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欠122亿!乐视视频高调“自黑”背后:贾跃亭仍是大股东
继APP图标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的“红包大战”的新战场后,乐视视频成功“吸睛”。
2021年2月7日一早,乐视回应App“欠122亿”字样, 称不影响使用,乐视视频仍运营。并且表示虽然有困难,但逆境时更要乐观面对。
相较于各大互联网巨头在“分钱”的举动,乐视视频安卓版APP图标下方却显示着“欠122亿”字样,可谓是“独树一帜”。
与“下周回国贾跃亭”的热度相比,乐视视频却鲜有人问津,但如今竟以如此“高调”的方式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
2020年5月,乐视网股票被终止上市,更名为“乐视退”。从2004年创办,到2010年上市,并且在2015年曾创下最高1783亿市值的辉煌,作为创始人的贾跃亭但在退市时,股价已跌为0.18元/股,市值仅为7.1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 还有18.89万的股民套在其中。
而乐视视频这波“自黑”也并非没有根据,截至2020年9月30日,乐视退实现营收2.23亿元,净亏损9.32亿元,总资产为50.83亿元,总负债高达209.18亿元。
有知乎网友戏称:“看来贾老师是买着回家的机票了”。
调侃归调侃, 贾跃亭目前依旧为乐视视频APP背后的开发者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2.41%,为实际控制人。
在“乐视退”中,贾跃亭还持有22.52%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当然除了股票,截至2019年12月31日,乐视视频PC端和移动端累计注册用户数分别约为0.21亿和0.64亿,两者合计累计不到1亿人。
但是用户的活跃度却不容乐观。根据2019年年报,乐视视频日均独立访问者数量PC端为47.63万人,移动端为139万人,累计不到200万人;日均视频播放量PC端为118万次;移动端为511万次。
这个用户活跃度放在目前的在线视频领域根本不堪一击。据2020年2月QuestMobile报告显示,爱奇艺APP月均活跃用户数较达到达6.06亿,腾讯视频APP以5.9亿月活跃用户排名第二;优酷APP、芒果TV APP与哔哩哔哩APP分别以4.46亿、1.85亿和1.33亿的月活跃用户数分列第三至五位。
另外,乐视视频的营收也主要来源于付费会员及发行业务、广告业务和其他业务。从2019年来看,其非捆绑硬件付费业务销售数量处在130-190万/月区间内波动,付费业务平均金额处在17-19元/月区间内波动;续费率约为5%/月左右。
虽然乐视视频成功吸引了一波关注度,但如今还有多少人愿意为贾跃亭的“梦想”买单?
(作者 | 市界 曾嘉艺,编辑 | 朗明)
B. 乐视网最后一天谁买入9亿
一般是游资和散户在买入。以2019年4月24日龙虎榜数据为例,广发证券广州中山三路中华广场营业部买入104万元;西藏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买入75万元并卖出48万元;西藏东方财富证券诸暨红旗路营业部、广发证券珠海景山路营业部分别买入73万元、55万元。西部证券深圳中心路卖出1300万元,东方证券杭州龙井路卖出870万元。至于这些资金接盘的目的,无非是赌乐视网今后能够启动资产重组,或赌该上市公司能够实现恢复上市。
1、 2019年4月19日晚,乐视网发布公告称,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如果公司触及“最近一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或“最近两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均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暨公司股票将于4月26日开市起停牌,无法进行股票买卖。
拓展资料:
1、 乐视视频,原名乐视网,2004年成立与北京,享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致力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被业界称为“乐视模式”。
2、 2010年8月12日,乐视在中国创业板上市,是行业内全球首家IPO上市公司,中国A股最早上市的视频公司。2017年11月10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贾跃亭在回函中表示无力履行无息借款与增持承诺. 2019年4月2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乐视网及贾跃亭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证监会决定对乐视网及贾跃亭立案调查。2019年11月1日,其收到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通知,乐视网需于11月7日支付诉讼费612万,否则视为撤诉,其办公场所将被强制腾退。“公司存在因支付巨额诉讼费,或将导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2020年5月14日,乐视网股票被终止上市。
