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刘强东现在身家有多少,是什么概念
刘强东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草根出身,上大学的钱还是找亲戚借的500元,也是在这个时候让刘强东决定要开始独立生活,不再向家里要一分钱。从大一开始就频繁地参加了很多兼职。大二通过学习的电脑编程给沈阳的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赚了不少外快,再加上找父母和亲戚借的钱,凑了20万开了家餐厅,但是由于过度放权,导致采购师傅、前台、厨师等变着法的贪钱,两个月之后宣布关闭,这次总共亏损了近20万,可能也是因为这次的教训,让刘强东现在会那么重视京东的管理权。
综上所述,刘强东是我们草根阶层的代表,能把京东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着实不容易,虽然这两年面临着一些坎坷,但是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相信未来会更好。
‘贰’ 京东健康赴港上市,京东健康的优势在哪
京东健康的优势在利用京东庞大的用户基数,利用自营优势将药品的销售做得更让人放心,同时在网络问诊方面,京东也能为大量的老用户提供医疗服务。目前香港交易所已经披露了京东健康的招股书,宣布京东健康将很快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京东健康上市之后,它也将成为既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之后,第三家在港股上市的网络健康公司。据悉,京东健康也就是京东集团在物流,数科之外的第三家独角兽公司,未来也有可能为京东创造更大的是收益。
而且从目前数据来看,京东健康似乎比其他竞争者都要有优势一些,去年阿里和平安这两家健康企业,分别亏损了1.5亿和18亿,相比之下,能够盈利数亿人民币的京东健康显然要比其他两家强不少。
‘叁’ 京东上市时间
1、6月18日,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集团”)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9618。2、京东集团此次香港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179倍,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价最终为每股226.00港元,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资金用途将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
拓展资料:
1、中国吉林网注意到,这是继201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京东集团在香港的二次上市。6年间,京东集团的净收入从693.4亿元增长至576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从2.24亿元增长至107.5亿元,年度活跃用户数从0.47亿增长至3.87亿,仓储面积从130万平方米增长至1700万平方米,员工数从3.3万人增长至22万多人。
2、目前,京东集团业务布局涵盖零售、物流、技术服务、健康、智能产发、智联云和海外等多个领域。 据悉,通过在香港上市,京东集团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增强规模经济,进一步通过增强用户互动和扩大客户群体来提升用户体验,提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能力。根据稍早前信息披露,京东2020年将有12座亚洲一号拟投入使用,在原有一二线城市布局的基础上,亚洲一号在低线城市的布局正在进行3、其中,华北区4座,东北区4座,华中区2座,华东区1座,西南区1座。 而在东北区中,长春长德亚洲一号一期“包含”其中。据悉,京东物流常德亚洲一号占地4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物资集散、仓储加工、多式联运、城市配送、信息处理、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电商营业中心,将大幅提升京东在吉林区域的物流效率,并能够向更多外部合作伙伴开放赋能。
‘肆’ 京东旗下的上市公司有那些
京东旗下五家上市公司:京东、达达、京东到家、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有关文件。
拓展资料: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股票经国家的相关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家的相关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公开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在每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上述条件是为了使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素质、较大的规模、股权合理分布,能形成一定的交易量,在投资者中形成较好的声誉。
上市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以提升透明度为目标,优化规则体系,督促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披露信息。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完善分行业信息披露标准,优化披露内容,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优化信息披露编报规则,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要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并做到简明清晰、通俗易懂。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优化发行上市标准,增强包容性。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和辅导,提升拟上市企业规范化水平。鼓励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上市。发挥股权投资机构在促进公司优化治理、创新创业、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发展壮大。
‘伍’ 京东健康股票代码
京东健康股票代码为6618。
12月8日,经开区企业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健康”)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6618。据港交所公告,京东健康公开发售价定为每股70.58港元,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265亿港元。
京东健康表示,将以此次香港上市为契机,持续加强零售药房业务和医疗健康服务业务的协同,助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医疗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升级,并持续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5)京东健康股票公开上市扩展阅读
据招股书披露,京东健康的总收入在2020年前三季度为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1%;截至2020年9月30日前的12个月,京东健康的年活跃用户为8000万,相比2017年这一数字接近翻倍。
在今年疫情期间,京东健康第一时间向武汉及其他地方捐赠了大量医用口罩、药品及医疗物资,并联合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保障防疫物资供应;
数千名医生24小时轮班值守,3个月内解答了1000多万用户的在线问询;通过及时推出救助信息公益平台,成功帮助数万名面临断药的慢性病患者解决用药难题。
‘陆’ 京东用了几年上的市
京东上市时间是2014年5月23日。此次上市是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京东的股票代码就是JD。京东全称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它是一家自营的电商公司,京东自上市后,主要致力于各种电商、线上直销业务,迅速占领了电商平台的一席之位。
