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别 » 中国金融开放对银行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中国金融开放对银行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3-25 00:54:12

㈠ 如何推动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据报道,近日有专家表示,金融业开放、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减少资本管制应协同推进,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

从以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改革发展来看,开放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将境外机构引进来或国内机构走出去。第二个层次是尊重并适应国际市场的规则和惯例,借鉴国际经验,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最终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希望中国金融行业可以稳步的发展下去!

㈡ 2020年中国股票会怎样发展

首先是经济基本面。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的企稳将为A股上涨提供基础。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到6%左右,但经济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外贸形势也有所改善,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6%,服务业、消费业将有较快发展,制造业出现回暖,从而提振投资者信心。预计2020年上证指数将站稳在3000点之上,全年上涨20%左右。

随着中国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发挥效力,领先经济指标与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有所改善,这使得瑞信确信经济和股市基本面正在改善,预计中国股票将跑赢全球新兴市场综合指数。

其次是政策改革面。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对2020年股市持乐观态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涉及股市的各项改革政策接续出台,除了修订证券法,明确全面推行注册制,加强投资者保护之外,近期在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也释放出积极信号。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董登新表示,此举意味着银保监会支持通过把家庭储蓄、家庭财富转化为长期投资产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未来中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要借用资本市场的通道,多研发长期的理财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和养老投资产品来帮助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提供多元化的产品选择,这将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庞大的长期资金来源。

董登新进一步指出,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并非鼓励个人投资者直接入市,重点是要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投研能力。金融机构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开发出让散户或家庭满意的中长期投资产品,这既能引导家庭长期投资,又能进一步提高A股的专业化水平和成熟度。

对此,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实际上就是把储蓄通过专业化机构投资者的能力,转化为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来源。

再次是资金面。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少君表示,结合北上资金(即进入A股的境外资金)、银行理财子公司、新成立基金等维度研判,2020年A股的增量资金有望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2)中国金融开放对银行股票扩展阅读

以北上资金为例,据媒体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全年北上资金净流入逾35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宋赟预计,2020年北上资金将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净流入。他分析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不减,对外资吸引力较大;此外相比海外股市,目前A股市场外资持股比例较低,许多股票存在估值优势,因此会吸引资金持续流入。

多数券商对今年A股的行情保持乐观,但也有部分券商持相对谨慎态度。广发证券发布研报称,2020年,盈利驱动将取代估值成为A股行情主导,由于2020年A股盈利只是正的“弱改善”而非“强牵引”,因此A股期望收益率不及2019年,整体上将延续“金融供给侧慢牛”格局。

㈢ 四大国有银行发行股票有哪些

1、中国工商银行(股票代码601398):简称ICBC,于1984年成立,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已步入规模与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轨道;

2、中国农业银行(股票代码601288):简称ABC,于1951年成立,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数年居于世界五百强企业行列;

3、中国银行(股票代码601988):简称BOC,成立于1912年,具有悠久的历史,持续经营超过百年,业务范围涵盖广,包哪凳括基金、商业银虚握行、保险、投资银行等;

4、中国建设银行(股票代码601939):简称CCB,于1954年差缓庆成立,其主要经营领域有公司和个人的银行业务以及资金业务。

㈣ 银行将获券商牌照,银行股会步入牛市吗

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回答您的问题 。

银行将获券商牌照,银行股会步入牛市,个人觉得可能是慢牛形式。

有以下几点分析:

1、股市资金为后盾,只有雄厚的资金量能才推动股市的上涨,银行资金更容易流入股票市场。目前各银行限制贷款资金违规进入股市,一方面对银行的资金贷款放出去收回有安全性保障,毕竟钱在股票市场对投资者的风险很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发展实体企业经济有很强的资金帮助,符合国家辅助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如此这般银行具备券商牌照,资金在银行手中,可适时灵活的进行混业经营,都是自己的相关联业务,金融产业链接银行资金入市或许对大盘是利多,银行的价值体现出来了,办现金业务银行大厅直接券商开户。


2、是牛市真的要来了吗?看近段时间上层出台的系列改革措置,目标很明确想让资本市场活起来牛起来,怎么活?怎么牛?一步一步来,于是高贵的融合和勇敢的资本市场抛物线出来了,至于怎么抛,怎样的痕迹,慢牛的格局吧,银行调控的基本作用还是有,我们模仿的国外金融混业吗?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推动股市的上涨,是不是未来真的有大牛市?银行忍不住来抢券商碗里的肉,可能动静不小啊!


