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险股为何跌跌不休
(小尘4x/图)
以大白马、高成长为标签的保险股似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至少资本市场是这样认为的。
据保险概念板块(BK0474),该指数已从2021年年初的1500余点左右跌至1045点,跌幅达30%。该板块囊括了国内六家上市保险公司,其中个股半数跌幅超过20%,个别股票甚至下跌近40%。
保险行业正面临一场艰难转型。传统的保险代理人销售被逐渐淘汰,改革带来的阵痛正体现在险企的大数据上,上半年的保险不好卖了。
更何况,一些险企短期投资失利,又叠加整个投资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等因素,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难以维持往年的优势。
2020年起,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开始推广代理人升级计划。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已有超20家保险公司发布了代理人精英项目。“精英”背后的隐含意义,是对原销售体系的升级或者说淘汰。五大险企一季度报披露,险企代理人规模较年初缩减超13万人。
这些精英项目的关键词多为“年轻化”“高素质”“中心城市”等。“新的代理人中很多都是硕士学历,甚至海归也有不少。”担任某大型险企区域市场总监的唐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所在的团队从2020年就开始了分层合并。
以往保险销售有“双臂”,一是营销队伍,也就是常见的代理人渠道,二是银行保险代理渠道。相比银保渠道,大型险企更愿意自建庞大的代理人队伍。唐风解释,主要是因为长期类的寿险产品设计较为复杂,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更有利于沟通产品细节。
但早年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险企对规模的过分追求,都导致了保险销售为市场诟病。“ 社会 投诉”成了行业摘不了的标签,外加互联网渠道的冲击,整个市场的底层逻辑也在发生变化。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新生代保险代理人现状调研报告》,寿险行业的客户越来越年轻化,90%以上的客户为45岁以下,92%的90后有 健康 支出,且年保费支出已经超过3000元。
“年轻人更愿意花钱买保险了,但手机是首选渠道,大量同质化严重的产品不好卖了。”唐风说,尤其是近两年的“百万医疗”“惠民保”等网红型产品出现,这类更注重保障功能而非投资功能的基础产品大量占据了中低端市场。
为了应对变化,保险公司也开始对业务员进行调整,团队向年轻化、高学历转变,以适应客户群体的变化。“以后中低端的产品主要通过互联网渠道,一线城市的中高端市场会是长期类寿险的主要战场。”唐风预测。
人口红利消失,以往的人海战术难以为继,代理人员结构随着业务逻辑的改变出现转变。但转型过程中,阵痛开始显现。
“行业苦代理人久矣,大家都知道长痛不如短痛。”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向南方周末记者感叹,然而上市公司因为股东利益诉求,难以下定改革决心。
以拥有“百万代理人”之称的中国平安(601318.SH)为例,2019年3月末,公司的代理人数量为131万人,而到了2021年同期只剩下98万人。
清退30万人的代价,是同期公司新增保单业务量比2019年减少近10%,这在仍在上升的保费规模数据面前异常“扎眼”。
在唐风看来,这种低效清退的“副作用”就是销售下滑,“大家都知道应该这么做,可都怕业务下滑迟迟不想这么干”。
投资者也看到了这一点。
“你重叠这些保险股的K线,就能看到业务保费增速的下滑,几乎和股价下跌是同步的。”北京东方引擎资本创始合伙人吕晗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吕晗曾在多家保险资管公司负责投资决策。
2020年11月,几乎上市险企的股价都达到了近几年的 历史 高位。因为受2020年疫情影响,各大公司提前开始布局下一年的开门红产品。业内将一季度的产品销售称作“开门红”,是行业每年经营布局的重点之一。
2021年2月是监管部门对新旧重疾险定义的换挡期,旧产品即将“停售”成为最好的“噱头”,各大公司都加大了宣传力度和渠道的铺开,整个行业沉浸在一种“谨慎乐观”的气氛中。
但到了3月,行业单月保费竟然同比下跌3.3%,出现了2020年疫情后首次负增长。之后的业务量更是“一泻千里”,4月、5月的负增长还在持续扩大。
截至7月中旬,据南方周末记者粗略计算,6家上市险企的总市值已经蒸发了近万亿元。
险企们运气不佳,行业转型才刚刚开始,又迎来了一轮全球利率下调。
全球各国维持低利率是为了刺激经济恢复,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并非好消息,因为这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投资收益。
如果对比A股申万宏源28个一级行业指数,非银金融板块的表现是倒数第一,而在非银机构中,保险又是垫底。
秦明从2020年就观察到,几乎每家券商针对保险的研究报告都会加上一句提示“注意利率风险”。秦明在上海的一家券商研究团队担任非银金融机构分析师。
秦明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利率长期走低意味着固定收益投资(如债券)和非标投资(如地产)都不会太好,而这正是保险资金投资的两大重点。
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三差”,分别为费差、死差以及利差。费差可以理解为险企经营方面产生的利润,死差是保险赔付小于预期产生的利润,利差则是险企用保费投资产生的收益。
通常险企的盈利方式是,尽量降低运营成本(费差)和事故赔付率(死差)来提高负债端的利润,同时加大投资端(利差)的盈利。将这一模式用到极致的要属“股神”巴菲特,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将公司保费(也被称作浮存金)作为本金,进行全球化投资。
但看似便宜的资金也有很大的限制。一是对风险把控要求高,大部分资产不能投向波动很大的领域,所以险企很大一部分投资了国债市场,低利率环境下,国债收益同样很低,险企的这部分收入自然下滑。
对险企挑战最大的是在另类投资领域,也就是商业地产市场。商业地产因每年能获得稳定租金,和险企经营周期相当吻合。“(地产)与保险公司就是‘天生一对’。”秦明说。
这条在全世界通用的投资理念却在中国发生了些许“异化”。一是部分险资可能以名股实债的方式投资地产项目,表面是股权投资,实际却通过各种附加条款变成房企的债权投资。
二是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国内险企依赖利差作为收入来源。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近10年来,保险公司平均年化投资预期收益率达5.57%,是保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利率走低时,会导致利差部分利润大幅度减少,为保险公司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尤其在当前对房地产行业去杠杆的大环境下,资金高度集中在地产行业的险企可能被爆雷的房企伤害,不排除险企进入买了爆雷、爆雷还得买的死循环。
2021年2月,房企华夏幸福(600340.SH)发生违约,公司总共负债2100亿元。同属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资管曾于2018年投资华夏幸福成为二股东,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兄弟公司中国平安的投资委托金。因受债务波及,中国平安不得不在2021年4月份为其计提拨备了182亿元偿还债务。
吕晗预计,平安很可能通过3—4年来完成一部分的债务重组,虽然几百亿对集团整体影响不算太大,“但182亿明显是不够的”。
中国平安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总投资版图约为3.74万亿,其中涉及房地产的股权投资约为1000亿,不动产公司债券也有不到1000亿。同期,公司年利润超过千亿。
不只平安投资了多家国内地产公司,几乎所有险企都或多或少涉及房地产投资。“投资房地产不是一笔坏的买卖,但你投1000块挣钱很容易,投1000个亿就很难。”吕晗说。
(应受访者要求,唐风、秦明为化名)
B. 非银金融龙头股有哪些
