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的风险损失率的预测公式
风险度量一般用方差,就是标准差的平方
② 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怎么算
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计算为:具体的投资风险乘以相应的风险系数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的结果就是组合投资的风险。比如说股票的风险系数是0.5,基金的是0.6,债券的是0.7,你买100手股票,200手基金,300手债券,那么这组组合的风险系数就是:(100*0.5+200*0.6+300*0.7)/100+200+300=0.633。
系统风险就是指整个市场都具有,而不单是单个股票特有的风险。投资组合只能分散非系统风险,而系统风险是没有办法降低的。β系数用于衡量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等于各项资产的一个加权平均数,也说明系统风险是不可以分散抵消的,是一个平均风险。
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指标:
(一)贝塔系数。贝塔系数(β)是评估证券或投资组合系统性风险的指标,反映的是投资对象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投资组合P与市场收益的相关系数为:
1、贝塔系数大于0时,该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动方向与市场一致;
2、贝塔系数小于0时,该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动方向与市场相反;
3、贝塔系数等于1时,该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动幅度与市场一致;
4、贝塔系数大于1时,该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动幅度比市场更大。
(二)波动率。投资组合波动率在风险管理中最常见的定义是单位时间收益率的标准差。单位时间根据数据来源和应用场景可以取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等。公募基金一般都会公布每日净值_长率。
(三)跟踪误差。波动率是一个绝对风险指标,跟踪误差则是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相对风险指标。跟踪误差计量的前提是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
(四)主动比重。主动比重(AS)是指投资组合持仓与基准不同的部分。假定全市场可投资股票有n只,wp,i为第i只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wb,i为第i只股票在基准中的权重,则主动比重为:
主动比重是一个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风险指标,用来衡量投资组合相对于基准的偏离程度。
局限性在于:(1)与基准不同并不意味着投资组合一定会跑赢或跑输基准,投资组合要跑赢基准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偏离基准。(2)与基准不同并不意味着投资组合的业绩表现会与基准有显着区别。有的组合主动比重很高,但其持仓可能和基准有较高的相关性。
(五)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测量投资组合在指定区间内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回撤,计算结果是在选定区间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六)下行标准差。波动率计算中,既包括了收益率高于平均值的单位区间的波动,也考虑了收益率低于平均值的单位区间的波动
③ 投资学的风险怎么算
1.求预期收益率
2.用概率加权,计算收益率的标准差,就是该项目的风险。
④ 风险评价的计算公式
投资分析的财务公式汇总
1.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
2.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
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4.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It[(1+f)t-1](其中:It=静态投资f=上涨率)
5.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6.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7.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8.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
9.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10.流动资金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
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
11.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2.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流动资产=应收(预付)帐款+现金+存货
应收帐款=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福利+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在产品+产成品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它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13.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14.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
15.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总额应包括利息)
16.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
17.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18.FIRR=i1+(i2-i1)×[FNPV1÷(FNPV1+|FVPN2|)]
19.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
20.等额本金偿还: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全部税后利润(不计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亏损)-折旧费-摊销费费
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亏损)*10%
