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是什么意思
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意思就是通过定向增发股票给特定的机构投资者,进而用募集来的资金收购自己母公司或别的公司的资产。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也称为定增。这个叫法主要是根据股票发行对象的不同,将股票发行方式分为非公开发行(Private placement)与公开发行(Public offering)。
‘贰’ 策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和收购资产事项是什么意思
定向增发,对特定股东出售股票,收购资产事项涉及重大交易。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2)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
(3)募集资金使用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10条的规定;
(4)本次发行将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的,还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其他规定。
‘叁’ 长安汽车完成60亿元定增 共发行普通股5.61亿股
财经网汽车讯?长安汽车完成60亿元定增,兵装集团、中国长安等12家机构认购。
10月21日,长安汽车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
公告内容显示,经证监会核准,长安汽车本次实际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61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0.7元,募集资金总额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资净额为59.86亿元。
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5.61亿股将于2020年10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本次的发行对象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JPMorganChaseBank、NationalAssociation、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12家。
其中,兵装集团、中国长安、南方资产认购的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他发行对象认购的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自上市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长安汽车的控制权发生变化。中国长安持有长安汽车21.92%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兵装集团持有中国长安100%股权,兵装集团及下属单位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长安汽车股权的比例为44.17%,系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
官方称,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合肥二期项目、NE1发动机项目、碰撞试验室项目、CD569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长安汽车表示,募投项目实施后将全方位加强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投入,助力公司转型;同时,亦将提升爆款车型产能,加强自主动力平台、碰撞试验等核心系统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此外,也有助于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满足转型发展的资金需求,优化资本结构。
根据长安汽车发布的三季报业绩预告,公司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32亿元-38亿元,同比增长220.23%-242.78%。其中,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5.98亿元-11.98亿元,同比增长241.84%-384.2%。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如果上市公司一非公开增发股票收购子公司,子公司的自然人股票原来是1元一股,收购时也能按照1元一股给股
根据收购的溢价比例来算,一般是有溢价的 溢价就是收购者对被收购子公司估值相比于市场水平高出的部分,即一般以高价收购,溢价收购是市场的一般表现,不会减少股份,而是对原来股份每股价值高估即会超过1:1收购,有可能是2:1(原来一元一股收购者以2元作价)
‘伍’ 非公开发行股票是利好吗
是。
因为非公开发行股票只是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多种形式中的其中一种而已,所以并不能随意地把非公开发行股票归为利好,或是利空。非公开发行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主要得看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投资方向是什么,以及最终是否有落到实处。
因为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能在证券交易机构上市买卖,只能在公司内部有限地转让,所以对股价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的。不过只要上市公司具有充足的发展潜力、成长性良好,那非公开发行股票通常就意味着利好。
