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停牌9个月乐视网今复牌什么情况
孙宏斌:做生意有赔有赚。
不过乐视网方面昨天也表示,公司现阶段将着力解决公司面临的资金紧张和供应链问题,以期公司业务恢复稳定。同时乐视网透露,目前孙宏斌掌控的乐视网第二大股东天津嘉睿也在期望通过借款、增资等措施缓解公司资金紧张的局面,为后期持续经营做保障。
⑵ 融创中国的十大股东
孙宏斌是最大的股东
根据2015年中期报告显示:
孙宏斌先生于一间受控公司的权益(2) ,股数1,589,549,451(L) (1) 占比46.77%,直接持股本公司 6,440,000(L) (1) 0.19% .
汪孟德先生 实益权益 本公司 3,300,000(L) 0.10%
荆宏先生 实益权益 本公司 650,000(L) (1) 0.02%
这3人是大股东.
⑶ 融创资本幕后老板是谁
融创资本幕后老板是郑志祥。郑志祥是融创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董事,粤港澳创投协会会长,客多集团创始/CEO。
郑志祥2007-2017年,创建客多集团,首创创新的、本地化基于商圈的电子商务平台,2018年加入融创资本(集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孙宏斌当大股东的股票扩展阅读:
中新融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5亿元,是中国领先的专注于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私募投资及资产管理公司。过去6年,我们累计投资80余家上市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最高达到200亿元,为股东和投资人创造了丰厚回报。
核心业务是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业务覆盖A股和H股。我们聚焦在有前景的产业,精选优质的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成为上市公司有影响力的重要股东,通过经营提升、金融服务和资产并购,支持企业的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提升企业的财务实力和公司价值。
⑷ 为什么孙宏斌融创市值蒸发66亿港元
事件再次让人瞠目结舌!据悉,孙宏斌“乐视不差钱”话音刚落,融创市值蒸发66亿港元。
据悉,近日融创计划发行的100亿元公司债已被上交所终止发行。而在此之前,融创多次发债融资。去年9月底,融创曾发过一个购房尾款资产支持转向计划,涉及金额24.2亿元,承销商为长城证券;去年7月,发行40亿元公司债;更早前的2015年12月,曾发行过50亿元公司债,子公司天津融创置地曾发过50亿元公司债。
⑸ 孙宏斌是何方神圣
孙宏斌最近非常红火,那他是何方神圣呢?他的强悍实力从何而来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孙宏斌是何方神圣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孙宏斌到底什么背景
在中国商界,孙宏斌算是个异类。如果说史玉柱、褚时健是一朝跌落而东山再起者,那么孙宏斌这个两度落难又两度东山再起者,你很难在找到第二个人。原来这位大咖半生浮沉,大起大落,山西人,出生在农村,十三四岁起离家求学,自己做主填的高考志愿,去武汉读的水利专业后去了清华大学读研究生,1985年孙从清华大学毕业,1988年,孙宏斌看到联想的招聘启事,觉得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于是便投身联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从普通员工变成了主任经理,1990年他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的经理,主管范围包括在全国各地开辟的18家分公司。