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感觉林园股票8000元炒到20亿我感觉太假了 大概他自己就是庄家吧或者是说有内部消息 貌似花容也是的
嗯,8000炒到20亿是有可能的,后期因为资金量大了,也具备了坐庄的实力。但是,普通投资者是达不到这个程度的,难度太大了。但是一味说别人依靠内部消息或者坐庄盈利是不对的,人家一定有自己独到的控制风险方法才赚这么多的。
‘贰’ 林园怎么从5000到亿的
林园的神奇之处在于,他的资本从8000元飙升至5亿元。他找到了最合适的投资模式和优质股票,这让他成为了牛市的赢家。
林园,男,1963年出生,陕西汉中人,中国股市的风云人物。曾在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和深圳博物馆工作。
1989年,他带着8000元进入股市。2006年10月底,袁林持有的股票市值达到20亿元。
‘叁’ 股市名人有哪些
一、张磊
“投资狂人”张磊,管理的资产达300亿美元。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高瓴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耶鲁大学校董事会董事,亚洲发展委员会主席,西湖大学创校校董、创始捐赠人、发展委员会主席,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香港大学校董,未来论坛创始理事、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张磊先生还担任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顾问小组顾问委员、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天津市智能科技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高级顾问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并曾担任2016年B20中国就业工作组联合主席及2017年B20德国就业和教育工作组联合主席,中美交流基金会董事,团结香港基金理事,香港金融发展局委员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督导小组成员。
二、张坤
张坤,易方达基金经理,2020年底,易方达张坤管理的5只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255.09亿元,成为首批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逾千亿的基金经理之一。2021年1月25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因重仓白酒股而出现一日净值暴涨5%,当天粉丝们就建立了后援团,并表示“坤坤不老,蓝筹到老,张坤随后登上微博热搜高位。
三、弘度
弘度,本名不详,据说该名是其皈依后的法名,人称“定海神针”,二级市场预判能力最强的股评家,其判断A股指数走势预测能力非常强悍,无差错的预判能力让业界精英纷纷倾佩,散户投资者称其为“定海神针”,足见散户对于其能力的肯定,中兴通讯11.68抄底成功,股价一路上涨至56元,高达500%的盈利能力更是成为封神之作,管理资产70个亿无败绩更是让投资者惊叹。
四、林园
林园,1963年出生,陕西汉中人,曾在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及深圳博物馆工作,1989年以8000元进入股市,2006年10月底,林园持有股票市值达到20亿元。
爱吹牛说大话的林园资产从8千到10亿 ,一度自称是中国股神 。
五、王亚伟
曾经的“公募之王”王亚伟,带领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生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的神话。他以低调和犀利的操作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大胆的操作风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现令人尴尬,王亚伟从神坛上摔了下来。但现在他重生了,带着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巅峰。
六、花荣
花荣是沪深股市第一代职业操盘手,也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人称“不死鸟”。花荣炒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底,当时开户最少需要资金1万元,他凑了3000元和别人合伙开户,从邮市转战股市。1993年花荣已经在证券公司工作,成为证券市场上第一批红马甲。
七、章盟主
章建平,浙江临安人,天津商学院毕业,1996年入市,活跃至今。
老牌游资大鳄,人称“老章”,“游资中的北斗人物”、“涨停敢死队之王”、“浙江股市第一盟主”、“章盟主”,也有“善庄”称谓。
八、殷保华
1996年开始投资,我们可以在股票、期货、债券市场看到他,他最擅长投资组合,年化收益率25%。
九.小鳄鱼
