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联想的股东是谁
柳传志。
联想的全称是联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政府部门持有相当比例的股份。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拥有联想57%的股份。但2004年联想公司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该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拓展资料>
联想集团是国有企业吗?大股东都有谁?
可以说,联想历史上曾经是国有企业,但是自联想在香港上市以后,就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了,只能说是国家占有较大的股份的一家企业。
1984年柳传志拿着中科院20万启动资金创建了联想的前身,前几年显然是国有企业。后来联想做汉卡、PC分销业务做大了,成立了联想香港公司。为了激励员工,柳传志成功解决了股权问题,联想职工委员会持股上升,但是中科院依然是单一大股东。后来联想在香港上市,当时,中科院依然是大股东,但是已经很难说联想是国有企业了。
联想控股占联想30%的股份,而联想控股只有36%的股份是中科院,联想控股也不能简单认为是“国有企业”。这样简单一计算,30%*36%=10.8%,所以在联想的股份中,中科院(也就是国家股份)只占有联想总体的10.8%稍高的股份,你觉得这是国有企业吗?
国企央企,并不一定都是来自国资委的。很多教育部、工信部的企业,也是国有企业,但是不归国资委管理。类似的,中科院是部级单位与国资委平级,而中科院是国科控股100%的股东,是国企。
国科控股是联想控股的控股方,但是具体占多少股份,在联想控股上市的时候,是36%,到了2017年,降至29.04%。
联想控股,是联想集团的控股大股东,大约占有25.81%的股份。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这几年都是中国民营经济500强,列第前几名。这进一步说明其为民营企业,而非国企。PS:国科的持股达到29%,仍是联想控股的第一大股东,这也符合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方向。
联想集团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是中国的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作为全球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一体机电脑等商品。
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事业部;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2014年10月,联想集团宣布该公司已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自2014年4月1日起, 联想集团成立了四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分别是PC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云服务业务集团。2016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联想名列第四。
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212位。2019年9月,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发布,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16位 [3] 。2019年10月,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位列89位。截至2019年11月1日联想成立35周年时,联想年收入超3500亿元人民币 [5] 。11月2日,耗时两年打造,总面积6500平方米的联想未来中心开门迎客。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联想集团排名第16位。
❷ 联想股份前十大股东
第一股东:国科控股,占股29.05%。第二股东: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股20.37%。第三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icon占股17%。第四股、王玉锁,2019年1月联想控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天然气大王新奥能源实控人王玉锁,联恒永信向新奥国际出售5409万股,每股价格21.56港元,总对价11.66亿港元 第五股、柳传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将9.6%联控股权转让给柳传志5名自然人
拓展资料:
1,国科控股:国科控股是联控第一大股东,也是联想控股三大投资平台所发基金的主要出资人,还是联想控股一手创建的联泓新科第二大股东,联想控股亦参与投资国科控股发起的母基金,投资助力中科院系最新研发成果转化,两者在投资方面合作较为密切。从2009年国科控股对其转让联想控股29%股权说明看,国科控股并不谋求对联想控股的控股权,仅是作为长期支持联控发展的第一大股东。
2,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的股东为数百位联想控股的老员工,持股数在数十万-数千万。联想1984年创建至今已有37年,联想控股的老员工相当部份早已退休,或离职,甚至离世,部份人因生活需要有很强的将所持联控股权变现需求,长期由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集中管理数百位联控老员工的股权并不太合适。未来这两大员工持股平台预计会将联控员工持股进行分批拆分转让变现。考虑流动性和联控股价过低问题,转让变现将主要通过溢价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完成。
3,泛海控股,泛海控股因债务压力,应有较强的转让联控股权变现的需要,同样是港股的流动性和联控股价过低问题,泛海控股这么大股权想短期内完成变现只能通过溢价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
❸ 联想集团的股权构成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3.81%的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杨元庆作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持有公司0.92%的股份,公众持股56.53%。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
公司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84年到1994年为公司成立及初创阶段;
2.1994年到2004年,公司上市,得到初步发展;
3.2005年至 2009年为公司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公司收购 IBM的PC业务,拓展全球业务并成为全球500强;
4.2010年至今公司业务不断拓展,新兴业务领域迅速发展。
联想集团营收
