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别 » 医美股票基金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医美股票基金

发布时间: 2022-12-11 15:16:05

① 股票分类繁多,有关医美方面的股票都有哪些

01、华东医药股票

华东医药股票的股票代码是000963,华东医药股票的最新股价是29.38元,目前这支股票的市盈率是16.12,而市场净率大概是在3.61左右。这家公司收购的sinclair也是一家全球化的医美公司,目前这家公司的业务涵盖范围还是很广泛的,另外这家公司其实也是能够自主的研发一些医美产品,生产一些医美产品,并且也可以自主的进行销售一些医美产品的,算是一个综合型的医美平台公司。

当然了,除了以上这些,其实医美方面的股票依旧有很多,只不过我个人觉得以上这几只股票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如果大家想要购买医美方面的股票,可以考虑这几只。不过股票的水其实非常的深,如果你之前从来没有涉猎这方面的话,那我觉得还是应该慎重一些的。

② 医美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医美龙头股有:朗姿股份、华熙生物、爱美客等。
1.朗姿股份 002612
医美行业龙头,控股“米兰柏羽”、“晶肤医美”和“高一生医美”三大国内医美品牌,战略投资韩国着名医疗美容服务集团DMG;在成都、西安两大西部核心城市初步形成了一家大型整形医院加多家小型连锁门诊/诊所的医疗美容机构体系;19年医疗美容收入6.28亿元,营收占比20.9%
2.华熙生物 688363
国内最早实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之一,深耕透明质酸20余年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市占率超3成;主要业务分为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三大块,其中医药级原料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水平;产品方面,水光针美容护肤受追捧,水光针不亚于进口产品;19年医疗终端产品收入4.89亿元,主营占比25.9%
3.爱美客300896
本土医美龙头,玻尿酸当红花旦,已构建嗨体、宝尼达、爱芙莱等玻尿酸明星产品矩阵,其中嗨体产品是目前唯一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针对颈部皱纹改善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填补了颈部皱纹修复领域的空白,19年新增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在研肉毒素及重组蛋白等;在研有童颜针、肉毒、重组蛋白,另有丰唇、多款去皱产品储备,19年收入5.58亿元,为国产医美针剂领域规模最大,占比超95%
拓展资料
医美概念股
1.景峰医药 000908
公司生产的玻璃酸钠原料可用于医疗美容领域(目前用在骨科);二级子公司上海景秀,正在打造药妆玻尿酸系列产品
2.哈三联 002900
公司生产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用于创面愈合与皮肤修复
3.苏宁环球 000718
公司根据医美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态势进行了调整整顿,初步建立起既符合医美行业特点又遵循公司管理模式的医美产业体制;投资医美产业基金,旨在通过医美产业基金收购以医美行业为主的优质资产,加速苏宁环球集团及股份公司的产业转型与发展;,公司直接控股上海天大医疗美容医院(90%股权),另通过医美产业基金(持股45%)拥有4家美联臣医美医院
4.康德莱 603987
20年12月,公司目前有医美领域产品
5.东宝生物 300239
公司积极布局医美领域,有鱼明胶、胶原蛋白业务
6.昊海生科 688366
国内第二大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产商以及知名国产玻尿酸生产商之一;公司第一代玻尿酸产品“海薇”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单相交联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主要定位于大众普及入门型玻尿酸;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玻尿酸产品“姣兰”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公司在研的新型线性无颗粒特征第三代玻尿酸产品已完成临床试验;19年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收入3亿元,占比18.7%

