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一支基金适合一年期持有
选择基金的利与弊 看看你是否有基金投资的天分
最近有很多新人问我买基金好不好。其实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被更严格地定位为买股票型基金好不好。
首先,大家先明白一下什么是基金。
标准的公式或概念,我就不说了。我对基金的理解是:一群人出于某种目的(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购买到身为投资个人无法购买的投资品种,让自己离钱远一点,或是强制性地拿出一笔钱来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多一些保障)将一定量的资金交给某位或某些经验丰富、知识背景充足、主营业务为金融、有大量的时间关注投资项目的人进行运作。
从概念里大家就可以看出买基金的好处了:
1,基金的操盘手一般都经历过牛市 或熊市 ,而且交易指令频繁下出,经验是一般的投资者所无法想象的。
2,知识背景丰富。一个连“基金”和“鸡精”都分不清楚的人,你认为他投资成功的概率与一位非常了解证券知识、能从财务报表里察觉到别人看不到的信息、深刻了解自己所投资行业、手中资金巨大的基金经理相比,谁更容易成功呢?
3,主营业务为金融。随便谁都有机会在股市里面赚到钱。但是,一个被逼到紧急关头奋起刀来杀人的泼皮和一个每天都在做杀人买卖的杀手相比,谁更容易得到雇主的青睐?专业度,永远是非常重要的。
4,有大量的时间关注投资项目。一般人如果不想做职业股民的话,每天大抵只能有一个小时来看盘,而且还要冒着被批评甚至辞职的危险。但是,基金经理们他们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看盘。他们就好像你花钱请来的看门狗一样关注着你的投资,如果有一些苗头不对,他们能保证灾难发生时,你不会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也许有人会问,那么你这人为什么从来不买基金呢?
因为我自诩拥有基金经理们所拥有的素质,而且我还拥有基金经理们所不会拥有的优势:
1,《证券法》明确规定,任何一个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持有某一家公司的股票数量不能超过该公司总股本的10%,即再好的股票它也不能全仓持有。但是我旗下的资金尚不足以达到如此高的数额,完全能做到在真正看好某支股票的时候,全仓持有,这就是为什么去年我的收益率是基金收益率两倍多的原因。
基金会受到这个限制,但我不会。
2,某支股票即便只占了某支百亿基金的3%,那么其市值也有3亿多,这么大量的股票如果在一瞬间出现在市场上,那么谁来接手?众所周知,股票涨的本质是,买的人比卖的人多,反之则是卖的人比买的人多。当卖的人手中的股票远远超过社会的吸纳程度时,股票连续跌停几天并非不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一般基金在赎回之前基金净值会非常高,而在大量赎回出现的时候,因为基金被迫大量抛售股票,造成股价一路走低,连累基金净值,结果造成实际收益要远远低于名义收益率。比如说,去年买基金的人,如果大都想着该落袋为安了,那么他们最后会发现,虽然报告说收益率都超过了100%,但真正拿到手里的时候,可能就只有80%左右了。
3,基金为了招揽新客户,在去年获得非常好收益的前提下,大量分红。粗看下来,05年买入基金的人实在是太爽了,等于是翻本之后继续有基金。但是咱们再好好看看:中石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万科、沙河这些好股票一直以来都是任何一支基金中所必需配置的股票。分红何处来?正是把这些好股票卖了以后才有的。卖完了以后,然后再促销,获得了新的资金。那么多新的资金如果不变成股票,又何来收益?于是又要去把自己已经卖了的股票再买回来。也许有人会说,这为什么啊?找个低价位买回来不就是了?但是1)基金在促销完成10天内,必须完成建仓;2)这些股票一直都在大涨,很难在原先的价位继续买入,只能再次追高。结果造成基金的安全度下降,而老基民的实际收益受损。纵观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基金作为一个长期投资工具,投资时间越长,收益越是可观,单纯地为了促销而分红,不亚于杀鸡取卵,不利于基民利用这样一个大牛市。我的优势就是,我的客户数量很少,我可以进行一对一地教育抑或洗脑(笑),迄今为止,与我合作过的客户,基本上近三年内都没有把钱拿出来,形成了非常巨大的财富效应。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发明创造,我也如此认为!关于复利,在大调整来临之时,我心神宁静的时候还会另文予以说明。
