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用期权(option)做对冲(hedge)
在期权交易市场中,对冲期权风险可以通过交易不同的合约方向,使用组合策略对自己合约盈利或者合约的亏损进行一个风险对冲,这样可以降低期权交易市场中的风险。
在期权交易市场中,投资者一般也会将期权用作对冲股指期货风险的工具,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投资者购买了股指期货合约的时候,同时还可以在期权市场上去买入一份看跌期权合约来进行对冲。
期权注意事项
在股价下跌的行情中,把这样的交易方法反过来用。买入看跌期权,并做空卖出股票,在股价的下跌过程中,继续买入更多份的看跌期权,并保持做空该股,之后还要买入一份看涨期权,来保住那些空头仓位的利润,跟随主趋势操作好几个月的时间,或者,只要趋势仍为下行,就继续顺势交易。
很多眼光敏锐的买入看涨和看跌期权的交易者,是靠对冲看涨和看跌期权赚钱的。在看涨或看跌期权到期时,期权交易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利润,他们能赚钱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行情中的小波段来进行交易。
㈡ 请通过举例讲解一下对冲,期权和期货的意思
1、对冲是一个金融学术语,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它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一般对冲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
2、期权,是指一种合约,源于十八世纪后期的美国和欧洲市场,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
3、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2)股票对冲用股指期权还是期货扩展阅读:
与股指期货对冲类似,商品期货同样存在对冲策略,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合约平仓。
期权买方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向期权卖方卖出一定数量的期权合约规定的特定商品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卖出的义务。而期权卖方有义务在期权规定的有效期内,应期权买方的要求,以期权合约事先规定的价格买入期权合约规定的特定商品。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对冲
网络-期权
网络-期货
㈢ 股票指数期权的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交易的区别
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交易相比,区别在于:1.权利义务不同。股指期货赋予持有人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即合约到期时,持有人必须按照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指数;而股指期权则不同,股指期权的多头只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股指期权的空头只有义务而不享有权利。2.杠杆效应不同。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主要体现为,利用较低保证金交易较大数额的合约;而期权的杠杆效应则体现期权本身定价所具有的杠杆性。
股市指数是指,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通过指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事实上还是很繁琐的,学姐在这儿就说这么多吧,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其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可以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五个当中,最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规模指数,就好像广为认知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是沪深市场中股票的一个整体状况,说明的是交易比较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代表性和流动性都很不错。
还有类似的,“上证50 ”指数也是规模指数的一种,能够传达出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就是它某个行业的一个整体状况。比如“沪深300医药”就是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整体状况,反映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主题指数代表的是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等,那么相关指数有“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从上文可以了解到,指数所选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义,所以,指数能够将市场整体涨跌的情况快速的反应给我们,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预测未来的走势。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㈣ 期货中的对冲机制是怎么一回事
对冲交易简单地说就是盈亏相抵的交易。对冲交易即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
从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实践来看,在建立风险对冲机制上分别采取了现货卖空、股票期货、股指期货和股票期权、股指期权等形式,由于期权类产品除了增大杠杆效应外,其风险对冲的机制本质上同期货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它们可以看成期货产品功能的延伸。
因此,将国际市场上的风险对冲机制主要分为现货卖空、股票期货和股指期货三种形式。
(4)股票对冲用股指期权还是期货扩展阅读
对冲模式
1、股指期货对冲
股指期货对冲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股指期货套利分为期现对冲、跨期对冲、跨市对冲和跨品种对冲
2、商品期货对冲
与股指期货对冲类似,商品期货同样存在对冲策略,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合约平仓。
在交易形式上它与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现货市场买入(或卖出)实货、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而套利却只在期货市场上买卖合约,并不涉及现货交易。 商品期货套利主要有期现对冲、跨期对冲、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4种。