C. 贾跃亭个人破产,前20大债主为何没有乐视网
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乐视网在贾跃亭个人破产之前就已经让他清还了债务。美国时间10月13日,贾跃亭在美申请个人破产重组。贾跃亭又以待偿债权超过250亿人民币、资产和债务跨国所有的空前案例,创下中国个人破产案首例。
乐融新露面后,没有更多的公开数据,但据估计,乐融对贾跃亭及其关联方的索赔仍有近40亿元。但是,乐融智信不在贾跃亭的债权人前20名中。此外,今年1月,乐融智信通过自负盈亏向民生信托归还了9.01亿元,相当于为贾跃亭解散了近10亿元的债务。
D. 乐融致新CEO:乐视视频欠122亿是自嘲,正视巨额债务
乐视视频App写着“欠122亿”。 截屏图
乐视网再回应“欠122亿”。
2月8日,前乐视视频(乐视网)CEO、现乐融致新CEO张巍对于App写着“欠122亿”一事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有些网友猜测说‘122亿’是各大平台的春节红包的分红金额总额,实际并不是,当时我们自嘲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但是‘122亿’确实也不是乐视视频欠款精确的金额,因为乐视网还在老三板上市,具体的欠款金额要以乐视网公布的年报为准。”
2月7日,乐视网对此回应称,此次乐视视频App更换logo图标系公司的春节推广行为。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净资产约为-153亿,此次更换乐视视频APP图标logo为欠122亿,主要系出于推广效果最大化考虑,同时也表示乐视网正视身负的巨额债务,自爆发经营危机以来乐视网一直在努力经营,没有放弃,深知公司所负的 社会 责任。
关于乐视视频App写着“欠122亿”自嘲的原因,张巍解释道:“这不是特别的策划,只是机缘巧合。大家也都知道,公司的状况不会有营销费用,更别说是发春节红包了,但是在各大平台都在抢占用户时,我们也想着能做点什么。 1月29号下午,我看到剧星传媒俞总发的朋友圈,是关于抖音快手网络春节发红包的一个评论,而乐视视频依旧负债累累,我忽然就有感而发想到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个点来自嘲一下,于是就把想法给了相关品牌团队的同事。结果大家一评估,觉得负债确实也不是秘密,这些年我们确实也挺艰难的,所以自嘲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
值得注意的是,据乐视视频统计,此“自嘲行为”之后,乐视视频App下载量涨幅接近20%。
乐视网还在创业板上市时,乐视视频是乐视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乐视网已经退市,据张巍介绍,乐视视频现在依旧还是乐视网最主要的产品,没有发生变化。
对于现在乐视视频、乐视网、乐融致新、乐视电视之间的关系,张巍解释道:“乐视视频是乐视网公司下最重要的核心产品,包括网站、APP,还有M站;乐融致新跟乐视视频是分开的,乐融致新主要的产品跟乐视电视有关。乐融致新在2018年年底、2019年年初时从乐视网出表了,但是乐视网仍然还持有乐融致新股份,是乐融致新的股东,二者也是关联方的关系。 ”
那么,退市之后的乐视网还有多少员工?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 据张巍介绍,乐融致新大概是240-250人左右,乐视网现在有200人左右,一共是约450人。每个月两个公司支出薪酬大概在1000万,一年总的薪酬支出在1.2亿左右。
乐视网的财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22亿元,亏损9.32亿元。
张巍坦言,公司经营压力不小。“2020年疫情对公司的会员收入有帮助,但是对广告收入有负面影响,2020年年初疫情最严重时,公司做了一次降薪,大概在10%左右。但他们比较理解公司所处的状况,没有一个人给公司出难题,管理层也是比较感动,确实是公司的艰难情况摆在那,所以也没有影响工作的热情。”
谈及乐视网的债务问题,张巍表示:“ 历史 上这些债务的问题它毕竟没解决,唯一现在压力比较小一点的就是,这些债权人对公司的处境比较理解,没有给公司更大的压力,这也是现在我作为一个经营者非常感谢的,但凡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债权人来干预,可能公司又会陷入之前非常大的困难之中。其实乐融致新欠融创的钱最多,这应该感谢融创,它没有比较激进地直接让这个公司把资产卖掉用来偿债,而且在公司不能维持运转的时候,之前一直是靠融创输血。 ”