3、对于开放的资本市场,吸收外资券商前提是我们保守住固有的本地券商,我们的券商经得住外资券商的冲击吗?整合一两个大的航母级券商势在必行,全球化发展使银行券商整合应用而生,A股牛起来迟早的事。


总的来说银行将获券商牌照,银行股会步入牛市可能性会大,但不一定是大牛市,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的丁香们,优质 财经 生活缔造者,财富在您身边需要我的存在。欢迎评论区讨论,您的观点或许是我们需要的重要投资线索。

(风险提示: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决策建议,不承担任何风险责任,风险自担。)

消息显示: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 虽然证监会还没确认此消息,但已然在投资圈形成热议。

现有模式:用户通过银行账户转入开户券商,而以后模式:直接在银行开户,资金就在此银行

无疑单从程序来说对投资者来说显得更加方便,而且打破固有的分业监管模式也是大势所趋,更加有利于孕育航母级机构的出现。国内以往的分业经营的管理规定,将原本就是同一体系的中信证券和中信银行、招商证券和招商银行、兴业证券和兴业银行、广发证券和广发银行、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不得有业务上的任何交集。现在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则体现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

其实早在2015年“股灾”前就有过相关讨论,证监会方面也正式向工行发出邀请,希望由工行率先试点。由于当时相关法律对混业经营均有明确限制,有关部门也一直在讨论相关限制法条的修订,但因“股灾”胎死腹中。

银行将获券商牌照也侧面说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态度,银行股步入牛市言论尚早,但下周银行股炒作一番节奏不可避免,热度持续度预估不会太久,投资者可以适当布局。

当前银行估值较低而且利率下行情况下,目前股价在净资产之上的银行中,宁波银行估值最高,为1.57倍,其次是招商银行1.42倍,常熟银行为1.14倍,紫金银行1.03倍。 而且常熟银行跟宁波银行龙头次数稳居一二名,龙头意味其广告效应,人气比较足,要拉其板块必须先拉龙头股,常熟银行本年跌幅19.21%,而宁波银行本年跌幅8.99%,我建议风险能力较强投资者选择常熟银行,稳健投资者可以选择宁波银行跟杭州银行。

投资者如果看好银行行情,又不会选股就可以买入 银行ETF(512800) ,相当于你在市场一键买入36只所有上市银行概念股,省心省力,不比买股票收益差,甚至还会更高,何乐不为呢!

短期股价会有影响,长期没影响。

1,一个原因是银行的估值和股价的走势问题,银行6倍左右的pe是和国家GDP有关的。

2,很多银行集团也有证券业务,比如说中银证券中国银行,中信证券和中信银行,广发证券广发银行等等。

3,证券业务和银行最大的营收比起来什么都不算。

4,短期情绪会受影响

近期有消息称证监会将向大型银行发放证券牌照,可能会选择2家银行进行试点,如果消息最终被确认的话,那么我国金融行业将迎来混业经营模式,证券行业9也许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其实在这则消息之前,我国已经部分商业银行旗下已经有证券公司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国银行~中银证券、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因此个人认为这则消息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是什么重大利好消息。

但是从未来混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部分持牌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如果说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证券行业竞争也是异常激烈,要想从其他证券公司挖客户也并非容易的事情,全国大大小小的证券公司也是多如牛毛。

如果说因为这个消息判断银行股步入牛市,还有些武断,毕竟从当前中行、中信以及光大银行来看,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竞争力,尤其在证券业务板块上。综上,个人认为大型银行取得了证券牌照,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业务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距离银行股步入牛市还有很大差距。

券商在欧美国家又被称之为投资银行,以J.P.摩根为代表的美国投资银行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资本市场上组建了巨型的财团。1933年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实现了分离,投资银行不得从事吸收存款的业务,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的承销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和券商成立之初就参照了欧美国家的模式,两者之间的业务模式是分离的。但是资本都是有逐利的冲动,商业银行吸收的巨额存款有向高回报领域流动的冲动,因此在我国金融市场中衍生出了影子银行的业务,由商业银行作为通道,将资金通过券商和信托基金等机构投向了高回报的领域。

现今我国计划对商业银行放开券商的牌照个人认为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目前股市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股指长时间在3000点以下徘徊,而放开银行的券商牌照可以使得商业银行巨额的存款以合理的方式流入股市,必然推动股市的上涨;二是受疫情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较大的障碍,给银行放开券商牌照必然会释放部分流动性,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因此,总体来看给银行放开券商的牌照会刺激银行股的增长,而银行股的上涨也会带动整个大盘的上涨。但是商业银行从事券商业务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防止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业务,从而损害普通储户的利益。



昨天传出来的银行获券商牌照,能不能引起银行股牛市不敢说,但是长期利好我们的资本市场。

前段时间银行让利1.5万亿,此举是不是对其补偿我们暂且不知,但是银行拿券商牌照,那么我们的银行储蓄会不会流入一部分到股市值得我们讨论,如果长线资金入市,那么不止是银行股的大牛市,而是a股的大牛市。