601601中国太保、600621华鑫股份、601628中国人寿、600053九鼎投资、600783鲁信创投、601319中国人保、002647仁东控股、601336新华保险、601881中国银河、601198东兴证券、600291西水股份等。
【拓展资料】
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成为龙头股的依据是,任何与某只股票有关的信息都会立即反映在股价上。
要炒作龙头股,首先必须发现龙头股。股市行情启动后,不论是一轮大牛市行情,还是一轮中级反弹行情,总会有几只个股起着呼风唤雨的作用,引领大盘指数逐级走高。要发现市场龙头股,就必须密切留意行情,特别是股市经过长时间下跌后,有几个股会率先反弹,较一般股要表现坚挺,在此时虽然谁都不敢肯定哪只个股将会突围而出,引导大盘,但可以肯定的是龙头就在其中。因此要圈定这几只个股,然后再按各个股的基本面来确定。由于中国股市投机性强,每波行情均会炒作某一题材或概念,因此结合基本面就可知道,能作为龙头的个股一般其流通盘中等偏大最合适,而且该公司一定在某一方面有独特一面,在所处行业或区域占有一定的地位。如“四川长虹”之所以能占据龙头地位,因为其在家电行业具有领先地位,“深发展”是第一家上市商业银行,“东方明珠”、“电广传媒”具有有线网络的优先地位,而“综艺股份”和“上海梅林”具有实实在在的网站。“虹桥机场”和“清华同方”,虽具有成为龙头的潜质,却没有非常专业的地位,很难成为实际的龙头,而“中关村”是提供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公司,具有真正的龙头风采。因此,确认某股能否成为龙头,一定要判断该股在其所属的行业或区域里是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C. 基金持仓概念股有哪些
找到你想要看的股票,然后按F10,里面股东分析里就有基金持股。
D. 非银金融股票有哪些
对于家用电器、医药生物、休闲服务、计算机这四大行业来说,结合近期市场表现、券商研报来看,医药生物板块中的绩优蓝筹股较为值得关注。板块大幅回调后可重点配置以下品种,进军康复领域的龙头华邦健康(9.05 -1.31%,买入)、有营销模式变化的OTC企业(仁和药业(6.88 -1.01%,买入)、片仔癀(47.00 -1.03%,买入)等)和经营趋势向上的药企(精华制药(25.73 停牌,买入)、莱美药业(28.85 -1.70%,买入)、亚宝药业(10.39 +0.00%,买入))、诊断试剂类生产商(西陇科学(27.75 -1.87%,买入))和医疗服务龙头(爱尔眼科(27.94 +0.72%,买入)、和佳股份(13.02 +0.15%,买入)、华邦健康)。
从上述446只绩优股市场表现来看,中环股份(7.84 -0.63%,买入)(-74.27%)、信雅达(46.23 停牌,买入)(-72.29%)、积成电子(15.01 -1.25%,买入)(-71.68%)、江苏有线(13.22 -0.08%,买入)(-69.79%)、数字政通(17.77 -0.78%,买入)(-69.78%)、歌华有线(13.80 -0.29%,买入)(-69.41%)等6只个股自去年6月15日以来调整幅度在70%左右及以上,超跌明显,另外,赢时胜(58.3 停牌,买入)、卫宁健康(27.99 +1.41%,买入)、万达信息(22.86 -1.21%,买入)、怡亚通(24.06 -0.78%,买入)、翰宇药业(16.59 -0.06%,买入)、沃华医药(14.64 -0.68%,买入)、海得控制(21.85 -3.02%,买入)、永贵电器(18.69 -1.27%,买入)、石基信息(66.85 -1.68%,买入)、鼎汉技术(17.50 +1.33%,买入)和华东电脑(31.34 -1.04%,买入)等
E. 想买点股票,那买什么股票好点请问2020年最有潜力股
推荐购买的股票如下:
1、银行:7只股票
市场层面的确定性来自经济与政策之间的相机抉择效应,银行基本面的确定性来自资产质量的韧性和盈利增速的稳定。
投资节奏上建议关注:经济预期→政策调整→信用预期→基本面的传导链条,二季度之前看相对收益、之后看绝对价值。商业模式溢价+低估值反弹。2020年市场或延续今年的波动特征,归因于经济预期、政策预期和基本面预期的变化、联动和演绎。
2、非银:9只股票
面对2020年前所未有的宏观环境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具备好的商业模式和国际一流的管理团队,并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保驾护航之下,才有望穿越周期,有机会迈向未来。
风物长宜放眼量,建议长期关注友邦保险、香港交易所、中银航空租赁。2020年建议关注中国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远东宏信、中金公司、华泰证券H股。
3、制造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球25%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未来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向制造强国转变将是明确方向。其中,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是关键,一方面看新兴产业培育,例如:泛在电力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
另一方面看新技术、新业态对于产业的改造提升,例如:家电行业的数字化和渠道变革,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等。同时,伴随行业格局优化,预计将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企业,例如:家电、商用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动力锂电池、光伏等。
(5)2020年非银金融股票扩展阅读:
选股票技巧
股票在进行投资时有很多选择的技巧,不同的技巧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使用一个技巧选股时还要注意其它方面对股票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选股投资时不能依靠单一的技巧进行选择,必须通过多个方面的考察进行选股。
在选择一只股票时首先要了解这只股票的基本面。比如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体制、人才构成等各个方面,这里要特别注意上市公司的年报和最近几个季度的盈利情况。
在选择股票时还要注意股票所属的行业,知道什么行业在未来上涨的空间比较大或者被炒作的可能性比较高,只有这样的股票才有巨大的上涨空间,在投资者买入后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
投资者在投资股票时需要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否则不要买卖股票。而且在投资股票时要知道自己面临的风险。投资股票发生亏损的可能性非常高,为了在亏损后不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最好使用个人的闲钱进行投资。
F. 七大券商周三看好的七大板块
2021下半年电子行业投资策略:5G产业强者恒强 聚焦国产化
类别:行业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骆思远/杨海燕/任慕华/袁航 日期:2021-06-22
主要内容
1. 景气周期向上, 8寸晶圆持续满载
2. 手机--华为销量下降,三星逆势增长
3. 疫情过后5G 担纲重责大任,模组化趋势不减
4. 先进制程、5G、服务器,仍为未来明确方向
5. 中游景气行业:半导体显示
6. 结论:重点方向及标的
硅材料--立昂微、神工股份、沪硅产业(12寸硅晶圆国产化率提升)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股份(日本信越KrF光刻胶断供,加速材料国产化进程)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晶圆厂加速扩张,带动国产设备需求)面板产业链:京东方A、三利谱(面板供给集中,价格提升,上游业绩亦逐步兑现)Mini LED--三安光电、聚飞光电、利亚德(Mini LED产业化元年,上中游企业率先受益)SiP/AiP--长电 科技 、环旭电子、立讯精密(高频5G 频段创造半导体先进制程需求)工业类PCB及老牌覆铜板--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生益 科技 、建滔积层板(港股)海外设厂--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环旭电子、歌尔股份、智动力(国内产业链破损,加速海外设厂,母公司以海外子公司为主)