(5)2020非公开发行股票收购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利用上市公司的市场化估值溢价(相对于母公司资产账面价值而言),将母公司资产通过资本市场放大,从而提升母公司的资产价值。
符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从根本上避免了母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实现了上市公司在财务和经营上的完全自主。
对于控股比例较低的集团公司而言,通过定向增发可进一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对国企上市公司和集团而言,减少了管理层次,使大量外部性问题内部化,降低了交易费用,能够更有效地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强化市值导向机制。
‘陆’ 行业整合还是利益输送你不知道的诺德股份并购案
资本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诚信经营是最基本的市场纪律。证监会4月24日表态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往往伴生未按规定披露重大信息、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构未能勤勉尽责执业、“看门人”作用缺失的问题依然突出。
今年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大幅提高了财务造假的违法成本,通过新增信息披露条款凸显出重要性,其中不仅包括扩大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范围,信息披露内容简洁明晰、通俗易懂(第七十八条)以及披露义务人应具有自愿性原则(第八十四条)等,而且也就对信息披露的真实程度做了严厉的惩罚力度,即相比于原来《证券法》的最高惩罚金额只有60万,现提高到1000万元。
同时,新《证券法》还创设了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因财务造假受损失的投资者可通过投资者保护机构参加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巨额赔偿将大幅提高造假成本,可以预期“重罚+严惩+高额赔偿”将成为执法常态化。
早在2019年,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就是证监会的工作重点。但事实上,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始终屡禁不止。近日,被媒体报道的诺德股份并购案就疑似被卷入关联交易未披露涉嫌利益输送的泥潭。
4月20日晚,被称为“铜箔第一股”的诺德股份(600110.SH)发布公告,拟斥资8.48亿元现金收购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下称“福建清景铜箔”)100%股权。公告甫出,市场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机构散户一起用脚投票。数据显示,诺德股份股价在4月21日至23日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12.09%。
据中国网财经报道,此次诺德股份拟收购福建清景铜箔事项无论从方案设计,到信息披露,均极大挑战了市场底线。通过深入梳理整个并购交易,一场关联交易利益输送,掏空上市公司的图景似乎逐渐清晰。
资金不充裕与畸形高价收购
相比同业企业,诺德股份此次的拟并购资产福建清景铜箔估值畸高。同行上市公司嘉元科技4月17日公告,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投资总额为10.1亿元,而清景铜箔的铜箔年产能规模约为5000吨,并购评估报告的估值却高达8.48亿元,已接近上述1.5万吨铜箔的项目投资总额。
此外在4月20日智慧能源(600869)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中,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项目拟建设年产5000吨4.5-9微米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生产能力,总投资金额为3.58亿元。同样年产规模的清景铜箔的估值几乎是智慧能源投资总额的2.37倍以上。这已经超出了市场正常的估值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诺德股份的资金也不充裕。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诺德股份的货币资金为9.81亿元,而短期借款为24.04亿元,长期借款为6.3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亿元。此外,诺德股份1月23日发布公告称,2019年公司净利润将亏损1.1亿元-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2,500万元至-14,500万元。
即便诺德股份在后来的澄清公告中表示,此次收购,转让方有业绩承诺,清景铜箔于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需实现的分别不低于6600万元、7600万元、8600万元,三年合计不低于22800万元。但仍难以掩盖畸形高价的事实,这难免给此次交易带上了“利益输送”的味道。
有专家曾分析上市公司热衷并购的原因表示:一是主业不振或主业不明显,缺少核心竞争力,希望通过并购来做强主业。二是并购多由投资者买单,导致高溢价并购重重上演;同时,市场缺乏相关问责机制,董监高无需为并购担责有关。进而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用高溢价并购收购垃圾资产,最终成为企业包袱。再者,一些不规范并购也暗藏违规交易,比如用高溢价并购来收购公司实控人或关联方资产,进而利益输送。或通过并购制造利好预期,掩护公司大股东或董监高进行股份减持等。
