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别 » 2018股票型公募基金业绩排名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2018股票型公募基金业绩排名

发布时间: 2023-02-04 01:04:59

① 为什么我在支付宝买的基金都在亏

好像说的如果你在其他平台买的基金就能不亏一样。

按楼主这个逻辑,都是基金公司发的产品,在支付宝卖就不应该亏,拿到微信理财通、京东金融上就可以亏,是这么理解吧?

支付宝只是一个平台,负责代销产品

没错,支付宝是靠着低风险的货币基金——余额宝开始进入大众投资者的视线的,但不表达支付宝平台就要保证投资者产品的收益。

不同的产品对应不同的风险和收益,就算是银行,现在也已经不允许再新发保本保收益的产品,也不能宣传是保本保收益。哪怕是大家都知道是保本的货币基金,你有在哪里看到写着保本吗?

更何况支付宝和所有的第三方渠道一样,只是一个代销基金产品的平台,只负责销售,不负责产品管理和后续的服务。也就是说,同一只基金,你在支付宝买还是微信理财通买,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目前支付宝可以购买的基金包括高风险的股票基金,中低风险的债券基金和低风险的货币基金。

2018年,除了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是平均正收益以外,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都是负收益。因此你可以看到债券基金说的都是一年的涨幅是多少,股票基金说的都是三年的涨幅是多少,因为算一年,股票基金大概率都是亏损的。

根据风动数据统计现实,2018年上证综指涨幅为-24.59%,深证成指涨幅为-34.42%,创业板指涨幅为-28.65%。

而公募基金方面,只有有商品型、货币型、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正,其中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23%,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为3.50%。

权益类的基金几乎是一片惨淡,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25.43%,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14.19%,QDII基金平均收益为-6.78%。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要买的股票型或者是混合型的公募基金,那你大概率亏损的幅度是14%-25%之间。

2018年公募基金排名,债券基金及偏债类混合基金表现抢眼

为什么说你只要买了股票型基金,那就很大概率会出现亏损呢?因为2018年表现最好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率都是负的,-4.34%。

前十名的股票型基金有6只的收益率都超过-10%,可以想象2018年的股票市场是多么的惨烈。而债券基金表现应该说是非常夺目。排名前十名的债券基金收益率都超过了10%,收益率最高的是鹏华丰融定期开放债券,2018年的收益率高达16.79%;第二名是东方永兴18月定开债A,收益率13.81%。

而偏债类的混合基金相比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不得低于80%)更具有仓位灵活的优势,由其是碰到2018年债券的小牛市,整体表现也不差,平均跌幅比股票型基金少了近10个百分点。

前十名的混合型基金绝大部分都是偏债混合型的基金。比如第一名的长安鑫益增强混合,第二名的嘉合磐石混合和第三名的博时鑫瑞混合,全是偏债型的混合基金,收益率分别达14.15%、10.97%和9.92%。

由其是2018年股债行情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债权资产的收益率明显更具优势,而那些封闭的偏债型的混合基金,因为灵活的配置方式及债权资产的走牛,使得其表现较为突出。

所以整体来看,买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偏股)基金的朋友,无论你是在哪里买的,大概率的结果都是亏损。

即使是牛人辈出的私募基金,权益类的产品在2018年也几乎是全军覆没。

各类策略的私募基金平均收益只有两种策略为正收益,平均跌幅是12.71%,其中股票多头策略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5.65%,股票多空策略平均收益率为13.565。只有债券策略的平均收益率为0.68%和管理期货的平均收益率为7.16%。

所以去哪里买基金,都难逃2018年股票市场的这个震荡,除非你买的不是股票基金而是债券或者货币类的基金。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基金的业绩与三个因素有关:

1、投资领域;

2、市场行情;

3、基金经理的能力。

想必你投的一定是股票型基金,因为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一般来说不会亏损,股票型基金波动较大,受市场行情和基金经理水平影响较大。如果行情不好,或者基金经理水平太低,都有可能造成持续亏损。

今年多数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都是亏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真的太差了,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创业板指数轮番创新低,这种市场里只有大神和运气爆棚的人能赚钱。

所以基金亏损,在今年是很正常的。。。

我们买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亏钱。因此我想此时你比较想知道应不应该割肉。我认为应该从这几个角度考虑:

1、大盘走势。

我觉着现在不是底部,但是离底部不会太远了。目前强势股已经开始补跌,补跌之后就是跌无可跌,曙光会出现在最黑暗的时刻。

2、基金经理实力

可以通过 历史 业绩查看以下几个指标,来判断基金经理的水平:

历史 收益率、能否长期跑赢指数、 历史 最大回撤、选股偏好。

历史 收益率高,长期跑赢指数,回撤小,总能抓住市场热点的基金经理才值得信任。

如果历年来业绩都很差,那么不用管未来行情如何,都应该马上赎回。

3、逆向投资

基金卖最好的时候总是市场的高点,大量赎回时却总是市场的低点,所以中国的基民往往也赚不到钱。

想要在市场中赚钱,一定要有逆向投资的精神。股市好的时候赎回基金,股市差的时候买入基金,否则永远都会是市场中的韭菜。

因此在这个时候,我更想劝您坚守一下,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牛市时获得足够的收益。而那些只在牛市里建仓的人,最终会在熊市中爆亏出局。

