国已建成PBAT产能为13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46%。 国内已有产能7.5万吨,国内在建(规划)的产能超过400万吨,产能扩张51倍左右。
PLA:全球产能合计33万吨,产量约为20万吨,主要由两家外企进行供应。国内PLA企业产能均在1万吨规模左右,总共几万吨的产量。目前国内企业已有产能41.7万吨,由于丙交酯存在壁垒,基本处在停产状态。在建及规划产能197.6万吨,但是预计由于丙交酯存在壁垒, 未来投产产能将相对有限,行业将维持较优竞争格局。( 核心生产壁垒在于上游的中间体丙交酯。丙交酯研发难度很高,在生产的裂解过程中出现的焦化、碳化现象以及催化剂残留问题是生产工艺的难点,此前全球仅有荷兰Corbion-Purac公司、美国NatureWorks公司、 浙江海正(海正药业600267) 掌握丙交酯的生产技术。金丹 科技 通过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获取了以乳酸为原料、采用生物有机胍催化剂生产丙交酯的关键技术,根据公告,金丹 科技 丙交酯项目已投料试车。 )
相关企业布局:
1)彤程新材(603650):引进巴斯夫技术,在上海化工园区落地PBAT生产建设项目,一期6万吨;2020年5月,巴斯夫与彤程新材签着了一项联合协议,授权彤程新材根据巴斯夫高质量标,和售经认证的可堆肥共聚酯(PBAT)。为此,彤程新材将在上海建造一套产能为6万吨的PBAT生产装凿。该装凿将采雄巴斯夫工艺技术,出产的材料将部分交由巴斯夫作为ecoflex产品售。新装置将于2022年投产,供应生物聚合物市场。
2)金发 科技 (600143):目前拥有PBAT产能6万吨,满产满销,还有6万吨PBAT和3万吨PLA产能在建;金发 科技 是亚洲唯一完整聚台、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
生物降解薄膜类原料销量全球前三、亚洲第一。
主莒业务:PBAT、PLA, 年产能4.75万吨。
计划新建: 年产6万吨PBAT合成线1条;年产3万吨PLA合成线1条,预计分别于2021年上半年、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3)金丹 科技 (300829):国内乳酸行业龙头,规模优势明显。公司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乳酸生产商,乳酸及其衍生物产能为12.8万吨,国内产能占比达41.6%,考虑到公司开工率远高于行业,实际市占率则更高。金丹 科技 通过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获取了以乳酸为原料、采用生物有机胍催化剂生产丙交酯的关键技术,根据公告,金丹 科技 丙交酯项目已投料试车。
4)华峰化学(002064):生产的己二酸是PBAT的上游原料。大规模产能开建,利用规模效益有望为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领域打开市场。公司将于江苏投产建设30万吨PBAT、30万吨聚碳酸环己内酯(PCHC)顶目,顶目总投资100亿元,并计划于2020年10份开工建设。
5)万华化学(600309):公司将于四川眉山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PBAT项目,总投资额3.6亿元。2020年9月4日,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委托山东正信招标有限公司发布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项目国际招标公告,招标产品是PBAT切粒机组。
6)丰原集团:2019年3月,丰原集团与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百万吨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项目,总投资额达120亿,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量达30万吨PLA,于2019年开始建设,2021年建成投产。
业内专家指出,可降解塑料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可解塑料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亟待讨论,或亟需政府和相关行业给出解决办法。比如原材料问题,质量和价格瓶颈等。
专家预测,尽管还有很多实际问题,但政府禁塑的决心非常大,随着消费需求的逐渐增加,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将推动其研发和扩大其应用,规模化及技术进步对可降解塑料打了的成本下降,必定会使可降解塑料发展迎来良好机遇。
‘玖’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龙头股是什么
与需求相对明确不同,行业供应格局暂未明晰,我们认为选股逻辑应当着眼现在(技术突破、先发优势等)+展望未来(企业质地、做大能力等)。
全球限塑禁塑背景下,可降解塑料需求2021年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可降解行业具备突出的投资价值及机会。
中金公司进一步指出,PBAT是石油基可降解塑料明星产品,2021年步入爆发元年。目前海外PBAT无论是规模和技术上都领先于国内企业,代表企业如巴斯夫和Novamont等。
(9)禁限塑令受益龙头股票扩展阅读
随着国内科研院校及企业加大投入,国内生产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我们认为2021年有望进入大规模扩产元年,三年内规划新增产能超200万吨(2020年末约17万吨)。
我们认为国内主要企业不存在技术障碍,目前高单价之下先投产先盈利,2022年后成本控制强、具备大化工能力的企业有望逐渐胜出,远期需要关注万华、华峰等化工巨头对PBAT布局进展。
仅上市公司在建/拟建的可降解生物塑料项目,就包括万华化学、金发科技、长鸿高科、金丹科技、齐翔腾达等10余家上市公司,项目涉及资金近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