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粉单市场是什么意思
粉单市场是美股场外市场的最低层级,粉单市场的全称是OTC Pink,粉单市场的功能就是为那些选择不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或NASDAQ挂牌上市、或者不满足挂牌上市条件的股票提供交易流通的报价服务。美股场外市场分为OTCQX、OTCQB和OTC Pink这三个层级的市场,其中OTCQX的层次最高,OTC Pink的层次最低。
拓展资料
一、发展历程
1、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 market)创建于1904年,由国家报价机构(National Quotation Bureau)设立。在没有创立OTCBB市场之前,绝大多数场外交易的证券都在粉红单市场进行报价。该市场对订阅用户定期制作刊物,发布场外交易的各种证券的报价信息,在每天交易结束后向所有客户提供证券报价,使证券经纪商能够方便的获取市场报价信息,并由此将分散在全国的做市商联系起来。粉红单市场的创立有效地促进了早期小额股票市场的规范化,提高了市场效率,解决了长期困扰小额股票市场的信息分散问题。
2、美国粉红单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04年之前,美国全国分布着许多柜台交易市场,由于各个市场都是散布在全国各地,彼此间信息隔绝,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统计,券商和客户很难全面了解某种股票的报价和交易情况,也不知道是否得到了最好的报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04年一家从事印刷和出版业务的私人公司(国家报价局National Quotation Bureau,NQB)开始向美国的券商和投资者提供报价服务,每天用粉红色纸张刊印公布 10000多种柜台交易股票和5000多种债券的价格、交易量等,并将各种证券的报价信息定期制作成刊物印刷并发往全国,因此称之为粉红单市场。直到 1968年美国证券商协会(NASD)决定创建“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并把该项任务交给一家叫Bunker Ramo的私人公司研制完成。1971年2月8日该系统正式启动,并从粉红单市场上挑选出2500多家规模、业绩和成长性都名列前茅的股票进行报价交易。
㈡ 买美国股票被移到粉单市场了怎么办
买美国股票被移到粉单市场了依旧可以交易。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一旦不小心中招,所买的股票退市到了粉单,只要具备粉单交易权限,通过雪盈证券APP您仍可继续交易。
㈢ 美股退市的股票怎么处理
接着放着,这个已经没有用了。
主动申请退市: 比如: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中芯国际),2019年,就主动向美国申请退市,主动退市是继续保持ADR(美国存托凭证),只是转移到OTC(场外交易)市场。很多企业在美国退市后,就会转到A股市场上市。
被动摘牌退市: 如最近很火的“中国三大运营商被纽交所摘牌退市”,根据美国的退市制度,退市后上市公司需要回购股民手里的股票。
三大运营商被强制退市,实施了两种方案。
一、 退市后上市公司会自掏腰包以1美元的价格回购投资者手里的股票;
二、 如果持有三大运营商的股票,可以将存托凭证给三大运营商指定的投行,换取三大运营在香港发行的港股,推动投资者来说没有直接损失。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是否建立完善的上市及退市机制是判断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完善的退市机制有助于保证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并发挥股市优胜劣汰的功能。但其实在美股市场上退市并不等于破产,也不等于股票完全退出流通。 美股市场上退市并不等于破产,也不等于股票完全退出流通。股退市分两种情况:被并购或者私有化退市被交易所强制摘牌。
拓展资料:从主要交易所摘牌的公司股票仍可以继续在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 或是粉单市场(Pink Sheets)进行交易。 OTCBB和粉单市场均为报价服务系统,进入门槛和监管度均远低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等主板市场。
在OTCBB交易不需要进行完善的财务信息报备或达到股价方面的要求,但需要在美国证监会注册和提交有效文件,而在粉单市场交易甚至不需要向证监会进行注册,只需有至少一家做市商愿意为其报价即可。由于透明度低、缺乏完备的信息披露,这两个市场上流通的证券投资风险很大、投机性强,而且由于参与者少、交易量小,对企业来说这两个市场的融资功能也较差。
如果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上也无法生存最终破产倒闭,投资者的资产就可能付之东流;但如果在强制退市之后企业能够重新整顿并达到在交易所上市的标准,将有望实现再上市,这样一来股东手中的股票也可以重新进入交易所流通。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就恭喜你了,一般会给你一个回购价格,往往比原来的股价还高。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基本是血本无归了。
㈣ 国内如何买到美国粉单市场的股票
国内如何买到美国粉单市场的股票?
