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EO舒尔茨再次回归星巴克,他此前对公司有哪些贡献
舒尔茨作为星巴克帝国的缔造者,曾用380万美金的价格买下了星巴克,并且进行了重新定义。通过招募人才,让星巴克的股价出现25%的涨幅,市值一度达到244亿。舒尔茨对于星巴克帝国的创造以及后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一次,舒尔茨的再度回归的确给星巴克带来了主心骨,舒尔茨这一次回归让星巴克的股价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从市场的反映来说,星巴克的股东们对舒尔茨的回归是非常欢迎的,并希望他的回归是永久性的。
⑵ 星巴克公司2019年9月29日的股票收盘价格是多少
2019年9月29日是星期日,美国股市不开盘交易,其上一个交易日为2019年9月27日。
星巴克(SBUX)2019年9月27日的股票收盘价格为87.140美元。
⑶ 星巴是什么
你说的是星巴克吧?
我给你找了些资料
对于爱喝咖啡的人来说,星巴克(Starbucks)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它最早来源于19世纪美国文坛杰出大师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经典着作——《白鲸——莫比•迪克》的主人公。1971年,杰拉德•鲍德温和戈登•波克在美国西雅图开设第一家咖啡豆和香料的专卖店星巴克公司。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斥资400万美元重组星巴克,推动了星巴克向意式咖啡馆的转型,并完全以自己的理念来经营星巴克,为公司注入了长足发展的动力。
1992年6月26日,星巴克在美国号称高科技公司摇篮的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作为一家传统的咖啡连锁店,1996年8月,为了寻求更广阔的海外发展,舒尔茨飞到日本东京,亲自为第一家海外店督阵。之后,星巴克大力开拓亚洲市场,并进入中国台湾和大陆。 有了强大的资本后盾支持,星巴克的经营一飞冲天,以每天新开一家分店的速度快速扩张。自1982年上市以来,其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利润平均增长率则达到30%。经过10多年的发展,星巴克已从昔日西雅图一条小小的“美人鱼”进化到今天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锁店达到近一万家的“绿巨人”。星巴克的股价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过了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以及 IBM 等大型公司。今天,星巴克公司已成为北美地区一流的精制咖啡的零售商、烘烤商及一流品牌的拥有者,它的扩张速度让《财富》、《福布斯》等世界顶级商业杂志津津乐道。
那么,星巴克是怎样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的咖啡帝国?其成功秘密究竟何在?事实上,星巴克的成功与其独特企业文化分不开。作为一家跨国连锁企业,星巴克品牌成功的传奇,也正是其文化的演绎,我们通过对星巴克经营之道的解析,就不难领略其传奇背后的秘笈。
用“薪”对待员工
星巴克总是把员工放在首位,并乐意对员工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一切全出自于其董事长舒尔兹的价值观和信念。舒尔兹的管理作风与他贫寒的家境有关,他从小就理解和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的人生经历与磨练直接影响了星巴克的股权结构和企业文化,反过来,这种股权结构和企业文化又对星巴克在商业上的成功起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他坚信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将会带来一流的顾客服务水平,自然会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星巴克通过员工激励体制来加强其文化和价值观,并且成为不靠广告而建立品牌的企业之一。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星巴克雇员的工资和福利都是十分优厚的。星巴克每年都会在同业间做一个薪资调查,经过比较分析后,每年会有固定的调薪。在许多企业,免费加班是家常便饭,但在星巴克,加班被认为是件快乐的事情。因为那些每周工作超过20小时的员工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卫生、员工扶助方案及伤残保险等额外福利措施,这在同行业中极为罕见。这种独特的福利计划使星巴克尽可能地照顾到员工的家庭,对员工家人在不同状况下都有不同的补贴办法。虽然钱不是很多,但会让员工感到公司对他们非常关心。那些享受福利的员工对此心存感激,对顾客的服务就会更加周到。