小鳄鱼本名不详,1990年出生于江苏,2011年还在读本科大四的时候,他就携数万元资金投入到股市当中,从此便开始了传奇的炒股生涯。小鳄鱼一开始做短线,但是亏得很快,后来做长线,发现性格太急躁,拿不住,再改到短线,之后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找到了自己的方法。2013年末,入市两年的小鳄鱼的资金已经从刚开始的几万元到了接近2000万的体量。2014年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小鳄鱼再接再厉,资金实现了从2000万到7000万的跨越。到了2015年,趁着牛市的东风,直接进入了亿元俱乐部,现在的持仓达到了几个亿。
十.徐翔
徐翔被誉为“宁波极限敢死队”首席舵手。17岁时,他拿着3万元入市投机到40亿元,一度管理数百亿资产“鹤立鸡群”。不幸的是,2015年,人们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而被捕,2021年刑满释放重获自由。
‘肆’ 谁能帮我介绍下,股市里林园这个人
林园-中国股神
任凭多丰富的想象力,你也无法想到一个学医出身的小人物,从1989年全家拼凑的8000元人民币起步,投身中国股市,18年来,他的财富呈“核子裂变”般快速增长,至2007年其身价已达20多个亿。在多少人葬身充满暗礁和险滩的中国股海时,他却从没有亏损过一分钱;当很多人靠赌博和投机妄想一夜暴富时,他却仅靠两条腿和一个会算账的脑子稳稳地、大把大把地赚钱。——他,就是股神林园。
法国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美国CNN、中国中央电视台……数不清的媒体都对他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在许多人看来,林园的投资哲学与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央电视台称之为“中国股神”。2006年6月《北京青年报》还颁发给林园“中国巴菲特”的美誉,但林园不服气。
“我没有效仿任何人的策略,反而是人们在模仿我,”林园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为什么要关注巴菲特?他是个外国人。”巴黎银行(BNP Paribas)分析师孟原(Isaac Meng)证实,从8000元到超过20个亿,林园的年均复合回报率在98%以上,远远超过了沃伦?巴菲特的22.1%。我们有理由相信,林园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股票投资者。
林园超过历程
1989年底,经一位解放前曾在某上市公司当过纺织女工的亲戚提醒,他一头撞进股市,以88.45元买入了5股深发展。此后,他反复炒卖这一只股票,常常为了100块钱的差价,骑着自行车穿梭于不同的营业部之间,几个月下来就赚到了12万。随后的二、三年,他大胆而幸运地收集到了大量别人不愿意要的原野、锦兴、琼民源、深华新等原始股,这些股票上市后均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到1992年股票市值已超过了1000万元。
1993年春天,中国股市进入第一波熊市。当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93年消灭大户,94年消灭机构;与此同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却迎来了热潮。幸运的是,林园恰恰在这个时候,离开了股市,把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一去两年。
“1994年底,有朋友拉我去上海做房地产,我就去看。看着看着发觉不对劲了,钱好像开始向股市回流。我立马套现,先拿了1000万入市。”说这话时,林园简洁干脆,可以想象当初他做决定时也没有拖泥带水。
林园回来的正好。上证指数从1995年初的500多点开始,几经反复,拉开了一轮大牛市的序幕,最终在2001年6月达到历史最高点--2245.44
‘伍’ 林园炒股赚了几千倍那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啊
林园炒股赚了几千倍的故事是真的。林园没有股市上亏一分钱,因为他的投资都是具有100%确定性的!林园认为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可以投资可转债,这个是弯腰捡钱的机会,低于100的可转债都可以作为保底的投资,等到了牛市,可转债可以转换成股票,获得较大收益!这叫做进可攻,退可守!
拓展资料:林园是草根股神!1989年用8000块入市,2006年已经拥有20亿资金,2007开始开通博客获得较高关注。 他通过价值投资投资了酒茅、药茅等企业,如今身价已经滚雪球般成就了几百亿身价!30年投资收益也超越5000倍!
林园说:我不会投资餐馆之类的餐饮行业,为什么? 你看开一家店需要投入多少钱?装修费、店面、房租等等,投入这么多,而且每次开一家店,都要投入这么多!产出比太低了。你看某医药企业,扩建一家厂房和几个机器,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销售,如果产品是独一份的,就像药茅一样供不应求,那利润是不是要翻倍了?股价是不是要翻倍了! 这就是小的投入,巨大的产出!股神林园说:下跌的时候,没有你,上涨的时候就是苦命人! 我炒股很奇怪,大部分我买入都会被套,但我一点都不怕,因为我会守株待兔! 只要我选择的企业,是一家好公司,价格也不贵,那我持有就不会亏钱,这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事情!我做股票30年都没有亏过,就是靠的守株待兔的性格,因为好的公司不怕等到。 这个等待有时候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一年,有时候是一生一世!但是如果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我会立刻出去!