复合材料机壳-- 领益智造、智动力、通达集团(港股) (5G趋势下,对机壳材料提出新要求)
汽车 行业跟踪点评:5月新能源 汽车 维持高增长 渗透率进一步上升
类别:行业 机构: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秀瑜/刘兴文 日期:2021-06-22
事件:
近期中汽协发布5月 汽车 产销数据。2021年5月乘用车销量164.6万辆,同比下降1.72%,环比下降3.4%;2021年1-5月乘用车累计销量843.74万辆,同比增长38.07%。
点评:
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和环比小幅下降。2021年5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61.66万辆和164.6万辆,分别同比下降2.7%和1.72%,分别环比下降5.67%和3.4%;与2019年5月数据相比,分别下降2.63%和1.65%。2021年1-5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828.5万辆和843.7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9.07%和38.07%;与2019年1-5月数据相比,分别增长39.12%和38.12%。5月份豪华车销售26万,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2%,相对2019年5月增长45%。自主品牌销售60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3%,相对2019年5月增长12%。主流合资品牌销售78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相对2019年5月下降1%。
新能源 汽车 市场继续强势增长。2021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0.4万辆和20.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71.06%和175.58%,分别环比增长0.44%和5.92%;与2019年5月数据相比,分别增长102.06%和113.47%。2021年1-5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1.48万辆和89.82万辆,同比增长244.76%和244.99%;与2019年1-5月数据相比,分别增长107.39%和111.05%。5月新能源车国内渗透率达11.4%,较上月提升1.3pct;1-5月渗透率为9.4%,较1-4月提升0.4pct。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4.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0.8%;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1.7%。
重点车企销量分化,新能源车企整体造好。5月,比亚迪销量4.63万辆,同比增长45.49%;长安 汽车 销量18.45万辆,同比增长6.01%;长城 汽车 销量8.7万辆,同比增长6.18%;广汽集团销量17.68万辆,同比增长6.75%;上汽集团销量40.67万辆,同比下降14%;吉利 汽车 销量9.62万辆,同比下降12%。新能源车企中,特斯拉中国、比亚迪新能源、蔚来、理想、小鹏、哪咤、零跑的销量分别为3.35万辆、3.28万辆、6711辆、4323辆、5686辆、4508辆、3196辆,分别同比增长202%、190%、95%、101%、483%、551%、1226%,环比增速分别为29.5%、28%、-5.51%、-22%、10.5%、12.28%、15.38%。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汽车 产销量低于预期,竞争加剧,贸易摩擦等。
有色行业周报:中下游扩产印证需求旺盛 锂资源稀缺性加剧
类别:行业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曾智勤 日期:2021-06-22
核心观点
产业链中下游大幅 扩产,锂资源中长期供需缺口料进一步扩大。近期多家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密集宣布扩产计划,如6 月17 日天赐材料公告披露年产15 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下游三星SDI 亦有报道称计划投资2000 亿韩元扩大其马来西亚锂电池工厂产能。锂电中下游迎来扩产潮,侧面印证需求旺盛,而产业链高景气度有望向上传导至资源端。考虑到锂电中下游环节扩产周期多为1 年-1 年半左右,上游资源扩产周期则通常长达数年,且爬产周期较长。中长期看锂资源增量尚难以匹配快速扩张的下游需求,供需错配或加剧,推动锂价上行超预期。
新能源车政策力度有望持续超预期。第11 届中国 汽车 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建议延长新能源 汽车 购置税减免政策,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则表示,未来将同各相关部门就中国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有关问题着力提出解决方案,助推 汽车 产业升级与发展。我们认为新能源车作为未来最具确定性和成长性的赛道之一,有助于中国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目前欧美各国正逐步加码新能源车补贴及基建投入,国内产业支持力度亦有可能强化。全球政策共振下,新能源车有望加速渗透,带动锂需求持续升温。
氢氧化锂价格预计继续上攻,碳酸锂价格有望重回升势。1)氢氧化锂供需矛盾激化,库存水平持续走低,预计涨势持续。近期下游高镍需求旺盛上扬,冶炼厂基本处于满产状态,货源紧张局面持续,据百川盈孚统计本周库存水平进一步下降3.4%至1176 吨。考虑到短期氢氧化锂产能增量有限,下游三元材料需求快速扩张,预计价格涨势将延续。2)碳酸锂需求端边际改善,供给端或难有增量,价格或将重回升势:①需求方面,随着氢氧化锂快速涨价,市场苛化做氢氧化锂的碳酸锂采购量有所增加(国内现有苛化产能约3.5 万吨),有助于修复碳酸锂-氢氧化锂价差。叠加3C 需求旺季即将到来,碳酸锂需求正在边际改善;②供给方面,本周碳酸锂产量环比+1.03%,增速较上周下滑3.68pct,且预计贸易商抛货接近尾声+SQM 等企业清库即将结束,未来碳酸锂供需或再度抽紧,价格重回升势。
锂矿短缺加剧背景下,把握原料端的价值重估机遇。锂精矿相对锂盐滞涨明显,后续补涨动力充足,而锂资源自主可控目标下,本土锂资源价值重估或将加速。相关标的:融捷股份、科达制造、天齐锂业、江特电机、赣锋锂业、永兴材料、藏格控股、盛新锂能、雅化集团、天华超净、中矿资源等。
风险提示:供给超预期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0年券商经营排名信息披露 把握财富管理主线
类别:行业 机构: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志鹏 日期:2021-06-22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
上周沪深300 下跌2.34%收5102.47,非银金融(申万)下跌2.69%,跑输大盘0.35 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28 个子行业中排第18 名。其中多元金融板块跌幅最小,下跌0.58%;其次是券商板块,下跌1.08%;保险板块则下跌5.57%。个股方面,上周券商板块中南京证券涨幅最大,上涨10.72%;而保险板块中西水股份涨幅最大,上涨14.34%;多元金融板块中ST 岩石上涨27.09%,涨幅最大。
券商:
上周沪指震荡上涨收于3525.10,一周下跌1.80%。非银金融指数下跌2.69%,申万券商指数下跌0.93%。就全年来看,沪指上涨1.50%,非银金融行业指数下跌15.53%,相对涨幅为-17.03%。目前券商行业估值为1.72 倍,较5 月底下降。
6 月18 日,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0 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对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各项业务收入等38 项指标进行了统计排名。证券业协会表示,2020 年度证券行业业绩持续改善,达到最近3 年最高水平,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398.15 亿元,同比增长24.93%;实现净利润1707.78 亿元,同比增长39.20%。受益于去年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券商持续发力财富管理业务与去年较好的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投行业务与经纪业务同比增幅显着,分别达到39.76%与 54.82%。目前券商向财富管理转型速度不断提升,下阶段仍需把握财富管理主线。