此时柳传志也看上这位年轻人的才能,对青年人才格外珍惜,但正是由于柳对孙的“溺爱”让这个年少轻狂的少年胆子越来越大,做出了让柳愤怒的事情,然后孙的第一次大落人生低谷来了,由于其在联想不合规的使用财务,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北京海淀警方刑事拘留。1992年8月22日在海淀看守所经过漫长的27个月后,孙宏斌接到了刑事判决书,他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罪名是挪用公款13万元。1994年初孙宏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1年零2个月,1994年3月27日刑满释放。
孙出狱后1994年孙宏斌创建顺驰,以房地产中介所进入地产界。1994年8月已经在天津开创顺驰前期基业的孙宏斌为了获得比常规更快的发展,向柳传志借款50万元。1995年初,在柳传志和中科集团董事长周小宁的支持下,顺驰和联想集团、中科集团成立天津中科联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于柳传志这位贵人的相助,让孙的公司越做越好,发展的也很好,2004,顺驰已名震地产江湖,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房地产企业集团之一,耕耘10年的孙宏斌再次回到聚光灯下。然而,好景不长,孙宏斌本来距离他的“顺驰帝国”只有一步之遥,却功败垂成。为了达成业绩目标,他高价抢地、快速开发、快速回款,虽然在2014年底以95亿元的销售额超越万科摘取地产业之冠。但销售回款乏力,极度紧绷的资金链让其难以为继。宏观调控的压力最终给予这家一路狂奔的公司,致命一击。一年后,孙宏斌第二次跌入人生谷底,此时41岁的他创建的地产王国顷刻崩塌。第一次孙在联想可能败在其为人处世,年少轻狂上面,第二次应该是其战略激进,商业模式的上。
当人们认为这次孙宏斌真倒了之后,他却另起炉灶成立融创,并用短短四年时间将这家公司推向香港联交所。融创成立四年推向IPO,步步为营,跻身十大房企,此时孙宏斌45岁,祝福这位大咖,也祝福融创中国越来越好。
总结:25岁成为联想接班人;26岁蒙受牢狱之灾;40岁打造国内销售额最大地产公司;41岁地产王国顷刻崩塌;45岁完成企业IPO,年过半百达到人生巅峰,他就是孙宏斌。
孙宏斌用生命下棋
他和柳传志亦父亦友,他和贾跃亭都“不怕死”。
“这世界确实需要疯狂性格的人,做人也需要某些疯狂的时刻,要不然这世界会多么平淡和乏味无趣?疯狂就是不惜性命的激情,不惜代价的投入,不顾一切的坚持。趁年轻做点疯狂的事吧。”
这话放在现在的乐视和贾跃亭身上,没有不对劲,不过是出自孙宏斌之口,可见孙宏斌和贾跃亭在灵魂深处的某种相似,这不可不说是孙宏斌出手乐视的一部分原因,同时将孙宏斌和贾跃亭推到了风口浪尖,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柳传志曾说过,孙宏斌有三个最大优点:第一点有极强的上进心,不是一般的强,是极强。第二,有非常强的坚韧性,打倒了再爬起来,这很了不起,第三有一眼看到底的能力,能判断一件事做与不做的关键在哪儿。
所以,对乐视和万达的投资,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来的快,来的突然,孙宏斌是否真的亮出了一眼看到底的能力?这个一向低调,却突然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男人,他的人生其实早就经历大起大落。
25岁得柳传志重用 却狠狠跌倒
都说柳传志重才,惜才。25岁的孙宏斌意气风发,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走进联想,这个似乎影响他一生的地方。
当时的孙宏斌被任命为企业部经理,开拓全国市场。他带着一群热血青年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就建起了13 个独资分公司,年底销售额达2400万。那一年,杨元庆刚进入联想。柳传志决定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据说,他有时候讲话结巴,而且还讲一口山西腔普通话。有熟人说他,头脑转换太快,语言跟不上思维。
