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米集团为什么要撤回去年发起的主板存托凭证公开发行申请
曾顶着“CDR概念第一股”光环的小米集团,终止审查了,撤出了A股的IPO排队通道。证监会8月30日晚间更新的IPO排队情况显示,小米集团于8月26日终止审查,目前证监会CDR排队队列中暂无企业,时隔13个月,曾经暂缓CDR发审进程的小米,离开了A股。
此次是小米集团主动撤回了CDR申请,小米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目前小米集中精力于集团业务发展,同时拥有充足资本,经慎重研究考量,决定终止本次主板存托凭证公开发行事项。小米集团已经向中国证监会递交撤回本次CDR申请文件,该撤回已获中国证监会接纳。
Ⅱ 中消云为什么终止上市
你好,2021年2月27日,中消云因自身原因自行申请了终止上市。中消云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中消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同时提交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销保荐中消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最终根据有关规定,深交所终止对了中消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中消云终止了上市。
根据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日讯, 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消息,深交所决定终止中消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
2021年2月27日,中消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中消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向深交所提交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销保荐中消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中消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因此,中消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了上市。
拓展资料:什么是中消云?
中消云全名中消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消防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业务。公司主营业务有消防电子及应急疏散业务、消防物联网设备及服务和消防灭火业务三大板块,其中,消防电子和应急疏散业务为公司目前阶段的核心业务。
中消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3334万股且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发行均为新股,原股东不进行公开发售股份。中消云原拟募集资金5.71亿元,分别用于消防科技创新产业园智慧消防设备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智慧消防云建设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但最终终止上市。
Ⅲ 德隆ipo被否的主要原因包括哪些
德隆ipo被否主要原因如下:
证监会近期更新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企业情况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90家企业中止审查或终止审查。其中,上交所中止审查企业27家,深交所中小板中止审查企业10家,创业板中止审查企业21家;已公布的终止审查企业则有32家。
从中止审查的情形来看,多数企业因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还有部分企业因为发行人主体资格存疑或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或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等。
IPO审核的趋严从监管层对中止或终止审查的态度可见一斑。证监会强调,因主动撤回申请而终止行政许可审查,并不意味着上述法律责任的豁免,并不产生终止追究责任的法律效果。
证监会表示,在发行审核过程中,将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管职责,重点关注在审企业是否存在“带病申报”的问题,严格遵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强化问核工作力度,从严审查、从严把关,坚决把不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挡在IPO大门之外。尤其是对于明显不符合发行条件或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瑕疵,保荐机构不审慎履行保荐工作职责,不积极采取措施主动撤回申请,仍然隐瞒掩盖,心存侥幸,带病申报,意图博弈过关的,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依法严肃追究有关机构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Ⅳ 陈凯歌的资本梦为何如此坎坷
A股市场影视板块孱弱无力,想登上A股的影视公司也世事不尽如人意。
作为影视剧老大哥的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丽传媒),不仅近期刚刚遭遇了“《白鹿原》停播”风波,而且其等待了五年的IPO又遇到了“终止审查”,欲衔接资本市场的梦又碎了。
【IPO终止审查】
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2017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的名单中,新丽传媒俨然在册,终止审查决定时间为2017年5月3日。
这意味着,新丽传媒等待五年的IPO梦再次折戟。
每经影视记者先后联系新丽传媒相关负责人,但该人士称目前就IPO之事不方便对外回应。
据娱乐资本论报道称,此前新丽传媒董秘办人士曾回应:“撤回申请材料,只是为了准备重新申报。”而重新申报IPO是因为上一次申报期内有股权变动,如果不撤销,反而会耽误公司上市的进程。
每经影视记者也就娱乐资本论报道的公司回应向新丽传媒询问,但该人士并未回应。
按照上述媒体报道,此次撤回申请材料,新丽传媒上述人士称是公司主动递交的终止申请,不过若要重新申报,这个时间就不好说了。按照目前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17年5月18日,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还有476家。
