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双塔食品股票为什么从40多变成10元
2016年底,双塔食品发布了一系列稳定股价的公告。先是发布董事长增持公告、继而发布董事、监事、高管增持公告,随后甚至发布了大股东增持并号召员工买入的公告。大家可以去查询一下2016年底和2017年初双塔食品的这些公告。
2017年1月23日,双塔食品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向公司全体职工发出增持股票倡议的公告》,明确表示大股东将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并号召员工买入,赚了算员工的,亏了大股东补偿。
但可惜的是,事与愿违,双塔食品的股价并没有出现如期的上涨,而是在当天短暂高开后,随后便一路向下,截至2018年10月12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其股价已经从当初买入时的10块左右,下跌至目前的不到3块,跌幅70%以上,中间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
(1)002064股东增持股票扩展阅读:
1、从企业经营看,双塔食品所经营的龙口粉丝是我国着名品牌,销路不错,同时企业还经营了蘑菇种植等生意,销路也都不错。企业每年有相对稳定的利润。当然,相对于当初的市值,双塔食品的估值是比较高的。但是,重点是但是,就是第二条。
2、但是,企业的董事长、高管、大股东频频开始增持了。如果你查阅双塔食品的公告,会发现2016年底至今,企业的董事长、高管、大股东频频增持或回购,且增持金额动辄1亿元以上。
对于这样一家市值不过几十亿的企业,连续亿元以上的回购或增持,已经充分体现了大股东或高管对企业的信心。考虑到这个因素,可以忽略了估值较高的缺点。而且当时正在复读彼得林奇的书,记得彼得林奇就说过,如果大股东回购或高管增持,就是重大利好。
Ⅱ 股东增持是利好吗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在股票市场中当上市公司的股票下跌到一定的低位,上市公司有可能发布股东增持公告。那么上市公司发布的增持公告是利好吗?如果是上市公司内大股东或者管理层出现增持时,表示上市公司内部中长期看好股价上涨,通常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在上市公司股价处于相对低迷的时期,投资者可当做中长线投资参考依据之一。
如果是上市公司内部为争夺控制权,控股前两位的股东大幅增持。会使股票在市场的需求增加,股价短期大概率会有大幅上涨,但是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是较为少见的。
如果是金融机构进行增持,同样是看好后续上市公司股票的涨幅。这里投资者需要注意,是增持公告,不是在券商研报给出的增持评价,有可能在出研报之前或者之后才会进行增持,也有可能不会增持。
总体来说,上市公司增持所属的股票股份是利好消息。但是并不是绝对的,也有机构通过增持消息进行洗盘来获取筹码。而且股市是风险市场,不管是中小投资者、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股东都是有风险的,他们也不是神,都会有赔钱的概率。具体需要投资者结合市场环境和个股的其他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去研究上涨的概率。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Ⅲ 股东增持的股票有哪些
股东增持的股票有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晶鑫药业、海澜之家等因固定增持而停止增持。公司并增加职位。上市公司大股东大规模增持股份,一般选择在股市低迷时期,以显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提振二级市场股价。但在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后,大股东往往以1亿元以上的现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表面上看有些任性。如果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公告,则意味着大股东对公司股份更加看好,增持。大股东增持总体上对公司股票有利,将普遍带动股价上涨。
拓展资料
1、增持是控制上市公司股份的部门或机构购买上市公司流通股以增加其持股比例的一种行为。增持是上市公司股东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增加所持股份数量的行为。企业对职工购买或持有企业股份给予一定的优惠或经济援助,并对持有股份的职工给予奖励的制度;或者企业给予高级管理人员优先认购企业股份的制度。其目的是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感,保证企业的人才。
2、股票市值是股票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股票市场价值是通过股票市场上买卖双方的竞争性交易形成的。是买卖双方都认可的交易价格。决定和影响股票市值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股票面值、净值、真实价值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一般来说,股票市值是在市场供求变化中形成的,以股票的面值和净值、真实价值为基础。其中,股票价值、真实价值和股票市值的变化方向相同。净值和真值上涨的股票市值必然上涨;市场供求关系主要是指资金的供求关系和股票本身的供求关系。比如市场上的资金供给比较充足,买股票的资金动力强,股票市值就会上涨;反之,如果股市资金供应紧张,资金需求增加,买入股票的资金力量减弱,卖出股票的人数增加,股票市值就会下跌。
Ⅳ 莱茵生物:公布增发调整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不超过16787.5万股,发行价。请问表示什么
对于散户来说,主要关注大股东与之前相比是增持还是减持,股东增持毫无疑问对股票的利好的,特别是大股东增持股票。<br />一方面是对公司长期看好,有些公司是官方增持,还有就是管理层增持,这都是对公司未来相当看好,有些公司是手上有大量的订单,以及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大量的潜在订单,因为没有人比公司管理层更加了解自己公司的了。<br />一方面是觉得公司的股价被低估,这种方式的增持多数都是来自于大盘一轮下跌之后,很多个股也都跟随大盘下跌,股价跌幅很大,这个时候公司就觉得股价已经很便宜了,已经严重被低估了,于是自己先进去抄底,这也是属于自己的公司自己最了解的缘故,比如说公司的股价正常区间是在10元左右,那么现在股价只有7元, 较正常估值便宜了30%左右,已经被低估了,那么公司以及管理层也会心动,因为不仅仅散户以及机构在炒股,上市公司也是一样,人家抄底自己家的股票更加有把握。
Ⅳ 清新环境复牌增持股份啥意思
清新环境复牌增持股份是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高管、核心员工增持清新环境股数,这个是这次停牌潮后证监会给需要复牌公司硬性规定,必须拿出维稳股价的有利方案才可以复牌,主要是让公司自身带头够买自己股票让股价格涨起来,稳定股价,属于利好。
清新环境:复牌公告
清新环境(002573)2015年7月9日公告, 公司经内部沟通,基于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本着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结合2015年7月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本公司股票相关事项的通知》最新的增持政策,为减少增持审批程序,缩短增持实施时间,公司决定不采用员工持股计划的形式,改为由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计划:自公司股票复牌之日起一个月内,根据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
鉴于公司本次停牌事项已经确定,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于2015年7月10日开市起复牌。