4,我的基金基本属于封闭式基金,一年以后才汇报我的收益状况,我的客户完全不知道我的操作状况,而且在一年之内没有赎回之虞,能够按照我的专长和喜好进行中长期投资,而不用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在各个股票之间蹦来蹦去。而基金因为要考虑到随时都会遭遇赎回,所以什么时候都不会满仓运营,而且为了在与其他基金在月度,季度,年度评比中占据上风,以便吸引更多的人来购买,有的时候也不得不违心地去做一些在刀口舔血的短线操作,增加了风险,而且会错失一些长线持有才会有的翻倍的机会。
所以,我的建议是:
1,如果您的股龄在两年以下,不妨拿出一定的资金在股市搏杀,但是记得不要在刚下水的时候,就希望自己能成为奥运会游泳冠军,要允许自己可以失败。因为我一直认为人是有所谓投资天分存在的,不要单纯为了赚钱而舍弃了自己创造财富的乐趣,做买椟还珠之事。
2,如果您的股龄在两年以上,而且平均利润率不如基金的话,那么相信您已经品尝到了股市里面的酸甜苦辣,那么还是把钱交给更懂得如何投资的人吧,毕竟,咱们做股票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像很多股民说得那样“我没赔钱”,“我没怎么亏”就满足的了。
3,如果您的股龄在两年之上,并且平均利润率超过基金,并且有自己的一套哲学和方法,那么,尽情遨游在股市之中吧,在这个财富再分配的舞台上,您就是最大的赢家!>>>
B. 买股票基金长期持有。有什么好处
长期投资可将短期投资可能的亏损完全吸收。时间既可以增加报酬的稳定度,也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总体来看,同类型基金,持有时间越长,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越高;但是也有例外,成立时间在3-5年的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高于成立时间在5年-10年的股票型基金。
C. 长期买基金的人是否挣钱了盈利大概有多少呢
长期购买基金的人基本上都赚钱了,很多人的盈利比例可以达到10%以上。
在购买基金的过程当中,年轻人持有基金的时间一般会比较短,中老年人持有基金的时间会比较长。在这种趋势之下,年轻人购买基金的亏损比例会比较高,中老年人反而会通过购买基金来不断盈利。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毕竟购买基金产品本身就属于中长线的选择,但很多年轻人却把购买基金当成了购买股票来玩,这个行为本身也不够成熟。
长期购买基金的人基本上都可以赚钱。
如果我们把购买基金的时间线缩短到一年以内的话,能够实现稳定盈利的人并不多。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到3~5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购买基金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稳定的年化投资回报。即便我们本身购买的只不过是指数型基金,我们也能够获得至少10%左右的年化投资回报。
D. 基金适合长期持有还是短期炒
不同基金,不同策略,没有绝对的长和短,只有市场环境下的适时而动。但是,一些常规性的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
按照基金性质,操作上的风格完全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使用哪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操作。
综上所述,在公募基金的家族里,只有货币基金可以短期操作,其他基金均需要进行长期打算,但是中间出现盈利机会时,也可以随时操作卖出。具体操作中的问题,根据每个人的资金量和风险承受力决定就可以了。
E. 那些依靠做基金过日子的人是什么心态
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心态。这部分人在购买基金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准备了,靠基金过日子的人还是很多的。因为像基金的话它的这个风险并没有股票那么高,但是收益通常会比股票更加稳定。比如说去年所有的基金中最优秀的那一只基金,全年的收益率超过了120%。这个时候如果全年投资的这只基金金额是在100万,那么我们能获得到的收益就会超过100万一年,可以想象这个收益率是非常夸张的,正常来说存放到银行定期存款一年所给的利率也就只有3~4个点左右。购买基金如果购买的好的话,那么一年的收益可以达到100个点以上。
F. 我如果买了基金后,一两年不管它,可以吗会有什么风险吗
可以放在那里不管,因为只要这只基金还在运营,持有的份额就跟着运营,涨或者跌,但是不建议这样做,虽说基金更适合长期持有,但若是一直不管的话风险是很大的,若是一直下跌没有及时的止损,可能会损失很多。
基金买完后的基金份额可以长期持有,亦可随时部分或全部卖出;最好把握获取收益的卖出时机。基金买了之后可以通过高抛低吸来降低成本,基金定投不需要择时和止损,设置定投条件后,就不要做其他操作。