为此,柳传志想了个办法让他修正:每天上班,先来自己办公室讲个故事。
对其爱惜程度可见一斑,信任的与日俱增成了“溺爱”,也给了孙宏斌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用今天柳传志的话讲,“孙要从一个大船里面造一只小船出去”,“那怎么能行?破坏力会很大,当然这涉及到分量问题,就像一个人每天吃半斤饭,这里面有一两是有毒的东西,分量不大,但危害性很大,主要是这个问题。”
据媒体报道,当时孙宏斌在公司内部“越权干政”,不经人事部门批准随意提拔下属,在一份由企业部掌控的《联想企业报》上,报纸头版刊发的企业部纲领是,“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这让柳传志对其行为和态度勃然大怒,孙宏斌触到了公司的政治红线。后孙宏斌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5年(后减刑1年),对于这个罪名,孙宏斌始终“未予认可”。
而当时的孙宏斌说,“碰到难事一定要往一线冲,光躲在幕后指挥肯定不行,要让所有人知道碰到任何难事你都不会躲;要把成绩都归功于下属,把所有错误的责任都承担起来。不这样做,凭什么你是领导”。
这大概是孙宏斌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摔跤,绚丽的开场,遇伯乐,而伯乐亲手将其送进监狱。
十年东山再起 挥斥方遒
如果把孙宏斌的成功都归于柳传志这位伯乐,大概言过其实,但柳传志一定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已经远远超越师生和情义这些字眼。
出狱后的孙宏斌得到和柳传志见面的机会,1994年的联想已创业十年,彼时的柳传志已经成了中关村明星。
有媒体采访孙宏斌问及此事,孙说,“他为什么还愿意见我呢?大概觉得我这人还不错。即使在那个事情发生之后,他对我也很欣赏,柳总这种地位,不是我想和他走得很近,就能走得近的。”
那一次见面,忏悔,认错,他直接表达,希望柳传志能支持他东山再起。
31岁的孙宏斌真正开始了他新的商业人生。
不过此后的孙宏斌再也没有接触IT这个行业,他接受了柳传志50万元的资金支持,开始了房地产行业的打拼。
他的商业才能不容怀疑,过去的十多年是孙宏斌疯狂进取与高调回归的十年。
1994年,孙宏斌创建顺驰,以房地产中介所进入地产界。1996年,顺驰集团开始开发房地产,占到一级市场15%的市场份额,2003年,顺驰进入北京,并开始了全国扩张战略。2006年,孙宏斌开始收缩顺驰战线。2007年,孙宏斌将顺驰集团出售给香港路劲基建集团,并将主要精力转移到融创地产集团的经营上。
回到最近的两次交易上,人们用天价来形容,孙宏斌150亿元投资乐视,632亿元收购万达,据称,万达的这次交易给融创带来的利益直接而有效,狂揽万达5000万平方米左右的土地储备不说,76家酒店均位于所在城市的核心地段,未来价值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孙宏斌力争老大的野心所在。
据悉,根据各家房企2016年年报及2017年半年报,在不剔除自持用地的前提下,截至今年上半年,融创拥有8664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在全部房企中排名第六。本次交易后,接近融创的知情人士预计,融创的土地储备将从去年年底的第六名一跃进入规模前四。
仅仅6年时间,孙宏斌凭借超乎寻常的规模并购,已经到了可以窥视行业第一的地步,这种生长速度令人惊叹。
“狩猎者”孙宏斌
奇袭金科
入股金科,是孙宏斌并购经历中必须提及的一笔。
这一次,他一改以往直接收购项目公司或者土地的方式,而是以“参与定增+二级市场增持”的方式快速建仓,成功进驻金科董事会。
2016年9月21日晚间,融创发布公告,附属聚金物业收到由A股上市的金科地产及其承销商发来的确认书,确定集团就金科地产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申请认购9.07亿股金科股份已获接纳,认购价为每股金科股份4.41元人民币,集团就认购事项应付总代价约为40亿元。
