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股东减持是什么意思大股东减持方式大揭秘!
上周末关于减持规定的新闻传遍市场,那么,今天就来讲讲大股东减持什么意思和大股东减持方法有哪些!
一、大股东减持是什么意思?
大股东减持是什么意思?通俗意义上来讲,大股东是指股票占比较大的股东,它表示该股东与其余的股东相比较,它的占比最大。大股东减持指的是大股东大面积抛售手持的股票,降低持股比例就称之为减持,这种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小散户减仓。
二、大股东减持方式
了解了大股东减持是什么意思之后,接下来要说说大股东减持方式有哪些。现在大股东减持方式最主要有以下三种:
(1)第一个大股东减持方式为集合竞价交易,即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进行的股票转让。
(2)第二个大股东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即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交易进行的单笔买卖申报数量不低于30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的股票转让。
(3)第三个大股东减持方式为协议转让,即相关主体就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达成一致意见后在中国登记结算机构办理过户交割(无需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的股票转让。
相信通过本文,股民朋友们对大股东减持是什么意思和大股东减持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接下来的行情中如果碰到大股东减持,股民朋友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哦!
⑵ 大股东减持股票规定
股东减持的条件为:
1、减持比例的确定;
2、一致行动人合并计算。股东减持的条件为减持比例的确定。总股数即减持比例的分母,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A股、B股、境外上市股票包含H股等数量之和,不包括优先股。减持数量,即减持比例的分子,指股东减持的a股数量,也不包括优先股。一致行动人合并计算。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构成一致行动人的多个股东所持股份数进行合并计算,整体上对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规定进行了调整适用。股东减持股票的规则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由证券交易所予以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百一十六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二)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三)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四)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大股东减持股票意味着什么
大股东减持股票是指持股超过5% 的投资者,通过大宗交易,或者集合竞价方式卖出手中一部分股票的行为。如果在个股上涨过程中出现大股东减持,则有可能是大股东趁个股上涨的机会,卖出手中的股票,进行套现操作,落袋为安,这种情况会引起市场上的投资者恐慌,大量的抛出手中股票,导致股价下跌。特别是在刚上市不久的股票,出现了大股东减持的公告信息,一定要小心这些股票可能“真实”业绩很差,目的只是为了减持股票套取现金如果上市公司在扩张发展时,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利用股票减持来进行实业的投资,则这种减持,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股价上涨。总之,投资者在面对大股东减持时,应结合其减持的原因进行综合的分析,再决定是进行买入操作,还是卖出操作。
⑶ 大股东减持股票规定
大股东减持股票规定有以下几点:
1、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以及证券交易所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 15 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由证券交易所予以备案;
3、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拟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减持时间区间、方式、价格区间、减持原因。减持时间区间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的规定;
4、在预先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内,大股东、董监高应当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披露减持进展情况。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后,大股东、董监高应当在两个交易日内向证券交易所报告, 并予公告。在预先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内,未实施减持或者 减持计划未实施完毕的,应当在减持时间区间届满后的两个 交易日内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予公告。
法律依据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 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促进证券市场长 期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规定。第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
(一)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 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 6 个月的。
(二)大股东因违反证券交易所规则,被证券交易所公 开谴责未满 3 个月的。
(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⑷ 上市公司股票减持规定
大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的,在连续任意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大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连续任意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大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交易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要注意的是持有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24个月后解禁,也就是24个月才能进行减持,持有5%以下的非流通股,12个月后解禁,也就是12个月才能进行减持。
【拓展资料】
流通股: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其概念,是相对于证券市场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与流通股对应的,还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暂时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
国家股:
国家股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以国有财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国有法人股是指国有企业法人、国有事业、社会团体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财产向独立于自己的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两者的股份均为国有股,均需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管,但由于具体的投资主体不同,因而在股权管理上也有所区别。国家为了加强对公司国有股股权的监管,先后制定了《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股权管理实施意见》、《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范性文件。
法人股:
[fǎ rén gǔ]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向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如果该法人是国有企业、事业及其他单位,那么该法人股为国有法人股;如果是非国有法人资产投资于上市公司形成的股份则为社会法人股。
⑸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规定是:1、《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第六条,具有法定情形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2、第九条,上市公司大股东在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法律依据:《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
(一)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 6 个月的。
(二)大股东因违反证券交易所规则,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未满 3 个月的。
(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⑹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票对股民是有利多还是利空
你好,减持股份是指股份公司股票的持有者对所持有的股票部分进行转卖,减少对该公司的控股权。
上市公司减持即减仓是指卖掉一部分的股票,从中赢取利润。一般来说,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从这几个角度来理解。
一方面可能是公司由于缺钱用减持来补漏洞,或是有对公司的未来不看好的可能性进行减持,这种情况属于较麻烦的,对普通散户来说是不好的信号;另一方面是,在牛市大涨的情况下,重要股东却进行减持,那么散户们也要关注了,因为这可能是公司股价已经被高估,出现了泡沫情况,进行及时退市。
还有种情况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重要股票持有人以及公司高管进行纯粹的套现行为,正常情况下,长期影响不大,但是这种情况短期可能影响价格波动。
一般来说,大小股东的减持股价会下跌,因为会增加大量卖盘打压股价。尤其是大股东,不同股东的减持造成影响也有差异,较大股东持仓变化,一方面会影响散户投资情绪,一方面使得资金变动量较大,短期内影响更大。
⑺ 十大流通股东减持规定
一、正面规定
1、大股东、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向本所报告备案减持计划;
2、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自股份解除限售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3、大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5、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二、分析
十大流通股东是指本期前十股东以及持股情况,十大流通股东是指前一报告期的十大流通股东以及持股情况。十大流通股东可能会和本期的十大流通股东相同,也有可能会出现上期的十大流通股东在本期被挤出前十的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十大流通股东的变化来分析个股。
三、十大流通股东和十大股东的区别是什么?
