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买卖 » 美国骚乱现在买什么股票赚钱2020年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美国骚乱现在买什么股票赚钱2020年

发布时间: 2023-03-11 10:06:22

⑴ 股票买什么行业好

买以下几类好
1.银行。 看好理由,金融业是商业之母,只要国内商业持续发展,银行一定是跟着稳定增长的,这个是由金融原理决定的,任何大型商业活动都离不开银行的融资支持。而且现在银行的估值太低了,股息率又高,真的很香,可能我投资风格偏保守。我...
2.房地产。 凡是被打压的行业,都值得投资。就是因为这个行业太火了,太容易赚钱了,所以国家才会从行政上进行打压,不然大家都猛搞这个,容易出事。 你想想,还有哪些行业被打压的更厉害?是不是赌场,贩毒和开青楼。抛开道德因素,黄赌...
3.大消费类。 今年(2020)上半年消费行业涨翻了,我是望着盐津铺子两个月从50涨到100。从成熟的市场经验上看,好的消费股能一直跟着人口和人均GDP增长,容易出现超级大牛股,比如说美国的可口可乐,我国的茅台,都是大消费股
4.医药健康类。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唯一刚需,至少从目前的科技水平可以这样说。2020年的新冠疫情直接导致医药类股票一波大行情。这个和大消费类一样的,也是成熟市场的经验,美股市场上总结的,消费和医药特别容易出大牛股。
拓展资料:
一、股票发行
股票发行是指符合条件的发行人按照法定的程序,向投资人出售股份、募集资金的过程。
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在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就可以在股票市场(证券交易所)公开挂牌进行上市交易活动。股票要上市交易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按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操作与运转。证券交易所分为公司制和会员制两种。这两种证券交易所均可以是政府或公共团体出资经营的(称为公营制证券交易所)

⑵ 美国疫情后什么股票涨的最厉害

波士顿啤酒。
波士顿啤酒主营精酿啤酒,涨幅十倍。
今年精酿啤酒销量3千吨5千万营收,明年3.8万吨产量,精酿啤酒板块一年接近十倍营收增幅。

⑶ 美国都乱成这样了,疫情都这么的严重了,为何美国股市反应不大

首先,美国的疫情确实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美国现在已将近600万人的感染,由于川普的无能,导致美国的疫情泛滥成灾,美国的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破产的越来越多,美国的经济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再加上美国种族歧视带来的各地游行、暴动,打砸抢的行为破坏了商家和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美国的普通民众现在是生活艰难。可是,川普根本不管美国普通民众的死活,川普抗击疫情不利,到处甩锅,欺骗美国民众,美国的普通民众也没有办法,川普有权,美国的普民众还拿川普没有办法。

其次,股市并非完全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现在的全球股市越来越像一个“赌场市场”,股市的涨跌是由金融机构掌控着,股市的定价权在金融机构及大财团的手里,什么样的股票能涨,什么样的股票值钱,什么样的股票该涨,都是由金融机构和大财团说了算,普通的投资者没有话语权,没有定价权。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只不过是金融机构欺骗普通投资者的谎言。残酷的现实金融市场的所有的金融理论都是用来欺骗普通投资者的工具,真实的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个“赌场市场”。金融机构掌握着所有的筹码和定价权,以及话语权。

其三,美国股市的上涨主要是美国政府与金融机构及美国的资本家联手,将美国新增加的几万亿美元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市,炒高部分股票价格获得暴利。美国的疫情严重反而成为了美国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家们获得暴利的机会,破产的和倒霉的是美国普通的民众,发“国难财”的是美国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家。美国的实体企业和服务业破产并不影响美国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家们发大财。这才是美国 社会 撕裂的本质,这才是美国股市在疫情之下还能上涨的本质。

你以为正常吗?一旦泡沫破裂和美国财团的获利资金撤离,留在场内的外国资金和中小散户的资夲就如原油期货的结果是一样的,别看现在闹得欢,秋后祘账拉清单。

我觉得原因有几个:

第一,川普抗击疫情不利,到处甩锅,到处讲相声。这种情况下,先把股市保持稳定了。股市也是他可以拿出来讲的筹码,大选要到了,股市再崩盘就真的一点希望也没有。因此,川普不允许股市下跌。

第二,美国开启了无限印钞模式,只要股市下跌讲难听点就可以往里面接。只要有足够多的钱,维护一下还不容易吗?再说,美国股市的指数权重占比高的都是一些巨头 科技 公司,只要维护少数股价就可以了。

第三,股市跌了,美国就会更乱。要知道,美国人民是没有储蓄的,大多数钱都扔进股市,一旦股市下跌,大家的资产缩水导致严重亏损很有可能会导致美国 社会 更加混乱,不允许跌。

按理说每天新增上万,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的国家,股市竟然一点影响也没有,而且牛气十足。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美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占比高,只要稍微窗口一下应该可以防止大量卖出,在加上印钞维护自然就跌不下去了。

注猪爸爸看股市,专注投资者教育,移步专栏,学习更多干货。

我的理解是:股市并非完全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还受到其他几项更重要的因素影响。

我们常“被”听说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但如果我们观察世界各国的股市走势,却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股市不仅仅有提前与表现实体经济预期的晴雨表作用,也更多的受 社会 信心程度、货币政策、以及特殊时点对于政策面的预期有关,大多数时候与货币相关度更高! 与实体经济的表现关联度却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



①美国疫情爆发以来,一周三熔断使得美联储连续放大招,包括直接注入流动性、购买债券及ETF、这种“干涉市场”的行为可以说是惊呆眼球!让整体高喊“自有市场”的美国人尴尬不已,正所谓水涨船高,正是如此不惜代价的注入流动性之下,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才能从疫情第一波冲击快速反弹,并创出了 历史 新高!



②纵观全球经济,其实自2008年开始就已经告别了全球化带来的高速增长阶段,自2008至疫情爆发前夕即便偶有“高增长”也更多的是受全球央行拼命放水宽松所致,但这个时间段内,全球的股市表现的却并不差,不仅仅美股连创新高,把2008年的点位踩在脚下,我们也在2015年创出了5178点的高度。

可见,股市并不总是与实体经济表现相同步,大多数时候货币的影响更大。

最近美国大概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疫情愈发严重。美国现在已经超过两百万人的感染。经济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第二,由于种族歧视带来的各地游行、暴动,打砸抢的行为破坏了商家和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

第三,川普无限秀下限。

但是,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的投资更多考量的是一个公司长期稳定经营和盈利的能力。美国虽然经历动荡,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旧是世界第一经济体。

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中国的最强对手,美国拥有的优秀上市公司比任何国家都要多。美国股市从十九世纪后期发展至今,有着健全的体系。这些都是支撑最近美国股市基本盘利好的重要因素。

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会慢慢淡化,而黑人从来不是特朗普争取的对象。很多黑人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投票呢。

太小看美国金融资本的力量了。说穿了美国就是个大财团控制的公司,被一小撮垄断资本家所掌控,川普就是一个推在前台的代言人而已,他必须为这些利益集团服务。因此,眼光盯着股市比关注疫情重要得多。

政治经济学早就讲过,资本家为了高额利润,是敢冒着杀头危险的。因此,这次美国打着救人挽救经济的旗号大肆印钞,无限量化宽松给股市带来充分的流动性,这么好的机会,金融界的垄断资本家怎么能放过呢?至于穷人的生死他们根本没放在眼里。

这次疫情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国排名前一百位的富人,平均资产都增长了160亿美元,巴菲特老先生更是进帐了300亿美元。

这就是美国,一个为大财团,大的资本家服务的国度。他们的利益高于一切,搞清楚了这种实质性问题,美国近期所做所为就都能解释通了。

新冠病毒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快的股市暴跌,自2月6日起,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25个交易日内就跌超了30%。即使是在大萧条时期,它也花了将近两倍的时间才跌到如此地步。

而现在,道指又较3月23日的低点快速上涨了近30%, 世界上一些大公司的股价又创下 历史 新高。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疫情日益加重,美股还能反弹呢?