认购完成后,融创占金科扩股后的16.96%,成为第二大股东。国君地产评价称,融创之所以买入金科,原因之一是,买入股份的性价比高于公开市场拿地,安全边际充足。
孙宏斌并未止步于此。
到了2016年11月,融创开始在二级市场上增持金科股份。公开资料显示,从11月11日~11月28日,融创全资子公司天津润鼎和天津润泽一共增持了3.04%的金科股份。其中,润泽物业增持8128.16万股,占金科股份总股本的1.52%,增持价格区间为4.86元至5.25元每股;润鼎物业增持8102.26万股,也占总股本的1.52%,增持价格区间为5.03元至5.23元每股。此次增持合计耗资约8.3亿元。
至此,融创持有金科20%的股份,而金科实际控制人黄红云夫妇目前仅持股25.2%。这意味着,只要孙宏斌愿意,他只需要拿出不到20亿元的现金,就可以成为金科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2016年12月1日,孙宏斌派出在顺驰时代就追随他多年的融创中国执行董事、执行总裁商羽、融创中国副总裁张强进驻金科董事会。
“狩猎者”
在并购市场,融创确实积累了口碑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孙宏斌认为,融创的优势十分明显:“第一:因为我们要的就市场价,不占你的便宜,市场价我们都认,价格好谈。第二:买完不想要还可以退。第三:有时候卖不是全卖,50%、60%或者70%,你还是股东,因为我们产品好,有溢价能力,可以赚更多的钱,你和我们合作是合适的。”“地产行业并购的就是土地的价值。所以如果公司现金流没有问题,但是公司的土地没有价值,转着转着最后转了一个窟窿。如果公司现金流有问题,但是你的土地是有价值的,那还是有人愿意收购你的,公司是可以卖掉的。”孙宏斌曾对外说。
在并购市场大举进攻之际,融创的销售额在2016年实现了高增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底,融创实现合约销售金额1303.8亿元,同比增长103%,已经远远超过了其1100亿元的年度销售目标,并首次顺利跻身千亿房企俱乐部。
但区区一千亿显然不能满足孙宏斌对于规模增长的要求,因为他熟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规律: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当下,唯有将规模做大,才能有更高的生存几率。“地产行业去年不到10万亿的规模,到今年10月底9万亿了。10万亿的规模再增长也难了,但是在快速向大公司集中。现在前100名占市场规模的40%多,前10名占20%多。去年前10名占17%,今年已经占20%多了,前100名已经占40%多了。我觉得,地产行业下一步5-10年或者5年左右,前100名会占市场份额70%-80%,前10名会占到35%-40%。这样的话,前10名平均就要4000亿的规模,没有两三千亿进不了前10名。”在最近的一次公开露面中,孙宏斌如是说。
在他看来,房地产行业本身具有金融属性,在这样的趋势下,小的房地产公司干不了了,买了地以后挣钱退出交给大公司做,收购、兼并将会是主流。“如果想卖可以找我们,因为我们是市场公认的最好的合作伙伴。”毫无疑问,融创还将在并购市场继续狩猎。
多年前,孙宏斌对自己的评价是:“我的性格是偏执狂。我们企业的性格就是: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你是大腕还是普通百姓,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们知道目标,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从多年的经历看,他始终坚持了这一性格和准则。
⑹ 孙宏斌150亿入股乐视的目的是什么
孙宏斌150亿入股乐视的目的是:
1.孙宏斌想靠自己拯救亏损中的乐视;
2.乐视财务报告都是造假,这让孙宏斌陷入困境;
3.孙宏斌投资150亿也没有办法挽救乐视退市的命运。
说起贾跃亭,大家就会想起乐视。乐视作为曾经的创业板王者,带给很多股民美好的回忆,贾跃亭远走美国之后,乐视也陷入了困境之中。孙宏斌这个时候携带150亿资金,他想通过自己的能力拯救乐视,结果乐视财务都是造假,这让孙宏斌陷入了困境,经过自己的努力,投资了150亿,孙宏斌也没有带领乐视走出困境,结果乐视还是退市,这让大家感到非常遗憾。
