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有哪些实力派股市投资专家
中 国做股市投资方面的专家挺多的,但是真正有实力的,能够叫出名字的没多少,个人觉得弘度财经分析师挺厉害的。
2. 2021年还能继续买基金吗
一、回顾2020:选对行业就是牛市,选错行业就变成熊市
从2020年年初起,股市就变得跟历史有点不一样,不再是同涨同跌。截至2020年12月18日,上证指数上涨11.63%,沪深300上涨22.47%。
如果只看大盘指数,感觉2020年似乎没涨。可是,我们再看看各行业的指数差别:
总之,即便再好的基金,也要在价格合适,或价格较低时买入,才能赚取较多的钱。很多人投资基金都亏钱,原因有很多,即使给你投资标的,你也不一定能赚到钱。说白了,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如果你只是知道一个代码,很有可能投资同一个基金,我投资是赚钱的,你投资是亏钱的。为此,2021年投资之前,一定要先学习,深入了解之后,再去投资。因为没有人靠运气,靠别人推荐,能在长达数十年获得投资成功的。
3. 如何看待节后基金大规模下跌,明星基金经理粉丝后援动摇现象
2021年开年以来新基金发行市场异常火爆,新基金发行规模快速攀升。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新基金发行总规模已跨越7000亿元关口,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基金规模的22%。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春节后首周至少有18只基金进入募集期,这些新基金类型主要以偏股混合型基金、ETF为主。“一日基”、“百亿级”爆款基金频现助推了基金发行市场的火热,背后的最大推动力是偏股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成最大推动力。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与2020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截至2月17日已成立215只基金,合计募集资金达到7075.11亿元,新成立基金数量同比下滑26.37%,募集规模同比增长37.08%。
赵强坦言:“为应对短期大额申购和赎回基金,基金经理不得不‘抱团’大市值、高流动性的个股,以降低冲击成本,增量资金的涌入又会进一步推升基金重仓股的股价表现,从而吸引更多资金的进场。这种申购与净值表现的正循环存在内生的脆弱性,一旦遭遇系统性的外部冲击,就会退化成负循环,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波动。”
“行业抱团是一致预期下的理性选择,短期能和公募申购形成正反馈,但关键在于基本面的景气度是否能持续超预期,需要密切跟踪,不建议大家盲目追涨。”赵强称。
4. 工银平衡 483003 基金净值是
1、净值
截至今日2021年2月24日,单位净值0.7137,累计净值2.5048
2、工银精选平衡混合(483003)基础信息
基金类型:混合型
基金规模:17.48亿元(2020-12-31)
基金经理:王君正
成立日:2006-07-13
管理人:工银瑞信基金
3、基金经理
累计任职时间:7年又184天
任职起始日期:2013-08-26
现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总规模:212.39亿元
基金回报:359.52%
(4)2020年股票基金总规模是多少扩展阅读
1、工银精选平衡混合(483003)基金类型:
本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回购,以及法律法规规定或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
2、工银精选平衡混合(483003)基金投资策略:
本基金专注基本面研究,遵循系统化、程序化的投资流程以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一致性。
(1)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属于平衡类混合型基金,战略性资产配置为:股票资产的长期目标比例大致为60%,债券资产的长期目标比例大致为40%。债券资产具有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特点,股票资产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也具有较高的收益潜力。
通过对股票资产与债券资产进行上述战略性配置,使本基金在保持中等风险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本基金追求稳定收益与长期资本增值的目标。
在不同的市场阶段,本基金将运用国际化的视野审视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分别从宏观经济情景、各类资产收益风险预期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股票与债券资产之间进行策略性资产配置,以使基金在保持总体风险水平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优化基金资产组合。
