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别 » 金融恐慌买入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金融恐慌买入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5-13 06:44:52

A. 经济萧条为什么要买进证券

美股研究社中提到,巴鲁克在1893年金融恐慌之后,察觉到,以经济萧条时期极低的价格买入证券,受益于必将到来的经济复苏,便能赚到很多钱。

但那个时候巴鲁克还无钱投资,无法利用自己看到的机会。所以当1903年金融恐慌袭来的时候,巴鲁克早在1902年便将手中持有的大部分证券卖出兑现了,以便市场下跌时,会有现金买入证券,然后再等待将来国家经济出现增长。

巴鲁克这么做也是因为一定程度上,证券有保值的作用。

B. 1837年美国经济恐慌原因

世界着名的金融危机,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历史有重演的特性,它会一直持续到教训被人领悟为止。”无论是从宏观经济走向,还是微观经济投资,它们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今天向大家介绍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

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

金融的发展,不仅推动社会的发展,也是维护现代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货币战争》中介绍过,世界由金融之手所掌控,是否属实有待考证,但金融业已经影响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可以创造财富,也可以催生泡沫,一个国家金融泡沫的破灭可以颠覆这个国家甚至世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

美国金融恐慌发生的过程

1837年的美国,时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出于发展美国经济的初衷,决定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但这一举措犹如引爆了连接这无数炸药的雷管,促成了金融恐慌的发生。

19世纪早期,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自己的中央银行,因此也没有发行统一的纸币,联邦政府的货币供应仅限于各种铸币。纸币则是由数以千计的各州批准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这些银行良莠不齐,因此流通相对闭塞。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美国国会在1816年授权建立第二合众国银行,许可证规定期限是20年。它创立了统一的国家货币,一度成为美国最大最好的钞票的发行者,并做出了创立了单一的汇率等杰出贡献。它的资本比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多出一倍,拥有全国20%的货币流通量,在各州设立了29个分行,控制着各州的金融。

考虑到许多州银行立法很仓促,很多州立银行在运营中存在很多隐患,第二合众国银行通过拒绝接受它认为经营不善的银行的票据来维护它自身的稳定,站在银行的角度这种作为毋庸置疑,只有减少坏账,才能维持银行的发展和币值的稳定。但站在人民的角度,这种做法却削弱了公众对第二合众国银行的信心,因为人们更喜欢信贷宽松、要求不严格的州立银行。到19世纪20年代中期,许多美国人都不再接受第二银行。

1829年,杰克逊当选为美国总统,他认为第二合众国银行的信贷问题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来自民间和政界的一些反对者认为,这家银行代表着少数富有者的利益,而且由于外国人的存款太多,给年轻的共和国的稳定带来了隐患。

为使美国经济摆脱其严格的控制,杰克逊决定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作为毁掉合众国银行的策略的一部分,杰克逊从该银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转而存放在州立银行,这些银行因此迅速被杰克逊的政治对手们称为“被宠幸的银行”。

没想到,危机竟然就此产生。因为增加了存款基础,不重视授信政策的州立银行可以发行更多的银行券,并以房地产作担保发放了更多的贷款,而房地产是所有投资中最缺乏流动性的一种。这样一来,最痛恨投机和纸币的杰克逊总统所实施的政策,意想不到地引发了美国首次由于纸币而引起的巨大投机泡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次泡沫中,许多的土地都是联邦政府卖给居民或投机者的。政府的土地办公室在1832年的土地销售总额为250万美元,到1836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500万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又颁布实施了自由银行法。自由银行法允许最低资本金为10万美元的任何人都可以建立银行,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并且各州的申请手续也已大大简化。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而起,而草率地创办银行导致诈骗猖獗,银行业务品质低劣。这就意味着,美国从统一发行纸币回归到原来无纸币的年代。在今天来看,这种做法是相当愚蠢的,但是在当时的年代,确实受到民众的支持。

而杰克逊应对的做法是将投机活动拦腰截断。他将《铸币流通令》作为一个行政命令签署,要求除极个别情况外,以后购买土地都必须用金币或银币支付。杰克逊希望他的措施将会阻止全国的投机活动,但这些措施的效果远不止于此,它还对美国经济起了紧急刹车的作用。