拟并购资产清景铜箔疑似关联企业
据媒体报道,“收购标的”福建清景铜箔实控人彭燕美以及法人陈生,与上市公司实控人陈立志存在的关联关系,以及错综复杂的关联链条。
福建清景铜箔的两大股东分别为深圳市清景铜箔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清景铜箔”),持股73.05%,福建省清景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福建清景投资”),持股26.95%。进一步搜索可知,深圳清景铜箔的2名股东分别为:赣州清科信息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99.9%;彭燕美持股0.1%;而福建清景投资的2名股东分别为:赣州清科信息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99.99%;陈世业持股0.01%。
上市公司拟收购标的——福建清景铜箔的实控人为彭燕美。
而福建清景铜箔的法人陈生,与另一位自然人陈加昆共同参股了一家叫作广州市加明建材有限公司(2011年4月19日成立,2016年9月12日已注销)的公司,其中陈生担任法人、总经理等职,持股80%,陈加昆持股20%,担任监事一职。
陈加昆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中科英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执行董事。
中科英华为上市公司实控人与“被收购标的”法人、实控人产生交集的“核心”。
其中,中科英华持股1%的股东林舜华,曾在外任职的角色包括深圳市晟兴汇投资有限公司的监事,(2019年4月26日卸职),而深圳市晟兴汇投资的法人正是上市公司诺徳股份实控人陈立志。
无独有偶,福建清景铜箔实控人彭燕美,也通过类似链条,与诺徳股份实控人陈立志产生了关联关系。
清景铜箔股东为深圳清景铜箔及福建清景投资,深圳清景铜箔和福建清景投资实控人为彭燕美,深圳清景铜箔与诺德股份注册地及办公地均为深圳。
媒体发布相关报道的当晚,不到半天时间,诺德股份迅速发布了澄清公告,对本次收购、关联关系、股权质押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回复。但对于福建清景铜箔法人及实际控制人均与诺德股份实际控制人的存在关联等诸多巧合,未作出有力解释。
此外,在福建省国资委的一篇报道中显示,上杭县国资局此前退出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时,曾与诺德金融等第三方意向投资人洽谈。诺德金融的法人正是诺德股份的法人陈立志。
实控人资金链紧绷 股权100%质押即将到期
诺德股份2020年1月21日曾公告披露,控股股东深圳市邦民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邦民控股”)持有的1.041亿股上市公司股权中已有7332万股被质押。
但据消息人士向中国网财经透露,公告披露的仅为场内质押部分,加上场外部分,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已全部质押,且在2019年底已到期,资方给予的最后还款期限是2020年6月底,届时仍无法偿还借款则对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进行拍卖,实际控制人迫于期限临近想出通过上市公司高价收购自己控制的资产达到解除个人危机得目的,上市公司彻底沦为实际控制人的私人提款机。
诺德股份随即的澄清中明确了仅有7332万股被质押,并表示,涉及的三笔质押均已沟通展期,不存在100%股权质押,控股股东质押股份目前不存在平仓风险,具备资金偿还能力,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
利益输送之谜
诺德股份,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 1987 年创办的长春热缩材料厂,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97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科学院系统首家上市公司,现已成为国内锂电铜箔的龙头企业。
诺德股份主营产品为不同厚度的锂电铜箔以及少量电子铜箔,国内市场占有率超 35%,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铜箔,一般是指铜或铜合金,通过压延、电解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铜带(片)。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电子铜箔和锂电铜箔。其中,电子铜箔主要应用于覆铜箔层压板(CCL)和印制线路板(PCB)的制作;锂电铜箔则应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制作。
目标公司福建清景铜箔是福建省一家电解铜箔材料生产企业,产能方面,拥有规划设计年产2万吨高端电解铜箔生产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实现年产5000吨超薄锂电铜箔,剩余15000吨厂房建设尚在筹建中。
(诺德股份主营业务)
产品方面,目前福建清景铜箔正在研发生产锂电池用的高端锂电铜箔,主要产品有4.5μm双面光、6μm双面光、8μm双面光锂电铜箔,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3C类锂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
客户方面,清景铜箔主要客户有国内锂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微宏动力等客户。
宁德时代也是诺德股份的第一大客户,清景铜箔坐落地距宁德时代的大本营仅500公里路程。
由此来看,诺德股份与标的福建清景铜箔交易双方经营业务与客户几乎完全重叠。
除了经营业务与客户重叠的巧合外,同期业绩两家企业的“此消彼长”也非常耐人寻味。从营收来看,福建清景铜箔于2011年成立,诺德股份营业利润也从2011年开始为负。此外,虽为行业龙头,诺德股份与超华科技、嘉元科技同期相比,净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表现并不突出。