以史为鉴:“死猫反弹”是常有的

回顾道琼斯指数自1885年以来的数据。

数据表明,在自1885年以来的13个 历史 性事件中,道指都下跌了至少25%, 其中11个事件的反弹幅度至少达到了10%,但都是“死猫反弹” 。

而且通常不止发生一次,平均都有3次左右。而大萧条期间,“死猫反弹”现象尤为频繁。

道指8次上涨至少10%,然后再次触底。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在1929年11月13日至1930年4月17日之间的5个月内,该指数飙升了48%,随后的两个月内又下跌了近30%,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又飙升了80%。

我们正处于一场病毒大流行之中,地球上相当大一部分人口可能受到感染,许多人将死亡。在一段未知的时间内,全球经济的很大一部分正突然陷入意想不到的停滞状态。当限制解除时,也不能排除第二波感染的风险。 市场讨厌不确定性,因此今年早些时候股市暴跌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鉴于今年第一季度股市崩盘的速度打破纪录,市场已消化了大量悲观情绪。从这个起点开始,情况并不一定要好转才会出现反弹,只需要不那么坏就行。

以史为鉴,现在重要的是,投资者必须意识到,我们很可能还未脱离险境。

美国都乱成这样了,疫情还如此严重,但其股市不降反升,这是因为有着下面的一些原因: 1、 股票市场是一种前瞻性机制

股市的这种机制意味着,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全世界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有上千万人感染病毒,50万人失去性命),市场也可能只会展望光明的前景,而忽略当前的困境。

市场分析员会说“一年后,冠状病毒就不再是问题。”“病毒过后,讲迎来爆发性增长”......他们的目光总是投向远处,而不是大众关注的眼前。

美股自3月触底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大幅反弹42%。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2020年标普指数仅仅下跌了2%,这在2020年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是非常难得的。而在过去的两周,尽管全美各地的疫情恶化继续,但股市却上涨了3%。更不用说以特斯拉、亚马逊、苹果等为首的 科技 大股,全美富人的财富大幅增长。


2、 股市上涨是因为美国国内一些企业的盈利在好转

虽然目前糟糕的现状让很多公司的盈利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投资者们看到的可能不是盈利的现状,他们更加能安慰自己。因为他们现在已经不再关注2020年的情况,既然已经这样了,还不如接受现实,所以他们将关注的焦点延伸到了2021年的盈利前景,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市场的股价。

这是典型的投资人思维,总能在失望的情况下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他们内心的真实目的可能就没那么单纯和乐观,很多投资人只是借用这种手段,从悲观失望之中赚取暴利,所以现在暂时的上涨给出的是一对蜜饯,但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就给出毒药。


3、 一些经济数据正在好转 或者说好于预期

全美经济数据的好转,当然是拜特朗普政府所赐,即使在疫情如此恶化的情况下,年迈地特朗普依旧主张正常启动经济,放开市场,并鼓励人们回去上班,因为只有人们回去上班,他们才会去关注大选,去投票,才会有收入,才不会闹事,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指标才会保持好看的报表。这对特朗普的大选非常重要,如果经济指标难看,他的连任基本就会成为泡影。

另外美国 6月的失业率已经从5月的13.3%和4月的14.7%降至11.1%。而同时,消费支出在5月份大幅上升了8.2%(这也是拜特朗普政府的救助金计划之福)。


4、 美联储从中的努力也让美国本阶段的 社会 和市场得以稳定

自从疫情发生后,美联储启动了主街贷款计划(Main Street Lending Program),购买公司债券,降低利率。而特朗普政府也配合美联储启动了规模达2万亿美元的《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CARES Act)。