三、孙宏斌也没有办法挽救乐视退市的命运
上市企业,如果连续三年亏损,那么就会被退市,孙宏斌虽然携带了150亿入局乐视,但是根本没有办法解决乐视财务问题。
乐视也出现了连续性的亏损,经过几年的努力,乐视的经营还是没有出现任何好转,乐视的投资者只有接受退市的命运。
孙宏斌败走乐视让人感到非常可惜,但这也不能够全怪他,毕竟乐视从开始就造假,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⑺ 曾力挺贾跃亭的孙宏斌开始催款,贾跃亭要坐实老赖之名吗
乐视,孙宏斌150亿元入局,救了贾跃亭。
如果用这样一个比如,会非常恰当。乐视网是一个大坑,这个大坑,本来有10米深,但贾跃亭这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做PPT”。好比10米深的坑,贾跃亭其实是在坑的中间,甚至还上来的位置,弄了一点支撑,贾跃亭站在这个点本来不敢动,一动就陷到坑底。然后,老乡孙宏斌过来,老贾就说:麻烦老哥拉小弟一把。孙宏斌当时的确出于义气,但也发现光伸手够不着,自己就跳下来,然后贾跃亭上来了。本来,孙宏斌觉得自己的150亿,这么也能够让自己也上来,想着不仅能够上来,还可能自己也顺带把坑填填平。
想到这里,我估摸着孙宏斌还可能跳了跳,哪知这一跳,才知道这个坑下面还深着呢,支撑点散了架,孙宏斌就直接摔到坑底了。
孙宏斌现在的问题是:靠融创的力量,救不了乐视了。但如果不救,很简单,自己原来投了150亿元,极有可能颗粒无收。
老孙都这么大年纪了,说真话,这跟当年坐牢不一样,现在的老孙也有点输不起了。
但贾跃亭呢?虽然有一些乐视的股票被冻结,但在乐视,原来靠减持套现了100个亿,当初面对质疑,贾跃亭回应是说,无息借给乐视发展。但现在查出来,就贾跃亭真正兑现的,可能就二三十个亿,也就是说,就算今天乐视退市了,崩盘了,但贾跃亭至少手里还持有可能不下60亿的现金。否则贾跃亭在美国一天也混不下去。
你可能说大叔说得好像和问题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我请你试着想一下,你借了一大笔钱给朋友,到期了朋友不还,说没钱。但你在朋友圈天天还看到他胡吃海喝,日子潇洒的跟神仙似的,而你这边却因为伸出援手,已经焦头烂额,你会怎么想?
孙宏斌现在的想法,自然跟我描述的一样,就是特希望,贾跃亭能不能把手里的钱,过来支援一下,至少也得把眼前的难关过了。但贾跃亭呢?不好意思,乐视多大的窟窿,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心里跟明镜似的,好不容易上了岸,还再重新下水?按照老贾的性格,估计是不可能了。
所以,算不算老赖,其实贾自己清楚就好。
贾跃亭晒的图片,不知道孙宏斌怎么想?我估计要咒贾跃亭18代以上——
还没看懂这场戏吗?孙盯上贾很久了,找不到突破口进入,乐视财务危机就是机会!孙的算盘就是跟收万达一个套路!乐视只是资金断链,还是有优质资产,孙上来就切掉了没前途的资产就说明了一切,他自己的钱就投在乐视影业跟电视上,这些东西退一万步说亏也亏的起,赚了就是一本万利!不良资产全请了,那是老贾的,他欠的钱你们找他!万达借钱给孙收购自己,孙等于没花什么钱就给自己赚到钱了,万达倒了也有其他投资方背着自己没损失还有的转,这就是借鸡生蛋,只是这只鸡不是银行!然后用这套路来收乐视。贾的算盘是,我都要死了,要开始找退路了,孙心黑正好着了贾道,贾算好了,他套现几百亿,先借你100亿收购自己,让自己脱身,就算你孙不还100亿我也脱身了,还赚了几百亿全当100亿买自己的命吧!结果孙想再从贾那拿后面的借款,就先还了贾100亿,贾笑的花都开了,100亿又回来了,好借好还个屁,再也不借了,我都脱身了,你孙也没价值了,然后就出现了孙后来催贾履行承借,贾就是不借了!万达要是现在要孙还钱,融创就死了!都觉得自己白手套玩的好,结果王健林才是赢家,贾也赢了,不过肉割的还是很疼,贾发员工工资就是为了把这 游戏 玩好到自己撤底脱逃,或者良心不安吧!孙也是可怜,要是银行和王健林这时弄他,他就是第二个贾,不过还有人会做孙来救他吗?
贾跃亭vs孙宏斌:乐视连续跌停恐爆仓,谁才是年度最坑合伙人?
