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创中国股价为什么跌
一、国泰航空大跌引发获利盘恐慌抛售。国泰航空遭建滔化工减持所有股份,卡塔尔航空公司接盘,国泰航空今早一度跌超5%。港股近期在28000点上方高位调整,多日未能冲破前期新高。个股利空容易引发整体性的获利抛售。
二、内险股高位回吐。上周三内险股集体暴涨,短期明显超买,此后小幅回调,今天集体回调,中国太保、中国人寿跌3%,中国平安跌1.5%。内险股在恒指、国指所占比重均不低,拖累指数下行。
消息面上,以下四个消息,可能是港股今天利空因素:
三、中国计划核查境内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是否有规避监管限制,发改委拟将境内企业通过所控境外企业开展的境外投资纳入监管。
四、美国再次发生枪击事件,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塞瑟兰泉镇的一所教堂发生枪击案,造成至少27人死亡,25人受伤,枪手已经被击毙。
五、沙特阿拉伯掀起反腐风暴,政府逮捕了11名王子和38名现任或前任高级官员,其中包括有中东巴菲特之称的亿万富豪王子瓦立德(Alwaleed bin Talal)。市场注视他大额投资的花旗和Twitter等焦点美股,会否受牵连遭抛售。
六、也门胡塞武装发射导弹袭击沙特首都机场,被沙特军方拦截。
❷ 停牌9个月乐视网今复牌什么情况
孙宏斌:做生意有赔有赚。
不过乐视网方面昨天也表示,公司现阶段将着力解决公司面临的资金紧张和供应链问题,以期公司业务恢复稳定。同时乐视网透露,目前孙宏斌掌控的乐视网第二大股东天津嘉睿也在期望通过借款、增资等措施缓解公司资金紧张的局面,为后期持续经营做保障。
❸ 融创商票贴现多少个点
房地产行业正式进入一年一度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是房地产企业相互染指的黄金时间。然而,刚刚公布的8月份销售数据意味着今年将与往年不同。根据克而瑞数据,2021年8月,近七成的百强房企月度业绩同比下降20.7%,其中26家同比下降超过30%。8月份惨淡的销售数据无疑给“金九银十”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融创14.3-22.5%
7月26日,融创中国再斥资回购公司股份。根据公告披露,于7月26日,融创中国以近3715.25万港元回购股份170万股,以每股21.75-21.9港元的价格回购了上述股票。回购当日,融创中国收盘下跌7.8%至21.80港元。另于7月20-23日,融创中国陆续回购了1170万股。而在近期,融创中国的股价一直处于下跌当中,最低至20港元每股。
二、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在京、津、沪、渝、杭拥有众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产品涵盖高端住宅、别墅、商业、写字楼等多种物业类型。9月6日“海南省引进外资项目洽谈会暨签约仪式”在北京饭店举行。洽谈会上,三亚市政府与融创中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携手引入国际IP打造旅游产业生态圈,助推三亚市全域旅游建设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同上所述2020年1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融创中国控股以市值1530亿元位列第35位。2020年3月17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位列“2020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5位。
❹ 融创股票为什么掉的这么厉害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及融创中国商业战略的调整。
【拓展资料】
收回与万达酒店的托管协议,对于融创来说自由度更大一些了。一方面,一旦公司债务压力过大,融创可以随时将这些酒店出售来回笼资金。另一方面,融创和华住酒店集团合作有自己的酒店管理平台永乐华住,这些酒店放到永乐华住管理,也能帮助自己的酒店管理业务发展。
几年前,孙宏斌买王健林的地产、成都的环球会展;又驰援老乡贾跃亭,号称不少钱打了水漂。但如今,恒大举步维艰,融创却相对安全,2021年,砸下千亿拿地。
个人认为,孙宏斌在创办融创之前,曾遭遇过顺驰之败。应是那次大败,让他养成了行事胆大却有原则,自己可以犯错误,但绝不允许自己犯致命错误。孙宏斌是属于跨界进入房地产的,一开始是顺驰,后来才是融创中国,顺驰的经历让宋宏斌十分清楚资金的重要性,不要一看到融创中国的将近万亿的负债就开始担心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恒大(更何况恒大最终还没有定论呢)。
但是像恒大、平安、华夏幸福这些意料之中的,其实我最搞不懂的是融创,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国前几大房企,大量拿地,又踩雷乐视,600多亿收购万达文旅,居然没事。