(诺德股份财务数据 来源:巨潮网)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2127-88-82-99-29021681277166
利润总额3032-45146-28921391288167
净利润1935-5861-28610949216126
净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3%3%-5%0%0%0%6%2%9%5%
(同行超华科技财务数据 来源:巨潮网)
营业收入3646153153264238209284299306
营业成本2938118117224193180240250254
营业利润42191962058154
利润总额432020162098151
净利润4318171417811152
净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11%7%12%11%5%7%4%4%5%1%
(同行上市公司嘉元科技 来源:巨潮网)
2016201720182019
营业收入41956611531446
营业成本304411839944
营业利润67100212383
利润总额7398203380
净利润6285176330
净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15%15%15%23%
反观福建清景铜箔2018年-2019年财务情况,营业收入实现了120%的增长,净利润实现了69%的增长,净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1%,各项指标都远优于诺德股份。
业内资深人士共知,关联交易屡见不鲜。国内部分大型上市企业,把优质资产打包上市,叫股份公司,低效资产留在非上市部分,名义上叫集团公司。然后再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养活非上市公司。当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圈了钱反哺非上市部分,或者进行利益输送,上市公司也成为货真价实的“血牛”,面临着被掏空的风险,最终损害的还是股东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据《证监会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显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重拳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欺诈等恶性违法行为,用足用好新《证券法》,集中执法资源,强化执法力度,从严从重从快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责任,加大证券违法违规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坚决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市场纪律和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信,在监管的重拳出击下,会给相关损害股民和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强力震慑。
‘柒’ 中国人寿为什么退出国金所
· 帮我看看中国人寿的滨..晚上回来家里人突然说要投这个,我网络了好久只知道是什么中信银行、腾讯啥的牵头什么,让存钱说的利息高,也不知道算不算保险,实在找不到什么消息,只能找到hunan国金所的相关paolu消息,但那是Ptwo
‘捌’ 车闻热搜|蔚来要 “砍”电池两刀换电模式能否再起
本田下月将召回60.8万辆汽车
5日早间消息,据报道,本田公司将召回60.8万辆面包车和SUV,原因是软件故障可能会导致备份摄像头失灵、驾驶员显示屏失灵或重新启动等问题。召回工作将于9月23日开始。
江淮汽车收到1385万政府补贴
8月4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13,845,898.24元(不含公司前期已披露政府补贴)。上述补助资金将计入2020年度当期损益,将对公司本年度的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公告显示,北汽蓝谷本次募集资金,借助资本市场优势增强资本实力,提升研发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并将募集资金投向有望引领行业变革的关键项目,此举将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也将为股东提供良好的回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广州加速氢能源发展
7月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办第161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解读《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并举行广州市氢能专家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和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联合会揭牌仪式。
《规划》首次从能源角度全方位谋划氢能产业发展,立足氢能产业发展各主要环节,因地制宜打造氢能产业链,明确了将广州建成大湾区氢能研发设计中心、装备制造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市场运营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的发展定位。