A 股市场上周震荡下降,股票日均成交金额为9,586 亿元,环比下降2.94%。北向资金一周净流出50.05 亿元,市场交投情绪趋于谨慎。6 月18 日,国联证券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关于设立公募业务部并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议案》,欲获取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拓展资产管理业务范围。今年来,多家头部券商相继宣布设立资管子公司来进入公募赛道,公募业务或成为券商下一个利润增长点。不过对于券商而言,公募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比银行与基金公司,券商不占优势。与私募产品不同,公募产品需要非常高的市场认可度与一定的规模,这对中小券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短期市场走势受情绪影响,但中长期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利好政策的出台落地,券商基本面有望继续改善。推荐龙头券商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
煤炭机械行业:政策不断加码 煤矿智能化改造有望提速
类别:行业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琨/周斌 日期:2021-06-22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当前煤价高位运行,煤企盈利改善,智能化资本开支意愿强烈,在此背景下随着《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等政策不断加码,煤矿智能化改造进度有望提速。当前正处于煤矿智能化改造起步阶段,山西计划于2021年推动10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山东力争2022年实现50%煤矿智能化改造,未来五年仅电液控制系统和软件市场空间就超过500亿元。重点推荐煤机龙头天地 科技 、郑煤机,受益标的智能矿山信息化龙头龙软 科技 。
《建设指南》落地,加速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6月18日,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明确了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总体设计、建设内容,有助于全面规范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同时提出:1)晋陕蒙等大型煤炭基地全面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2)中东部矿区实现减人、增安、提效;3)云贵基地尽快实施智能化改造;4)新建煤矿需先行开展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
首批行业标准将落地,确保智能化技术在煤矿有效应用。2021年5月,中国煤炭学会审核通过了首批49项煤矿智能化标准研制项目,标准对于行业有序、高效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提升智能煤矿渗透率。 未来五年有望改造3000个工作面,对应电液控制系统、软件市场空间300、220亿元。2020年智能采掘工作面达到494个,2022年底至少完成1000个,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未来五年改造工作面数量有望达到3000个。根据兖矿集团测算,投资里面大概有20~30%的水平是属于智能化改造升级,按照单工作面电液控制系统1000万价值量、智能开采软件系统750万价值量测算,未来五年电液控制系统、软件系统市场空间分别超过300亿元、220亿元。
风险提示:煤矿智能化改造进度不及预期
批零贸易业行业:植发行业爆发、三强争霸
类别:行业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越男/陈笑 日期:2021-06-22
摘要:国内毛发医疗服务向超千亿级别市场进发,植发医疗/医疗养固服务市场规模未来10 年CAGR 望达19/29%,龙头市占率提升。
头等大事日益升级,脱发普遍化/低龄化成为趋势。1)因生活压力增加/作息不规律等,脱发普遍化/低龄化成为趋势,据国家卫健委,国内脱发人群超2.5 亿人(男性1.63 亿+女性0.88 亿)即每6 人中有1 人脱发,30 岁前脱发人口比例达84%,60%的人在25 岁出现脱发现象较上一代人提前20 年;2)随颜值经济/ 养生 理念盛行,植发/养固重要性日益提升;3)毛发医疗依据是否进行手术分为植发与养固;植发又称头发移植,是通过特殊器械将头发毛囊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完整提取或仅提取毛囊单位,然后移植到需要的位置;4)国内植发行业自1997 年起步,2016 年起随加强自研/国际交流/营销推广等迈入加速发展期,过去5 年植发/养固服务市场规模CAGR 分别23/25%。
植发行业向超千亿级别市场进发,但目前渗透率仍较低。1)植发行业产业链分上/中/下游,上游为植发器械/耗材等生产商和经销商,中游为植发机构/电商平台等,下游为终端消费者;2)植发行业销售推广开支占比高(雍禾医疗2020 年占比47.6%),渠道分线上占比70%/线下30%;3)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 年国内植发服务市场规模达134 亿元,到2030 年将达756 亿元CAGR 为19%;2020 年国内养固服务市场规模达50 亿元,到2030年将达625 亿元CAGR 为29%;2020 年国内进行的植发手术仅为51.6 万台,渗透率为0.21%仍较低;4)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建立行业营销规范/一站式服务/推广新技术/消费群体快速增长/消费者教育及品牌知名度提升/向低线城市渗透等。
雍禾医疗作为行业龙头收入利润保持高增长,碧莲盛、大麦微针蓄势正发。1)竞争格局为全国民营植发机构23.9%/其他民营植发机构45.6%/美容机构植发部门15.7%/公立医院植发科14.8%;2)2020 年雍禾医疗市占率为11%,按2020 年植发医疗服务收入14 亿元/患者人数5.1 万人/医疗机构数48 家/注册医生189 人等指标均位列第一;2018-20 年营收CAGR 高达32%/归母净利高达75%/2020 年毛利率75%净利率10%;3)碧莲盛深耕无痕植发,在32 个城市建立连锁医院;大麦微针以植发养固为核心商业模式建立起“植养固一体化”的优质产业链。
风险提示:行业技术迭代,海外机构进入,政策风险等
科技 及智能设备产业链日报:航空航天与国防Ⅲ指数涨幅超4%
类别:行业 机构: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孙灿 日期:2021-06-22
每日点评
6 月21 日上证指数上涨0.12%,沪深300 下跌0.24%,创业板综上涨1.44%,中证1000 上涨1.52%。Wind 11 个一级行业分类中,信息技术指数、工业指数和电信服务指数、分别实现1.55%、1.08%和-1.44%涨跌幅,分别排名第1 位、第3 位和第11 位。
科技 及智能设备产业链涉及的11 个Wind 三级行业分类中,排名前三的板块是航空航天与国防Ⅲ指数,软件指数和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指数,分别实现了4.05%、1.98%和1.77%的涨跌幅;排名后三的板块是多元电信服务指数、媒体Ⅲ指数和互联网软件与服务Ⅲ指数,分别实现了-1.44%、-0.35%和0.17%的涨跌幅。
航空航天与国防Ⅲ指数板块中今日有3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为晨曦航空、爱乐达和新研股份,涨跌幅分别为20.00%、17.36%和12.43%;排名后三的股票为*ST 华讯、星网宇达和景嘉微,涨跌幅分别为-0.55%、-0.18%和-0.01%。
