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不同的月份 都炒什么样的股票 求基本面高手回答。
从时间节点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高送转预期。
二、高送转预案公告。
三、高送转召开股东大会预案通过。
四、公布股权登记日和除权除息日。
五、填权炒作。
以中报10送15的次新股名家汇为例,可以清楚的看到从炒预期、抢权到填权的一个完整的炒作过程。第一个阶段最高有33%的涨幅,第二个阶段最高有136%的涨幅,第三个阶段最高有92%的涨幅。无论你在哪一个阶段吃到鱼身,都是大肉。炒作高送转更多得以中线波段思维来看待,短线波动未知性和变数太大。
(1)4月买什么周期股票扩展阅读
(1)每股资本公积金高、每股净资产高、每股未分配收益高,按这三项进行综合排名,前两项更重要些,取得前20名或者前30名备选。
以热门的金轮法王(金轮股份)每股资本公积金78名,每股净资产155名。
(2)历史股性活跃
市场的主力资金喜欢找历史股性活跃的股来反复炒作,尤其是有龙头基因的。
还是以金轮法王为例,从2014年1月28日上市以来,有过5次大型炒作,每次幅度都超过50%,这种龙头基因深深的刻在散户的头脑里,同时也刻在主力资金的脑海里。(主力也不傻,宁愿做股性好的,省钱省力,大家喜欢,何乐而不为呢?)
(3)连续多年未送转的股,其送转概率和预期远高于其他股。
例如华宏科技,从2014年5月送股以来,到现在有两年没有送转了,从日线图上的多次大幅活跃能够看得出来预期越来越强烈,同时也显明股性是十分活跃的。
(4)高送转潜在个股要选择流通市值比较小的,最好实际流通市值低于50亿,便于主力锁仓控盘和拉升。
今年活跃的几只个股,在6月1日的时候,煌上煌流通市值37.4亿(市值偏大一些,不过名字好啊),天润数娱流通市值30.6亿,华宏科技流通市值29亿,金轮股份流通市值13.6亿,名家汇流通市值13.6亿,麦趣尔流通市值15.5亿,金冠电气流通市值11.9亿。
(5)2016年12月-2017年1季度有大批原始股解禁,这样大股东才有做高市值的强大动力。
例如:
金轮股份2017年1月4日解禁755.07万股,解禁市值4.8亿;
麦趣尔2016年12月21日解禁429.71万股,解禁市值1.09亿;
方正电机2016年12月29日解禁34846.32万股,解禁市值2.7亿;
东方通2017年1月30日解禁3588.91万股,解禁市值30亿。
2. 每年什么月份买什么股票
股票投资是随市场变化波动的,涨或跌都是有可能的。建议买股票前先对市场和上市公司提前进行分析了解,自身再做选择,不可盲目投资。
温馨提示: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3-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哪些是周期性的股票
所谓周期股,是指经营业绩随着经济周期的涨缩而变动的公司的股票。航空工业、汽车工业、钢铁及化学工业都属于此类。当经济从衰退中开始复苏时,周期股的价格涨得比一般成长股快;反之,当经济走向衰退时,周期股的价格跌幅可能会较大。
产生原因:绝大多数行业和公司都难以摆脱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虽然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经济预计还要经历20年的工业化进程,在此期间经济高速增长是主要特征,出现严重经济衰退或萧条的可能性很低,但周期性特征还是存在。中国的经济周期更多表现为GDP增速的加快和放缓,如GDP增速达到12%以上可以视为景气高涨期,GDP增速跌落到8%以下则为景气低迷期。不同的景气阶段,行业和企业的感受当然会很不一样,在景气低迷期间,经营的压力自然会很大,一些公司甚至会发生亏损。
1、周期性股票:指支付股息非常高(当然股价也相对高),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而涨落的股票。这类股票多为投机性的股票。
2、周期性股票是数量最多的股票类型,是指支付股息非常高(当然股价也相对高),并随着经济周期的盛衰而涨落的股票。这类股票多为投机性的股票。该类股票诸如汽车制造公司或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当整体经济上升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迅速上升;当整体经济走下坡路时,这些股票的价格也下跌。与之对应的是非周期性股票,非周期性股票是那些生产必需
品的公司,不论经济走势如何,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都不会有太大变动,例如食品和药物。
3、周期性行业是指行业的景气度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高度正相关,并呈现周期性循环的行业。周期性行业的特点是产品价格、需求以及产能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行业景气度高峰期来临时产品需求上升,价格大涨,为满足突然膨胀的需求,产能大幅度扩张,而在萧条期时则刚好相反。
4、汽车、钢铁、房地产、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他周期性行业还包括电力、煤炭、机械、造船、水泥、原料药产业。
