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股评 » 海天味业股票2010年股价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海天味业股票2010年股价

发布时间: 2022-11-20 13:32:36

㈠ 海天味业开盘股价大跌,总市值蒸发约330亿元!这究竟是啥原因造成的

海天味业开盘下跌,股价下跌的十分猛烈,市值增发了,差不多330亿对于这样一个大企业市值,几千亿的来说影响也算是不小了,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下跌呢?之前网上出现的海天酱油,海内外产品标准双标的这个言论,对于大家购买相关产品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但自己觉得这个事件的影响是有限的,只要后续做好公关,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实践标准,让消费者能够放心,仍然能够挽回产品的市场份额,毕竟调味品相关的市场品牌数量是不少,但真正能做到海天这种规模的不多。人家的品牌基础在那摆着呢,不可能因为一些网络传言就出现公司经营困难的情况,远远还不至于达到那样的程度。

㈡ 海天味业市值超中石化,海天味业市值达到了多少

截止8月18日收盘,海天味业每股股价158.33元,总市值5131亿元,超越中国石化的4915亿元,位列A股12名。成功实现了“一瓶酱油”比“一桶油”更贵。

自2020年开年以来,海天味业股价上涨78.24%,相比2017年31.39元,三年时间股价增长4倍!

除此之外,由于对生产流程严格把关,海天味业率先引进了各种自动化设备,让机器代替人工,让各种数据更为精准,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生产开销成本,也使得整个生产环境能耗更低,生产效率更高,毛利润更高,企业收益也更好。

除了坚持打造传统调味产品,海天味业也开始进军火锅底料市场,各式新鲜口味推出也得到了很多消费者认可,毕竟价格不高,又是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生产,老百姓也吃得放心。

最后需要注意一点,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年初时随着许多餐饮行业歇业,海天味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如此艰难环境中可以交出如此答卷,更是证明了整个品牌不俗实力,当然受到影响更大的中石化也可以同海天味业一起重整旗鼓,再创佳绩。

㈢ 半年净利33亿,市值每天涨15亿,海天味业的泡沫该戳戳了

文| AI 财经 社 周享玥

编辑|赵艳秋




“酱油大王”海天味业的酱油又卖出了“大价钱”。


8月27日晚间,海天味业发布2020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15.95亿元,同比增加14.12%,实现归母净利润32.53亿元,同比增加18.27%。不管是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都远超中炬高新、ST加加、千禾味业等几家同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之和。


而在股价上,海天味业更是一骑绝尘。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海天味业股价报收183.02元/股,涨幅为6.41%,总市值高达5930.66亿元,是调味品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分析业绩和利润双增长的原因,与疫情期间,酱油这个刚需市场总体需求量变化不大有关。而且,受疫情影响的主要是餐饮行业,但它们采购的更多是大包装产品,利润率要低于以家庭烹饪为主的零售型产品。


不过,虽然业绩和市值一路走高,但海天味业增长瓶颈已现,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属于红海竞争的中低端领域,这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压力。


市值平均一天涨15亿,“一瓶酱油”贵过“一桶油”


2020年上半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无疑是稍显暗淡的,但对于海天味业来说,却算得上是“因祸得福”,股价、业绩实现双丰收,更是在8月18日创下了“一瓶酱油”贵过“一桶油”的A股大奇观,市值超越了中国石化,8月27日,中国石化的A股市值为4819.17亿元。


2020年1月2日是新一年的首个交易日,海天味业股价和市值尚为89.10元/股和2406.03 亿元,到8月27日就已经分别涨了105.41%、146.49%,达到了183.02元/股和5930.66亿元,位列A股上市公司市值第十名,相当于市值平均每天涨约15亿元。


事实上,打从上市起,海天味业就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从股价总体走势来看,2014年2月至今的6年多时间里,除了2016年处于微跌状态,其余年份均呈上升状态,2020年以来的涨幅更是超100%。

另据2020年半年报显示,庞康、程雪、黄文彪、吴振兴、陈军阳、叶燕桥合计持有海天味业55.89%的股份,为其实际控制人。其中,海天味业董事长、总裁庞康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合计32.51%。据此计算,截至8月27日,庞康的最新持股市值约为1928.06亿元。