1836年,国会决定将大部分的贵重金属从第二合众国银行中取出,转移到各个州政府使用。杰克逊还下令财政部从1837年2月份开始,每个季度都从财政部在第二合众国银行的存款中取出900万美元,并根据各州的人口按比例分配给各州。

杰克逊所有的措施都只是为了健全他所认为的金融业,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令他大出意外。

由于对铸币的需求激增,银行券的持有者开始要求用银行券换取金银铸币。银行的贵重金属存贮都不足,为了筹集急需的钱,不得不尽快收回贷款。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美国的经济恐慌开始产生。

第二合众国银行由于之前过多地发行了纸币,巨量的兑付请求几乎耗尽了它的资源,同时,该银行延期申请遭到杰克逊总统拒绝,被迫缩身成了一家州立银行,并停止了一些贷款发行。这次恐慌同样严重地削弱了州银行,很多实力较弱的银行因为黄金储备较少纷纷破产,没有倒下的银行也纷纷“耍无赖”:即拒绝偿还贷款。在1837年底,全美的所有银行,至少是那些还没有破产的银行,都终止了金币兑付。

英格兰银行为避免黄金流出国门,开始提高利率,这导致英国的棉花进口量下降,进一步影响了美国的经济。而且,因为英国国内的利率升高,所以英国的投资者不再愿意将钱投入到美国的证券上,这对华尔街证券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陷入了严重的“人为”货币流通量剧减的境地,最终引发了1837年经济大恐慌。

股票价格复仇似的开始下跌,破产很快蔓延至所有的行业,全美90%的工厂关了门,失业率奇高,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当几个州的州政府试图为它们的债务进行再融资时,发现市场上根本没有人愿意购买它们的债券。政府的收入虽然在1836年达到了5080万美元,在1837年却只有2490万美元。杰克逊的联邦政府不欠债的美好愿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历史上首次进入了萧条时期。

C. 金融危机是怎么引起的

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跳水导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在2007年及之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欣欣向荣,以致于银行都不顾个人购房贷款者的个人信用就随意发放贷款。

这时美国政府看到经济有些过热了就实行宏观调控——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两者提高了,银行就要提高购房贷款的利率。

本来许多购房者都是买房来投资,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多收入,自然还不起,那么就导致银行也收不回贷款,只好收回房子再转手卖,房子的供大于求,自然价格就跌,而银行也无法收回资金了。于是,一场金融风暴蔓延开来。

(3)金融恐慌买入股票扩展阅读: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联系:

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来看,大部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都是相伴随的。也就是说,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往往会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这表明两者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其主要缘由在于,随着货币和资本被引入消费和生产过程,消费、生产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以生产过程为例,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投资阶段,便开始介入,货币资本由此转化为生产资本。

在第二个阶段里,也就是加工阶段,资本的形态由投资转化为商品;而在第三个阶段里,也就是销售阶段,资本的形态又由商品恢复为货币。

正是货币资本经历的这些转换过程,使得货币资本的投入与取得在时空上相互分离,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的不确定性和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断,资本投资无法收回,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

当这种不确定性和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中出现时,生产过程便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引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这便是为何金融危机总是与经济危机相伴随,并总是先于经济危机而发生的原因所在。

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机独立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初便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政策措施,比如,通过大规模的“输血”政策,有效阻断货币信用危机与生产过程的联系,此时就有可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或深入。