2007年林园在北大演讲,他说:37倍PE的酒茅,每年30%的利润增长,三年至少涨三倍! 如今回望历史,到2021年这十多年,加上分红的红利,酒茅涨了几百倍都不止! 林园认为:优质稀缺的好公司,就要不断的投入和持有,被套了不要怕,因为这个套是黄金套!傻瓜都能管理好的商业模式才是好的商业模式!就像酒茅,他的领导进去了,那企业还是正常赚钱,而且每年都还在增长,这就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个人建议:自己收益率还会这么高嘛?当然很难很难了。慢慢以后稳定在年收益百分之二十就很满意。
‘陆’ 林园 是真的吗
林园神话”是泡沫吗 ,是的。
对于广大的股市投资者来说,林园可谓是大名鼎鼎。自去年林园在某电视台财经节目中透露说,自己炒股16年来赚了12万多倍,资金从8000元翻到了4亿多元,林园就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人物,由于林园一直对外坚称自己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长线投资”,因此媒体还送给他一个雅号——“中国的巴菲特”,林园也因此俨然成了中国股民心目中的“股神”,经常参加各种投资论坛,在各大财经网站开博客,向广大的投资者推荐股票。不过,在林园逐渐被“神化”的过程中,外界对其所讲述的炒股暴富神话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两天网上流传的一篇博客文章——《林园神话被终结》,说上海某电视媒体为求证“林园神话”的真实性,带领了上海的10多位股市投资高手与林园“过招”,结果发现林园提供的炒股资金单据有假。为慎重起见,记者昨日连线了这家媒体,获悉文章中所披露的完全属实,也就是说,被广大中小投资者奉为经典的“林园神话”已被戳穿,破灭了。
博客文章披露林园资金交割单造假
在昨天的某财经网站上,记者看到了一篇《林园神话被终结》的文章,文章作者是被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邀请来与林园过招的10余位投资高手之一,从行文口气看,文章是写于10月20日。文中写道,那天下午4时,在第一财经频道的拍摄篷里,中国股市的神话人物——林园,正面对着由上海第一财经主持人叶蓉所率领的十余名上海股市精英的挑战。第一财经的目的是求证林园从8000元炒股炒到4亿元的真实性,主持人叶蓉和10多位投资高手轮番询问、质问、盘问,甚至“诱供”林园,但林园一一以“你不懂”、“我忘了”和“我没必要告诉你,是你们请我来的”等作答,显得“很傲、很牛、也很酷”。好在林园还带来了记录自己炒股的资金市值明细表,于是大家又从分析明细表的真伪开始着手,在将近一个半小时之后,文章作者终于发现了问题。
作者向林园提了一个关键问题,他问:“林园先生,我是证券公司负责交易清算的,我注意到您提供的交割单和明细表中的不确定因素除了你以个人原因作为托词所掩盖以外,我还注意到一个不可遮盖的缺陷,这十九份明细表共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家证券公司,总计资产六千余万,其中我注意到已有两家在一年前宣布破产,另有一家在一年前也被托管,而在您的资产明细表中他们的大名却赫然在目,我不能想象这三家公司在宣布破产和已被托管一年多以后,居然还在今年的10月9日和10日给你打出这份资产明细表,并盖上他们鲜红的公章。因此你还能让媒体公开这些所谓的真实资料吗?尽管你称这只是你财产中的一小半。”对此,林园在沉思了几秒之后,用很低的音调但很坚定很清晰回答说:“不行”,顿时全场哗然,至此,林园神话的真实性就被否定了,主持人叶蓉在与编导商量了几句后,宣布拍摄结束,节目通不过审查。
连线当事双方
一财称将公布对话细节
为了求证博客文章中所描写的事件的真实性,记者辗转与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财富人生》节目主编王旭东取得联系。记者了解到,当天录制节目时王主编一直都在拍摄篷里,对这件事情应该很清楚,于是记者问他:“博客文章中所写的是否确有其事?”王主编回答说:“是有这么回事”,他告诉记者,自己有所有当天与林园的对话实录,由于昨日在北京出差,因此一时还无法将对话的细节公诸于众,但很快就会公布。他表示,在第一财经之前,不少媒体都曾报道过林园,包括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但都没有深入下去,而是听信了林园的一面之词,一旦一财将这些对话公开,将是轰动性、爆炸性的新闻。
