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技术指标核心龙头股票都把货拿去最看好的优质大龙头排名前三的是哪几只
前三名为:立讯精密(002475)、汇顶科技(603160)、亿纬锂能(300014)
(1)寒武科技股票扩展阅读:科技股龙头
1、宁德时代、比亚迪、迈瑞医疗、隆基股份
2、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立讯精密、韦尔股份
3、赣锋锂业、汇川技术、阳光电源、三安光电
4、爱美客、科大讯飞、卓胜微、兆易创新
5、深信服、紫光国微、先导智能、天赐材料
6、中航光电、三环集团、广联达、宝信软件
7、晶盛机电、斯达半导、圣邦股份、德赛西威
8、中科创新、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宏达电子
人工智能核心龙头股有:
1、润和软件(300339):为业界提供软硬件一体化高性能开发平台,以全面降低当前A开发的技术门槛,加速产品化进程。
2、思特奇(300608):公司很早就对包括AI、边缘计算、区块链等在内的新技术领域进行了长期跟踪,并且不断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
3、全志科技(300458):2020年4月22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持续在相关市场投入研发资源进行布局,现有产品在智能图像识别、智能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已经实现大规模落地量产。
4、中科创达(300496):2018年4月9日消息,中科创达与人工智能芯片独角兽公司寒武纪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共同开发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面向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场景落地,从而实现整个生态链商业价值的释放。
5、紫光股份(000398):紫光优蓝是国内领先的家用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公司,并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智能感应等各方面都是行业专家。公司产品覆盖幼教机器人、老人陪伴机器人等。
2. 先进封装龙头股票有哪些
2022年先进封装概念股有:
(1)、文一科技:
文一科技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30.98%,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9年的2.59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4.44亿元。
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研发的晶圆级封装设备属于先进封装专用工艺设备,可以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封装,传统封装采用引线框架作为载体进行封装,该设备基于12寸晶圆,可直接进行塑封,适用于FoWLP形式的封装。该设备可用于高性能CPU/GPU/AI、低延迟低功耗的5G芯片以及3DNAND多层堆叠的先进塑封工艺等方面。
近7个交易日,文一科技下跌10.6%,最高价为13.02元,总市值下跌了2.17亿元,2022年来上涨30.24%。
(2)、西陇科学:
从西陇科学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43.13%,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9年的33.38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68.38亿元。
超净高纯化学试剂龙头,用于芯片清洗和刻蚀;子公司化讯半导体专注于晶圆级先进封装关键材料。
近7个交易日,西陇科学上涨5.67%,最高价为6.52元,总市值上涨了2.34亿元,2022年来下跌-65.39%。
(3)、环旭电子: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1.92%,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9年的372.04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553亿元。
国内SIP封装技术龙头,先进封装成为集成电路封装的未来趋势,SiP市场不断扩大,与SoC相比,SiP具有封装效率高、兼容性广泛、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势,因此SiP技术天然的更适合生命周期短、面积小的产品。
环旭电子近7个交易日,期间整体上涨5.17%,最高价为16.55元,最低价为18.79元,总成交量1.05亿手。2022年来上涨11.15%。
(4)、芯原股份: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6.36%,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9年的13.4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21.39亿元。
2021年报显示公司将着力发展Chiplet业务,以实现IP芯片化并进一步实现芯片平台化,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备的基于Chiplet的平台化芯片定制解决方案。
近7日股价下跌0.41%,2022年股价下跌-52.88%。
(5)、寒武纪: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7.44%,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9年的4.44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7.21亿元。
公司2021年11月推出的思元370是训推一体人工智能芯片,不直接对标友商最新推出的旗舰芯片产品。思元370是寒武纪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AI芯片,采用7nm制程工艺,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是寒武纪第二代产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
3. 华为系高管终出走,“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何以“陨落”
曾被投资者冠以“国内NPU第一股”的寒武纪因与华为合作关系的破裂而跌落神坛,如今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梁军也选择出走。随着这位“华为系”高管的出走,或意味着寒武纪与华为正式分道扬镳。
寒武纪与华为的“联姻”走向末路。
3月14日晚间,寒武纪发布了一项重磅的人事变动公告。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骨干CTO梁军由于“与公司存在分歧”,已于2月10日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离职后,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CTO梁军被外界视为寒武纪与华为“联姻”的重要纽带,随着梁军出走,或意味着寒武纪与华为正式分道扬镳。
一年多以前,寒武纪登陆科创板时曾备受瞩目,首日股价涨幅一度超过300%,市值突破千亿。然而不到两年时间,被冠以“国内AI芯片第一股”名号的寒武纪迅速跌下神坛。
股东大幅减持、股价创出 历史 新低、首席技术官出走……寒武纪,曾经风光无两的独角兽,怎么了?
