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但斌2014茅台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但斌2014茅台股票

发布时间: 2022-12-20 11:54:15

㈠ 茅台股票突然大跌,发生了什么,官方如何回应

一家知名美国投资机构减持茅台的股票,随后茅台股价大跌。近日,白酒股出现不小的跌幅,从公开数据来看,美国资管巨头资本对茅台减持了45万股,据悉,该基金是持有茅台股份最多的机构,截止去年年底,该基金持有141亿人民币左右的股份。其实从去年年底机构抱团白酒开始,市场就开始对茅台类的白酒的质疑。有投资者表示,白酒股已经被抱团过度,导致其价格远远脱离其实际业绩,70倍市盈率的茅台已经消化了它未来两年的业绩,所以现在白酒股已经助于价格顶峰了,而且一旦机构抱团松动,白酒板块的股价很容易就出现各种波动。所以此时已经不是投资白酒的最佳时间了。

而且更为关键在于从未来长期经济结构来看,内需有望成为经济的主要拉动力,中产阶级的崛起,叠加消费升级的市场,未来高端白酒的需求一定会持续上升,市盈率高只是阶段性的现象,长期来,白酒的基本面是不断向好的,尤其茅台,其领先位置并没有改变,对超高端白酒市场垄断优势依然具备。

㈡ 谁在抛弃茅台

作者:沈晖

支持:远川资管报道部

2009年4月,贵州遵义的茅台股东大会,还没有成为中国投资者的奥马哈,但也已经吸引了一众投资者和基金经理。

他们眼里放着光,只想寻得一个答案:贵州茅台发生了什么?7年上涨接近30倍的股王,两个半月跌去23%。而调研茅台镇,除了酒香之外并不能获得什么。调研完茅台的基金经理和投资者还没有走出茅台厂就掏出了手机,选择了一键卖出。在此之前,基金经理们在一个季度创纪录地减持了茅台7.24%的股票。

此后,茅台管理层和投资者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相爱相杀。

2013年,贵州茅台经历了最冷的一个冬天,曾经“一瓶难求”的茅台,在一向销售大热的春节量价齐跌,不少烟酒店三天都卖不出去一瓶。很多人把茅台的滞销归罪于“三公”消费的一纸禁令和塑化剂风波,殊不知,时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的政策为这场终结白酒黄金十年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1998年,袁仁国刚上任茅台股份总经理时,接手到的是其实是一个烂摊子,茅台两个季度销售量不到700吨。袁仁国上任之后,立马对营销渠道进行市场化改革,精挑具备政务关系的经销商作为团购渠道的特约经销商,并在一个销售区域设置多个经销商避免个别经销商话语权过大。短短十年间,经销商148家发展到900多家。

在扩大渠道和销售队伍的同时,对茅台践行涨价政策,飞天茅台01年出厂价仅仅218元,十年后的11年上涨到619元,市场价达到了当时颇为离谱的2000元。

自此,茅台已不是一瓶酒。出厂价和市场价之间隐含了1000多元的巨大价差,巨额的利润都涌入了疯狂扩张的经销商。当时,行业内有个说法:“做五粮液需要资金,做茅台需要关系”,很多销售点的供货渠道对外是对外保密的。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市场。[1]这极其容易把阳光下的企业收益变成灰色的个人收益。

11年底,对于茅台要上调出厂价的传言,曾在茅台股票上赚过大钱的“茅台03”冯柳,发出了自己的冷思考。

冯柳认为,好的价差可对渠道产生良性推动,帮助产品渗透进而加强消费扩大需求培养,再反过来推动价差的坚挺,但是万事皆有度,过大的价差会导致疯狂的市场行为从而扭曲需求。冯柳当时回避了茅台管理层放任涨价背后的利益关系,单纯戳穿当时的茅台就是泡沫下的价格幻觉。

在冯柳作出判断之后,中央“八项规定”大刀挥下,政务消费渠道被切断的茅台,三年内不仅市场价格从2299跌到了888元的谷底,而且股价调整了近70%,更有囤货1000箱的经销商断销损失近2000万。

直到14年贵州茅台原副总经理房国兴,被指控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牟利。此时,已经不是“价值”投资者们投资腰斩的问题那么简单了,不乏投资者对于茅台管理层背后是否蕴含“利益输送”产生怀疑。

