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别 » 巴菲特投资的是基金还是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巴菲特投资的是基金还是股票

发布时间: 2023-01-18 12:59:15

❶ 巴菲特为什么喜欢指数基金

行情会起起落落,股票会涨涨跌跌,但是看看股市,它却在波动中不断走高。每一轮牛市过后,总是会引发股灾,但是最终又会创出了新的高点,上证指数91年从100点开盘,经历了多少次大起大落的行情,至今走在了3200点以上。所以长期投资才是赢家。上周连续调整下跌,上周五在回调到3210点之下时我买进了股票,自此第三笔,第四笔资金顺利完成了买进计划。

巴菲特多年来一直批评华尔街投资经理人收取高额管理费用,投资绩效却很平庸。他在9年前曾提出50万美元的赌注,有1名经理人挑选五款对冲基金接受挑战,在这九年时间,标普500指数基金净值增加了85.4%。而接受挑战的5档对冲基金组合当中,只有1档绩效勉强稍微接近,为62.8%,其余4档分别只小增8.7%、28.3%、2.9%和7.5%。

其实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购买股票不如直接定投指数基金,虽然一样是投资于股票市场,但是不同的是,股票的波动会引起人们心态的躁动,容易加入追涨杀跌的行列中,结果造成了亏损;定投基金就不同了,它的申购赎回每天只有在收盘后以收盘价确定,而且还得两三个交易日后资金才到账。这就造成了基金的买卖不方便,同时也制止了频繁的基金交易。

这里讲一个实际例子,我老妈什么投资也不懂,是退休老工人,应她要求每月退休工资里存4百元定投于大盘指数基金,结果本金投资了4万元,增值到7万元,什么也不懂的她跑赢了大多数的股民。老人家开心得笑哈哈!现在大盘只不过3000多点,她的基金至少还有一倍以上的上涨空间哦!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着自己的钱能够帮自己赚钱。

在我周围的朋友,购买股票的人大面积是亏损的,每月定投指数基金的朋友却是盈利的。因为指数基金通过每月定额投资长期下来取得了市场的平均价格,其实取得市场平均价你就控制住了市场的风险。建议购买沪深300或者上证50。我有一个邻居以前购买股票惨遭腰斩而割肉,再也不敢涉及股票投资,但后来却在定投基金中尝到了甜头,至今盈利颇丰。

❷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是什么性质的怎么申购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是炒股性质的。
得通过香港才能购买。
购买基金一般就是指一些有闲钱的人投资的一种方式,把自己暂时不用的钱用来买基金进行投资,以获取保值并赢取利益。
购买渠道:
目前国内基金销售的主要渠道是以银行网点和证券公司代销为主。除此之外,独立的第三方专业销售。 随着2011年10月1日出台的关于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的发放,会有更多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基金销售。

❸ 巴菲特、索罗斯这些投资大师只在股票市场投资吗中投公司的投资跟他们有何不同呢

都是投资,只是大家的资源不一样,有的投资银行业,有的投资石油,有的投资比特币,等等,做投资有五花八门的只要是投资都算,还可以投资房地产等,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❹ 巴菲特身家暴涨超500亿元,他究竟投资了哪些产业

巴菲特身家暴涨超500亿元,他究竟投资了哪些产业?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这4只个股巴菲特分外看中!巴菲特的身家有九成多是来源于伯克希尔,但他本人此外持有少许别的企业的股权,包含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房托SRG及IBM。

❺ 巴菲特是干什么的就职业股民吗

  •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着名的投资商,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从事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

  • 目前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最大股东,并担任该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 2006年6月,巴菲特承诺将其资产捐献给慈善机构,其中85%将交由盖茨夫妇基金会来运用。巴菲特此一大手笔的慈善捐赠,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纪录。

  • 2015年美国当地时间9月29日,《福布斯》发布美国富豪400强榜单显示,凭借620亿美元财富排名美国富豪第二名,这也是沃伦·巴菲特自2001年以来的一贯排名。

  • 个人财富:

2011年其财富位居世界第三 净资产50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2012年4月17日宣布,他被确诊患有早期前列腺癌,未来将接受放射性治疗。

2013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四,净资产535亿美元

2011年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美国),以净资产50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名。

2012年8月14日巴菲特公告二季度伯克希尔公司减少了对宝洁、强生、卡夫持有的股权。

❻ 为什么巴菲特强烈指数基金投资指数基金有什么优势

众所周知,巴菲特是不会公开任何股票或者是基金的,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是巴菲特唯一在公众场合过的投资品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8年,巴菲特曾经8次指数基金,为什么指数基金被巴菲特如此看重,指数基金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魔力呢?
巴菲特曾经说过:“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型基金。一个什么都不会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我们先来看看指数基金几个独特的优势。
第一,生命周期长,指数基金可以说是所有基金中长生不老的品种,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指数基金跟踪的是指数的成分股,一个指数的成分股是相对稳定但是也会定期更新的,指数都是根据一定的编制规则挑选成分股构成的,比如说中证500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这些成分股会定期进行更新,将不符合要求的个股剔除出去,纳入新的符合要求的个股。所以指数能够长生不老,跟踪指数的指数基金也是一样。
未来具有向上的成长空间,买指数,相当于买的就是国家未来的经济,这是因为指数反映的是对应板块的整体表现,只要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相关的板块也能一路向好。指数基金自然也能上涨。
交易费用低,指数基金是被动基金,相比于主动管理的基金来说,管理人的要求更低一些,对基金经理依赖程度比较低,管理起来也更加简单,对应的就是更低的费率。主动型基金管理费大多数在1.5%,而指数基金一般为0.5%。

❼ 巴菲特买什么股票

巴菲特买什么股票
1、买股票的心态不要急,不要只想买到最低价,这是不现实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点价买入也是不错的,所以买股票宁可错过,不可过错,不能盲目买卖股票,最好买对个股盘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拟买卖,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两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买入点。

3、重视必要的技术分析,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及盘面语言(盘面买卖单的情况)。

4、尽量选择热点及合适的买入点,做到当天买入后股价能上涨脱离成本区。

三人和:买入的多,人气旺,股价涨,反之就跌。这时需要的是个人的看盘能力了,能否及时的发现热点。这是短线成败的关键。股市里操作短线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态要稳,最好能正确的买入后股价上涨脱离成本,但一旦判断错误,碰到调整下跌就要及时的卖出止损,可参考前贴:胜在止损,这里就不重复了。

四卖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涨的,涨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调整,那短线操作就要及时卖出了,一般说来股票赚钱时,随时卖都是对的。也不要想卖到最高价,但为了利益最大话,在股票卖出上还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经验介绍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涨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涨停板而没有封死涨停的股票可考虑卖出,特别是留有长上影线的。

2、60分钟或日线中放巨量滞涨或带长上影线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没继续放量上冲,很容易形成短期顶部,可考虑卖出了。

3、可看分时图的15或30分钟图,如5均线交叉10日均线向下,走势感觉较弱时要及时卖出,这种走势往往就是股票调整的开始,很有参考价值。

4、对于买错的股票一定要及时止损,止损位越高越好,这是一个长期实战演练累积的过程,看错了就要买单,没什么可等的。

❽ 巴菲特为什么被称作股神他有投资三原则

提到巴菲特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全球着名的投资商,也在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榜中名列前茅,投资者提到他都啧啧称奇,称他为股神。那么巴菲特为什么被称作股神?巴菲特的投资三原则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巴菲特为什么被称作股神?
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CEO,是全球着名的投资商,主要投资品种有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等。
而巴菲特之所以被称之为“股神”除去快速增长的财富和身价外,最重要的是他那在股市中,屡战屡胜的投资策略,他的投资行为让人目瞪口呆——从几百美元开始,到如今的数百亿身价,经济头脑和经济手段都是很多投资机者想要复制的,其在股市中将资金利润从几倍到几十倍,自然被称作“股神”。
2、巴菲特投资三原则是什么?
投资天才巴菲特投资时,他将自己的投资理念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三大投资原则: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谨记第一条和第二条。
这让一些人一头雾水,其实归根究底就是风险的控制,除去风险控制,巴菲特先生还提出这些观点:
1)忽略股票市场每日的涨跌,不担心经济形势,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
2)买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3)注重风险分散,实行管理投资组合。
关于巴菲特为什么被称作股神、他的投资三原则的内容就说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❾ 巴菲特是不是炒股发家

——巴菲特

究竟要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成为巴菲特这样的人物?

