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类别 » 股票期权和股票期货的区别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股票期权和股票期货的区别

发布时间: 2022-11-26 14:02:05

❶ 股指期权和股指期货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

股指期货,英文简称SPIF,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到期后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

股指期权就是判断股指期货的涨跌,只需要付一定的权利金,如果判断正确,可以卖出权利,获得权利金收益,或者行使权利,买入股指期货,平仓后获得股指波动差价的利润;判断损失权利金。

2、特点不同

股指期权相对其他期权来说具有风险小(最大亏损是权利金),盈利大(行使权利后的期货差价)的特点。

除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一般性风险外,由于标的物自身的特点和合约设计过程中的特殊性,股指期货还具有一些特定的风险。

3、保证金制度不同

期货交易,无论是卖方还是卖方,都需要一定的保证金作为抵押。期权交易中,期权买方不受保证金制度拘束,保证金仅对期权卖方有所要求。

❷ 期权和期货的区别

1、买卖双方权力和义务不同。期货交易的双方权利和义务是一样的,都承担着亏损的可能,也都享有盈利的可能。而期权的买方只享有权利,没有义务,他的义务在购买期权时付出了权利金就已经结束。而期权的卖方只承担义务,他收了权利金后就只剩下义务了。

2、保证金规定不同。期货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保证金;而期权只有卖方需要交纳保证金,买方只用付出权利金就可以。

3、交易内容不同。期货交易是在未来一段时间支付某种实物商品或有价证券。而期权交易是买卖未来一段时间按指定价格买卖某种商品的权利。期货交易到期一定要交割,而期权不一定要交割,可以放弃,过期作废。

4、风险和获利不同。期货交易双方的风险和获利都是无限的。而期权买方的最大亏损是权利金,获利则是无限的。期权卖方的最大利润是权利金,而风险则是无限的。

拓展资料:

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以远期合同交易为雏形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的交易方式。它是指为转移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而对那些大批量均质商品所采取的,通过经纪人在商品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争的形式进行期货合约的买卖形式。
期货,通常指的是期货合约,是一份合约。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这个标的物,又叫基础资产,对期货合约所对应的现货,可以是某种商品,如铜或原油,也可以是某个金融工具,如外汇、债券,还可以是某个金融指标,如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期货交易,是期货合约买卖交换的活动或行为。注意区分,期货交割是另外一个概念,期货交割,是期货合约内容里规定的标的物(基础资产)在到期日的交换活动或行为。
期货交易是商品生产者为规避风险,从现货交易中的远期合同交易发展而来的。在远期合同交易中,交易者集中到商品交易场所交流市场行情,寻找交易伙伴,通过拍卖或双方协商的方式来签订远期合同,等合同到期,交易双方以实物交割来了结义务。
交易者在频繁的远期合同交易中发现:由于价格、利率或汇率波动,合同本身就具有价差或利益差,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买卖合同来获利,而不必等到实物交割时再获利。为适应这种业务的发展,期货交易应运而生。
期货交易是投资者交纳5%-15%的保证金后,在期货交易所内买卖各种商品标准化合约的交易方式。一般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的方式获取赢利。现货企业也可以利用期货做套期保值,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期货交易者一般通过期货经纪公司代理进行期货合约的买卖,另外,买卖合约后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可在合约到期前通过反向的交易行为(对冲或平仓)来解除。
期货交易历史上是在交易大厅通过交易员的口头喊价进行的。大多数期货交易是通过电子化交易完成的,交易时,投资者通过期货公司的电脑系统输入买卖指令,由交易所的撮合系统进行撮合成交。

❸ 请问,个股期权与期货的主要区别是啥啊

你好,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个股期权与期货合约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同:个股期权合约是非对称性的合约,期权的买方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卖方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期货合约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也就是说在合约到期时,持有人必须按照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物(或进行现金结算)。
2、收益风险不同:在期权交易中,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称的。具体为,期权买方承担有限风险(即损失权利金的风险)而盈利则有可能是无限的,期权卖方享有有限的收益(以所获得权利金为限)而其潜在风险可能无限;期货合约当事人双方承担的盈亏风险是对称的。
3、保证金制度不同:在个股期权交易中,期权卖方应当支付保证金,而期权买方无需支付保证金;在期货交易中,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持有人都需要以一定的保证金作为抵押。
4、套期保值与盈利性的权衡:投资者利用个股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在锁定管理风险的同时,还预留进一步盈利的空间,即标的股票价格往不利方向运动时可及时锁定风险,往有利方向运动时又可以获取盈利;7投资者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在规避不利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收益变动增长的可能。

