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股评 » tcl电子股票股东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tcl电子股票股东

发布时间: 2022-12-30 04:55:09

Ⅰ TCL集团股票属于什么股

基本资料

公司名称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TCL Corporation
证券简称 TCL集团 |证券代码 |000100
曾用简称 TCL 集团、GTCL集团、TCL集团、*STTCL

关联上市

相关指数 深证成指、深证100(全收益)、巨潮100、沪深300、深证300R、
深证300

行业类别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391家)

证券类别 A股 上市日期 2004-01-30

法人代表 李东生 总 经 理 薄连明

公司董秘 廖骞 证券事务代表王建勋

经营范围 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新型光电、液晶
计算机及配件,电池,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建筑材料、普通机
械。电子计算机技术服务,货运仓储,影视器材维修,废旧物资
回收。在合法取得的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进出口贸易(
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创业投资业务及创业投资
咨询;受托管理其他创业投资机构的创业投资资本;为创业企业
提供创业管理服务;参与发起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投资管理顾问
机构。

主营业务 涉及多媒体电子、通讯、家电、信息、电工和部品等六大产业群。

历史介绍 本公司其前身系成立于1981年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惠阳地区电子工
业公司,1994年7月变更为TCL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5731万元,
公司股东为惠州市人民政府。1997年4月11日,惠州市人民政府
批准TCL集团公司进行经营性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实施授权
经营的期限为5年,至2001年12月31日止。2002年4月19日,经广
东省人民政府及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本公司全体股东作
为发起人,以整体变更形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设立的股
份有限公司股本159193.52万股。

发行上市

网上发行日期 2004-01-07 上市日期 2004-01-30

发行方式 网上发行 每股面值(元) 1.0000

发行量(万股) 99439.59 每股发行价(元) 4.2600

发行费用(万元) 9349.49 发行总市值(万元) 251340.00

募集资金净额(万元) 241990.51 上市首日开盘价(元) 6.88

上市首日收盘价(元) 7.59二级市场配售中签率

每股摊薄市盈率 15.9700 每股加权市盈率

主承销商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保荐人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Ⅱ TCL集团:重组完成,逆风起航

从彩电股到面板股,重组完成后的TCL集团交出了转型后的首份答卷。8月12日晚,TCL集团发布了2019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37.8亿元,同比下滑16.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增长31.93%,经营性现金流61.5亿元,同比增长40.6%。

由于此次中报业绩包含了已剥离的家电业务一季度营收,报表数据不具备可比性。TCL给出了两个参考口径,2018年和2019年均剔除家电业务的备考口径和均加入家电业务Q1业绩的报表同比口径。

TCL集团已经从家电为主的多元化集团转型为半导体显示集团,备考口径的指示意义更大。2019年上半年公司备考口径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42.3%,研发投入增长28.3%至22.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8.5%,较重组前直接翻倍,加速向 科技 集团靠拢。

在中报中,TCL集团首次将华星光电表述为“TCL华星”,加强TCL品牌和华星挂钩,也显示出000100不会改名华星光电。由于公司旗下还包括聚华显示、华睿光电和金融创投业务,上市公司保留TCL集团名称更全面,也体现出显示产业和TCL实业控股接盘的终端业务之间的联系。

01

根据中报,华星光电上半年营业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领先所有业务板块,占到公司备考口径营收的62%,为公司核心产业。

华星光电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7.83%,由于面板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公司净利率从2018年的8.4%滑落至本期的6.3%。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90.3 亿元,环比增长2.4%,实现净利润3.4 亿元,环比下滑50%,显示出二季度面板跌价还在继续。

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36亿元,同比微跌0.4%,现金流与净利润之比高达3.5,公司经营稳健。金融和创投业务实现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76%,作为华星的安全垫有力平滑了面板业务的周期波动。

面板价格持续下行中,华星光电能保持盈利已属不易。环顾全球,二季度除了三星显示依靠苹果的补偿款实现了7.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4亿元)和7500亿韩元营业利润(约合44亿元人民币),多家屏厂都陷入了亏损。LGD二季度营收下降5%至5.4万亿韩元,净亏损5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友达、群创二季度营收约合155亿元和140亿元人民币,亏损6亿元和6.6亿元人民币。

从2017年9月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到2019年4月交割尾款,TCL集团战略重组历时一年半,从2017年面板大年一直等到了2019年行业下行期。2019年8月面板价格持续下跌已超过一年,大尺寸跌幅超过5美金, 目前还看不到回暖趋势。华星出货量排名第一的55吋面板价格从2018年7月的154美元跌至上月的109美元,跌幅30%。