这么说吧,要成为巴菲特,首先你得有一对“逆天”的父母。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在1929年大萧条发生后,开了家股票交易行。要知道,那时人们刚刚经历股市的大崩盘,无数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股市不知是多少人夜夜惊醒的噩梦。在那个“谈股色变”的环境里,开了家股票交易行,这种反向操作可以说是非常需要勇气了。霍华德知道这样的生活很可能有上顿没下顿,什么时候生意失败就得去捡破烂。于是,他让巴菲特的母亲利拉回娘家去,别跟着他挨饿。利拉也是很硬气,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并开始节衣缩食。她脱离了教会圈子,因为轮到她提供咖啡的时候,她无力支付那29美分;无论多远的距离,她都用步行替代坐电车,节省电车费;甚至,为了确保霍华德有吃的,她宁愿自己不吃饭。不仅如此,利拉还是个数学天才。她的大脑犹如一台计算器,能够双手离开纸笔完成复杂计算。当利拉宣布退学和霍华德结婚时,利拉的微积分教授“啪”的一声撂下了手中的书本,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这一能力让她帮助霍华德拓展业务,更让巴菲特有了一个天生对数字异常敏感的大脑。

而霍华德在爱的鼓励下,屡败屡战,人们害怕股市,他就推销安全的股票和债券,一步步的把业务做了起来。巴菲特一家的生活终于日渐改善,给巴菲特的童年提供了一个美满富足的成长环境。霍华德是巴菲特心目中最完美的父亲,谦和、善良、正直,永远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这也是后来巴菲特“内部计分卡”的由来,按照自己内心的做事标准和原则作出决策,不理会外界的评头论足。这个从父亲“遗传”来的特质,将在巴菲特未来的诸多决策中,帮助他保持清醒和坚定。然而事无完美。巴菲特父母以缺乏温情出名,在饭桌上谈论的都是政治、金钱、哲学,吃完饭后霍华德便会独自一人去看报纸,一连看几个小时,完全不理会其他事。后来巴菲特也原封不动地继承了这一点。而利拉,这个总是对外人嘘寒问暖,被外人看成“完美妻子和母亲”的人,却有着家族遗传的精神病,常常会莫名地责骂她的孩子,说他们“自私自利,不知感恩,一无是处”,同样的话甚至会说上2小时,直到把他们骂哭为止。以至于在未来的人生里,巴菲特十分恐惧见到自己的母亲,甚至面对面走来,巴菲特都会刻意躲避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即便在股神家中也同样适用。

1941年,11岁的巴菲特看到了一本书——《赚1000美元的1000招》。这很关键,因为这本书告诉他,如果以1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长10%,5年内会变成1600多美元,10年会变成2600美元,25年内将超过10800美元。就像雪球滚过雪道而逐渐变大的道理一样,这是巴菲特与复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复利把现在嫁给了未来,而11岁的巴菲特宣布,自己要在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和一般孩童妄语后不同的是,巴菲特言出必行。他从5岁时开始摆地摊兜售口香糖,11岁跃身股海,他鼓动姐姐与自己共同购买股票,他们合资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他满怀信心地等待出手赚钱。然而,该股不断下跌,姐姐很气愤,不断埋怨他选错了股。值得庆幸的是,该股价格很快反弹,上涨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气了,将股票全部出手,赚了6美元。正当他得意的时候,该股价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卖早了。这是他第一次涉足股市,赚得不多,收获了教训:在股市中一定要不为震荡所动,相信自己的判断,持之以恒。巴菲特不断地在股市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加上父母的指点,小获成果。