③ 医美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

医美上市公司龙头股票有:
1、华熙生物:医美龙头股。华熙生物最新报价164.65元,7日内股价下跌0.23%;今年来涨幅下跌-12.85%,市盈率为121.96。 全球领先的、以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之一;2020年6月,公司拟以2.9亿元收购东营佛思特100%股权,佛思特主营透明质酸原料的生产和销售,建设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透明质酸系列产品生产装置。
2、爱美客:医美龙头股。爱美客最新报价565.91元,7日内股价下跌0.59%;今年来涨幅下跌-13.13%,市盈率为125.54。 国产注射用玻尿酸龙头,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占比63.07%,其中爆款产品嗨体表现强劲,整体毛利率高达92.17%,高于茅台,纯粹的医美龙头股。
3、国际医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止目前,公司在建工程项目主要为康复医院项目。公司已开展的医美、骨科、生殖业务属于上市公司。
4、奥园美谷:公司以绿色纤维为纽带,将在高端纺织品、医美、健卫等应用领域进行探索,特别将依托控股股东中国奥园集团在上海东方美谷(国内医美、化妆、健康产业基地之一)的战略布局。
5、苏宁环球:未来2~3年预计医美净利润5000万+,目前4家机构没有并表。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期15亿元,占比3.3%。 华神科技:医美医院项目尚在推进中。
6、德展健康:公司控股子公司汉肽生物正在进行医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通策医疗(600763): 医疗服务龙头。通策医疗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62%至8.19亿元。 拥有昆明市妇幼保健生殖医学医院有限公司,主营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出资设立三叶儿童口腔连锁管理有限公司,定位中高端儿童口腔细分市场。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④ 医美行业资本入局并购加速 终端市场乱象丛生陷恶性竞争

春节过后,医美行业并购加速,上市公司拓展版图动作频频。2月21日晚间,昊海生科发布公告称,拟以共计2.05亿元总投资款获得美容领域企业欧华美科63.64%股权。无独有偶,老牌药企康哲药业也通过收购皮肤线公司卢凯进入医美赛道、华东医药砸6亿收购外资医美公司、朗姿股份拟1.25亿设立医美股权并购基金,华熙生物则是通过布局玻尿酸食品领域,不断扩张医美版图。

医美赛道大风刮起,进入2月,医美概念指数一路拉升。截止2月22日收盘,医美股继续走强,截至当日收盘,昊海生科、朗姿股份、华东医院、澳洋 健康 等14家企业上涨。不过,与二级市场一片火热不同的是,医美终端和上游企业表现区别极大。



跨界布局医美 融合面临整合难题


随着颜值经济站上风口,医美行业成为了各路资本追捧的“新宠”。既包括华东医药、康哲药业等老牌药企入局医美赛道,也引来女装品牌朗姿股份、新材料企业奥园美谷、地产为主业的苏宁环球等企业跨界入局,或许都是为了弯道超车占领中国医美市场。


具体来看,华东医药2月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以6500万欧元对价收购西班牙一家医美器械研发公司。老牌药企康哲药业涉足医美领域,春节前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全资收购一家皮肤线专业公司Luqa Ventures Co.Limited,借此切入医学美容行业。


另外,专注女装的朗姿股份也加码医美领域的布局,近期该公司与参股公司北京朗姿韩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合伙协议》,以自有资金1.25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设立医美股权并购基金——芜湖博辰八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朗姿股份表示,此次投资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医美业务规模的发展。


各路资本盯上医美赛道与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无关系。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预计为1975亿元;从增速上看,2014-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增速CAGR为29.8%,远高于同期全球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增速8.0%。预计2019-2023年增速CAGR为15.19%,2023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有望超3000亿元。


企业在不断扩张版图的同时,公司股价也迎来大涨。进入牛年后,A股转换风向,从节前风光无限的白酒转向了医美行业。尤其医美上游生产商爱美客迎来大涨,成为继贵州茅台、石头 科技 之后的A股第三只千元股,截至2月22日收盘,爱美客报收1051.47元/股,总市值1264亿元。朗姿股份、澳洋 健康 ,奥园美谷、昊海生科等股票均有不同程度涨幅。



田亚华进一步表示,中国的医美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可以说已经进入全民医美时代。但从品牌上来看,仍是日韩占主导,国内形成品牌的企业很少,与国际品牌相比,品牌力较弱,中国需要培养更多的国际品牌企业。从产业链来看,上游企业还处于增量市场,未来还将吸引大批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跨界入局。


不过,医美这块“蛋糕”是越来越大,但同时想分这块“蛋糕”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跨界企业来说,隔行如隔山,后续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整合将会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华东医药的公告中就显示,一旦后期与收购公司的整合存有分歧,将会影响华东医药整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获客成本高 中下游市场陷入恶性竞争


医美一直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尤其上游企业通常毛利率极高,甚至高于公众熟知的贵州茅台。例如,玻尿酸生产商爱美客2019年的综合毛利率为92.63%。


由于药械供应是附加值最高的环节,拥有牌照的上游厂商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壁垒,但身处中下游的医疗美容机构日子却不好过,由于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极度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大部分机构仍处于亏损。