1、买股票的心态不要急,不要只想买到最低价,这是不现实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点价买入也是不错的,所以买股票宁可错过,不可过错,不能盲目买卖股票,最好买对个股盘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拟买卖,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两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买入点。
3、重视必要的技术分析,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及盘面语言(盘面买卖单的情况)。
4、尽量选择热点及合适的买入点,做到当天买入后股价能上涨脱离成本区。
三人和:买入的多,人气旺,股价涨,反之就跌。这时需要的是个人的看盘能力了,能否及时的发现热点。这是短线成败的关键。股市里操作短线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态要稳,最好能正确的买入后股价上涨脱离成本,但一旦判断错误,碰到调整下跌就要及时的卖出止损,可参考前贴:胜在止损,这里就不重复了。
四卖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涨的,涨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调整,那短线操作就要及时卖出了,一般说来股票赚钱时,随时卖都是对的。也不要想卖到最高价,但为了利益最大话,在股票卖出上还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经验介绍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涨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涨停板而没有封死涨停的股票可考虑卖出,特别是留有长上影线的。
2、60分钟或日线中放巨量滞涨或带长上影线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没继续放量上冲,很容易形成短期顶部,可考虑卖出了。
3、可看分时图的15或30分钟图,如5均线交叉10日均线向下,走势感觉较弱时要及时卖出,这种走势往往就是股票调整的开始,很有参考价值。
4、对于买错的股票一定要及时止损,止损位越高越好,这是一个长期实战演练累积的过程,看错了就要买单,没什么可等的。
㈤ 美股退市风险小于A股吗
1. 我国退市制度的特点及不足
美股退市制度最为明确,A股次之,港股最为宽泛。
美股及A股市场退市标准均采取量化及非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美股纳斯达克市场更是全部采用量化退市指标,而港股市场仅采用非量化退市标准,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对于企业是否退市拥有很大的主观判断权。
从非量化指标来看,美股及港股较为相似,即强调公司运营及治理方面如财报披露、经营性资产是否充足以及公司合规守法等多方面内容;A股则主要看重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度和合法性,包括会计师审计意见、按时真实披露公司合法信息等。从量化指标来看,美股重市场类数据,A股重财务类数据。美股作为全球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股票市场,退市标准也相对市场化。
无论是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都侧重于在市值、股东人数及股价方面对退市条件做出明确规定,对财务指标规定较少;A股退市制度偏向财务指标,如净利润、净资产及营业收入等。自2001年我国证监会发布《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而正式推行退市制度至今,A股市场共有97家公司退市,其中有49家因为连续三年或四年亏损被执行退市,盈利不达标成为当前A股企业退市的首要因素。
相较而言,市场类退市指标更高频有效,而财务类指标更易控。虽然A股退市条件里亦包括收盘价、成交量等市场交易类指标,但在我国此类退市指标缺乏有效性,自2001年以来,在A股市场没有一家公司是因为股价等市场交易类原因而退市。
美股退市执行力度强,港股、A股弱。
2013年以来,美股年均退市公司达到近300家,港股仅为10余家,而A股退市企业仅为个位数。13-17年间美股退市率约为6.24%,港股约为0.59%,A股约为0.14%。
美股中退市公司大约一半是被强制退市,并且由于退市企业和IPO企业数量相当,美国上市公司家数稳定在4500家上下,保持着良性的“新陈代谢”。类比美股,虽然A股也一样采用量化和非量化标准结合的方式制定退市指标,但退市实施效果却大相径庭;类比港股,尽管A股采用看似比港股更清晰明确的退市制度,这些退市标准却执行不够充分,A股退市公司及退市率均不及港股市场。
另外,根据A股风险警示的规则,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2001年以来,A股被实施*ST或ST公司数量为779家,而被撤销*ST或ST公司数量达636家,撤销/实施*ST或ST比例达到82%,这说明超过80%的公司在实施退市及其他风险警示之后,都没有进一步被暂停上市,可见我国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仍不尽人意。
A股退市难,难在哪里?
