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1 年基金该如何布局
2021年是牛年,同样也是牛市,总体而言,到2021年,可选消费,新能源,化工等行业将受益于供需再平衡。受品牌效应,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以及与医疗服务相关的公司的消费者在以下方面的支持下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双重循环”。军事和网络安全以及国内科技替代有望在中长期内得到持续的政策支持。”
在经济上行阶段,资产较高的公司将完全受益于经济扩张,因为在需求改善的情况下,公司利润将强劲增长,或者增长持续时间更长。典型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高端设备,可选消费,线下服务等。
酒类的长期前景感到乐观,调味品和速冻食品等细分领域也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展望2021年,白酒行业可能会迎来差异化。例如,目前正在大幅增长的三级白酒被高估,并且未来估值可能会下跌;相反,高端白酒的估值更合理,潜在的潜力更大。;一些准备上市的新股也值得期待。”
随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低价格和低成本,还在于其综合成本效益。不仅在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渗透到欧美的发达市场。出口链中的投资机会不是流行带来的“闪光”,而是持久的生命力。
“十四五”规划提出“五个安全”:国防安全(军工),食品安全(种植链,种子),技术安全(半导体,新创,网络安全),能源安全(新能源),资源安全(有色金属)。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反映这种变化,但这只是开始。“我们倾向于对年初技术和增长领域的机会持乐观态度,尤其是那些在新兴,军事,电子,通信和其他领域目前具有一定估值优势的,以政策为导向的战略新兴产业。”
Ⅱ 朱少醒管理了哪些基金
十四年前,在部门同事的组团下,40岁的上海人吕耕(化名),认购了某股票型基金20万元。
他很快就忘记了这回事。
最初两三年,走势也有看,净值很快两三倍了,脱离了成本线。他偶尔会想起,但密码忘掉了。
2015年大牛市中,吕耕寻上门,却发现当年的银行卡也注销了,补办手续复杂,索性又忘记了。
净值起起伏伏。在吕耕遗忘的角落里,20万像滚雪球一样,一路滚到将近200万。
“现在密码找回了吗?” 我问。
“还没有。”
“这笔钱你打算怎么用?” 我问。
“如今看的话,应该是准备以后养老了吧。” 吕耕思忖了一下回。
他很幸运,买到了一只“10年10倍”的传奇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
专一
公募基金20年,10倍基金总共11只。
然而,各基金经理如走马灯似轮换,个别基金甚至更换超过10人。像王亚伟、江晖等,早年在公募成名,随后奔私募。
除了朱少醒。
朱少醒是连续管理同一只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十四年如一日,独此一人。
业绩斐然,任期收益1068.4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62.12%。
朱少醒倒从未拿过哪一年的股票型基金冠军。
与他超级分散的持股风格有关。
寻常基金经理若要拔得头筹,需舍得下重注,例如在创业板风头正劲时“一把梭”。
朱少醒反其道而行之,他甚至有意回避这种行为,从来不在某个行业、主题上做极端的仓位。
组合均衡化的朱少醒,大致维持在行业前1/3的水准,以年化约19%的收益率小步快走,最终穿越A股四轮牛熊。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盈亏同源。极端的风格,往往也隐含着亏损风险的过度暴露。
选股
朱少醒几乎不择时,长期在90%的高仓位水平。
2018年年报中,富国天惠的持仓偏好,以细分行业龙头居多。
年初至今,前三大重仓股,国瓷材料、中国平安涨幅在45%以上,而安车检测几乎翻倍。
富国基金一贯的选股逻辑,是前期花大量时间反复调研、反复争论一只股票的基本面,一旦确认优质资产,就敢于重仓、并长期持有,不轻易卖出。
就像富国基金内部的一句名言:敢与成长股“结婚”。
相对地,没有那么在意眼下的价格偏低、抑或偏高。
贵州茅台的故事就很经典。
回过头来看,现被奉为“价值投资典范”的茅台,也曾被市场低估过。
2006年初,业内率先挖掘茅台价值的富国基金开始重仓,彼时一度还成为圈内的“笑话”。
期间增持减持有反复。但事实证明,精选个股、拿得越久、赚得越多。
当年,富国基金判断,消费类龙头处于持续景气上升通道,是以,也配置了苏宁电器、云南白药、格力电器等。
这些消费白马股的十年走势,远远超越了他们当年估算的天花板。
“理性的长期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是在市场低迷阶段,耐心收集有远大前景的优秀上市公司,等待其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以及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回归。” 朱少醒说道。
价值观
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一个认购富国天惠的散户都赚到大钱,当中也有回撤,例如2008年。
朱少醒曾对媒体描述过,在2008年大熊市过程中的挫败感,“很严重的错误”。
也是在2008年底,自然人季占柱、张红出现在富国天惠前十大持有人中,在朱少醒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时刻,他们选择了抄底。
他们从净值2块多,一直持有至今天,复权后的净值将近12块。
Ⅲ 基金经理朱少醒为什么那么厉害他管理基金有什么秘诀
像这一支基金的盈利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12年年化收益率22%,这个收益率,和巴菲特的不相上下,基本可以说是中国版巴菲特了。可想而知,在基金管理上,朱少醒的级别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而且对于他执掌的基金收益和操盘来看,确实是能力非常出众的。而且,他也是我见过最专一的基金经理。从2005年管理富国天惠开始,到现在2020年,一共15年了,一直都没离开过。 在长达十几年的任职期间,任职年化收益率22% ,是为数不多的几只,能做到10年10倍收益率的基金。
总的来讲,厉害之人自有其厉害之处,朱少醒的出众不仅仅是管理基金的能力,更多的是他的专一、认真、有胆识,当然他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缺陷,人无完人,不过相比于他的成就来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