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信银行(601998):股票上市流通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利空!短期将出现下跌
但是不影响长期投资价值!
㈡ 各位请指教.中信银行601998
1、现在暂时还不行,按新股的惯例,一般在两到四周时间内庄家在收集筹码及清洗获利盘(指中签者),在此期间股票一般不会大涨。
2、中信银行现阶段估值偏高(看市盈率)且在牛市中的新股估价一般都偏高。
3、中信银行短期走势会上下或震荡,由于人民币对美元近几年会持续走强,且今年通货膨胀指数持续上升。中长期可看好银行股,中信也不例外。
㈢ 为什么央行叫停支付宝!中信银行股票下跌!这之间有关系吗
不是叫停支付宝,是中信银行借助支付宝平台的虚拟信用卡,原先为利好消息,今天央行发布通知即为利空消息,故中信银行股票下跌。
㈣ 请问中信银行(601998)这支股票怎么样
中长期持有一定有所表现的,中信刚上市不久,还没有发力呢~~
㈤ 中信银行601998与00998是什么意思
中信银行601998与00998是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一支股票。
所属板块: 沪股通板块,大金融板块,证金持股板块,上证180_板块,北京板块,银行板块,AH股板块,HS300_板块,社保重仓板块.
经营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等。
㈥ 中信银行股票什么原因近期涨那么高
1、中国股市大盘指数暴涨,所以作为个股的中信银行也受到了大盘指数的鼓舞而股价上涨。但目前,即2015年9月13日,中信银行股票已经下跌了很多,最新股价为6.17元,属于低价股。
2、中信银行原称中信实业银行,创立于1987年,2005年底改为现名。中信银行是中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总部位于北京,主要股东是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西班牙对外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S.A BBVA)斥资5.01亿欧元(约50.2亿港元)购入中信银行5%的股权,还可选择增持中信银行的持股比例至10.07%。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银行为中国大陆第七大银行,其总资产为12000逾亿港元,共有16000多名员工及540余家分支机构。
㈦ 帮我技术分析一下中信银行股票(601998)。
601998 中信银行
后市仍将维持强势,继续看涨;股价脱离主力成本区,中线可适当介入。
㈧ 低价股的简介
70年前,已故美国投资大师约翰·坦伯顿用借来的1万美元买入104只1美元以下的低价股;4年后,坦伯顿将这些股票全数出售,3倍的盈利使其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数年后,坦伯顿如此总结自己的投资理念:买“便宜好货”。
坦伯顿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便宜依然有好货,低价股也能赚钱。回望上一轮998点至6124点牛市,低价股的表现明显强于高价股;再看自去年年底以来的这轮反弹,一些股价高高在上的股票表现平平,而不少低价股却出尽风头。这让投资者深切感受到低价股的威力不可小觑。
优势1:绝对价格低 首先,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从成本考虑,在买入同样股数的情况下,买低价股所需的资金会远低于高价股。而且,由于A股的买入数量必须是100股的整数倍,因此对于只有数千元的小散户而言,高价股往往在无形中设置了参与门槛。相比之下,低价股的买卖则灵活得多。 而从收益情况看,买低价股的回报率未必比高价股差。尤其是在今年以来的行情中,低价股普遍表现上佳。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手头有5万元资金,在5月的最后一天以3.57元的收盘价买入中国银行(601988,股吧)(601988),则总共可买14000股,闲置资金20元。截至6月24日(本周三),中国银行的收盘价为4.72元,投资浮盈将为1.61万元(不考虑佣金和印花税因素)。
而如果是在5月底以27.99元买入兴业银行(601166,股吧)(601166),则总共可买1700股,闲置资金2417元。截至6月24日兴业银行收盘价为34.99元,投资浮盈将为1.19万元。很明显,同样的资金,买中国银行的盈利高于兴业银行,低价股除了涨幅更高外,闲置资金也更少。