A股市场公司上市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都相对较高,“壳资源”珍贵,公司通过各种方法来“保壳”的动机较强,而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不足助推了这一情况。
具体而言,一方面,A股退市制度有效性不足,侧重财务指标的退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逃避退市提供了可能性。例如A股退市制度规定,若公司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含追溯重述)则被实施*ST;若第三年仍连续亏损,则被暂停上市,这里“连续亏损”的判断依据是“净利润”。而若公司第四年仍继续亏损,则被强制退市,这里的判断依据则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规则上的不统一使得很多本应退市的公司可以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规避退市标准,从而一次次成为“漏网之鱼”。
2013年以来,A股以净利润为判断依据的亏损公司平均每年有269家,而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为判断根据的亏损企业每年有528家,这也意味着可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而扭亏为盈的公司比率达到50%。而美国退市制度侧重于采用市场交易类指标,投资者们实行“用脚投票”,退市指标高频且较难控,因此也更有效。
另一方面,A股退市去向单一,退市后流动性不足。对比美国,美股市场的多层级资本市场体系以及灵活的转板机制为退市企业提供了多个退市去向。美国主要证券所级别从高到低可排为:纽交所、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粉单市场(Pink Sheets)等。
例如从纽交所退市的企业,可以选择在OTC及粉单市场继续交易,纳斯达克的分层制度也提高了上市企业的流动性。而目前A股被强制退市的企业只有一个去处,就是转入流动性不足的新三板市场进行交易,导致企业不愿退市。
2. 退市制度不完善导致A股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
对比其他成熟市场,退市制度不完善导致A股低成交个股不断增加。
我们将月成交额低于全部股票月成交额中位数1/2的个股定义为低成交个股,通过统计低成交个股绝对数值与其在全部股票的相对占比来判断低成交个股的变化。回顾2005年至今历年A股市场股票的成交额表现,剔除每个月上市的新股,统计低成交个股数量。2017年之前A股的月均低成交个股数量在340只左右波动。
但是,2017年以来低成交个股数量不断攀升,截至18年7月底接近800只,是2017年前低成交个股均值的两倍有余,低成交个股相对A股市场全部上市股票的占比也从2017年初的10%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22%。历史上在2010年虽然也出现过低成交个股数量上升的现象,但从涨幅亦或是增速上相比,此次低成交个股数量剧增的特征和趋势更突出。
对比港股和美股市场,统计港股1998年以来的月成交额数据,逐月对全港股的低成交个股进行统计,发现香港的低成交个股逐年增多,从1998年的月均200余只不断增多上升到了2018年7月底的接近月均843只,低成交个股相对香港市场全部上市股票的占比从2002年的35%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37%。
美国市场与香港市场同为成熟市场,历史上低成交个股数量变化趋势却截然不同。统计纽交所上市美股1997年以来的月成交额数据,逐月对美股的低成交个股进行统计,发现美国的低成交个股保持平稳下行的趋势,从1998年的月均600余只下降到了2018年7月底的月均不足500只,低成交个股相对美股市场全部上市股票的占比也从1999年初的56%下降到2018年7月底的25%。趋势上来看,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和执行结果和香港市场极为类似。
尽管退市制度一直在完善,但是A股上市公司退市率过低,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自2001年A股启动退市制度以来,18年间沪深两市因业绩连续亏损而被退市的公司仅有97家,相比现在超过3500家上市公司的数量来讲,这个比例明显偏低。
目前,中国股市正处在快速扩容阶段,随着IPO常态化,壳价值急剧下滑,没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将逐渐被边缘化,在市场还未到达IPO家数与退市家数大体相当的局面前,低成交个股可能会继续增加。