手中下金蛋的鸡眼看就要被自己掐死,袁仁国深刻认识到深度绑定政务消费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于是开始转战商务消费及个人消费市场。不仅拓展了茅台酒的品类,还尝试茅台云商的 探索 ,不断促进渠道扁平化发展。

或许是茅台管理层的积极转变,国内顶级投资人段永平看到了茅台蕴含的契机,在茅台180元左右开始买入茅台。当谈到茅台与管理层的腐败问题时,段永平认为茅台和腐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减少公款短期内确实会减少茅台的销量,但公款消费不应该是茅台消费的大头,茅台之所以被人喜欢,因为它是特别好的酒,喜欢的人自然会喜欢喝。

当时,对茅台饱含信心的不仅只有段永平,更有易方达中小盘的掌管者张坤,在目前7年5倍公募王者的“光辉”背后,曾经一度业绩不振,原因就是重仓了茅台。

在张坤的眼里,茅台在2013年遇到的问题是需求侧的断崖,但在供给侧并没有人替代它,它还是中国白酒的第一品牌。大家想的是,三公需求占一半,这种需求没有了。如果只看一年,这是对的,是核心矛盾。但如果看十年,这就不是核心矛盾,东西好不好才是核心矛盾。

15年前,茅台管理层和投资者虽有所裂缝,但不难看出,茅台还是能为投资者做出改变,但接下来呢?

2018年,茅台迎来了重大的人事变故。

李保芳接任袁仁国成为了茅台集团新一任董事长,而袁仁国的去向未知,令人不禁遐想。

随后李保芳大砍经销商,并不断扩大直销渠道建设,特别是对于商超及电商加大直投力度。在双十一那一天,茅台仅仅用了14个小时就实现了销售额的破亿。不过,在线上被抢爆的同时,茅台官微发布公告因利益输送问题撤销电商负责人聂勇的职责。

而在此前,茅台因为业绩不及预期刚经历了跌停,再加上电商负责人的利益输送问题,此时的茅台分外扎眼。18年,茅台一直接受到投资者们的质疑,包括毛利率连跌四年的问题、产能跟不上消费的问题以及预收账款下滑明显的问题。而此时茅台电商负责人的革职更是将投资人们的质疑推向了高潮。

在众多言必称茅台的投资机构彰显出叶公好龙气质的同时,景林对茅台的看法还是颇为乐观的。景林资产高云程解释了茅台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的原因是去年三季度同比增长100%,基数较高,而这个跌停是由于市场情绪脆弱,对未来悲观的氛围下形成的。茅台供求关系并没有变化,只是季度间的业绩有不平衡性。

高云程表示并不会因为茅台三季度少赚了20 亿利润,而四季度或者明年会多赚20亿利润,就把公司打75折出售。

半年后,袁仁国落马,茅台管理层呈现出大观园式的复杂。然后茅台衰事不断,收到证监会对于茅台设立营销公司是否形成金额较大关联交易的问询函。

投资者们开始质疑茅台堂堂一个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为何不能自己卖酒却要设立一个销售公司。这背后是否涉及了利益输送的问题。

而茅台集团成立营销公司,市场认为有两个利空。一是集团蚕食鲸吞渠道利润。茅台的渠道扁平化将由茅台集团主导,渠道的丰厚利益,也将被茅台集团完全抢走。二是未来茅台提价动能枯竭,差价越大,集团利润越丰厚。[2]

面对市场的热议,长期坚持持有茅台的但斌也发微博表示,茅台成立营销公司对茅台酒提价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本属于股份公司收回的酒本却受影响。

在投资者们的深挖下,茅台账面上1120亿的现金并没有拿来购买理财,反而成立了一家财务公司统筹使用。而财务公司的设立,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股东获得的利润分红减少了,而集团可能会占据更多的利息收入。

而此时,长期持有茅台,大赚100亿的聪明资金(市场上盛传是李录)“某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资金(交易所)”开始大举减持贵州茅台。