其次,从心理层面上说,低价股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在经历了上一轮熊市“残杀百元股”的过程后,投资者普遍对高价股有了畏惧心理,而低价股则没有这个方面的负担。
另外,A股向来齐涨齐跌,尤其是在行情较好的前提下,低价股的重心不断上移。比如,在去年下半年1664点附近,不少股票已经只有1元出头,但是之后的大行情中,1元股、2元股陆续绝迹,甚至连低于4元的个股也寥寥无几。这点绝对是A股特色,对比中国香港股市,永远有“仙股”(价格低于1元的股票)存在。因此,只要行情向好,低价股必然将继续抬高底部。
优势2:市净率低 据Wind统计,去年1664点时,两市破净(市净率小于1,不含负值)的股票共有178家,而截至本周一,除了长春经开(600215,股吧)(600215)的股价还略低于其净资产外,A股所有股票的价格均在净资产上方。 一般而言,净资产是股价的一道“底线”,当市场出现大面积破净的局面,往往是即将见底的一个标志,相反,一旦市场进入牛市,市净率也会水涨船高。6124点时,两市平均市净率超过7倍。
截至本周一,两市A股平均市净率为3.71倍,仍有不小上升空间,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本周一收盘股价低于6元的240只低价股的平均市净率只有2.63倍,大大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四川长虹(600839,股吧)(600839)、安阳钢铁(600569,股吧)(600569)、经纬纺机(000666,股吧)(000666)、明天科技(600091,股吧)(600091)的市净率还不到1.1倍。
低市净率除了能封杀股价的下跌空间外,也并不妨碍上涨。如大连金牛(000961,股吧)(000961),1664点时的市净率是0.77,但目前该股的股价已由彼时的3元涨至本周超过16元,涨幅逾500%。长城电脑(000066,股吧)(000066)、高淳陶瓷(600562,股吧)(600562)、上海汽车(600104,股吧)(600104)等一度破净的低市净率股票也在近期的行情中表现惊艳。
最近涨幅甚好的钢铁股也昭示了这一点。以宝钢股份(600019,股吧)(600019)为例,该股近半年多来一直徘徊在净资产附近,但近期持续走强,截至本周四该股在6月已经上涨超过20%。
另外,市净率不高的莱钢股份(600102)近期也涨势凌厉,6月23日(本周二)的涨停使其一举突破10元大关,从龙虎榜来看,当日前五名的买入席位中前三位为机构席位,可见机构也已介入市净率低、前期滞涨严重的低价股。
优势3:超跌效应大 去年的大跌,使得不少个股股价严重超跌。从6124点到1664点,上证综指下跌73%。两市1581只有交易记录的A股中,530只的跌幅大于大盘,跌幅超过80%的个股也达到374只。如果以从个股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落差来算,超跌幅度将更为恐怖。 但经过近8个月的反弹,一些超跌的个股已经有了较大的涨幅,截至6月24日,当时跌幅超过90%的云南铜业(000878,股吧)(000878)已上涨223%,从不到7元涨至21元。又如焦作万方(000612,股吧)(000612)、株治集团(600691),涨幅都超过200%。
在统计中我们发现,去年超跌的个股在这轮反弹中,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截至本周三,在157只当时跌幅超过80%的个股中,有41只个股股价涨幅在2倍以上,涨幅超过100%的只有136只。其中莱茵生物(002166,股吧)(002166)股价由不到6元涨至6月18日(上周四)收盘时最高的35元。而这些超跌反弹的个股中有46只个股在1664点时股价低于3元。
由此可见,股指反弹过程中,那些超跌个股的爆发力非常强。从统计中,我们发现一些去年跌幅严重的个股,目前距离高位仍有相当距离。截至本周一,相对2007年10月16日6124点高位跌幅仍超过70%的低价股还有*ST锌业(000751)、ST东盛(600771)、ST金泰(600385)、漳泽电力(000767,股吧)(000767)、ST东航(600115)等。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股价超过6124点当日收盘价的股票已有约300只,接近所有A股的两成。随着行情的深入,低价超跌股后市将有望迎来巨大的上升空间。