谁说支付宝买基金都是亏的,我买的都是债券基金,陆陆续续投入的,收益还可以

② 好的基金公司排名

2019十大基金公司排名如下:

1、华夏基金。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华夏基金定位于综合性、全能化的资产管理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多个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构建了以公募基金和机构业务为核心,涵盖华夏香港、华夏资本、华夏财富的多元化资产管理平台。

2、易方达基金。成立于2001年4月17日,是中国内地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截至2015年年底,公司总资产管理规模为9600多亿人民币,其中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5760亿人民币,居于基金行业前三,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2524亿元,业内排名第一;社保及企业年金管理规模排名第五;专户管理规模1442亿元,排名第五。

3、南方基金。国内首批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三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起始标志。南方基金继发起、设立、管理国内首只证券投资基金之后,又首批获得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

4、博时基金。博时基金公司的投资理念是“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博时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买市场里便宜的东西,买价值低估的东西。”其股票投资强调以内部研究为基础的基本面分析,持续挖掘业绩稳定增长、有核心竞争力、有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坚信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终将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坚守对企业的深入把握这一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根本方法。

5、广发基金。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坚持“简单、透明、务实、高效”的经营理念,致力成为品牌突出、信誉优良、特色鲜明的基金管理公司,为投资者谋求长期稳定的收益。

6、汇添富基金。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起点、国际化、充满活力的基金公司,奉行“正直、激情、团队、客户第一、感恩”的公司文化,致力成为高质量的“快乐基金”。

7、国泰基金。成立于1998年3月,是国内首批规范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具有公募基金、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资格,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牌照的基金管理公司。

8、富国基金。成立于1999年,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03年,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MO)参股富国基金,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又成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中第一家外资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

9、安信基金。属于国内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证券业前列。其研究业务在宏观、策略及重点行业研究等领域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团队研究成果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中国证券分析师金牛奖”评选上屡获殊荣。

10、华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华安基金追求长期稳定回报,树立理性稳健的公司形象,旗下多只产品长期业绩表现良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其股票投资能力长期居于上游,有11年位居前1/2;有7年位居前1/3;有5年位居前1/4。

③ 亏损再严重佣金分文不少 公募佣金费率引质疑

据刚刚披露的公募基金年度报告,在2018年普跌行情中,公募偏股基金亏损超过5000亿元。尽管基金亏损严重,但是交易佣金却不少,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基金的佣金支出总额超过70亿元,从行业整体的佣金费率看,大多在万分之八左右。

缘何公募基金公司的专户和社保产品,享受同样的卖方研究服务,但是佣金费率显着低于公募基金?这一费率的差异,引发市场持续关注。

万八佣金费率成常态

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公募基金支付佣金总额为70.09亿元,比2017年的74.42亿元略有减少。不过,考虑到偏股基金总规模及交易总规模均有所减少,交易佣金费率几乎没有变化。

数据显示,2018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总量为8.39万亿元,支付佣金总额为70.09亿元,全行业平均佣金费率为0.0836%,比2017年的0.0849%略有下降。

分基金公司看,2018年,27家基金公司的交易佣金超过1亿元,其中9家公司超过2亿元,富国基金、华安基金等大型基金公司的佣金超过3亿元。具体到交易费率情况,在114家基金公司中,102家公司的交易费率超过万分之七,66家公司的费率超过万分之八,更有34家基金公司的交易费率超过万分之九。

从单只基金的支付交易佣金情况看,2018年有162只基金支付的佣金总额超过1000万元,其中31只基金支付佣金超过2000万元,更有9只基金支付的佣金超过3000万元,最高的一只基金支付的佣金高达5345万元。需要指出的是,该基金全年平均规模约为30亿元,但全年交易量高达718亿元。

而沪上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某基金,规模为20亿元左右,2016年、2017年的交易佣金均为6000万元左右。2018年基金规模缩水,但交易佣金也有3400多万元。耐人寻味的是,高换手率并没有带来业绩上涨。从该基金业绩表现看,2016年和2018年均大幅亏损,在价值股牛市的2017年,该基金净值也仅仅上涨4.48%。

高佣金费率引发质疑

在股市单边下跌的2018年,基金净值震荡下行,佣金支出却居高不下。这令不少投资者质疑:缘何普通个人投资者在券商开户,交易费率通常为万分之二点五;而交易量巨大的公募基金,费率却高达万分之八?