拓展资料
1、基金买入和卖出最合适的时间是基金交易日的14:30-15:00。根据基金的实时估值可以看到基金是处于上涨还是下跌的状态,实时估值可以在支付宝、同花顺、e钱包等多个平台进行查看。根据基金的实时估值,可以判断目前基金是处于盈利还是亏损,从而选择是否卖出或买入。以及接下来的各项操作。
2、基金,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3、购买基金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2、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3、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G. 什么时候开始买基金最合适和时间做朋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小故事。李先生是一个很有理财意识的人,在他20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每个月定投500元买基金,持续了七年,之后让本金和获利在账户里面继续投资,以每年10%的收益率计算,到他60岁退休的时候,它的账户上已经有了162万,然后有一个张先生,他从26岁的时候开始买基金,一开始也是定投500元,同样以10%的收益率计算,它持续扣款了三十几年,到他60岁退休的时候账户里面累计150几万,张先生仅仅是比李先生晚了七年开始投资基金,扣款的时间却要比李先生多二十几年,还没有达到和李先生同等的收益。
如果一个人从25岁的时候开始,一次性买了2万元的基金,我们以12%的收益率进行复利计算,到他60岁退休的时候,账户里面将会有105万,如果他是在40岁的时候买了2万元的基金,到60岁退休,账户里面仅仅19万。
通过上面的两个计算,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问题,基金投资,不需要择时,越早投资越好。开始的越早,最后的收益就会越多,或者说达到同样的投资目标,我们要付出的成本更低。
我非常羡慕那些还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买基金做定投的人,相比于他们,我已经晚了好几年,要花上多个好几年才能追赶上他们的步伐。
基金投资随着时间的延长,风险系数会降低,因为时间会平衡短期波动得风险,但是短期内的波动是永远存在的,如果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低,我们可以把基金一次性投资改为基金定投,或者说把高收益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一部分换为指数型、货币性等风险系数更小的基金。
在时间的作用下,与此同时,我们收益会增加,因为复利在起作用,哪怕是很小的收益率,也会带来出乎你意料的收益,重点是你得坚持。
并且,你开始投资的时间越早,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逐年递减的。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平均收益,而不是说每一年都会赚钱,也会有行情极差亏损的情况,时间跨度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最后的总结就是,投资基金,越早越好,并且坚持才是最后的赢家。
H. 买股票并长期持有是什么感受
我爸爸是一个股市老韭菜,有着两只压箱底的个股,已经持有14年了。
可以说这两只股票,是他为数不多的赚到钱的股票。
原本这两只股票可能只占到他股市资产的10%,现在可能占据了半壁江山。
一只是五粮液,一只是山东黄金。
两只股票都是在2007年的顶峰追高买的,其中五粮液足足等了10年才解套,山东黄金则是09年借着黄金的行情就提前起飞。
我没有仔细看过他的持仓盈亏,但我知道五粮液浮盈应该能有8倍了,山东黄金浮盈有1倍多。
他常笑着对我说,你爸没什么遗产,就给你留了点黄金、留了点酒。
或许也就是这个想法,让他把这两只股票一直拿到了现在,我估计未来也不太会抛售了。
作为老韭菜,我爸爸做的短线操作,基本上都是悲剧收场。
涨停买,收盘跌停,一天跌掉20%都是家常便饭。
作为散户,爱追高是正常的,因为喜欢追求刺激。
只不过一个年近70的人了,还学别人打板追涨停,真是让我有点小无奈。
他经常在感性和理性中来回切换,时而考虑短线操作,时而考虑长线投资。
跌的时候想做长线,涨的时候做短线,是他最常见的心态。
很多人会觉得好像长期持有会有回报,但他也有长期持有,最终股票退市的。
一只是海润光伏,一只是华锐风电。
海润光伏是1块多卖掉的,华锐风电是退市都没卖的。
因为华锐风电退市的时候还有盈利,所以他还觉坚信会再次重回A股市场。
在新能源领域赛道上,他挑选的两只所谓的牛股,最终都是损失惨重,悲催的收场。
只有买过几只锂电池的个股,赚了点钱。
由此可见,新兴产业风险之大,一定要审时度势,不能盲目坚持。
