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原始股骗局:其实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处在当下全民理财时代,投资风险日益凸显,人们既关心收益,又担忧存在风险甚至上当受骗。近年来,各种“原始股”骗局换上了新的外衣,来迷惑投资者。近期出现了3种类型的“原始股”骗局。
第一类,以公司要在四板、Q板、E板等“上市”之名,通过当地报纸等媒体公开宣传并发行“原始股”。第二类,以股权众筹之名,通过第三方网站平台、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网络媒体公开宣传发行“原始股”或公开转让股权。第三类,以发售“原始股”的名义实施传销骗局,通过熟人圈相互推荐购买虚构的海外上市公司“原始股”,形成金字塔形传销网络。
提醒,识别上述骗局,要谨记一条: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股票,也不得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电话、推介会、说明会等方式公开宣传发行股票。如果投资者轻信并购买此类非法“原始股”,自身权益将不受法律保护。
除“原始股”骗局外,近年来还出现了打着“私募基金”旗号的非法集资活动。
私募基金违法违规行为主要有五种类型。第一类,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公开宣传、募集。而国家规定私募基金只能以非公开方式募集。
第二类,以虚构投资项目或者明显不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为由募集资金,或以借新债还旧债为目的骗取投资者资金。第三类,向不具有风险识别能力和资金实力的投资者募集资金。第四类,向投资人承诺保底收益。第五类,投资者人数超标准。根据国家规定,私募基金项目以股份公司设立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200人;以有限公司形式设立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50人;以合伙制形式设立的,合伙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超过人数限制的,都可能构成非法集资。
最近时常有投资者告诉论坛君,自己可能被骗购买了某新三板公司所谓“原始股”,不仅面临亏损,且无法出售。
今天论坛君就为大家普及原始股的相关知识,同时提醒大家,注意提防骗局。
什么是原始股
先来看一个案例:2017年6月,全国首例非法经营新三板股票案在上海静安法院宣判。以洪某军、邓某华为首的12人涉嫌非法买卖新三板股票获刑。
根据检方指控,自2015年12月起,由洪某军、邓某华实际控制的点石公司、正宏公司使用所控制的股票账户,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从相关企业原始股东处先后受让了“晓进机械”、“晶鑫股份”、“麦迪制冷”、“宇晶机器”等股票。
经他们所控制的新三板股票账户,直接转让或者指使其下辖公司、代理销售公司、个体销售人员对不特定公众公开销售上述股票。
被告人采用微信等通讯工具搭识众多股民,向受蒙骗的股民推荐、分析新三板股票、夸大宣传并预测新三板股票具有转入A股市场的可能,鼓动众多股民买入,进而以互报成交的交易方式高价转让上述新三板股票。
原始股是指公司上市之前发行,可在上市一段时期后售出的股票。一般情况下,只有公司的创始团队、高管等人,才会拥有公司的原始股。他人想要拥有原始股,可以通过认购公司增发的股份等方式获得。
不过,这种增发一般是私募性质的,通常只面对少量的或和公司有特殊关系的人群,例如合作伙伴、供应商等。而目前,不少通过电话、门店销售人员、网络渠道向民众公开销售原始股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证券法的行为。
在新三板,一些从事原始股中介的人员,往往会热心帮助投资者开好户,甚至将股票交易至投资者账户,而他们选择的股票转让对象,通常并非对新三板较为了解的合格投资者,很多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新三板市场的人。
论坛君最近接触的不少投资者就是如此,不仅不了解新三板,甚至连最基本的股票交易买卖知识也不清楚,由中介人员直接帮他们买好了相应公司的股票。在股价上,投资前,标的公司股价可能出现明显拉升,在入股后,又明显下跌,导致投资者严重亏损。
目前,许多原始股转让中介人员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寻找目标客户。通常会潜伏在各个新三板交流群,并不断推荐一些挂牌公司的股票。同时会经常私下与群中某些成员介绍股票,宣传股票的巨大升值空间,直至完成交易。
原始股骗局里有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假如原始股的面值是1元,推销时的价格可能是四五元钱,其中有三四元的价差,中介公司可以拿到一两元、推销员分0.5元、原始股转让者也有相应收益,几乎所有人都能从中获得收益,只有投资者赔个精光。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证券法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或者审批;未经依法核准或者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 社会 公开发行证券。
公司法也有相关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则规定,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从这一角度看,非法进行原始股权转让、买卖的行为,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参与此类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交易的投资者的权益难以受到法律保护。
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原始股转让的风险还不止这些。大多数情况下,普通投资者能够买到的原始股,根本不能上市,如不能上市,投资者将面临极大的退出风险。
同时,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及时性和可靠性很不够,投资者认购自己不熟悉的公司股权,必然会增加投资风险。
很多原始股转让骗局中,公司收到投资者的入股资金后,投资者无法监控资金的使用用途和收益信息。公司获得投资后很长时间内再也没有相关的上市信息,导致投资人再也看不到公司实际进行上市的进程和上市的结果。
另外,根据目前掌握的有关情况,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推销者基本上都是无证券经营资格的投资咨询公司或产权经纪公司,这部分公司推销股权,超越了依法核定的经营范围,属于违法经营。
自然人参与原始股买卖时,没有办法判断企业的真实价值,导致股票成交价格存在水份。所以不建议自然人直接与新三板股东进行原始股买卖,投资者想要参与投资,可以通过购买新三板基金间接参与新三板私募股权投资。
如何辨别骗局?