伴随投资者结构变化,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或成常态。
低成交量个股普遍估值偏高、盈利偏低。回顾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市场上的795只低成交个股的基本情况。从估值来看,剔除估值PE(TTM)为负的股票,PE(TTM)位于0-10倍的股票仅有13只,位于10-20倍的股票有110只,位于20-30倍的股票有146只,PE(TTM)大于30倍的股票有406只,占比一半以上,低成交个股按估值分布普遍估值偏高。
从盈利上来看,2018Q1归母净利润同比小于0%的股票有309只,位于0-10%的股票有99只,位于10-20%的股票有63只,位于20-30%的股票有55只,大于30%的股票有252只,盈利增速小于0%的股票占比40%,低成交个股按盈利分布普遍增速偏低。
从投资者结构角度,当前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存在着投资者结构的差异,且市场的投资理念和风险偏好都不相同。A股散户较多导致投机性较强,一些市值小但主题概念丰富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在港股中,占比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更偏好大市值、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随着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增加,市场趋于成熟,中长期A股市场可能出现类似于港股成交额分化的趋势,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或成常态。
3. 借鉴美国,A股退市制度该如何改善
退市制度指标明确化,简易化,同时保护投资者权益。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根基性制度,优胜劣汰、吐故纳新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
参照成熟市场的退市制度,A股退市制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①提高市场类量化指标(股价,股东人数,市值以及市场流动性指标)在A股退市中的参与度,市场类指标最能反映市场本身对于公司的判断,高频有效且不易操控,能够体现上市公司的资质。②A股退市制度对公司前三年亏损的净利润判断口径与第四年不一致,规则上的不统一使得不少本应退市的公司可以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规避退市标准,应该保持财务类指标的一致性,同时简化退市制度。③严格推行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制退市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和问题,投资者利益受损也使得监管机构在退市方面束手束脚,目前的制度设计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有限的,对于因重大违法退市的上市公司,可以采取回购股份等一些强制手段补偿投资者。
退市制度作为注册制推行的前提条件,对于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优胜劣汰的前提下,资金不会因为公司的终止上市受到影响,资金在市场上能有效的集聚于优质或成长性较好的公司上,推动A股市场良性发展。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建立“梯级”转板机制。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级市场,新三板还进一步划分为基础层和创新层,但实质上主板市场一板独大,其他市场也未完全发挥其功能性及特色性。对此我国应致力于进一步凸显我国资本市场的层次性,明确上述各市场的定位。
借鉴美国股市的层级结构及市场定位,我国位于第一层次的沪深主板市场应主要为大中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第二层次的中小板及创业板则服务于中小企业及创新企业,位于第三层次的新三板市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而位于第四层次的区域性市场则主要针对小型企业的场外交易。此外,要建立灵活的“梯级”转板机制,实现各层次市场间的升降互通和有效衔接。