从全市场的交易佣金水平看,个人投资者的交易佣金费率多为万分之二点五,公募专户、私募基金是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五不等,而较高佣金可以享受到更好服务,例如卖方组织的小范围现场交流、上门路演等。如社保基金的佣金费率通常为万分之五。

公募专户和社保基金享受着同样的卖方服务,但佣金费率却显着低于公募基金,这是众多投资者质疑的焦点,也是认为对公募基金的持有人而言并不公平的“槽点”。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如果高佣金能够带来超额收益,佣金高完全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业绩和佣金没有相关性,高佣金就会面临很大争议:“佣金就不该从基金资产支出,应该从基金公司的资产中列支。”

交易席位的选择也引发质疑,据了解,通常情况下,投研部门并不能完全决定交易席位的选取,还要参考销售部门的意见,基金经理给券商的服务进行“派点打分”时,也并非完全同研究服务相匹配。某业内人士透露,有基金公司选取交易席位时,投研团队和销售部门的话语权各占一半。基金经理为了带来基金销量,在“派点打分”时会进行相应倾斜。

2014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席位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基金公司在选取券商交易席位时,应选择财务状况良好,经营行为规范,研究实力较强的证券公司,不得将席位开设与证券公司的基金销售挂钩,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证券公司承诺基金在席位上的交易量。

刘亦千认为,如果基金交易佣金从基金公司管理费列支,从公司经营成本节约的角度看,会导致基金公司的研究投入不够,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过,刘亦千坦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市场定价日渐有效化,长期看佣金率下降是必然趋势,但是要循序渐进,贸然降低佣金可能会得不偿失。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④ 国内有哪些比较好的公募基金公司

公募基金公司比较好的公司有易方达、华夏、博时、嘉实、中银、南方、汇添富、招商、广发、富国。对比年初排名,其中9家基金公司都曾出现在年初的前十榜单中,唯有富国基金取代了工银瑞信晋级第10名。公募基金是以大众传播手段招募,发起人集合公众资金设立投资基金,进行证券投资。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
拓展资料:
1、 怎么看一个基金是场内还是场外基金
①走势图上的不同。场内基金其走势图存在五档行情,而场外基金其走势图不存在五档行情,一般显示的为业绩走势图。
②购买途径不同。场内基金一般通过股票账户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而场外基金一般通过银行、支付宝等第三方代销平台购买,这也是导致投资者在支付宝上无法购买一些基金的原因。
③价格变动不同。场内基金的价格,随投资者的买卖情况,实时变动,而场外基金的净值一天只有一个。
手续费也不同。场内基金一般按成交额收取一定的佣金费,而场外基金按成交额收取一定的申购费用和赎回费用。
⑤投资策略不同 大部分场外基金可以进行定投操作,而场内没有定投操作。
2、 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有哪些
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是有限定的,包括传统的二级市场,也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还可以投资于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非公开发行在证券交易所转让的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资产支持证券、权证等。
3、 基金一级市场可以投资吗
不是所有基金都可以投资,如果是一般的公募基金,债券型基金是不能投资一级市场的,只能在二级市场买卖,如果是私募股权基金的话,可以通过一级市场进行投资。一般私募股权基金的门槛会比较高,主要针对的是高净值人群。
4、 公募理财产品可以投资股票吗
按照现行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制度,私募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但公募理财产品只能投资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也就是说,在新规定颁布之前,虽然私募理财产品是可以投资股市,但是由于不允许理财产品开设账户,所以这部分资金只能通过委外、FOF等嵌套方式简介进入股市。新规之后,理财产品就可以以独立投资人的身份直接入市,操作更为便捷了。

⑤ 华夏基金最好的三只基金

华夏聚利、华夏双债增强A、华夏债券AB的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29.90%、15.80%、13.58%,分别在427只准债债券型基金中排名第1、第2、第6。华夏可转债增强A的近一年收益率为48.39%,在可转债债券型基金中夺得榜首。

过去一年市场涨幅和跌幅都很大,风格变化,能在过去一年有优良表现,很能说明专业公募基金驾驭市场的实力,如上表所示,从近一年的维度看,华夏基金旗下多只基金凭借靓丽回报领先同类,更有绩优产品领先同类产品。

偏股类产品中,华夏新兴消费A近一年收益率达115.73%,在强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2/687。华夏能源革新近一年收益率达131.74%,在主动股票开放型基金中排名7/394。

随着上半年收官,各大基金评价机构的榜单也相继出炉。根据今日发布的晨星中国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基金业绩排行榜显示,华夏基金多只基金穿越市场波动,努力践行长期价值投资,旗下共16只权益、固收及指数产品在不同统计区间的排行榜中均跻身同类前10名,更有6只基金位居一年期榜单Top5,5只位列三年期Top5,3只位列五年期Top5。

以卓越的主动投资管理为核心,华夏基金组建起实力雄厚的投研团队,主动权益、ETF、固收+等多领域、多条线全面开花,力求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和良好的持基体验。

华夏聚惠稳健目标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8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20%,产品成立以来完整会计年度(2018-2020年)业绩(基准业绩)分别为-2.62%(-1.10%)、12.74%(10.38%)、20.64%(8.45%),郑铮自2017年11月3日产品成立起管理本产品,李晓易自2019年1月24日起共同管理本产品,苏瑛自2021年11月9日起共同管理本产品。



⑥ 基金市场中占比最高的基金类型

其中净值占比最大的基金类型是货币基金,占比56.28,其次是债券基金,占比23.77,然后是混合型基金,占比12.07,而股票型基金占比仅为6.5%。毫无疑问,截至2018年,公募基金中资产占比最大的是货币基金,其次是债券基金,然后是混合型基金。