星巴克的员工除了可以享受优厚的工资福利外,还可以按照规定低价购买公司的股票期权。早在1991年,星巴克就设立了股票投资方案,允许员工以折扣价购买股票。这样,所有员工都有机会成为公司的主人。星巴克公司股票的价格持续飙升,员工的期权价值与自豪感不断上涨。另外,星巴克还比较重视员工的思想教育,使得员工建立起自己就是公司的股东的理念。在星巴克公司,员工不叫员工,而叫“合作伙伴”。即使星巴克公司的总部,也被命名为星巴克支持中心(Starbucks Support Center),这说明其职能是向员工提供信息和支持而不是向员工发号施令。
星巴克的薪酬激励机制不但提高了员工的收入,而且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降低了员工的流失率。据调查,星巴克员工的流失率约为同业水平的三分之一,员工非常喜欢为星巴克工作。正如舒尔茨所说:实行有效激励机制、尊重员工使我们挣了很多钱,使公司更具竞争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让员工贡献主意
任何建议,无论有多微不足道,都会对公司起到或大或小的改进作用。在星巴克,为鼓励员工献计献策,公司对每位员工的建议都认真对待。星巴克公司经常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民意调查,员工可以通过电话调查系统或者填写评论卡对问题畅所欲言,相关的管理人员会在两周时间内对员工的主意做出回应。星巴克公司还在内部设立公开论坛,探讨员工对工作的忧虑,告诉员工公司最近发生的大事,解释财务运行状况,允许员工向高级管理层提问。在星巴克看来,员工反映问题可以给管理层带来新的信息、好的思路,从不同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公司收集研究。此外,公司还定期出版员工来信,这些来信通常是有关公司发展的问题。
员工提出的建议可以使公司对细节尤为关注。有时候,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建议往往会使公司的业绩跨上一个大的台阶。而公司掌握了细节的高超本领,会使企业更能有效的应对错综复杂的问题,使他们能为竞争对手之所不能为。善于倾听来自员工的小点子使星巴克决策变得更加灵活,反映更快捷,也更有应变力,同时改善了团队内部信任、尊重与沟通氛围,提高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出售体验文化
有人把公司分为三类:一类公司出售的是文化,二类公司出售的是服务,三类公司出售的是质量。星巴克公司出售的不仅仅是优质的咖啡、完美服务,更重要的是顾客对咖啡的体验文化。
在星巴克看来,人们的滞留空间分为家庭、办公室和除此以外的其他场所。麦当劳努力营造家的气氛,力求与人们的第一滞留空间——家庭保持尽量持久的暧昧关系;而作为一家咖啡店,星巴克致力于抢占人们的第三滞留空间,把赚钱的目光紧紧盯住人们的滞留空间。现场精湛的钢琴演奏、欧美经典的音乐背景、流行时尚的报刊杂志、精美的欧式饰品等配套设施,力求给消费者营造高贵、时尚、浪漫、文化的感觉氛围。让喝咖啡变成一种生活体验,让喝咖啡的人感觉到自己享受咖啡时,不仅在消遣休闲而且还能体验时尚与文化。
如果三四个人一起去喝咖啡,星巴克就会为这几个人专门配备一名咖啡师。顾客一旦对咖啡豆的选择、冲泡、烘焙等有任何问题,咖啡师会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使顾客在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的同时,体味到星巴克所宣扬的咖啡文化。文化给其较高的价格一个存在的充分理由,不但顾客可以获得心理上的莫大满足,而且星巴克还可以获取高额的利润。
星巴克从不做广告。星巴克认为咖啡不像麦当劳,咖啡有其独特的文化性,赞助文化活动,对星巴克形象推广很重要。比如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星巴克就是主要的赞助商。
尽管雀巢、麦斯威尔等国际咖啡公司都在中国设厂开店,但他们的速溶咖啡并没有尝到太多的甜头,甚至为星巴克的煮咖啡当开路先锋。星巴克一经把咖啡的消费贴上了文化的标签,就使利润倍增,获取了高额的投资回报率。
星巴克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文化。星巴克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户进行交流,特别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户之间的沟通。每一个咖啡生都要接受不少于24小时的岗前培训,包括客户服务、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等。咖啡生必须能够预感客户的需求,在耐心解释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时候,大胆地进行眼神接触。