5、还有一些非必需的消费品行业也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特征,如轿车、高档白酒、高档服装、奢侈品、航空、酒店等,因为一旦人们收入增长放缓及对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都会直接减少对这类非必需商品的消费需求。金融服务业(保险业除外)由于与工商业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也有显着的周期性特征。
4. 炒股各个月份炒什么
炒股各个月份炒什么
1、买股票的心态不要急,不要只想买到最低价,这是不现实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点价买入也是不错的,所以买股票宁可错过,不可过错,不能盲目买卖股票,最好买对个股盘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拟买卖,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两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买入点。
3、重视必要的技术分析,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及盘面语言(盘面买卖单的情况)。
4、尽量选择热点及合适的买入点,做到当天买入后股价能上涨脱离成本区。
三人和:买入的多,人气旺,股价涨,反之就跌。这时需要的是个人的看盘能力了,能否及时的发现热点。这是短线成败的关键。股市里操作短线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态要稳,最好能正确的买入后股价上涨脱离成本,但一旦判断错误,碰到调整下跌就要及时的卖出止损,可参考前贴:胜在止损,这里就不重复了。
四卖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涨的,涨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调整,那短线操作就要及时卖出了,一般说来股票赚钱时,随时卖都是对的。也不要想卖到最高价,但为了利益最大话,在股票卖出上还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经验介绍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涨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涨停板而没有封死涨停的股票可考虑卖出,特别是留有长上影线的。
2、60分钟或日线中放巨量滞涨或带长上影线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没继续放量上冲,很容易形成短期顶部,可考虑卖出了。
3、可看分时图的15或30分钟图,如5均线交叉10日均线向下,走势感觉较弱时要及时卖出,这种走势往往就是股票调整的开始,很有参考价值。
4、对于买错的股票一定要及时止损,止损位越高越好,这是一个长期实战演练累积的过程,看错了就要买单,没什么可等的。
5. 炒股的季节性规律
股市四个季节的变化规律:
1.春季(2月到4月)
主力是主动的。由于中央召开2次会议和年报的发布,市场有很多积极的预期和机会,主要体现在重组股和业绩白马股上。需要避免性能不佳的地雷单位。春季策略:选择目标股票,提前播种,等待未来的收获。
2. 夏季(5月到7月)
随着政策效果开始显现,行业变化催生热点,个股也出现,当年的政策对市场影响较大。热点一般是科技股和主题股。夏季策略:由于热点发酵,市场加速进入加速阶段,以持股和波段操作为主。
3.秋季(8月到10月)
投机活跃,市场机会增多,但一般不会有大行情,短期内仍应谨慎对待,保持冷静。这时候应该参与表现好的白马股,不要参与短线炒作,否则很容易中招。秋季策略:市场在一定发展阶段下跌。这个时候要注意及时收获。
4. 冬季(11月到1月)
一般来说,表现不佳的股票开始被大肆炒作。这时候要注意超跌板块。最后暴利的时候,但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太。冬季策略:个股进入下跌通道,在股市熊市中尽量少操作,持币观望少动。
5、冬季,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春天来了,各工地都开工建设,水泥、建材、基建个股会有所表现。 建议在年后提前开始布局,等待上升。夏季通常饮用,尤其是酒精啤酒。 夏季是消费旺季,酒类供应量大。 这方面可以考虑个股,比如珠江啤酒、重庆啤酒和青岛啤酒。秋季将涉及天然气供暖,因此该板块将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一波行情,值得关注。冬季煤炭、炼焦煤消费量大,形成行业旺季,有色板块、煤炭市场呈现飞扬的色彩舞蹈。 调整仓位,等待上升潜力出现。
6. 4月买什么股票好
买哪个股不重要,主要是看清大盘,大盘涨买哪个基本都没问题,大盘不好,哪个都不要买,3200点附近有个强力支撑,不破,可能会筑底上涨,可以重仓破段操作。
7. 全年每个月各炒什么板块股票
一月份:农林牧渔板块
因为每年年中央一号文件会在这个时间段发布,而连续10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所以造就了每年1月份炒作农业板块成为约定俗成的A股特色。
二月份:零售板块