正是因为美联储推动的各项刺激措施,才让美国的金融体系一直维持在正常的态势,没有断崖式下跌。

而市场也对美联储抱有很大的信心和以来情绪,对市场投资者来说,美联储是他们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美联储都不会让股市下跌,因为美联储不是国家的,是私人会所。

美国股市在新冠疫情爆发、失业率大增、 社会 动荡的大背景下,走出逆势上涨行情,是由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美元是全球流通的货币,疫情爆发后,避险资金流入美元,全球需求量的大增导致美元价格上涨。而美元的上涨也必然会带动美元资产的上涨。

从市场层面看,美股上涨是对美股前期的大幅下跌、熔断的修复。

从消息层面看,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私人部门的失业人数低于预期。以及新冠疫苗研发有较大进展等消息,都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以上各方面因素,支撑了美国股市的上涨,但上涨的基础非常脆弱。后期如果美国的经济数据不能支撑其上涨,随时可能引发大幅波动。

股票这种东西本来是一个集资手段,一但钱变成股票,本质上它必须企业获利,股票分红,股东才可以赚钱。但在股票的运行中,有很多技术性手段,通过买进卖出,让股票涨涨,跌跌,可以获得一些利益,这就是股票的短期利益,所谓的炒股获利。由于涉及到的是钱,所以人们很敏感:关键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条假消息;统计上的一条失误,都可能引起股市震荡,却反映的是假象。

比如这次美国的股市:美国劳工统计局6月5日公布的5月非农产业数据,5月份的失业率为13·3%,相当于4月份的14·7%,在失业方面有所减少。这预示着就业增加,经济向好,就业人口增加了250·9万,股市的回应自然要大涨。不过,失业统计局随后表示:数据统计中出了错误,纠正统计中的错误后,5月份的失业统计真实数为16%。这时,股票已涨过了,对于深谙内情,投资股票的大户来讲,或许早已趁价高时抛尽了股票,但对于靠碰运气的散户来讲,却又一次被套牢。

(共和党参议员伯尔)

美国的股市不是说总是由人为操控的。但它确实有人为操作,干忧的因素。如果不是内部操控,有影响人物的运作也可以使股市反映出假的一面。前一段美国疫情一直表现不甚明了。比如美国两党议员就在疫情爆发,股市崩溃前,一面散布疫情可防可控,一面大量抛售股票。北卡罗莱纳州参议员伯尔,就在2月13日卖出33只股票,总价值在62·8万至17O万美元之间。他是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也是参议院卫生组织成员。所以,他掌握着情报不公布,只到抛完自己的股票。

(共和党参议员卢福勒抛售股票)

美国的疫情,美国的骚乱,美国的经济都成了这样了,美国的股市可以反应不出来,哪一定是假的。股市是最敏感的,一有风吹草动,不是涨就是跌,现在这么麻木,肯定是人为干忧因素。前一段美国的股市几次熔断,现在的形势要过前一段更严重。但特朗普不希望股市跌,股市就只能做假。美国有点钱的人,多放在股市里让它生崽子,如果跌没了,特朗普还怎么拼选举?所以,美国的股市,现在就是一个假象,如果要让它完全恢复真实面貌是不太可能的,真恢复了,美国也就崩溃了。

⑷ 当时美国放开疫情后哪几个行业上涨

我总结了5大类可能在疫情中短期和长期受益的行业,与你分享。非学术研究或投资建议,而是从个人角度的观察,也包含了对疫情生活的记录,很可能有失严谨和全面,期待抛砖引玉,听到你的思考。

