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可以被收购吗
可以。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法定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发行在外的股份,以实现对该上市公司控股或者合并的行为。它是公司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公司间兼并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购过程中,采取主动的一方称为收购人,而被动的一方则称为被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
应答时间:2021-05-1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 什么叫发行股份购买股权
发行股份购买股权指的就是发行新的股票来进行融资,然后购买别的公司的股票或者自己公司的股票,当股票持有的多了的时候,就有话语权了,就可以参与管理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指的就是上市公司发行股份给大股东或者其他公司购买他们的资产,完成以后,上市公司就将拥有这些资产,而大股东或者其他公司将不再拥有这些资产,只能够获得上市公司的股票。购股权指的就是PE在未来确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价格来购买一定数量的目标企业股份的权利。购股权实际上就是一种期权。
申购时间
待上市公司的招股的具体时间不会提前公布,通常是在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后的某天突然宣布可以认购股票的。并且供大众认购的时间通常持续3到5天,在此期间24小时开放,说明白天晚上都可以进行申购。
中签
香港证券交易所会对新股进行随机分配,但是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功认购到新股份额,如果分到了,那么就叫做“中签”。中签的结果会在新股正式上市的前1个交易日的上午进行公布。投资者可以在自己的持仓里查看,同时证券公司也会发短信和邮件通知。港股的中签率对散户是非常友好的,因为港股实施的是优先保证一户一签的分配政策,尽量保证每个申购者都能抽到一手,然后剩余的股票再根据递减原则进行分配的公平分配机制。而对于散户来说,打新中绝大部分的股票,散户申购超过一手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从第二手开始中签率会变得极低。但是也有少数股票值得多申购,所以最好的策略是每支都申购一手,因为港股打新中一手中签率是比较高的,平均中签率超过了50%。
3. 为什么发行本公司的股票,会取得别的公司的股权,
1、发行本公司的股票,会取得别的公司的股权的原因:这是典型的并购,甲公司合并吸收了乙公司,也就是说乙公司的股东出卖了自己的股权。当然,这里的并购是关联企业的合并,这个合并方法是换股。
2、换股并购。即并购公司将目标的股权按一定比例换成本公司的股权,目标公司被终止,或成为并购公司的子公司,视具体情况可分为增资换股、库存股换股、母子公司交叉换股等。换股并购对于目标公司股东而言,可以推迟收益时间,达到合理避税或延迟交税的目标,亦可分享并购公司价值增值的好处。
4. 公司内部发行股票有必要买吗
一、公司内部发行股票有必要买吗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是根据公司现在以及未来的经营状况来确定,如果公司经营情况尚佳未来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那么股票大概率是有升值空间的,但如果公司经营自身都不认可,未来发展前景也普遍不看好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员工持股计划是让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然后委托员工持股会或金融机构来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而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表决和分红。
一般员工持股都会让员工以相对低的价格来买入自己公司的股份,也就是低价入股。但低价入股并不代表公司股票就真的值得买,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你可以通过股价来进行参考;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话,你就必须得了解公司的业务好不好,发展前景大不大,这也是购买公司股票的基本前提。
在考虑是否入股的时候还需要警惕,如果公司要求你入股后要不断发展内线的话,这很可能是传销的骗局,一定不要上当受骗。
二、为什么是公司员工被告知无法购买公司股票
对于上市公司的普通财务人员是可以买自己公司股票的,而对于一些高级财务人员,或者参与上市公司股票发行的财务人员,他们或多或少知道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是不允许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同时,也不能把内幕消息泄漏给其他人,叫其他人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除此之外,以下规定的范围的投资者被认为是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
1、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3、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4、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5、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
6、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7、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
5. A公司100%收购B公司股权后,请问账务如何处理,谢谢
对于a公司来说,收购一个公司是长期股权投资,初始的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3200万
贷:银行存款
3200万
b公司是已经存在的公司,其股份持有人的变更不影响其公司的情况,所以如果没有追加投资一类的情况,且股本科目有明细核算的话,它只是需要做一个股本的明细账的变化就是了,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本科目没有明细核算,则不需要做处理。