❹ 股指期货和期权的区别

期权期货的区别如下:
1、期权是单向合约,期货合约是双向;
2、期权只需卖方缴纳保证金,期货双方都需要缴纳保证金;
3、期权合约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而期货是一种交易方式;
4、期权是购买方在到期日以约定的价格来买卖标的,期货是先交钱后交货;
5、期权买方的收益受市场价格的影响,亏损仅包括购买期权的权利金,期货的盈亏只受制于期货价格的变化。
(4)股票期权和股票期货的区别扩展阅读: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
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
中国古代已有由粮栈、粮市构成的商品信贷及远期合约制度。在民国年代,中国上海曾出现多个期货交易所,市场一度出现疯狂热炒。
伪满洲国政府亦曾在东北大连、营口、奉天等15个城市设立期货交易所,主要经营大豆、豆饼、豆油期货贸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十年,到1992年郑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展开另一波期货热炒风潮,各省市百花齐放,最多曾经一度同时开设超过50家期货交易所,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期货交易所数目的总和。
中国在1994年及1998年,两次大力收紧监管,暂停多个期货品种,勒令多间交易所停止营业。自1998年后,中国大陆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三所,前者经营能源与金属商品期货,后两者经营农产品期货。
到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首项推出的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货。
2021年6月15日,上海证券报消息,我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品种超五成,期现相关性在0.9以上的期货品种超六成。铜、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种的期货价格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定价基准。

❺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

投资者权利和义务方面不同、保证金制度不同、期权与期货的现金流转不同、期权与期货的盈亏特点不同、期权是比期货更基本的衍生品。
1、期权与期货在投资者权利和义务方面不同。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多头在支付权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期货合同是双向合同,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必须在有效期内冲销。
2、期权与期货的保证金制度不同。期权交易中由于期权买方不承担行权的义务,因此只有期权卖方需要交纳保证金。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缴纳一定的履约保证金;

3、期权与期货的现金流转不同。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权利金,这是期权的价格;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价格则要根据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期货合约面值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

4、期权与期货的盈亏特点不同。期权的收益受标的价格、波动率、剩余期限等的变化而波动,是不固定的,其亏损只限于购买期权的费用;卖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权的所得权利金,其亏损则是不固定的。期货的交易双方都面临着无限收益和无限亏损的可能。
5、期权是比期货更基本的衍生品。期货可用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简单的完全复制。
拓展资料:
1、期权是一种可交易的合约,它给予合约的买方在双方约定期限以约定价格购买或者出售约定数量合约指定资产的权利。简单而言,它是一种“未来”可以选择执行与否的“权利”。

2、期货是指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照约定的价格在交易所进行交收标的物的合约。

❻ 股票期权与期货的区别

期权与期货的区别

1、保证金与权利金的不同: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均要交纳交易保证金,但买卖双方都不必向对方支付费用;而期权交易中,买方支付权利金,但不交纳保证金,卖方收到权利金,但要交纳保证金;

2、权利和义务的不同: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多头在支付权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期货是双向合同,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必须在有效期内冲销;

3、现金流转不同: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权利金,这是期权的价格,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价格则要根据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而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缴纳期货合约面值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

4、到期日和行权日的不同:做期货的人一般在实际做期货的时候第一个要接触到的期货概念是“主力合约”,实际上就是最多人做的这个到期时间的合约,而期货的到期后会面临强制平仓和交割,所以实际上绝大多数投资人是在交割日以前就会平仓或移仓至下一个主力合约;而期权的本质就是选择权,而选择权是有时间要求的,其最后一天称之为行权日,目前国内的场外期权实行美式期权,也就是在到期日和以前买方都可以选择行权,可以理解为:在行情上涨或对买方有利时,期权买方可以随时选择行权,而行情下跌或对期权买方不利时,买方可以放弃行权。

❼ 个股期权和股指期货有何区别

2015年上交所上市第一个境内期权上证50ETF期权,五年来运行平稳有序、市场规模逐步增加,投资者参与积极理性,经济功能稳步发挥。

近期,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即将同时推出300期权产品,这是近5年来场内股票期权首次增加标的,股票期权市场也将由此进入发展新阶段。