自2007年创立以来,十四年内,外界对京东物流的质疑声持续多时。“之前大家都认为京东物流烧钱,拖累京东竞争力,但恐怕当时没人能想到,京东自建的物流今天能够估值超过2000亿。”有长期关注京东物流的观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如今争议开始消解,外界向京东物流报以更多的期待。“京东物流的市场期待值从老虎证券之前上线的打新项目可略窥一二。”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长远看,京东物流仍是稀缺标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向好,未来的京东物流仍值得期待。”
十四年创业路
如果说,2007年之前的京东只能算作亚马逊的效仿者,那么在2007年自建物流之后,京东才算真正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创业故事已被传阅多次。2007年,面对客户投诉到货慢、货品损坏等物流相关问题,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力排众议,坚持自建物流。当年8月,京东物流开始在北京小范围试点,2008年5月北京配送站开设5个站点。至2010年,京东自有配送已经覆盖北京五环内。
“当时的物流行业野蛮卸货、装货现象严重,乱象丛生,京东无法改变行业,只是考虑到自建物流能够降低客户投诉,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京东消费,所以就开始自建物流。”前述观察人士告诉记者。
到2010年,在野蛮生长的快递行业中,京东物流的用户体验可谓“惊艳”。“那会听朋友介绍说,京东商城买电子产品还不错,于是以货到付款的形式下单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很快就送到了。”一位在北京的京东长期用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自己的首次京东购物经历称。
不过真正让她记住京东的,是之后的一次购物体验。在京东平台的首次购物体验尚佳,这位用户又下单了一个热水壶,然而半天时间过去,该用户便后悔了这次“冲动购物”。“谁知道我刚准备取消订单时,京东的快递小哥就给我打电话说水壶送到了,哭笑不得,但后来还是签收了。从此以后我就记住了京东。”
尽管在用户端收获诸多口碑,然而京东物流从创立伊始,便面临无数的质疑。京东早期投资人、今日资本徐新曾做过测算,京东投资仓配一体的物流,单个城市单日配送2000单才有可能盈亏平衡。对于2007年日处理订单量仅3000单的京东而言,自建物流意味着长期亏损与烧钱。
并且,考虑到物流是一个人力与资产并重的重模式高投入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并不意味着烧钱的终止。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年创始人马云曾断言称,京东会被京东物流这种重资产模式严重拖累,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而阿里只做平台服务,不建物流的轻资产模式,则轻松很多。
不过这一次,马云失算了,如今的京东物流不仅成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且也开始走向了自身“造血”之路。在实现了专业化与规模化之后,2016年底,京东物流正式向社会全面开放仓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快递和物流云三大服务,2017年,京东物流从集团中拆分出来单独运营。
开放后的成效正在逐渐显现。聆讯资料显示,在2018、2019及2020年,京东物流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79亿、498亿和734亿,其中2019年同比增长31.6%,2020年同比增长47.2%,而在2021年Q1期间,京东物流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64.1%,继续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从外部收入来看,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增长至2020年的46.6%。
盈利能力方面,尽管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京东物流净亏损分别为27.65亿元、22.38亿元和40.37亿元,表面看来亏损加剧,但经调整后2018年、2019年亏损16.15亿元、9.24亿元,2020年更是扭亏为盈利17.10亿元。
据京东方面介绍,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相关的成本显着提高,外加其他经营费用,以及非经营性亏损,比如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经调整后的盈利状况,更能体现出京东物流已经拥有了自身的“造血”能力。
京东物流的未来
从对京东物流的打新热情,可以一窥投资者对京东物流的态度。
“京东物流是近期资产质量较好的打新标的,也是京东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由于此前京东健康上市时给资本市场留下充足的空间,上市首日大涨56%,短短几日便较IPO价格翻倍,因此,本次京东物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打新人数超过137万人,远超此前热门股京东健康和农夫山泉。”
不过开市首日,在短暂冲高之后,京东物流呈现下跌态势。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与京东物流发行估值及当下IPO整体环境相关,但叠加多方因素后京东物流的首日表现依然尚可。
“按照2021年京东物流营收预测,当下的PS估值约1.9倍,参照顺丰控股近3年平均2.1倍PS估值,京东物流当下估值合理,但与顺丰控股相比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老虎证券投研团队指出,“叠加当下IPO环境较为低迷,京东物流首日表现符合预期。”
资本市场对京东物流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未来的成长潜力。需要注意的是,京东物流所在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是外包物流的细分领域。与孤立的物流企业不同,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有能力提供全面物流服务,包括快递、整车及零担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上门安装和售后服务)。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近年来,中国外包物流服务市场发展迅速,预计将由2020年的6.5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9.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1%,高于物流支出总额同期的符合年增长率,外包物流服务渗透率预计将从2020年的44%增至2025年的48%。
“京东物流不是一般意义的第三方物流或快递服务商,”资深物流行业人士杨达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京东物流已在探索生产车间等生产制造方面的服务,并整合供应链多环节的服务,基于需求预测等帮助生产企业更精准对接需求。
同时,杨达卿认为,京东物流与京东商城、京东科技等构建的服务协同,超越了传统快递企业仓配一体化服务,并基于供应链流程优化,帮助品牌商建立敏捷供应链体系。此外,京东物流在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建立了优势,“这些使得京东物流具备了综合性的比较优势。”
而京东物流外部客户的收入结构变化,则是其独立化发展的直接证明。“目前,京东物流逐步涉足高端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服务,沿着产业链供应链挖掘新的利润源,也为京东在数字化供应链上生态圈开辟了新空间。”杨达卿指出,“未来或许不只是京东商城加持京东物流,而可能会形成京东物流基于庞大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持京东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