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股评 » 贝壳股票大股东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贝壳股票大股东

发布时间: 2022-12-27 05:36:57

‘壹’ 贝壳市值有多少

刚刚踏上美股的贝壳,在资本市场势头迅猛。上市仅一周,贝壳总市值达472.08亿美元(3265.8亿元人民币)

截至美东时间8月21日收盘,贝壳股价达41.87美元,较上市开盘价上涨19.42%。创始人及大股东左晖、持股12.3%的腾讯,以及软银、高瓴资本等机构投资者,在这场资本狂欢中赚得盆满钵满。

去年,贝壳平台成交总额达21277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仅次于阿里的第二大商业平台。贝壳诞生仅两年,已站上房产经纪领域的头部位置,此番速度让行业哑然。

(1)贝壳股票大股东扩展阅读

贝壳曾三年连续亏损: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贝壳三年间净亏损分别为5.38亿元、4.28亿元、21.8亿元。2020年一季度,贝壳净亏损12.31亿元,亏损额度已超2019年全年亏损总额的一半。

对此,贝壳方面表示,三年连续亏损主要是由高额的佣金拆分以及内部佣金和补偿形成的收入成本造成的。招股书还写到,预计未来会继续产生大量成本和支出,以进一步拓展业务。

贝壳处在一条巨大的赛道上。CIC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住房市场,预计到2024年中国通过房地产经纪服务实现的房屋销售和租赁GTV总额将达到19.1万亿元,经纪服务的普及率将达62.2%。

‘贰’ 贝壳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去世,生前有哪些成就

5月20日是一个浪漫的日子,所有的情侣夫妻都在,或者温馨又浪漫的520,但是贝壳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却在这天因疾病恶化难以控制而去世。我们正在过的今天,可能是很多人生前期待的明天,大家都知道。左晖是贝壳创始人兼董事长,他有很多 在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年纪轻轻就得了各种癌症呢?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重视。现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人都熬夜,但其实我们都知道,熬夜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还有吃各种不健康的食品,对身体也是有极大的负担。为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吃健康的食品。不要到为时已晚时才后悔莫及。

你还知道关于贝壳创始人及董事长左晖生前的哪些成就呢,在评论区打出来哦。

‘叁’ 融创中国抛售5.54亿美元贝壳股票,这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这意味着以下三点

一、融创投资获利套现

融创投资贝壳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资,当年融创投资左晖的链家,然后链家衍生出贝壳,通过股份镜像平移协议。融创就间接持有了贝壳一定比例的股份,当年,贝壳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曾经高达700多亿美元,即使现在市值缩水,但是仍然高达近三百亿美元,融创的这笔投资给它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现如今,融创出售贝壳的股份。我认为是投资获利的套现,也就是说融当初投资贝壳,即使现在套现,它也获得了20多亿的利润,可见这笔投资让融创受益匪浅。因此,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投资套现,行为不足为怪。

综上:融创出售贝壳股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肆’ 左晖“走了”,给3800亿的贝壳留下了三个难题

5月20日下午,贝壳突然传来噩耗,其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因病去世,年仅50岁。

左晖的突然去世,给“创业未半”的贝壳留下了3道难题。

不可否认的是,左晖之于贝壳,可能胜过任何互联网巨头的创始人之于企业的重要性。首先,贝壳刚刚“上岸”不到一年,仍未完全确立市场龙头地位,后续将如何进取?

另外,贝壳刚刚扭亏为盈不久,盈利的持续性尚待市场考验。最关键的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强敌环伺之下,左晖突然“走了”,谁来守住贝壳的江山?