融创和其他房地产公司不一样的是,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些项目都是些非常优质的项目,土地储备也是非常优质的,整个地产行业目前的下跌,虽然也带动了融创的下跌,但是下跌后的融创也许正是去布局的机会,房地产的黄金时间虽然已经远去了,但那也仅仅是针对于小房企,对于市场头部企业来说,尤其是项目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龙头房企来说后面依旧是黄金时间。
❺ 融创中国将停牌: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融创最后的结果是否会像恒大一样
这个情况其实很难说,因为融创中国本身的债务压力也非常大,这可能会导致融创中国的业务发展受到影响。
对于融创中国来说,虽然融创中国曾经大手收购万达的各项产业,但这并不代表着融创中国的现金流没有问题。在房地产行业不太景气的时候,很多房地产企业存在一系列的现金流压力,现金流压力优惠转化为债务压力,所以融创中国很有可能会像恒大一样陷入到债务的泥潭当中。
融创中国因为无法按期发布年报而被停牌。
从4月1号开始,融创中国在港交所的股票将会被停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中上中国不能按期发布2021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有人表示这可能是因为融创中国的业务或现金流出现问题,所以才会发布未经审计的年度业绩。
❻ 融创股价反弹。融创会垮吗
根据形势而定。
股价反弹是指股从高位向低位下跌后,股价重新上涨。
原来是金融上的专有名词,之后在各个行业内广泛使用,形容已经达到低迷的底部,已经到极限之后开始强势反弹。股市的行情中,没有一直上涨的趋势,也没有一直下跌的趋势,上涨一段时间之后会下跌,下跌到一段程度,到达底部之后会继续上升。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❼ 融创中国4月1日起停牌了,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❽ 2021年融创最近发生了什么
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比较惨烈。
中房报记者 李叶丨北京报道
不少人说孙宏斌变了。证据是,在近几年业绩发布会上,昔日金句频出的“段子王”孙宏斌发言比过去克制、低调不少。
变化的不止发言风格,一向以“拿地大师”“收并购大师”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融创中国,也开始喊话“降低风险”“安全第一”。
“我们现在需要安全,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拿地会吞掉很多利润;目前所有企业无论开什么价都没有办法并购。”8月31日,融创中国召开2021年中期业绩投资人会议,孙宏斌在会上表示。
“融创未来3年第一目标是降低融资成本,我们要把信用评级做到投资级。为此我们不仅仅要降低负债率,还要降低负债规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把融资成本降下来。”他认为,“三条红线”是合理政策,给出了3年宽限期,是比较务实的指标。
根据融创中国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数据,孙宏斌所言非虚,融创中国“三道红线”指标正在持续改善。截至6月30日,融创中国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6%,较2020年底下降约2.3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86.6%,较2020年底下降约9.4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约为1.11。
营业收入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融创中国合同销售金额约为3207.6亿元,同比增长约 64.3%;收入约958.2 亿元,同比增长23.9%;毛利约为199.8 亿元,同比增长12.5%;毛利率20.8%,同比下降2.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9.4%;核心净利润约为131.5 亿元,同比增长0.8%。
截至8月31日收盘,融创中国报19.9港元/股,涨幅1.95%。
“2021年下半年可能比较惨烈”
2021年年初,融创中国提出了6400亿元销售目标。2021年过半,这个目标实现了一半。
在营收类各方面数据都涨势喜人情况下,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但根据业绩报告,扣除重估影响,毛利仍处于行业较好水平,毛利约为人民币253.1亿元,毛利率约为26.4%。”
同时,融创中国提供的资料显示,2021年下半年总可售资源超6600亿元,将为业绩增长打好基础。
在众多投资者看来,融创中国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孙宏斌略有些悲观。他称,今年上半年市场比较好,下半年市场压力很大,“今年的市场特别像2018年上半年销售比较好,贷款比较难;下半年贷款一样难,但销售大幅下滑,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比较惨烈。”