我曾问过他,长期持有感觉到底好不好。
他说看着浮盈很安心,看着浮亏很不爽。
确实,也不是什么股票,都适合长期持有的。
好的公司,越拿越值钱,烂的公司,越拿越悲剧。
当你长期持有一只个股的时候,心态会随着股价焦灼起来,直到股价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或者大幅度的下跌。
大幅度下跌后,基本上就是躺尸状态了,因为心态崩了,觉得无所谓了。
大幅度上涨后,心理上的安全区就建立了,对于股票的短期波动就不会太在意了。
把时间拉长来看,两极分化是自然规律。
很多人说长线是金,长线才能赚到钱。
其实拿我爸爸来举例,就是一个幸存者定律,并不是长线为王。
所谓的幸存者定律,就是你看到他持有的某一只长线个股出现了较大的涨幅,但是没有看到更多长线持有的个股,还在地板上摩擦。
持有了8倍的五粮液,完全不足以抹平我爸这20多年在股市亏损的钱。
他买过几百只个股,最终赚钱脱手的,可能只有1/3都不到。
持有一只退市的股票,代表亏损就是100%。
如果是满仓操作,那么即便一只股票涨10倍,都是无法弥补100%损失的。
还有一些股票,07年巅峰过后,都夭折了50-80%,现如今也都在3-5块。
所以很多人只看到了那些屡创新高的个股,忽略了那些一地鸡毛的个股。
事实是,一地鸡毛的个股,比起屡创新高的要多的多得多。
但是从市值上来看,那些创新高的个股,正占据整个市场更多的份额。
大市值个股越来越安全,小市值个股越跌越危险。
股民长线赚的钱,就是从小市值成长到大市值的极个别股票。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但并不是长线投资者。
股票的投资,低估值的时候有价值,高估值的时候有泡沫。
而资金就是吹泡泡的始作俑者。
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就是内涵和实质。
所谓的低估就是低于这个实质,所谓的高估就是高于这个实质。
市盈率就是衡量这个实质和估值的标准,资金是决定标准衡量的尺度。
长线投资的是趋势,趋势中一样会有价格波动,只能说企业的成长好,趋势就是向上的。
趋势向上和股价向上还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因为还有资金在作祟。
举个例子。
一家上市公司,10年间,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了5倍。
然后股价在前3年涨了10倍,然后7年跌了50%,最终10年涨了5倍。
这种情况合理吗,肯定是合理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10年前持有,就赚钱了,如果第3年买入,那就亏损了。
我们只能说股票长线投资价值和企业价值相对匹配,仅此而已。
至于做长线投资,短线投资,波段投资,其实都没有错,每个人的投资方式和理念不同而已。
买股票并长期持有不外乎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即赚钱的感受和赔钱的感受。
1、赚钱的人感受:快乐感、成球感。像林园、但斌买入茅台股票长期持有十几年,赚得钵满盆满,实现了财务自由,被誉为“股神”,都自己创办了私募基金,事情越做越大,他俩的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快乐感、成球感一定充满了人生之路,溢于言表。
2、赔钱人的感觉:痛苦感、挫败感。比如提问中提及的长期持有中国石油的感觉,我的一位股友真的持有中国石油13年了,从30元开始买起,20元开始补仓,直补到10元后无钱补为止,对中国石油一直抱有一丝翻本的希望,一直不舍得割肉,现在持有成本还在16元,股价只有区区的4.45元,账户浮亏33万元,亏损率竟然高达72.19%。这位股友长时间吃不香、睡不着,甚至噩梦缠身、痛不欲生,小韭菜变成了老韭菜,彻头彻尾地沦落为股市里的失败者。
3、买股票并长期持有一定不能无脑地买入、无脑地一路持有。买股票并长期持有,首先,要确定买入的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有没有投资价值,不能选择性失明;其次,要学会变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能硬扛;再次,要波段做T,千万不要忘记打新,以期取得收益最大化。
本人以善意之心多次提醒小散们,逢低买入持有,逢高落袋为安;存款不如买银行股,炒股不如买基金是我的座右铭和行为轨迹,想必有的人一直在跟随我的脚步行走,收获满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在年轻时候是做短线的,非常喜欢做短线交易,但是做了很多年并没有赚多少钱,等到中年以后发现长线才是金。
我现在买股票都是做长线投资至少持有几年以上。去年买了几只股票,今年到现在依然持有,其中赚的最多的是王府井,持有一年获利296%,恒瑞医药获利90%,比亚迪获利60%,海螺水泥获利52%等。共10多只股票到今年持有满一年,总共获利接近40%!