“跌停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希望从来没有跳进乐视这个大坑”,一个散户的告白。
贾跃亭与孙宏斌,两个好兄弟好老乡(曾经的“伯乐与千里马”),从惺惺相惜到如今的互相伤害,不免让人唏嘘。乐视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毫无疑问这场斗争没有赢家。
想当初,一个地产大亨,一个互联网大佬,交集不多。但见面的时候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孙宏斌仅用了36天时间就决定投资乐视150亿,在乐视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候缓解了贾跃亭的燃眉之急,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好景不长,易到危机,巨额外债,上市造假等负面接踵而至,贾跃亭无奈辞去乐视职务远赴美国造车,所有的烂摊子就落在了孙宏斌一个人的头上。比较讽刺的是孙宏斌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贾跃亭“企业家精神”,“有担当不容易”。
于是,两个人的命运开始发生了变化,一个“金蝉脱壳”,一个当了“接盘侠”。
估计孙宏斌也没想到,以为自己找到了“躺着下金蛋的母鸡”,没想到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命运真是造化弄人啊。
没办法,孙宏斌也只好“哑巴吃黄连”,自己先顶上。但没想到这个窟窿真的太大了,不堪重负的孙宏斌甚至在新闻发布会上抹泪,面对孙宏斌得无计可施,贾跃亭也是自身难保,不仅惹了一身官司,而且还挂上了“老赖”的名号。
时间一长,孙宏斌与贾跃亭这对“蓝颜知己”在关系上产生了隔阂,演化到后面变成了敌对关系。孙宏斌不再煽情,贾跃亭不再退缩,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于贾跃亭手中的股权,孙想要乐视“完全去贾化”,而贾亦不肯妥协。
乐视复牌意味着孙与贾的全面摊牌。最坏的结果是,贾跃亭质押的乐视网股权爆仓,乐视网市值跌去9成以上,面临退市危机,孙宏斌趁机低价收割“带血的筹码”,然后孙宏斌上位大股东,贾跃亭被“扫地出门”。
坑无处不在,创业亦是如此。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避开,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看完孙贾两人的“创业恩仇录”,相信你我都感概良多。
1.创业一定要“舍得”,必要时刻“弃车保帅”
贾跃亭最大的败笔在于不“舍得”,前期的盲目扩张给后期资金链危机留下了隐患,乐视在遭遇巨大的债务危机后,贾跃亭做事太过于优柔寡断,仍然坚持“乐视大生态的版图,一个都不能少”的想法,结果,贾跃亭为他的软弱付出了代价。
其实,当时乐视有很多的优质资产,如果先变卖一些资产和亏损的业务稳住金融机构和债主,也不至于引来债主的挤兑和优质资产冻结。必要时刻一定要懂得“弃车保帅”。
而贾跃亭为了自己的造车梦,宁愿“弃帅保车”也不肯放手,一步错步步错。
2.创业一定要“感恩”,兄弟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在贾跃亭远赴美国造车后,孙宏斌在公开场合依然在帮贾跃亭说话,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还是毅然决然的扛下来了,而贾跃亭在美国口口声声两个字“负责”,却自始至终没有提过孙宏斌的名字,更别说感谢了。
不管是孙宏斌最开始的“雪中送炭”,还是在乐视危机后的“稳住大局”,作为老贾的好兄弟真的是做到仁至义尽了,即使在资产重组协商的时候还留有余地,老贾套现了好几百亿,可孙宏斌前前后后是投进了几百亿,怎么算孙还是亏的……
就算是这样,老贾依然不肯妥协,还以为乐视网的股权能值什么钱,这也别怪孙宏斌“先礼后兵”了,爆仓以后还是得交出手里的筹码!
3.创业可以疯狂,但不能不理性
曾经,有高管在融创入股乐视前夕提醒过贾跃亭,孙宏斌进入乐视“醉翁之意不在酒”,搞不好会“引狼入室”。当时贾跃亭哪里顾得了那么多,现金流如此紧缺,好不容易抱住一个“金主”,不要白不要嘛!
结果呢,现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乐视大股东的身份保不住,乐视网也要拱手送人了,而且还有一屁股债。
换个角度思考,其实孙宏斌也是不理性的。孙宏斌连续在收购绿城、佳兆业、金科上败北,实在是心有不甘。刚好因乐视地产的缘故,相中了乐视控股这块“大蛋糕”,36天就完成对一个上市公司的背景调查并投资数百亿,这决定多么草率!