拓展资料:
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的一种形式,既有经济意义,又有法律意义。收购的经济意义是指一家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易手,原来的投资者丧失了对该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实质是取得控制权。
行业萧条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可以在对方公司的二级市场进行低价股票收购。从法律意义上讲,中国《证券法》的规定,收购是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30%时发出要约收购该公司股票的行为,其实质是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关联性:
1.横向收购。横向收购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发生的收购行为。实质上,横向收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或销售相同、相似产品的公司间的收购,其目的在于消除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收购公司的垄断实力或形成规模效应。
2.纵向收购。纵向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紧密相关的公司之间的收购行为。实质上,纵向收购是处于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公司间的收购,收购双方往往是原材料供应者或产成品购买者,所以,对彼此的生产状况比较熟悉,有利于收购后的相互融合。
3.混合收购。混合收购又称复合收购,是指生产和经营彼此没有关联的产品或服务的公司之间的收购行为。
抵制划分:
1.善意收购。善意收购,又称友好收购,是收购者事先与目标公司经营者商议,征得同意后,目标公司主动向收购者提供必要的资料等,并且目标公司经营者还劝其股东接受公开收购要约,出售股票,从而完成收购行动的公开收购。
2.敌意收购。敌意收购,又称恶意收购,是指收购者在收购目标公司股时,虽然该收购行动遭到目标公司的反对,而收购者仍要强行收购,或者购者事先未与目标公司协商,而突然提出收购要约。
按支付方式划分:
1.用现金购买资产。用现金购买资产是指收购公司使用现款购买目标公司资产,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2.用现金购买股票。用现金购买股票是指收购公司以现金购买目标公司股票,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3.用股票购买资产。用股票购买资产是指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发行收购公司自己的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资产。通常来说,收购公司同意承担目标公司的债务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收购公司只在有选择的基础上承担目标公司的一部分债务责任。
4.用股票交换股票。这种收购方式又叫“换股”。一般是收购公司可直接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发行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股票。通常来说,至少要到收购公司能控制目标公司所需的足够多的股票。
5.用资产收购股份或资产。用资产收购股份或资产是指收购公司使用资产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或股票,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6. 以发行股票与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另一企业70%股权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合并
.吸收和合并。吸收合并,也称为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支付现金或发行债券获得一个或几个其他企业。合并完成后,只有合并方仍保持原有的法律地位,被合并企业失去原有的法人地位,作为被合并企业的一部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成立和合并。创始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成立一个新企业,并以新企业的股份交换原公司的股份的合并。设立和合并后,原有企业全部丧失法人资格,新设立的企业统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控股合并。控股合并,也称为控股股权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支付现金、发行股票或债券,收购另一个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有表决权的股份。获得控股权后,原企业仍以自己独立的法人实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7. 一个企业为什么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可以并购其他企业
从本质上说,并购企业,就是购买其股东的出资,或者说股权,这和购买一部手机一样,也是一种购买,也是一种交换。你可以花现金来交换,也可以用其它有价值的东西来交换,只要对方接受。
购买者(一家企业)自身的股票是有价值的,特别是购买者如果已是上市公司,则其股票的流通性已经得到认可,价值也得到公众投资人认可(表现为有活跃的市场交易,有确定的交易价格),因此更容易作为现金的替代物,用于支付。
简单的操作思路是:一家企业向“购买对象”的股东发行股票,用这些新股交换股东手里的“购买对象”的股权,这就是以股份并购,也称为换股并购。并购完成后,购买对象变成了购买者的子公司,购买对象的股东变成了购买者的股东。
至于发行债券的并购,其实是先要借债,借到钱以后,用现金来收购,倒比较简单。
8. 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股票低价给外资银行
第一点,吸收外来资本,增强实力,提高银行竞争力
第二点,缓解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对中国银行业的冲击力,外国人不会傻到用自己的银行抢自己银行的生意吧~
第三点,某些银行脑有病,以低价出售股权给外资金融机构,再以高价欺负中国国内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