我的感受是长期投资不仅获利高,而且有利于身心,可以有大把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远离天天看盘的辛苦,远离行情波动带来的精神烦恼。
我知道很多人并不懂得长线投资,很多人都是被迫长线投资,往往都是被套以后持有7年甚至10年以上,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住长线,只懂得扛住好回本。
做长期投资必须要看懂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了解它未来的业绩增长点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潜力。
是必须要懂得和学会看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行业分析和发展前景分析。
我就经常要看一些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其中会发现很多惊喜,有很多龙头性企业,不但在国内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这样的好公司在A股中也不少。
我采取的策略就是坚定持有多家这样的龙头性上市公司。并且是长期持有。
去年在公司低迷时,我就大量买入10多个行业龙头,在今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投资回报。
讲个真实的故事,三个女人,一个同学,一个朋友,一个邻居,上波牛市5000点非得买票,问我可以买什么,还要做长线。
为什么问我呢?因为我让他们4800点的样子全部卖了,股票看着涨,心里着急,我劝了两天无果,非得问我要股票。
我说那你们实在要买就买工行吧,同学,全仓杀了进去,朋友买了半仓工行,半仓小盘股,邻居没听我的继续追涨小盘股,涨的嗨。
没过几天就开始崩盘,工行开始护盘,买了工行的跟着我做了几个大差价,成本就下来了,然后一路杀跌下来。
同学浮亏15%,成本4块多点,问我怎么办。
我说你说要长线,你要信我现在继续持有,你不信我现在亏损不大小盘股也跌了50%的大片,你可以去做,不过绝大部分还得跌50%,不信你可以去试试。
最后听我的没卖,拿了两年多,分了3次红利,做了点小差价,成本3.2,涨到5块没卖,6块没卖,7块卖了,两年大熊市,赚了一倍多。
朋友工行成本差不多,小盘股被套50%+,看着小盘股着急,天天打差价,想挣回来,工行也也一直操作,最后赚了20%终于t飞了,只能买成小盘股继续挨套。
不过这个朋友运气不错,打新股一年中十多二十万,亏损的全靠中新股补上来了。
现在老老实实做长线,不敢乱动了,算是花了几年时间交了学费,运气好,没亏钱。
邻居就惨了,上个月还跑来诉苦,一个 科技 ,一个航空,现在一个套50%,一个套55%问我怎么办, 科技 让加了仓,然后又买了个低位长线,估计要回本还得两三年,再乱动估计十年回不来了。
同样的三个长线,不同的结果。
所以长线持有一只股票80%的人是亏损的,15%的人是不亏不赚,解套就跑,5%的人是真的很赚钱的。
为什么长线亏损人数的比例那么高?