软件指数板块中今日有4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涨停的股票分别为科蓝软件、完美世界、中科软和ST 运盛;排名后三的股票为豆神教育、蓝盾股份和*ST长动,涨跌幅分别为-4.40%、-3.92%和-3.23%。
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指数板块中今日有2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为力源信息、九联 科技 和汉威 科技 ,涨跌幅分别为20.08%、17.14%和14.53%;排名后三的股票为正业 科技 、拓邦股份和锐明技术,涨跌幅分别为-6.71%、-5.92%和-5.43%。
多元电信服务指数板块中今日无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为中国卫通、二六三和线上线下,涨跌幅分别为1.59%、1.57%和1.05%;排名后三的股票为鹏博士、中国联通和南凌 科技 ,涨跌幅分别为-2.34%、-1.99%和0.04%。
媒体Ⅲ指数板块中今日有2 只票涨停,无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为ST 北文、ST 龙韵和因赛集团,涨跌幅分别为5.08%、4.98%和4.17%;排名后三的股票为中南文化、中视传媒和华凯创意,涨跌幅分别为-3.83%、-2.16%和-2.12%。
互联网软件与服务Ⅲ指数板块中今日有2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为金财互联、*ST 众应和吴通控股,涨跌幅分别为10.03%、4.82%和4.60%;排名后三的股票为迅游 科技 、号百控股和ST 高升,涨跌幅分别为-2.86%、-2.33%和-2.17%。
行业要闻
国内首条!江苏建成支持无人驾驶未来高速
据媒体报道,江苏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全国首条未来高速公路正式建成。
车路协同系统可与车载终端实时进行道路信息交换,支持无人驾驶;车道级雾天行车诱导系统,可探测车辆后方距离,以红灯显示警示区域,提醒后车保持距离。
作为全国首条“未来高速”,它借助5G 通信技术,推进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高速公路建设深度融合,建立全息感知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让道路变得更加智慧聪明。
专家表示,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实现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而推动先进信息技术应用,需逐步提升公路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行管理等混合基础设施的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水平。(物联网世界)
Canalys:2022 年5G 手机出货量将首次超过4G 手机市调机构Canalys 近日发布最新预测,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增长12%,出货量将达14 亿台,其中5G 手机占比将达43%,这一数字在2022 年将提高至52%,同时意味着5G 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4G 手机。
Canalys 研究经理本 斯坦顿(Ben Stanton)表示,“智能手机行业的恢复能力令人难以置信。”“5G 手机的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占全球出货量的37%,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43%(6.1 亿部)。”
据其分析,5G 手机强劲出货量将由供应商激烈的价格竞争推动。许多供应商牺牲部分功能,如显示或电源,以适应5G 设备尽可能底的价格。到今年年底,32%已出货的5G 设备价格将低于300 美元。“大规模采用的时候到了。”
然而,零部件供应瓶颈将限制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潜力。斯坦顿表示,订单正在增加,而整个行业都在争夺半导体,每个品牌都会感受到压力。
Canalys 移动副总裁Nicole Peng 则表示,另一个限制因素是定价。“随着芯片、内存等关键零部件价格上涨,供应商必须决定,是消化这些成本,还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由于LTE 芯片的限制,这将给低端市场带来挑战,而低端市场的客户对价格尤其敏感。智能手机供应商必须考虑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在受限制期间降低低端产品组合的利润率预期,否则就有可能把市场份额让给竞争对手。
同时,疫情带来了永久性的变化,这将塑造 社会 和智能手机市场的新常态。斯坦顿补充说,“疫情期间,渠道必须转变,否则就会死亡,这就迫使创新。”
发达国家的网上购物激增,这迫使零售商重新评估他们的线下渠道。
疫情推动的创新,如统一库存和 汽车 配送,正在帮助零售商转向统一的全渠道愿景。集中采购还将赋予该渠道更多与智能手机品牌谈判的权力,并可能导致一些零售商试图绕过分销渠道,建立新的直接关系。(C114 通信网)
公司动态
格力电器(000651):公司发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显示拟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 人,资金规模不超过30 亿元,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已回购的股份,股票规模不超过10,836.58 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80%,本次员工购买公司回购股份的价格为27.68元/股,等于公司依据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回购部分 社会 公众股份方案的议案》所回购股份均价的50%。
中环股份(002129):公司发布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显示本次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为34 人,包括公司公告本计划时在公司及子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等。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新股,拟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485.68 万份,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16%,本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30.39 元/股。激励计划的有效期自股票期权授予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36 个月,按50%、50%的比例分两期行权。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贸易冲突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风险等。
G. A股数据密码:大金融被爆买!王亚伟、淡水泉调研忙不停,4月底牌大曝光
上周末,“央妈”放大招!
时隔12年,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上一次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可见是史上罕见的。
另外,年内第3次降准,释放4000亿长期资金,年内累计投放1.75万亿资金。
近一个多月,虽然外围市场险象环生,美股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巴菲特抄底抄到“半山腰”,败走达美航空......但A股沪指在3月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强。而从有“聪明钱”之称的北向资金来看,近9个交易日里,累计净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在4月3日央行公布两大重磅利好的影响下,4月A股是否现转机?