D. 为什么股票市场听到再融资会这么恐慌

提起融资融券,估计不少人要么云里雾里,要么就是避而远之。这篇文章,主要分享的是我多年炒股的经验,提醒大家认真看第二点!
开始讲解前,我有一个超好用的炒股神器合集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千万不要错过哦:炒股的九大神器,老股民都在用!
一、融资融券是怎么回事?
提到融资融券,第一步我们要知道杠杆。举个例子,原本你身上就只有10块钱,而自己想要的东西需要20元才能买,我们从别人那借来的10块钱就是杠杆,这样理解融资融券,那么他就是加杠杆的一种办法。融资,也可以这么来理解,就是证券公司把钱借给股民,股民这笔钱去买股票,到期就连本带利一起还,融券,换句话说就是股民把股票借来卖,到期后只要返还股票并支付金额。
好比放大镜是融资融券的特性,会将自身的盈利放大,得到好几倍的利润,亏了也能使亏损一下子放大。所以融资融券蕴含着特别高的风险,要是操作有问题很有可能会出现巨大的亏损,这就要求投资者有较高的投资水平,不放过一丝合适的买卖机会,普通人达到这种水平有点难,那这个神器可以帮到你,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分析最适合买卖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快点击链接获取吧:AI智能识别买卖机会,一分钟上手!
二、融资融券有什么技巧?
1. 利用融资效应就可以把收益给放大。
比方说你现有的资金是100万元,你欣赏XX股票,你可以拿出手里的资金先买入股票,然后可以在券商那里进行股票的抵押,接着去融资再买进该股,如果股价提高,就能取得额外部分的收益了。
以刚才的例子为例,倘若XX股票上升了5%,原先可以赚5万元,但通过融资融券操作,你就可以赚到更多,当然如果我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亏损也就会更多。
2. 如果你投资的方向是稳健价值型的,感觉中长期后市表现喜人,通过向券商融入资金。
将你做价值投资长线所持有的股票抵押出去,也就做到了融入资金,进场变得更加容易,不需要追加资金,获利后,将部分利息分给券商即可,就可以取得更多胜利的果子。
3. 运用融券功能,下跌也可以让我们盈利。
学姐来给大家简单举个例子,比如某股现在价格20元。经过各个方面的解析,强烈预期这个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下跌到10元附近。那你就能去向证券公司融券,同时你向券商借1千股这个股,紧接着就能以20元的价钱在市面上进行售卖,获取资金两万元,等到股价下跌到10左右,你就可以按照每股10元的价格,将该股再次买入,买入1千股,之后再返还给证券公司,花费费用只要一万元。
这中间的前后操作,价格差就是所谓的盈利部分了。固然还要给出一定的融券资金。以上操作,如果将未来股价变为下跌而不是上涨,那么合约到期后,就要花费更多的资金,买回证券还给证券公司,从而引起蚀本。
最终,给大家分享机构今日的牛股名单,趁着还没遭到毒手,还不快领取:绝密!机构今日三支牛股名单泄露,速领!!!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E. 如何看待当前的金融危机就目前情况可以买股票不

“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10月17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目前是购买美国股票的良机,他本人也动用了私人资金买入股票。巴菲特表示,他奉行一个很简单的信条: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国内多个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地产新政”,以期扭转房地产市场颓势…

巴菲特表示,“我看到一家开在空荡荡的银行大楼里的餐馆打出的广告说,‘从前你的钱在这里,今天你的嘴在这里。’但今天我的钱和嘴巴都在股市里。”

在金融危机持续的时候巴菲特力挺股市的言论可以提升投资者信心,这正是政府救市计划中所缺乏的重要成分。Portfolio.com网站编辑丹·科拉鲁索(Dan Colarusso)表示,巴菲特的观点和1987年金融危机之后美林公司前董事长威廉·施莱尔(William Schreyer)的观点非常相似,当时施莱尔主张买入股票,并声称“对美国经济持乐观情绪”。

巴菲特看好股市的乐观情绪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 “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市场恐惧情绪蔓延,即使是久经风浪的投资者也受到了影响。”

* 现金会贬值。巴菲特表示,“现在大家都为持有现金感到欣慰。他们不应该这样。他们其实选择了一种非常可怕的长期资产,这种资产最终不会带来任何回报,而且还肯定会贬值。”

巴菲特同时还提出警告:

* 巴菲特自己承认,他呼吁买进股票是基于长期投资的考虑。他在评论中写道:“我不能预测股市的短期行情。我对股市在一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是会涨还是跌完全没有把握。”

附:以下为巴菲特文章全文

无论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金融市场都是一片混乱。更糟糕的是,金融系统的问题已渗透到整体经济中,并且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短期内,失业率将继续上升,商业活动停滞不前,而媒体的头条也令人心惊胆颤。

因此……我一直在购买股票。

为什么?

