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于测算股票价格的模型主要是金融学的哪门课程学习
此内容属于金融工程这门课程,最好看外国的,因为国内的金融工程还停留在证券投资学层面。
Ⅱ 我想学习金融投资和股票交易方面的知识,希望前辈们给点意见或书籍!
看书 看盘 总结
建议看看基本的股票理论书《股市操练大全》,网上有电子版的,里面那些基本的知识都有,还有股市用语、怎么分析股票基本面等等的一些内容。网上有电子版的,可以下载了看看。如果下不到,请留下邮箱,我给你发过去。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Ⅲ 行为金融学底层概念及其对股市的指导
行为金融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开展的金融学研究,其本质就是研究人性,然后利用人性在金融市场错误获利。之前看过《助推》、《思考快与慢》、《错误的行为》等心理学书籍,对于其中的理论看的是云里雾里,究其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理论,有幸学习了《行为金融学》这门课程,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后能产生的巨大威力,也感谢陆蓉老师能够不吝所学,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深入浅出的课程进行系统讲解。
全部课程范围6个模块30节课,从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区别讲起,告诉我们认知非理性和决策非理性会导致的错误行为,然后结合股市实战告诉我们如何制定自己的交易策略、如何避免犯错、如何尽量获利。个人觉得还是其中关于人的认知偏差部分内容讲的比较透彻,而且跟实战结合的比较紧密,后面关于股票操作部分的内容,只能限于理论分析,对于股市实战指导意义不是很大。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区别
1、二者的核心理念不同(大盘是否可预测)
传统金融学:研究的是市场“应该是”什么样。研究的是长远基准。认为市场不可预测的、无法战胜的。
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真实市场“实际是”什么样,不能用“应该是”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可以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认为市场是有规律的、可战胜的。
2、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人是否理性)
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人都是理性的,市场决策会让所有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理性人会选对自己效用最大的那个(预期效用最大化)。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基础是社会科学、心理学,最擅长投资实战、制定交易策略;认为你没办法正确认识你的决策对象;决策并不取决于效用的绝对值,而是要看跟谁比。(前景理论、决策非理性)
3、二者对市场收益认识不同(套利可否消除价格偏差)
传统金融学:套利是所有理论成立的基础,零成本、无风险、正收益。
行为金融学:真实市场的套利是有限制的(有限套利),使得理性人不敢去套利,从而存在套利机会,从而存在价格错误。常见的三种套利方法:一是跨市场套利;二是跨商品套利;三是跨期限套利。只要是套利就一定是有成本、有风险、不一定正收益的。
二、认知非理性
定义:无法正确认识你想要了解的事物。
原因: 人在处理信息(收集、处理、输出、反馈)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认知偏差。
1、信息收集阶段的认知偏差: 一是易记性偏差 ,容易只关注自己的熟悉的、生动的、最近的信息; 二是信息发生顺序 影响决策,常见的有“首位效应”和“末位效应”。
2、信息处理阶段的认知偏差: 代表性偏差 (根据代表性特征做出冲动判断); 赌徒谬误 :将“大数定律”误用为“小数定律”。
3、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决策阶段最容易犯得错误就是 “过度自信”, 这是人的性格决定的。过度自信产生的原因在于输入信息无限,但是人的能力确是有上限的,虽然能力不增长了,但是自信心确还在上升。过度自信能放大市场成交量、提高市场流动性,对市场是有益的;但是过度自信会使人忽视风险、做出过度交易。影响过度自信的因素:一是专业知识会影响过度自信的程度;二是经验会影响过度自信的程度。如何避免过度自信:站在第三方的立场评判自己。
4、信息反馈(总结)阶段的认知偏差: 一是自我归因偏差 :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客观,找不到真正失败成功的原因; 二是后见之明: 当事情出现结果后,误以为自己早就知道的一种错觉,导致人们在估计风险时过度乐观; 三是认知失调 :当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时,对事实避而不见或扭曲,导致收集不到全面的反馈; 四是确认性偏差: 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证据和信息,导致信息的片面性; 五是神奇性思考: 将相关性误认为因果性,雄鸡一唱天下白式的谬误。以上五种谬误导致我们容易重蹈覆辙,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三、决策非理性