大多数以“零风险、高回报”为噱头的原始股转让骗局,都是利用投资者一夜暴富的心理,实施诈骗。原始股转让诈骗通常有以下特点:
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尽量避免上当受骗:
第一,选择合法的证券经营机构。证券市场中挂牌交易的证券投资品种,都有严格的上市准入门槛。凡是投资者遇到“没有管理层批准文件的证券”应避而远之。
第二,了解承销商是否有授权经销该原始股的资格。一般有国家授权承销原始股的机构所承销的原始股的标的都是经过周密的调研后才进行销售该原始股的,上市的机率都比较大;反之,就容易上当受骗。
第三,注意推销人员的推销行为。凡是非公开发行的证券,一般都是较为隐蔽的,并不为市场所熟知,更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合法的经营证件,其来电、信函、上门服务等应当谨慎看待。
第四,投资者要详细了解所投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了解考察企业的经营效益的好坏可从企业的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利润总额等项情况去看。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发展前景,所持有的的原始股就没有价值,投资也不具备获取回报的基础。 yuan shi gu
正规的企业募集资金时,一定会对原公司进行评估和审计,同时向新股东出具允许新股东入股的决议。新股东一旦决定入股,公司的章程中必须出现新股东的名字,并在工商管理局备案。
在任何原始股投资中,需要有公司股东会签字认可的决议,要看到该公司原有的章程,在工商局查到你成为股东的信息,只要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均存在欺骗的可能性,在法律上投资入股的身份有可能不被认可,投资人的身份也有可能不受法律法规保护。
最后,投资者需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有风险,入股需谨慎。
⑵ 基金是骗局吗怎么跌破30%还在继续跌
不是骗局,一只基金能亏30%以上,大概率是与股票关系较大的基金。因为股票一旦跌起来,跌30%以上可以说是轻轻松松,以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自然会在股票大跌中受拖累。
不过,基金与股票的不同之处在于,基金是把资金投到了很多只股票上,每只股票占用的资金不是很多。所以,单只股票出现大跌,即便是基金投资较多的股票,也不至于引起基金大跌。
而只有基金投资的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股票都出现大跌时,基金才更有可能大跌。此时必定是基金所投资的市场已经进入了熊市。由于基金有最低仓位限制,所以当整个市场出现大跌时,基金根本不可能置身事外,只能被动承受,亏损几乎是必然的。
可对于整个市场来说,不可能一直都是熊市,总有转牛的时候。只要能坚持到牛市的到来,大部分的基金还是可以把在熊市中亏的钱给赚回来的。
⑶ 有人说基金也是骗人的,不要买,有人后悔了,真的假的
基金是真的。
投资基金就是汇集众多分散投资者的资金,委托投资专家(如基金管理人),由投资管理专家按其投资策略,统一进行投资管理,为众多投资者谋利的一种投资工具。投资基金集合大众资金,共同分享投资利润,分担风险,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根据基金从业人员规范,基金公司内部人员不会以任何途径和形式向客户推荐股票,更不会代客炒股。另外基金公司也不会从事任何私募业务,不存在向客户承诺保底或者分享收益、代理买卖股票、与其他机构合作代理买卖股票等行为。
(3)最新基金股票骗局揭秘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弄清该基金的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投资标的。也就是说该基金是投资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资债券(债券型基金),还是投资股票与债券(平衡型基金),抑或是货币市场基金。以上几个类型的基金预期报酬与风险从高到低依序是股票型,平衡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基金。
如果该基金的高低点都比大盘波动来得剧烈,则表示该基金的波动比大盘大,风险也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其实有的基金并不适合与大盘做比较,这里面有一个选择合适的比较业绩基准的问题。
⑷ 曝光几个骗子股票群
揭露央视网上炒股骗局指央视报道a股市场回暖,网上违规炒股现象再度抬头。今年6月,至少有数百名投资者观看了在线股票推荐直播,并购买了姬敏制药的股票,该公司的股价很高。然后第二天连吃四个跌停,损失惨重。 这个非法的网上股票推荐源于姬敏制药商的出货。他们雇佣了在线黑嘴推荐姬敏。当投资者买了它,他们将能够顺利出货,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十个跌停。然而,姬敏银行家的交付方式并不仅限于此。4月2日中午,陈晓突然发现自己的账户被盗,所有股票莫名其妙地被清空。 就在第二天,姬敏制药直接倒下了,全国像陈晓这样的受害者至少有几十个。种种迹象表明,姬敏药业的经销商出货计划蓄谋已久,4月份开始实施,通过黑号和雇佣网上暗口的方式分销自己的芯片。 今年6月11日,投资者被网上违规股票推荐误导买入姬敏药业后,普遍亏损约33%。如果没有卖出,损失会更大,很多投资者报警。但由于网上黑嘴用的是假名,查不到人,公安机关很难立案。 扩展数据 网上股票推荐骗局的七大套路: 套路一: 在直播平台冒充“股神、大V、老师、播报员、圈主”,自称有内幕消息、有资深背景、有传奇成就、有独到眼光,以“分享炒股技巧、锁定牛股、推荐黑马股”来忽悠投资者。 