纵观我国已有的实现升板的案例,均是从原有市场退出后再去其他板块重新申请IPO,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升板。在降板方面,我国退市企业去向单一,均放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即新三板中,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新三板摘牌数大于挂牌数就已开始。
2018年1-7月以来,挂牌企业数量除了2月正增长(24家)外,其他5个月全部负增长,分别为-24、-71、-177、-73、-66、-135家,股票交易方面,截至2018年7月底,今年前7个月,新三板股票交易金额为144.56亿元,同比下降42.77%,几乎腰斩,反映出的是新三板流动性的严重不足。未来建议退市渠道应多元化,结合降板机制,退市企业可降板至各个低层级市场。
而已退市至新三板的企业若满足一定条件可先转至新三板的基础层挂牌,如果达到一定标准再可以升至新三板的创新层,甚至升板至创业板、中小板或主板。另外,需适当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早日实现股票发行制度转向注册制。推行注册制后,公司上市进程有望加快,且难度降低,上市公司“壳资源”将不再稀缺,因此公司“保壳”的动机也会有所下降,劣质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恒生指数(HKHSI)$ $恒生ETF(SZ159920)$
$华夏恒生ETF联接(F000071)$ 蛋卷申购链接:网页链接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㈥ 美股在粉单市场交易后,公司重组成功了,为什么股民手中的股票都没有了
粉单市场(Pink Sheet)原名National Quotation Bureau,简称NQB(全国报价局),在1913年成立,为一私人企业,因最初是把报价印刷在粉红色的单子上而得名。1963年NQB被出版业大财团买下,使得NQB仍以印刷的方式出书寄提供信 息,1997年NQB更换新经营团队,以电子揭示看板的新技术提供客 户柜台买卖中心的交易信息。2000年6月,NQB改名Pink Sheets LLC(Liability Limited Company)。
今天粉单交易市场,已纳入纳斯达克最底层的一级报价系统,是美国柜台交易(OTC)的初级报价形式。广义的美国OTC市场包括NASDAQ、OTCBB和粉单市场,按其上市报价要求高低依次为:NASDAQ→OTCBB→粉单。
粉单市场的功能就是为那些选择不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或NASDAQ挂牌上市、或者不满足挂牌上市条件的股票提供交易流通的报价服务。在粉单市场报价的是那些“未上市证券(Unlisted Securities)”,具体包括:
一、由于已经不再满足上市标准而从NASDAQ股票市场或者从交易所退市的证券;
二、为避免成为“报告公司”而从OTCBB退到粉红单市场的证券;
三、其它的至少有一家做市商愿意为其报价的证券。
在美国证券交易实务中,粉单市场里交易的股票,大多是因公司本身无法定期提出财务报告或重大事项报告,而被强制下市或下柜。因此,投资人通常称这种公司为“空头”或“空壳”公司,该类股票为“垃圾股票”。 上市没有特别要求,而且粉单市场没有连续公布财务等信息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粉单市场交易是不需要交费的。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㈦ 美股退市后股票怎么办
一般而言,股票退市分两种情况: 1、被并购; 2、私有化退市被交易所强制摘牌。
一、 如果你持有的股票通过并购或私有化途径退市了,会发生什么?
通常来说,在公司私有化退市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会发布公告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以特定价格回购市场上所有的流通股,从而使上市公司从交易所摘牌,变为私人公司。 私有化收购通常是溢价收购,收购价通常会比股票市价高出10%左右。 那么私有化退市对持股人意味着什么呢? 以美股市场上常见的要约并购为例,如果你持股的公司即将被要约并购,你接受要约,即代表同意以要约收购价出售当前的持仓。 如果你接受的是一个现金收购要约,你将会在收购完成后收到现金,并不再是收购公司或是被收购公司的股东。而如果你接受的是一个换股收购要约,你将在收购完成后收到收购方公司的股份或是新发行股份,同时代表你成为收购公司的股东或是合并后的新公司股东。 注意如果你是一名个人投资者,错过或是拒绝要约收购可能意味着手中股票的流通性越来越小,因为市面上流通的该公司股票越来越少,当该股票不再继续在交易所交易时,你可能会难以将手中的持仓变现。 虽然私有化提供的要约收购价相比股票市价通常会有溢价,但这并不代表投资者一定会通过接受要约而盈利,因为有些投资者在最初买入持仓时投入的成本要远高于要约收购带来的收入。
二、 至于被强制退市的公司(例如瑞幸咖啡)又怎么样呢?