( 2)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股票投资。基金管理人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稳健、业绩优良、具有可持续增长前景的上市公司股票,以合理价格买入并进行中长期投资。
本基金股票投资具体包括行业分析与配置、公司竞争优势评价、价值评估及证券选择等过程。
参考资料
工商银行-工银平衡【483003】
5.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股市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购买股票型基金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是购买股票型基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吧,目前A股的个人投资者有1.7亿,不过这1.7亿账户到底有多少资金在里面我们没有更详细的数据,如果人均1万 ,那么就是1.7万亿,如果人均10万元,那么就是17万元,而另一个数据就是我们的投资者中95%以上账户资金不足50万元,凭借这些数据我们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1、A股投资者相比买基金更愿意自己买股票是事实吗?再来看一个基金的数据,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7月末,私募管理基金总规模14.96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为3.09万亿,并且较6月份增加了0.44万亿。
不过这种情况在改变,尤其是最近一年,基金公司比以往更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2019年行情不错,基金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率,这为基金展示了非常好的信任。第二是因为2018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倒闭以及被取缔,导致这部分投资不仅没有收益,本金更是受损
当这部分资金脱离互联网金融后,能够寻找的下一个投资渠道大多就进入了基金和股票,但是又由于第一个原因,基金公司2019今年业绩大好,这给予了这些投资人信任和信心,所以最近 一年基金大卖,非常受投资人喜爱。从长期来看,散户是会被逐渐消灭的,从散户化到机构化和专业化是必然的过程,专业人做专业事。
6. 年内逾500只基金斥资249亿参与定增,释放了什么信号
股票市场表现差,2022年定向增发市场大幅萎缩。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25日,共有44家基金公司的524只公募基金产品参与了99家上市公司的IPO,总资金为249.46亿元(仅统计公募产品,不包括专户产品)。
市场持续调整,悲观情绪持续蔓延,一些信号显示,不少基金已经开始加仓低位,正在逐步入市进行投资配置。近一个月来,各类股票型基金都出现了明显的仓位提升,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也在近期频频出手,通过定增等方式低位抢筹,逆势增资。在这轮仓位中,许多中小市值的部门领导基金青睐,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7. 为什么基金大年是2020年,现在还能买吗
正文共:2471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量子熊猫”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信息及投资书单资源等内容
2020年是公募基金行业 历史 性的“超级大年”,规模与业绩取得了双丰收
从规模上看,国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提升至20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5.4万亿元,规模增幅约为37%
共成立新基金1431只,发行规模约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募集金额为历年最高,权益基金规模增加2.2万亿元,整体规模提升至3.49万亿元,突破了2007年的规模巅峰
从业绩上看,公募基金整体表现优于主流指数,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59.29%,其中有89只权益基金收益率翻倍
第一个原因是全球大放水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冲击,各个国家都选择了开闸放水,疯狂开启了印钞机模式,希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随后全球市场也立马强势反弹,A股2020年涨到了3600点,美股更是不断突破新高
第二个原因是风险凸显优质资产
中美博弈加剧,去全球化热潮蔓延,再叠加新冠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过去在经济增长中被掩盖的问题纷纷开始暴露