关键要点梳理:
1,北向资金: 多次精准抄底逃顶, 先知先觉,其有“聪明钱”之称,逆势吃进的个股尤其需要重视 。 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678.7亿元,但有近30只股被大幅加仓。
2,重要股东增减持: 上市公司董监高、产业资本无疑最了解上市公司。 3月大金融是被增持重点领域。有知名私募称,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为100%。
3,大宗交易: 机构专用席位无疑是研究重点,因其大多崇尚价值投资。 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4,融资融券:3月,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1亿元,9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0%。
5,主力资金流向: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了三类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净流入超过1亿的个股达40多只。
6,机构调研: 除了季报、半年报、年报, 调研是提前了解机构动向的重要窗口 。 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等顶级私募则与众不同,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3月北向资金狂甩678亿元, 29只股被大幅加仓!
3月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海外主要股指都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美股更是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历来受外盘影响较大的北向资金也在3月选择了暂避风头。
据Choice数据统计, 今年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 678.7亿 元,创下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出之最。而与此同时,3月南向资金却大幅净流入 1263亿 元。这一减一增让A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血”。
自从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在随后5年多的时间内,北向资金在其中的11个月出现过单月净流出。不过 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超百亿的情况只发生过 6次 ,而上一次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A股超500亿元的还发生在2019年5月,当月净流出规模为536.7亿元。
虽然3月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出让市场感到了一些错愕,不过从 历史 上看每逢北向资金单月出现百亿规模的大幅净流出,却有一定概率对应的是A股的阶段性底部,比如2019年5月、2018年10月。
对照沪指的走势图,再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北向资金大部分时候卖出时机还是精准的,其有“聪明钱”之称,如2015年4月净流出35亿元后,2015年5月沪指小涨3.83%,2015年6月沪指见到5178点的 历史 大顶。2015年10月、11月、12月连续三个月净流出,2016年1月沪指大跌22.65%。2019年4月、5月净流出后,沪指进入横盘震荡几个月。2018年10月净流出105亿元后,随后沪指在2019年1月初二次探底成功后才最终见底。2018年2月净流出26亿元,沪指随后下跌到2018年年底。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3月北向资金创纪录的净流出678.7亿元,加上海外疫情数据持续飙升,新增确诊病例数据何时拐头,美国失业率飙升,美股是否展开第二波杀跌,这些都有待观察,因此4月A股是否见底,目前来看难以预测。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今年3月北向资金罕见地净流出A股678亿元,不过仍然有一些A股在3月被北向资金逆势加仓。而且, 近9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
Choice数据显示,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有436只A股得到了北向资金的逆势增持,占到所有沪深股通个股的34%。在这436只A股中,有22只A股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在100%以上,其中粮价上涨概念股苏垦农发期间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更是高达1300%,位居所有A股之首。从盘面上看,苏垦农发股价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表现较为抗跌。然而,从北向资金的持股情况来看,外资并没有打算继续加仓,在3月23日见到北向资金对苏垦农发持股比例的年内高点后,北向资金便开始逢高减仓,到4月1日,北向资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0.77%。
而3月份,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显着增长的个股有29只。
从上述个股来看,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深信服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成长空间不断打开。2019年公司重新调整业务架构,发布深信服智安全、云计算,新IT三大业务品牌,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云网端的安全及安全服务;二是基于超融合技术构建的私有云、托管云和混合云;三是基础架构业务则包括桌面云、SD-WAN、应用交付和企业级分布式存储EDS。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是公司创新能力的体现,随着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公司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而对于凯利泰,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公司是国内脊柱微创治疗龙头,公司于2018年并购Elliquence的成长空间广阔。
银行板块多数破净, 确定性机会是100%?
3月A股市场出现调整,海外局势一直牵扯着投资者的心。 从重要股东增减持来看, 产业资本对后市分歧仍然较大 ,但也有一些公司开始喊话增持,稳定市场信心。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3月A股市场一共公告发生了2703笔减持,485笔增持,减持与增持的比例为5.57:1(按照公告日期)。
大金融是近期被增持重点领域。3月23日至24日,招商银行行长等10名董监高增持招行A股41.99万股,合计金额约1282万元。
兴业银行25日晚间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2020年3月23日至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共计177.9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5元至15.79元。
此外,中国平安3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20年度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于2月底完成股票购买,累计成交金额约为46.27亿元,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316%。成交均价约为80.17元/股。
大金融的估值一直是市场的热门话题。 银行板块已经多数破净。 兴业银行3月31日收于每股15.91元,而其去年三季报的每股净资产达到23.38元,市净率仅为0.68倍。招商银行因为其零售银行的领先优势,市场给予了估值溢价,目前市净率约为1.4倍。
招行和兴业银行都在2月和3月出现一波下跌。招行1月曾经创出每股40.16元的 历史 高点,但3月19日最低跌至每股28.71元,区间跌幅达到28.51%。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后,招行和兴业银行的二级市场股价均有所企稳。3月25日至4月2日,招行股价温和上涨超过2%,同期兴业银行涨幅超过3%。
但增持更早的中国平安则没那么好运。3月以来,海外疫情不断升级,中国平安又遇到汇丰银行暂停派息的利空。3月23日中国平安A股最低跌至66元,上述2月底完成增持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最高浮亏率约为17.65%,最高浮亏金额超过8亿元。
从 历史 经验来看,大金融板块的贝塔属性较重,即大部分时候以跟随市场为主。但由于股息率较高、业绩可预见性等因素,更多受到长期资本青睐,且负面消息有时候会提供很好的买入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的中国平安。当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银行巨亏228亿,其A股股价一度跌破20元大关(不复权)。12年过去再回头看,当时的巨坑是中国平安12年长牛的起点。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多次看好银行股,曾在2月下旬表示,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是100%。因为在中国,如果银行业都没有投资价值了,那整体的经济怎么可能好起来呢?做投资我们看重的就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永远是人性的一部分,不会改变。