星巴克公司以心对待员工,员工以心对待客人,客人在星巴克享受的不仅是咖啡,而是一种全情参与活动的体验文化。一杯只需价值3美分的咖啡为什么在星巴克会卖到3美元?星巴克为什么既能为顾客带来期望的价值,又能让企业获得更可观的利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星巴克始终坚持“尊重员工,从顾客出发,与员工及客户多赢”的经营理念。
⑷ 星巴克股票代码
星巴克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是SBUX。
【拓展资料】
星巴克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2012年3月,星巴克在美国的两款甜点被曝用胭脂虫当着色剂,专家称或令哮喘者过敏。2012年4月,星巴克表示停用该着色剂。
星巴克从来不打广告,却在近20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巨型连锁咖啡集团,其飞速发展的传奇让全球瞩目。星巴克不仅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奇迹演绎得淋漓尽致,它背后还隐藏着动人的故事。
星巴克人认为:咖啡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层次上的消费,文化的沟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营造的环境文化能够感染顾客,并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
股票代码用数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义。股票代码除了区分各种股票,也有其潜在的意义,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码,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个公司的股票代码跟车牌号差不多,能够显示出这个公司的实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盐田港,000888峨眉山。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根据上交所“证券编码实施方案”,采用6位数编制方法,前3位数为区别证券品种,具体见下表所列:001×××国债现货;110×××120×××企业债券;129×××100×××可转换债券;201×××国债回购;310×××国债期货;500×××550×××基金;600×××A股;700×××配股;710×××转配股;701×××转配股再配股;711×××转配股再转配股;720×××红利;730×××新股申购;735×××新基金申购;737×××新股配售;900×××B股。
沪市A股票买卖的代码是以600、601或603打头,如:运盛实业:股票代码是600767。中国国航:股票代码是601111。应流股份:股票代码是603308。B股买卖的代码是以900打头,如:仪电B股:代码是900901。
沪市新股申购的代码是以730打头。如:中信证券:申购的代码是730030。深市新股申购的代码与深市股票买卖代码一样,如:中信证券在深市市值配售代码是003030。
配股代码,沪市以700打头,深市以080打头。如:运盛实业配股代码是700767。深市草原兴发配股代码是080780。
⑸ 星巴克的咖啡豆股票期权是怎么具体运行的
自1991年开始,公司开始赢利。舒尔茨又提出一项新的员工计划“咖啡豆股票”计划。这是面向全体员工的股票期权方案,其思路是:为所有的员工提供股权认购计划,使每个员工都持股,都成为公司的合伙人,这样就把每个员工与公司的总体业绩联系起来,无论是CEO,还是任何一位合伙人,都采取同样的工作态度。舒尔茨希望让所有星巴克的雇员都成为公司的伙伴,和他们一起分享公司的成功,并建立雇员和公司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当时,星巴克仍然是一家私营企业,这项计划要求按雇员基本薪资的等级,给每位雇员授予公司的股票优先认购权。
1991年5月,公司高层把计划提交给董事会,董事会一开始拒绝了这项提议。对于反对意见,舒尔茨这样说服他们:向员工赠股必然使公司获得强大的后援支撑,这样做有利于促进销售和利润增长。投资者的股份比例也许相对缩小了,但他们名下的股值却肯定会增长得更快。他告诉他们,如果能把每一个雇员都结合到一个整体中来,那么他们就会以CEO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公司。虽然理事会担心这项计划会影响到老投资人对于公司的控制权和利益,但舒尔茨仍然坚持这项计划。董事会最终批准了这项计划。