⑦ 消费基金排名前十

交银消费新驱动股;广发品牌消费股票;国泰国证食品饮料;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嘉实消费精选股票(6604);中欧品质消费股票(5620);银华消费主题混;申万菱信消费增长;中欧品质消费股票(5621);嘉实消费精选股票(6605)。
1.在新基金发行开始回暖的同时,部分公募旗下老基金也实施“二次首发”,为基金销售“再添一把火”。但他也称,“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加,基金公司的管理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对基金公司而言,通过二次首发来推动规模增长可能更具持续性,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主流。”供给端改革的思路确立,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在需求端的消费刺激政策,而是将更加注重新消费模式的供给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安全消费等获得重点培育,进入八月份以来,大盘大部分时间行情回调,虽然行情一直在变,但是热点还是有的,代表内循环的大消费一直比较强悍。从近三年基金收益排行榜来看,有三只消费基金排在前面,分别是排在第14的中欧消费主题股票A(002621),排在第22的华安生态优先混合(000294),排在第23的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
2. 关于基金的排名胡昕炜先生做了相当多的调查,他是相关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从业经历2011年加入汇添富基金任行业分析师。2016年4月8日至今任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7月28日至2019年8月28日任添富添福吉祥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9月20日至2019年8月28日任添富盈润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1月19日至今任添富价值创造定开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9月21日至2020年6月30日任添富全球消费混合(QDII)的基金经理,2018年12月21日至今任添富消费升级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9月17日至今任添富民安增益定开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1月5日任汇添富稳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7月8日担任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3. 消费基金历史走势情况从三支基金的近3年走势来看,2020年2月之前,基本都是汇添富消费收益最高,其次是中欧消费。2020年2月5日之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中欧消费连续大幅上涨,而汇添富消费逐步落后于华安生态优选,如首家外资独资证券公司、前3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先后在沪设立。摩根大通、野村、星展、贝莱德等国际知名投行、财富管理机构均先后在上海落户。目前,上海共有36家外商独资和合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数量约占全国一半。
拓展资料
必须消费才是消费的主力军,这一段白酒回调才发现,原来可选消费现在也是异军突起,要重视起来。消费基金的配置上,要均衡搭配,必须消费和可选消费两手抓才行。

⑧ 每年大约发行几支基金如果我买完1年内发行的基金会不会买对涨最多的

拿最近三年发行的公募基金来看,2018年各个类型公募基金合计新成立855只基金,总发行规模达到0.9万亿元。

2019年各个类型公募基金合计新成立1047只基金,总发行规模达到1.43万亿元。

2020年各个类型公募基金合计新成立1441只,募集规模3.16万亿元,数量、募集规模均创1998年以来历史新高。

上图来自公开资料

⑨ 比肩法国队实力爆棚,这家基金公司靠什么成就中考状元

比肩法国队实力爆棚,这家基金公司靠什么成就中考状元

2018年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回报排名中,交银施罗德于30家千亿资产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其主动型债基亦十分出色,排名千亿基金公司第四位

俄罗斯世界杯落下帷幕。依靠着一群年轻小将主打、攻击点众多、团队作战的法国队,最终成为赢家,第二次捧起大力神奖杯。而梅西的阿根廷、内马尔的巴西、C罗的葡萄牙,这些围绕巨星个人的球队都早早出局。偶像足球和个人英雄主义,正在让位于团队足球。

“团队作战才是王道”— 这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普遍规律,世界杯足球场上不断诠释的道理,在公募基金投资市场也得到印证。

标点财经研究院近日联合《投资时报》全景扫描中国基金行业半年度之变化,独家制作并推出的极具行业标杆意义的《2018基金中考学霸榜》显示,在投研体系化支持下,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凭借一批80后为主、风格各具特色的“新黄金一代”投资团队的出众主动管理能力,在超千亿资产规模基金公司排名中夺得权益类投资冠军,为投资者攫取了中长期稳健收益。

《2018基金中考学霸榜》显示,今年上半年,交银施罗德基金在千亿资产规模基金公司整体业绩排行中优势显着。在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回报排名中,该公司于30家千亿资产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在所有基金公司主动权益类平均收益排名第二;其主动型债基亦十分出色,排名千亿基金公司中的第四位。

主动管理能力是公募基金核心竞争力,上半年,交银施罗德主动型权益类、债券基金投资能力全面爆发,多只主动型基金业绩十分耀眼。《投资时报》记者查阅Wind资讯数据注意到,基金半年业绩排行榜50强榜单中,交银施罗德独占5席,位列全市场基金公司第一名。榜单中扣除32只医疗方向基金外,在18只非医疗基金中,交银施罗德有4只产品入围,团队投资优势尽显。

其中,交银医药创新、交银阿尔法、交银优势行业等基金上半年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交银医药创新以15.37%的收益率,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中排名第6位。

多点绽放摘得团体冠军

2018年上半年A股市场走势疲弱,上证综指下跌13.9%,深证成指下挫15.04%,创业板指数下跌8.33%,受此影响,公募基金的日子同样难熬。

银河证券研究数据显示,上半年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97%,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83%。而股票基金在上半年表现更为惨淡,平均收益率为-11.03%,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为-5.25%。开放式股票基金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数量还不足一成,混合基金也仅二成取得正收益。