第一,选择位置不对。
散户大多长线都是被逼长线,为什么是被逼?追高被套,很多都是涨了5倍10倍买套,散户基本都是最后的派发阶段买入,有可能短期赚10%多,但是一旦崩盘短期亏损50%很正常,反弹看着亏也不卖,然后越套越深。
第二,套了就动了,顺势而为也不会,如何降低亏损,如何用时间换成本降低也不会,所以跌到亏40%左右开始装死。
运气好的买的不是特别高的,一两年起一波行情能解套,运气不好买到珠穆朗玛峰的,怎么都是50%左右亏损。
至于深套怎么解决我的其他问答有解读,这里就不再重复。
第三,不知道公司的价值,到底贵不贵,到底买了几年后够能不能涨,到底有没有坑,就是觉得涨的好,那就追,都说涨的好,那就买。
只能说明炒股的基础知识太缺乏,需要交学费。但这些学费不可谓不贵。
第四打铁还要自身硬
就说你们被套的是不是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个渠道那个渠道得来的股票,还是一样的亏,为什么?
炒股理财需要自己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股票,股性人性结合好那么就能赚钱,每个人有他的脾气,股票也一样,契合股票的节奏怎么都赚钱,不契合怎么都不挣钱。
还要去学习怎么判断股票的价值,然后找自己了解的行业去做。
曾经一个理发师问我可以买什么,我说你这个剪刀不锈钢的吧?他说是,我说最近剪刀涨价没?他说涨了不少,我说不锈钢也涨了不少,做不锈钢股票还没涨,这不可以买么?股市就是生活,不几天那个做不锈钢的三个板,他赚了一笔。
善于观察生活的炒股不会太差。做股票也会去细心观察行业,公司,产品和生活的关联。
说远了,继续说回来,不管是长线还是短线大多数都是亏的,至于为什么原因太多了,10000个人有10000个亏损原因,股票没有错,股市没有错,错只能自己去抗,敬畏市场,适应市场。
长线就是要在低于公司价值的底部去买,然后静静的等待公司的成长,价值的回归,股市没有快钱赚,赚快钱的我目前只见过一个,还是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最后才成功的。
要去追高再说价值投资,死扛又说长线不赚钱的,都是不愿意认错,但是早晚市场会让你认错。
我觉得长线拿着的确很煎熬,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会很美好,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我还是建议散户不要把精力太多花到做短线上,时间上容易错过短线买卖机会,该上班上班,选个有机会五年两三倍的,扔那好好上班,比天天折腾五年还亏钱,上班也不认真,不知道强了多少。
2006年开始买的股票,遇上牛市,几万块钱玩到两百多万,那时刚毕业,也不工作,吃吃喝喝两三年吧,那时候觉得人生就这样了!梦想着做个职业玩家。
08年还去了北京看奥运,之后就开始急转直下了,总以为还会回来的,遇涨不卖遇跌就补仓,坚持了一段时间,结果不用想,什么都没了,剩下就是一堆数字……
市值大概还剩七八万左右,一次喝多了,把招商牛卡也折了,当然,账号和密码仍记着,因是之前在笔记本电脑设置的自动登录,也不常需输入账号和密码,过了段时间,账号也给忘了……
就这么本份、老老实实出去工作,毕竟还要生活,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也习惯了,能有什么办法呢!碰壁多了,逆来顺受了,人也就老实了。
就这么着,工作,成家,买房买车,日子总算过得去吧!这些年不是没想过,比如回到那时的生活,骄奢极华,只不过生活有了重心,也就没了心念。
前些日子吧,又和同事聊到股票,同事问我买过股票吗,还说如果十多年前一万块钱买的茅台现在都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
我这才想起自己也曾经买过,而且也买过茅台,那会天天喝茅台,能不买几手么!
