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股评 » 股票市场风险度量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股票市场风险度量

发布时间: 2022-12-08 06:47:04

㈠ 如何判断股价有风险

不要与股市行情作对,不要为特定的需要去从事投机。
买进靠耐心,卖出靠决心,休息靠信心。
只要比别人多冷静一分,便能在股市中脱颖而出。
不要妄想在最低价买进,于最高价卖出。
股票买卖不要耽误在几个“申报价位”上。
市场充满乐观气氛,利多消息频传,股价大涨,连续上涨几十个涨停板,连冷门股都出现涨停板时应考虑卖出。
股民大众是盲从的,因此应在别人买进时卖出,在别人卖出时买进。
放长线钩大鱼,好酒放得愈久愈香。
以投资的眼光计算股票,以投机的技巧保障利益。
买股票如学游泳,不在江河之中沉浮几次,什么也学不会。
天天都去股市的人,不比市场外的投资者赚钱。
专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藏家。
股市无常胜将军。
赚到手就存起来,等于把利润的一半锁进保险箱。
分次买,不赔钱;一次买,多赔钱。
在行情跳空开盘时应立即买进或卖出。
许多股民时常随市场大势抢出抢进,没有自己的投资主张,而造成无谓的损失。
初入股市的新手,最好从事长期投资,并选择税后利润高,流通性好的热门股票。
"剪成数段再接起来的绳子,再接起来一定比原来的短。"买卖股票,短线操作者最后肯定不如长期投资者的人获利得多!
不准备做委托买卖时,最好远离市场,天天到证券公司观望行情的人,容易受行情变化及市场的渲染而作出错误的决策。
胆量大,心思细,决心快,是成功的三项条件。
股票新手不要急于入市,可以去游侠股市,通过模拟炒股先了解下基本东西,对入门学习、锻炼实战技巧很有帮助。
上升行情中遇到小跌要买,下跌行情中遇到小涨要卖。
行情涨了一段时期后,成交量突然破记录,暴增或逐渐萎缩时,大概就是最高峰了!卖出时动作要快,买进时不妨多斟酌。
如果错了一次买进的良机,就把它忘记,股市上的机会无穷无尽,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且保持镇定,你总能抓住一两次大行情。
投入股票的金额,不要超过可以承受损失的能力。尤其是对全额交割,更应特别小心。
以上涨三成作为卖出目标,这是制订投资目标的基准,也是买卖股票方法之一。
放不过机遇,就躲不过风险。
股票没有好坏之分,买股票就怕炒来炒去,见异思迁,心猿意马。
买股票虽然不容易,卖股票也是一门大学问,许多股民很会买股票,却不懂得如何卖股票。事实上,一个真正成功的股民,是懂得在最适当的时机卖出高价。
最大价下跌,或量大价不跌,如出现在股价大的涨幅之后,应断然出局以保战果,须知股价上涨必须有增量的配合。
每个已入市的股民,都应该制作一张买卖股票的记录卡,亲自记录自己的买卖操作,可以加深失败的教训,这样才能避开历史的重演。避免重蹈覆辙。
什么时候买比买什么更重要,选择买的时机比选择买什么股票更重要。
买进股票之前,先写下五条支持你投资这家公司的理由,并随时检查,如果发现其中有三条理由已不存在,就应立刻卖出股票。
遇到亏损时应立刻了结,遇到赚钱时不要急于出手,但也不可贪图到最后的最高价位。
投资股票千万不要追价买卖。
看大方向赚大钱,看小方向赚小钱。
买卖股票是为了盈利,但要学会将盈亏置之度外。
股市由低谷反弹时,前三天仍为不稳定期,要看以后一周的走势,才是决定股市是否远离谷底的关键时刻。
唯有休息才能保障即得之利益,唯有休息才能养足精神,争取下一回合的胜利。
忙于工作的股民,不妨选择定量定时投资法。
可由"买少量、买多样"来体验股票赚钱之道。
市场往东,你最好不要往西,喜欢和市场做对的人没有好下场。
不在大涨之后买进,不在大跌之后卖出。
黑马股可遇不可求,投资胜票仍应以踏实为主。
不要因为一个升降单位而贻误时机。
申购新股票要慎重选择,股民吃亏上当的事已屡见不鲜。
投资人,为成功的投机;而投机人,乃失败的投资。
若要在不安定中寻找安定,买进股票最好不要超过3~5种。
买进一流大公司的股票,乃是正确的,但应注意其未来的发展性。
会做股票的人,一年只做少数几次就够了;赚了钱而舍不得离开的人,终究会亏了老本。
股市里买进机会多,卖出机会少。
对投资者而言,能利用较短的中期趋势,要比做长期趋势所得更多。
不在成交大增之后买进,不在成交量大减之后卖出。