据张巍透露,大股东贾跃亭和孙宏斌目前都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乐视网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前的前十大股东名单显示,贾跃亭持有乐视网22.52%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天津嘉睿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56%,为第二大股东。乐融致新第一大股东为天津嘉睿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6.05%,第二大股东为乐视网,持股比例36.4%。天津嘉睿汇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即当年孙宏斌入股乐视网、乐融致新等公司时的主体。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010年8月12日,在创业板上市,曾是唯一一家在中国上市的视频网站,也是最早宣布盈利的视频网站。最辉煌的2015年,乐视网市值一度达到1500亿元。
2017年,贾跃亭的乐视非上市体系陷入资金链危机,上市公司乐视网受到波及。由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乐视网从创业板退市。2020年7月20日,乐视退最后一个交易日平收,报0.18元/股。
乐视网在2月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从2月3日起,乐视网开始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股票转让方式为集合竞价每星期一、三、五各转让一次,股票简称为乐视网3,股票代码400084。
校对:张亮亮
E. 乐视网连拉15个涨停,19万股东沸腾,贾跃亭是否真要赔偿股民
不一定是赔偿,可能是乐视网的一种炒作行为。媒体报道,贾跃亭对外透露,自己在个人信托中,预留了部分的资产,用于归还乐视股民的损失。该消息传出来后,引发不少股民的震动。有股民直接选择加仓乐视网,结果乐视网的股价在老三板上,直接涨停,并且一口气创造了15个涨停,从公开数据来看,目前还持有乐视网的股民接近19万,不过每个人持有的份额都不多。还有股民在社区发文,贾跃亭真的会还钱吗。
F. 把债主变成股东 贾跃亭:你必须相信FF成功 信也要信不信也要信
7月2日,许久未对外发声的贾跃亭通过微博发表了题为《打工创业、重启人生,带着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诺》的公开信。贾跃亭信中宣布,其在美国申请的个人破产重组程序终于完成,重组方案正式生效,同时债权人信托也正式设立并开始运营。
在公开信中,贾跃亭不仅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因乐视网退市而蒙受损失的股民的歉意,对以往投资人的感恩,更阐述了自己对乐视网股民、债权人、投资人以及FF全体员工的承诺——以FF创始人、合伙人和CPUO(首席产品和用户体验官)的身份与全体合伙人一起把FF做成。
“人生重启,以创业的心态打工,用打工的方式创业。”贾跃亭在公开信中表达了对各界的支持“让自己能够‘踏上’回家的路”。这样言辞恳切的表述,似乎预示着“下周回国”不再是各界眼中的一句调侃。如何理解贾跃亭的破产重组成功?贾跃亭能否东山再起?已经成为了外界密切关注的话题。
1
“债主”变“股东”
根据贾跃亭发布的公开信,贾跃亭将把目前个人所持的全部FF股权转入债权人信托。通俗解释,就是贾跃亭将所欠债务与FF未来的盈利关联起来,如果未来FF实现盈利,债权人可以通过分红一点点获得所欠债务的偿还。
在公开信中,贾跃亭也明确表示FF合伙人制,FF的研发、融资、BD等业务进展十分顺利,车辆软件和操作系统不断升级;B2B业务推出后,已经成功与两家美国重要企业达成了智能行驶平台的合作协议,公司与国内的一项重磅合作也有望近期达成。
“与此同时,2019年年初就已经制定的FFIPO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目前进展势头良好,FF正在筹划希望短期内快速完成IPO项目,给FF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FF取得更大的成功,”贾跃亭如此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14家股东索赔近33亿元 昔日明星公司“套牢”多家知名机构
在中国商业世界,乐视系的兴衰是段无法回避的故事。对于投资者来说,乐视系的经历或许更像一本教科书。
2019年5月15日,即乐视网股票彻底暂停上市的第三天,乐视网发布公告称,公司面临与其他乐视 体育 原股东共同承担前海思拓股权回购等裁定结果。前海思拓系乐视 体育 B轮融资的投资方,目前持有乐视 体育 0.46%的股权。 根据乐视网内部测算,乐视 体育 A+轮和B轮两轮融资本金达84亿余元,若均按照每年12%的单利计算,乐视网最大回购责任涉及金额达110亿余元。
根据投中网不完全计算,因其未能如约于2018年上市,目前已有14家投资方向乐视 体育 原股东提起仲裁,要求赔偿共计约为33亿元的经济损失。 投中网还发现,因乐视 体育 违规出借给关联公司40亿元而导致资金困难,因此被投资方诉至法庭。
与投资方的纠纷,折射出乐视 体育 的尴尬处境,这个曾经备受热捧的“乐视系”重要板块如今已举步维艰。 而它背后的股东,包括普思投资、云锋基金等一众明星投资机构亦被“套牢”其中。
以管窥豹,乐视 体育 与投资人的纠纷也许反映了一个创投圈无法回避的问题:投资人的利益该如何保护?
