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非同控发行股票长投的分录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非同控发行股票长投的分录

发布时间: 2023-01-01 07:54:35

A.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分录怎么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分录,

(1)用存货进行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2)固定资产投资

第一步,先做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第二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资产处置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3)以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券性金融资产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或反向)

(4)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差额,或借方)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或借方)

借: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投资性房地产投资

成本模式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借可贷)

贷: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B.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存货作为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怎么做

非同一控制是合并方付出的代价的市价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 市价记(包括税费、货物售价、交易费用) 贷:主营业务收入 市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视同销售市价附带税 银行存款 交易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账面价值 贷:库存商品 账面价值

C.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如下:
一、成本法
(1)投资年度以前
借:应收股利-股利收入
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
(2)投资年度

借:应收股利-股利收入
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3)投资年度以后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
二、权益法

(1)取得时确认
借:长股权投资–企业–投资贷成本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股投差额
贷:长股权投资–企业–投资成本
(2)摊销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
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差额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3)实现净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4)分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企业(实际数)
贷:长股权投资–企业–损益调整
(5)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损失
贷:长股权投资–企业–损益调整
注:以后被投资单位又实现利润,先冲减未减记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若还有多余再恢复其账面价值,恢复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损益调整(确认的损益-未减记的)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D.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录怎么做

借:长期股权投资 6300
管理费用 40
贷:银行存款 6040
营业外收入 300

E. 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1)编制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008年1月1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支付的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500
贷:银行存款 3500
2009年1月1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支付的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2)编制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追加投资后,对原持股比例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会计分录。
原权益法核算: 2008年大海公司实现净利800万元,以2008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量,调整后净利为800+100/10-300/10=780万元,享有份额780*30%=23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34
贷:投资收益 234
2009年1月1日追加投资后,冲销原确认的投资收益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234(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项目)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34
(3)计算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投资形成的商誉的价值。
2008年1月1日商誉:3500-11000*30%=200
2009年1月1日商誉:5000-11900*40%=240
商誉合计:440万元
(4)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对大海公司个别报表进行调整的会计分录。
2009年1月1日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
借:固定资产 300
贷:资本公积 300
(5)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购买日与交易日之间,相对于原持股比例部分:
1.大海公司2008年度实现净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234
贷:盈余公积 23.4
未分配利润 210.6
2.其他权益变动,0
3.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900-(11000+780)=120,*30%=36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
贷:资本公积 36
(6)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购买日与投资有关的抵销分录。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 5000
资本公积 2300
盈余公积 460
未分配利润 4140
商誉 440
贷:长期股资投资 3500+5000+234+36=8770
少数股东权益 11900*30%=3570

F.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以存货作为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怎么做

非同一控制是合并方付出的代价的市价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 市价记(包括税费、货物售价、交易费用)

贷:主营业务收入 市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视同销售市价附带税
银行存款 交易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账面价值
贷:库存商品 账面价值

G. 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是以被投资方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方的“初始投资成本”入账。
这里的“初始投资成本”,就是投资方记为“长期股权投资”这个科目的最初的金额。(因为如果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会随着被投资方损益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有“初始成本”的说法。)
非同一控制下的入账依据,是被投资方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意思是被投资方凡是可以单独测算公允价值的资产,负债,都要分别一一核算,但无法核算的,或者没有公允价值的,如现金啊,银行存款啊,当然不必算公允价值,就是账面价值了,然后分别核算后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就是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也就是你第一段说的“购买方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成本”中的这个“确定的合并成本”。
同样的,作为购入这个“长期股权投资”的代价,投资方付出的对价里,如果也包含了非现金资产的话,也应当按照公允价值来计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也就是“初始投资成本”)和投资方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差额,记为“资本公积”。
题目中的分录就不对,因为它是非同一控制 ,属于合并,长投的初始成本应该是付出东西的公允价值。
正确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342000
贷:银行存款 342000,
至于B 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352000万元这个信息,与该分录无关。

H.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存货作为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怎么做

借:长期股权投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管理费用(发生的评估咨询中介费用)

贷:主营业务收入(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与存货账面价值的差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中介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