茅台管理层开始充分发挥茅台这个摇钱树的作用,隐晦的转移了茅台的利润,而这部分钱的去处,或许是用于改善贵州债务格局,或许又是别的用途。茅台管理层与投资者小股东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但问题被随后茅台飞涨的股价所掩盖。

2020年6月10日,茅台如期召开股东大会,这也是原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卫东接棒李保芳成为茅台集团董事长主持的首个年度股东大会。

戏剧的是,一改“售酒”的惯例,改为搭售包含飞天茅台、生肖酒和各系列酒的大礼盒。匪夷所思的捆绑销售遭到投资者们的一众吐槽。

令投资者最为不解的是,贵州茅台开始“阳光下”大开大合地输血贵州,从凭机票换购2瓶廉价茅台带动贵州 旅游 岛无偿划转4%的股份到贵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从花600亿大笔投资基建项目到拟发行150亿债券用于贵州高速的股权收购。

这两天,贵州茅台捐赠5.46亿转向建设习水县习新大道建设更是神来之笔,似乎股民手里的股王随意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10月25日,贵州茅台三季报出炉,茅台业绩略为低于市场预期。而其中2019年四季度新进的第三大股东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在三季度减持套现280多亿元。同时,贵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在三季度退出贵州茅台前十大股东之列。

贵州茅台对于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天平已经彻彻底底倾向于管理层的一边。

贵州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平平无奇的小镇可以拖欠教师5亿的工资款,一年财政收入几亿的小县城可以花几百亿去投资建设,肩负离谱的债务,饱受外省的质疑却不妨碍贵州培育出茅台这样一只会下蛋的鸡。

而如今贵州茅台已经变得不是一瓶酒,可能也变得不是那个一心只为投资者带来永续收益的股王,现在的茅台愈发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投融资平台。今天,贵州茅台大跌4.22个点,成交额高达一百多亿,仿佛是投资者对于管理层近期操作最大的宣泄。

固收投资者常常调侃贵州城投债最牢不可破的城投信仰,真的出现问题,也可以去遵义搬茅台抵账。地方财政利用优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为自己反哺输血,不可谓不是一种好的融资方式。而且,上市国企本身具备带动 社会 发展的责任,而现在很多省份也面临了贵州一样的问题,茅台也成为了别省学习的样本,例如山东兖州煤业也开始并购集团资产。

但是,地方国资不能过于短视而一味地与投资者背道而驰,管理层和投资者只有成为“夫妻”,伉俪情深,才能使得企业对地方、对 社会 价值最大化。

在土地财政愈发不可维系的今天,审视过去的茅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美的地方财政样本。而未来,管理层若不珍惜手中这只会下金蛋的鸡,茅台终有一天会跌落神坛。

参考资料

[1]. 时评:“利益输送”成谜,茅台为何自背骂名。

[2]. 茅台1天没了850亿!更有大股东被投诉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私募大佬但斌也发话,发生了什么?——中国基金报

[3]. 贵州茅台 换届和激励问题是关键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观点不对市场走势构成任何保证, 历史 业绩不保证未来表现。提及行业不构成任何推介,境外市场及个股情况仅供参考。

㈢ 林园曾说不买银行股,董宝珍却说银行股很有价值,散户究竟该听谁的呢

在回答该听谁的之前,我们其实共同来分析一下,两人曾经交错过的一段共同投资茅台的经历。

董宝珍在茅台股价100元的时候,呼吁大家买白酒股,2008年起陆续买入贵州茅台,直至满仓满融,结果亏到一夜成名,后来2018年左右,茅台上涨到700-800之间卖掉了,确实赚了很多,但是现在茅台多少钱呢?当初的出售理由是市盈率高了,估值高了。

那么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你觉得谁的投资风格更合你的口味呢?或者说这两位对于风险的看法,更被你认同呢?你只能挑选一个认同的人来去相信、去学习,强行去学习,不认同的投资者,风格是学不好的,画虎不成反犬类。

㈣ 业绩不振、形象受损,私募大V但斌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

但斌走到这一步的路上遇到了很多的麻烦,有大家都清楚的“空仓”之争,还有他的个人账号平台也都被禁言了,再加上他的业绩下滑,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让但斌进入困局。