相比而言,上半年,交银施罗德多只主动管理型基金表现亮眼,可谓四面开花。

在主动型权益类方面,超过10%收益率的基金就有交银医药创新、交银阿尔法、交银优势行业等三只,收益率分别达到15.37%、14.97%、14.59%;交银科技创新、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交银先锋、交银新生活力等四只基金收益率均超过5%,分别录得9.80%、7.27%、7.04%、6.99%的收益。

主动型固收类产品也收获颇丰,有16只基金半年收益率超过3%,其中交银丰盈收益C、交银裕盈纯债C、交银裕隆纯债C、交银境尚收益A、交银裕通纯债A、交银裕盈纯债A等6只基金收益率在3.5%水平之上,分别为6.40%、4.72%、3.78%、3.70%、3.58%、3.53%。

在复杂行情中赚取收益的难度日益提高,而交银施罗德的主动管理实力却在逐渐彰显。《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该公司不仅短期业绩优异,长期成绩亦十分稳健,其上半年无论是基金还是公司整体排名,均十分靓丽。

在权益类基金业绩50强榜单中,交银独占5席,位列全市场基金公司第一名。扣除32只医疗方向基金外,在18只非医疗基金中,该公司有4只产品入围,权益投资优势尽显。不仅交银医药创新在1722只Wind分类可比基金中排名第6位,从长期业绩看,交银优势行业更在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连续保持正收益,近5年半时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高达270.37%,排名105只分类可比基金的头名。

团队战斗力的爆棚,也推升了公司整体排名。在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回报排名中,30家千亿资产基金公司中交银施罗德位列第一,摘得团体冠军。

投资团队星光熠熠,亦使得公司管理规模逆市增长。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达997.43亿元,半年增长312.04亿元,增幅全市场基金公司中排名第四。海通数据进一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剔除货币基金、联接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规模为979.12亿元,排名第16位。

权益类基金规模为441.72亿元,规模排名第20;固收类基金规模为541.54亿元,规模排名第15。

“新黄金一代”战队崛起

强大的专家型投研团队无疑成为交银施罗德在主动型投资领域“攻城拔寨”的利器。

目前交银施罗德已经持有公募、专户、QDII、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等牌照,公募产品线齐全。从产品分布结构上看,《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其数量上仍以股混基金为主,其中混合型36只、股票型9只、债券型22只、货币型7只、保本基金2只、理财产品2只、QDII基金3只。总体看,该公司旗下基金特点明显,产品发行上追求差异化而非简单追求数量。

目前,交银施罗德汇聚了来自海内外、具有创业精神、年轻有为的投研精英,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专业理论素养的专业投研团队。

《投资时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该公司投研团队近80人,硕士、博士占比达92%,投资经理平均从业近10年,历经多轮牛熊转换,积累了深厚的投资理论素养和投资实践经验。

其投研平台共设五大投资部门及五大研究组,研究组包括宏观策略金融组、周期组、机械组、TMT组、消费医疗组,投资团队包括量化投资部、专户投资部、跨境投资部、权益投资部、固定收益部,这些部门及小组会通过个股深度推荐会以及行业配置会议等,实现投研体系化。

一个门派的兴盛,往往靠的是顺利的传承,基金经理亦是如此。记者了解到,在基金经理选拔上,交银施罗德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采取内部竞聘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模式,基金经理大部分来自内部培养。他们经过长期行业研究的磨砺,凭借优异表现脱颖而出。

如以王崇、何帅、盖婷婷、沈楠、杨浩、韩威俊等人为代表的“新黄金一代”,正在成为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阵营的中坚力量。他们以80后为主,年龄在32岁至38岁之间,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并在交银施罗德供职五年以上。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新黄金一代”既具备投资经验,又不乏蓬勃朝气。这些拥有不同投资风格和鲜明个性的基金经理,都离不开一个共性—都是由交银施罗德自主培养,并在公司投研体系里成长起来。他们曾经是研究员、策略员,在加入交银施罗德投研团队后不断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们的诞生和成长,离不开交银施罗德多年精耕细作而成的优质土壤。

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和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中的佼佼者,交银施罗德一直将有专业能力、有责任感、恪尽职守的人才,视为公司最珍贵的资产。公司十多年沉淀的深厚文化土壤,让其成功基因得以不断传承和延续。

据了解,交银施罗德内部的职业通道都是敞开的,研究员条件成熟就可以转岗做基金经理。公司鼓励不同的投资思维和观点在团队里碰撞,相互包容和学习的文化也让投研团队一直比较稳定。完善的内部培养机制,将交银施罗德的成功基因有效复制,人才源源涌出,无疑为公司业绩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

展望2018年下半年,他们认为,一方面,需时刻警惕中美贸易摩擦,以及金融去杠杆进程深化再次对市场造成打击;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可能已现微调,流动性最紧张时刻已过去,A股行业除大消费外,各子行业接近甚至低于2016年一月底的估值水平,相信价值风格只会迟来而不会缺席,下半年权益类资产配置时机或已逐步到来。

⑩ 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在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公募基金管理水平太差,让买基金的投资者都赔了钱,投资者买基金总是赔钱,当然是不愿意再买基金。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目的是赚钱,如果投资者买基金能赚钱,当然会买基金。明知道买基金会赔钱,谁还会买基金呢?