第一类:健康防疫类

站在健康防疫最前线的行业,是新冠疫情来临之后受益最直接最明显的,基本上每天的新闻里你都能听到它们的产品被提及。

生产防疫物资PPE的厂家:例如生产N95面罩的3M, Honeywell,疫情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早期曾经出现过各个省之间截流口罩的事情,更是在欧美各个国家之间上演,3M就曾经因为把口罩优先供给加拿大,而被美国媒体吊打。

生产清洁和消毒产品或提供清洁服务的公司:疫情期间,Lysol,Clorox生产的消毒湿巾,消毒喷雾,基本上在Amazon和Walmart都处于长期断货状态。你如果能刷到一罐,可以说是你的幸运日了(但是不能喝啊)。疫情复工之后,公共场所消毒清洁需求会暴增,提供这类服务的公司也会从中受益。

相关的医疗器械公司:位于美国疫情中心的纽约州州长Cuomo在每日的疫情简报上,有过一句名言:我一个月前对于人工呼吸机(ventilator)一无所知,而现在我做梦都在想它。除了生产呼吸机的公司,通用汽车(GM),Tesla都开始改造生产线制造呼吸机,也有不少初创公司都在进行呼吸机的修理再利用,或开发“分叉”设备把一个呼吸机变成2个到4个等。”

相关的制药公司:不管是做抗体,做药品,做诊断试剂盒,新冠疫情都会直接让一批制药公司受益。美国制药商Moderna Inc.宣布已经交付首批新冠病毒疫苗,研究人员将进行第一批人体试验。这一消息令公司股票直线上涨,CEO Stephane Bancel也一下子挤入亿万富翁的行列。

健康家电:例如空气净化器、除菌洗碗机、除菌洗衣机、消毒柜、净水器、蒸汽拖把,家用紫外灯,臭氧仪等与健康生活相关的小家电产品

第二类:生存“必需”品

这里的生存”必需品“,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它并不仅仅包括传统定义里的必需品,也包含在后疫情时代,可能被某类人群定义为“必须”的产品。

超市,食物,必需品:2月底3月初,美国政府开始正视疫情之后,美国人民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囤货潮,而囤货的首选就是价格便宜量又足的Costco。各地的Costco无不大排长龙,以至于Twitter上出现了一个着名的#costcocorona标签。

至于屯的东西,从着名的厕纸,消毒纸巾,矿泉水,各种食物,酒水等,五花马门。也有位大哥被拍到屯了四大盒杜蕾斯 - Twitter网友评论道 “we all have our priorities” 只能说我们各自有自己的优先级。

在囤货的品类里,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紧急食品(Emgergency Food),迅速买断货。美国的一个畅销的户外食品品牌Mountain House,到现在多种冻干食物仍然断货。这些食物的好处是不占地方,保质期长达30天...不,月......不,年,30年......但是我看了一眼品类,什么肉末意大利千层面,芝士马克罗尼意面,我还是多买两罐梅林午餐肉和豆豉鲮鱼吧。

“末日生存”产品:经历美国疫情的过程中,也让我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的人群,“末日生存者” Doomday Prepper。简单的说,这是一小群坚信地球会以各种方式毁灭并持续不断做好准备的人。

国家地理频道早在2012年就曾经出过一个纪录片,其中有一集就讲了这位叫做Donna Nash的大妈,认为世界很可能会遭受到一场类似于超级大流感的呼吸系统瘟疫,在家里准备好了大量的防疫物资,并且全家老小会经常进行防疫演习。

这群末日生存者,早就准备好了应对瘟疫,地震,火山,战争,甚至外星人入侵。他们的准备程度不一,从最基本的家里随着存着一些罐头食品,到最夸张的修建或购买“地下堡垒”Bunker,如遇紧急情况,可以钻到里面避难,入门级的掩体定价在6万到10万美元。这本是一个极其小众的人群,兢兢业业为了小概率事件,做好完全准备,你可能觉得它们有点神经病。