而在一年前的2019胡润百富榜中,低调的庞康还首次以850亿元身家与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并列榜单第23位,成功晋级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新首富。


海天味业何以能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业绩的长期稳定增长无疑是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19年,海天味业分别实现营收98.17亿元、112.94亿元、124.59亿元、145.84亿元、170.34亿元、197.97亿元,增速分别为16.85%、15.05%、10.31%、17.06%、16.80%、16.22%;实现归母净利润20.90亿元、25.10亿元、28.43亿元、35.31亿元、43.65亿元、53.53亿元,同比增长30.12%、20.06%、13.29%、24.21%、23.60%、22.64%。


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一季度,其营收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增速也分别达到了7.17%、9.17%。这样的长期业绩走势,再加上连续20多年的酱油行业龙头老大地位,海天味业受到资本青睐似乎不足为奇。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酱油大王”?


梳理海天味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品牌建设与渠道建设是海天味业的两大法宝。


在品牌建设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大部分酱油还在以散装形态售卖时,海天味业就已经推出印有全新品牌LOGO的瓶装酱油,1999年,又斥巨资成为第一家在《新闻联播》整点报时环节打广告的酱油品牌。最近几年,海天味业更是冠名了《跨界歌王3》、《吐槽大会》、《中餐厅》等多部流行综艺,还在2014年邀请知名主持人汪涵做了首位代言人。

图源:海天味业官网


表现在数据上,2014年至2018年,仅用了5年时间,海天味业的销售费用就翻了一倍,从10.5亿元涨到了最高22.36亿元,2019年虽有所缩减,但仍旧达到了21.63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8.65亿元。


而在渠道建设上,海天味业有一套独特的“打法”,采取经销商、分销商/联盟商两级架构销售体系。由海天驻各地的销售机构与经销商共同对分销商/联盟商进行管理,并通过在一个区域设置多个经销商,进行内部“赛马”的方式,提升产品渗透。


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天味业的一级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6433家,较2019年底的5806家,净增长627家,相当于平均每天净增长约3.45家经销商,实现了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00%覆盖率,在中国内陆省份中,90%的省份销售过亿元。


而同期ST加加(加加酱油)、中炬高新(美味鲜)、千禾味业的经销商数量均在1000多家的量级,仅约为海天味业的1/5。


因此,即便假设产品差距不大,海天味业的售卖网络也更具竞争优势。


难以摆脱中低端烦恼,后续增长空间见顶?


虽然业绩和市值一路走高,但海天味业的发展并不是没有隐忧。


实际上,海天味业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属于红海竞争的中低端领域,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压力。


以营收占比在60%左右的支柱产品酱油为例,随着近年来中低端酱油市场的逐渐饱和,海天味业酱油产品的营收增速已经在不断收缩,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酱油类产品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59%、15.85%、13.60%、10.71%,整体呈下滑趋势。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现象昭示着海天味业在低端酱油市场的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而海天味业近年来不断尝试向料酒、火锅底料等赛道拓宽的动作,也被解读为可能是海天味业在遭遇业绩瓶颈后,寻求突破的新增长点。


据媒体报道,近日,海天味业天猫官方旗舰店低调推出了四款火锅底料,包含韩式辣牛肉、韩式部队、新疆番茄、云贵酸汤四种风味,单包价格15.9元,四包组合价39.6元,生产日期则显示为2020年7月份生产。


AI 财经 社查询发现,截至8月27日,海天味业新推出的火锅底料在天猫旗舰店上的月销量为624件。

图源:海天味业天猫旗舰店


“海天味业涉足到料酒、火锅底料等其他调味品市场,对它来说应该是最简单的。”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AI 财经 社,“因为它已经在酱油领域积累了产能、品牌、渠道等资源优势,当它把这些资源和酱油行业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调味品领域,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去开发一个新的产品”。