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所得税率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21.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
22.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利润÷n年
年平均利税总额=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销售税金÷n年
23.投资利润(利税)率=年平均利润(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包括自有资金)
24.资本金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资本金(包括全部自有资金)
25.各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26.各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27.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28.单价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可变成本)÷设计生产能力(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29.最大可能盈利额R=正常年份总收益-正常年份总成本=设计能力*单价(1-销售及附加税率)-(固定成本+设计能力*单位可变成本)
30.保证利润最小产量=(利润+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锐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31.每年按最大偿还能力偿还:
还清贷款前,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应付利润=O,盈余公积金=O
还清贷款的当年,未分配利润=该年尚需还款数-折旧费-摊销费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
还清贷款后,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O)
32.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33.借款偿还期=(出现盈余年份-开始借款年份)+出现盈余年份应还款额/出现盈余年份可用于还款额
3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35.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36.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资金来源:
贷款:建设期分年包括本息
自有资金:包括建设期自有资金,投产期流动资金分年按达产比例分配
回收流动资金:流动资金计最后一年
资金运用: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贷款本息
流动资金投资:投产期分年按达产期比例分配
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流动资金达产比例分配计算:
投产期第一年631.67*09=442.17达产70%
投产期第二年631.67(O.9-0.7)=631.67*0.02=12633达产90%
投产期第三年:631.67(1-O9)=631.67*0.01=63.17达产100%
37.资产负债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背景材料)+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最后一年的累计盈余:累计盈余(资金来源与运用最后一年)-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在建工程:建设期第一年:第一年自有资金和贷款本息
⑤ 投资学 单一股票计算公式
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预计股息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⑥ risk premium的公式
E(Ri)=Rf+贝塔i(E(Rm)-Rf) 主要是计算市场的回报率,通常都是自己的一个protfolio的回报率阿. 注意贝塔是该只股票的. 贝塔i(E(Rm)-Rf)=equity risk premium 贝塔越高风险越大。财务学上把一个有风险的投资工具的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的差额称为“风险溢价”。
拓展资料:
风险溢价(Risk premium),是投资者在面对不同风险的高低、且清楚高风险高报酬、低风险低报酬的情况下,因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度,影响其是否要冒风险获得较高的报酬,或是只接受已经确定的收益,放弃冒风险可能得到的较高报酬。 已经确定的收益与冒风险所得收益之间的差,即为风险溢价。是投资者要求对其自身承担风险的补偿。
风险溢价指的是投资人要求较高的收益以抵消更大的风险。财务动荡的公司所发行的“垃圾”债券通常支付的利息高于特别安全的美国国债利息,因为投资人担心公司将无法支付所承诺的款项。
风险溢价是金融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资产选择的决策,资本成本以及经济增值(EVA) 的估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尤其对于当前我国社保基金大规模地进入股票市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已经确定的收益与冒风险所得收益之间的差,即为风险溢价。是投资者要求对其自身承担风险的补偿。 风险溢价指的是投资人要求较高的收益以抵消更大的风险。财务动荡的公司所发行的“垃圾”债券通常支付的利息高于特别安全的美国国债利息,因为投资人担心公司将无法支付所承诺的款项。 风险溢价是金融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资产选择的决策,资本成本以及经济增值(EVA) 的估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尤其对于当前我国社保基金大规模地进入股票市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文名 风险溢价 外文名 Risk premium 定义 投资人较高的收益以抵消更大风险 定位 金融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意义 资本成本以及经济增值的估计 快速 导航 研究文章股权风险溢价 分类 财务学风险溢价 财务学上把一个有风险的投资工具的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的差额称为“风险溢价”。
投资学风险溢价 以投资学的角度而言,风险溢价可以视为投资者对于投资高风险时,所要求的较高报酬。衡量风险时,通常的方法就是使用无风险利率(Risk-free interest rate),即政府公债之利率作为标准来与其他高风险的投资比较。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报酬,这部份即称为风险溢价高风险投资获得高报酬,低风险就只有较低的报酬,风险与风险溢价成正比关系。