我奉行一条简单的信条: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前的形式是——恐惧正在蔓延,甚至吓住了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当然,对于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投资人保持谨慎无可非议。但对于竞争力强的企业,没有必要担心他们的长期前景。这些企业的利润也会时好时坏,但大多数都会在未来5、10或20年内创下新的盈利记录。

澄清一点:我无法预计股市的短期波动,对于股票在1个月或1年内的涨跌我不敢妄言。但有一种可能,即在市场恢复信心或经济复苏前,股市会上涨,而且可能是大涨。因此,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

回顾一下历史: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道琼斯指数在1932年7月8日跌至41点的历史新低,到1933年3月弗兰克林·罗斯福(ranklin Roosevelt)总统上任前,经济依然在恶化,但到那时,股市却涨了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军在欧洲和太平洋遭遇不利。1942年4月,美国股市跌至谷底,当时距离盟军扭转战局还很远。同样,20世纪80年代初,尽管经济继续下滑,通货膨胀加剧,但却是购买股票的最佳时机。简而言之,坏消息是投资者的最好朋友,它能让你以较低代价下注美国的未来。

长期而言,股市整体是趋于利好的。20世纪,美国经历了2次世界大战、代价高昂的军事冲突、大萧条、十余次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石油危机、流行疾病和总统因丑闻而下台等事件,但道指却从66点涨到了11497点。

也许有人会认为,在一个持续发展的世纪里,投资者几乎不可能亏钱。但确实有些投资者亏了,因为他们总是在感觉良好时买入,在市场充斥着恐慌时卖出。

今天,拥有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人可能感觉良好,但他们可能过于乐观了,因为他们选择了一项可怕的长期资产,没有任何回报且肯定会贬值。其实,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并加速现金贬值。

未来10年,证券的投资回报率肯定要高于现金,也许会高出很多。那些手持现金的投资者还在等待好消息,但他们忘了冰球明星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忠告:“我总是滑向冰球运动的方向,而不是等冰球到位再追。”

我不喜欢对股市进行预测,我再次强调,我对股市的短期行情一无所知。我看到一家开在空荡荡银行大楼里的餐馆打出的广告:“从前你的钱在这里,今天你的嘴在这里。”但今天,我的钱和嘴巴都在股市里。

F. 在经济大危机的情况下,股票是如何抛销出去的,美国人明知道股票赔了,为啥还有人买股票,

经济危机是生产型过剩引起的,大量产品挤压卖不出去,挫伤厂家生产积极性,工厂盈利下降,造成估值降低,股票是对企业的所有权,企业估值下降自然股票下跌。深层次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查看追问
2011-11-08
4
静心随缘
:(1)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分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2)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人们就抛售;(3)1929年10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伊始,大批股票拥入市场。盲目抛售,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一大抛售额达1000多万股,创股票交易所记录,股票价格暴跌。到11月中旬,交易所证券贬值50% 股票市场全部崩溃、信用破产
:(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为追求自己利润而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011-11-08
17
相关搜索
股票危机金融危机股票美国股票危机股票投机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买什么股票金融危机时什么股票涨金融危机什么股票能涨金融危机什么股票会涨
1929年,美国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大萧条?
赞14答5
1929美国经济危机纽约股票市场崩盘之后钱都到哪里去了?
赞11答4
1929年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人们要疯狂买股票?为什么股价要狂跌?为什么人们又疯狂抛售股票?
赞37答3
87%的人还搜了
股票怎么入门股票怎么买英国股票股票最低买入多少股
“大萧条”特指美国1929-1933经济危机吗
赞0答1
请问为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要以华尔街股票抛售为爆发标志呢?
赞13答2
经济危机搜狗网络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
德国,美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现在疫情如何?
赞36
意大利“现代建筑之父”感染肺炎逝世了吗?
赞42
法国已经因为肺炎关闭所有学校了吗?
赞38
西班牙全政府官员接受新冠肺炎监测吗?
赞17
汤姆汉克斯与妻子确诊新冠肺炎了吗?
赞58
NBA因为疫情已经暂停比赛了吗?
赞28
2020年疫情期间清明节如何放假?
赞87
新冠肺炎已具备有大流行特征吗?
赞37

全国各个地方开学时间定下了吗?
赞119
瑞典将新冠肺炎疫情本土扩散风险调至最高级别了吗?
赞35
武汉方舱医院休舱了吗?
赞65
新冠肺炎的“拼图”有缺失吗?
赞21
意大利开始借鉴中国抗疫方法了吗?
赞70
新冠肺炎导致多少学生停课?
赞43

意大利疫情现在怎么样了?
赞60
我国为什么选择此时向世卫组织捐款?
赞83
针对疫情,钟南山有一个最新研判是什么?
赞114

全球抗疫现在怎么样了?
赞37
全球疫情的发展估计将至少延续至6月份吗?
赞65
新冠肺炎很有可能大流行吗?
赞43

新冠病毒在女性体内潜伏期更长吗?