国信证券的研报指出,医美医院严重依赖于营销,平均“获客”成本在6000元/人以上,直接导致医美行业出现高毛利低净利。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朗姿股份董事长申东日的认同。据他介绍,中国医美市场价值分配百分比中,营销渠道占比40%-50%,销售成本占20%,手术耗材及运营成本各占10%,医生分成及诊所利润各5%。以北京市场推广为样本来看,其搜索竞价20元/点击,按每天一万次的搜索点击,一个医美机构一月总营销费用750万元,一个月搜索竞价费就占到600万元。


同时,大量的非正规医美机构的涌入,进一步导致行业恶性竞争。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合法机构数量约为1.3万家,超范围经营的违规医美机构约为2000家,非法经营的医美机构数量约为8万家,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



也有观点认为,对于尚处于成长期的医美行业来说,上游厂商依靠其核心技术与牌照建立核心壁垒,中下游机构依然处于野蛮生长阶段,集中度较低且竞争激烈,随着监管政策趋严,消费者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型医美机构将面临淘汰。


医疗事故频发 监管亟待加强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医美机构鱼龙混杂,导致医疗事故频发,同时暴露出价格混乱、医师从业不规范、医美分期套路贷等诸多问题。


杭州的20岁女孩张梓涵(化名)就遭遇了一起医美事故。她于去年在杭州某民营医疗机构做吸脂、线雕,因为医师不恰当的埋线方式,术后致使其颧骨处鼓包,凸起明显,中面部变宽,整个脸看起来非常奇怪和不协调。



张梓涵并非个例,每年因各种意外导致毁容的人数以万计。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因黑医美致残、致死人数大约有10万人,非法针剂占比66.7%,非法从业人数超10万人,超过8万家生活美业店铺违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3.5万家医美相关企业中,超3600家曾受到过行政处罚,其中30%的企业行政处罚数量达到3条及以上。具体来看,在医美相关企业超6200条行政处罚中,近2000条涉及“发布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相关内容,另外也有超200条处罚内容涉及“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超140条涉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田亚华指出,目前除了医生和护士外,大部分医美从业者均属于三无职业,包括咨询、市场推广、服务等,游离于国家管控范围外,存在“技术质量无标准、服务行为不规范、职业技能无等级”等问题。



在田亚华看来,造成终端医美行业产生诸多问题原因在于专业人才极为匮乏、行业标准滞后、监管措施不能及时跟进。他建议,针对专业人才不专业问题,通过规范培训持证上岗,业界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动职业岗位合法化,制定国家医美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开展医美学科研究,出版相关教材,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逐步实现从业人员合规化、合法化。


史立臣指出,国内医美行业的发展之路依然道阻且长。面对医美行业的乱象,行业的 健康 发展离不开有效地治理和整顿,运营管理体系完善、医疗资质更高、医疗人才更多的医美机构,才可能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⑤ 医药医疗集体回调,医疗器械ETF(159883)跌超4%溢价飙至1.38%

7月6日,沪深两市早盘延续近日调整走势,三大指数盘中跳水。医药题材全线重挫,CRO、创新药跌幅居前,医疗器械、医美等概念连带回调。市场首只医疗器械ETF(159883)早盘下跌4.48%,半日成交额放大至3042万。盘中实时数据显示,医疗器械ETF盘中溢价率高达1.38%,调整之下该ETF获场内资金抢筹,投资者逢低买入热情高涨。

标的指数成分股中,南微医学大跌15%,心脉医疗跌9.68%,欧普康视、迈瑞医疗均跌超5%,医美三剑客昊海生科、爱美客、华熙生物均大幅调整。

对于今日整个医药板块暴跌,市场认为一方面是CDE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市场解读成利空,导致CRO概念股全线大跌;另一方面医药板块前期涨幅较大,获利盘较多,近期市场整体调整,在CRO概念大跌拖累下,导致整个板块今日出现明显波动。对此也有机构认为,今日医药板块整体回调,市场反应过度。长期来看,机构仍看好医美、医疗器械板块投资价值。

国金证券:国内医美进入黄金时期国产企业发展机遇到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大众对医美接受程度提高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医美市场蓬勃发展,国内医美进入黄金时期,国产企业发展机遇到来:未来数年将是医美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看好医美行业的整体扩容和渗透率提升趋势。