3月中小创是 大宗交易 高折价率的主力, 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3月一共22个交易日,发生了2075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480.50亿元。其中195笔溢价成交,299笔平价成交,1581笔折价成交。
3月31日大宗交易单日成交井喷,达到68.58亿元,占全月成交金额的14.27%。但当日溢价成交金额仅仅1120万元,占比0.16%,为当月最低。溢价成交最高的一天是3月23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14.51亿元,其中溢价成交8.74亿元,占比高达60.24%。溢价成交占比第二高的是3月11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38.46亿元,其中溢价成交20.78亿元,溢价成交占比达到54.03%。3月6日发生了35.45亿元大宗交易成交,其中溢价成交14.27亿元,占比为40.26%。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溢价大宗交易较高的交易日,往往市场表现偏弱。3月23日,沪指下跌3.11%;3月11日,沪指下跌0.94%;3月6日,沪指下跌1.21%。
3月溢价率最高的一笔大宗交易是3月9日的乐凯新材。当天乐凯新材以每股17.76元成交了75.13万股,成交金额为1334.31万元。买方为华泰证券北京西三环国际 财经 中心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金财富合肥长江中路证券营业部。乐凯新材3月9日收盘价为15.14元,溢价率达到17.31%。之后乐凯新材随大盘下跌,3月31日收于12.93元,接盘方被套27.19%。
折价交易是大宗交易的常态。3月一共有684笔大宗交易折价率高于10%,539笔折价率位于5%~10%之间。折价率不足5%的共有358笔。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
从3月的机构专用席位的操作动向来看,万科A的交易金额较大,卖出61亿元,买入39亿元。从机构专用席位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深信服被买入10亿元,数据中心建设的光环新网被买入4.59亿元,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从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居前的个股来看,万科A、紫光股份、正泰电器卖出金额居前,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医药股被机构卖出,虽然金额不大,如迪安诊断、济川药业、蓝帆医疗、人福医药等。
从机构席位买入个股来看,新基建的 深信服 、光环新网 分别获得10.68亿元、4.59亿元买入,还有就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3月融资余额下降404亿元,融资客狂买74只个股, 9只股融资余额一个月翻倍
3月A股市场震荡显着,上证指数下跌4.51%,振幅达14.84%。在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融资客也趋于谨慎。行业上,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农林牧渔一马当先。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
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融资余额为10474.44亿元,相比2月28日减少了404.58亿元。
从行业来看,3月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分别是农林牧渔(64.67亿元)、建筑材料(4.90亿元)、钢铁(3.43亿元)、休闲服务(2.08亿元)、建筑装饰(1亿元)和纺织服装(0.40亿元)。
16大行业融资净卖出较多,均超过10亿元,其中电子、计算机和非银金融融资净卖出居前,分别达到84.92亿元、46.55亿元和32.42亿元。
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两融策略上,4月首选行业: 汽车 、工程机械、券商。 汽车 的支撑因素在于 汽车 销量增速降幅持续收窄,景气底部反弹上行,目前估值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汽车 消费刺激政策不断出台,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工程机械的支撑因素在于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后续将逐步边际改善。整体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强。逆周期对冲基建政策加码在即,工程机械将受益。券商的支撑因素在于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整体估值合理,安全边际较高。证券行业进入监管红利释放期。
从个股角度来看,虽然两融余额相比2月末下滑,不过仍有562只两融标的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有155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5000万元,74只超过1亿元。牧原股份和新希望3月累计融资净买入分别达35.40亿元和10.76亿元;烽火通信、隆基股份融资净买入均在5亿元以上;此外,正邦 科技 、通威股份、赢合 科技 、鱼跃医疗等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
另外,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截至3月31日,汉缆股份的融资余额达2.3亿元,相比2月末增长了253.62%,增幅居于首位。另外,东湖高新、中通国脉、楚天高速等8只个股的融资余额在3月也增长了100%以上。
从融资净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包括光伏板块头部企业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 ,另外低位股 中航飞机、紫金矿业。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2020年光伏电价政策正式落地。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跌以及新增产能的释放,高成本产能将加速出清。我们认为,头部企业抗风险、运行周转能力相对较强,预计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将优化行业格局、带来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三类股:农业板块成吸金“黑马”, 市场质疑游资爆炒“金健米业们”
今年3月A股市场整体下跌,而主力资金在3月也采取了出货为主的策略。
据Choice数据统计,在今年3月的22个交易日里,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A股的只有5个交易日,且净流入规模都相对较小;其余17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均为净流出,其中3月9日、3月16日两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都接近千亿元。
具体到行业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5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28个申万一级子行业均呈现出主力资金的净流出,其中净流出规模最小的行业为休闲服务行业,而净流出规模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
具体到个股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有多达3429只A股呈现出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A股分别为京东方A、中兴通讯、TCL 科技 、中国平安、东方财富、科大讯飞等,其中京东方A的净流出规模超130亿元。这也与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3个行业相对应,与此同时,这些个股期间内也都悉数下跌。
不过A股从来不乏局部机会。据统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仍然有367只A股获得了主力资金的净流入,其中净流入规模排名居前的个股包括英杰电气、美尚生态、伊利股份、恒瑞医药等。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最近农业股行情的发酵,市场上涌现出了以金健米业为代表的新“妖股”。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4月2日收盘,今年3月下旬以来,金健米业已走出过7个涨停,在最近4个交易日,金健米业更是连拉4个涨停;此外,同期,农发种业、京粮控股等农产品涨价概念股也都已有3个涨停。
他认为,“炒股也要有点底线,在涉及民生的领域还是不能任由游资炒作。”另有投资者感受到,最近周围的朋友问粮价是否会上涨、是否要买米的声音有所增多。
历来,“妖股”的背后总不乏游资煽风点火。据公开信息显示,3月下旬来,金健米业已有7次现身龙虎榜。