若要重新申请IPO,今年新丽传媒的业绩也非常关键,这些作品是否能够助力新丽传媒在业绩及口碑上再上一层,还需要持续关注。
Ⅳ 老字号狗不理退市!慈禧曾“代言”,还跨界卖面膜
作者|市界王春晓
编辑|朗明
曾被慈禧带过货的着名老字号狗不理,最终还是主动退市了。
5月8日,餐饮老字号品牌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终止股票挂牌的申请,并于5 月 11 日起,终止其股票挂牌。
关于退市原因,狗不理在4月10日的公告中提到,“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当前实际经营状况,申请终止挂牌。”
主要收入来自速冻包子、酱卤肉等
近年来毛利率持续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狗不理包子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至今有100多年 历史 ,是“天津三绝”之首,也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2000年春晚上,冯巩和郭冬临的相声曾让狗不理的名气大增:“这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呢,它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就像一朵花”以及“竹板这么一打,雪片大如花,我仔细一看天上下的是狗不理包子。”
2005年,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1.06亿元收购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国有产权,和其对子公司所持股权。改制后的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终受益人为张彦森,持股比例60.99%。
2014年,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尝试登陆中小板,但在这一年7月,证监会公布的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中,狗不理集团位列其中。不过,母公司上市计划搁浅后,第二年,狗不理集团推动旗下狗不理食品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根据近年财报,上市后,狗不理的营收和净利润基本保持持续增长,但二者增长十分平淡,2015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为0.89亿元、1亿元、1.08亿元、1.29亿元、和1.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14亿元、0.18亿元、0.21亿元和0.24亿元;同时,毛利率也逐年下降,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39.8%、39.26%、37.99%。
2019年,狗不理的主要产品速冻包子、酱卤肉制品和速冻面点礼包,三者营收分别为6398.6万元、3007.5万元和3217.6万元。其中速冻包子占营收的41.34%,同比增长7.25%,酱卤肉和速冻面食礼包的增长比例分别为71.81%和24.28%。
另外,上市以来,狗不理的总资产也一直保持在1亿元左右,2019年达到1.15亿元,与2015年相比,仅多出900万元。
在2019年的财报中,狗不理也提到了自身存在的经营风险:公司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天津,销售额及经营成果65%左右均来自于天津地区。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对其他区域市场的开发力度,2019年,公司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全国其他区域市场将逐步得到开发释放。一段时期内,公司产品销售市场仍将以天津地区为主,业绩增长受到一定限制,经营风险亦相对集中。
另外,狗不理集团旗下的连锁餐饮酒店等子企业是公司主要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公司业务的关键资源要素与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关联度,存在一定风险。
价格高被称脱离群众
跨界做咖啡面膜不尽人意
狗不理从包子铺做起,近年来却尝试走高端化路线,在2017年,狗不理董事长张彦森在作客央广之声《企业家说》时表示,“一定打破一个思想,就是说老字号就是便宜。阿玛尼也是老字号怎么不便宜呢?LV也是老字号怎么不便宜呢?我们老字号确实是来源于民间,来源于顾客,来源于老百姓,口口相传给你推成了一个老字号,这个不要忘本。但是老字号为了做久,一定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在保持质量的情况下,就要有一个合理的价钱。”
然而,狗不理的价格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因为价格高,其还被称为“包子界的爱马仕”。某点餐平台显示,一笼8个的猪肉包46元,三鲜包48元,天津总店的人均消费在118元/人。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表示,“价格不亲民,以前是大众食品,现在脱离了群众”,“卖得又贵又不好吃,服务还差,自砸招牌”,“价格背弃了老百姓”。
此外,狗不理还曾尝试跨界其他业务。2015年,狗不理以3000万拿下高乐雅在华经营权,当时的张彦森十分自信,“预计2015年开20家店,五年内开连锁门店200家。”
但4年后的2019年,有媒体报道,高乐雅在全国仅有60余家门店,其中天津占21家。
2019年,狗不理又并购澳大利亚益生菌企业,并称将在益生菌领域,进行新技术研发,服务传统食品及 健康 领域。这一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狗不理又卖起了面膜、眼罩等护肤品,不过,这也被不少人认为脱离了主业。
如今退市后,这家老字号的发展也注定了会更加不易。
Ⅵ 在证监会的预披露中查到公司信息,披露状态是“预先披露”,但是为什么在IPO进程中看不到名字
1、确认下两个表格《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中的不同页签,建议全”工作簿“搜索。
2、如果查到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肯定在当期的EXCEL表中有,或者你查的EXCEL表版本不对,因为每周更新。
Ⅶ 南京斯迈科被退出创业板了吗
IPO重启后,已过会的企业几乎都是跃跃欲试,争取早日登陆交易所。然而在这里面,并非都是幸运儿。南京斯迈柯特种金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斯迈柯”),本已过会,却突然遭遇终止审查,折戟资本市场,成创业板首例。
证监会网站显示,在截至2014年2月27日的《创业板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中,本年度已终止审查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名单中(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出现斯迈柯的身影,审核时间为2014年2月26日。