套路二: 在金融网站上,以“大师指南、大表、名家谈股”等标题吸引投资者充值购买“金币花”等虚拟货币,再通过“直播订阅、付费文章、付费问答”等方式引诱投资者购买垃圾信息。 套路三: 在微信、QQ、微博、论坛、股吧上以“股票大数据诊断、黑马推荐、专家一对一指导、不盈利不收费”等夸大宣传,伪造炒股业绩记录,引诱股民交钱成为会员客户。 套路四: 冒充陌生美女,微信、QQ聊天,声称背后有“老师、专家、股神”指导炒股。先免费推荐几只股票展示实力,然后忽悠投资者交钱加入“内部VIP群和VIP直播间”。 套路五: 在微信群、QQ群、网络直播间,“老师、专家、股神”号召大家一起实时买卖股票,声称有“私募基金、资本大佬、有实力的庄家”赚钱;或者利用“高收益高回报”诱骗投资者参与现货(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海外股票(美股、港股等。)、国际期货(外汇、原油、黄金等。)等虚假交易。 套路六: 不法分子推荐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股票后,并不是所有人都联系不上。一些公司仍能与造成损失的投资者取得联系。面对投资者的抱怨,他们引诱投资者加入更高级别的会员群,缴纳更多的“会员费”。 套路7: 很多不法分子为了实施诈骗,以与合法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专业机构近似的名称欺骗投资者,或者直接冒充合法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实施诈骗。出于对专业机构的信任,投资者往往会缴纳会员费,获得推荐股。他们一开始可能会赚钱,但后来会亏钱,最后发现自己被骗了。
⑸ 基金到底是不是骗局
首先回答,基金当然不是骗人的。
基金这个词,我想,应该对于大部分的理财小白来说,只是简单的懂得基金是与股票、债券等投资工具一样,也是一种投资渠道。然而却并不了解基金的概念。
什么是基金的概念呢?通俗的说,基金就是通过汇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然后交给银行托管,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等,以实现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种投资工具。基金增值部分,也就是我们投资基金所得到的收益,专业的托管、管理机构会收取一定的比例的管理费用。
我个人觉得这个基金对我们理财小白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我们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相对于股票而言,基金的风险远远低于股票的风险,我想这一点应该是所有人都认同的。还有一点,我个人觉得基金的那些信息、走势什么的,比较好看懂,股票的专业指标比较复杂,我对股票是只能慢慢理解的了,就像基金一样,我一开始也是看不懂的,后来就慢慢的理解了、看懂了。还有一点,基金的资金门槛比较低,而股票一般最少是买入100股(1手)。
为了让我们进一步的理解基金的概念,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个比喻:假设你有一笔钱,想投资债券、股票等进行增值,但自己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钱也并不是很多,于是想到与其他几个人合作出资,雇一个投资高手,操作大家合出的资产进行投资增值,于是就推举其中一个最懂行的人牵头办理这件事,并且定期从大伙合出的资产中抽取提成作为付给投资高手的劳务费报酬。当然了,牵头人出力张罗大大小小的事,包括挨家跑腿,随时与投资高手沟通,定期向大伙公布投资盈亏情况等,总不可能白让他忙活吧,所以提成中也是有包括他的劳务费的。
这种运作的方式呢,就叫做合伙投资,如果这种合伙投资的活动经过国家证券行业管理部门的审批的话,允许这项活动的牵头操作人向社会公开募集吸收投资者加入合伙出资,这个就是发行公募基金,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基金。
所以,基金就是这种经过国家审批的合伙投资,其中基金管理公司就是这种合伙投资的牵头操作人,其资格是必须要经过中国证监会审批的。基金公司与其他基金投资者一样也是合伙出资人之一;基金公司负责牵头操作,每年都要从大家合伙出的资产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劳务费,并且定期公布基金的资产和收益情况,当然,基金公司的这些活动也是必须经过证监会批准的。各位也不用担心我们的资产安全,因为,为了保证投资者的资产安全,不会被基金公司擅自挪用,中国证监会规定,基金的资产不能放在基金公司手里,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只负责交易操作,不能碰钱,记账管钱的事要找一个擅长此事并且信用又高的角色来负责,而这个角色当然是非银行莫属了。于是,这些出资就放在银行,建立一个专门账户,由银行管账记账,而这个被称为基金托管。当然,银行的劳务费也得从这些资产中按比例抽取按年支付。所以,基金资产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投资高手的操作失误,而这种基金资产被擅自挪用,造成投资者资金损失的可能性非常的小。然后我们接着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即使基金管理公司倒闭,又或者托管的银行出事了,向它们追债的人,是无权挪走基金专户的资产的。所以,基金资产的安全是非常的有保障的,基本上不用担心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