保险市场风险溢价 保险市场的定价深受风险溢价的影响。将风险溢价列入考量,订出最适合该保险之保险费用。每个人能接受的溢价程度不一,影响的因素在于此人是否为风险趋避者,若是风险趋避者,因为对于风险的接受度低,因此在公平保费之外,比一般人愿意付出更高的金额以获得当发生风险时能得到确定的收入。但当风险溢价加上公平保费的价钱超过未保险时,可能因风险产生折损时的收入,此时风险趋避者就不会想要购买此保险
⑦ 三种股票投资组合风险计算
整个投资组合的方差 =0.3*0.3*100+0.3*0.3*144+0.4*0.4*169+2*0.3*0.3*120+2*0.3*0.4*130+2*0.3*0.4*156 = 139.24
三个股票的投资组合方差=w1*w1*股票1的方差+w2*w2*股票2的方差+w3*w3*股票3的方差+ 2*w1*w2*股票1和2的协方差+2*w1*w3*股票1和3的协方差+2*w2*w3*股票2和3的协方差
⑧ 风险收益率计算公式
风险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Rr=β* V
式中:Rr为风险收益率;
β为风险价值系数;
V为标准离差率。
Rr=β*(Km-Rf)
式中:Rr为风险收益率;
β系数也称为贝塔系数,是一种风险指数,用来衡量个别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况。
β系数是一种评估证券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证券组合相对总体市场的波动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资术语中常见;
Km为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
Rf为无风险收益率
(Km-Rf)为 市场组合平均风险报酬率
风险收益率是投资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差;
风险收益率是风险价值系数与标准离差率的乘积;
拓展资料:
风险收益率,就是由投资者承担风险而额外要求的风险补偿率。风险收益率包括违约风险收益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和期限风险收益率。
影响因素
风险大小和风险价格。在风险市场上,风险价格的高低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风险收益率包括违约风险收益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和期限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相关指标
根据不同的风险度量方式,风险调整的收益指标包括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基于均值-方差模型调整的收益指标。
这类指标基于马科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和CAPM模型,采用收益率的标准差(波动)或者β系数来衡量市场风险的大小。
有几种风险收益指标往往是相对通用的,海外不少对冲基金使用这些指标来反映其风险收益特征。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夏普比率(Sharp Ratio)、索提诺比率(Sortino Ratio),信息比率(Information Ratio)、詹森指数(Jensen's Alpha)、特雷诺比率(Treynor Ratio)、历史最大回撤(Max Drawdown)、卡玛比率(Calmar Ratio)等等。
⑨ 股票收益率和风险的具体计算方法
股票收益率 指投资于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总额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股票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是因为购买股票所带来的收益。股票的绝对收益率就是股息,相对收益就是股票收益率。
股票收益率=收益额/原始投资额
其中:收益额=收回投资额+全部股利-(原始投资额+全部佣金+税款)
当股票未出卖时,收益额即为股利。
股票风险 的计算所谓风险通常是指不确定性,对购买股票来讲,可理解为买入股票后盈利的可能性(概率)的大小。而个股的涨跌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与管理层政策、市场供需、个股基本面、个股技术面等有关。这样风险测算的难度就很大了。不过也可以简化:例如很多技术流派,只跟踪趋势和成交量,这样风险度量就有股价涨跌概率=F(趋势、成交量)这样的关系了。
⑩ 风险溢价计算公式
风险溢价=风险报酬-无风险报酬
市场风险溢价=成熟股票市场的基本溢价+国家风险溢价
国家风险溢价的估测公式:国家风险溢价= 国家违约补偿额×(σ股票/σ国债)
拓展资料:
1.风险溢价指的是投资人要求较高的收益以抵消更大 的风险。是投资者在面对不同风险的高低、且清楚高风险高报酬、低风险低报酬的情况下,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度影响其是否要冒风险获得较高的报酬,或是只接受已经确定的收入。而承受风险可能得到的较高报酬。 行业平均收益与自身投资回报高收益之间的差,即为风险溢价,是投资者要求对其自身承担风险的补偿。
2.以投资学的角度而言,风险溢价可以视为投资者对于投资高风险时,所要求的较高报酬。衡量风险时,通常的方法就是使用无风险利率 (Risk-free interest rate),即政府公债之利率作为标的来与其他高风险的投资比较。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报酬,这部份即称为风险溢价高风险投资获得高报酬,低风险就只有较低的报酬,风险与风险溢价成正比关系。
3.风险溢价是金融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资产选择的决策,资本成本以及经济增值(EVA)的估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4.风险溢价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财务学风险溢价、投资学风险溢价、保险市场风险溢价、债券风险溢价、股权风险溢价等。股权风险溢价ERP是指市场投资组合或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额。
5.风险溢价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事后的新式老已实现的网险溢价。二早事前的或老式 预期的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或者以当前经 济状态为条件的条件风险溢价。这两个风险溢价是不同的。
6.保险市场的定价深受风险溢价的影响。将风险溢价列入考量,订出最适合该保险之保险费用。每个人能接受的溢价程度不一,影响的因素在于此人是否为风险趋避者,若是风险趋避者,因为对于风险的接受度低,因此在公平保费之外,比一般人愿意付出更高的金额以获得当发生风险时能得到确定的收入。但当风险溢价加上公平保费的价钱超过未保险时,可能因风险产生折损时的收入,此时风险趋避者就不会想要购买此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