据此前的相关报道显示,林园是深圳股民,记者试图通过深圳证券界的朋友与林园取得联系,未果。于是记者又通过网络搜索,结果发现林园目前又增加了一个身份——无锡锡东汽车广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通过无锡114查询,记者与这家公司取得了联系,公司办公室的人士告诉记者,林园确实是公司董事,但他“神龙见首不见尾”,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找他。他还告诉记者,这家公司的投资规模只有1000万元,林园只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南京华泰证券某营业部经理告诉记者,投资者在营业部的资金交割单和成交明细表是炒股的证据,只要是真实交易,这个记录就会保留下来,因此,如果林园不能提供真实记录,那就说明有问题,有编造故事的嫌疑。
评说“造神现象”
“吹牛”效应负大于正
“林股神”虽然“吹牛吹大”了,但是,对于他这种很特别的“吹牛”行为,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声音却并非一边倒,而是各种声音都有。
南京某投资公司老总表示,除了国家政策、公司好坏等之外,支撑股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人气,尽管林园自吹自擂显得有点不那么诚实,但是对众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林园的炒股神话以及他所宣扬的“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的理念,确实给投资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让众多的投资者重新树立了炒股的信心,尤其是当“林园神话”刚刚传出时,沪深股市还处在上升行情的起点,很多受其鼓舞的投资者此时入市,正好赶上了今年的牛市行情,到现在应该说赚了不少吧。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林园的神话故事示范下获益。网民“路见不平”说:“坦率地讲,我没想到竟有不少人不知不觉地上了当!我有一邻居(一位退休老师)就是受了‘林园’的鼓噪,在G招行H股上市那天上午以9.89元天价买入2700股G招行,仅短短几天股价竟跌为9.12元。现在这位退休老教师只能是欲哭无泪!”
而林园为何又敢而且能把“牛吹大”,其实这中间有一个“吹牛市场”,一是迎合了需求,股民们在平淡与焦躁中看到这么一个人物,确实能够刺激信心;二是传媒吸引了眼球,这么一个传奇人物,是媒体的极好素材;三是抬升了林园本人的身价,至少,他从无名到有名,也有了因名而生的“利”,因他而生的书籍、演讲、讲座等各类市场,就足以说明“名利”效应。
记者又想到股市上的一连串神话故事,比如“亿安科技的老太太”、“长虹的囚犯”、“深发展的推车老农民”等等。这些股市神话故事,虽然时代不同,故事主人公不同,但都有一个足以让你动心的欲望冲动,在销售学上,叫做事件营销,就像某保健品编造的美国将军吃了以后如何如何的故事一样,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让看故事的人产生购买欲望和冲动。事实上,没有人知道美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所谓如雷贯耳的将军,但故事是动人的,他能够打动你,并让你往外掏钱,就足够了。在林园的神话的鼓动下,冲进市场,他们关注林园的一言一行,林园说到的股票,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关注的目标。但是,任何事都有个度,成功的“事件营销”也应该有它的底线,那就是“诚信”,如果“牛皮吹到破”,它的正效应就要走到向反的方向了。“吹牛市场”的所有获益者,也都可能获得惩罚性回报。
这个骗子只是个托~~
‘柒’ 林园的介绍
林园,男,1963年出生,陕西汉中人1,曾在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及深圳博物馆工作,1989年以8000元进入股市,2006年10月底,林园持有股票市值达到20亿元。2 2005和2006年那波遥远的牛市,冒出不少“民间股神”,林园就是其一。
‘捌’ 林园的人物简介
林园,男,1963年出生,陕西汉中人,曾在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及深圳博物馆工作,1989年以8000元进入股市,2006年10月底,林园持有股票市值达到20亿元。
从8千到10亿的中国股神 ,任凭多丰富的想象力,你也无法想到一个学医出身的小人物,从1989年全家拼凑的8000元人民币起步,投身中国股市。
2006年6月《北京青年报》还颁发给林园“中国巴菲特”的美誉,但林园不服气。“我没有效仿任何人的策略,反而是人们在模仿我,”林园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为什么要关注巴菲特?他是个外国人。”
‘玖’ 股市林园是谁
林园,男,陕西汉中人,曾在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及深圳博物馆工作,1989年以8000元进入股市,2006年10月底,林园持有股票市值达到20亿元。属于“民间股神”。
