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别 »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股票影响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股票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1-22 14:02:44

❶ 央行定向降准,股市、楼市、债市将有哪些影响

期盼的降准来了!

3月13日傍晚,央行宣布,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据央行网站,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定向降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问:请问此次定向降准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答: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其中对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的银行释放长期资金400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500亿元。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此次定向降准兼顾主动推动和事后激励,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问:请问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人民银行自2018年起建立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年度考核制度,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业银行给予0.5个百分点或1.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优惠。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包括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创业担保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的小型企业贷款、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的微型企业贷款。考核对象包括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较大的农商行和外资银行。近期人民银行完成了2019年度考核,一些达标银行由原来没有准备金率优惠变为得到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优惠,另一些银行由原来得到0.5个百分点优惠变为得到1.5个百分点优惠,总的看,对这些达标银行定向降准了0.5至1个百分点。

问:请问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型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去年人民银行已对符合条件的农商行和城商行实施过定向降准,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中所有大型商业银行都将得到1.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优惠,为发挥定向降准的正向激励作用,支持股份制银行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同时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框架,此次对得到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优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同时要求将降准资金用于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并且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从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2014年历次降准一览

此前3月10日国常会就指出,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据央行数据统计,不计入本次操作,2014年以来,央行已累计实施了至少16次降准操作(部分当日实施降准时分阶段实施算作一次)。

对A股有何影响?

历次定向降准,对于A股市场作用不一。

其中,2014年两次定向降准,A股市场主要指数在3个月后出现上行;2015年五次定向降准,叠加牛市效应,除了当年6月、10月指数回调外,A股市场主要指数一周、一个月、三个月期间均出现明显上行。

此外,今年1月份实施降准过后,A股市场主要指数次日和一周都出现明显上行。

巨丰投顾指出,从3月10日国常会可以看出,央行开启降准按钮后,向地方商业银行释放更多流动性,以支持地方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房贷,从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央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将直接利好于城商行,将对银行板块形成短期利好。此外,受疫情影响中国2月份汽车产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当前来看,各地陆续复工,3月份汽车应该产销量会出现好转。

对楼市有何影响?

疫情在短期内对楼市造成较大冲击,克而瑞监测的27个重点城市中,2月整体成交仅240万平方米,环比降幅高达83%,同比下降77%,创有史以来最大跌幅。4个一线城市楼市总成交仅29万平方米,环比下跌82%,同比下降73%,其中广州跌幅最为显着。

众泰证券指出,疫情影响短期但不改长期向好的逻辑。商品房作为耐用品需求,本质是需求延迟满足,叠加逆周期调节,短期影响有限,中长期看好龙头房企逻辑不变;物业管理受疫情冲击让其得到社会与政府的重视,价值被进一步认可,短期成本增加,但中长期市场价值提升,得到政府重视与行业制度完善等多领域得到了加速推进,对优质品牌物管企业在口碑变现,业务拓展与政企关系等多领域有着多重利好。

此外对于楼市并不需要太过悲观。2月房地产行业依旧有逆势数据。比如,有房企2月销售增长超100%;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暴涨8成,北京、上海屡刷新纪录;76只地产股集体上涨,最高涨幅超过30%。

对债市有何影响?

数据显示,历次定向降准对于债市影响明显。其中,2014年4月份定向降准实施一周后,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直降4.92bp,单月降幅更是达到了17.20bp。而当年6月份的定向降准,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一周降幅也达3.25bp。

2015年五次降准,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更是从当年3.70%的高位,一度逼近2.70%。而2018年初的定向降准,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一周降幅也达到了3.69bp。

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债券市场已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包括建立债券发行“绿色通道”,延长债券发行额度有效期、合理调整信息披露时限、加大受疫情影响地区机构发行登记、交易、托管等费用减免力度促进。

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同志就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时也指出,下一步,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改革创新,提升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提高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力度。

❷ 央行降准意味着什么

降准是指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它意味着国家处于货币政策处于适度宽松的状态中。这会使市场中的信贷规模增大、货币供应量加大、货币流动性加强、刺激市场经济增长等等。从而,会使上市公司可贷款性加强、企业流通发展资金增多、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等等。
股票市场中,降准首先利好的是银行板块的个股。因为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表示银行上交的准备金下降,银行的资金压力降低,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发展银行方面的业务业绩。加上广大投资者也深知这个道理对银行板块预期较大,所以会优先利好于银行板块。然后,降准消息会影响到房地产、证券、保险等板块。同样也会优先影响到市场蓝筹板块和钢铁板块、煤炭板块、有色金属板块等这些大宗商品类板块。
央行降准前银行揽储100元就要上交央行20元,但是随着央行降准之后,银行揽储100元只需要上交央行15元,少上交银行5元,这5元钱留银行有更多的资金放贷出去,让银行有更多钱放贷,通过银行把这些钱都流通到市场。所以央行降准也是调控货币,成为稳定经济的方式。
2019年9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经释放了“降准信号”。会议指出,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2019年9月6日,央行网站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2019年以来,央行已实施过两轮降准,此次是年内第三轮降准。第一轮是在1月的全面降准,分别于1月15日和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1.5万亿。第二轮是定向降准,分别在5、6、7月三次实施到位,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
2020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有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2020年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2020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定向降准措施正式实施。根据安排,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2021年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
2021年7月9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4]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5]
一、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三、不包括三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是金融机构中最低的,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这三类金融机构。
四、定向下调: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