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终端厂商出货压力加大,价格战不断挑战底线,“818”拼多多向兆驰定制的65吋电视已经卖到了1999元。上游屏厂还在不断开出新产能,2019年到2020年,中国有华星光电T6、富士康广州、京东方武汉3条10.5代线陆续量产,供过于求继续,全行业准备过冬。根据TCL集团2018年底发布的重组公告,华星光电未来两年营收持平、净利润下滑,李东生也在中报业绩说明会上预测说,行业拐点到来还需等待两到三年。

优质产线组合和高效运营能力是华星光电过冬的储备。目前华星光电手握6条线,2条8.5代线、2条6代线和2条10.5代线(其中一条在建),均处于最佳服役期。2019年,T1折旧完成将减少11亿费用,这是确定的利润增长点。2018年,华星光电以不到京东方30%的营收实现了京东方67%的净利润,净利率8.4%,高出京东方近5个点。由于产品结构偏向大尺寸,毛利率18.4%,比京东方低2个点。

2019年上半年,华星T1和T2合计月产能315K已达极限,受益于T6量产爬坡,大尺寸产品供应面积同比增长3.9%,推动公司出货面积闯入全球前五,按出货量计算则排名第四。全球彩电出货量排名第二的TCL电子和去年出货超过800万台的小米电视是华星光电的重要客户,2019年1月小米入股TCL集团持股1%,加强了双方的利益捆绑。

02

为显示对华星效益领先和业绩成长的信心,2019年上半年,TCL集团已斥资15.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董事长李东生承诺三年内不会增发募资后,半年内5次增持公司股票,合计1.75亿股,耗资5.3亿元,为市值管理可谓拼尽全力。但公司股价仍然在3.5元上下徘徊。李东生在业绩交流会上发问,为何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均高于同行,但估值只有京东方的三分之一,市值不到500亿?

面板行业已经有了一个京东方,华星的策略是跟随者而非开创者,而市场一贯更偏爱龙头。目前京东方PE 53倍,市值1300亿是TCL的三倍,其营收规模也相当于华星的三倍。华星光电自2009年成立以来从未亏损,这在面板行业极为罕见,也是李东生引以为豪之处,但量入为出的原则也让华星在战略上相对保守。相比京东方一年上一条线、全国遍地开花的激进,扎根深圳的华星光电缺少京东方逆势扩张的胆识。目前10.5代线京东方和华星各有两条,AMOLED京东方已布局4条,华星只有1条T4。

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19年上半年智能手机面板出货下降6%,而AMOLED面板出货则增长了19%,已占到整体市场的26%,柔性OLED成为高端手机的标配。AMOLED的快速成长推动了小尺寸厂商加速布局,8月13日,深天马公告将在厦门建设AMOLED6代线,总投资达480亿,这是天马继武汉之后第二条柔性OLED生产线。李东生3月接受采访时称,第二条柔性OLED线T5已在计划中,何时官宣目前仍是悬念。

当前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低迷,华星光电T1和T2营收92亿元,同比下降15%。T6刚一满产就迎来大屏价格跳水,43吋、55吋、65吋价格快速下降,主力产品55吋价格和65吋价差缩小至1.5倍,55吋市场份额被分流。75吋是为数不多的高毛利产品,但总量太小,市场刚刚起步还有待开发。

2019年,专注小尺寸和笔电产品的T3满产成为华星业绩的重要支撑,上半年T3月产能提升至50K,贡献营收71亿元,占到华星光电营收的44%,已经进入三星供应商名单。对华星来说,调整产品结构不仅能提升公司毛利率,也有助于减轻对TCL电子的依赖性。但由于公司持股武汉华星仅有43%,T3对盈利的贡献有限。

武汉T4将于2019年Q4量产,柔性可折叠、屏下摄像产品即将供货,产品结构的改善将提升公司毛利率。显示技术的进步已成为推动用户换机的一大动力,在小尺寸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柔性可折叠、屏下指纹和摄像头引领高端手机潮流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屏厂的毛利率。屏幕物理形态的改变则创造出了更多应用场景,如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电子标签等。

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华星光电在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占有率为6%,排名第六,和京东方、三星有较大差距。现在柔性OLED已经成为高端手机标配,根据IHS预测,2020年随着5G加速普及,柔性OLED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将提升至20%以上。在这一市场三星仍然占据了近9成市场份额,中国厂商有很大的追赶空间。2019年京东方B7已经满产,且拥有华为这样的重量级客户,7月绵阳B11也已经量产,后来者华星T4需要拿出更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