“左晖几乎就是贝壳的‘灵魂’,是贝壳的灯塔,太重要了”,一位贝壳内部人士看到去世消息后,说的第一句话。

回顾左晖的创业史,几乎就是一本“白手起家”的励志史,也是贝壳从0到1的过程。

有些人天生就带着创业的基因,左晖便其中之一,21岁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打工人”的日子过得毫无激情,业绩自然平平。

1995年,左晖开始了创业之路,掏出所有积蓄与2位同学做起了保险代理的生意,不到5年的时间,左晖赚到了第一桶金,超过500万元。

2000年,左晖突然退出保险行业,转行做房产中介,在北京成了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招了37名员工卖房。

押准赛道之后,左晖拼命投入,没日没夜全身心投入,链家规模迅速扩张。到2005年,链家的门店数量扩张到了300多家。

2018年4月,链家宣布成立新平台贝壳找房。2019年,贝壳成交总额(GTV)达2.13万亿,成为中国最大的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

2020年8月,贝壳找房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成为了“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上市当天市值便超过200亿美元。随后,贝壳找房的股价一路攀升,2020年11月16日,贝壳股价一度冲高至79.4美元,总市值冲破900亿美元大关,折合人民币超过了6000亿元。

与房产交易平台相比,贝壳找房的总市值相当于我爱我家、房天下、58同城、易居、房多多市值总和的5倍多。

即使是中国几大房地产巨头,也被贝壳秒杀。首先看中国总市值最高的房企巨头—万科(000002),其总市值为3036亿元;2020年中国销售冠军的房企碧桂园,总市值也不过约2145亿港元,再看中国恒大,总市值也仅有1685亿港元。意味着,贝壳的总市值一度可以比肩中国前3大房地产龙头的总和。

另外,即使与其他互联网 科技 公司对比,贝壳的总市值也足以傲视群雄。中国搜索巨头网络的总市值也只有669亿美元,贝壳与之相差无几;2018年上市的B站,目前市值仅有394亿美元,老牌上市公司新东方目前市值不到200亿美元。

即使是经历了一波深度回调,贝壳的总市值仍高达5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32亿元。

对比之下,不禁令人感慨成立不过2年,上市不到1年的贝壳,未免也太值钱了吧?

“投资优质股票的本质,就是投资优秀的创始人与管理团队”,这是美股市场非常信奉的投资原则之一,美股给予贝壳的高定价,一定程度上是给贝壳创始人左晖的溢价。

左晖的“告别”,或许会让资本市场对贝壳重新定价。

在左晖离去之后,贝壳更大的不确定性是,能否持续保持盈利能力。

“贝壳从事的行业注定是非常艰难的。”这是赴美上市当天,贝壳CEO在上市致辞中的一句话。

确实,房地产几乎是互联网最难涉足的行业,因为房地产交易标准化太难,交易流程非常复杂,且充满不确定因素,买房卖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只会发生一两次,交易频率极低。

互联网+房地产是非常辛苦的市场,即使是阿里巴巴也狠狠地栽了几次跟头,一度怀疑人生,最终放弃了,这才有了贝壳后面的机会。

2019年全年,通过贝壳平台完成的房屋交易总共超过220万笔。其中,2019年二手房交易超过60.7万笔、新房交易超过53.2万笔,单以成交额计算,贝壳找房是所有行业中的第二大平台,仅次于阿里。

然而,即使是做到了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贝壳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据贝壳的财报显示,过去3年时间,贝壳累计亏损超过40亿元。2017-2019年,贝壳的归母净利分别为-5.744亿元、-4.678亿元、-21.84亿元,2020年Q1季度亏了12.31亿元。

截至2020年二季度,贝壳才扭亏为盈,2020年全年盈利27.8亿元。2021年一季度,盈利10.6亿元。当销售利润率仅有个位数,2021年一季度的销售净利率为5.12%,稍有不慎就会亏钱。

而对于此前的亏损,贝壳给出的解释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贝壳付给代理商、经纪人的佣金成本越来越高,2018年为218亿元,2019年剧增至347亿元,占了大半营收。

烧钱补贴代理商、经纪人,促进线上成交,贝壳亏损无可避免。贝壳找房一直烧钱利用牺牲短期利益换取长远发展,这种方法是互联网的常规套路,房屋中介背后的高速增长本身就埋藏着下行的风险。

而疯狂的烧钱扩张,也让贝壳的负债规模持续飙升。

据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贝壳找房的总负债为191.4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40亿元,2019年继续飙升至357.3亿元。截止2020年9月30日,这一数据飙升至398.4亿元。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是难上加难。

贝壳的模式本质就是线上房产中介,不代表买卖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也不为任何一方创造价值,唯一目标就是撮合交易,赚取佣金,并没有太高的护城河,而且交易双方的使用频率极低,对价格敏感也非常高。

