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控股股东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对于股票是不是利好
牛市无利空,熊市无利好。散户永远是最后得到消息的,散户永远是最受消息影响情绪化操作的。大资金的运作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他不可能根据一个突发消息改变运行方向,想改变也做不到,船大难掉头。既然改变不了那消息对机构就没意义了吗?不,转化,他会把不利转化为有利。如,牛市遇利空就势洗盘,清理浮筹,熊市遇利好感谢国家当托,给自己提供了足够多对手盘让自己从容出货
② 郎咸平说国内四大行港股上市都引入了哪些战略投资者
关于高盛从中国建设银行赚了1300亿人民币的事,是这样的:
2004年之前,四大国有银行谋求A股上市,曾各自引入海外知名上市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帮助其上市和股改。建设银行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是美国银行。当时,高盛的人在美国银行战略投资建行之前,作为战略顾问先建议中国建设银行把坏账全部撇清,撇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这样有利于上市融资,获得新生。其实,实质上是将坏账剥离,有利于美国银行投资一块干净的、高收益的资产。其结果相当于美国银行用一块钱买建行的一股股票,美国银行投资了数十亿股,当上了建设银行的大股东,高盛作为建行上市的牵头投行,推动了建行在2007年9月最终上市。后来,在2007年年底的时候,美国银行曾公开发表声明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自己(美国银行)受到巨大的损失。但是美国银行对建行的投资,在建行的上市后,让它们赚了1300亿。这就是你所说的高盛赚建行1300亿的由来,其实是高盛的伙伴——美国银行赚建行1300亿,并不是高盛直接赚的,但从中国赚1300亿,无论是高盛还是美国银行赚,其实质都是我们国有资产的损失。
③ 引入战略投资者需要股东的同意吗
那当然,任何人增资不管是不是战略投资者都要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
④ 简述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要求
首先,战略投资者必须具有较好的资质条件,拥有比较雄厚的资金、核心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等,有较好的实业基础和较强的投融资能力。其次,战略投资者不仅要能带来大量资金,更要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能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长远利益回报。第三,引进战略投资者,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省市县应各有不同,不要仅认为国际500强、国家500强才是战略投资者,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集群的,都是战略投资者。
⑤ 上市股改前如何引进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其实是个误称,上市前引进的股权投资(PE)其实都是财务投资者,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购买拟上市公司股权在公司上市后再套现获利,他们一般不会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以算不上战略投资.
如果企业资质很好的话,引进股权投资相对还比较容易.企业要对自身的经营业绩和上市计划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在过去和预期经营业绩的基础上对企业做出一个整体估值.比如值10个亿,再计算下想要引进多少股权投资,比如需要1个亿的资金,那就释放给PE10% 股权.具体过程中,PE要对企业进行调查,核心是财务、业务和法律方面,在调查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上市需要的时间及可能性,PE会对公司做一个估值,双方再讨价还价。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避免风险,PE通常还会提出与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管理层签一个对赌或者回购协议,约定如果企业预期业绩不达标或者在预期期限内没有上市的话如何使PE的利益不受损失。
如有需要,可以给您介绍几个PE,很多企业都是在谈判中熟悉流程的,呵呵。
⑥ 控股股东筹划引入战略投资者需要多长时间
无法确定准确的时间。
为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为战略布局提供全方位支持,长期为其及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控股股东会筹划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需要定制筹划方案,方案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需要的时间不能确定,也无法确定准确的时间。
对于企业来说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不仅可以带来外部资源,产生协同效应,还可以对国企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收益形成倒逼效应,提升企业经营活力和经营效益。在国企混改中,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中央企业与战略投资者之间达成横向战略联盟或者纵向战略联盟,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互惠互利,形成共同发展,可以更加了解市场环境,更好的预测及掌握未来不确定因素,不仅能使合作双方受益,还能使双方的上下游客户都得到好处。
⑦ 公司引进战略投资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作用
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未来产生长期影响的资本支出,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基于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分阶段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投资。即对企业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投资。
企业战略性投资泛指直接企业竞争地位、经营成败及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投资活动。典型意义的企业战略性投资项目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的生产技术或生产线的引进、新领域的进入、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生产与营销能力的扩大等等。这类投资通常资金需求量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并伴随较大的投资风险。因此,企业战略性投资的风险投资特征往往也非常明显。企业战略性投资事实上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企业制定战略性投资,目的是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获胜。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加强,企业价值的实现和增加才有可靠保证。
战略投资者,具体来讲战略投资者就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
战略投资者(Strategic Investor)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与发行人具有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和潜力并愿意按照发行人配售要求与发行人签署战略投资配售协议的法人,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1999年7月,战略投资者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引入战略投资者,这是因为:首先,这是由地方国有企业改制的目的所决定的。改制的目的,不是一卖了之,不是简单地卸包袱。从根本上说,是着眼于做大做强。经过这几年的改革,绝大多数中小国有企业已实现改制,现在还剩下400多家大中型企业。其资产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的79.3%。对这些资产规模巨大,在全省经济中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靠内部职工入股或管理层买断,或部分净资产出售,甚或搞分步改制都有不同的弊端。因为,相对于企业庞大的存量资产,少量的内部人入股,增量有限,其产权结构依旧,治理结构依然,内部人控制的格局不变。尤其是,这点资金,对于企业扩大规模,改善经营状况,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庞大资金需求,真乃杯水车薪。只有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才能借助外力的进入,带动各类经济资源进入我省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企业;才能把我们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的国有企业纳入国际经济体系。
⑧ 什么是战略股东
战略股东又叫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Strategic Investor)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与发行人具有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和潜力并愿意按照发行人配售要求与发行人签署战略投资配售协议的法人,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1999年7月,战略投资者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我国在新股发行中引入战略投资者,允许战略投资者在发行人发行新股中参与申购。主承销商负责确定一般法人投资者,每一发行人都在股票发行公告中给予其战略投资者一个明确细化的界定。
战略投资者,具体来讲战略投资者就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
(8)股票引入战略股东扩展阅读:
战略股东有以下五点特征:
1、与发行人业务联系紧密,拥有促进发行人业务发展的实力。
2、长期稳定持股。战略投资者持股年限一般都在5-7年以上,追求长期投资利益,这是区别于一般法人投资者的首要特征。
3、持股量大。战略投资者一般要求持有可以对公司经营管理形成影响的一定比例的股份,进而确保其对公司具有足够的影响力。
4、追求长期战略利益。战略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投资侧重于行业的战略利益,其通常希望通过战略投资实现其行业的战略地位。
5、有动力也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战略投资者一般都希望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通过自身丰富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战略投资者
⑨ 股东定向减持,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好事,还是坏事
摘要 300020,是银江股票,现在股价是上涨的,而且预计还会小幅上涨一段时间。
⑩ 股东定向减持,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好事,还是坏事
股东定向减持有,这一定程度上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如果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而这个战略投资者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说有行业的资源,那对于公司企业来说是有好事。这个股票是可以买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