孙宏斌这么快入主乐视主要还是感性因素战胜了理性,一句“相信老贾”的背后,其实另有打算。
商场如战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合伙人选择一定要擦亮双眼,宁缺毋滥。
否则,遇到“贾跃亭们”“孙宏斌们”这样的年度最坑合伙人,那就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咯!
贾跃亭老赖之名早已坐实,但是孙宏斌内里的苦水可不能随便倒出来,做生意,搞合作都是你情我愿的事儿。尽管现在乐视一团糟,但是孙宏斌表面上的风度不能失,要是如同市井妇人一般,估计孙宏斌又会成为下一个倒在网友键盘下的人。
孙总和十八万乐视股民的心声应该都是: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就是贾跃亭的套路。
2017年的1月15日,贾跃亭与孙宏斌两人并肩坐在一起,身后的大屏幕上写着:同袍偕行,共创未来。孙宏斌表态称“有些人认识很多年你还是觉得陌生,有一些人一见面经过短时间的交往就觉得很亲,像兄弟。”
彼时,乐视控股正在经历资金链断裂和供应商逃债丑闻,乐视影业注入上市公司受阻,乐视网股价在2016年下半年复牌后一路下跌,但贾跃亭的信用还没有破产。
孙宏斌说他第一次跟贾跃亭谈了六七个小时,谈完之后,就有投资冲动了。正因如此,融创出资150亿入股乐视的买卖,双方也只用了36天就拍板了。
在一次采访中。孙宏斌说的最关键的是这句:“以前,我完全不知道互联网是门什么生意,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搞清楚什么是生态,最终我弄懂了乐视的资金流向,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现在看起来,孙宏斌显然是太自信了,自以为看懂的,都看错了。
借用《泡沫》里的一句歌词无比贴切:美丽的泡沫,虽然一刹花火,你所有承诺,虽然都太脆弱。显然贾跃亭对孙宏斌许下的全是泡沫。
在2017年的上半年,易到易主、资产冻结、供应商堵门讨债……无数负面齐刷刷向乐视扑来。
那个曾经高喊“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此时在美国洛杉矶豪宅中,轻轻点击了微博发布按钮: “我会承担所有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
之后的故事像拙劣编剧写的肥皂剧一般发展,贾跃亭的口号:负责到底、下周回国……
那个要让乐视换新天的孙宏斌,如今只能告诉自己和投资人,“人生总有遗憾,要愿赌服输”。
现在的乐视复牌也不见一点好的态势,没有谁再敢来捧这块烫手山芋,孙宏斌的钱能要一点是一点,商人的“利”字可脱不离。
作者:慧子 出品:懂财帝
催款是可能不得已,迫于外部环境和监管的压力,做个姿态或履行个程序。但是要看清楚了,这类孙宏斌,贾跃亭们打心眼底是根本瞧不起普通百姓寻常人家的,虽然可能普通百姓是他最终的衣食父母,他需要的仅仅是你要为他的梦想窒息而已。他们熟识环境,只认权势,极端相信自己的智商,认为自己是 社会 精英和资本的代表,所有成功都是因为自己的优秀,与其他无关,人格和精神上是极端利己主义者,为实现欲望不择手段。是国内近二十年 社会 经济发展模式和历程的一种类型的样本,与成熟工业化国家的优秀企业家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这是因为孙宏斌入主乐视之后,乐视的情况依然不好过。同时,贾跃亭姐弟兑现借款并没有实现,贾跃亭姐弟承诺73亿,但是实际借11万。
你要知道,企业是法人的地位,那就是可以作为一个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是能够换人的,孙宏斌确实是力挺了贾跃亭,还拿出来150亿去拯救乐视。
但是问题是乐视没有活过来,剩下一些优质的资产就被整合起来了,然后孙宏斌就成为相当重要的高管甚至是主要负责人了。
此前的乐视网已经不是贾跃亭的了,但是乐视网确实也陷入了钱荒之中去。之前贾跃亭和他的姐姐承诺给乐视网借款73亿元,但是贾跃亭已经远走了美国去造车了,并没有兑现73亿的承诺,实际上只是借给11万,根本不够用。所以乐视网是以公司主体的身份向贾跃亭催促,兑现承诺的。
老赖不是这样说的,老赖是借钱不还,借了别人钱不还,因为变成了老赖。贾跃亭是承诺给乐视网借款,但是没有借出,或者说不足数。
但是,贾跃亭也上了老赖的名单了,因为他旗下很多业务确实欠了很多的供应商的钱,因而上了老赖的名单的。
孙宏斌他自己说的:愿赌要服输~
资本市场都是不见血无硝烟的战场,自从贾跃亭走后,事态的发展是
1:孙进入乐视,
2:孙发现乐视负债严重,有被贾欺骗的嫌疑,
3:孙依然支持贾,为梦想而窒息,去专门主管乐视 汽车
4:孙收购万达广场
5:孙改组董事会,
6:乐视 汽车 现身美国街头,疑为上路测试!