2011-2021财年,联想集团营收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整体由166.05亿美元增长到了607.42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增长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
拓展资料:
联想集团管理层
1.杨元庆作为公司董事长兼CEO,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硕士学位,并自2001年起担任联想集团总裁兼CEO,行业经验丰富,把握联想发展方向。2004年,带领联想收购IBM PC业务,这是联想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奠定了今天联想的发展格局。
2.2014年,联想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及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布局发展各业务条线。同时,在其带领下,联想业务集团架构不断调整,深入布局物联网生态系统,把握未来行业智能化转型方向。
3.Gianfranco Lanci负责运营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拥有30多年的经验,包括在德州仪器(TI)和宏基(Acer)担任领导职务。Sergio Buniac负责摩全球托罗拉移动业务集团,在其领导下,公司巴西、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和秘鲁在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中稳居第二。
4.蓝烨担任数据智能业务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实现智能转型并在垂直行业中交付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升级智能制造方面,1993 年加入联想,为联想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❹ 联想股权是由什么构成的
联想股权结构:大股东公司持有公司23.81%的股份,董事长持有公司0.92%的股份,公众持股56.53%。
联想集团公司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84年到1994年为公司成立及初创阶段;
2.1994年到2004年,公司上市,得到初步发展;
3.2005年至 2009年为公司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公司收购 IBM的PC业务,拓展全球业务并成为全球500强;
4.2010年至今公司业务不断拓展,新兴业务领域迅速发展。
拓展资料:联想集团管理层
1.杨元庆作为公司董事长兼CEO,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硕士学位,并自2001年起担任联想集团总裁兼CEO,行业经验丰富,把握联想发展方向。2004年,带领联想收购IBM PC业务,这是联想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奠定了联想的发展格局。
2.2014年,联想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及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布局发展各业务条线。同时,在其带领下,联想业务集团架构不断调整,深入布局物联网生态系统,把握未来行业智能化转型方向。
3.Gianfranco Lanci负责运营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拥有30多年的经验,包括在德州仪器(TI)和宏基(Acer)担任领导职务。Sergio Buniac负责摩全球托罗拉移动业务集团,在其领导下,公司巴西、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和秘鲁在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中稳居第二。
4.蓝烨担任数据智能业务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实现智能转型并在垂直行业中交付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升级智能制造方面,1993 年加入联想,为联想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❺ 柳传志占联想多少股份
占有3.4%股份。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电脑制造企业,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公司主要产品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商品。
(5)联想占大股东股票扩展阅读
2021年11月,联想集团发布2021/2022年财政年度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营收347.98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9.78亿美元,同比增长87%。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迈出了国际化最重要的一步,这两家有着相同梦想的公司在联想的名下携起手来,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截止到2013年,联想集团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罗利市三角研究园总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新加坡三处设立总部。
2014年1月23日下午联想集团宣布,以23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双方签订的协议显示,此次收购价格包含20.7亿美元现金和向IBM定向发行的1.82亿股联想集团股票。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亿美元。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2012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联想集团再次上榜,排名第370位,年收入295.744亿美元,利润4.73亿美元。2013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联想集团排名大幅提升,从2012年的第370名上升至第329名。联想集团的营业额达340亿美元,已超越部分国际知名的品牌企业。
❻ 联想集团十大股东
联想集团十大股东分别如下:
1.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56%
2.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持股比例20.37%
3.柳传志持股比例18%
4.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98%
5.北京联恒永信投资中心,持股比例7.55%
6.朱立南,持股比例2.04%
7.宁旻,持股比例1.53%
8.黄少康,持股比例1.27%
9.陈绍鹏,持股比例0.85%
10.唐旭东,持股比例0.85%