1991年8月,星巴克向雇员推出了这项计划,舒尔茨告诉大家“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念念不忘的梦想”。每个雇员都领到一个系着蓝丝带的小包,里面有一本详细解释咖啡豆股票方案的小册子。然后用苹果香槟和小饼干庆祝大家都成为“成长中的合伙人”。从那一天开始,星巴克停止使用“雇员”这个词,把公司所有的人都称作“合伙人”,凡是为公司工作6个月以上者,都是合法的股权持有者。甚至兼职人员,只要每周工作不少于20小时,也有同等权利。
第一次股票赠与是在1991年10月1日,大约有一半的员工参与了至少其中的一项计划。员工按年薪的一定比例获得期权,通常这一比例是10%,但由于近些年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所以实际比例一直高于10%,每个合伙人大约都可以获得他的年基本收入12%的股票期权,如果局面利好,比例则为14%。每个会计年度首日的股票价格即为期权的授予价格。星巴克公司的股票期权待权期为5年,任何“合伙人”在工作90天以后 (90天内每周需工作至少20小时)都可按照股票购买计划购买股票,合伙人购买股票时可以通过薪水折扣获得15%的优惠。只要股票上涨,股票期权就越来越值钱。1991年一年挣20000美元的合伙人,五年后他们的股票期权,便可以兑换现金50000美元以上。
在咖啡豆股票还未来得及证明它的任何财富价值时,它对人们的职业态度和工作方法的影响就立竿见影了。舒尔茨注意到员工开始想方设法为公司节省开支,比如,有人乘坐周六夜间的红眼航班出差以节省机票钱,他们会说“我是有豆股票的”。大家琢磨着搞革新,降低费用,扩大销售和创造价值。作为一个公司合伙人,他们从心底里热情对待顾客。由于这项计划,20世纪90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员工跳槽率仅为60%,远远低于快餐行业钟点工的140%到300%的跳槽率。
1992年上半年的一天,有个叫马丁?舒奈西的合伙人走进人力资源部,带来一封信,上面有仓库和工厂大多数工人的签名,信上的意思是说他们不再要求工会代表他们的利益了,要求取消投票选举的工会。在1985年的时候,员工们曾经自发组织建立选举工会来保障员工权益,并要求工会代言雇员利益。但现在,马丁?舒奈西说 “你们让我们共同掌管这个企业,无论有什么投诉,你们都会解决。你们信任我们,现在我们也信任你们。” 1992年,星巴克烘培厂的工会被取消了,再没有什么比赢得人心更重要了。
⑹ 入职星巴克多久可以有豆股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2
⑺ 星巴克的咖啡并不便宜,为什么星巴克的发展如此迅速。
明天(3月30日)就是星巴克成立47周年,所以小编决定再再再写一次这个品牌!
我们对星巴克自然不陌生,但你对它真的了解吗?星巴克的咖啡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会用“中、大、超大”这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给杯子命名?
虽然小编之前分析过,但都是针对某一个营销点来写,今天就让我们做一个总计——
1. 第三空间理论
“人们需要有非正式的公开场所,把工作和家庭的忧虑暂时放在一边,放松下来聊聊天。”这就是着名的第三空间理论,也是星巴克成功的最大秘密。
让星巴克从普通咖啡店,变成一个文化现象的重要转折点,正是董事长舒尔茨意识到“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服务和体验”。在这一点上,德国有啤酒花园,英国有酒吧,美国有星巴克。
2. 横着排队
大致有三个好处:
【1】.更方便顾客看到墙上的菜单和柜台里展示的新周边,还能边看边打发时间;
【2】.眼前的咖啡制作过程,会让顾客觉得很有仪式感、体验感;
【3】.方便顾客之间交流。
简单的改变,进一步契合了星巴克的“社交”属性。
3. 独特的杯型命名法
星巴克的杯型,不同于传统的小、中、大,而是中、大、超大。这么命名是有讲究的。一套只有自己人听得懂的行话,会迅速提升群体认同感。星巴克要利用的,正是这种语言的神秘力量。
一旦学会了这个命名规则,就会开始对星巴克的文化默默接受。最终,它会像一种密语——一旦使用,就有一种归属感和仪式感,产生强烈的群体认同。
4. “吧台”和座椅的独到设计
星巴克的“吧台”设计很讲究。你坐在“吧台”上,不但可以看到咖啡师制作饮料的过程,店员闲下来时还会过来和你聊天。座椅之间并不远,但距离很巧妙。坐下来的时候,即使旁边有人也不会显得尴尬。
事实上,星巴克店内的设计和布局都很强调一点——尽一切可能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打造一个供大家社交和放松的社区。
5. 围裙制度
在星巴克,对咖啡的理解程度是划分店员等级的标准。店员身上的围裙分为三种:绿围裙是普通店员,黑围裙代表咖啡大师(通过每年一次的笔试和面试获得),咖啡色围裙代表咖啡大使(最稀有、等级最高,在星巴克每两年一次的比赛胜出者获得)。