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斯迈柯则成为本年度IPO重启以来,首个被终止进程的创业板已过会企业,记者查阅相关公告发现,其IPO计划曾于2011年12月20日在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2011年第83次会议时获得通过。与此同时的还有云意电气,但后者2012年3月21日即成功上市。
对于斯迈柯过会后突然终止审查IPO进程,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现在正值剩余30家已过会企业补2013年年报的窗口期,这次斯迈柯的终止审查IPO,或许与此有很大关系,去年的业绩也许不理想;另一方面,此前关于这家公司的质疑也层出不穷,也有可能部分质疑被监管层证实。
业绩或成主因
此前,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近期首发企业审核情况及下一步安排》称,目前已过发审会且办理完会后事项的首发企业,都已取得核准文件;其余过会企业除个别企业外,均拟补报2013年年报,预计要到3月才能发行。此外,目前在审的首发企业,预计也要到3月才会召开首发企业发审会。
对此,券商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企业基本面没有太大问题的话,能在节前发的就都发了,剩下没拿到批文的多为经营、募投出现问题需要补充会后事项,所以难以在节前顺利拿到批文,或者出现诉讼以及被监管层立案调查导致会后事项暂时无法补充的公司。”
资料显示,斯迈柯的主营业务为特种金属压力容器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公司提供的产品使用了钛、锆、镍、高级不锈钢、金属复合材料等特种金属材质,包括了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和储运容器等工艺流程中的关键装置,涵盖了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制药、环保等下游应用领域。
本报记者查阅,在已经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中,与斯迈柯处于同一行业的具有可比价值的公司为科新机电,在2014年2月27日晚间,其发布去年业绩预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1.97%。
对此,科新机电解释称,虽然本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公司募投项目和新疆科新重装有限公司制造基地产能均未达到预期产能,未能实现规模效应,固定性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无法摊薄;加之市场竞争激烈,本年度完工产品订单附加值较低,产品毛利率同比较大幅度下降。
从此看出,特种金属设备制造行业去年的日子并不好过,而记者查阅斯迈柯IPO申报稿发现,公司的核心技术寥寥可数。即使是已经获批的五项专利,都是在2011年8、9月份才获得通过。
有机构对其业绩预测称,一方面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订单的附加值在降低,产品的毛利率也在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在行业内没有特别先进的核心技术,还有一点即是其原材料钛、锆、镍等去年处于回暖期,价格也在上涨,因而斯迈柯去年的业绩或许很不理想。
而深交所网站显示,对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的要求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30%;最近一期末净资产≥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发行后股本总额≥3000万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质疑中过会
虽然2011年末赶上了已经过会的列车,但斯迈柯的IPO进程也多次遭遇坎坷。
本报记者查阅资料显示,虽然过会了,但斯迈柯并未能如愿以偿地快速登陆创业板。而是由于证监会自2012年末对在审IPO企业发出《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后,开始了三个月的自查阶段。
随后,证监会当年4月又进行了抽查企业的选取工作。在创业板抽取的10家公司中,又发现了斯迈柯的身影,抽查结束后,IPO却意外暂停,导致其至今仍然没能成功登陆创业板。
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伴随斯迈柯的却是层出不穷的质疑声。申报稿显示,斯迈柯的业绩增速较快。“近三年净利润621万元、1372万元、2611万元;高于同行的毛利率24.23%、23.59%、26.78%。”然而,光鲜背后隐藏的是业界对斯迈柯财务问题的担忧。突击入股的股东成立时间与入股斯迈柯时间的间隔之短令人生疑,而其中一些股东与永金投资的关联关系以及道不明的销售数据更是让人大惑不解。此外,深厚的PE背景虽然给斯迈柯的成长带来了很大帮助,但从股权结构的稳定性看,过多的PE则给公司经营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不间断的质疑使得斯迈柯虽然过会,也没有拿到上市批文,媒体报道的质疑也并非无中生有,这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因为拖累其IPO迟迟未能成功。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创业板IPO终止审查的企业还有,上海粱江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方正宽带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迅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艾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
Ⅷ 宝付支付牌照续展前遭央行处罚 用户投诉其“恶意扣款”
近日,央行上海分行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宝付网络 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宝付支付”)因三项违法行为被处以58万元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
本月面临牌照续展
从处罚信息来看,宝付支付的违法行为包括:未确保交易信息的真实、完整、可追溯和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未按规定设置收单银行结算账户;为不得开立支付账户的机构开立账户。