初中刚毕业,14岁他就用炒股赚的1200美元在拉斯维加斯州购置了一块40亩的农场,成为一个“小地主”。正因为小时候的炒股经验,锻造出巴菲特决定长线投资的心态。巴菲特选择投资标的物时,从来不会把自己当做市场分析师去预测,而是把自己视为企业经营者。巴菲特非常反对短线交易,认为那只是浪费时间及金钱的行为而已,而且会影响到操作绩效。巴菲特曾说:“我从不打算在买入股票的次日就赚钱,我买入股票时,总是会先假设明天交易所就会关门,5年之后才又重新打开,恢复交易。”并且告诫投资人,任何一档股票,如果你没有把握能够持有10年的话,那就连 10 分钟都不必考虑持有。 进入高中,巴菲特一边学习,一边炒股,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倾向到大学攻读金融学。16岁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五万美元。

进入高中,巴菲特一边学习,一边炒股,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倾向到大学攻读金融学。1950年,被哈佛大学拒绝的巴菲特,只身前往哥伦比亚大学。在那,他见到了本杰明格雷厄姆。就像巴菲特的舍友说的那样,“他好像找到了上帝”。巴菲特从此成为格雷厄姆的骨灰级粉丝。

大学生活中的巴菲特,让周围的同学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在股票和债券的课堂上,格雷厄姆喜欢和学生互动,用问答形式激发学生思考。然而大部分时候,格雷厄姆问题说完,全班就只有巴菲特举手回答,整堂课变成格雷厄姆和巴菲的“二人转”表演。不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上他也给周围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巴菲特每天早上洗漱总会把浴室弄的一团糟,牙刷毛巾丢一地。他的舍友屡次提醒巴菲特用完浴室要收拾好,每次巴菲特都十分谦虚地道歉并承诺不再犯,然后第二天照旧。舍友愤怒之下把巴菲特丢在地上的毛巾牙刷全扔垃圾桶,以此警示巴菲特。而巴菲特什么也没说,买了一套新的,然后照旧。后来,当舍友再次谈及这段经历,他反问记者,“你经历过绝望吗?”

即使成家立业,巴菲特的“不拘小节”也从未变过。巴菲特连自家的墙纸是什么颜色都不知道,很难想象他还会对生活的其他细节有所留意。因此,不管是照顾三个孩子,洗衣做饭,还是修理灯泡,所有的家庭生活都由他的妻子苏珊来打理。而巴菲特在家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吃完饭就回房间读报。巴菲特深知自己融入家庭生活太少,给孩子们的关怀也太少,他痛恨自己这一点,却无法做出改善。他很愿意听孩子们讲发生在学校的故事,但没听一会儿就会走神,转而开始思考某个公司的合理估值。巴菲特就是这么一个人,他高速运转的神奇大脑决定了他注定无法融入这人间的烟火之中。幸运的是,他的妻子苏珊,近乎完美地照料了整个家庭,让巴菲特不用操心家庭的琐事,能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巴菲特说,“我一生最大的幸运有两个,一个是抽到卵巢彩票,一个是娶了苏珊。”