中泰证券指出,医疗器械行业当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和消费类器械持续放量,行业长期趋势并未发生改变。

市场首只医疗器械ETF(159883),一指囊括医美+抗疫+养老三大概念

医疗器械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表现。根据Wind数据,医疗器械指数99%成份隶属于申万二级医疗器械行业,为目前市场上首只纯医械类ETF。前十大权重分别为迈瑞医疗、欧普康视、爱美客、乐普医疗、健帆生物、鱼跃医疗、英科医疗、达安基因、华熙生物、万泰生物等股,一指囊括医美、抗疫、养老三大热门概念龙头。

根据wind数据,截至6月30日,医美三剑客——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在医疗器械指数中分别占比7.55%、2.95%、1.28%,合计占比高达11.78%,由此医疗器械ETF(159883)也成为全市场含“美”量最高ETF。

把握医疗器械黄金机遇,为何借道ETF更优?

行业研究难度大。医疗器械由于种类繁杂且研究门槛较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多学科复合背景,且创新产品迭代较为迅速,个人投资者研究难度较高,借道ETF更省心。

分散个股投资风险。指数基金相对投资个股,更能分散风险,或是更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选择。

ETF投资门槛更低。医疗器械板块多高价股,如迈瑞医疗一手近5万、爱美客一手超8万、华熙生物一手超3万,心脉医疗一手超4万,部分个股参与门槛较高,很多普通投资者无法参与。相较而言,ETF门槛更亲民,比如医疗器械ETF(159883)每手100元左右(7月5日收盘价1.048元),即可一键买入多只医疗器械行业龙头股。

大盘相关性较弱。医疗器械ETF弹性高,具备进攻性,同时从贝塔属性看,与大盘相关性较弱,自身产业趋势逻辑突出,是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优质工具。

本文源自资本邦

⑥ 医美股票龙头股排名前十

根据半年报信息,目前的医美股票龙头股排名前十如下:

一、开能健康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80.73%,2021年上半年涨幅47.83%;公司全资子公司基元美业致力创新及开发细胞层面皮肤修复技术,核心产品使用的是全球领先的临床级生物蛋白基因重组和自主专利的蛋白复配技术,有效应对抗衰修复美容的领域。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的下游市场已经开放,不再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景气指数也逐渐恢复。2021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紧抓消费复苏的一切商机,并推出各式新产品以及完善产业链从而实现业绩大幅上涨。

二、奥园美谷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27.46%,2021年上半年涨幅178.03%;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奥美与KD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并由合资公司在国内代理产品。kD成立于韩国,从主营业务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家销售医疗美容器械,还有美容中活性原料的开发与研究的高科技公司。业绩大涨的原因还有并表所带来的因素,二季度收购了浙江连天美公司。去年前半年因疫情的影响从而导致化纤板块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哈三联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892.11%,2021年上半年涨幅251.58%;哈三联贴合医美的原因是参股了敷尔佳,其公司主要产品多数为医疗美容用品,包括:医用透明质酸纳修复贴、医用透明质酸纳修复液等。公司持有北星药业100%股权对外投资,半年报预增的原因主要是源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确认投资收益对公司2021年合并报表层面损益影响金额约56,600万元。

四、华熙生物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35.00%,2021年上半年涨幅102.23%;公司作为医美行业的正宗龙头,目前属于核心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生产商,也产业规模也属于全球的前列,同时也是首批实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之一。去年6月公司还收购了佛思特100%的股权,并开设了领先于国内的透明质酸系列产品生产装置。公司半年报预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料业务以及医疗终端业务的增长,其护肤性业务上半年就是一路高歌的势头,为公司带来近100%的营收增长。与此同时,在营收增长期间公司还加大力度对底层科技研发给予大力支持。

五、朗姿股份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3228.26%,2021年上半年涨幅105.52%;国内三大医美品牌“米兰”、“晶肤”、“高一生”均被朗姿控股,在国际市场还对韩国知名医美集团DMG进行了投资。今年除了在女装产业链中加快步伐,也在医疗美容中不断推进,实现业务发展稳健,对公司的利润有重要的帮助。

六、昊海生科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753.70%,2021年上半年涨幅192.55%;公司所擅长的领域在真皮填充剂玻尿酸,从上游原料到终端制剂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以两种适应当前潮流的方式进行原料生产的公司。公司业绩变动主要来源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开展各项市场活动,扩大影响力并增加产品需求量。