在孙宏斌看来,2021年下半年市场不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一些企业压力比较大会降价;第二,国家政策比较坚决,市场对房价有了不上涨预期,加之经济压力比较大,购买力会受到影响。
对于市场上一些企业出现的“暴雷”“资金链断裂”等事件,有投资者呼吁孙宏斌总结一下“暴雷”企业特征。
对此,孙宏斌表示,“要了解别人公司挺难,出现问题的企业其实两年前就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出现一定是综合性的,要么是布局出现问题,要么地买贵了,要么战略有问题,要么产品有问题,要么把钱挪走了。”
“如果2017年买的地现在还没卖,现在就亏很多钱了。”孙宏斌表示,很多企业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买了贵的地,发现一卖就亏钱然后还不卖,我就告诉他们,亏的要赶紧卖,卖了之后干新的事,你留着亏得更多,也不知道在等什么。
“要留出安全边界”
这不是孙宏斌第一次在业绩会上表示要“控制拿地”。不过,说着“控制拿地”的融创中国2021年上半年拿地并不少。据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在集中供地中融创共拿地 41 宗,位居全国房企首位,比第二名万科还多 11 宗。
在5月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就拿地问题向融创中国发起提问。对此,孙宏斌回应是,融创通过公开市场拿地规模大概占新增土地储备1/3左右,虽然这几个月拿地数额看上去比较多,但很多项目都有合作伙伴,实际上融创需要投入的资金并不多。
“以杭州为例,融创拿了4块地,其中3宗报价都未达到竞自持阶段,这几块地自持部分最后都由合作伙伴原价拿走,保证了利润空间。此外,4宗地融创整体权益比为52.5%,实际出资一半。”孙宏斌表示。
7月,有报道称,房企拿地销售比不得超过40%,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已被监管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统计范围包括公开市场拿地、通过收并购方式获地的支出。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拿地销售比计算依据为权益口径,非全口径统计数据。
根据融创中国业绩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获取权益土储货值2135亿元,权益拿地销售比37.9%,刚好在标准之下。若把时间拉长至一年(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公司权益拿地销售比仅为28.5%。
同时,融创中国表示,2021年下半年将主动控制拿地总量及节奏,审慎获取高质量土地,预计权益拿地销售比控制在20%以内,全年权益拿地销售比预计控制在30%以内。
对于这一拿地目标,孙宏斌表示,“2021年下半年市场压力会比较大,包括融资市场和销售,我们要给自己留出比较安全的边界。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拿地会吞掉很多利润,我们现在需要安全。”
“不仅要降负债率,也要降负债规模”
会上,孙宏斌还谈到了收并购与负债关系,“目前所有企业无论开什么价,都是没有办法并购的,因为我还要同时并购你的债务。”
关于降低负债,融创中国态度坚决。
“融创不仅要降负债率,也要降负债规模。”孙宏斌称,公司要在3年内将融资成本从目前8%降到5%以内,信用评级做到投资级。
2021年上半年,标普将融创主体评级上调至BB,展望稳定;穆迪及惠誉将其评级展望升至正面。摩根大通也看好融创强劲的基本面、较高的净利水平以及预期将持续下降的财务成本与杠杆水平,维持“买入”评级。全球领先的ESG评级公司Sustainalytics也将融创提升至“低风险”评级,评分位列70家境内参评房企首位。
不过,不愿意并购的融创中国就在今年4月刚花费99.1亿元收购彰泰集团80%股权。据悉,并购项目多达54个总资产超487亿元。
这次收购逻辑是什么?
从数据上看,彰泰作为广西规模最大本土房企,2018-2020年连续3年销售额均超过200亿元,其中2020年广西区域的全口径销售额达到224.5亿元、权益销售金额达到161.4亿元,均位列第一。根据广西2020年商品房销售额4251.5亿元计算,市场占有率约为5%,超过碧桂园位居首位。今年一季度,彰泰继续以47.44亿元领跑,增长预期向好。
至于负债方面,彰泰集团董事长黄海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三条线’全部都是绿的,净负债率非常低,只有百分之十几,在银行存的钱比我们从银行借的钱还要多,没有欠政府一分钱,没有任何违约,资金情况也非常良好。”
或许这是孙宏斌打消收购疑虑的原因。
对于2021年下半年收并购市场,孙宏斌却并不看好,“收并购市场目前来看机会很小,因每家企业都有负债上限,并购势必会导致企业负债总额上升,政策虽然没有对房企负债总规模下降有明确要求,但对负债上限是有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