因乐视 体育 未能实现在2018年上市承诺而对乐视网提出仲裁的,不止前海思拓一家。
乐视网公告称,已有14家乐视 体育 股东对上市公司提起仲裁申请,除前海思拓外,其他13个股东的仲裁仍在审理过程中。
乐视 体育 的股东与乐视 体育 及乐视网的仲裁纠纷,主要源于乐视 体育 《B轮融资协议书》和《B轮股东协议》。按照上述两份条款表述,乐视 体育 需要在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投资方认可的上市工作。如果违约,那么乐视 体育 原股东(乐视网、贾跃亭控制的乐乐互动及北京鹏翼资产)需在投资方发出书面回购要求后的两个月内,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投资本金+年化12%收益),以现金形式收购投资方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权并支付全部对价。
乐视 体育 如今的境地,绝非无法实现2018年上市诺言这么简单。“资金链断裂、难以恢复正常运营,被大量债权人起诉”是乐视 体育 现在面临的尴尬现状。 投中网查询,截止发稿,乐视 体育 已6次被地方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这直接导致了乐视 体育 投资人退出无望。乐视 体育 成立于2014年3月,是贾跃亭乐视版图的重要部分。2015年5月,乐视 体育 宣布完成8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穿透后包括万达集团、云锋基金、王思聪旗下普思投资等;2016年3月,乐视 体育 宣布完成80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穿透后包括海航资本、北交投资、新湃资本、鲁证创投等20多家机构,还包括孙红雷、刘涛、陈坤等多个明星作为个人股东入股;2017年5月,乐视 体育 又称自己完成了B+轮融,投资方包括中意宁波园下属基金和部分新老股东。
这是一份“星光熠熠”的名单。 除了云锋基金、普思投资这些知名机构,不少投资方背后股东声名显赫。比如,参与乐视 体育 B轮融资的萍乡市东方汇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下称“萍乡东方汇富”,其背后机构是东方汇富,由在国内有着“证券教父”之称的阚治东创办。
投中网查询,根据最新股权结构,目前“海航系”通过嘉兴永文明体投资持有乐视 体育 5.56%股份,萍乡东方汇富持股比例为5.14%,普思投资持股比例为3.96%,云锋基金持股比例则为3.13%。
一度,乐视 体育 曾经让投资方满怀期待。在B轮融资时,孙红雷曾代表明星投资者发言称:“我对乐视 体育 的发展前景绝对有信心。我们会当模范股东,出钱出人出力,让文体彻底不分家。”
不过,乐视 体育 似乎并未让投资人满意。 除了未能如约在2018年上市,投中网发现,部分投资人对乐视 体育 的“控诉”还包括其曾“擅自向其关联方乐视控股出借了40多亿元资金”,导致公司资金紧张影响正常运作。
在普思投资对乐视 体育 及乐视网的仲裁申请中,普思投资称乐视 体育 在未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向乐视控股出借了40多亿元资金。由于资金被关联公司占用,乐视 体育 大量业务因资金紧张而无法进行,导致申请人的投资权益遭受损失。
在投中网获得的民事判决书((2017)京03民初384号)中,萍乡东方汇富则将乐视 体育 及相关人员告上法庭,控诉乐视 体育 未经董事会决议合法有限授权,为乐视控股提供约40亿元巨款,导致乐视 体育 经营严重困难,其股东权益受损。
根据判决书法院认定事实部分,此笔借款,彼时作为乐视 体育 董事的王思聪和夏晓燕并未签字。
不过,在这份一审判决书中,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认为,40亿元的借款导致的后果首先是乐视 体育 债务的增加,这仅是构成了乐视 体育 公司的损失,与萍乡东方汇富自身财产权益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除了发起仲裁,诉至法庭,投中网发现还有乐视 体育 间接股东以1元转让持有股份。4月4日,“海航系”上市公司凯撒 旅游 称,因乐视 体育 业务仍无任何好转迹象,公司计划以1元价格转让持有的嘉兴永文明体投资全部股份于“海航系”另一家公司。至此,凯撒 旅游 不再间接持有乐视 体育 股份。
实际上,在创投圈,被投企业经营困难,投资人无法得到预计回报的情况不在少数。仅乐视系,除了乐视 体育 ,乐视影业亦频传经营不善新闻,还于2019年年初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身后包括张艺谋、孙俪等在内的投资人均被“套牢”。
“当然是自我保护与事前防范。风险投资的关键词除了投资之外,还有风险二字。”被投中网问及“投资机构该如何在投资中最大化保证正常退出”时,一专注于消费领域的投资人强调道。 他认为,有投资就有风险,在投资中拿不到该有的投资回报甚至亏本是投资人必须要承担的商业风险,对于风控体系的搭建而言,事前判断比事后追责更为重要。
所以,在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所签订的投资协议中,尤其当涉及到投资机构的退出要求条款时,带有股权调整机制的对赌性质的股权回购协议,常常出现在融资协议里,用于保障投资机构的正常退出。
多家投资机构也向投中网表示,除了天使轮等早期投资,投资机构在与被投企业的投资协议中一般都会签署类似的对赌协议,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基金到期时的有效退出。