那么,这三种期权产品各自有哪些主要不同呢?我们进行逐一分析:

本文共931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1、标的不同。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标的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代码为510300。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标的为嘉实沪深300ETF,代码为159919。中金所300指数期权标的为沪深300指数,代码为000300。

2、合约单位不同。上交所、深交所300ETF期权对应的合约单位为10000份,即1张期权合约对应10000份300ETF份额,按12月2日收盘价,对应标的名义市值约为3.9万元。中金所300指数期权合约单位为每点人民币100元,按12月2日收盘价,1张期权合约对应标的名义市值为38.4万元。

因标的及合约单位不同,1张300指数期权平值合约的价格要大大高于的300ETF平值期权。

3、到期月份不同。沪深300ETF期权对应月份为4个,即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与现在50ETF期权月份一致。中金所300指数期权对应合约月份为6个,即当月、下两个月及随后三个季月,比沪深300ETF期权多出了2个月份。

4、交割方式不同。沪深300ETF期权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行权时发生300ETF现货和现金之间的交割。中金所300指数期权为现金结算,不发生实物交割,扎差计算盈亏后,以现金结算方式交收。现金结算相比实物交割更为便利。

5、买卖类型不同。沪深300ETF期权多了备兑开仓、备兑平仓,可以在持有300ETF同时备兑开仓降低成本,偏好持有现货的投资者更适合沪深300ETF期权。300指数期权则没有备兑策略。

6、到期日不同。沪深300ETF期权到期日为每个月的第四个星期三。中金所300指数期权到期日为股指期货一致,为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到期日也即当月合约的最后交易日、行权日。

7、流动性不同。3个期权品种单日的未来交易量、交易金额肯定会存在差异,但目前均未上市还无法评估,投资者未来可以选择流动性较好品种进行交易。

更多细节对比,请查看下方表格:

附表:沪深300ETF期权、300指数情况差异对比表

△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意见。投资者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❽ 期权和期货的差别是什么

期权与期货合约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两者的标的物不同:

期权:是以50ETF(代码510050)为标的物的一种买卖权利,期权的买方在买入权利后,便取得了选择权。在约定的期限内既可以行权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也可以放弃行使权利;当买方选择行权时,卖方必须履约

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标准的期货合约;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2)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同:

期权: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权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不必承担义务。

期货:期货合约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也就是说在合约到期时,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持有人必须按照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物(或进行现金结算)。

(3)保证金制度不同:

期权:在期权交易中,买方最大的风险仅限于已经支付的权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约保证金。

而期权卖方面临较大风险,因而必须缴纳保证金作为履约担保。而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多是做为买方,卖方更多的是在机构。

期货:在期货交易中,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持有人都需要以一定的保证金作为抵押。

(4)盈亏与风险不同:

期权:在期权交易中,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称的。具体为,期权买方承担有限风险(即损失权利金的风险)而盈利则有可能是无限的,期权卖方享有有限的收益(以所获得权利金为限)而其潜在风险可能无限;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就不建议做卖方了。

期货:期货合约当事人双方承担的盈亏风险是对称的。

(5)两者的交易方式区分:

期权:T+0交易模式,可以做双向交易,可以买涨买跌,合约期限内不会被强制平仓、不会爆仓、不用追加本金。

期货:T+0交易,也可以做双向买涨买跌,期货交易容易出现爆仓,会被强制平仓,需要追加保证金。

(6)合约数量:

期权:期权合约不但有月份的差异,还有执行价格、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差异。随着标的物价格的波动,还要挂出新的执行价格的期权合约,因此期权合约的数量较多。

期货:期货交易中,期货合约只有交割月份的差异,数量固定而有限。

(7)盈利方式:

期权:期权交易中,投资者盈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期权合约价格上涨交割带来的价差利润,另一种是到行权日,行权价格的利润空间。

期货:期货交易中,投资者可以平仓或进行实物交割的方式了结期货交易获得价差利润。

(8)套期保值与盈利性的权衡:

期权:投资者利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在锁定管理风险的同时,还预留进一步盈利的空间,即标的股票价格往不利方向运动时可及时锁定风险,往有利方向运动时又可以获取盈利;

期货:投资者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在规避不利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收益变动增长的可能。

❾ 期权和期货有哪些区别

一、产品属性的差别

表面上看,交易期权和期货都可以实现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然而,二者在本质属性上有着巨大差别。期权合约是购买方能够在到期日以约定的价格买卖标的资产的权利的体现,而期货是一种先交钱后交货的交易方式。具体来看:

期权是权利的证券化,购买一张认购期权就拥有了可以在到期日以行权价购买标的资产的权利。期权合约本身具有价值,投资者在期权市场上交易出来的价格为期权的权利金,即拥有这份权利需要支付的对价,而非标的本身的价格。

期货是一种交易方式,购买一张期货合约就相当于购买了一定量的标的资产,但这一标的资产要在到期日才能真正交割。区别于期权合约,期货合约本身没有价值,开仓交易后增加的合约持仓不具有资产价值。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交易出来的价格并非期货合约本身的价格,而是到期日时标的资产的价格。

二、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差别

在现货市场,无论是交易股票还是交易商品,买卖双方具有合约规定的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卖方需要按照约定交付货物,而买方则要支付对价。在这一点上,期货与现货是类似的,期货合约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反向交易平仓。然而在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合约到期时买方有权选择以合约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抑或选择放弃这项权利,而卖方则有根据买方要求被动履约的义务。一旦买方提出行权,卖方必须以履约的方式了结该期权合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称期权合约的买方为权利方,称卖方为义务方。

正是由于买卖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导致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盈亏特点也产生了较大差异。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在权利和义务上不对称,因此双方的盈利和亏损也是不对称的:买方可能拥有无限的盈利,但亏损却是有限的,最大亏损就是付出的权利金;相反,卖方的收益是有限的,即收取的权利金,但潜在的亏损却是不确定的,甚至有可能产生无限的亏损。而在买卖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期货交易中,随着期货价格的变化,买卖双方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或亏损。

三、交易方式的差别

打开交易软件中期权和期货的行情页面时,我们很容易发现期权与期货在合约安排上有很大的不同。期权市场上,期权合约不但有不同月份的区分,还有不同行权价的区分、认购期权与认沽期权的区分。不仅如此,随着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还有可能挂出新行权价的期权合约,因此期权合约的数量相对较多。而期货合约只有交割月份的区分,因此相对而言期货合约数量固定且有限。

另外,投资者在进行期权或期货交易时可能会被要求交纳一笔保证金作为履约保证,但期权与期货的保证金安排有所不同。期权交易中,买方向卖方支付权利金,但不交纳保证金;卖方收到权利金,但要交纳保证金,并且随着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化,卖方还可能会被要求追加交保证金。而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在成交时不发生现金收付关系,但均要交纳交易保证金。同时,由于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买卖双方每日的持仓保证金也会随着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当投资者试图建立不同的投资策略以应对不同的市场行情时,不难注意到期权与期货适用的行情与赚取收益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通常,如果仅仅进行现货交易,则只有在市场上行时才能赚取收益。有了期货合约,在市场上升和下降时,投资者可以分别买入和卖出期货合约来赚取收益。而在期权市场,投资者不仅可以在行情上升和下降时盈利,也可以在市场大幅波动或横盘调整时,通过做多或做空波动率的策略赚取收益,还可以利用期权时间价值的流逝来赚取收益。

四、套期保值效果的差别

保险功能是期权、期货等衍生品最基础的功能之一,保险策略也是实际交易时投资者最常使用的交易策略。投资者在持有现货头寸的同时,通过持有相反的衍生品头寸,就可以达到对冲风险的目的。然而,由于期权与期货存在盈亏特点的差别,两者在套期保值的效果上不尽相同。

如果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投资者可以在持有现货多头的同时卖出期货合约,或在持有现货空头的时候买入期货合约。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会最终趋同,因此在现货市场上的亏损会被期货市场上的盈利所弥补。然而,利用期货做套期保值在对冲风险的同时,也对冲掉了潜在的利润。当行情走势对持有的现货头寸不利时,期货套保能够发挥对冲风险的作用,但当行情走势对持有的现货头寸有利时,持有的期货头寸就会产生亏损,吞噬现货端的利润。

如果利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投资者可以在持有现货多头的同时买入认沽期权,或在持有现货空头的同时买入认购期权。由于期权的潜在盈利和亏损不对称,买入期权合约的最大损失仅限于支付的权利金,因此,当行情走势对持有的现货头寸不利时,现货市场上的亏损会被期权市场上的盈利所弥补,而当行情走势对持有的现货头寸有利,现货的收益超过权利金成本时,期权套保组合就能够赚取额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