㈡ 股市风险的探析

股市风险探析
观察中国股市风险,需要从结构上来把握,对风险的实际分布状态进行有效度量。可惜的是在本轮大跌之前,特别是当上证综指上摸4000点之后,各种恐高的声音再次响起。其中担忧风险激增,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的人有两大理由:一是股指涨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冲动,甚至有媒体把民工入市也当作股市过热的证据来调侃。这难道是判断风险的依据?股市风险固然可以从指数上看出一二,但那只是表象,在这表象后面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各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风险,是信息不对称、信息缺损与信息操纵风险。

中国股市本轮近20%的暴跌,经过十来天的反弹整理,似乎就这么过去了。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我们现在还只是看到数百家公司股票连续跌停、市值损失上万亿元,如果我们还简单地认为,这是股票交易印花税惹的祸,或者真假“洋鬼子”忽悠出来的毛病,甚至还在暗自庆幸这是对新股民的一次很好的风险教育,而不作系统、深入、贴近实际的思考,那就有点不知教训,甚至白付学费了。从各类市场参与者在这场风波前后的表现,以及管理层与媒体的作为看,潜藏在中国股市中的内在与外在缺陷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那么这个市场的中长期风险就要比眼前的短期风险更大,更危险,也更有害了。

首先看内在风险。从结构上看,除了系统性风险外,在资本市场上最直接的风险是来自投资品自身的信息风险,也就是由投资品的信息残缺、延宕、非对称传布,或信息虚假、欺诈、操弄等造成的风险。以股票为例,股票作为投资品,其风险主要有公司治理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而所有这些风险都表现为公司信息及信息披露风险。尤其是那些与经营情况和盈利预期直接相关的信息,以违规或违法的方式在市场上做选择性传播,更是导致市场异动与投资者行为异常的直接原因。比如,近期杭萧钢构(19.59,-0.45,-2.25%)股价异动就典型地反映了这种信息非对称传播的危害。

除此之外,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股权分置问题虽然在短期内在股权制度上有了重大变革,并由此引发了市场由熊转牛的突变,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行为偏好,尤其是只注重自己那部分利益的习性,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彻底改变。大股东无视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与公司前途,在充分享有股权分置改革以前的那些特殊股权利益之后,又得到了本次股改带来的利益变现机会,这种一次性制度红利很可能扭曲大股东的行为,造成普遍的公司治理短期化恶果,比如大股东会尽可能地把短期业绩做好,或者制造利好题材,以配合大小非高价减持等等,若是这样一种结局,那么这样的股权分置改革将是可悲的,而中国股市的中长期风险也就可想而知了。

从市场层面看,相对于其他风险,市场操作风险也许是最容易被投资者所感受的。因为随着股指的涨跌,股价的波动,操作风险也跟着起伏。如果我们撇开其他因素,单就市场操作来讲,通常有三大风险会直接呈现在所有投资人面前:一是估值风险,二是资金流量与流向信息风险,三是投资者博弈风险。从实际操作尤其是短线操作看,由于市场是凭实力说话的,因此拥有资金话语权的主力机构永远是市场的主导者,而中小散户多半都是群羊效应中的尾随者,根本无法与主力抗衡,因而市场操作风险主要取决于主力机构。