华为系梁军出走, “联姻”正式破裂
“梁军的离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不会对公司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双方也不存在知识产权的纠纷,公司知识产权完整性不会受影响……”
尽管寒武纪用了一连串否定句对外积极表态,梁军出走的消息还是重锤寒武纪。
梁军辞任的消息发布后,次日,寒武纪股价收跌18.38%,市值蒸发超36亿,总市值仅余260.5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梁军于2003年加入华为,后成为海思的技术专家,负责过海思团队在手机soc设计、网络芯片架构设计等,2017年从华为跳出后加盟寒武纪,任副总经理和CTO。
作为华为的旧部,梁军在加盟寒武纪的第一年,寒武纪就与华为终端芯片展开IP授权,市场中有声音指出,梁军在这场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抱上华为“大腿”后,寒武纪的业绩迎来了暴发式的增长,更为公司日后的上市打下基础。
根据公司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到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海思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授权业务的销售金额为 771.27 万元、1.14亿元和以及6365.80 万元,占到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授权业务销售收入比例的 100.00%、97.94%和 92.56%。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017和2018年度,寒武纪的主营收入里,终端IP占比高达98.33%和99.69%。可以说,没有华为,寒武纪的AI芯片的商业化进程不会走的如此顺遂。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业内泰斗的或关乎公司的生死存亡。或是为了留住梁军,2020年12月,寒武纪曾经向梁军授予了10万股激励性股票。根据协议,梁军在离职后已获授未归属的8万股作废失效,以公司当前的股价65.22元/股计算,这部分股票的价值在522万元左右。
此外,梁军手中持有的北京艾溪 科技 37.6%的股权,也需要按照一定的实缴成本叠加5%利息的回购价格,进行转让。 换言之,梁军此番离职近乎净身出户。出于何种原因,竟让这样一位业界大拿选择出走?
权宜之计,
“备胎”寒武纪惨遭抛弃
外部推测,在华为脱离寒武纪自研人工智能芯片后,寒武纪已经成了华为的“弃子”,梁军的出走实则是在寒武纪身上看不到出路而做出的自救行为。
在2019年的一场峰会上,寒武纪一位高管透露,寒武纪在和很多互联网头部企业做技术评测,其中包括快手、滴滴。 但一位曾在滴滴云就职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他任职期间,虽然有合作,但实际上并没有具体项目使用,因为产品“不好用”。
此外,寒武纪此前宣称,其芯片在网络有落地。虽然该消息属实,但根据业内人士的观点显示,网络所采用的芯片数量只有百块左右量级,并未用在核心业务上。
“寒武纪技术上不弱,但是产品也谈不上比传统大厂更好。”大型互联网公司这样的客户,第一诉求是安全稳定,为什么放弃那些成熟芯片,而去用一个小公司、未经检验的芯片?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手中产品在商业化进程中频频遇困,寒武纪当初又是如何获得华为青睐的?或者说,华为与寒武纪的合作从一开始便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2016年,寒武纪推出首款AI处理器Cambricon-1A,确立中国第一AI独角兽公司的地位,彼时AI概念正风靡全球。
时隔不久,2017年,手机巨头苹果便将这项红极一时的ai芯片技术搬到了即将发布的iPhone11身上。
华为自然不愿在这场智能化的浪潮中落后,为了抢夺“全球首款内置独立npu智能机”的名号,华为决定在麒麟970芯片中集成寒武纪的AI处理器IP。
只是,华为在此后的宣传活动中却一直淡化其AI处理器的出处,同时有迹象表明,华为采用寒武纪AI技术开发麒麟970的2017年, 华为海思一直与ARM合作研发基于ARM Trillinum框架的AI技术。
风险正在酝酿。华为海思在2018年发布了云端及边缘芯片,此后便一直致力于覆盖数据中心、边缘端及消费终端的全场景,而这恰巧也是寒武纪的业务线。这也意味着,未来在终端、云端、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产品领域,华为海思与寒武纪的正面交锋不可避免。
此后不久,2018年10月,华为宣布采取自主研发的“达芬奇架构”,2019年华为麒麟810处理器便搭载了自研AI芯片。
华为有了自己的AI芯片,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寒武纪2019年的业务结构发生了一次大换血,由华为撑起的ip授权业务的收入发生断崖式下滑,寒武纪的主要收入来源变成了智能计算系统集成。
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对寒武纪而言,无疑是巨大损失,寒武纪也直言“公司短期内难以拓展一家在采购规模上足以替代公司华为的客户。”
成也华为, 败也华为
根据公司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寒武纪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在出现同比下滑, 仅为6877.12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也下降至15.49%。而这个数字在2017、2018年分别为98.34%和97.63%。
此外,根据彼时公司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募投项目中也并无任何IP研发的内容。
这也引得上交所的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寒武纪说明:“该部分业务的未来经营计划以及可持续性,是否存在逐步放弃该部分业务的趋势。”
要知道,仅仅过去了一年的时间,公司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就已经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业务。
没了华为业务的支撑,寒武纪只能另寻他路,而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中科院成了不二的选择。
2019年4月25日,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与中科院计算机所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项目。
而这个项目则是代替了IP授权业务成了支撑公司的“脊柱”。除了横琴项目之外,寒武纪2019年还签约拿下了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人工智能计算创新中心的项目。