到2022年,广州完成氢能产业链关键企业布局,实现产值预计2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初步建成氢能产业链,实现产值预计6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建成氢能产业体系,实现产值预计2000亿元以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股票非公开发行股票及收购资产停盘最长期限
这个一般规定不超过半年,但是也有到了半年再延期的
‘拾’ 拓普集团再融资节奏稳定
从2015年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以来,在负债不多、业绩下滑的情况下,拓普集团保持着稳定的再融资节奏。哪怕此前有些项目不达预期,有些项目大大延产。股权融资太容易,拓普集团日子自然也滋润。
本刊特约作者 任海/文
拓普集团(601689.SH)主要从事 汽车 NVH(即减震降噪及舒适性控制)领域橡胶减震产品和隔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橡胶减震产品和隔音产品的市场并不大,门槛不高,竞争激烈,拓普集团的发展空间可想而知。公司布局 汽车 “智能驾驶系统”、“热管理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三大新业务,可谓雄心勃勃。
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3.59亿元,同比减少10.45%;实现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减少39.44%。营业收入是2017年以来新低,净利润是2016年以来新低。
不过,2020年7月,拓普集团的股价创下 历史 新高,总市值逼近500亿元。
截至6月30日,拓普集团的负债不多,资产负债率32.51%。在负债不多、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拓普集团2020年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的方案刚刚获得证监会的批复。这是继2015年IPO募集14.7亿元、2017年第一次定增融资24亿元后第三次融资,三次融资金额将达到58.70亿元。
募投项目落实难
对于最新一次的再融资,拓普集团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投入 汽车 轻量化底盘系统项目建设,募投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顺应了 汽车 零部件行业的轻量化发展趋势,对于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市场优势等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湾二期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项目”总投资额为12.26亿元,“湖南工厂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项目”总投资额为13.65亿元。两个募投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0.80亿元,净利润3.84亿元,分别为2019年的57.47%、84.20%。从净利润来看,差不多相当于再造一个拓普集团。
除了上述的两个募投项目,拓普集团还有两个募投项目正在进行中。2017年定增融资24亿元用于“ 汽车 智能刹车系统项目”及“ 汽车 电子真空泵项目”。
“ 汽车 智能刹车系统项目”总投资额为22.11亿元,项目建设期2年,项目投产后,达产当年净利润达6.23亿元。形成年产150万套 汽车 智能刹车系统(简称IBS)的生产能力。“ 汽车 电子真空泵项目”总投资额为6.49亿元,项目建设期2年,投产后,达产当年净利润达1.56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60万套 汽车 电子真空泵。
按公司披露,上述四大募投项目达产后,年净利润将新增11.63亿元,相当于2.5个2019年的拓普集团。
从以往的两次募投项目的情况来看,拓普集团的募投项目实际情况远没有达到预期。
IPO募投项目募集前承诺投资金额13.93亿元,截至2019年年末,实际投入13.63亿元。“年产260万套 汽车 减震器项目”承诺效益:第三年为9787万元,第四年为16198万元,第五年为22608万元(完全达产);“年产80万套 汽车 隔音件项目”承诺效益:第三年为2855万元,第四年为5545万元,第五年为8238万元(完全达产);截至2017年12月,上述项目均已结项并完全达产。但是,2015年至2019年,IPO募投项目分别实现效益1.62亿元、2.82亿元、3.73亿元、2.59亿元和1.60亿元。在2018年和2019年效益均未达承诺效益。
拓普集团的解释是,因行业政策及环境变化, 汽车 行业整体销量下滑,导致效益不及预期。
实际上,这已是拓普集团最好的募投项目了,至少还能贡献效益。
2017年定增融资的两个募投项目到达产状态还需延长三年建设期至2022年5月。本该在2019年5月完工的募投项目,但拓普集团无法交卷。
拓普集团称,“ 汽车 智能刹车系统项目”(IBS)作为全新开发的项目尚处于验证和市场预推广阶段。智能刹车系统作为实现无人驾驶和主动安全的核心模块,并作为新能源 汽车 的首选制动系统,是公司重点发展项目。但达产时间一下子延长三年,届时还有多少市场留给拓普集团?在预案中,拓普集团曾表示:“大力推进智能刹车系统产业化,是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快速增长的必要选择。”可是,资金到位后不久,就立马推迟了三年。
另一个“ 汽车 电子真空泵项目”,是扩大产能的项目,为何还需延期三年?
项目的真实效应待考
拓普集团披露的信息,让募投项目迷雾重重。
《2020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 汽车 智能刹车系统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5亿元。
但从财报的相关信息来看,该项目并不没有投入这么多。
2016年财报显示,在建工程新增了预算4.85亿元的“集团总部智能刹车项目”,截至2019年年末,累计投入4.40亿元,2019年转入固定资产4.37亿元,剩余的在2020年上半年转入固定资产,该项目已经完工。为何“ 汽车 智能刹车系统项目”还需要延长三年?