认知和决策的区别:认知是对单个对象的了解过程;决策是对两个或对个对象的比较选择过程。
1 、前景理论
定义:决策依赖于参考点。人就是通过变化来体验生活的!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参考点操纵人们的决策。影响参考点的几个因素:一是历史水平(成交价、最高价、最低价);二是期望水平;三是同群效应(身边人的决策)。
依据前景理论,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损失厌恶,导致无法正确对待盈利和亏损;二是错误的判断高概率、低概率事件,做出错误决定
(1)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定义:决策时,赋予“避害”的权重大于“趋利”,对投资者影响有二:一是让投资者尽量避免做出让自己损失的决定;二是让投资者难以止损。
损失厌恶的表现:盈利的时候,会厌恶风险,选择“落袋为安”;亏损的时候,不愿意接受确定性损失。
损失厌恶的危害:在熊市中让你不想把亏损变成事实、风险偏好让你想搏一把,雪上加霜;在牛市中一是容易落袋为安;二是出现“赌场钱效应”(赚钱很容易时,会轻视风险)。
损失厌恶的克服:熊市中尽快卖出;牛市中克服参考点影响,忘记买入价位,根据预期做决策(动态思维,不要总是往前看,要多看现在,徐弃郁的《英国简史》中体现的也是这种思维方式)。
(2)概率偏度
定义:概率偏度发挥的是概率权重的作用,在考虑收益和风险的时候,要注重“偏度”。概率权重与决策权重的转化是非线性的,事件的决策权重不等于事件发生的概率。
四种表现及危害:一是高估“低概率”会让人做出非理性相反的决定,如坐飞机、打新股;二是低估“低概率”,会让人忽视风险;三是低估“高概率”表现为不重视资本配置,容易忽视确定性高的项目;四是高估“高概率”容易发生在连续决策事件中,忽视决策链条的长度,让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2 、狭隘框架
定义:决策时没有全局观。
机理分析:观察立体的金融市场可以区分两个维度:一是横截面维度(同一时刻不同的投资品种);二是时间维度(一个投资品种在不同时间的表现)。
横截面维度:不要过度关注单支个股的变化,而是考虑与组合资产之间协调波动的方向及幅度,否则就要陷入狭隘框架的陷阱。
时间维度:每日清点资产,会增加参考点效应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如何避免“回头看”?摆脱参考点影响。看看股票在当下价格的时候,你愿意持有的仓位。
3 、心理账户(塞勒)
定义:与真实账户对应而言,通常表现为与心理账户不对等。
产生机理:决策行为不受真实账户影响,而是受心理账户影响。人的心理账户有多个,彼此分割。
危害:一是导致人们缺乏长远眼光,不能全局看问题,因厌恶损失导致投资过分保守;二是总组合对于投资者并不是最优的。例如旅游消费中先付费的体验优于后付费的体验;福利和工资分开发更加有利于提高幸福度。
如何避免心理账户的干扰:通盘考虑所有账户资产。
4 、博弈
金融投资其实就是在猜别人,你认为别人是怎么想的,比你是怎么想的更重要。
投资应该以他人的看法作为决策依据。
四、常见错误
1 、买熟悉的股票(分散化不足)
产生原因:人在心理上有模糊规避的倾向。
危害:分散化不足
风险:投资的变动方向与你现有资产的变动方向一致。风险与风险源成正相关性。
破解:降低风险应该配置与现有资产波动不相关的资产。按行业配置防御性、周期性股票。
2 、简单分散化
资本配置是指资金在股票、债权、银行存款中的配置比例,对总收益影响超过90%。理性投资者应该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合适的资本配置。最优资本配置应该让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取决于三个变量:资产收益、资产风险、自己的风险偏好
3 、过度交易
过度交易的本质在于:投资者相信自己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具备交易条件,可实际上,这些信息根本不足以支撑任何交易
过度交易的影响因素:一是性别因素:男性交易频率更高,单身男性更加频繁;二是理性程度弱的人易于频繁交易;三是方便的交易方式、紧密的朋友圈、交易经验都会导致频率增加。
如何避免过度交易:独处和静思
4 、卖出行为偏差
表现:“售盈持亏”,投资者不愿意以低于购买价格出售资产。
机理分析:前景理论,人在收益和损失区域的风险偏好不同。盈利时,讨厌风险,希望落袋为安;亏损时,偏好风险,希望放手一搏。
如何克制: 一是 认识到处置效应是一种决策错误,出售行为应该忘掉过去,向前看,卖出未来预期收益低的; 二是 举一反三,多了解类似现象,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
5 、买入行为偏差
买入行为偏差的几个特征: 一是追涨 ,背后的机理是投资者总是容易“往回看”,以为历史会重演,实际上是自己的幻觉;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冲动、不要“往前看”受过去信息的影响; 二是有限关注 :背后的机理是只要是引起关注的事件,三种情况(放量、新信息发布、涨跌停)都会引发买入(因为中国股市无法做空); 三是容易重复做同一只股票 ,正确的做法应该多看不同的股票; 四是摊薄成本偏好(低吸), 这是由狭隘框架和参考点位效应造成的。