优势4:填权效应强 高送转是每年必炒题材。还记得中兵光电(600435)么?这家在年报中10转增10的公司是今年最早爆发的个股,并带领高送转概念股集体走强。1月15日分红方案公布后,该股1个月内上涨了100%,完成了完整的抢权行情。所谓抢权,是指股票高送转方案出台后再除权前炒高股价,坐享送转股。 而苏宁电器(002024)则是在今年4月高送转除权后,出现了填权行情。所谓填权,是指股票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被炒至除权前的价格。
一般而言,抢权和填权行情两者至少必有其一,并与市场氛围密切相关。在上述240只低价股中,维维股份(600300,股吧)(600300)、大橡塑(600346,股吧)(600346)、迪马股份(600565,股吧)(600565)、中捷股份(002021,股吧)(600565)的送转比例都超过10转(送)8,并已于前期完成了除权。
其中迪马股份曾于2006年6月13日实行过一次10送10的送股方案,近一年后,迪马股份的股价回到了除权之前,完成了填权。也就是说,尽管当时的除权令迪马股份成为低价股,但除权后的低价却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迪马股份股价上涨的空间。当然,迪马股份的填权过程比较顺利的前提是当时的A股正是调整向上、处在一轮牛市开始之际。
而现在迪马股份的情形和它彼时情况部分相近:行情上升之势确立,股价在除权之后成为低价股,如果说之前迪马股份的经历具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现在低价的迪马股份将来填权的过程也许会给股价带来一定的上涨空间。
相对而言,对于原本就是低价股的个股来说,如果仍然含权(即有送转预案但尚未完成除权),由于除权后其理论上将成为更低价股,股价的上涨空间也将更大。
经理财一周报统计,申华控股(600653)是上述240只低价股中唯一一只有转增股方案但尚未实施的个股。截至6月24日收盘,申华控股收报于4.69元,若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按照10转增2的方案,除权后的股价为3.9元,而如此股价在目前的股票中算是为数不多的低价股了,值得投资者关注。
优势5:重组题材多 低价股中不少都是业绩极差的股票,但其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重组预期的炒作。一旦完成重组,“山鸡也能变凤凰”,上市公司可能迎来脱胎换骨,随之而来的是股价的节节高升。 来看几则最近的例子。首先是还没有止住连续涨停步伐的*ST九发(600180)。本周三,*ST九发的重组方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虽然重组方案还欠证监会“一锤定音”,但自4月20日复牌后,*ST九发截至本周四已经连续21个涨停,而且每天都是开盘即死封涨停板,资金对该股的追捧可见一斑。经过重组后,*ST九发将由主营食用菌的A股“蘑菇大王”变身为房地产公司。
最近因重组预期而涨势凶猛的低价股还有高淳陶瓷(600562),该股由停牌前的7.5元涨至6月24日收盘时的21.5元,这期间出现了11个涨停。
主业还未转身,股价先行。低价股很多时候受到资金青睐,重要的一点便是炒重组预期。小投入、大回报亦是有重组预期的低价股受到投资者热捧的重要原因。
经理财一周报统计,在上述240只低价股中,共有42只股票存在重组预期,也就是说每6只低价股中就有1只个股有可能进行资产重组,这还不包括有重组传闻的公司。
可见,低价股中具有重组预期的个股的比例不小。而且,这些股票大多价格较低,置换成本不高,有利于吸引重组方。
优势6:机构易认可 2009年以来上证指数上涨了近1200点,有趣的是迄今为止今年新发基金也超过了1200亿元。对于尚未来得及完成建仓的基金和部分踏空资金来说,其选择介入的目标也很可能就是低价股。一来,这样可以避免介入已被拉高的股票替人抬轿;二来,低价股中也有不少大盘蓝筹股,吸纳资金的容量不小。 目前低价股中,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中信银行(601998,股吧)(601998)、上港集团(600018,股吧)(600018)、中国南车(601766,股吧)(601766)、中海集运(601866,股吧)(601866)的总股本都超过100亿股,十分适合大资金的入驻,这些股票也大多是机构常驻的品种。
事实上,从一季报来看,已经有一些机构“潜伏”到低价股中。如济南钢铁(600022,股吧)(600022),一季度有5只基金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海南高速(000886,股吧)(0000886)有5只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华电国际(600027,股吧)(600027)有4只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而根据Wind统计,3月份至今共有20只股票型基金、9只混合型基金成立。其中,股票型基金共募集519.85亿元,混合型基金募集123.19亿元。