贝壳将互联网+房地产模式跑通之后,必定会有很多的竞争者蠢蠢欲动,毕竟房产行业的蛋糕实在是太大且非常诱人。

根据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测算,中国住房地产 2018 年总市值 321 万亿元,相当于美国的 2.4 倍。当中每年有 6 万多亿元价值的住宅换手、12-13 万亿元新房卖出,再算上租房,就是一年 25 万亿元成交额的大市场,相当于阿里电商三年的成交额。

2020年9月,阿里联手易居杀入线上卖房领域,将成立由阿里控股的合资公司,推出交易平台“天猫好房”,第一期计划投入50亿元。

另外,京东也开始发力线上卖房交易,未来这个赛道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贝壳的日子也会越来越难过。

作为中国互联网卖房“第一股”,美股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非常高,最新市盈率(TTM)高达539倍,很显然,资本市场高估了贝壳的成长性,低估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左晖的突然去世,贝壳的江山由谁来守住?这将是贝壳未来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贝壳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董事会将对公司治理及相关事宜作出适当安排,并在两周内适时发布公告。

根据贝壳最新财报,截至今年2月底,贝壳创始人、董事长左晖持有38.8%股权,及高达81.1%的投票权。

在贝壳团队中,由于贝壳现任CEO彭永东(PENG Yongdong)持股为3.1%,有1%的投票权,在个人股东中仅次于左晖。坊间猜测,彭永东是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其实,彭永东并非是贝壳的创业元老,2010年,在左晖力邀之下,彭永东才加盟了链家,负责互联网业务。他接手的第一个任务是利用已有在线产品推动真房源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面向C端的信息展示,这个任务一做就是四五年。

彭永东这四五年的工作,正是贝壳找房的底层支撑。此后,链家每年投入亿元级的资金进行互联网化。而彭永东,如今更成了贝壳找房、链家、德佑三位一体的CEO。

业内人士曾表示,彭永东掌管贝壳找房、链家、德佑,就是被左晖选做接班人最明确的信号。另外,据了解彭永东与左晖的人士透露,彭永东有种“一眼看到本质”的能力,且跟左晖同频、投契,价值观高度一致。

面对强敌环伺,彭永东能否“守住江山”,可能是未来贝壳最大的考验。

‘伍’ 融创中国抛售5.54亿美元贝壳股票,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融创中国之选择在6月1日-10月28日(纽约时间)售出融创公司持有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在需求发展因素以及现实发展因素。首先是融创中国需要将先前持有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在规定的时间内售出,用此来套现更好地发展公司的聚焦垂直业务;其次是融创中国需要想要优化公司内部的资产结构,以便更好地多元化发展;再者是融创中国作为融资方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对公司投资股东兑现相应的投资回报,由于资金链的短缺,需要套现售卖先前持有的贝克股票;最后是贝壳股票在一段特定的时间涨幅已经相对饱和,选择此时出售即可以求稳又可以获得相对高的溢利。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融创中国为何选择在这段特定的时间抛售所持有的贝克股票。

一、融创中国需要将套现的资金用来专注发展公司的聚焦垂直业务

首先对于融创中国而言,之所以会选择在纽约时间的6月1日-10月28日陆续售出先前所持有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主要的原因之一还是来自于融创中国作为一个专注从事住宅以及商业地产综合开发的企业,公司不仅需要至始至终坚持住区域聚焦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还需要兼顾一些高端精品地产领域的投资需求。这也就直接促使了融创中国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来售卖所持有的贝壳股票,以此来套现融资,可以将回流的资金用到公司聚焦区域的商业地产综合开发,以及将回流的资金顺带扶持发展一些高端精品的房地产投资项目。

注意事项:融创中国之所以会选择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抛售所持有的部分贝壳股票,主要是来自于融创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同时满足到股东的利益,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和合作。同时融创中国现持有的部分未售出贝壳股票,既可以作为公司的保值资产在未来的过程中稳步地盈利,不过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性;同时还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再次套现满足公司对于资金链的需求。