二是我国公募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太高,公募基金经理们为投资者管理基金赔钱的原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道德风险,公募基金管理基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又都是高薪,公募基金经理们为了自己个人获得更多的财富,就与证券市场的机构庄家合作,当庄家把股价炒高后,公募基金就当庄托,在高位买股票,引诱投资者上当,庄家机构就给公募基金经理很多好处费,这样的做法并不违法,只是道德上有问题,这就叫做道德风险,而现在我国的公募基金经理只要能发财,才不管什么道德不道德。这种公募基金经理当庄托在高位接盘的道德风险在公募基金行业非常普遍。许多公募基金经理就是这样发了大财。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只能是赔钱,反正赔了钱还照样收取管理费。

三是我国证券市场是个投机的市场,大量的上市公司都是包装上市的,上市公司质量都不高,这就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上能长期投资的股票太少,90%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只能是进行短线的虚假题材概念炒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想赚钱也是非常困难的。

以上几个方面是公募基金赔钱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家不愿意买基金的原因。

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我认为: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根源出在如下:

第一:没有赚钱效应,自然就不会买啦。大家知道,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哪里人气旺就往哪里去,如街道两边同样开的饭店,无论好与不好吃,大家都看人气,是吧!最简单的道理, 汽车 停得多,人多,就算排位也要等,而旁边的,无论广告招牌做得多好,没车就每人气,大家都不去。

因为大家就认这个理,既然人多,味道更定好,所以人气很重要。

如果买基金大家都能赚,自然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不用你打广告,都争着买。

第二:基金不专业,据我观察,水平还不如散户。为什么?因为你看基金经理有多少还是小伙子,小姑娘,刚从学校出来的,仅凭一个资格证,无实战经验,就杀入股市,亏了,无责任,股市有风险,是投资者的责任,你想谁敢把血汗钱交给你理财。

就好比考车牌,仅考理论,就开车上路,连路考都没有,谁敢上你的车,其实一样道理。

除非你通过一,二年实盘,证明你有实战能力,起码收益比银行存款高,比如年利率6%吧,估计投资者会相信你了,在加上你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大家都看到2016到2018年,基金及机构的盈利水平知道了,明知熊市还投入,那有不亏的。

因此说:上述因素是导致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根源就出在这里……

2009年买的银华抗通胀,十年过去了,十年又通胀了多少!然而这垃圾,通胀没抗住,本金损失了55%。所以相信中国基金,中国股市和价值投资的人不是脑残就是神经病!话又说回来,在中国不管投资什么都是死路一条(万恶的房子除外),放在银行也是被贬死,死的慢些而已!

朋友们好!

现在国内确实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主要是基金没有赚钱的动力,可以说是旱涝保收,而且基金公司管理水平太差,还有就是基金名声也不太好。下面来分析一下。

基金公司现在实行的是提成制,不论是否赚钱,每年都会提取固定的管理费,好多亏损的基金公司也是提取管理费,维持着高工资。

这样的机制之下,可以说基金公司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动力去盈利,反正是按时按点提取管理费,因此,可以说基金公司的危机感不强,更是没有上进的动力了。

曾经见一个朋友买过几次基金,后来几乎没有一次赚钱的,后来朋友气愤了,再也不投资基金了。

因此,基金公司旱涝保收,虽然是保证了基金公司人员的高工资,但是慢慢也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

现在的很多基金公司可以说管理水平太差。现在的基金是很多的,但是能够盈利的基金可以说只能是靠碰,能够稳定盈利的基金可以说是比较少的,感觉上好像基金公司也是靠天吃饭一样的水平。好多基金公司并没有体现出非常专业的管理水平。

曾经有一个朋友在2008年购买了两款QDII海外投资基金,据说是投资美国股市的基金,结果倒霉了,过了将近10年,美国股市大盘都涨到08年指数的几倍了,结果这两款基金还不到1元钱,没办法亏着卖了。

这样的基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买的股票,到底是怎么管理的,以后谁还敢买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管理水平比较低,盈利率不稳定,这个可能是制约大家购买基金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好多基金公司不仅在大盘不好的情况下亏算,而且在大盘上涨的情况下,有些基金也是亏损。这样的基金肯定是口碑不好了,而且这些基金即使亏损,也不影响基金管理人员的高工资。

而且有些基金公司还存在着老鼠仓,还存在盲目投资,故意亏损的风险,可以说这样的基金怎么能够让大家放心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也是大家不买基金的原因了。

综上所述,现在大家不愿意买基金,主要是有些基金公司口碑不好,管理水平有点差,而且基金公司旱涝保收提取管理费,可以说是毫无盈利的动力。

感谢阅读!