围裙制度把工作变成了打怪升级的游戏,员工会增加对咖啡的兴趣和工作自豪感。最终,这些都会转化到对消费者的服务上面。
6. 伙伴文化
在星巴克,无论职级高低,互相都称“伙伴”。无论是刚入职的员工还是店长,都要轮流收银、做咖啡、做清洁;区域经理都没有办公室,巡店时随便找一家店的座位开始工作;兼职员工符合条件后也可以以折扣价购买星巴克的股票……
把员工当公司的主人,和公司共同发展,这就是星巴克的企业文化——伙伴文化。
7. 密集开店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1】.分流顾客,减少排队时间,给店内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座位;
【2】.减少固定成本,单店成本被摊得很薄;
【3】.迅速加深消费者对星巴克的品牌印象。
激进的开店策略,不仅帮星巴克迅速增强影响力,而且提升了用户体验,一举多得。
8. 奢侈的民主化
在过去,星巴克咖啡绝对价值并不高,但它象征的是精致的、大都市的、中上阶层的生活方式。
但是随着“奢侈的民主化”,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星巴克的消费,它让人们更平等。想象一下:普通打工者和世界首富,喝的是完全一样的咖啡。这件事,很酷。
9. 积极应对挑战
为了提高销售额,星巴克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进军午餐市场,开启“免下车外卖”业务等,直接和麦当劳成为竞争对手。
而为了保住高端形象,星巴克做了两个布局:一方面,打造豪华咖啡宫殿“烘焙工坊”;另一方面,大量开设比普通星巴克店高档得多的甄选咖啡精品店。
10. 社交基因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概括星巴克,一定是——社交基因。从空间布局设计,到引导顾客,再到杯型的命名,无不是基于“第三空间理论”,围绕“社交”这个核心基因——为你提供一个优质的、独立的社交场合。
⑻ 星巴克股票跌了多少
星巴克截至今年9月份第四财季总营收为62.03亿美元,同比下降8.1%;净利润3.9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1.1%,相比于去年同期,利润可谓被“腰斩”。而在运营数据方面,全球同店销售额暴跌9%。星巴克今年的利润下滑幅度很大,达到了51.1%,利润只有3.93亿美元;为了减少支出,星巴克宣布要关掉加拿大和美国的两百家店铺。
拓展资料:
1.在疫情的影响下,星巴克今年的利润有下降。大家都知道在2020年伊始,我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随后这个病毒在全球各个国家也不同程度的爆发,为了抗击疫情大部分国家选择了封闭隔离的办法来隔离病毒,更甚至是封城这样的无奈之举,作为一个中国人更是清楚在这次疫情中我国是以怎样的代价去与病毒对抗的。 在疫情爆发期间中国果断的封了武汉城,然后呼吁大家在家隔离,在春节那段时间也都是待在家里的,国家规定所有的娱乐场所一律不许开门,这样一隔离一封闭就是两三个月,这样的举措很快的让疫情得到了控制感染人数是降低到了个位数,但是这样的举措也让我们的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这场疫情里,许多的企业倒闭了,能支撑下去的也是支撑得很费力,而那些外企、大企业的营业额也直线的下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便是娱乐行业,饮食行业,电影行业和各大剧院。
2.就连全球都有连锁店的星巴克也没有幸免,这次疫情导致星巴克的营业利润直接少了一半,根据美国星巴克财务官发出来的财务报表显示星巴克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减少了一半,原因是在疫情持续的那一段时间中国和美国这两大咖啡市场的销售额严重的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5%,今年第二季度只有60亿美元,而且净利润也只有3.284亿美元,同比上季度下滑了50.5% 。在财报出来后的第二天星巴克的股票价格下跌了2%,由此看来疫情对星巴克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相对于星巴克更惨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在今年疫情期间的第三财务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28%。这样跨国大公司都受到了这么严重的影响,由此看我国其他的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更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