据《火锅行业全产业链报告》显示,自2011年以来,火锅行业始终保持着10%以上的高增速,而火锅产业的快速发展,又推动着火锅底料市场的同步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火锅底料市场规模在200亿元左右,近几年增幅达到15%左右,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10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显然还“有利可图”。


不过,沈萌进一步分析认为,这种方式仍然是“在更多地与中低端品牌进行搏杀,并不能真正走入收益率更好的中高端市场”。


在他看来,虽然海天味业目前在国内处于一个比较领先的位置,但就全球酱油产业来说,其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拓展。“在这种前提下,它就已经开始做料酒等横向的调味品市场介入,可能会分散其对于酱油市场核心主业的坚守,进而导致其长期处于产品中下游的水平,并不利于企业更长期的品牌积累和积淀”。


但海天酱油想要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酱油实现突围,显然也并不简单。千禾、李锦记、欣和、鲁花、厨邦等在高端酱油市场耕耘已久,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日本酱油行业的领头羊龟甲万、法国达能、卡夫亨氏等外企也纷纷进军国内酱油行业,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竞争。


调味品行业“因祸得福”,股价、业绩齐上涨


疫情期间“因祸得福”的不仅仅是海天味业,事实上,包括中炬高新、千禾味业、ST加加、恒顺醋业、天味食品等在内的多家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股价和业绩都出现了大幅上涨。


就资本市场表现而言,截至8月27日收盘,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天味食品、千禾味业、恒顺醋业、ST加加的总市值分别为5930.66亿元、638.11亿元、420.57亿元、294.49亿元、268.29亿元、101.03亿元,较年初的涨幅均超过了100%。其中,千禾味业的市值涨幅更是达到了317.83%。

制图/周享玥


而在业绩表现上,2020年上半年,中炬高新、ST加加、恒顺醋业、千禾味业、天味食品分别实现营收25.54亿元、11.56亿元、9.53亿元、9.19亿元、7.99亿元,同比增加6.78%、12.87%、7.39%、45.98%、34.53%;实现归母净利润4.55亿元、1.07亿元、1.49亿元、2.00亿元、1.57亿元,同比增加24.31%、24.67%、3.63%、94.62%、79.85%,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较大增长。


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较大、餐饮行业大规模闭店停业的一季度,6家企业中也仅有ST加加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降,中炬高新营收下滑,但净利润却反向上涨。

制图/周享玥


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AI 财经 社,“主要是因为酱油属于日用消费的必需品,无论是在外就餐,还是自己在家做饭,对酱油的总体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其实是不大的。受到疫情影响的主要是餐饮行业,但它们采购的更多是大包装、批发的产品,利润率要低于以家庭烹饪为主的零售型产品”。


沈萌进一步分析,虽然受到疫情影响,餐饮行业方面对于低利率产品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但家庭烹饪所需的高利润率零售产品的需求却有所增加,“再加上电商等渠道成本的降低,多方抵消之下,酱油总消费量的变化可能不大,但是对于企业的业绩提升却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这一点在中炬高新2020年一季度的业绩数据中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炬高新实现营收11.53亿元,同比下滑6.32%,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上涨8.94%,达到了2.06亿元,净利率有明显提升。


对于调味品市场下半年的走向,沈萌认为,随着餐饮逐渐恢复运转,高利润率产品的销量,可能会有一部分回流到低利率的大包装产品,进而对利润率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整体的市场规模还在不断膨胀,整体业绩不会有明显下调”。


“下半年可能比较多的调味品企业会像海天味业一样,以自己的品牌为基础,向其他类型的调味品市场进行延展。”沈萌补充说。

㈣ 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首先海天集团的市值缩水并没有这么夸张,在三天的时间里边儿下降了上千亿元,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就是因为在第二季度的财务报表公开之后,他们的利润下降了15%。而这是十年以来他们第一次出现利润的下滑。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他们的股票价格下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如此严重?

第三,为什么会出现利润的下降?