从主要交易所摘牌的公司股票仍可以继续在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 或是粉单市场(Pink Sheets)进行交易。 OTCBB和粉单市场均为报价服务系统,进入门槛和监管度均远低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等主板市场。在OTCBB交易不需要进行完善的财务信息报备或达到股价方面的要求,但需要在美国证监会注册和提交有效文件,而在粉单市场交易甚至不需要向证监会进行注册,只需有至少一家做市商愿意为其报价即可。由于透明度低、缺乏完备的信息披露,这两个市场上流通的证券投资风险很大、投机性强,而且由于参与者少、交易量小,对企业来说这两个市场的融资功能也较差。 如果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上也无法生存最终破产倒闭,投资者的资产就可能付之东流;但如果在强制退市之后企业能够重新整顿并达到在交易所上市的标准,将有望实现再上市,这样一来股东手中的股票也可以重新进入交易所流通。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一般会给你一个回购价格,往往比原来的股价还高。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投资者可能要多加留意相关的风险。
三、 美国各大市场退市标准各有不同
1、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交所的退市标准在自愿退市标准方面的规定较少,主要集中在强制退市方面。强制退市标准分为交易类指标、持续经营能力指标和合规性指标三类。具体是指: 一是是否拥有活跃的交易,这类指标要求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必须满足一定的流动性标准,指标主要包括股东数量、公众持股量、交易量、市值、股价等。 二是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这类指标要求上市公司应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主营活动是否停止、是否有破产清算、无法偿还债务、没有财务运营能力等问题。 三是是否满足合规性要求,这类指标要求上市公司应当遵守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指标主要包括是否未按时披露年报、是否违反上市协议、是否违反公众利益、是否召开审计委员会、是否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等。
2、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是纳斯达克在美国最大的上市场所,内部设有全球精选市场(NASDAQ GS)、全球市场(NASDAQ GM)和资本市场(NASDAQ CM)三个市场板块。全球精选市场的上市标准最高,主要吸引大型优质企业类上市资源;全球市场属于中间层次,主要服务中型企业;资本市场是纳斯达克建立初期最早设立的市场层次,上市标准最低,主要服务小微型企业。 根据不同市场特点,纳斯达克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持续上市标准: 一是交易类指标,包括公众持股数量、持股市值、做市商数量等; 二是持续经营指标,包括收入、资产规模、股东权益等; 三是合规性指标,包括信息披露、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等要求。 其中,前两类为定量指标,后一类为定性指标,主要从公司内部治理进行规定。当上市公司未满足持续上市条件,即触发退市。但纳斯达克在执行退市制度上并非一成不变,在2001年、2008年等市场大跌形势下,纳斯达克曾暂停执行最低市值和最低报价指标。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公司退市过程均较为顺畅。一方面,纽交所通过新闻稿与网站等形式高效地与市场保持沟通,投资者不会被非官方消息所误导。另一方面,美国市场投资者以机构为主,投资理念较为成熟,能够理性地看到触及退市风险的公司的估值通常会持续下行,市场炒作不多。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对公司被强制退市比较易于接受,利益相关方抵制退市的动机也不大,退市机制运行相对顺畅。
在美国市场上,股票退市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是否建立完善的上市及退市机制是判断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完善的退市机制有助于保证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并发挥股市优胜劣汰的功能。 但其实在美股市场上退市并不等于破产,也不等于股票完全退出流通。
㈧ 公司退市后散户手中股票怎么办
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散户手中的股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该上市公司受证监会调查信息披露之前买入的股民,可以通过索赔减少损失。赔偿金来源比较多样,比如保荐券商、上市公司的资产等。
另外一种是,该上市公司已经被证监会宣布调查,股民“赌博式”投资购入该股票,在公司被强制退市之前还没有出售,那么就捏在手里,到新三板去继续折腾。这份股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上市本身就是造假的,退市之后还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8)退出粉单市场股票风险扩展阅读: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并有复杂的退市的程序。
退市制度——证监会
㈨ 粉单市场(pink sheet)是什么概念
粉单市场是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粉单市场(Pink Sheet)原名National Quotation Bureau,简称NQB(全国报价局),在1913年成立,为一私人企业,因最初是把报价印刷在粉红色的单子上而得名。1963年NQB被出版业大财团买下,使得NQB仍以印刷的方式出书寄提供信息,1997年NQB更换新经营团队,以电子揭示看板的新技术提供客户柜台买卖中心的交易信息。
红单市场的结构特点具体包括:
一、由于已经不再满足上市标准而从NASDAQ股票市场或者从交易所退市的证券;
二、为避免成为“报告公司”而从OTCBB退到粉红单市场的证券;
三、其它的至少有一家做市商愿意为其报价的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