Ⅵ 嗯!A股创7年来“最差上半年” 35股跌破员工持股价
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降2.89%,创下七年来“最差上半年”。但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A股半年报中,也透露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营收微增利润下滑,金融业营收净利稳居第一
A股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全部披露完毕。根据数据统计,上半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61万亿元,同比增长3.78%;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8万亿元,同比下降2.89%。
这意味着从净利润增速角度观察,A股创下了七年来的“最差上半年”。根据记者查阅到的历史数据,继受全球金融危机余波影响2009年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大幅下滑之后,2010年至2015年的A股半年报表现均好于今年,其中2010年和2011年同比增幅分别超过四成和两成。
从行业看,上市公司业绩分化也比较显着。根据数据,金融行业以逾8300亿元的净利润、超27%的营业收入净利率稳居第一,公用事业、食品饮料、文化传媒行业的营收净利率也在10%以上。从同比增速角度观察,综合类、农林牧渔和钢铁三行业年报业绩增幅翻番,信息技术、文化传媒、旅游餐饮和电气设备净利润增幅超过三成。与此同时,能源、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净利润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
上市公司单体表现差异明显。上半年“最挣钱”公司排行中,位列前三的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农业银行(601288)净利润均超过1000亿元。而在“亏损大户”中,中海油服(601808)以净利润-84.03亿元排名居首,亏损额超过10亿元的公司还包括中国远洋(601919)、石化油服(600871)、重庆钢铁(601005)和*ST舜船(002608)。
“中小创”业绩领跑,传统产业部分指标改善
总体平淡的A股半年报中,也不乏亮点。以高成长为主要特征的“中小创”业绩领跑,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在汇聚众多优秀中小企业的中小板,793家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近1.25万亿元,实现净利润934.6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4.87%和12.70%。
而在致力于打造创业创新“市场化引擎”的创业板,516家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142亿元,实现净利润379.8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高达33%和近五成。
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仇彦英分析认为,符合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出良好成长性,是“中小创”业绩大幅跑赢同期全市场水平的重要原因。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一些传统产业也依靠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呈现出部分指标改善的趋势。上海证券交易所供应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沪市煤炭、钢铁等过剩产能行业上市公司存货余额同比下降17%,21家钢铁行业公司中三分之二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减少。
从去年上半年亏损近46亿元,到今年同期获利32.75亿元,钢铁板块成为A股市场上传统产业从转型中汲取动能的“样板”之一。
410家公司净利润为负,百余家业绩“变脸”
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半年成绩单中既有值得挖掘的“金矿”,也暗藏着需要规避的“雷区”。
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50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翻番,占总数的18%,另有216家业绩增幅在50%至100%之间。与此同时,1143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高达39%。
此外,上半年共有41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为负值,其中87家上市公司亏损过亿元。120多家上市公司当期净利润不足500万元。
与往年相似,“变脸”仍非个别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百余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对上半年业绩预告运行修正,其中不少因宏观或行业环境变化而出现“下修”。
以华峰氨纶(002064)为例,其一季报中预计2016年半年度净利润在2245万元至5611万元之间。其正式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4.13亿元,同比减少逾320%。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上半年创业板业绩数据抢眼,但主要贡献来自于十多只白马成长股和56家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在招商证券(600999)看来,创业板的高成长是“少数派”的高成长,如果不依靠外延,创业板公司整体内生增速非常低。
“
连自己人都坑的这35家公司 员工持股最惨的亏了27%
”
2016年的A股市场从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开始就在挖坑,花了五个月时间,这个坑还没有填完,未来还需要多长时间来抚平创伤,不得而知。直到现在,2016年的年内高点还停留在第一个交易日的高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在这种龟速填坑、步步为营的低位震荡行情之下,很多上市公司都觉得自己的股价被市场低估,尝试通过类似大股东增持、员工持股计划等交易手段提振投资者持股信心。2016年以来,共有267家上市公司采用员工持股计划增持股票,已经实施完成的有140家,员工持股计划夭折的25家(多因股价一跌再跌),其余的则运行到董事会通过、股东大会通过流程,尚未完成。
已经实施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140家上市公司,从最新的股价来看,35家处于浮亏状态。受伤的上市公司自己人一点不比韭菜轻松,其中苏宁云商(002024)员工持股价已经亏损了27.22%,列各家上市公司员工计划收益之末。苏宁云商该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10亿元,购买均价15.17元,最新股价为11.04元,锁定期限为48个月,参加对象涵盖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线上线下运营管理、商品供应链经营、物流服务等业务体系中高层人员;技术开发体系骨干;职能管理体系的中高层人员以及公司认可的有特殊贡献的其他员工。
员工持股计划中收益翻番的有三家,分别是达华智能(002512)、秀强股份(300160)、启明星辰(002439),盈利收益率分别高达153.69%、135.26%、101.84%。
不过话说回来,员工持股计划一般都有锁定周期,现在统计的盈利和亏损都是暂时的,时间还有。另外,上市公司的股价受市场波动太大,很多低估值的股票确实是具备底部参与价值的,投资者不妨区别对待,享受比员工还优惠的价格买入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