据Choice数据统计,3月下旬来在龙虎榜买入金健米业次数较多的营业部包括,长城证券资阳娇子大道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华鑫证券上海红宝石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太原 体育 路营业部、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北京阜成路营业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金健米业近年来的财报来看,游资的这番逆势炒作恐怕与其基本面关系不大。数据显示,从2007年以来的十多年间,金健米业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再度为负值。如果不是总有非经常性收益“调节”利润,金健米业恐怕已成为退市对象。此外, 历史 上,金健米业还曾多次“跨界”其他行业,但大多已半途而废。
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调研忙不停, 行动目标大曝光
近期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从去年开始的 科技 股行情到目前也到了交卷时刻,此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机构开启了“云调研”模式,表现强势的 科技 股盈利能力如何?今年受疫情影响如何?这些问题都是焦点。
而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近一月的机构调研次数为9775次,较前期下降了4869次,降幅为33%,其中创业板的调研次数为3148次,中小板调研次数为4572次。而值得注意的是,主板市场调研1407次,从调研公司来看,近一月调研上市公司186家。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等顶级私募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另外在3月份,万达信息接待了包括安信基金、中银基金、中欧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此外私募领域,包括和聚投资、成泉资本、源乐晟资产、尚雅投资、景林资产、高毅资产等私募的调研。据了解,万达信息是国内领先的城市信息化领域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民生信息化和 健康 城市两大板块,业务辐射医疗、医保、医药、政务等多个行业。中国人寿自入主以来,对公司的业务、财务和管理层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梳理,当前公司各项调整已基本完成。
视觉:刘阳
排版:吴永久 杨诗涵
每日经济新闻
H. 股市中,非银金融指的是什么板块
非银行金融部门以发行股票、债券、接受信贷委托、提供保险等方式筹集资金,并将募集资金运用于长期投资的金融机构。
世界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是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互联网金融、期货和股份制金融部门。
(8)2020年非银金融股票扩展阅读
1、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区别在于信贷业务的不同形式,其业务活动范围的划分取决于国家金融法规的规定。
2、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社会资本流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向最终借款人购买一级证券,发行间接债券,由最终贷款人持有资产。
3、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中介活动降低投资单位成本;通过多元化降低投资风险,通过调整期限结构将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即使资产结构缺乏流动性,也可以自由处置。
4、非银行金融机构吸引大量债权人和债务人进行大规模的借贷活动,可分为以优惠贷款条件形式的债务人利息、以支付利息形式的债权人利息、以优先股利形式的股东利息,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本。
I. 顺周期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1. 银行类的顺周期行业股票龙头包括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
2. 地产类的顺周期行业股票龙头包括万科A、深振业A、中国宝安、沙河股份、招商地产、中粮地产、中航地产、深国商、深圳华强、宜华地产等;
3. 建筑类的顺周期行业股票龙头包括中铁二局、城投控股、南方建材等;
4. 基建类股票的顺周期行业股票龙头包括建筑装饰、工程机械等。
进入11月以来,顺周期板块强势领涨,有色金属指数大涨近20%居首,采掘指数涨逾15%,非银金融、钢铁、银行等指数均涨逾10%。分析人士指出,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顺周期板块有望继续走强。 证券时报·数据宝回溯历史数据发现,周期股行情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近期多家头部券商研报认为周期行情有望演变为中期行情。据此,数据宝梳理出《顺周期成长龙头50强》榜单,以飨读者。
顺周期板块,是近期突然爆火的新名词,与之前的周期板块、强周期板块意思基本一致,顾名思义,指的是在能够经济周期向上的时候,板块业绩也能向上,反之经济周期向下的时候,板块业绩也向下。一般而言,顺周期板块主要包括金融、地产、建材、基建等行业。金融行业包含银行、券商、保险。 板块行情还能否持续,持续多久,可能是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研报称,宏观经济复苏趋势明确,流动性环境亦有利于银行业绩表现,向前看预计A股和H股银行指数未来3-5个季度的上涨空间分别为50%和60%。中信证券认为,复苏交易仍是主线,建议优先配置顺周期和外需驱动型大宗商品,建议坚定顺周期配置,同时A股风格再平衡可能进一步向低估值银行板块蔓延。
本轮行情指数涨幅50%左右,时间8个月左右。不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本轮行情仍有延续可能。中银证券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全球共生模式正在重启,这可能意味着本轮周期行情将更类似于2009年复苏牛。2021年周期股的需求弹性有海外地产和消费的支撑,而供给端较为刚性,行业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中银证券直言,大周期行情将成为2021年市场最具吸引力的板块,建议超配传统周期中的有色、化工、钢铁、煤炭和石油石化,以及大金融的保险、银行及券商。
J. msci中国a50股名单
MSCI中国A50成份股清单
机构要对冲,就需要配置有一定比例的成份股票,这些成份股也基本算是行业龙头了,机构配置后活跃度应该会更高一些。而对于我们散户来说,如果要避免涨指数不涨个股的局面,这些成份股也要多关注。
按行业分类(公司名称后面的数字,表明在指数里所占的比例)
1、电气 设备: 宁德8.41%、隆基5.31%
2、食品饮料:茅台7.46%、五粮液2.86%、汾酒1.28%、海天1.27%、泸州1.07%、洋河0.87%、伊利0.78%
3、银行: 招行4.47%、兴业1.65%、平安银行1.54%、工行1.26%、浦发1.13%、农行0.94%、宁波0.93%、交行0.76%
4、化工:万华3.73%、恩捷2.48%、中石化1.04%
5、电子:立讯3.26%、韦尔2.53%、京东方2.46%
6、休闲服务:中免3.23%
7、汽车:比亚迪2.81%
8、医药生物:迈瑞2.61%、药明康德2.19%、恒瑞1.98%、爱尔1.62%、片仔癀1.37%、智飞1.34%
9、非银金融:平安2.40%、东方财富1.52%、中信1.17%、太保0.85%
10、有色金属:紫金矿业2.24%
11、交通运输:顺丰2.14%、中远1.43%
12、建筑材料:海螺1.83%
13、电力(公用事业):长江1.70%、中国核电0.35%
14、家用电器:美的1.56%
15、机械设备:三一1.50%
16、建筑装饰:中国建筑1.38%
17、地产:万科1.12%、保利0.88%
18、采掘:神华1.01%
19、农林牧渔:牧原0.93%
20、通信:联通0.73%
21、传媒:分众0.63%
明晟A50涵盖了21个行业,前十大成份股分别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隆基股份、万华化学、招商银行、立讯精密、五粮液、比亚迪、京东方和中国中免。
拓展资料
一.msci概念是什么意思
“MSCI国家指数”是由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收集每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发行量、大股东持有量、自由流通量、每月交易量等数据,并将上市公司按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进行分类,在每一个行业以一定的标准选取60%市值的股票作为成份股。
MSCI指数之所以能够获得国际机构法人认同,作为资金配置的参考,主要是基于下列因素:
1、客观性:MSCI在编制指数时,必须先经由专业人士研究各国的政治经济后,依照科学方法进行编制,而且统一各指数的计算公式,让指数之间可以进行长期的绩效比较。
2、公正性:MSCI在编制指数的过程中,保持高度保密;在以后的追踪上,保持高度严谨;在变更计算公式时,保持高度中立,避免资金大量流入该地市场,增添不稳定性。
3、实用性:MSCI在指数编制的计价单位上,除了计算当地货币计价指数外,也会同时编制以美元计价的股价指数,让国际投资人便于比较。
4、参考性:对国际基金经理人和投资机构法人而言,只有建立绩效良好的投资组合,才能打败大盘。
5、机动性:随着公司财务和股价的变动,或者政治经济及法律限制的改变,股价指数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失去参考价值。而MSCI于每季均会对旗下成分股作调整,以避免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