3、统计对冲
有别于无风险对冲,统计对冲是利用证券价格的历史统计规律进行套利的,是一种风险套利,其风险在于这种历史统计规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继续存在。 统计对冲的主要内容包括股票配对交易、股指对冲、融券对冲和外汇对冲交易。
4、期权对冲
期权(Option)又称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
5、定增对冲
作为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定向增发广受外界关注的一大特点是增发价格相对于增发时的市场价格往往有着较高的折价。
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定向增发时采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是锁定收益、减小风险的较优方案。建议投资者选择性地参与多只定向增发的股票,构建现货组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同时用股指期货对冲系统性风险,锁定定向增发的收益。
㈤ 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有什么区别 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的不同
相信各位股民都非常熟悉股指期货的交易了吧,不过不知道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股指期权和股指期货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其实股指期权就是在股指期货交易中产生的。期权是一种能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特定标的物的权利,因此,期权交易是一种权利交易。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内容。
不过股指期权和股指期货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虽然股指期权是股指期货交易市场行的一种派生物,但是股票指数期货则是股票投资者用来降低股票投资宏观系统性风险的一种常用的套期手段。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在以下两个方面有不同之处,分别体现在:
杠杆效应。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不同,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主要体现为,利用较低保证金交易较大数额的合约;而期权的杠杆效应则体现期权本身定价所具有的杠杆性。
权利不同。股指期权和股指期货的权利义务是不同的,义隆金融股指期货赋予持有人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即合约到期时,持有人必须按照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指数;而股指期权则不同,股指期权的多头只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股指期权的空头只有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事实上,股指期权的存在和发展已经算是有点历史的金融产品了,但是由于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晚,所以许多投资者对于这种产品都不甚了解。相较于股指期货市场来说,股指期权的知名度等方面都还比较弱,但是其中究竟潜藏着多少赚钱机会,
义隆金融股票指数期权(股指期权)是在股指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期权购买者付给期权的出售方一笔期权费,以取得在未来某个时间,以某种价格水平,买进或卖出某种基于股票指数的标的物的权利。期权卖方在收取期权买方所支付的权利金之后,在合约规定时间,只要期权买方要求行使其权利,期权卖方必须无条件地履行期权合约规定的义务。
㈥ 举例说明期权对冲和期货对冲的区别是什么
期权比期货有额外的对冲优势:
1、资金占用少;
2、对冲效率高;
3、最重要是,期权的对冲不影响我获得市场继续上涨的潜在收益,下有保底上不封顶,风险收益能做到不对等,而股指期货一旦开启完全对冲,上下行空间均被限制死。
保险策略的延展-领口策略
也有精打细算的投资者认为,每个月为对冲交的“保费”有点贵,有没有办法“讨价还价”。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领口策略”实现低成本的对冲。领口策略,就是持有股票时,在同一月份,买入平价或低行权价的认沽合约,同时卖出高行权价的虚值认购合约,因为“买入认沽”和“卖出认购”都是看跌标的走势,但后者是收取权利金,能降低整个对冲策略的成本。
但低价或意味着一定的“低质”,下行的保护是没问题的,但因为卖出认购的存在,它牺牲了潜在的上行收益,而且需要一定的保证金进行开仓。但因为降低对冲成本效果显着,一旦判断市场是长期甚至是缓慢的下行,持续执行领口策略效果更佳。
期权对冲的适用投资者群体和情景:
1、不愿投入过多资金头寸对冲,想灵活实现对冲效果
2、对回撤控制要求严格的主体,如私募、融资客户
3、面对潜在风险不愿或不能减仓的投资者,如网下打新、股票质押等
4、经过一轮上涨行情,利用买入认沽提前锁定止盈线
㈦ 股指期货和期权的区别
期权期货的区别如下:
1、期权是单向合约,期货合约是双向;
2、期权只需卖方缴纳保证金,期货双方都需要缴纳保证金;
3、期权合约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而期货是一种交易方式;
4、期权是购买方在到期日以约定的价格来买卖标的,期货是先交钱后交货;
5、期权买方的收益受市场价格的影响,亏损仅包括购买期权的权利金,期货的盈亏只受制于期货价格的变化。
(7)股票对冲用股指期权还是期货扩展阅读: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
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
中国古代已有由粮栈、粮市构成的商品信贷及远期合约制度。在民国年代,中国上海曾出现多个期货交易所,市场一度出现疯狂热炒。
伪满洲国政府亦曾在东北大连、营口、奉天等15个城市设立期货交易所,主要经营大豆、豆饼、豆油期货贸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十年,到1992年郑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展开另一波期货热炒风潮,各省市百花齐放,最多曾经一度同时开设超过50家期货交易所,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期货交易所数目的总和。
中国在1994年及1998年,两次大力收紧监管,暂停多个期货品种,勒令多间交易所停止营业。自1998年后,中国大陆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三所,前者经营能源与金属商品期货,后两者经营农产品期货。
到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首项推出的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货。