在这一次公布财务报表之后,海天这一团对此也非常重视,他们表示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就是因为目前海天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他们的传统行业正受到一系列的挑战,一方面现在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同类型调味品,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的营销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才导致他们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前提下,利润却下降了15%。

㈤ 海天味业股票还能买吗

不赞成买入海天味业股票,高估值是投资的最大杀手 我们都知道对于优秀的企业可以给与相对高的估值,但是一旦估值太高,就成了投资的最大杀手了。假设海天味业依然可以保持20%的增长率,那么2021年海天可以实现净利润75亿,即使海天味业三年股价不涨,依然高达35倍的估值,这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都是不容易忽视的时间价值。 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消费企业,合理估值也只能给30倍PE,因此奉劝大家,暂时不适合买入海天味业,可以等到30倍甚至更低的估值在决定是否买入。
拓展资料:
海天味业是好企业吗?
1.看现金流,2010年至今经营现金流净额年年高于净利润,2018年43.67亿的净利润产生了59.96亿元的经营现金流。应收账款、存货余额几乎零增加,应付账款反而大幅增加,说明公司的议价能力太高了。 看成长性,2010年至今,营业收入增速没有低于10%,每年都稳健增长,营业收入由2010年的55亿增长至2018年的170亿。看扣非净利润,除了2010年和2016年之外,年年增长率超过20%,由2010年的6.41亿净利润增长至2018年的41.24亿元。净利润增长率超过营业收入增长率,说明什么呢,说明企业牛逼,通过提高毛利率或者降低费用率提高了净利率。
2.从现金流、成长性和盈利能力角度,海天味业算是A股的标杆企业了,综合到ROE,2010年至今,只有2010年ROE低于30%,其他年份均高于30%。ROE驱动三因子净利率稳中有升,权益乘数和周转率稳定,所以ROE大概率可以维持。一个字:秀,两个字优秀。也难怪初善君一年前就表示《从优秀的企业学习读年报——飞天酱油之海天味业》。在消费品行业,海天味业算是把企业经营到了极致。

㈥ 海天食品股价暴跌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主要原因是:

1.业绩低于预期,净利润出现下滑;

2.前期涨幅太大,估值太高;

3.整个市场消费和白酒板块都出现比较大的回调。

海天味业作为消费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这几年表现非常不错,它的产品也深受消费者的喜欢,股票这几年也出现了非常大的涨幅。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业绩不及预期,前期涨幅太大,导致估值太高,这样的业绩不能够支撑这样的股价。整个板块也处于调整状态,从消费到白酒这段时间股票都出现了下跌,海天味业大跌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三、整个消费板块都处于调整状态

最近一段时间从白酒到医药再到消费,基本上都处于调整状态,很多个股都出现了下跌。

海天味业作为消费股的代表,整个板块都处于调整状态,它也没有办法独立上涨,业绩不理想更是雪上加霜,这也是海天味业总市值暴跌3000亿的原因之一。

㈦ 海天味业市值有多少

截至2020年8月18日收盘,海天味业每股股价报158.33元,总市值突破5000亿,达到5131亿元,不但超越了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等大白马,更是超越了石油巨头中国石化4915亿元的总市值,升至A股第12位。

今年以来,海天味业股价大涨78.24%。相比其2017年8月31日的收盘价每股31.39元来算,三年内股价涨幅达400%。

(7)海天味业股票2010年股价扩展阅读

海天味业财报数据:

2020年一季度,中国石化实现营收5555.02亿元,同比下降22.6%;净亏损197.82亿元。2019年,中国石化实现营收2.97万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为575.91亿元,同比下降8.7%。

主营业务方面,2019年中国石化勘探及开发实现营收2107.12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率为15.5%;炼油实现营收1.22万亿元,同比下降3.1%,毛利率为4.3%;化工实现营收4952.34亿元,同比下降9.4%,毛利率为8%。

㈧ 海天味业为什么股票

海天味业是上市公司,2014年2月11日,海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股票名称为海天味业,股票代码为603288。截至目前,海天味业股价为850元,总市值3560亿。

海天是国内专业的调味品生产企业,历史悠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布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产品涵盖了酱油、蚝油、醋、调味酱、鸡精、味精、油类、小调味品等八大系列200多个规格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