十大股东和十大流通股东的区别在于上市公司有没有禁售流通股。十大股东指的是总股本中所持有最多持股量的前十股东,而十大流通股股东是指前十名持有流通股最多持股量的股东,如果上市公司有禁售流通股,那么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量、影响力以及话语权则都不是最大的,而十大股东在上市公司是有全面的最大的话语权,出现变化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力是较大的。但是如果上市公司没有禁售流通股,那么十大流通股股东和十大股东就是一样的。
⑻ 持股5%大股东减持规定
1、持股5%以上的股东一般要求两年以上才能减持。
2、持股5%以上的股东通过证交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
3、持股5%以上的股东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4、持股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的股份数量,每达到该公司股份总数1%时,应当在该发生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做出公告。
拓展资料
一、持股5%的大股东减持的具体规定
持股5%大股东减持规定为:
减持股票比例达到5%的股东,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三个交易日内发布公告,且在发布公告后的两日内不能再自行买卖该股票。
2016年1月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落实《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相关事项的通知规定:
1、自2016年1月9日起,上市公司大股东此后任意连续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2、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公司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时,减持比例 中的股份总数 按照境内外发行股份的总股本计算。
3、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的, 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 5% 。协议转让价格范围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本所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4、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减持后持股比例低于5%的股份出让方、受让方,在减持后6个月内应当继续遵守《减持规定》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减持后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5%的出让方、受让方,在减持后应当遵守《减持规定》的要求。
5、所结合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预披露计划及其实施情况以及协议转让情况,定期对其减持行为进行事后核查。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将按照《 减持 规定》和本所业务规则的规定予以处理。
⑼ 大股东什么时候可以减持
大股东在3年以后以后可以进行股票减持。
1、 大股东减持也是资本运营和参与资本退出的重要方式。该指标在市场的不同时期也应得到不同的对待。具体分析取决于减持目的、减持规模、减持方式、接收机构以及减持期间的股价走势。减持有多种目的,但只不过是:一些是资本利得和撤资;一些是大股东,目的是改善他们的生活并使现金正常化;有的对公司发展不乐观而退出;有的积极进行市场价值管理;当然,一些人正在退出股权斗争。
2、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以减少二级市场的持股、减少大宗交易的持股和转让股权,但每种类型的减持对市场的影响不同。① 二级市场减持,这种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由于二级市场上投机者和散户较多,信息不对称。他们往往将大股东减持视为蔑视公司的表现,有时也会跟风,直接导致公司股价波动;② 大宗交易,为了防止公司股价波动,大股东有时会选择大宗交易作为减持的重要方式。大宗交易的接受者一般为机构基金,相对稳定,但降价规模、降价价格和订单结构应事先协商;③ 股权转让,股权转让和并购也是大股东减持股份的方式之一。它往往涉及更深层次的资本运营,减持是资产剥离或重组的一部分。严格来说,资产重组减少和二级市场现金减少的性质和目的是不同的。如果成功,它可能会改善公司的估值、融资或财务报表中的亮点,然后使股票上涨。
拓展资料:
大股东减持股份意味着什么?大股东减持低持股是指大股东在股票低位抛售二级市场持有的大量股票的行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如下:1。大股东对个股并不乐观,认为个股如果继续下跌会晚一些,那么大量的股票会在低水平上卖出,以减少股票持续下跌造成的损失。这样的降价将引起市场投资者的恐慌。大量库存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短期订单导致股票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