在巨大的不确定风险和充裕的流动性背景下,优质资产因其具有的确定性和抗风险性,吸引了国内外资金的疯狂抢筹,也催生出了的抱团现象
抢筹的资产中大部分都是与指数强关联的大盘成长股,导致了不管是A股还是美股,都出现了极度分化的结构性牛市,指数和大盘成长股屡破新高,中小盘股票跌跌不休,基金赚钱,散户亏钱
第三个原因是A股逐渐美股化
A股目前正逐步走向全面注册制, 全面注册制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将不再具有国家背书,公司的优劣交给市场来作判断,退市风险明显增加
中国股市本身相对于欧美国家市场就不够成熟,不管是从体制还是从投资者构成来说,都相对落后(A股散户占比高,美股机构占比高), 在面对注册制风险时,散户相对于专业机构缺乏资产和风险鉴别能力,所以也进一步催生了对专业化投资管理的需求
第四个原因是滚雪球效应
基金扎堆抱团,不断买入某个板块的股票,推动股价不断上涨,随着股价上涨,基金净值就会不断抬高,基民看到基金净值不断上涨,又会不断买入,基金规模大了,有了更多的钱,又可以继续追高买入股票,继续推动股价上涨,逐渐形成了一个循环向上的加强效应
A股 历史 上共出现过三次大的抱团,每次抱团开始和结束的具体原因也各不相同:
基本上每次抱团,都是由“基本面+催化剂”的引起的羊群效应 ,这次抱团上涨也不例外:
基本面是行业层面因素,本次抱团选择的都是业绩向好,抗风险能力强的大盘成长股,例如食品饮料、医药、 新能源等,均具备上涨基础
催化剂是宏观层面因素,2020全年M2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充裕的流动性也形成了催化效应
但如果往更深层次看三次抱团的结束原因,我们会发现不论是金融危机还是金融去杠杆,其实都可以归结为流动性的收紧
所以市场现在对于2021年的货币流动性极度敏感 ,尽管央行已经表态,全年货币政策将保持持续稳健,不会急转弯,但是在1月份央行突然实施了大量逆回购,立马也造成了市场的剧烈反映
而我们通过对事件的分析也发现,央行本次意图并不在于收紧流动性,而是由于短期春节货币需求以及对市场过热的鞭打效应的叠加反映
详细可以参考阅读《股市为何突然崩盘?后续应该如何操作?这篇文章给你讲清楚了 》
总的来说,2021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有望持续保持宽松,下半年随着经济的回暖,将向适当宽松平稳过度
行业层面上看,优质企业虽然整体估值较高,但企业技术与市场发展也持续向好,并不存在巨大的泡沫
所以不管从流动性还是从行业层面上看,抱团行情都有望在上半年延续
首先要特别强调一下,2020年基金业绩的暴增,导致出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就是基金经理饭圈化, 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基金经理可不是神,业绩好的时候大家一起好,业绩不好的时候人家旱涝保收你们可能倾家荡产,千万千万不能迷信基金经理
具体可以参考阅读《 业绩好的基金就一定好吗?如何正确理解业绩,并识别出好基金 》
其次是货币流动性将相对收紧,除非出现疫情反弹或是国内经济下行,需要货币刺激,否则将不可能再出现2020年这样的宽松局面
不过也不必过于恐慌,在十四五开门红,GDP三驾马车的相对的疲软的背景因素下, 经济也需要适当的宽松刺激来保持增长,所以全年货币政策将会从宽松向适当宽松平稳过度
具体可以延伸阅读《2020年GDP解读与2021展望,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与思考 》
然后是抱团股的估值目前看起来已经不低了,未来波动风险也很大
最后是白灯的上台,制衡中国的意图不会改变,甚至可能会加大对中国的制裁
总的来说,目前这个时候,并不适合大额投资,如果实在想买,那可以少量买入并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这样既避免了踏空行情,也规避了下跌风险
对于一次性购买的话建议控制在10%~20%的资金范围内,并做好3年的长期持有准备
对于定投的话,也要做好3年左右的长期定投准备,并根据资金量和收入控制定投金额和周期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看,2020年的抱团行为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每天都要向投资者公开净值,面对赎回压力,所以会更关注短期回报,短期回报高了又会带来用户申购,申购后又能继续加仓,不断推高股价提升净值
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抱团股估值都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了,这种行为也并不是无限循环 游戏 ,一旦抱团股增长不及预期,机构就会去寻找那些前期业绩低谷,现在正在回暖的标的,所以可以多关注低估滞涨股,一旦业绩回暖也将重归上升通道
既然基金不建议多买,个股又不适宜追高,而年终很多人手上又有一笔活动资金,应该如何去配置?
我们计划从下一期开始,逐步更新除基金外其他几种主要大类资产(现金、债券、黄金、期货等)的介绍和配置建议,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以关注后续更新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量子熊猫”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