比如,前两年上证综指只有1000多点,主力对当时的市场不认可,股市照样走熊。而现在的中国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股市却已判若两人。可见对市场的估值,主要取决于主力的赢利预期。在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对股市打压越低,吸筹越多,日后赢利才越高。而市场的这种估值风险,不仅表现在大盘上,更直接地表现为主力对个股与板块的操控上。这是其一。其二,对市场操作影响更大的是有关资金流量与流向的信息也受控于主力。因为主力资金不仅会影响股价,而且能隐蔽地把握与操弄资金流量与流向。这便构成了资金信息的不对称风险。另外,再从博弈关系看,市场上尽管散户很多,但能够动用各种交易手段来影响股价的,主要还是主力。所以只有主力机构才是市场的麻烦制造者,才是市场风险的策源地。而主力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关系着市场的中短期交易风险。

除了这两种内在风险之外,还有一种比较隐晦的风险,那就是中介与资讯服务风险。这是由券商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残缺与隐晦的不公正而造成的投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对服务对象实施差别化服务。比如,对主力资金提供各种买卖便利,而对中小散户则缺乏包括理财指导与风险提示等在内的起码的市场服务;还有一种是对资讯产品实施差别化供给。比如,一些中介机构将其调研报告分不同时间和详略文本,向不同对象发布,造成信息不对称,进而为不同对象的买卖时点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这种非对称性信息服务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的影响与伤害往往更大、更直接,并由此构成了对股市的短期扰动。

股市的内在风险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也五花八门,但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为市场参与者,由于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在博弈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所处的位置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市场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而由此触发的市场风险也有很大差别。从主导性看,首先是上市公司,其次是各类机构,最后才是散户。而散户由于其投资偏好千差万别,不可能形成一股影响市场的合力,因此拿散户说事,其实是一种误导。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博弈结果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以强凌弱,用竭泽而渔的方式进行财富掠夺,最后造成市场生态整体恶化,酿成巨大风险;还有一种是共生共荣,形成有合理投资预期的市场生态。就目前而言,特别要警惕的是前一种结果,那是一种危险的游戏,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制止。

除了内在风险,在观察股市风险构成时,还有两个外在因素,也会对股市造成局部系统性伤害,一个是舆论误导风险,还有一个是监管不当风险。

舆论误导风险主要是由媒体或其他机构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当而引发的市场风险。这种风险有些可能是由于不懂市场经济规律或不能公正地对待不同市场主体而造成的;有些却有可能是出于商业利益而故意操弄的。比如,将财经报道娱乐化,为吸引“眼球”,故意将极小概率事件极力放大、甚至不惜歪曲事实真相,以博取耸人听闻的效果;又如,有些传媒热衷于煽情,追“名人”、“洋人”,放“狠话”、“怪话”,操弄话语权,以谋求卖点;再如,有些证券机构及其代言人出于商业考虑,在不同时点对股市作诱导性评价,等等。

凡此种种,舆论误导风险,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占有舆论优势的利益相关方,为了一己的利益而影响舆论导向,在财经信息传播的系统、完整、对称、均衡性上有违“三公”原则,由此误导公众,并酿成人为的市场风险。其结果一是造成市场短期波动加大、效率降低,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减弱;二对投资者来说,则意味着投资成本上升、投资判断力降低,操作失误增加。在以信息为主导的虚拟市场中,这是一种容易酿成局部性系统风险的人为隐患。

至于监管风险,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监管不到位风险,比如对影响市场的主导性力量,如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对各类机构合法合规经营的监管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市场的基础和整体质量,对券商等中介机构在对散户服务特别是风险提示方面的督导是否到位,也直接影响市场心态直至社会舆论;还有一个是监管不当风险,包括政策措施内容不当和出台时机不当的风险,也将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观察中国股市风险,需要从结构上来把握,对风险的实际分布状态进行有效度量。可惜的是在本轮大跌之前,特别是当上证综指上摸4000点之后,各种恐高的声音再次响起。其中担忧风险激增,要求政府出面干预的人有两大理由:一是股指涨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冲动,甚至有媒体把民工入市也当作股市过热的证据来调侃。这难道是我们判断风险的依据?