03

2019年夏天,以荣耀智慧屏的发布为契机,TCL、海信、创维各大厂商争相发布新品,为量价齐跌的彩电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升降摄像头、全时AI语音、多屏交互和自动旋转屏幕的加入带来了溢价空间,让8K超高清、量子点等高端显示屏有了用武之地。据李东生透露,华为即将发布的65吋智慧屏采用华星光电产品,外界预计华为大屏的价格可能在万元左右。

华星光电正在加速大屏产品的迭代,在7月的上海UDE显示展上,华星光电拿出了85吋8K显示屏、65吋量子点超大视角显示屏以及全球首款75吋落地式玻璃背板产品。继5月亮相美国SID展之后,华星光电再次携全系产品亮相,品牌推广力度明显加大,打造大国重器形象也是公司市值管理的一部分。

不只是彩电,华星光电还在为新零售、教育培训、会议行业提供商用显示方案,如触控条形屏、数字标牌、拼接屏和4K电子白板。市场供过于求、需求低迷,如何从客户角度出发引导需求、创造需求,这是屏厂面临的共同挑战。

一方面显示技术在不断突破自身,另一方面,芯片和系统对终端的赋能已经不亚于面板,5G和人工智能的落地正在创造新的大屏应用场景。屏厂不仅需要加强产业链配套能力,还需要来自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跨界支援。

TCL已经完成了从面板到模组的一体化布局,惠州华星的高世代模组项目7月开工建设二期,为T7执行配套,预计2021年量产后年产能将达到6000万片,目前一期项目产能为4000万片。公司在印度投资了15亿元建设模组生产基地,2020年量产后实现年产能800万台大尺寸和3000万台中小尺寸,为TCL电子的海外攻势提供助力。

2019年6月,TCL在深圳华星举办了首届TCL技术合作开放大会,对外发布了面向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3个项目,并聘请了29名外部技术专家。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华星光电更加开放,体现出行业主流厂商的自信。

跃过资金和技术门槛后,面板产业仍然要面对供过于求和差异化竞争的挑战。这个冬天不仅要熬,降本增效、确保利润,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提前布局,今天的战略眼光将决定明天的起点。

Ⅲ TCL对股东误操作交易公司股票发布了怎么的公告

TCL官方公告说明了,这次大股东李先生股市“短线操作”获利的30w将全部上交公司


就在前几天,9月1日,股市发生了一个大乌龙:TCL大股东 李先生卖出了自己公司500w股股票。高卖低买,1个小时的功夫,李先生躺赚30w。在中国,普通人运气不好,可能1年都未必能有30w的薪水,这实在是让人眼馋,也让人好奇,难道这次高卖低买的“短线操作”是李先生特意操控的?
我粗略的算了算,李先生500w股卖出去的时候成交价3590多w元,交易税费也有几万元的样子,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个会让人心疼的数字,虽然对作为资本家的李先生来说不算什么,不过积少成多,这样的乌龙还是少一点吧,不仅可能背上法律责任,还得从自己腰包掏钱出去,挺让人觉得肉疼的,在忙,也还是自己来操作保险一点。

Ⅳ 如何看待TCL股东误操作卖出500万股又买回一事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一些股份有限公司,他们的一些股份是非常值钱的,然而股份当中也是大有学问的,在股份这一方面,买出和卖出是要讲究时机以及一些价格的。因为股市的发展总是飘忽不定的,所以说一些老手,他们很可能也会在一些方面吃亏,也很可能会造成自己的一些判断不准,所以导致自己的一些股票卖出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一些经济效益。然而在热点上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TLC的股东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性的操作,把自己的股票卖出了五百万股。然后在卖出之后却又自己买回。网友们对于这一件事情也是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都非常关注这一件事情的一些后续。以下所述就是我对这一件事情的看法。

Ⅳ TCL股东反复交易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律法规


9月1日,国内资本市场上,千亿科技股惊现“乌龙指”。据悉,TCL科技大股东李东生所委托的交易服务人员,因证券代码输入错误导致在13:03时,卖出公司500万股,随后于14:48时,买回上述500万股。当日,TCL科技股价小幅波动,收盘涨1.13%,股价报7.16元。