国内是不是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我没有调查过,也没看到过相应的资料,不敢乱说。但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购买基金的,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在通过基金进行理财。

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型基金,指数的构成是相对稳定的,且不由基金经理操控。指数基金经理在投资上的自由度是很低的,这种基金和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

我不太喜欢购买主动型基金,因为选择这类基金和自己选择股票去投资没有多大的差别,还是要去花很大的精力进行研究。提问的朋友说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估计指的是主动型基金。

在选择主动型基金上,的确比较困难,就像我刚才说的难度不亚于选股票。与其花大量时间研究后,把钱交给他人打理,还不如自己直接去投资。

另外,主动型基金被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操纵的几率会很大,容易出现老鼠仓等违规操作,导致投资者损失。

以前买基金的人很多,现在买基金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吧:

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买基金不能取得正收益,或者收益还不如存定期或者其他理财产品,那作为投资者为什么要去买基金呢?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我们以2018年公募基金的收益排名为例,2018年股票型基金居然没有一个取得正收益,排名第一的上投摩根医疗 健康 股票基金全年亏损4.34%,排名第十的股票型基金亏损则将近13%,看到这种业绩,你还愿意去买基金吗?

基金行业鱼目混杂,许多基金公司没有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老鼠仓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基金公司为了捧红旗下的某只基金,不惜通过老鼠仓抬拉该基金重仓的某只股票,进行利益输送,做高这只基金的净值,而使旗下的其他基金出现亏损,最终买单的还是广大基民,所以,很多人对基金公司都不信任,如其把钱给他们管理,还不如自己玩股票,即便是亏钱了至少亏得明明白白!

一方面是基金行业的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相关立法和监管有些缺失,违规现象比较频繁,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投资基金!

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国内人民都比较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操作的比机构更好,只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先说一个大家都听腻了的数字, 美国股市中90%的资金来自于共同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中国A股中90%的资金是来自于个人散户的,机构投资者市值仅占10%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觉得, 主要是国内A股机构投资者从来都没有拿出过什么亮丽的成绩来 ,国内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往往是跑输市场平均收益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为什么要把钱交给这些机构呢?

回顾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崛起 历史 ,可以发现,机构投资者之所以能够占大90%的比例,原因是因为在上世纪50-60年代期间美股一轮长达10年的牛市, 在这轮牛市中很多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远远跑赢大市 ,而很多美国家庭个人投资者却业绩平平。

这个时候, 这些家庭个人投资者开始注意到共同基金、社保、401K等投资计划 ,并且很多人都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这一类机构投资,从而导致了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上升。

有数据统计,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时候,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30%左右,而到了60年代初的时候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了60%-70%。

同时,也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不断提升,促成了美国牛长熊短的特点。而A股的特点恰恰是牛短熊长,原因也恰恰相反,机构投资者占比太小。

所以,A股就成了,因为散户太多,投机性太强,牛短熊长;又因为牛短熊长,机构投资者业绩总是不理想,散户不愿意把钱交给机构打理,更愿意自己进行投资;但个人投资者的天性就是追求暴富,这就不可能产生长期牛市。

这就像那只咬着自己尾巴的狗,一直转圈圈。

机构投资者自己不突破,真正做出点业绩出来,是不能吸引太多个人投资者的,所以,笔者认为, A股投资者机构的改变还得看机构投资者有没有突破 。

基金有很多类别:封闭式基金、对冲基金、QDII基金、ETF基金、认股权证基金、契约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公司型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投资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其他类型基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基金不受到广大投资者热爱,只有一些基金对比其他类型的基金时,会选择其他类型投资。那么,我们再来看问题: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市场常见的基金有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信托基金、保险基金、ETF基金等,最为常见的则为股票基金、货币基金以及债券基金。我们先来了解了解这几类基金的不同:

股票基金,又称之为股票型基金,主要是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近。股票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的资金总比例,常分为了三类型基金:1、价值型股票基金,投资的渠道多为公共事业、金融、工业原料等稳定性强的行业,市盈率倍数较低,偏向于价值投资;2、成长型股票基金,就如其字面,偏向于成长型高的上市公司投资,多数会投资 科技 类、新兴、互联网行业;3、平衡型股票型基金,也就是将价值与成长进行了综合,投资的渠道有价值公司也有成长型公司。

货币基金,是聚集了市场中倾向于投资的闲散资金,由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开放基金。灵活、安全系数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性好。投资的渠道有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有价证券。日常常见到的货币基金有余额宝、零钱通等,均是货币基金的模式。

债券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的资金需要投资债券,一小部分的资金可以用来投资可转债、股票以及打新市场。主要投资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系数高,收益稳定。

三类基金有不同的风险系数,也有不同的年化可能收益率,是不同的。虽然统称之为基金,但细分下来的区别很大。

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呢?货币基金现阶段的年化收益率约为2.5%-4%之间,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债券基金现阶段的年化收益率约在3%-4.5%之间,不同方向的债券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当然,如果扣除基金的运营费用,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约在2.1%-3.5%之间,债券基金约在2.5%-3.8%之间。当然,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具有很好的流动性,特别是货币基金能达到“灵存灵取”的程度,并且没有门槛。