七、特一药业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80.00%,2021年上半年涨幅21.00%;公司拟出资1亿元设立广东特美健康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拟设立的公司为特一药业集团的大健康产业投资运营平台,其发展方向包括全力布局医美服务领域的开发和投资。公司核心产品销量逐步递增,业务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公司公司不断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内部管理,坚持降本增效,取得了较好效果。

八、金发拉比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14.72%,2021年上半年涨幅139.51%;公司在医美行业拥有着较老的资历,并投资了医疗美容企业广东韩妃医院,在公司旗下还控股着5家医疗美容机构。公司经营计划有序开展,对线上线下渠道布局、营销策略、管理模式、产品研发模式进行了调整,公司今年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程度恢复。

九、诚志股份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458.77%,2021年上半年涨幅24.54%;全资子公司诚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显示有生产透明质酸。国内对于医美的供需至去年疫情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清洁能源业务因原料价格反转,致使公司相关产品销量大幅提升,同时公司的公司半导体液晶显示材料市场需求增加、产销量大幅增长,亦带来了公司利润的增加。

十、辉隆股份
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00.00%,2021年上半年涨幅35.71%;海华科技长期关注玻尿酸产品生产技术,并已中试生产相关产品。海华科技子公司上海韶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公司未来医美产品的推广、销售以及技术研发。公司化工贸易业务调整经营思路,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客户、核心产品,加强管控,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⑦ 医美龙头股票有哪些

医美概念股有哪些?
【1】华东医药,是国内领先的糖尿病和器官移植用药研发和生产企业;
【2】览海医疗,主营业务为医疗健康服务,步建立起全国性、高定位的览海医疗品牌;
【3】昊海生科,是专注于研发、生产及销售医用生物材料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
【4】景峰医药,产品涵盖心脑血管、肿瘤、骨科、儿科、妇科等领域;
【5】华熙生物,主营透明质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原料产品及生物医用材料终端产品;
【6】国际医学,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业。
有着名证券研报指出,医美终端机构服务产业集中度低,大型医美机构市占率仅约10%,经济发展有望推动产业集中度提升。
以上就是对医美概念股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推荐的个股仅做交流之用。

⑧ 医美类股票有哪些

1、长江健康002435:郑州东方女子医院含有医疗美容科,开展皮肤护理相关服务。

2、奥园美谷000615:收购医美机构浙江连天美55%股权,连天美两年承诺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7亿,公司两年净利润一致预期为1.23、2.20亿元,累计约占公司净利润的45%。

3、朗姿股份002612:医美行业龙头,控股“米兰柏羽”、“晶肤医美”和“高一生医美”三大国内医美品牌,战略投资韩国着名医疗美容服务集团DMG;在成都、西安两大西部核心城市初步形成了一家大型整形医院加多家小型连锁门诊/诊所的医疗美容机构体系;18年医疗美容收入4.79亿元,营收占比18.01%。

4、哈三联002900:公司生产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用于创面愈合与皮肤修复。

5、新华锦600735:子公司青岛利百健涉及整形美容领域。

6、贝泰妮300957:子公司昆明薇诺娜主要从事医疗美容服务,具体包括激光、微针等美容服务。

拓展资料:

医药类龙头股有哪些?

国内仿制药龙头股: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华海药业、普利制药、京新药业、信立泰。

1、恒瑞医药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连云港恒瑞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发起人于1997年4月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生产基地。

2、华东医药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前身为浙江制药厂,创建于1952年,后更名为杭州第二制药厂、杭州华东制药厂。

1992年12月16日,在杭州华东制药厂的基础上组建了杭州华东制药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一家股份制企业--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中外合资企业(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华义医药有限公司)等10多家控股医药企业。

3、华海药业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初创于1989年,其前身为临海市汛桥合成化工厂,2001年1月整体变更设立为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华海药业,股票代码:600521。

4、普利制药

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2年,是专业从事化学药物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已通过中国医药企业制剂国际化先导企业认证。公司旗下有浙江普利药业有限公司和杭州赛利药物研究所两家全资子公司。

5、京新药业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4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制药百强企业。2004年7月,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

6、信立泰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关于同意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改制为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的批复》(商资批[2007]1016号)批准,并取得商务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