但万万没想到,新冠疫情就竟然给了他们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You never know,Donna Nash大姐的youtube 视频下充满了8年之后的2020年,全球各地网友的五体投地和膝盖。据说许多生产地下堡垒的公司的订单也都排到了明年。所以,我猜,末日生存市场会在疫情后大幅增长。

家防系统:由于疫情,很多人居家时间变长,并且出于经济动荡可能引发犯罪上升的考虑,对于家庭安全系统的需求上升。所以,家防(Home Security)也是美国在新冠疫情中受益的行业。这里的家防是广义的家防,比如传统的家居安防系统ADT systems,智能门铃 Ring,智能摄像头Arlo等等。

美元店 :美元店例如Dollar General等向来被认为是在经济下行期投资组合里的“安全牌”。实际上,不仅仅是这次危机,自2007年以来,尤其是在广大中西部非大城市的地区,美元店非常流行,一旦开了美元店,老百姓超市就去的就越来越少。

据统计,美国07年到17年之间美元店新店开业数,是同期超市开业数的5倍,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零售业。说起来,算是美国版的下沉市场。

第三类:宅家生活类 (“Homebody”)

2020年3月中,美国各个州陆续颁布了“宅家令”,一向喜欢出去浪的美国人民也不得不开始了宅家生活。各种服务于宅家场景的产品和服务其实之前也都存在,受益于疫情使用量和普及度得到显着提升。除了下面提到的,远程医疗,移动支付等行业也有增长,这里不赘述。

线上娱乐:包含流媒体(Netflix,Youtube),短视频(Tiktok),社交(Instagram,FB,Reddit, Nextdoor, Snapchat最近一次季报大涨40%),游戏(Nintendo Switch可是一机难求),虚拟现实 VR等等。别的不说,以我家为一个小样本,加州3月中开始”宅家令“以来,我们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吃晚饭的时候全家一起在Youtube看盗月社吃播或《最强大脑》
白天兜兜糖糖做完了一天的功课后,玩半个小时Roblox
老孙吃完饭葛优躺在沙发上一边看Tiktok一边傻笑
下午我一边跟着Keep锻炼,一边看Youtube里的Vlog
周末的时候,全家跟着Nintendo Switch 上的《Just dance》跳 《江南Style》
在家健身(Home fitness):2012年成立于硅谷的home fitness代表Peloton,以家用健身单车/跑步机+订阅直播课模式,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成长,用户量达百万级,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7月刚刚上市。

追根溯源,美国人民对于健身的热情那是无比高涨的,家里地方也大,还有人专门把车库或地下室改造成家用健身房。隔离期间,我微信朋友圈里都在秀厨艺,大家开玩笑等到都能炸油条了就隔离的差不多了;而我Instagram里都在发健身video,我觉得可能等到大家都可以burpee就差不多了。

这次疫情期间,除了Peloton之外,很多新产品和新趋势也逐渐冒头,比如说:

各大线下健身房和瑜伽馆,纷纷通过Youtube Live,Instagram Live,Zoom开展每日线上云训练,有个别的还开始尝试收费。Youtube上许多健身博主爆红,比如你是否知道大明湖畔的帕女士(Pamela Relif);
更多的家用健身产品涌现出来,比如Nordic Track,除了动感单车,还有跑步机,椭圆机;比如Mirror:一块类似穿衣镜的设备挂在墙上,可以把家里变成一间小的运动工作室,售价 1495 美元,内容侧重瑜伽、普拉提和其他力量训练,看着挺酷的。
而且根据调查,即使在疫情过去之后,很多消费者还会选择在家锻炼,所以这次疫情对于消费者的行为改变是很持久的,这对Home Fitness行业也是大利好。