由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分别在60%~90%、30%~80%之间,由此推算,股票型基金入市资金量在311.91亿元~467.87亿元;混合型基金入市资金量在36.96亿元~98.55亿元,即偏股型基金入市资金量为348.87亿元~566.42亿元。
目前A股市场确实存在局部泡沫,因此有观点认为,新资金很可能更偏向于买入股价不高,但后市业绩会转好的低价股。
优势7:复苏空间大 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低价股股价之所以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业绩拖累。去年以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不少低价股的业绩受到严重冲击。 据Wind统计,上述240只低价股中,去年有162只发布过年报业绩预告,其中共有127只个股的业绩下滑,如此就不难解释其价格为何处于市场末端。从近期的中报预告来看,这些低价股中公布中报预告的有84只,其中预增的个股有2只,扭亏的有5只,略增的有3只,续盈的有1只。
虽然,从公布的业绩还不能看出低价股业绩大幅好转,但是国家统计局本周表示,中国经济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下阶段经济可望企稳向好。那么随着宏观经济的转好,低价股的基本面也将逐步改善,而其股价也能随之上涨。
而且,相较于绩优股,绩差股的业绩基数低,其中又有不少股票也是曾经的绩优蓝筹,一旦行业出现拐点,这些公司的业绩上升空间会非常大。最为明显的就是汽车股,随着近几个月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汽车股的业绩有望出现大幅增长。
当然,由于一些行业处于经济产业链的中下游,因此其行业转好仍需时日,那么该行业所对应的股票上涨也会相应慢些,不过,其后劲却可能十足。比如钢铁股,从上一轮牛市的表现看,钢铁股的后劲不容小觑。如酒钢宏兴(600307,股吧)(600307),2007年年初时的股价在5元左右,而到了10月,股价已疯涨至36元。
还有一些行业由于受到外需影响较大,如航运业、纺织服装等,这些行业所在的低价股股价回升同样需要时间。
㈨ 中信银行股票值得买入吗
中信银行股票值得买入吗
~~~~~~~~~~~~~~~~~~
怎么说呢!在A股没有好与次的股票!只有不当的操作!!
就算拿错了股票!一定及时的止损!
㈩ 中信银行601998股票怎么样
上调中信银行至“买入”,不仅仅因为BBVA增持 BBVA本次增持的价格是07年中信银行香港IPO价格的110%,即每股港币6.446元,总计124.04亿元港币,约合109.24亿元人民币。虽然BBVA增持后仍为中信银行第三大股东,公司股权结构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不过我们认为增持对中信银行来说中长期利好,理由有三:
(1)凸显BBVA对中信银行长期业绩增长的信心以及其在华经营战略意图;
(2)合作与互补空间很大:BBVA在风险管理、零售银行、私人银行和汽车金融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为中信银行所借鉴。双方目前已合资成立了汽车融资企业,BBVA亦收购了中信私人银行部门20%的股权,预计以后继续合作的空间和领域还会扩大;
(3)中信银行因增持所获109亿元用途未予披露,若全额补充资本则将为中信银行未来业务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调中信银行评级至“买入”的理由:我认为公司净利润环比和同比增长的驱动因素相反意味着业绩拐点的到来。将公司评级上调至买入因为:
(1)10年持续刺激政策将使对公业务优势明显的中信银行保持较快的业务扩张;
(2) 修正的净息差弹性高于预期并优于同业,盈利能力开始回升;
(3)公司资本金状况较好,并且附属资本补充空间较大。
(4)收购中信国金后,公司将以中信嘉华银行为跳板开拓海外市场,BBVA的增持也将有力的支持公司零售银行等领域的高速增长。
(5)此次增持股本为内部转换,没有摊薄影响。基于以上理由以及财务的修正,我上调中信银行目标价由7元至8元(6个月),评级上调为“买入”,潜在涨幅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