7:孙公开发言,要求贾回国开董事会!
8:乐视推迟复牌,三季报严重亏损!乐视改名新乐视,
9:据传乐视 汽车 美国工厂关门了,乐视 汽车 黄了!
10:网传孙其实是美国人,是美国国籍。11:最新消息,有人说贾并不是老赖,已经还了160亿欠款!
12:有人猜测,这本来就是一场资本骗局,因为现在一个躲在美国,一个是美国国籍!
其实我内心曾经是非常看好乐视的,因为当时互联网是被BAT三分天下的,我也很想乐视做起来,因为市场参与竞争的人多了,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乐视做手机做电视(什么都是超级的 ),做 体育 ,做影视,做播放器,要搞乐视生态圈。。。。。。那想乐视是这样的结局!想当时乐视上市创业板,号称创业板的龙头,可是现在,有多少散户被套在高高的山顶,有多少投资者的钱化为泡影!
资本市场是冷血的,还是希望郭嘉能加强监管,让实业做到脚踏实地,实业兴国,诚信兴国!祝郭嘉繁荣昌盛,自强不息!
老赖不老赖,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的日子过得总比老百姓舒服。更重要就是有人想借贾这个平台赚钱,而贾利用自己平台圈钱成功,其实都是在互相利用而已罢了,当然谁都不会想到平台就这么快倒塌。如果,再能圈到五百或者千个亿,可能飘摇不定的平台还能喘气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贾跃亭由最初的创业,发展到庞氏骗局的过程,是一个渐变过程。圈外人看得很清楚,但圈内人却被迷住了眼。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贪婪。那些上当的明星是贪婪,而孙Xx也犯了同样的毛病。催款是徒劳的,白费气力,不如自己另开新路,愿赌服输。指望贾XY还款,那是白日做梦……
这么简单的事,咋都看不出来?!孙当初借钱的时候不知道贾在外面欠了这么多钱,孙原计划在贾这块乐视的大蛋糕上狠狠的咬一口。 时间推移,慢慢知道贾在外面有一部分的借钱的时候他必须要挺他。但随着不断的深入了解,外面关于贾关于乐视又笔又一笔的债务露出水面,孙清醒了,原计划破灭。孙只想收回投资(借款),但贾不傻,好不容易套现的怎舍得回头?贾算准了孙是不敢先翻脸的,因为毁了贾的名誉,也就毁了自已的投资,更毁了孙自已。说难听的,事搞大了孙会比贾先倒下。因为当初没人敢投这么多钱给贾,孙凭什么敢投?!这样的投资背后的金主是非常质疑的,孙也只是高级打工仔而已。最终纸是包不住火的,这次事件的曝光热度,孙、贾在全世界也借不到投资了,结局会很难看很难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知道结局会死,但挣扎会死的更快,只能沿着事情发展一步步走向万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