‘陆’ 如何看待贝壳找房正式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87.2%事件

美国东部时间8月13日上午9:30,贝壳找房在美纽交所正式敲钟上市,股票代码为BEKE,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
贝壳找房的IPO指导价定在每股20美元,以筹资21亿美元。开盘当天,其股价大幅上涨,最终收涨于87.2%至37.44美元/股,市值达到422亿美元。这一市值已十分接近中国互联网巨头网络。
贝壳找房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贝壳集团房产及租赁交易总额(GTV)达到2.13万亿元,营收达460亿元,同比增长60.6%。从交易额来看,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居住服务平台,也成为了阿里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商业平台。
201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房销售规模约为16万亿元,其中贝壳代理销售新房的成交额为7476亿元。通过不到5%的市场渗透率,贝壳就获得了200亿元的巨额收入。
独霸一方的市场地位、巨大的市场空间,让贝壳找房的未来看起来极其光明。但如同每家拥有光鲜表面的企业一样,贝壳找房的背后也存在着涌动的暗流。亿欧网认为,想要继续稳住当下的发展势头,贝壳找房还需要在盈利、口碑和竞争壁垒方面做地更加扎实。
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到2019年,贝壳找房虽然都实现了税前盈利,但在净利方面,还是分别出现了5.38亿元、4.28亿元、21.8亿元的亏损。
时间走到2020年,疫情的出现,加重了贝壳找房的亏损。今年一季度,贝壳找房净亏损12.31亿元,亏损额度已超2019全年亏损总额的一半。
贝壳找房方面表示:“亏损是由高额的佣金拆分以及内部佣金和补偿形成的收入成本造成,主要是向协助完成交易的其他机构及渠道支付的佣金,以及向中介及销售人员支付的交易提成。”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贝壳找房的内部佣金及补偿金额分别为156.63亿元、157.68亿元以及194.44亿元,占总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5.53%、72.4%和55.96%。
但目前已经看到了向好的苗头。8月8日凌晨,贝壳找房更新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8.6%至5.6亿元。期待贝壳找房能够让盈利势头继续。
由于房产行业信息不对称、标的非标准化、交易金额大、涉及金融服务复杂,所以,行业内经常出现各类纠纷、官司、诈骗案件。
在大规模扩张下,最终为消费者服务的个别中介存在能力、品性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虽然只是小概率事件,但贝壳找房旗下两个中介服务平台链家和德佑仍仍会时不时遭遇负面消息:欺骗消费者、服务不专业、乱收费、拖欠房款等情况多次在新闻报道中出现。
知乎问题“贝壳找房真的很坑吗?”下面有数十人回答,虽然有人为贝壳找房鸣不平,但仍有大量消费者吐槽为其服务的中介如何“坑”人。
近日,链家又被消费者投诉至媒体。浙江电视台报道称,火车司机谢先生反映,通过链家中介购买房子时,中介连基本的贷款方式都没弄清,有引诱顾客商贷的嫌疑。
当然,链家方面也已及时澄清这次误解,并最终获得了谢先生的谅解。
虽然很多问题并非贝壳找房这家企业造成的,而是为其服务的个别中介,但由于贝壳找房的中介数量和消费者人群极大,且由于两方认知差等问题难免会出现相互误解的情况。
如何更高效地处理消费者误解,帮助品牌获得更好的口碑,是贝壳找房长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眼馋的新入场者也并不服气让贝壳找房成为国内最大的居住服务平台。就在贝壳找房向美国递交招股书一周后,房地产服务商易居就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增持,第一期计划投入50亿元。
此外,在房产销售领域探索许久的京东也正式上线了“自营房产”业务,首次便和中骏地产合作上线了1000套房源。
虽然房产销售生意更适合线下场景,但在疫情影响下,互联网巨头们擅长的线上销售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
此外,房地产商方面则不希望中介来分走利润。疫情期间,恒大推出“全民经纪人”活动,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推荐他人买房获得返现。此外,恒大哈推出缴纳3000元定金获得购买优惠和推荐资格。这两招让恒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去中介化”。
虽然贝壳找房有大股东腾讯的资金和流量支持(微信九宫格),但是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容小觑,贝壳找房还需要寻找新方法去应对新对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