线上学习:相比起国内K12线上学习疫情期间的大爆发,美国向线上学习的转变显得准备不足,热潮也似乎来得并没有那么明显。

从个人体会来说,国内很多学校都是当地政府统一采用已经商业化的线上学习产品,所以可以迅速铺开。而我所在的加州,自2月份小学开始停课以来,老师们开始所谓的“紧急线上教学”,一直都是自己在出教学方案,发布在Google教室里,虽然有用到一些App和网站,和定期的Zoom的师生视频,但是整体更多的是给学生传达任务,让学生自学,并没有很好的实现线上“教”的部分。

其实美国一直都有给学生”在家上学“Homeschool的选项,当你选择homeschool时,市面上有不少全的线上学校可以注册参加。

疫情期间,我研究了其中的一家比较大的平台叫做K12.com, 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任何适龄的美国学生,都可以通过这家平台注册当地的线上公立学校,而且是完全免费的,资金是由美国各个公立学区提供。注册之后,它会给学生寄来笔记本电脑,课本,每个班级会有固定的老师,每天会有一小时到两小时的线上真人教学时间,其他的时间需要家长帮助学生完成当天其他内容的学习,课程包含语言艺术,数学,历史,科学,音乐,还有第二语言的选项,可以说是相当成熟了。

为什么在疫情期间,美国不能大规模地使用这样已经成熟的线上平台,快速铺开线上教育?

电商,生鲜电商和外卖:疫情期间,可想而知,线下实体店遭殃,而电商迎来了一波高潮。下图列出了电商销售品类20年3月和19年3月的对比,除了意料之中的囤货之外,你也可以从中看到美国人民隔离时期最为喜闻乐见的活动:做面包,举哑铃,看电视,喂狗,拼拼图...是不是天下大同呢?

另一个在疫情中极大受益的行业则是生鲜电商,其实Amazon Fresh,Instacart,Postmates,这样的服务存在美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和中国相比,一直增长不是很明显,新冠疫情和宅家令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助推力。

但是除了Amazon Fresh,其他的几家生鲜和外卖服务,都是零工经济的模式,依赖于普通人注册成为送货者,去超市人肉为买家购物结账送货。这种较为松散的组织,和国内自建仓库的模式相比,在疫情下,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是疫情严重时,送货者人数不足,导致超市货品充足,买家却订不到送货时间;
二是和超市之间没有协议和合作,如果超市要求排队进场,控制卖场人数,送货者需要长时间排队,或者买家在App上选好的商品,会经常没货;
三是送货者挑选货品能力差别大,行为规范没有保障,会出现替换的商品极其不靠谱;
四是送货者没有得到足够的PPE防护,工资不高,已经组织了多次罢工。
个人长期还是看好类似于Amazon fresh,Weee,亚米这种从货源到配送,打通整个供应链的生鲜送货服务,也期待着新冠疫情能够成为这项服务的加速器。

第四类:远程办公和基础设施

远程办公是疫情后增长迅速的一类2B产品。在1,2月份的时候是国内的讨论热点,而到了3,4月份,成了美国的热门。视频会议软件Zoom不必说,经历了日活快速上亿,又因为安全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股价也是忽高忽低犹如坐过山车,但却是极少数的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股票之一。疫情期间,非常常见的景象是大人在Zoom里办公,小孩在Zoom里上课,全家都住在Zoom共和国里。

远程办公不仅仅是视频会议,也包含广义的团队协作工具如Slack,MSFT Teams,JIRA,Dropbox,以及针对某些人群和垂直行业的产品,例如针对设计师的合作工具Figma,线上白板工具Miro,针对开发者刚刚宣布小团队免费的GitHub等。

虽然有些地区的宅家令结束了,但是很多科技公司宣布继续在家工作,Slack宣布员工在家工作的磨合期刚过,效率提升,因此不会要求返工,Amazon最近更是宣布其员工可以在家办公到10月2日。

可以预见,这一波远程办公对于未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限于如何让员工可以在家工作,更是如下图里Box CEO所言,如何把和客户和供应链的互动线上化,电子化,让整个公司运营可以自动化和数字化。