二月份因为春节长假影响,交易时间有限,再加之过年前持币过节的影响,所以一般行情相对清淡。如果实在要说机会的话,那就是二月份作为我国每年传统的春节,家家置办年货这是所有中国人的传统,所以造就一年零售行业达到高峰,这也是一般二月份可能出现的行情机会。
三月份:高送转板块
根据个人多年经验,三月份往往会迎来开年后最好的一波行情机会,随着年报在三月开启而三月从来不缺席的机会就是高送转题材机会。
四月份:雄安新区题材
按照今年的预期,4月1日即将迎来雄安新区迎来建区一周年,所以今年4月份雄安新区题材可能会迎来一波炒作。
五月份:空仓观望
A股向来流行一句话“五穷六绝七翻身”,所以从风险的角度,5月份一般行情不是特别好,建议空仓观望。(主要是年报兑现,A股向来都是炒预期,卖事实,所以5月是卖出兑现,所以往往行情会有所回调。)
六月份:世界杯体育概念
一般年份六月份,我也不太建议大家去操作,但是今天的六月份非常特殊,一方面今天六月份A股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指数,届时会给A股带来1000多亿的增量资金,这对于A股绝对是利好,所以一些低估值大蓝筹的机会会慢慢显现,另外今年6月份会迎来俄罗斯世界杯,作为体育节最令人期待的盛世,体育概念可能会迎来机会。
七月份:半年报高送转机会
往往七月份,一年会迎来中报行情机会,正所谓:七月账户要翻身,专注送转和预增。这也是7月份一般会凸显的机会。
八月份:军工板块机会
八月一日建军节,再加之明年是建国70周年,所以军工板块的机会应该不会缺席。
九月份:旅游板块
国庆长假前,旅游板块大概率会被预热,这在多年以来都是被验证了的,尤其出境旅游近期更是成为热点,所以九月份旅游板块的机会往往是不错的。
十月份、十一月份:物流和零售板块
双11来临前的一个月,提前潜伏物流和零售板块成为了近几年A股行情的一个常态,翻一翻近几年的行情,你就会发现每年物流和零售最活跃的时候就在这段时间。
十二月份:空仓观望
8. 不同时节买什么股票解释一下理由 谢谢!
什么时候入市最容易赚钱
历史资料告诉我们:我国股市5月份和8月份的回报率最高,11月份获利的机会最大,最佳入市时间是3月底4月初和10月底。
国外证券市场的一月效应
西方学者在一项对在NYSE(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股票的月回报率研究中发现了明显的季节性规律。虽然没有任何明显的理由可以期望某个月的股票回报率会高于另一个月,但研究结果却表明在NYSE挂牌的股票1月份的平均回报率高于其它任何月份的平均回报率。下表给出了不同时期的1月份和其它11个月份的平均回报率,从图中可得出1904-1974年之间1月份的平均回报率比其它月份的平均回报率要高出约3%。
纽约股市的1月效应
时期(年)1月份股票的平均回报率其它月份股票的平均回报率回报率差异
1904-19281.30%0.44%0.86%
1929-19406.63-0.607.23
1941-19743.910.70.21
1904-19743.480.423.06
这种现象也并不是美国所独有的。通过对东京股票交易所的研究,发现在日本也存在1月效应。在1959-1979年期间东京股票交易所1月份的平均回报率比2月到12月的平均回报率要高出约3.3%。
东京股市的1月效应
时期(年)1月份股票的平均回报率其它月份股票的平均回报率回报率差异
1952-19804.5%1.2%3.3%
研究人员发现不能用有效市场概念对1月效应的异常现象进行解释,只能将其归结为投资者对股票流动性的要求由于时间的不同每日每月都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这种现象也不是由某种资产定价模型所能解释的,只能将其称为经验规律,反常现象。若投资者掌握了这种规律,并将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就能取得较高的效益率。
我国证券市场的时间效应
根据法码教授提出的市场有效理论的观点,股市可以区分为弱式市场、半强式市场、强式市场三种形态,并确定与之对应的信息集分别为所有历史的相关信息、所有公开可获得的相关信息、所有公开或尚未公开的相关信息。由于我国股市波动与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呈负相关,还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状况评价功能;我国股市的股价对其内在价值严重偏离,短期投机盛行,不具备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功能;我国股市是“政策市”、“消息市”,在影响我国股市的各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宏观经济的景气状况,而是与股市有关的政策、重大消息。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我国股市与弱式有效市场还有一段距离,还处于非有效市场阶段,过去的股价变动对其未来变化仍有强烈的的影响和一定的解释力。因此股市的时间因素和时间周期对我国的股市投资者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实证研究中,常用股票指数代替市场组合。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股市中所有的股票。因此,选取上证指数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把研究的时间定在1990年12月-1999年11月。