【拓展资料】
联想控股现主要股东:
1.国科控股:国科控股历属中科院,是联想控股第一大股东
2.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两者是联控的员工持股平台,源于2001年成立的联控员工持股会,股东为联想控股600多位老员工。
3.泛海控股,2009年国科控股公开挂牌转让联想控股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泛海控股
4.王玉锁,2019年1月联想控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天然气大王新奥能源实控人王玉锁,联恒永信向新奥国际出售5409万股,每股价格21.56港元,总对价11.66亿港元
5.柳传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将9.6%联控股权转让给柳传志5名自然人。
未来联控股权变化分析:
国科控股:国科控股是联控第一大股东,也是联想控股三大投资平台所发基金的主要出资人,还是联想控股一手创建的联泓新科第二大股东,联想控股亦参与投资国科控股发起的母基金,投资助力中科院系最新研发成果转化,两者在投资方面合作较为密切。从2009年国科控股对其转让联想控股29%股权说明看,国科控股并不谋求对联想控股的控股权,仅是作为长期支持联控发展的第一大股东。
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的股东为数百位联想控股的老员工,持股数在数十万-数千万。联想1984年创建至今已有37年,联想控股的老员工相当部份早已退休,或离职,甚至离世,部份人因生活需要有很强的将所持联控股权变现需求,长期由联持志远和联恒永信集中管理数百位联控老员工的股权并不太合适。未来这两大员工持股平台预计会将联控员工持股进行分批拆分转让变现。考虑流动性和联控股价过低问题,转让变现将主要通过溢价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完成。
泛海控股,泛海控股因债务压力,应有较强的转让联控股权变现的需要,同样是港股的流动性和联控股价过低问题,泛海控股这么大股权想短期内完成变现只能通过溢价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
❼ 柳传志在联想有百分之多少股份
柳传志在联想的持股为3.4%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简介姓名:柳传志,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44.04.29 籍贯:江苏镇江学历: 大学 毕业院校: 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 专业: 雷达系统 行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供职机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职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非执行董事,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董事长。
联想集团是联想控股的子公司,尽管,柳传志只有联想很小的股份,联想控股大部分的股份在中科院和职工持股会手里。现在联想持股最多的个人是CEO杨元庆,占8.7%。所以柳传志占的股份比较,几乎没有。
然而,联想控股在今年2月完成最后一次的股权转让后,联想控股多位高管成为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其中柳传志持股3.40%,朱立南持股2.40%;陈绍鹏持股1.00%;唐旭东持股1.00%;宁_持股1.80%。另外一名非联想高管的自然人黄少康持股1.50%。
机构股东方面,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科学院”)持有36%股权;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泛海集团”)持股20.00%;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简称“联持志远”)持股24.00%;北京联恒永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联恒永信”)持股8.90%。
简单来说,现在这点投资,对这些企业都是很重要的,而柳传志就是联想决定的人才,把股份给了他,让他有话语权。
❽ 想了解下联想集团的股权结构
联想控股股权结构为: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占36%,仍为联想控股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35%;中国泛海占29%。这意味着联想控股员工持股会加上“外援”民企泛海集团,掌握了对联想控股的控制权和决策权,联想控股实际上进入了民营化时代。
1、股权结构是什么呢?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义务)。基于股东地位(身份)可对公司主张的权利,是股权。
2、股权结构的形成决定了企业的类型。股权结构中资本、自然资源、技术和知识、市场、管理经验等所占的比重受到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随着全球网络的形成和新型企业的出现,技术和知识在企业股权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的发展最终会由"资本雇佣劳动"走向"劳动雇佣资本"。人力资本在企业中以其独特的身份享有经营成果,与资本拥有者共享剩余索取权。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识资本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最重要的资本。
3、股权结构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讲,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三种类型:一是股权高度集中,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二是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10%与50%之间。
第二个含义则是股权构成,即各个不同背景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国,就是指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从理论上讲,股权结构可以按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与匹配方式来分类。从这个角度,股权结构可以被区分为控制权不可竞争和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两种类型。在控制权可竞争的情况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相互匹配的,股东能够并且愿意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实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控股股东的控制地位是锁定的,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将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