比如,在投中网获取的一份珠海市魅族 科技 有限公司章程中,也发现了此类的“对赌条款”。该份章程第八章《公司的股权协议》第十六条“B轮投资人及虹华基金的对外转让权”中写道,尽管本章程有其他规定,如果公司在2019年6月30日仍未完成全体股东之间另行约定的合格IPO,任一B轮投资人有权向第三方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权;如果公司在2025年6月30日仍未完成合格IPO ,虹华基金有权向第三方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权。
不过,也有企业端在接受投中网采访时说道,在项目发展初期,其不太会选择有此类对赌要求的投资机构。并且,特别是在早期融资阶段,不是每一家机构都会在投资协议中提出对赌性质的股权回购要求 。“对于企业来讲,还是要按照自身的发展战略,在适合的发展阶段匹配适合的投资机构。即使在项目发展后期有上市需求时考虑到机构的退出而签署了一些‘估值调整协议’,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当成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期待。”
“某些投资机构之所以不把看似既可以约束被投机构,又能够最大效率保证退出的条款放到投资协议里,是因为类似的对赌条款其实更像是‘君子协议’。” 上述专注于消费的投资人对投中网直言。在他看来,虽然司法判决认可此类协议的法律效力,但最终这份协议是否有效,取决于被投企业并不可控的道德与格局。
如若具备法律效力的投资条款在实践过程中仍为“君子协议”,那在投资中,投资机构的利益到底需不需要保护?又该如何保护?
多位投资人在接受投中网采访时均认为,即使在投资协议中签订了对赌性质的股权回购条款,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人就能如愿以偿地获得期待的投资回报。“如果遇到那些尽管不着急上市但不差钱的被投企业也还好,起码可以不赔本;但若是摊上乐视系这种‘老赖’,投进去的钱也只能打了水漂。”(文/马慕杰)
H. 乐视定增投资者有哪些
有财通基金,章建平,嘉实基金,中邮创业基金
1、发行完成后,贾跃亭持股比例由36.45%微降至34.46%,章建平持股比例1.26%,位列乐视网第七大股东。贾跃亭及贾跃芳自2013年开始股权质押比例居高不下,直至2019年2月13日,贾跃亭所持股份经过2018年及2019年几次解押后的质押比例仍高达90.7%。
2、章建平为A股市场知名牛散,通过参与定增位列联络互动、东方财富前10大股东之列。章建平持有联络互动8418.1万股,持股比例3.87%;持有东方财富4106.78万股,持股比例1.16%,位列第10大股东。
拓展资料
乐视这几年的问题
一、股东减持目的缺乏有效监督。
虽然乐视网在减持公告上会写明减持后的资金流向,如贾跃亭曾在公告里强调会将减持部分的资金免息借款给公司用于日常运营,以缓解公司资金流的紧张。然而控股股东真正的减持动机并不能仅通过这一公告就认定,还可能是考虑到市场动荡而规避风险、股价被高估想要套现一部分、改变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等因素。
二、关联方频繁减持无法获得有效规制。
贾跃芳作为乐视网的高管之一,在2014年经过三次减持,其持股比例由6.27%降至4.89%,由此脱离持有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身份。作为贾跃亭的胞姐,是公司重要的关联方,而由于缺少对关联方减持后控股股东股权交易的限制规定,给贾跃亭之后的减持提供了良好环境。
三、股权质押监管问题
股权质押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2013年5月24日,上交所和中登公司联合发布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标志着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由场外逐渐转向标准化程度高的场内模式。自此,我国上市公司质押股票的意愿不断攀升,市场平均质押比例由11.61%升高至2018年的17.1%,出现了“无A股不质押”的局面,但也暴露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监管的诸多问题。
四、股权质押后的现金流向无法获得有效监督。
乐视网股权质押公告中,除部分公告未对资金流向做出说明外,约70%的目的显示为“个人投资、个人资金需要”,且并未具体加以描述。2014年底,贾跃亭公布“SEE计划”宣布进军汽车领域,但事实上FF并非乐视网旗下的子公司,仅是作为由贾跃亭担任实际控制人、与乐视网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贾跃亭以乐视网的股权出质获得巨额资金,并将该部分财物支出给另一家自己作为控股股东的企业上,易影响债权人及投资者对乐视网股票保值增值的信心,降低股票价值,损害投资者利益。
I. 乐视网的背后为何是一众"被埋"的股东
7月2日,贾跃亭在发布公开信《打工创业、重启人生,带着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诺》公开信中提到,在得到个人债权人委员会的批准后,他已经在债权人信托中预留了不超过10%的比例,主要用于乐视网股民的或有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