而且,智能刹车系统的销售情况在募集资金到位后并不理想。
2015年财报显示,智能刹车系统销量17.17万套,同比增长143.15%,销售额5613.46万元,同比增长133.87%,爆发性的增长到底是市场的真实反映,还是拓普集团的自身努力?不得而知。但拓普集团立马在2016年上半年推出了28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方案,其中22亿元用于智能刹车系统,后来募集总金额减少至24亿元。
2016年财报显示,当年智能刹车系统销量35.66万套,同比增长107.74%,销售额1.12亿元,同比增长100.12%。
连续两年翻倍增长让定增融资进展非常顺利,等到2017年定增募集的24亿元资金到位,智能刹车系统也突然失去了增长动力。财报显示,2017年智能刹车系统销量只有37.03万套,同比增长3.85%,销售额1.11亿元,同比下降1.10%。2018年、2019年分别销售44.19万套、46.90万套,同比增长19.34%、6.12%,销售额分别为1.26亿元、1.28亿元,同比增长13.77%、1.30%。从2019年财报开始,列示上述数据的时候,用“ 汽车 电子”替换“智能刹车系统”。数据显示,销量不佳,毛利率下滑厉害。2015年毛利率46.01%,一路下滑至2019年的30.93%。
曾经的预案显示,据调研机构IHS预测,未来10-15年是智能 汽车 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主动安全类产品如IBS等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26%,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实际的数据显示,在“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募资到位的拓普集团并未把握住黄金的10-15年。
同样在预案中,拓普集团把“ 汽车 电子真空泵项目”描述的非常有竞争力:“国内外 汽车 电子真空泵市场主要由德国海拉等海外公司占据,拓普集团通过技术攻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真空泵产品……该项目自2013年开始量产,该产品突出的产品性能及更高的性价比,为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创造了基础。”
按照这样的说法,“ 汽车 电子真空泵项目”应该是十拿九稳的项目,但资金到位后,拓普集团的投入并不太积极。截至2020年6月30日,“ 汽车 电子真空泵项目”(也称“电子真空泵EVP”)累计投入2.11亿元,占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的49.40%。
在《2017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中,拓普集团表示,“电子真空泵EVP,是 汽车 刹车系统的重要部件。自立项以来,公司紧跟国际龙头,先后研发了柱塞式电子真空辅助泵、叶片式电子真空辅助泵和面向新能源 汽车 的叶片式电子真空独立泵等三代产品,陆续向众多客户供货并应用于各类节能车型。该项目当前尚处于产能建设和产量爬坡期。达成既定目标,公司预计需延长建设期三年至2022年5月。”
产量爬坡爬了快三年了,至今未见任何产量信息。
而财报中的在建工程显示, 汽车 电子工程已经在2019年完工。 汽车 电子工程是2017年新增的项目,截至2018年年末,累计投入4.25亿元,2018年转入固定资产2.58亿元,2019年转入固定资产1.67亿元。
从历年财报来看,电子真空泵进展有些奇怪。
2015年年报显示,电子真空泵已经于2013年完成研发并投入试生产,2014年小批量供货,2015年逐步放量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获得初步成果。
2016年半年报显示,电子真空泵作为公司投产的第一个电子项目,持续保持超高增速。除了供应国内 汽车 厂家外,短期内突破性的获得海外主机厂订单。公司作为全球为数不多具备量产电子真空泵能力的制造商,产品除了替代进口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大大增强了公司的“稀缺性”。
到了2016年年报,公司称,通过这次非公开发行,公司 汽车 智能刹车系统项目(IBS)和 汽车 电子真空泵系统项目(EVP)顺利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司在 汽车 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竞争力,保持世界领先的行业地位。
2017年年报已经声称,在新产品方面,电子真空泵完成了升级换代,进入市场推广和量产阶段。
但2018年年报、2019年年报表示,该项目当前尚处于产能建设和产量爬坡期。达成既定目标,公司预计需延长建设期三年至2022年5月。
可是,2020年半年报又表示,公司电子真空泵……通过多年的研发与批产验证,已经获得了国内、国际客户的广泛认可,订单量迅速增加。该项目也是公司的募投项目之一,根据当前的订单情况,预计可以很快全面达产。