其次,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必然伴随着外国大资本和机构的入围,那么我们必须要有能大硬仗的部队,必然是航母级券商,而此刻让银行介入,显然是此举。

虽然短期内不利于券商,但是长期来看利好我们的资本市场的长足 健康 发展。再配合注册制,T+0,公司优胜劣汰,市场去散户化,未来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将使投资向着价值投资的方向迈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投资蓝筹和白马才是王道,强烈推荐的是沪深300。

应该会,至少估值会慢慢修复

如果银行获得券商牌照,就等于银行抢券商的粮食。对银行股是大利好,对券商股是大利空。
目前来看,银行股刚起步,应该有很好的涨幅。

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

怎么理解这条消息?有三点。

第一,对于券商来说,表现来看抢“饭碗”的来了,但时间会有影响,长时间来看影响不大;

第二,对于银行来说,天上掉馅饼,可以从券商那分一杯羹了,但实际能够给银行带来的利润也是有限的,可以参考一下香港的证券市场看看他们的零佣金后,市场格局有没有发生变化。

第三,对于A股来说,肯定是利好,但对于银行股来说也只能够是个小反弹吧,长期的趋势应该不会变的。

这个消息并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大,香港有很多银行也有券商的牌照,并且推出了股票交易零佣金,但结果响应的人并不是太多, 银行试点券商发牌照,更是加速了传统经纪业务的趋势,但也迫使证券公司做好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思路 ,证券行业一定会出现拼多多这样的企业,但就我了解到,就算银行有了证券牌照,市场化的水平还是不及当下的证券公司,更别说什么互联网导流等工作吧,对证券经纪业务冲击最大的并不是那些多少万个银行网点

未来可以期待一下

,只是大多数人还没有准备好,一起加油!!!

A股有2⃣️个魔咒,

第一 两桶油魔咒,只要它俩有一个大涨,个股就跳水。

第二个魔咒就是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只要大涨,个性股就大跌

㈤ 银行股大涨意味着什么

银行股大涨的原因和意义:

1、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处于全球第二,经济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但资本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A股市值占GDP的比重不足70%,发达国家则达到130%以上。

因此,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现经济复苏,要助力实体经济扶持创新科技企业,需要资本市场走出“健康牛”,况且创业板指数已经创四年多新高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证综指需要带一带节奏,而目前启动银行股冲关会比较容易,毕竟银行股的权重非常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2、银行股的估值低廉,容易成为新增资金关注的重点。目前A股的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大部分银行股破净。按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银行股的增长与货币投放的增长有比较密切的关系,5月M2(广义货币)增速已经达到11.1%了,银行股再不济也能达到货币增速的一半,也就是5%,优质中小银行的增速也许会更高。

3、金融安全的需要。金融大开放以后,国际金融巨头进入,一个比较快捷的方式就是收购,现在已经不限制持股比例了,如果银行股过于便宜,则对外资是天大的好事,一定要提高它们并购的成本。

4、在银行理财资金有20万亿元以上。这部分资金如果进入资本市场,银行可以从中拓展新业务,增加收入。

(5)中国金融开放对银行股票扩展阅读:

商业银行发行股票有两种情况,一为银行创立之初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金;二为发展扩大银行发行增资股票,或者为保持适度的清偿能力发行的股票。

世界上一些着名银行,如英国的英格兰银行、美国的合众银行等都是通过股份集资创办起来的。

投资者之所以愿意购买商业银行的股票,原因在于它有比较稳定的股息收入和股票市场价值的增值。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很少发行增资股票,因为这会削减股东的权益。

㈥ 中国2020年金融全面开放对长期股市有什么影响

中国2020年金融全面开放对长期股市有什么影响?这个是一个向好的必然会提升国内经济啊。

㈦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利的方面

1997年12月13日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于1999年3月1日起生效,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要求各参加方对外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信息市场。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将加快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最终将适用于我国。
以中国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契机,我国打响了全面跨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攻坚战。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化经济体系而不是闭关自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今,作为包括WTO在内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在享受权力、为自身发展赢得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同时,我国也积极信守承诺,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外开放更是首当其冲。
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遵循的是循序渐进、谨慎管理的原则,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开放的地域,增加引进的机构和数量。[1]199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批准9家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到2000年3月,在我国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已选32家,其中上海24家,深圳8家。保险市场的开放始于1992年上海引进外资保险公司的试点,截至刊1999年底,已有25家外资保险机构获准在中国营业。来自17个国家的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2l2家。不久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又批准了4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舟公司或台资寿险公司。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较低。外国证券公司可以在中国设立代表处,若干外资金融机构获得了上海和深圳证券所定数量的B股席位,可直接参与B 股交易,国外金融机构还参与了我国政府债券和部分企业的H股,N股的上市发行工作。