G.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我国证券市场只有十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罕见的。至2000年底,在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超过1000家,企业从股票市场筹集的资金累计已超过4000亿元,上市企业市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了50%。证券市场的作用愈来愈大,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斯人已去,遗害尤在?本次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背后的根源在于美联邦的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格林斯潘货币政策的后遗症所引起的。用“斯人已去,遗害尤在?”来评价前Fed主席格林斯潘,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在格林斯潘时代,为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对美国实体经济冲击,美联储连续降息至1%,大量剩余资本产生。美国金融体系吸引了全世界的剩余资本,并推出了许多金融创新工具作为其增长的主要因素,美国金融部门的发展非常迅速。然而,这也导致了目前所出现的“过度增长”和“过度膨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巧妙地把各种各样的房屋抵押分门归类,然后打包成被称为“债务抵押证券”(CDOs)的新投资产品。随后,这些债务抵押证券可以按照不同的风险测评卖给谋求不同回报率的各类投资者。事实上,随意发行债务抵押证券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全球金融市场正处于“金融恐慌”阶段从性质上看,此次西方市场的金融危机属于典型的金融泡沫破裂后的“金融恐慌”。按照经典的金德尔伯格理论,“金融危机”形成过程进行了具体概括,即“投资机会出现→资金过剩,金融投资持续扩张→过度发放贷款→资产交易过度→资产价格暴涨→资金需求增大,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利率上升→资金周转困难,投机家开始抛售金融资产→资产价格暴跌,金融资产缩水→金融危机产生”(Kindleberger,1978)。
金融市场危机的波动冲击本次次债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完全可以用金德尔伯格的危机理论来解释。在经历经济繁荣和全球资产价格膨胀之后,2008年9月终于迎来了金融市场的“恐慌性抛售”,全球资本市场趋近“市场崩溃”的边缘。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日益加剧,美国五大国际投资银行也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贝尔斯登,这个有着85年历史的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率先因这次凶险的危机而走上了被收购之路,被摩根大通以超低价收购。已经爆发近一年的次贷危机还远没有结束,9月15日,继贝尔斯登之后,雷曼兄弟——这个华尔街市场上有着158年历史的投资银行也宣告破产,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拥有94年历史的美国另一家大投行被美国银行以约500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从而幸免于破产。那么,至此,华尔街着名的五大国际投行只剩下来高盛和摩根大通两家,但从这两家最新报告期的财务数据来看,也不是那么乐观。
金融风暴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冲击效应美国爆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影响中国证券市场:
实体经济冲击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8%,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美国次贷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全球经济,从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这将直接应到中国经济的出口,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下滑速度和深度。根据央行研究,我国对美出口与美消费数据变化高度相关,美经济增长放慢1个百分点,我出口会下降6个百分点。很明显,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这种负面效应已经显示。 除了出口的直接影响外,次贷危机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潜在风险,例如对银行信贷紧缩、消费能力下降、对其他资本市场的溢出影响以及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的下滑。
(二)金融风险溢出冲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占全球GDP的25%,其金融部门也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国际化的部门。此外,美国金融市场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和最有秩序的金融市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危机发源地市场主要指数对全球其他主要市场指数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风险溢出,而且各主要市场之间也互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溢出。从全球各主要市场指数之间的影响程度上来看,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所带来的影响比前两次危机都更严重。像标普指数对恒生指数和东京日经指数的风险溢出最为明显;此外,受美国股市波动影响较大的还有印度孟买sensex指数和英国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等。与前几次危机比较来看,本次危机背景下,中国股市受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影响程度明显超过了前两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