比较公司2019年的财务数据以及珠海横琴和西安沣东两个政府IDC项目贡献的业绩体量后不难发现,在2019年这两个项目为寒武纪贡献了约80%的收入,其中横琴项目贡献了60%的收入。
这两个项目虽然收入丰厚,但背后的关联关系和地方引资招商的战略考量因素,却让商业上的价值大打折扣。
一家芯片公司俨然成了一家idc承包“关系户”,不过,在这两个政府idc项目的滋养下,公司顺利登陆A股市场。
只是登陆A股后,二级市场中的投资者对公司的高估值并不买单。公司自上市第四日触及股价 历史 高点297.77元/股后便开始一路回落。截止发稿,公司股价报66.25元/股,较最高价跌幅接近8成。
短期而言,公司的基本面也难言反转。根据寒武纪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21亿元,同比增长57.12%;同时归母净亏损8.47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亏损4.35亿元,同比扩大94.98%。
4. 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要上科创板a股对员工有什么好处吗
上市后,公司的社会认知度更高,员工个人价值也很大。另一方面上市后公司钱多,会给员工发股票发钱;公司扩大规模后,老员工发展空间更大。
5. 寒武纪上市时间
2020年7月20日上市。
2020年7月20日上午,寒武纪科创板上市首日开盘上涨约290%,市值约1000亿元。
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7月8日开启新股申购,股票简称为寒武纪,申购代码为787256,股票代码为688256,顶格申购需配市值6.00万元。
寒武纪网下申购时间为2020年7月8日9:30-15:00;网上申购时间为2020年7月8日9:15-11:30、13:00-15:00,中签缴款日期为7月10日。
6. 寒武纪公司股票代码是什么
寒武纪还没上市,中电华大科技在香港上市(代码为00085),华大半导体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上海贝岭(600171)
7. 科创板龙头股票有哪些
科创板的龙头股票有:交大昂立、新南洋、同济科技、华昌达、骆驼股份等,这些公司都是科创板块的龙头企业,也是一些实力非常雄厚的科技公司,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 有星环信息、寒武纪、正业科技、汉邦高科、周同科技等股票,都是在业界大家认可较多的、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股票。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大多数股票的交易时间是:
交易时间4小时,分两个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9:25到9:30之间委托的单子,在9:30才开始处理。
如果你委托的价格无法在当个交易日成交的话,隔一个交易日则必须重新挂单。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于股票票面的金额。股票的票面额代表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数额,它是固定不变的;而股票价格则是变动的,它经常是大于或小于股票的票面金额。股票的买卖实际上是买卖获得股息的权利,因此股票价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一种资本化的收入。股票价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例如,有一张票面额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够取得10元股息,即10%的股息,而当时的利息率只有5%,那么,这张股票的价格就是10元÷5%=200元。
计算公式是: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可见,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例变化,而和利息率成反比例变化。如果某个股份公司的营业情况好,股息增多或是预期的股息将要增加,这个股份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则会下跌。
8. 科创板有哪些龙头股
科创板的测试工作正在积极的开展中,而目前市场上炒科创股的热情还是非常高涨的,个人对于科创股的龙头股也有一些意向,个人最看好的就是力源信息,长荣股份朗新科技和熙菱信息这4只股票。
前瞻技术领头羊——熙菱信息
熙菱信息这支股票的公司成立于1999年,在17年的时候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中国新疆的第一间登陆A股股票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这间公司主要从事的是关于安防系统的软件研发,除此之外,旗下也有其他的分支,比如智能工程,信息安全,高端系统集成等等,除此之外,公司旗下有其他的子业务,比如业务建模,视频图像处理、云计算、大数据等前瞻技术,这只股票在我看来是一只黑马股,公司涉及的业务非常广泛的市场上最需要的新兴行业,所以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9. A股市场未来3至5年能翻十倍或百倍的股票在哪些行业
俗话说得好“炒股要跟党走”,也就是要跟政策走;股票要涨出10倍或100倍的股票决定是受政策支持的行业,上市公司必须也是有故事可以讲的股票,同时又有超大资金炒作控盘的股票,三者结合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诞生10倍至100倍的股票。
根据当前我国政策支持的行业中,未来3至5年政策最大力度的支持肯定是跟科技有关,也就是A股2018年的新型概念“独角兽”概念;目前管理层已经明确提出独角兽企业,总体分为高端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四大行业,这四个高科技行业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为29家,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四个行业在未来3到5年诞生翻10倍或100倍的股票。
以上四大行业就是我个人认为未来3至5年翻10倍或100倍的行业股票;另外在A股市场随着我国的发展创新以及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升级,在A股市场中有两大概念股中也是有可能会翻身10倍或100倍的大牛股,其一5G概念股;其二可燃冰概念股;这两大概念在未来3至5年出现翻10倍或100倍的大牛股也是可能的!
总之以上的四个行业和两大概念是我国政策大力支持的,未来发生牛股概率非常大,至于未来3至5年能否诞生10倍或100倍的大牛股谁都不敢保证,只是分析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而已;以上观点仅供分析所用,不够成股票的买卖建议,自行操作买卖盈亏自负。
友情提示:以上股票仅供参与,不构成买卖建议,自行买卖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