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对我国民族金融业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看到积极因素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不利因素。
(一)客户资源的无形流失
一些外资金融机构的优势体现在体制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跨国服务网络优势。这些优势集中起来形成了综合性服务的业务优势。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凭借这些优势和雄厚的实力、良好的市场形象赢得优质客户,这对我国金融机构将造成强烈地冲击。
如中国加入WTO后,人民币业务会逐渐对外资银行开放,而外资银行一般会选择向国内一些优质企业发放贷款,这些优质企业为扩大生产,增加出口,降低成本,出于自身考虑,往往也会选择那些服务方式灵活、效率高的外资银行,久而久之,中资银行不可避免地会丢失一批优质客户;而对保险业来说,冲击可能更为厉害,中国的保险业由于服务质量较低,外商投资如果从目前的寿险再扩展至财险、再保险及保险业,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将丧失较大的市场份额;由于A股市场还不能放开,证券行业可能好一点,但随着B股向国内居民放开,开放的步伐也在加快。[2]中资金融机构若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保持相当的业务份额,就会面临由业务萎缩导致的财务风险。
(二)在国际经验方面
除中国银行外,中国金融业长期以来都限于国内经营,与国际市场缺乏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由于国内金融体制与国际惯例的差距,国内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处于几乎隔绝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中国金融业缺乏精通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缺乏具有广泛国际服务网络的客户关系。
(三)人才竞争
现代企业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妙法,则现在的中资金融机构就难以留住人才。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业务会逐渐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将随业务规模的扩展和业务领域的拓展招募大量本土员工,凭借其先进的经营管理、优越的工作条件、优厚的待遇以及诱人的出国培训机会等,会吸引大量国内金融界的优秀人才,使人才流失严重。从而可能导致国内金融界整体员工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下降。[3]
与外资金融机构在个人收入、员工技术培训、业务新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差距将导致我国本土金融机构中一些优秀业务骨干“跳槽”,这将导致我国金融业人才的流失,而人才的流失将会影响中资金融机构的相对竞争地位。
(四)金融市场将受到国际游资冲击
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企业的自我表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待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和行为规范还比较薄弱,如过早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就会形成资本的大量流入、流出,冲击国内金融市场,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五)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一国汇率和利率变化所产生的效应。将被相应的资本的流动效应所抵消。从而加大了金融调控的难度,这就要求使用更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加以控制。
我国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经营管理经验,都处于弱势地位。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会以其庞大的虚拟经济切割我国实体经济的利润,在基本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四是外资银行将同中资银行争夺优质客户和核心业务,包括信用卡、住房信贷抵押证券化、代客理财和私人银行等业务。如果优质客户和核心业务被外资银行垄断,将不利于中资银行的长远发展。

一些国家盲目过度开放金融市场带来的沉重教训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有的国家能够抓住机遇迅速步入现代化行列,有的国家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发展缓慢,这些无不与能否有效维护本国经济安全密切相关,而维护金融安全又成为维护经济安全的核心。最近20多年,拉美地区成为世界上银行危机发生最为频繁和最严重的地区,35%以上的拉美国家曾经历过数次危机,发生危机的次数是世界其他地区的3倍以上。拉美国家频繁出现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都与外部因素有关。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曾经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一些拉美国家曾把外国独资银行的进入视为对外开放的成就而引以为豪。但是,经济一旦出现波动,国外资金流入突然中止,即弥补经常账户赤字的资金流入量突然减少,同时,资金流出量增加,造成资金链断裂,引起乃至加剧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危机。如1998年拉美7个地区大国的资金流入突然中断,造成信贷规模急剧减少,债务链条断裂,经济危机使GDP的增长率由7%下降到-2%。二是资本账户自由化的错误安排。在缺乏对银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贷款规模迅速膨胀,导致大量不良资产,而贷款的需求又使得银行无限制地通过国外资本融资,银行系统对国外客户的负债迅速扩大,增加了这些国家面对外部资金流动的风险。三是公共债务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增加。在1998~2003年的拉美经济衰退时期,政府通过国内银行获得大量贷款,数量庞大的公共债务,成为银行有价证券不稳定的根源。四是银行债务过度集中到某一种国际货币上。一旦该种货币出现问题,就会牵动负债国的金融市场。在银行负债高度集中到一种国际货币的国家中,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导致金融危机的概率是75%。负债币种的高度集中导致了风险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