6、羊群效应
定义:放弃自己判断,追随大众的决策。
追随的弊端所在: 一是 概念股炒作没有基本面支撑; 二是 羊群效应产生过程中,上市公司、分析师、媒体、机构投资者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诱使投资者成为“羊群”; 三是 投资者容易被高收益、低概率事件吸引。
五、如何预测大盘
几个概念:
(1)贴现值:股票现在的价值;
(2)价格:股票未来所有股息的贴现值;
(3)市盈率(P/E):股票的价格/每股收益;预测的时候只要看P值,如果股价过高,就会向下波动。高水平的市盈率是由投资者的情形导致的。
行为金融学派认为大盘是可预测的,其原理是:价值和价格之间存在过度波动的现象,根据股息的贴现,是可以预测股价的。采用的工具是:比较贴现值和股价的波动关系,而且该理论可以用历史数据进行验证。
大盘的可预测周期为10年,对于股票的短期指导性不大,但是可以用来判断当期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通过经济景气的先导指标、企业财务预测获得部分指标计算股票市场波动的基准,然后将股票市场与该基准比对。
六、如何配置股票
该部分有几个点: 一是要买入并持有股票。 因为从历史数据分析来看,股票的年化收益率为10%,所以应该持有股票,但是问题时如何在合适的时间买入并持有股票? 二是要看交易量: 交易量反映的是投资者的意见分歧程度,交易量越大,则分歧越大,这个时候就有获利机会。交易量的理论基础是米勒假说。 三是多看换手率 (其实和交易量是一回事),换手率下降前,可以买入;当换手率快速下降的时候,卖出。四是利用博傻理论获利,其核心思想是快速交易、不能长期持有股票不动。
附:米勒假说
定义:市场均衡的时候(也就是没有成交量),价格是高估的,价格反映的是乐观者的预期。
两个条件:一是投资者有价格分歧;二是市场有卖空约束。
两个推论:一是分歧越大、股价越高估;二是越是难卖空,股价越高估。
指导意义:一是告诉我们股价有泡沫是常态;二是越是放量、越要警惕泡沫;三是要多关注卖空困难的市场和证券;
七:如何制定交易策略
行为金融交易策略定义:利用行为金融学原理而制定的交易策略。
前提条件:一是投资者要犯错,使得价格不等于价值;二是需要做与犯错的投资者方向相反的操作;三是价格要向理性的方向收敛。
两大优势:一是节约成本,通过策略模型替代市场调研;二是人为干预少,阿姨有效控制风险
1、行为组合策略原理
本质:使得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盈利。
找到异象因子,并验证其真假。检验的四步走:一是把市场上所有具有“异象特征”的股票排序;二是把排序好的股票分为10等分;三是构建对冲组合;四是检查组合风险。(这种方法适合于机构,不适用于个人)
2、规模策略和价值策略
规模溢价效应:规模不同的公司,股票收益不一样。在中国更适合买小盘股。
价值溢价效应:市盈率低的股票收益更高。
3、运用好股价规律
一是长期反转策略,利用的是投资者过度反应的心里偏差,产生的股价过高或过低现象;二是惯性效应;追涨杀跌,利用的是投资者对信息反应不足的心里偏差。区分二者的原则是时间长短,前者是利用长期价格规律、后者是利用短期价格规律。
4、应计交易策略
看财务报表时,在关注每股收益的同时,必须看应计项目的多少,这才是反应一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买入应计项目少、卖空应计项目多的股票,可以获得收益。
应计项目=应收账款一应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越多,盈利质量越差;应付账款越少,盈利质量越差;存货越多,盈利质量越差),综上,应计项目越高,公司盈利质量越差。
每股收益反应的是盈利水平、应计项目反应的是盈利质量。
5、盈余公告后漂移
好消息使股价上涨、坏消息使股价下跌,可以根据公布消息后进行股票操作;但是要注意看看好消息的力度,是否已经被提前预知,没有提起预知的好消息才是真正的好消息。
构建策略的时候应该按照没有被预期到的盈利增长来排序。但是因为在中国,好消息都会提前泄露,所以该策略并不适用于A股。
Ⅳ 大学金融学都要学习什么课程
天各一方上一句是君此别。
出自汉·苏武的《古诗四首》:“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完整版是,君此别天各一方何日相逢,卿自惜身虽两处随时互问。出句尾字是平声适宜作下联。
Ⅳ 金融第一课,金融的概念与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金融广义上的理解
金融指资金的融通,是与货币,信用,银行直接有关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金融狭义上的理解
就指货币融通,也就指资本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
金融是指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及其管理,凡是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及其管理的各种活动,都是金融活动。
西方人对“finance”宽泛的理解分为三种
第一种: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相关的财源活动等。具体包括1.政府的货币资金及管理,2.工商企业货币资金及管理,3.个人货币资金及管理。