2021年6月15日,上海证券报消息,我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品种超五成,期现相关性在0.9以上的期货品种超六成。铜、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种的期货价格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定价基准。
㈧ 股指期权和股指期货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
股指期货,英文简称SPIF,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到期后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
股指期权就是判断股指期货的涨跌,只需要付一定的权利金,如果判断正确,可以卖出权利,获得权利金收益,或者行使权利,买入股指期货,平仓后获得股指波动差价的利润;判断损失权利金。
2、特点不同
股指期权相对其他期权来说具有风险小(最大亏损是权利金),盈利大(行使权利后的期货差价)的特点。
除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一般性风险外,由于标的物自身的特点和合约设计过程中的特殊性,股指期货还具有一些特定的风险。
3、保证金制度不同
期货交易,无论是卖方还是卖方,都需要一定的保证金作为抵押。期权交易中,期权买方不受保证金制度拘束,保证金仅对期权卖方有所要求。
㈨ 股指期权是什么与股指期货有什么不同
股指期权是什么?简单的来说,股指期权就是以股票指数为行权品种的期权合约。股票指数期权(股指期权)是在股指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期权购买者付给期权的出售方一笔期权费,以取得在未来某个时间,以某种价格水平,买进或卖出某种基于股票指数的标的物的权利。
第一份普通股指期权合约于1983年3月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出现。该期权的标的物是标准·普尔100种股票指数。随后,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迅速引进了指数期权交易。指数期权以普通股股价指数作为标的,其价值决定于作为标的的股价指数的价值及其变化。股指期权必须用现金交割。清算的现金额度等于指数现值与敲定价格之差与该期权的乘数之积。
股指期权是一种基于股票价格指数的衍生产品。然而作为不同的衍生产品,两者产品性质有较大差异。股指期权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和风险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不对称的,这将使交易风险放大,并对风险防控与交易、结算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股指期权举例
某投资者在香港股市持有总市值为200万港元的10种上市股票。该投资者预计东南亚金融危机可能会引发香港股市的整体下跌,为规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在13000点的价位上卖出3份3个月到期的恒生指数期货。随后的两个月,股市果然大幅下跌,该投资者持有股票的市值由200万港元贬值为155万港元,股票现货市场损失45万港元。这时恒生指数期货亦下跌至10000点,于是该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以平仓方式买进原有3份合约,实现期货市场的平仓盈利45万港元,期货市场的盈利恰好抵消了现货市场的亏损,较好的实现了套期保值。同样,股指期货也像其他期货品种一样,可以利用买进卖进的差价进行投机交易。
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的区别
股指期货就是以某种股票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例如国内唯一沪深300指数期货;而股指期权是指以某种指数期货合约为标的的期权,期权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是期货的一种分支,只不过期权交易的只是一种权利。
例如:沪深300指数期权(国内还没任何期权)的全称应该叫:沪深300指数期货期权;期权更复杂一点,期权交易分四种:买进看涨期权、买进看跌期权、卖出看涨期权、卖出看跌期权,其中,买方有选择是否行权的权利,而卖方没有权利,只能被动的接受,所以,期权的买方可以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无限大,但是损失最多就是权利金;而卖方则是损失无限大,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却最多是权利金,所以,通常情况下,期权的卖方通常手中都有相应的期货合约,卖出期权只是为了保值。
㈩ 对冲基金交易模式分析
对冲基金的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起源于50年代初的美国。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
在《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一书中,将对冲基金的交易模式总结为4大类型,分别为:股指期货对冲、商品期货对冲、统计对冲和期权对冲。
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对冲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股指期货套利分为期现对冲、跨期对冲、跨市对冲和跨品种对冲。
商品期货
与股指期货对冲类似,商品期货同样存在对冲策略,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合约平仓。在交易形式上它与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现货市场买入(或卖出)实货、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而套利却只在期货市场上买卖合约,并不涉及现货交易。 商品期货套利主要有期现对冲、跨期对冲、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4种。
统计对冲
有别于无风险对冲,统计对冲是利用证券价格的历史统计规律进行套利的,是一种风险套利,其风险在于这种历史统计规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继续存在。
统计对冲的主要思路是先找出相关性最好的若干对投资品种(股票或者期货等),再找出每一对投资品种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当某一对品种的价差(协整方程的残差)偏离到一定程度时开始建仓——买进被相对低估的品种、卖空被相对高估的品种,等到价差回归均衡时获利了结即可。 统计对冲的主要内容包括股票配对交易、股指对冲、融券对冲和外汇对冲交易。
期权对冲
期权(Option)又称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一方称为买方,而出售期权的一方则称为卖方;买方即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
期权的优点在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无限的同时风险损失有限,因此在很多时候,利用期权来取代期货进行做空、对冲利交易,会比单纯利用期货套利具有更小的风险和更高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