那么,再来看银行理财。银行理财的年化利率要比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的年化利率高一些。银行理财有五类风险等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常见的有两类:低风险以及中低风险。这两类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是多少呢?一般低风险等级银行理财为2.5%-3.5%水平,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为3%-5.5%之间。当然,银行理财的年化利率高于货币基金以及债券基金,却是固定期限,灵活度要弱于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

对比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与银行理财,这三类是势均力敌,投资者都有选择,不同的需求,选择的不同。

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所以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后者,个人认为有三点:1、对于投资,更多的投资者是“零认知”,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专业不专业、理论不理论的知识,甚至根本不知道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间的区别,也全然不知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间的风险孰轻孰重。

2、不管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基金管理人不管基金盈亏都是需要从基金里拿酬薪,并且基金如果效益好,是具有一定比例份额的提成,普遍来说是20%业绩提成。这对于很多的投资者而言,是不能接受的。2018年有这样的一项数据,A股共计有1.5亿户投资者,但资金体量小于50万的投资者占比高达95%。而基金经理的年薪通常就能超过50万,从心理的角度讲,更多的投资者无法从心理上接受,进而自己进入股市投资,放弃选择股票型基金。

3、从心理上看,投资基金与投资股票没有太大的区别,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会更加“踏实”。下面两图分别是最近三个月基金的盈亏情况,有的基金能实现正盈利,有的基金一样是亏损:

而股票市场呢?一样是有盈利,也有亏损,并且可能发生的盈利幅度会特别大,存在“一夜暴富”的心理撞击。

那么,在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直接进入到股市,而不是选择基金投资。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基金对比其他理财产品会逊色,只有股票与股票型基金之间的选择下,更多的投资者并不愿意去购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认知、知识的欠缺以及心理的偏向。

对于一个不了解的事物,人的本能反应是避而远之。虽然大学学了四年金融,我对基金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先是相信媒体上各种基民亏钱的负面报道,后是自己找数据研究,学习基金的投资方式。

即便是花了这么多功夫,买基金也要忍受浮亏的过程,每一步都是门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投资方法,大部分人买的基金都将以失败告终。

从我个人经历出发,我终于理解大部分人对基金的认知水平,是很低的。这不是挖苦和嘲笑,而是基于大量数据的事实。请看各类理财平台上,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基金种类都分不清,更遑论投资方法和风险控制了。

即使具备了一些金融知识,没有真实的投资经历,在市场上,就好比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全凭本能反应,平时的训练早忘了。市场每天都在波动,都在考验人脆弱的神经,很多人连100块钱的波动都难以忍受,更不用说基金投资百分之二三十的波动了。

很多人对投资的定义就是“快速致富”、“不劳而获”,带着这样的思想,不论投资什么都不会长远。

其实买基金的人不少,只是赚钱的人少,亏钱的人骂骂咧咧,认为是基金害了他,殊不知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无知和贪婪。

随着智能投顾的兴起和投资者认知水平的提高,基金会成为主流的资产配置之一,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的基金市场就目前来看还处于一片蓝海之中,无论是证券公司的基金平台还是几个主流的基金头部平台,比如天天基金网,支付宝蚂蚁财富等,总体的基金用户量级还是有待进一步开发。为什么这么少的用户愿意主动购买基金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以下两方面:

在我国A股开市的时间也还不到30年,而基金投资的时间就更短。A股市场从经历过去几十年的坎坎坷坷,历来牛短熊长的特点,中国股民能够最终赚到钱的没有多少。所有的散户在股市中亏钱的效应更高,据统计有80%的用户在A股市场上处于亏损的一个状态。

基金市场大多数由基金经理进行打理,然而基金经理却也没能逃过A股牛短熊长的这个怪圈,在A股的牛市中,大部分的股票的涨幅通常在100%~300%之间,而基金的涨幅大多数在100~200%之间。当一种投资品类赚钱效应没那么高时,自然不会成为投资者心中首选的投资产品。散户最大特点是追高,那么投机的重心放在A股的股票上,买基金的人自然就少,因为毕竟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慢慢变富,都梦想着一夜暴富。

基金交易相对于股票来讲,它的收费项目会更多,因为是基金是有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专业打理,包括了购买手续费、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甚至还包括基金经理投顾咨询费等。这些费用其实长期累积起来,并不比我们购买股票时的印花税要低,因此股票中的印花税则变成了较为低廉的费用支出,因此大多数用户可能不愿意去支付基金中的各项管理费用,然后转而投向购买股票。

综上所述,我们从基金的赚钱效应以及交易机制去分析,我国基金用户我国的投资用户选择股票而不是基金的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国内投资者的认知也在随之提升,这几年基金的规模和基金的用户群体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中国基金业协会昨日发布8月底公募基金市场数据,继续7月份实现接近2600亿增长后,8月份总规模增长再超1200亿,至此总规模达到13.84万亿元,逼近14万亿大关。

因为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基金的赚钱效应以及基金的稳健投资的特点,相对于股票来讲会更加的稳定。

同时随着投资市场以及投资者教育的逐渐普及,基金投资市场被逐渐认可,投资者越来越成熟。我相信未来基金市场一定是会占据更高市场的份额,因为基金的投资特点就已经证明了稳健投资才是投资中最最重要的一种选择。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

我是杜耶,价值投资的布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