我个人认为应该也是操作问题,如果是内幕交易的话盈利满打满算也才30万,这也太不把内幕当回事了,而且在国外乌龙指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人非圣贤,都会做错事,乌龙指对于市场来说不是第一次,更不会是最后一次。

Ⅵ tcl科技股票为什么不涨

1、涨幅透支 TCL科技股价已提前透支了不少涨幅。TCL科技业绩释放是自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其股价却早在2020年二季度便开始启动。自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其股价已大涨了约1.4倍。 如今利好业绩兑现,已在预期之中,市场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刺激了。 部分提前埋伏的资金也可以出货了。TCL科技无实控人,筹码十分分散,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看退出趋势似乎并不明显,但,户均持股数变化可见端倪。 2020年12月31日,户均持股数量2.92万股,2021年6月30日,户均持股数量降至1.78万股。
2、面板景气周期快到头了。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晴雨表”的作用就是要体现预期。资本既然在景气周期初期提前埋伏,当然也会在景气周期末期到来提前撤离。 本轮面板景气周期启动至今已有超过一年时间,能持续多久,是个问号。市场普遍已对面板行业在下半年存在止涨预期。能否穿越面板周期是TCL科技绕不开的话题。 7月以来,32”/43”电视面板价格已开始转跌。这是信号。
3、Omdia预计8月全球32”/43”/50”/55”/65”TV面板价格将分别环比变动-2%/-1%/-1%/-1%/0%。即32”/43”/50”/55”TV面板价格将止涨转跌,65”TV面板价格将停止上涨。这是预期。 已有券商研报提示风险,存在后期面板价格调整过大,导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以及先进显示技术快速商用,LCD面板产能过早淘汰等风险。 TCL科技计划以量平滑周期波动,能如愿吗? 市场现在的态度就跟股价趋势类似。
拓展资料:
第一部分,半导体显示业务,传统业务。 面板业务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93.6%;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67.5亿元,即业绩扭亏。 今年面板利润丰厚,量价齐涨,这一业务毛利率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10.34%、16.89%和29.15%。逐年增长,上半年大增超12个百分点。
第二部分,半导体光伏及材料业务,新赛道。 2020年TCL科技通过摘牌中环电子布局半导体光伏和材料赛道,如今这一业务已初具规模,贡献了近19个亿的利润。 中环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104.1%,实现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60.6%。 两项业务齐头并进,前者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60.87%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4.80%;后者由7.40%升至23.72%。此外,产业金融业务,TCL科技已剥离了广州金服,只剩余一些股权投资等部分。而电子产品分销业务虽营收占比约二成,但利润薄弱。

Ⅶ tcl科技股票股吧

tcl科技股票股票代码是000100。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四月,剥离终端产品业务重组为“TCL科技集团”,本集团保留半导体显示产业,产业金融及投资和翰林汇O2O业务;其他业务已剥离出售。TCL科技集团转型为半导体显示产业及材料业务;该业务主体“TCL华星光电”已投资建成两个G8.5、一个G11LCD工厂,一个G6LTPS和一个G6柔性AM-OLED工厂,在建一个G11LCD工厂;同时在显示材料、部品也有投资布局;产业总投资1800亿。
TCL华星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主要厂商,其战略目标是要通过不断提高规模和效率、效益,提高产品技术及产业生态建设能力,完善全球产业布局,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企业。TCL科技集团还将在半导体及新能源的高科技战略新兴产业开拓新业务;成为以高端制造能力为基础的全球行业领先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拓展资料:
1. TCL华星&中环半导体两大支柱产业表现靓丽。分业务看:
(1) 半导体显示业务持续增长,受价格高位回调影响,短期增速下行。前三季度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收665.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16.2倍,其中在价格高位回调背景下,Q3单季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347%。
(2) 中环半导体光伏&半导体材料业务高速发展、业绩靓丽,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0.9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190%。
(3) 因处置花样年地产股权产生一次性财务影响,公司投资业务板块Q3业绩同比大幅下降,对净利润造成影响,产业金融和投资业务板块其他业务经营情况良好。
2. 面板行业有望见底,TCL华星优势显着,盈利中枢有望提升。面板行业周期性将减弱,有望持续保持超额利润,估值提升空间明确。TCL华星作为面板产业龙头,优势显着,业绩有望超预期。
3. 公司业绩增量:T7产能逐步释放,控股中环打开新能源第二赛道。公司两大支柱性产业发展迅速,核心子公司TCL华星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控股中环半导体并持续推进改革,业绩增量丰富。
4.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整合不及预期;显示技术升级及替代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