成为网红

但斌成王网红的机会在他坚持投资茅台,经过当时大鹏证券的反对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自己创业。他开始向朋友那里借了一笔公司的启动资金,成立了自己的东方港湾投资公司。由此开始了他长期投资茅台的时代,在大家都不看好茅台时,但斌通过自己的投资经历告诉了大家他卓越的投资眼光。这就样一次次的投资战绩之下,但斌的投资名气也就一点点的出来了,他也彻底成为了网红。

收益下滑

但斌公司今年的收益相比往年总体来说下滑很明显,就连但斌一直力推的茅台股价也在下滑。如果不能继续为大家带来收益,那但斌的形象挽回会不太容易。

㈤ 《时间的玫瑰》:私募大佬但斌从23元开始不断买入茅台,躺着就富了

一,时间恰恰是价值的玫瑰,而不是催熟的草莓

”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的玫瑰。”这是北岛的诗句。

但斌先生深知投资的风险与回报,用价值投资比喻时间的玫瑰,写了一本投资心得,叫《时间的玫瑰》。

他提倡投资走正道,坚持价值投资,和时间做朋友,金钱这朵玫瑰自会随时间而盛开。

“中国巴菲特”张磊先生也是价值投资者。他是高瓴资本的创始人,从0到5000亿,从0到800家公司,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私募到亚洲最大的私募,从只投二级市场,到覆盖VC、PE、二级市场全链条投资的机构,只用了15年的时间,成绩斐然。

《时间的玫瑰》说时间恰恰是价值的玫瑰,而不是催熟的草莓。“穿越历史的长河与伟大企业共同成长”,才是基业长青的根本,才是一个长期主义者的复利。

作者在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长期持有茅台的价值,他从23元开始不断买入茅台,历经塑化剂、八项规定、2015年股灾等至暗时刻,并一直坚守到现在,收益惊人。

然,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讯)有媒体报道称,私募大佬但斌旗下合计超50只私募产品的单位净值已跌破了0.8元的传统警戒线,另外还有6只产品净值跌破了0.7元的传统止损线。

对此,但斌在其实名微博中回应称:“目前我们产品都有做好相应风控,净值相对维稳,我和交易部始终保持谨慎应对,目前震荡行情下市场恐慌情绪较多……东方港湾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白酒危机、2015年等等股市不好的时期,每次之后公司发展得都更好。”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只会吓到不懂投资之道的人,真正的投资人还是会在里面不停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投资不仅仅是让钱滚雪球那么简单,还是人生的一种修行。很多投资方法看起来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却非常困难。

巴菲特经常强调投资的安全边际:第一条是保住本金,第二条是保住本金,第三条是记住前两条。

张磊坚守三个投资哲学: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结合当下来看这本书,我又翻了张磊的《价值》和李笑来的《慢慢变富》,跌宕的心有一些佛系,因为他们一直在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做正确的事,一定会从中积极突围,把“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诠释好的。

尽管我在基金上小试牛刀,有一支医疗基金跌得很惨,但我并没有因此感觉很惨,因为《时间的玫瑰》给了我很多力量。

二,控制好思考方式,调整好投资策略,专心致志的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在2000年的一个早上,杰夫·贝佐斯给巴菲特打电话,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别人却不和你做一样的事情?”

我们把投资比喻成龟兔赛跑,80%的人想象兔子一样快速拿结果,不想象乌龟一样慢吞吞的等待时间的玫瑰。却没有想到兔子跑得快死得快,乌龟走得慢活得久。时间是会产生复利的,两者一较,自然有高下。

我们不妨逆向思考,逆着人性,逆着基因锁,用时间的玫瑰慢慢的去实现自己的终极欲望。巴菲特之所以是一个长胜将军,因为他一直遵循乌龟法则,坚守安全边际,一直在学习中获得成长的复利。

但斌最成功的投资之一是重仓对茅台的长期坚守。他说,人生就得有所坚守。你不能总是流浪。

至于另一个特质——耐心,能跋涉到此处的,基本就已经把这个市场上99%的“价值”投资者过滤掉了。

每一个登峰造极的人背后,一定是有终极欲望的。为了达到至高点,他们克服了人性的弱点,在煎熬中获得了时间的玫瑰,在“复利的微笑”上,给后来者提供了更多的价值。

人不仅仅需要正确的投资理论和方向,更需要百折不饶的精神支柱与灵魂指引,尤其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但斌先生做到了,他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复盘,才有了今天的《时间的玫瑰》。