于是就这么兴冲冲的找去之前开办的招商证券补卡(也就是找账号而已),重新登记密码……
一顿操作之后,结果我买的是中石油,也只是中石油,茅台是曾经买过,只不过后面都抛了……
人生就是这样,这就是我十年前买的股票,中国石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能坚持就坚持吧,总有云开见月的时候,投资嘛,有盈有亏。
再就是好好地工作,正经地做生意,因为要生活,因为还要继续投资,但是千万得记住了,不要做中石油的股东,你玩不赢它。
长期持有股票,就等于价值投资了。
关于价值投资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意思就是,要找寻股价低于公司价值的买进,并且长期持有。
3:秉承价值投资有三大基本概念,也是价值投资的基石,即正确的态度、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
价值投资也需要花时间研究,找寻业绩好的公司,持续增长的公司,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对国家对人民有益处的公司。远离空壳公司,垃圾公司,热点公司。最后持之以恒。认真学习。
这个世界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真实案例:本人曾经买过民生银行7元买的,买了之后就从来没看过,直到有一年看很多人都谈股票,才想起找回证券密码看股票,价格是14元多,足足翻了一倍,然后卖出持股约3年。
股票可以找一只可以不退市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应该比较容易盈利。
入市十几年,经过的阶段有很多,初期的小白阶段、懵懂阶段,再就是开悟阶段、深入研究阶段,后来就是职业投资阶段、价值投资者阶段。自从进入到价值投资者这个阶段,基本就固定在价值上了。对于投资,也是长期保持持有的状态。
要说谈长期持股的感受,个人的感受有二点:1、持股并不困难,但需要你深度了解所投资的公司。就拿中国平安这家公司来说(不存在任何推荐,仅为内容所需),很多投资在其下跌的过程中就被吓跑了,甚至多数投资者亏损者离场的。可是,如果你对这家公司保持足够深度研究的话,你就能发现,这家公司的自我革新能力很强,价值属性比较高,并且估值水平就现在而言很低。这就能奠定你长期持股的基础,你持股三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只要这家公司的基本面不发生任何改变,你都能持有下去。
很多投资者无法达到长期持股,就是因为对所投资的公司根本不了解,对于投资目标的认识仅仅是“这是一只股票,它可能涨”。所以,涨起来也怕,跌下来更怕,还没持有个三五天,就想着要离场了。
2、研究公司,而不是研究股票。如今股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有很多,约3900家公司。如果对公司没有着足够多、足够深的研究,投资股票就好比是一次又一次的碰运气,失败率奇高。很多投资者想着牛市才能赚钱,可是未来的牛市真的能赚钱吗?大概率一样是困难的。以近几个交易来说,就算是行情大涨,股市一样有不少股票下跌或者跑不赢指数,分化还是有的。所以,未来处不处于牛市,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你研究公司的深度,而不是研究股票的水平。
我来谈谈我的经历,先说一下,股票长期持有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被套了,然后死马当活马医了,这种心态。第二种就是价值投资的王者,如比如,方面在港股买腾讯的那个老大爷,拿到将近20年,然后成为最大的自然人互动。第二种就不说了。那是投资高手,重点说说第一种。
第一种是什么样的心态呢?就是赌博心态。当他进入股市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是韭菜,为什么这么说。行情上涨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不买都会感觉错过几个亿。然后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结果套在最高点。然后告诉自己,回本就出,慢慢的套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后就不看了,自己告诉自己。迟早会涨回来,时间的问题,这就是人性,自己不肯认输,然后安慰自己。最终就是长线了,有句话这么说!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长线边贡献。
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结果呢?就是你不了解市场,你没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系统你就会恐慌,贪婪,就会有人性。所以想要在股市生存!必须要有操作系统。
I. 买股票基金持有一年能赚钱吗买基金持有一年最多可以赚多少
如果买入一支基金,坚持持有一年,最终的收益结果如何?从历史数据来看,我们以2008年到现在(中间经历多轮牛熊市场的转换)的市场为参考,做一个模式测算,从2008年到现在,任意一天买入偏股基金指数并持有一年。
数据显示,偏股基金指数收益最高可以达到而最差则出现的亏损。
可见,在持有周期不长的情况下,收益的不确定性是非常高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投资持有的时间拉长,整体的投资收益会开始变得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持有时间的增加,偏股基金指数盈利和亏损的幅度都在逐渐减小,当持有时间达到8年的时候,亏损的最大值仅仅为盈利的最大值为短期投资收益高低的不确定性较强,过去两年基金的高收益难言在未来一年能够复制,如果想要获得理想的回报,对于投资周期的设定最好设置在3年以上,并且随着投资时间的增加,赚钱的概率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