更为奇怪的是,发出这种声音的居然有不少是吃过洋面包的专业人士与财经媒体,比如有媒体称,中国股民正在抢乘泰坦尼克号这艘冰海沉船,等等。这种用极具煽情色彩的语言不做量化分析的报道出自专业媒体,实在匪夷所思。

如果说股指背离基本面,涨得太快太过,有价值回归的要求、有市场调整的风险,这好理解;如果有些新股民缺乏必要的投资理财知识与风险防范意识,需要时时加以提醒和告知,这也好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仅凭指数高低或股民开户多少来判断股市风险,那也太简单、太教条、太离谱了。

股市风险固然可以从指数上看出一二,但那只是表象,在这表象后面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各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风险,是信息不对称、信息缺损与信息操纵风险。而对于股市风险信息的误导,本身又是一大可笑又可悲的人为风险。

从宏观基本面和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的各项近期指标看,短期内都有喜人的业绩,也就是说短期内并没有哪些重大因素能够改变股指持续向上的牛市格局,令人担心的则是上述中长期缺陷如果得不到治理,有可能酿成市场未来风险。这是中国股市目前的基本状况。因此,唯股指是论,仅凭指数高低来评论股市风险大小,是非常粗糙的做法。

但愿本轮大跌付出的代价能够让我们看到这一点。在对股市风险的评价中,能够拿出有充分说服力的事实与量化指标来,而不是一叶障目,或者为了别有用心的商业目的,在那里忽悠人。

㈢ 衡量市场风险的指标是

狭义定义:由市场风险因素的不利变动造成组合损失的风险。
计算市场风险的方法主要是在险价值(VaR),它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 interval,通常为99%)上,在给定的持有期间内,某一投资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或者说,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持有期间内,该投资组合发生VaR值损失的概率仅为给定的概率水平(即置信水平)。
计算方法
主要包括方差一协方差法(Variance-Covariance Approach)、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和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Carlo Simulation)。
方差一协方差法是假定风险因素收益的变化服从特定的分布,通常假定为正态分布,然后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估计该风险因素收益分布的参数值,如方差、均值、相关系数等,然后根据风险因素发生单位变化时,头寸的单位敏感性与置信水平来确定各个风险要素的VaR值;再根据各个风险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确定整个组合的VaR值。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整个组合(这里的组合是单位头寸,即头寸为1)的VaR值,其结果是一致的。
公式中表示整个投资组合收益的标准差,σi、σj表示风险因素i和j的标准差,ρij表示风险因子i和j的相关系数, xi表示整个投资组合对风险因素i变化的敏感度,有时被称为Delta.在正态分布的假设下,xi是组合中每个金融工具对风险因子i的Deka之和。
历史模拟法以历史可以在未来重复为假设前提,直接根据风险因素收益的历史数据来模拟风险因素收益的未来变化。在这种方法下,VaR值直接取自于投资组合收益的历史分布,组合收益的历史分布又来自于组合中每一金融工具的盯市价值(Mark to Market value),而这种盯市价值是风险因素收益的函数。具体来说,历史模拟法分为三个步骤:为组合中的风险因素安排一个历史的市场变化序列,计算每一历史市场变化的资产组合的收益变化,推算出VaR值。因此,风险因素收益的历史数据是该VaR模型的主要数据来源。
蒙特卡罗模拟法即通过随机的方法产生一个市场变化序列,然后通过这一市场变化序列模拟资产组合风险因素的收益分布,最后求出组合的VaR值。蒙特卡罗模拟法与历史模拟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采用随机的方法获取市场变化序列,而不是通过复制历史的方法获得,即将历史模拟法计算过程中的第一步改成通过随机的方法获得一个市场变化序列。市场变化序列既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模拟产生,也可以通过假定参数的方法模拟产生。由于该方法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应用上没有前面两种方法广泛。
拓展资料:
在股市中,投资者必须要了解市场主力资金的成本,这就需要衡量的尺度。
最先是应用最简单的移动平均线(MA),随后发展为指数平均数(EXPMA),再后来就是根据加权成交金额发明的市场成本(MCST)。这种指标不仅可以应用于对主力成本的分析,也可以研判市场的整体趋势。
在财务管理中经常用来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财务风险指标是基于广义的财务活动,从动态和长远的角度出发,设置敏感性财务指标并观察其变化,对企业潜在的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监测预报的财务分析方法。它是财务指标和财务预警模型的统一。前者是企业财务评价分析体系对财务风险报告的体现;后者是在多个财务指标组合的基础上,选取多个企业样本,建立多变量数学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的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具有宏观分析价值。

