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大神来指导一下,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我给你解释一下
吸收合并的话,乙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归甲公司公司,那么甲公司直接做相关资产负债增加即可,如你上面的分录2所示。
那么甲购买这些支付的对价是发行股票,账面确认时,股本根据发行的股票数量和股票面值定
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司--股本溢价”即可,如果是借方差额,那么要冲销合并(甲)的资本公积,资本公司不足冲减的需要冲减甲公司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因为甲公司只有盈余公积,你分录(3)只冲减了盈余公积
把分录2给你拆分下估计更好理解
2、甲发行股票并收到乙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时
借:流动资产 3000
固定资产 8000
无形资产-专利权 1000
贷:累计折旧 4000
流动负债 4000
应付债券 1000
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0
资本公积 600
盈余公积 400
Ⅱ 非同一控制和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和吸收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
1.支付货币资金、出让存货实施合并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公允价值] A
商誉 [C大于(A−B)之差]
贷:有关负债账户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公允价值] B
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C
营业外收入 [C小于(A−B)之差]
2.出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施合并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公允价值] A
商誉 [C大于(A−B)之差]
贷:有关负债账户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公允价值] B
固定资产清理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C
无形资产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C
营业外收入 [处置资产的损益]
营业外收入 [C小于(A−B)之差]
3.发行权益性证券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公允价值] A
商誉 [(C+D+E)大于(A−B)之差]
贷:有关负债账户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公允价值] B
股本 [发行证券的面值总额] C
资本公积 [发行证券的溢价−手续费等] D
银行存款 [实际发生的手续费] E
营业外收入 [(C+D+E)小于(A−B)之差]
4.发行债券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类似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1.支付资产实施的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 B=A
贷:库存现金、营业收入等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A
2.发行权益性证券实施的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 [A+B+C]
贷:股本 [发行证券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 [发行证券的溢价−手续费等]
银行存款 [实际发生的手续费]
3. 发行债券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类似
注:无论何种合并方式,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都需要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最大的不同在于取得被投资方的资产、负债和支付的合并对价均要以账面价值计算。其次,无论是吸收合并还是控股合并,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和取得的被投资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均计入“资本公积”。收购是合并的一种,指一家公司完全或者主要控制另一家企业的资产以扩充其实力。在法律上收购与合并的流程有很大不同,而且他们各自也有多种情形,不过有一点是很明显的,收购法人主体是母公司,而合并的法人主体是新的。收购是 指一 家公司对其它公司进行全部的收购,使之成为自己公司的一部分。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
Ⅲ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的具体会计处理
通常情况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发生在同一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为是集团内部的合并,所以强调的是一个账面价值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内部交易。
对于控股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应该按照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入账;而吸收合并则按照资产、负债等的账面价值入账。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以所取得的对方账面净资产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差额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为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税费计入当期损益。
控股合并
例1甲公司2008年初投资集团内乙公司取得80%股权,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甲公司为合并付出银行存款200万元,并定向发行股票面值900万元,公允价值1200万元,支付相关税费50万元,假定无证券溢价收入,“盈余公积”账户余额为150万元;另外甲公司为企业合并支付评估费等相关税费1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不考虑所得税以外的税金。单位为万元。
解析:
甲购买同一集团内乙公司80%股权,属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的费用,应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非同一控制下,作为合并成本。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以发行债券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与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计入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中。债券折价发行的,该部分费用应增加折价的金额;债券溢价发行的,该部分费用应减少溢价的金额。
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不管其是否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均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有溢价的,从溢价收入中扣除;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账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1500×80%=1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1200管理费用100盈余公积50
贷:银行存款350股本9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00
税务处理:
甲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乙的非股权支付额200万元,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的20%(200/900=22%),税务上作为应税合并处理,长期段权投资的成本应按公允价值确定计税基础。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计税基础为1800×80%=1440,产生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240万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规定: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所得税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0贷:资本公积60
吸收合并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一样遵循账面价值这一本质。合并日合并方会计处理:借记“被合并方可辨认资产原账面价值”,贷记“被合并方可辨认负债原账面价值”,贷记“资本公积”(或借方差额,借方差额不足冲减的,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例2甲、乙同受一母公司控制。2008年12月1日,甲公司支付合并对价2500万元吸收合并乙公司。合并日乙公司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负债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甲公司“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账户余额为350万元,所得税率为25%。不考虑所得税以外的税金,合并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解析: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不确认长期股权投资,也不确认商誉,而是将差额冲减“资本公积”。
借:各项资产3000(实际上应该借记乙公司账面上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00
贷:各项负债800(实际上应该贷记乙公司账面上的各项负债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2500
财税差异:根据国税发[2000]119号规定,以上合并不属于免税合并,被合并各项资产和负债应按公允价值作为计税基础,则资产的账面价值3000万元,小于计税基础4000万元,产生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10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0
贷:资本公积250
Ⅳ 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
1、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
借:应收股利
贷:有关资产、负债
贷:股本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2、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借:资产
借:资本公积
贷:负债
贷:资产
贷:银行存款
贷:股本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4)同一控制下发行股票吸收合并扩展阅读: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资本公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曰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己‘’应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科目或借记有关负债科目。
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一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科目;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拨款转入形成的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各项资产的部分。
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同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科目。
Ⅳ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于享有被合并方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应收股利(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有关资产、负债(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
股本(发行股票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倒挤)
【提示】“资本公积”也可能在借方。当资本公积在借方时,表示冲减母公司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借:资产(被合并方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贷:负债(被合并方账面价值)
资产(合并方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
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提示1】合并方向被合并方原股东支付对价,取得的是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上述分录中不会涉及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
【提示2】吸收合并编制的是个别财务报表,不存在合并财务报表问题。
关注环球网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Ⅵ 同一控制下,公司增发股票是怎么做到吸收合并令一个公司的,比如说A合并B、、、急、、谢谢
A增发的目的在于筹集资金,
筹集资金的用途在于购买B的所有权。
A用增发股票筹集的资金购买B的股权,其B的所有权同收益权同属A的股东,吸收后B是A的资产的一部分。
同一控制,这个只是一个管理权的问题,吸收合并这里说的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
Ⅶ 同一控制下发行股票实现企业合并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发生于企业集团内部,这些合并在母公司控制下,实现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吸收合并是指合并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被合并方被注销法人资格,被合并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的资产、负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合并方对于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应按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合并方对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资本公积),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Ⅷ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的区别
合并方式不同。收购、 吸收合并 ,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控股合并,是指一家企业购入或取得了另一家企业有投票表决权的股份,并已达到可以控制被合并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持股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 》第七十一条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 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 股权转让 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 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