第二种:最狭义的理解,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
第三种: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诠释为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金融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一,对有关金融诸范畴的理论论证,即关于货币,信用,利息与利率,汇率以及对金融本身的剖析和论证。
二,对金融的微观分析,其内容包括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分析,对金融市场的分析,论证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相互渗透的必然趋势,金融功能分析,即通过揭示稳定的金融功能来探讨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等。
三,对金融的宏观分析,主要包括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利率形成与汇率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动荡,国际金融制度安排与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名义经济与实际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及其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等。
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率,金融中介机构,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
我们也可以将金融学分为 宏观金融学 和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院研究在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市场经济中,如何获得高就业,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 研究对象是以金融市场为中心, 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和资金的运动规律,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关系,金融安全和金融政策的选择等。 微观金融学则是以价格理论为基础, 研究在不确定环境下,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资产定价,资产融通及风险管理, 以市场均衡和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为目标和主要内容。
Ⅵ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证券投资学教材
你说这个好象只是上海财院一个教研项目,正在研发中。。。。。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核心课程建设——证券投资学
项 目 名 称: 投资学教程
项 目 负 责 人: 金德环
。。。。。。。。。。。。。。。。。。。。。
项目设计
《投资学教程》
目 录
第1章 证券投资与证券市场
第2章 证券发行与交易
第3章 证券价格与投资收益
第4章 最佳投资组合的选择(陆蓉)
第5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6章 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
第7章 资产配置与市场时机选择
第8章 债券定价分析(龚仰树)
第9章 债券 组 合 管 理(顾锋娟)
第10章 股票定价分析(汪宇明)
第11章 股票投资分析(谢斐)
第12章 期 权(徐小君)
第13章 期 货
第14章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张婷)
第15章 投资管理与业绩评估(曹志广)
(2)项目计划进度:
① 2009年1月5日, 完成教材大纲的编写并定稿;
② 2009年1月20日, 完成习题集,案例集,试题库的制作提纲并定稿;
③ 2009年10月15日,完成教材初稿;
④ 2009年12月20日,完成习题集,案例集的初稿;
⑤ 2009年12月30日,完成教材终稿交出版社;
⑥ 2010年2月20日, 完成习题集,案例集的终稿;
⑦ 2010年6月30日, 完成试题库;
⑧ 2010年12月10日,完成CAI教学课件。
http://fin.shufe.e.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8
Ⅶ 金融系专业需要学习哪些课程掌握哪些知识才能在股市中无往不利
