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金里的标准差,是什么意思呢
标准差是一个用来表示离散度的统计概念。标准差被广泛用于衡量股票和共同基金的投资风险,主要根据基金净值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来计算。一般来说,标准差越大,净值的涨跌幅度越大,风险程度越大。在实践中,可以进一步使用单位风险收益率的概念,并考虑收益率的风险因素。所谓单位风险回报率是指投资者承担的每一单位风险所能获得的回报。夏普指数是投资者最常用的指数。
一般来说,如果你想投资,你必须投资你熟悉的行业或项目。在投资之前,对风险进行总体评估,看看市场有多自信,不要看别人的投资。事实上,这在现实中是没有必要的。现在,对于那些投资房地产的人来说,有些人赚钱,有些人不赚钱,同样,不要随大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
❷ 基金5年收益分别是3%,2%,-3%,4%,3%,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是3%,求下行风险标准差谁帮我
下行风险标准差为6.083%,计算方式如下:
比risk-free rate低的收益率:2%,-3%
LPSD^2=[(2%-3%)^2+(-3%-3%)^2]/(2-1)
LPSD=0.6083=6.083%
(2)标准差股票基金扩展阅读:
一、收益率的标准差
收益率的标准差,衡量的是实际收益率围绕预期收益率(即平均收益率)分布的离散度,反映的是投资的风险。 收益率的标准差,是先求收益率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再开平方得来。
计算过程是将实际收益率减去预期收益率,得到收益率的离差;再将各个离差平方,并乘上该实际收益率对应的概率后进行加总,得到收益率的方差,将方差开平方就得到标准差。
所谓期望收益标准差决策法,是指根据投资的期望收益和收益标准差进行风险型决策的方法。
二、期望收益标准差决策法的类型,通常有以下两种具体做法:
1、最大期望收益法。
用未来收益的期望值作为未来真实收益的代表,并据此利用净现值法、收益率法等进行投资决策,称为最大期望收益法。它是风险条件下(未来收益不确定条件下)简单易行和常用的决策方法。
期望收益法的缺点是没有考虑风险状况,因此投资要冒很大风险。
2、期望标准差法。
汉瑞·马可威士(Harry Markowitz)提出了一个为大家所接受的决策定律,即所谓期望标准差法。
这条定律可叙述如下:在A、B两个项目中,如果下面两个条件有一条满足,项目A便好于项目B:
1) A的期望收益大于或等于B的期望收益,且A的收益标准差小于B的收益标准差。公式表示为:E(A)≥E(B)且(A)< (B)。
2)A的期望收益大于B的期望收益,且A的收益标准差小于或等于B的收益标准差:E(A)E(B)且(A)≤(B)。
❸ 股票型基金的标准差是多少
股票型基金的标准差是指一类基金可能的变动程度。标准差越大,基金未来净值可能变动的程度就越大,稳定度就越小,投资风险就越高。
在投资基金上,一般投资人比较重视的是业绩,但是,投资人往往买进了近期业绩表现最佳的基金之后,基金表现反而不如预期,这是因为所选的基金波动幅度太大,没有稳定表现的关系。衡量基金波动的稳定程度的工具就是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