本文所用的原始数据取自(1)STOCK股票分析系统(2)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统计月报》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整理、计算,得到各年各月的回报率及标准差如后表所示:从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1990-1999年期间5月份的回报率是最高的,达到18.599%,其次是8月份的为14.811%,大大高于1990-1999年期间的月平均回报率3.752%。对各个月的回报率与其相对应年份的月平均回报率相比较来看,11月份的回报率超过其对应年份的月平均回报率在9年中其共有6次,其次是8月份的5次,2、4、9、10四个月各有4次,1、3、5、6四个月有3次,12月有2次,7月只有1次,由此可看出在一年中11月份股票的回报率超过其对应年份的月平均回报率的概率最大,而7月份的概率最小。
虽然5月份和8月份的回报率最高,但我们若从此就得出5月份和8月份是一年中入市的最佳时机,那就违背了马柯维茨的“现代组合理论”。马柯维茨认为典型的投资者不仅要求“高的回报率”,还要求“回报率是可以确定的”,因此除了考虑股票的收益率外,还应考虑其风险水平。通过对5月份和8月份的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在这两个月分别出现了沪市月回报率的最高和第二涨幅,即1992年5月份的177.23%和1994年8月份的135.19%,这就使得5月份和8月份的平均回报率大大提高。这一点也可以从这两个月的收益率标准差中得出,5月份的标准差为61.292,8月份的标准差为46.833,同样位居沪市一年12个月标准差的第一和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年中5月份和8月份股价最不稳定,其风险水平最高。在一年中收益率标准差最小的是2月份和9月份,分别为6.896和7.508,说明这两个月的股价最稳定,波动幅度最小。
针对收益率和标准差的特点,为了测度相对于总风险的回报率,我们引入回报变动比率(RVARp)测定指标,它是一个建立在事后资本市场线(CML)之上的风险调整业绩测定。RVARp的计算公式为:
RVARp=(arp-arf)/op
(其中arp为该月的回报率,arf为无险收益率,Op为标准差)
在本文我们用1990-1999年之间的平均月回报率来代替arf.通过计算得出RVARp值最高的是11月份0.289,其次是5月份的0.243,8月份的0.237,4月份的0.222,6月份及1月份的0.093和0.066,RVARp值分别为负值的为2月份的-0.022,12月份的-0.211,3月份的-0.232,10月份的-0.271,9月份的-0.336,以及7月份的-0.784。结合收益率、风险水平和月回报率与该年的月平均回报率之间的差异来看,可以认为我国最佳入市机会为11月份,因为11月份的回报变动比率是最高的,同时它的月涨幅超过月平均涨幅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国并没有象美国、日本一样具有明显的一月效应,而是具有11月效应。也许这一点与我国近几年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不如人意有关,再由于我国股市目前还处于非有效市场阶段,各种投机行为比较严重,一些证券公司或投资机构为了使自己的财政年度报表尽量好看,会抓住年终结算前的最后一次机会进行股票炒作,拉抬股价,提高自己的收益率。而机构选择炒作的最佳时间是11月份,若选在12月就太迟了,到时外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年终收益已基本有所了解,机构要想拉抬股价就比较困难,因此9年中11月份的回报率超过月平均回报率的有6年,12月份的回报率超过月平均回报率的只有2年。一年中回报率最低的月份是7月份,在9个有效年份中只有1年的回报率超过月平均回报率,这与上市公司的中报公布时间有关,上市公司的中报一般在6月份已全部出完,许多公司的中报业绩出乎投资者意料,导致投资者对该公司信心动摇。
综合各方面考虑,我们可得出一年12个月中较佳的入市月份为2月、4月、6月、5月、8月、11月;而一年中比较差的入市月份则为1月、3月、9月、10月、12月、7月。既然我们了解了一年中综合回报率较佳与较差的月份后,在实际投资操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利用这些经验规律。如果想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应尽量避免在入市较差月份的月初购买股票,特别是12月初与7月初,较合理的时机是在3月底4月初介入,在6月底退出,从而逃离一年中最差的月份-7月份。另一时机是在10月底进入市场,11月底12月初退出,从而抓住一年中涨幅最高的月份。
以上仅是参照沪市历年指数涨跌幅得出的一些经验规律,这些经验规律仅是根据历史情况得出的,并不能保证按其行事就能带来财富。但作为一名投资者或市场研究人员应了解股市的历史,只有在通晓股市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够说明未来市场的运动周期,并能在每个重要的时间循环(以往重复次数最多的循环)的尾声,警惕转势的出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战胜市场,获了较高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