宝付支付官网披露,其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8亿。同年获得支付牌照, 许可范围为互联网支付,2019年底获批跨境支付外汇牌照,2020年初拥有VISA卡境内收单QSP资质,专注电子支付和大金融领域,并提供综合支付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宝付支付的支付牌照将在2021年12月21日进行第二次续展。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的通知》,续展主要是人民银行综合评判非银行支付机构许可存续期间的整体经营稳健性和合规性,以及支付业务的运营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客户权益保障能力、发展可持续性等情况。
事实上,针对 “为不得开立支付账户的机构开立账户”的红线,宝付支付也不是首次碰触。早在2019年,警方全链条打击“套路贷”,调查曝光了套路贷利益链条。根据央视报道,宝付支付就为“套路贷”提供支付通道,还与关联公司新颜 科技 合作提供数据支持。
在央视此次报道中,黑龙江某市网安支队接受采访称:“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支付的过程中,明知是套路贷犯罪,还为其开通支付通道,而且收费有的是每一笔按一块钱收费,有的是每笔收0.35‰,完了之后再返回系统商0.05‰。”
时隔一年后,市场传来宝付支付的母公司——漫道金服被终止IPO审查的消息。2020年11月,证监会网站披露了2020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其中漫道金服赫然在列。这也意味着,漫道金服IPO二度折乾。
天眼查信息显示:漫道金服持有宝付支付100%股份,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郑炳敏。此前的招股书数据显示,漫道金服营收结构单一依赖宝付支付。
被指“恶意扣款”、“私自扣款”
Ⅸ 快手上市了吗
快手现在已经上市了,快手全称为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快手具体的上市时间为2021年2月5日,并且是在港交所登录上市的。根据上市当天的大盘情况来看,快手上市当天开盘股价大涨194%,市值1.39万亿港元;截至收盘时间,快手股价上涨160.8%,市值为12325亿港元。
根据快手公司的招股书显示,IPO前,快手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宿华,首席产品官程一笑、银鑫、杨远熙等管理层合计持股达25.093%;IPO后,宿华持股11.8%,程一笑持股9.36%。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上市要求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上市公司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4]
上市程序
公司上市程序
根据《证券法》与《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程序如下:
一、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出股票上市申请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必须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授权证券交易所根据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核准公司股票上市申请。
二、接受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核准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报送的申请股票上市的材料,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审查,符合条件的,对申请予以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予以驳回;缺少所要求的文件的,可以限期要求补交;预期不补交的,驳回申请。
三、向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提出上市申请
股票上市申请经过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后,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提交核准文件以及下列文件:
1.上市报告书;
2.申请上市的股东大会决定;
3.公司章程;
4.公司营业执照;
5.经法定验证机构验证的公司最近三年的或公司成立以来的财务会计报告;
6.法律意见书和证券公司的推荐书;
7.最近一次的招股说明书;
8.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证券交易所应当自接到的该股票发行人提交的上述文件之日起六个月内安排该股票上市交易。 《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还规定,被批准股票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应当与证券交易所签订上市契约,确定具体的上市日期并向证券交易所交纳有关费用。《证券法》对此未作规定。
四、证券交易所统一股票上市交易后的上市公告
《证券法》第47条规定:"股票上市交易申请经证券交易所同意后,上市公司应当在上市交易的五日前公告经核准的股票上市的有关文件,并将该文件置备于指定场所供公众查阅。" 《证券法》第48条规定:"上市公司除公告前条规定的上市申请文件外,还应当公告下列事项:(一)股票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二)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东的名单和持有数额;(三)董事、监事、经理及有关高级管理人员的姓名及持有本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情况。"
通过上述程序,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以上市进行交易。上市公司丧失《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的,其股票依法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监会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
1.公司股本总额、股份结构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2.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做虚伪记载;
3.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4.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上市公司有前述的2、3项情形之一,经查证属实且后果严重的;或有前述第1、4项的情形之一,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证监会决定其股票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