收购作用大
2017年12月底,拓普集团以6.42亿元收购浙江家力 汽车 部件有限公司100%股权、四川福多纳 汽车 部件有限公司100%股权,没有业绩承诺。
这两家公司在业绩上并不突出。2018年、2019年合计贡献营业收入7.26亿元、6.41亿元,占总体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13%、11.96%;分别贡献净利润5336.78万元、2165.05万元,占总体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7.08%、4.75%。收购这两家公司形成商誉2.80亿元,由于业绩不佳,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347.48万元。
看上去,这次并购有点亏,其实拓普集团赚大了。
拓普集团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6%、净利润同比增长2.0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0.47%。如果没有2017年年底的并购,前两项数据将变成3.30%、-5.16%,虽然收购的两家公司的扣非净利润没有披露,但不难看出,没有它们,拓普集团的扣非净利润也会下降。
虽然这两家公司的2019年业绩大幅下滑,但拓普集团同年的业绩也在下滑,没有这两家公司,拓普集团2019年的营业收入还不如2017年、净利润还不如2016年。
而且,两家公司对拓普集团2020年定增作用重大。
这是两家专业生产 汽车 高强度钢底盘的供应商,在该领域深耕二十余年,拥有丰富的制造经验和深厚的质量控制能力,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拓普集团自2003年启动轻量化悬挂系统项目,形成了较丰富的轻量化底盘产品线。同时,公司于2017年通过并购快速切入 汽车 高强度钢底盘业务。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相关的高强度钢和六大轻合金成型工艺,通过工艺路线的覆盖实现产品线的全面覆盖。
这一切,就为2020年定增融资20亿元铺平了道路。
股权融资太容易
拓普集团曾计划在2018年资本性支出约22亿元,主要用于设备采购、基建投资及其他投资。预计2018年可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约40%。公司会采取规模化采购、管理协同、精益生产等方式控制生产成本,力争保持利润相应增长,为股东创造价值。
从上文来看,公司的业绩预测并不靠谱。
而撑起这些业务需要大量资金,资金从何而来?
在2017年年报,拓普集团计划这样筹集资金:公司总资产107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39%。经公司董事会认真研讨,认为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5%以内仍可保证经营安全,按此测算,公司仍有超过35亿元的间接融资空间。另外,按预测公司未来每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超过10亿元。因此,在保证募集资金专款专用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公司章程规定的分红因素,公司未来5年可以投资金额约为60亿元,可以保证公司战略规划及投资计划的实施。
可是,2013年至2017年,拓普集团经常是无借款经营。只有2014年年末有短期借款2.55亿、2016年年末2亿元、2017年年末8.09亿元,无长期借款及其他有息负债。对于这种情况,拓普集团的理由是:较少地使用负债融资是公司长远稳健发展的基石;此外,目前负债经营的财务成本相对较高,为降低经营成本,公司较少使用负债融资。
为了实施股权融资,显示出资金紧张,拓普集团只是象征性借点款。8.09亿元已经是目前为止最大的借款余额了。
比起谨慎借款,拓普集团的分红积极很多。2013年至2015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1.47亿元,现金分红8.80亿元,分红比例76.71%,其中2015年现金分红4亿元,分红比例97.87%。
现在,第三次股权融资20亿元又将开始,拓普集团的种种投资又可以进行了。
过去5年,拓普集团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高达47.25亿元。固定资产快速增加,2019年年末固定资产39.41亿元,比2017年增加了20亿元,翻了一番,但营业收入(不含2017年并购的公司)反而减少了,净利润减少了4成多。
拓普集团的未来要看三大新业务。但不管未来经营的好与坏,其日子依然可以过得很滋润,坐拥这么多土地、房产,借款这么少,股权融资那么容易,日子能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