每个人的财富都是自己认知的变现。但斌先生说:没有正确的理念做支撑,对消息与内幕形成依赖,天天想着送来的“鱼”,而丧失自己“渔”的能力,这个是投资的大忌。依靠命运来赚钱,必须做好命运把你的钱拿走的准备。

作为普通人,过怕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生活,想着一夜暴富,却始终像蜗牛一样慢慢的挪呀挪呀……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慢慢的学习,实践,给自己的智识补仓,然后等待时机,让时间的玫瑰变成发财树。

一个人要想挑战人生的巅峰,自然需要煎熬。你必须要独自穿过一段黑暗森林。如同种子在土里独自扎根时一样,在这段黑暗的时间,你要忍得住各种落寞和风浪,专心致志的用时间这条长线去钓大鱼。

三,投资其实很简单,但是坚守时间的玫瑰,最难

投资其实很简单,考量好公司,做好规划,拿着就行。

多数投资者没有这个定盘心,一见公司有风吹草动,就急忙撤退,等到价值大幅回升,又追悔不迭。于是又在高位买进,等一段时间,遇见震荡,又急着抛售。如此折腾,再好的鱼也长不大。

“投资心理倒错”会扼杀长期投资:亏损的痛苦=2.5倍赢利的快乐,盈利减少的痛苦=1.5倍持续赢利的快乐。

谁能够战胜心理弱点就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投资就是比谁看得远、看得准,谁敢重仓、能坚持。

那么投资,最难的事是什么?作者用阅历告诉我们,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刻、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

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在75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美元的财富,而在于他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许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他也经历过人生至暗时刻,但他直面困难,没有当逃兵,迎来高光时刻,也是老天给他的厚礼。

但斌说:真正的坚守,是没有人给予你任何承诺的,就如同价值投资,它极可能是一种苍凉中的无望守候,维系意志的只有一往无前的心。

坚守和守寡一样难。我们只要做正确的事,其他的交给时间。

这种极度的专注使但斌成为了一个极智的人,这在很多投资人的身上都能看到,比如说张磊坚守蓝月亮10年,朱少醒用26年的坚守一支基金,但斌从23元不断买入茅台……

如果没有坚守,哪里有这些投资的奇迹。我相信当下的危难,但斌也能积极的处理。

为普通投资者,谁都不甘心当韭菜,但至少有八成的人无意之中当了韭菜。为了提高韭菜的修养,我们要不断的向聪明的投资人学习,积极实践,高维复盘,努力破圈,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获取财富的路径是可以复制的,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复制投资者的思维路径和行为准则。

投资的路上,每个人都是修行者,都想“行者无疆”,可是“短期主义者”偏偏搅了局,退了场。不是说他们不相信相信的力量,很多时候,是经济的压力,市场的动荡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投资就是心理的博弈,谁看准了,甘心当乌龟,谁就能赢得最终的比赛。

我去年拿的光伏,刚开始见涨一点,后来跌跌不休,每次看见收益,心里就想:你怎么给我跌回去的,就怎么给我涨回来。一来是我拿的少,二来是我坚信时间的玫瑰,三来我看着公司的业绩蹭蹭的往上涨……渐渐的,我就变成了佛系小投资者了。

如果你在投资路上有磕磕绊绊,那是正常的,只要你能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做正确的事,坚信时间的玫瑰,未来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㈥ 茅台应声大跌670亿,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茅台几乎已经成为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股票,不仅是茅台暴涨的零售价和暴涨的房价一道成为了全国人民都关注的焦点,然而茅台突然暴跌670亿,令人匪夷所思。1月19日午后,茅台罕见大跌。最终收跌2.6%,股价回落到2009.41元每股,市值蒸发近674亿元至2.52万亿。除了此前贵州茅台涨幅过快,股价小幅调整外,还出现一个新的信号:全球持有贵州茅台股份数最多的基金,在四季度减持了茅台45万股。