㈣ 个股风险的衡量方式

个股风险的衡量方式:

证券投资者的两大目标在于投资收益最大化以及投资风险最小化。股市是一个复杂的投资场所,对于股市投资,许多新股民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准备,对股市风险还缺乏清醒的认识,在投资方式上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认为低价股便宜,ST就等于要重组。

其实,股价高低不是衡量风险大小的依据,低价股很多是亏损的垃圾股,风险远远大于蓝筹股。许多刚入市的股民,在ST股票的连续涨停中获利,而大盘蓝筹股却表现平平。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们产生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以为低价股有更多上涨的机会,而忽略了其潜在的风险。缺乏实质性的投资价值作支撑,低价股终究风险很大,一旦大盘风云突变,低价股更可能出现以连续跌停方式的急剧回落,中小股民根本没有出逃的机会。

一般来说,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之所以沦落为垃圾股,与企业的现存情况有巨大的关系。因此,要仔细研究该股之所以沦为垃圾股的原因。有些上市公司由于没有明确主业导致业绩下降;有些上市公司管理不善而导致业绩不佳;有些是由于背负巨额债务,经营情况难以改善。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债务沉重,动辄上10亿元,或者官司缠身,对这样的垃圾股少碰为妙,即使有人愿意重组,往往面对如此状况也会望而却步。

从长期来看,真正让投资者分享股市上涨的仍将是大盘绩优蓝筹股,市场中蓝筹股和低价题材股的涨升其性质是有区别的,投资策略也有所不同。

从行业的发展态势入手,立足于预测相关上市公司未来的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从而选择有潜力的股票进行投资,这种投资模式不管从程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科学的、理性的,这种理念就是价值投资。所谓价值投资,是指以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发展潜力为关注重点,从而判定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的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的真谛在于通过对股票基本面的经济分析,去估计股票的内在价值,并通过对股价和内在价值的比较去发现并投资那些市场价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潜力个股,以期获得超过大盘指数增长率的超额收益。一般来说,价值投资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

㈤ 巴菲特衡量公司股票投资风险的五种因素是什么

第一法则:竞争优势原则

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秀并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够为股东利益着想的管理层经营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最正确的公司分析角度-----如果你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最关键的投资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可持续性。
最佳竞争优势----游着鳄鱼的很宽的护城河保护下的企业经济城堡。

最佳竞争优势衡量标准----超出产业平均水平的股东权益报酬率。

经济特许权-----超级明星企业的超级利润之源。

美国运通的经济特许权:

选股如同选老婆----价格好不如公司好。

选股如同选老公:神秘感不如安全感

现代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

第二法则:现金流量原则

新建一家制药厂与收购一家制药厂的价值比较。

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估值就是估老公:越赚钱越值钱

驾御金钱的能力。

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

巴菲特主要采用股东权益报酬率、帐面价值增长率来分析未来可持续盈利能力的。

估值就是估爱情:越简单越正确

第三法则:“市场先生”原则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市场中的价值规律:短期经常无效但长期趋于有效。

巴菲特对美国股市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1964-1998)

市场中的《阿干正传》

行为金融学研究中发现证券市场投资者经常犯的六大愚蠢错误:

市场中的孙子兵法: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利用。

第四法则:安全边际原则

安全边际就是“买保险”:保险越多,亏损的可能性越小。

安全边际就是“猛砍价”:买价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

安全边际就是“钓大鱼”:人越少,钓大鱼的可能性越高。

第五法则:集中投资原则

集中投资就是一夫一妻制:最优秀、最了解、最小风险。

衡量公司股票投资风险的五种因素:

集中投资就是计划生育:股票越少,组合业绩越好。

集中投资就是赌博:当赢的概率高时下大赌注。

第六法则:长期持有原则

长期持有就是龟兔赛跑:长期内复利可以战胜一切。

长期持有就是海誓山盟:与喜欢的公司终生相伴。

长期持有就是白头偕老:专情比多情幸福10000倍。

好公司一句话就能够讲清楚(可口可乐)