‘拾’ 林园的林园资产配置
主要有17只股票,按所占比重大小分别是: 贵州茅台(600519) 每股净资产6.17元 年度收益1.5900元/股 招商银行(600036) 每股净资产3.90元 年度收益0.4834元/股 五粮液(000858) 每股净资产2.37元 年度收益0.3083元/股 黄山旅游(600054)、云南白药(000538)、铜都铜业(000630)、上海机场(600009)、深发展(000001)、 瑞贝卡(600439)、马应龙(600993)、江中药业(600750)、赣粤高速(600269)、云天化(600096)、 工商银行(601398)、千金药业(600479)、丽江旅游(002033)和宇通客车(600066) 以上资料来自2006年12月《证券市场红周刊》 林园,一个中国式的证券奇迹。有人说,在道琼斯,巴菲特赚钱并不意外,而在中国股市,像林园这样从不失手地赚钱,要么他是神,要么他就是个放卫星的托,此外别无可能。 没错,这是个躁动的市场,它单向存在,只能买涨不能买跌,生或死,熊或牛,泡沫或是蒸发,谎言或是重典。
在很多看尽风云的中国股民眼中,中国股市不像一个正常人,更像个疯癫的赌庄。但是,在这样残酷到类似原始丛林的投资环境中,林园出现了。 公开资料称,他炒股18年,8000元变成了10亿元。 茅台奇迹 林园作为中国“股神”高调现身,是在2006年。 这一年,历经五年低迷的中国股市开始了新一轮起涨,至今已持续一年有余。当股指从2000点到3000点,最终冲破4000点时,股市各种现象也纷纷涌现。从牛市初期即开始领涨的“贵州茅台”,因其奇佳的市场表现,在这一年也获得了众多关注,有股民因此称2006年为“茅台年”。 “贵州茅台”股票自2001年上市以来,面对数年熊市仍上涨近5倍,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2006年,“贵州茅台”多次涨停板,其市值一年增值近400亿元,是全年营业利润的十多倍。4年前就开始以20多元价位建仓的林园,个人资产也随着茅台酒的醇香扩了又扩,创造了在股民中流传甚广的“林园神话”。 林园称,他至今已持有1700万股“贵州茅台”,以此推算,10亿元也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尽管他的创富传奇后来引发不少质疑,但他的股票投资理念还是得到了相当多股民的认可。 就像之前的几次牛市一样,领涨的上市公司往往会被流言击中,不幸的是,很多流言最终会被证实。这次似乎也不例外。 5月10日,各大财经媒体头条新闻的内容只有一个:贵州茅台股份公司的高管有变。仅仅几个小时过后,网络媒体便曝出茅台总经理乔洪被双规,“贵州茅台”随即停盘。 对于因持有1700万股“贵州茅台”而名满江湖的林园来说,这关系到他的核心利益,然而在接到记者电话时,他仍然表示自己的对应策略是满仓持有。用他的话来说,他买的是茅台集团的长期效益而不是管理层的精明。 林园曾放过这样的“狂言”:“我的一个选股方法,就是傻瓜能够经营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他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你一去这个企业(调研),他老给你谈困难,我们逆境中怎么挣扎,怎么赚钱,他老说他的管理,这一看,我至少把这个公司作为一个二流的公司。” 林园说,自己喜欢的公司就是“来了(指他去企业调研而言)吃,来了玩,从不给你谈工作”。“这种公司你不用怕,他吃那么点算什么,能把这几十亿的盈利吃穷?我才不信。但这种公司肯定是能赚钱的。好的公司都是吃吃喝喝的,这不会错。” 乔洪被双规的传言出现后,茅台酒公司和贵州国资委先后出面进行澄清,但外界关于乔洪被调查的传闻仍未平息。
不过,林园对“贵州茅台”的信心仍然没有动摇,他一如既往地“吹捧”这只股票,毫不理会别人的看法。 “对于白酒行业,我一直是看好的。虽然有人认为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但我认为,白酒是中国人的国酒,商人请客都是喝白酒的多,喝高档白酒比喝其他酒档次高,我相信五粮液、茅台有一天可卖到1000元一瓶。而且茅台、五粮液已经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商人会把这种酒文化带到国外,我对‘贵州茅台’、‘五粮液’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长20%或以上是有信心的。”林园多次对不同的媒体这样宣扬。 而不管是真是假,虽然仍然有不少人指责林园是茅台的“托”,但股市依旧在涨,林园用自己名号创设的私募基金也每天在膨胀,甚至连这位“股神”讲课的门票都涨到了3000元一张,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原因。 林园声称,自己做的每只股票都赚钱,从来没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