据美国资管巨头资本集团官网,集团旗下的美洲基金-欧洲亚太成长基金持有贵州茅台716.17万股,较三季度末的761.18万股减少45万股。据悉,该基金是目前全球持有贵州茅台股份数最多的基金。该基金持有市值为21.89亿美元,折合141.95亿元人民币。

㈦ 空仓传闻之下,大佬但斌紧急回应称仓位大概10%左右,这透露了哪些信息

私募大佬但斌因为疑似空仓而登上了热搜。对此,但斌最新回应称:“仓位应该是比较低,大概在10%左右。”资料显示,但斌的投资风格为价值风格,主要拥抱具有成长的核心资产,代表性投资股包括白酒龙头股和互联网龙头股等,涵盖A股、港股、美股。今年以来合计有532只私募产品清盘,提前清盘的多达498只,其中包括51只百亿私募旗下私募产品。

只有抑制大资金的投机,大股东的增减持,才能有慢牛,长牛,小散户的行为,是受主力资金们的引导,一直说教育投资者长线投资,结果大资金都在高抛低吸,而他们有信息优势,特别是大股东,高抛低吸大概率是盈利,而散户就输在追涨杀跌了。不盈利不用交,而且可以用来弥补后面的盈利,就像企业所得税一样。

㈧ 持茅台最多股份的基金减持茅台股,茅台这几年为何股市一路飘红

【全球持有茅台股份数最多的基金减持茅台】1月19日,记者从美国资管巨头资本集团官网获悉,截至2020年底,资管集团旗下的美洲基金-欧洲亚太成长基金(American Funds——Europacific Growth Fund)持有贵州茅台7161704股,较三季度末的7611804股,减少5.9%。中国证券报记者此前报道,这只基金是目前全球持有贵州茅台股份数最多的基金。(中证网)

(文章来源:中证网)

㈨ 但斌炒茅台豪赌1亿元明年股价上600元,但他的股票在哪儿

从十多年前写时间的玫瑰起就一直持有的

㈩ 茅台股票这么贵都有哪些人在买

买一手贵州茅台所需的资金,已经超过6万元,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上或许已经有一半的散户与茅台无缘。

茅台还能涨到多少?


季报显示,贵州茅台前9个月营收424.5亿元,同比增长59.40%;净利润199.84亿元,同比增长60.31%。单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182.60亿元,同比增长115.86%,净利润87.33亿元,同比增长138.41%,报告期末预收账款174.72亿元。

这份逆天的季报一出炉,迅速点燃了分析师的热情。平安证券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方正证券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东北证券维持“买入”评级,国金证券维持“买入”评级,给予目标价660元,而这个目标价,还远远不是尽头……

汇丰分析师Christopher

Leung等人在26日报告中称,茅台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138%至87亿元,较汇丰的预估高74%;营收增速116%。盈利优于预期主因销量超乎预期及
组合改善,此料持续为四季度及2018年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预计四季度盈利增长8%,营收增长11%;认为四季度的销量增长将大幅低于三季度,因为不是旺
季,且2018年农历春节在2月,多数销售将移至2018年1季度。重申买进评级,将目标价由566元上调至720元。

在25日报告中称,茅台三季度业绩大幅超预期,主因三季度营收大增116%,三季度茅台酒供给大幅增加到11,000吨左右,茅台等品牌主导的高端酒
市场料将迎来爆发性增长,特别包含1500-15,000元的轻奢消费型的高端酒,包括生肖茅台、陈年茅台酒等,高端白酒消费的潜能才刚刚打开,预计
2018-2020年三年间飞天茅台的出厂价提升幅度分别为22%/15%/15%,同时通过加大发货量控制零售价格过快提升,茅台的渠道料继续下沉,拓
展到中国的三四五线城市和互联网,直接面对消费者。维持推荐评级,上调目标价至845元。

截至今天上午收盘,茅台市值排在两市的第5位,超越了中国石化算什么,它还超越了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

生日蛋糕不是蛋糕,婚纱照不是照片,现在我们明白,茅台可能也不是白酒。一点高梁小麦,加上取之不尽的赤水河水,一番折腾,放上几年,就可以卖到上千元,还供不应求,这是多么神奇的公司和产品啊!茅台的奇迹放眼A股,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呢?

中国有钱人多,不缺这个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