好公司一句话就能够讲清楚(洁-列联姻)

㈥ 为什么股市有风险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当债券市场表现良好,股票价格暴跌时,这种关系似乎是相反的。例如,在2000 – 03年的最后一次经济衰退期间,虽然银行通过投资债券赚取了大量资金,但股市却陷入低迷。了手搓的钻木取火法,还有用火弓的取火方

㈦ 度量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有哪些常见方法

1.首先你要知道股票的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
经研究表明,股票数据是有自相关性的,所以古典的回归模型拟合常常是无效的。

2.另外股票数据序列是具有平稳性,或一阶差分、高阶差分平稳性
所以一般来说都会采用平稳性时间序列模型。
简单的如AR(p), MA(q), ARMA(p,q)模型等。

3.但由于这些数据往往还有条件异方差性。进一步的模型修正
有ARCH(p) , GARCH(p,q)等模型。

3中的模型是现今一些研究股票波动的主流手段的基础。

4.如果要研究多支股票波动的联合分布,可以用Copula理论进行建模(这个一般用于VaR,ES风险度量,比较前沿,国内90年代才开始引进,但并不算太难)

5.另外还有一些非实证的手段,那是搞数学的弄的了

㈧ 如何计算股票的收益和风险

我理解你是想问购买股票的收益和风险。
股票收益的计算
收益=(卖出价-买入价)/买入价*100 (%)其中卖出与买入价都应考虑交易费用。
收益可能为正即盈利,也可能为负即亏损。
股票风险的计算
所谓风险通常是指不确定性,对购买股票来讲,可理解为买入股票后盈利的可能性(概率)的大小。而个股的涨跌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与管理层政策、市场供需、个股基本面、个股技术面等有关。这样风险测算的难度就很大了。
不过也可以简化:例如很多技术流派,只跟踪趋势和成交量,这样风险度量就有
股价涨跌概率=F(趋势、成交量)这样的关系了。
个人拙见。

㈨ 度量风险的指标有哪些

度量风险的指标种类:

  1. 敏感性指标,用于衡量资产价值对某一风险因子的敏感性。如β值,衡量单一股票或股票组合对市场指数(标普500、沪深300)的敏感性,敏感性指标的一个缺点是,无法知道对整体的绝对影响;

  2. 波动性指标,用以衡量资产收益率相对于资产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常用标准差(σ)度量,标准差表示各观测值偏离于均值距离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是相关系数(ρ),用以衡量两个变量(a和b)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其值介于-1至1之间,ρ=1表示变量a和b完全同方向变动,ρ=-1表示变量a和b完全反方向变动,ρ=0表示变量a和b无相关性,无法从a的变动推知b的变动;

  3. 概率类指标,用以衡量某一结果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风险与损失虽然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概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某一损失虽然很大,但发生的概率却非常低,则该损失的期望损失将很低,从而该损失的实际风险可能并没有表象上那么大;

  4. 综合类指标,将概率、损失、对整体的绝对影响统一考量的指标,这类指标的典型代表是VAR,它表示在一定概率下的最大可能损失是多少,克服了上述三类指标单独考量风险某一维度的缺陷。同时,由于VAR表示的损失值的大小,相对敏感性指标而言,VAR提供了一个对不同资产风险的统一考量,具有可加总的优越性。


(9)股票市场风险度量扩展阅读:

标准差来表示风险不太符合实务需求,大部分波动的观念植基于风险为对称的假设,但这种假设不仅在学术界仍有争议,而且不符合实务上重视负面损失的表达。

例如由2楼坠地和20楼坠地的可能结果,就波动而言,前者通常大于后者(2楼坠地可能无事、轻伤、重伤或死亡,20楼坠地基本不死也重伤),但就对风险的认知来看,后者的风险是较大的。

风险衡量指衡量外汇风险带来潜在损失的概率和损失程度。风险的数学表达:

对于风险,理论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风险都是源自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从数学角度看,它表明的是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在公司金融学中,研究风险是为了研究投资的风险补偿,对风险的数学度量,是以投资(资产)的实际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表示的。最常见的度量指标是方差和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