第一,学习经济发展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必须系统软件把握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及其专业技能、业务流程专业技能,这也是金融学必须学习的最首要的具体内容之一。金融学说白了便是与经济发展学科有关的专业知识,这一专业知识的体制是十分巨大的,由于金融学包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因此他与此同时又要学经济发展学科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服务专业技能,一般来说金融学科和经济发展学科主要包含金融机构,证劵,商业保险,私募基金等有关方面的运转基本规律和有关基础理论。根据学习这种基础理论可以系统化掌握和了解这种金融业机构及其金融行业的运作的基本定律,进而知道她们的发展前景及其发展趋向,进而推动有关领域的发展趋势。
Ⅷ 金融学主要学些什么 对股票投资有帮助吗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金融学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 金融和金融制度概论 本部分将讨论什么是金融,金融制度及其基本功能,金融市场和金融价格(利率和汇率)的确定、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监管、金融数据库阅读。 第二部分 金融资产及其定价 本部分包括货币时间价值和折现现金流量(DCF)分析、投资项目估价、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金融资产定价的主要模型、对债券和股票的估价。 第三部分 金融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理论 本部分包括金融风险管理概论、套期保值和保险、资产组合的选择。 第四部分 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定价 本部分包括对金融远期和期货产品的定价、期权和其他或然金融产品的定价、复合金融产品的定价。 第五部分 公司金融 本部分主要包括公司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公司资本运营战略(如兼并收购和公司拆分)。 对股票有帮助,但是,要赚钱还要多练习
Ⅸ 金融股票急求关于股票的常识和基本操作,让新手能迅速会抄股!!越全面悬赏分越高!!朋友们帮帮忙
带省份证和90元到证券公司开户,哪里工作人员会指引你办理的,股东帐户一般分深圳和上海两个,其它B股帐户一般不开,因为炒B股需要外炒的,另外还有三板帐户,一般耶不开的,建议办深圳和上海两个A股帐户就可以了,最好要开通权证交易权限,办完手续后,你会拥有两个股东证和一个保证金帐户,该帐户和你的银行卡关联,可以和银行卡之间转入转出,进行股票操作时候用保证金帐户,要真正用钱的时候是需要在保证金帐户里面将钱转到银行卡的。
开户后,回家下载证券公司的交易软件,在软件里或者通过电话将银行帐户的资金转到股市的保证金帐户(资金帐户),这样你就可以进行炒股了
国内股票分分A股、B股,A股是用人民币交易的,上海B股票用美金交易,深圳B股用港币交易,开户后你可以炒作买卖A股,基金和权证,买卖盈利的基本原理是低价买入,升高后卖出,中间差价就是你的利润了,比如一个股票10块钱,买入,过了一天升到10.1,后卖出,那么你就赚了一毛钱。
买卖最少都要一手,一手=100股票,比如红宝丽现在每股的价格是16.21,那么你1手就是1621元
国内股市有涨跌幅限制,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多数没单日涨跌幅限制,国内限制了每天正常股票涨跌都不能超过10%,st股的涨跌不能超过5%,但一些股票由于内部变动,内在价值已经改变,经过长期停牌后再复牌de复牌当天一般都不设涨跌幅限制。
上面所说 的st股是我们常说的垃圾股,一般都是连续两年亏损的企业,或者有其它负面问题的企业,一般对该上市公司不了解的朋友建议不要去碰,但也经常有山鸡变凤凰的例子呵呵。
衡量一个股票的价值,我觉得可以参考该股票的市盈率,该数越低越好,当然商家做错账导致数字失真的不在讨论之列,这个参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业绩,比如某公司第四季度的市盈率为11,那么这算是比较好的,意思是说,往该公司投入1万块,不考虑其它炒作为你,11年后你讲能收回成本,当然这是该参数所传递的意义,股市很多都是短期博弈,很少长期投资,很多股票都被炒到市盈率几千去,那就更是收回成本遥遥无期了,但很多都只是看短期能不能有钱赚,所以这个参数只是用来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已,意思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大家能赚的就越多。
其它还有很多参数都是很有用的,太多了,只鞥呢自己慢慢去研究了。
国内股市是T+1交易模式,也就是说今天你买入了一个股票,今天是不能卖出的,最快要等到下一交易日,如果明天你卖出了股票,但卖股票那部分钱明天是不能转出来用的,要等到后天才能用,所以如果你要用股市的钱要提前两日卖掉股票,如果是临近周末或者其它公众假期就要注意了。
权证(香港叫涡轮)作为国内股票的辅佐交易产品是支持当天买卖的,比较灵活,涨跌幅限制耶放得比较宽不过风险也比较大。是有有效期的,一般是一年到两年,所以交易时候要了解权证是否快到期,快到期的权证风险更大不了解之前最好不要熬操作。
股票买卖成本除了股票价格外,还要考虑一些附加费用,如征收的印花税,现在是0.1%,买卖都要交,另外还有证券公司收的佣金和过户费等,一般0.1%到0.3%不等,权证交易不收印花税,但要收佣金
暂时想到主要的就这么多,正个行业是很多内容的,一下耶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