毕业后,格雷厄姆将这位得意门生招揽至自己的公司,巴菲特蹦蹦跳跳地踏上了去往纽约的火车。没过几年,26岁的巴菲特就赚到了174000美元,并拒绝了格雷厄姆发给他的“普通合伙人”的邀请,回到了故乡奥马哈,开始为家里的亲戚朋友打理资产。他仔细研究《股市导向》杂志,以教授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来寻找那些被格兰姆称作“烟蒂股”的股票,所谓“烟蒂股”即股价十分低廉,花很少钱就可以买到的股票(就是我们经常称谓的“垃圾股”)。当他确定下股票后,会向格兰姆请教,然后,就力所能及地购买。4年后,巴菲特在股市投下的1万美元变成了4万美元。因此,有人认定巴菲特只买绩优股,不买垃圾股与事实不符,事实上,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恰恰是在“烟蒂股”上赚取的。 巴菲特大学毕业,跟着格兰姆教授一段时间后,感到自己已经能够独立行事了,他决心开创自己的事业,谢绝了格兰姆教授挽留,辞职后开了一家“巴菲特投资有限公司”,资产是炒股得来的4万美元,股东是他们夫妻俩。创业之初,纽约证券市场处于熊市,巴菲特将主要精力用来创办实体,开了一家制衣公司,小有积累,但是没有富起来。一段时间后,他果断地回到股市中,因为他的天才与兴趣是金融投资。他密切关注股市的发展,精心挑选“垃圾”股,同时经常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比较。巴菲特有敏锐的市场眼光,比其他人先看到炒作的题材。 当时,美国的传播业处于低潮,许多报刊与广播公司亏损,绝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状况将继续低迷,股价会不断走低。而巴菲特认为,它们是成长性企业,后期看好,其股市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在股市上人家抛出,他偏吃进,巴菲特尽一切可能大量吃进包括《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等在内的多种传媒业的股票。很快,这些企业因业绩前景好而止跌上涨,巴菲特再度高价位出手,赚到上百万美元。巴菲特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勤奋耕作,创业2年后,他的投资公司市值达到 2200万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原来是一家不错的投资公司,规模不大,但有较好的声誉,1965年,因经营不善,该公司濒临破产,每股价格仅12美元。通过反复调查比较后,巴菲特力排众议,甚至对亲朋好友的忠告也置之不理,以合作的方式购下该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巴菲特作出了人生转折中最重要的选择,他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一家独立的投资公司,以此进入证券市场,如鱼得水,赚尽天下财富。伯克希尔公司开始活跃起来,不断全盘收购或部分收购多家纺织公司、百货公司、食品公司、糖果公司的股票。一些股票评论家对此非常不理解,认为巴菲特做法保守,尽吃“垃圾”股。巴菲特不为世人的讥笑而动摇自己的选择,因为他奉行的是企业的实际价值。后来人们逐渐看到伯克希尔公司的市值不断上涨,股票从无人问津的12美元一直攀升到20美元、40美元、80美元,直至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昂贵的股票。朋友们也惊奇地观察到巴菲特的财富如神话般地增长,巴菲特成为了纽约以投资证券致富的新贵族。

巴菲特的合伙公司成立后的12年,年平均回报超过31%,而在那期间道琼斯指数的年均回报只有9%。依靠着远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巴菲特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奥马哈,成为当地的明星。然而明星也是人,也会遭遇失败。这个失败就是我们都知道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整个商业帝国的母公司。伯克希尔纺织厂当时正在以低于资产价格的折扣代售,这非常符合巴菲特的“烟蒂”投资理念--购买那些别人不要的,极度便宜,拥有安全边际的公司,然后从中榨取最后一点利润。仿佛捡起别人抽剩丢掉的烟蒂,点上吸净最后几口。然而这个纺织厂的业务实在难以扩大,面对外国布料的低成本竞争,以及日益陈旧的设备,纺织厂经营状况不断恶化,巴菲特几次想将它卖了,都没能脱手成功。

❿ 巴菲特推荐的基金是哪种

实际上,巴菲特是不会在任何场合公开推荐某一只个股或者是基金的,但是有一个例外,也是巴菲特唯一公开推荐过的投资品种,那就是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具有众多的优点,费率低,长生不老分散投资等等,而美国良好发展的金融市场也带来了指数长期向上的趋势,美国的市场环境给指数基金的长期向上增长提供了沃土。在着名的十年赌约中,巴菲特通过标普500指数在赌约中完胜。

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国市场历史中,指数的表现比起股票基金、混合基金,似乎是没有那么尽人意的。

但是指数基金仍然是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的首选投资品种,国内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日益强大,指数基金的未来自然也是可期待的。
应答时间:2021-04-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