另外一类疫情中受益的2B产品,则是支持着整个需求旺盛的宅家经济和远程办公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

比如说通讯网络,音视频云如Agora,云服务如AWS,以及某些SaaS平台。比如Shopify,作为支持了1百万家网络电商的SaaS平台,疫情期间就经历了超爆发的增长。其CTO发推说,现在每天都是黑五的流量水平,很快会翻倍,需扩容急招程序员中。

当所有人都在淘金的时候,卖淘金工具的往往稳赚不赔。疫情利好宅家经济和远程办公,而这些产品背后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提供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第五类:新技术和“新常态”行业

上面谈到的四类都是目前已经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的成型行业,而疫情也会让一些现在非常小众,甚至还不存在的新技术和新行业走到台前。我认为这里包含三类:

第一类,很多新技术,会因为新冠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普及。

在新冠这样一个大强敌面前,科学家和公司使出了各种可能的”十八般兵器“。举例来说:新冠初期,当美国西雅图有第一例输入性新冠病人时,大家都记得为防止感染,动用了机器人医生来治疗和监测病人,而医生则坐在隔离病房外操作;在疫情期间,美国面向华人的电商网站亚米网,和小马智行汽车,合作试用了无人驾驶车送货;英伟达开源了造价仅400美金的呼吸机图纸;各国尝试利用3D打印机打印呼吸机;大疆无人机在深圳被用于无人机送药等等...

新冠疫情如果持续1到2年,可以想象会加速这些新技术应用在更广阔的的场景里。不仅如此,也会有很多现在不存在的新技术,在机器人自动化,疫苗研制,AI药物开发,人造食品,线上医疗,感染定位和追踪等领域加速开发。

第二,要和疫情打持久战,一些帮助我们应对疫情后新常态的行业业态也会应运而生。

这里可能会包含一些老业态的第二春,或者已有行业通过另一个方式实现。举个例子来说,自从韩国发明了”Drive Through“ 新冠检测之后,各国都纷纷效仿。在美国,为了避免接触,Drive Through外带,Drive Through 电影院,也变成了新潮流。不仅如此,教堂没法去,但是人们总得有地方忏悔,所以已经开始有神父提供drive through忏悔服务;维加斯和俄勒冈甚至还出现了Drive through脱衣舞俱乐部。

另一个例子,Airbnb早在16年推出了”体验“产品,就是由当地人设计的独特的小众旅程体验。疫情以来,Airbnb迅速上线了”线上体验“,目前已经有50个体验,售价从1元到40元不等。比如,花16美金,让你可以和一小群人一起,去农场里看小羊,并学习制作羊奶奶酪,你愿意吗?

归根结底,所有线下场景和人群接触的行业都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怎么办?这时候一条路是转到线上,比如Airbnb的线上体验, 一条路则是尽量”无接触“, 比如Drive Through的脱衣舞俱乐部。这些尝试,和推出无接触外卖的饭店,推出VR看房和真人视频看房的房产平台一样,是线下行业在尝试寻找疫情之下的生存之道。

很难说这些尝试里,哪些会成功,哪些会失败,但是不尝试肯定是死路一条。

第三,疫情会严重打击甚至摧毁一些行业,但是如果背后的用户需求还存在,这些生态系统里的”空位“里 就会滋生一些新的机会。

举个例子,疫情之后,本来就走下坡路的美国电影院更加是雪上加霜,即使疫情好转,也可以预见很多人不会愿意和陌生人坐在一个公共的密闭空间里。如果有一天,电影院不存在了,这个位置会是谁来补呢?视频网站例如Netflix固然早已经抢占了大部分,但是电影院还承载社交的功能。

之前看LadyGaga组织的全球公益演唱会的时候,我的几个朋友就一边开着Zoom聊天,一边各自在全球各地看演出,这是一个很朴素的解决方案,但是就满足和同时欣赏内容和私密交流的功能。

Netflix近期上线的Party 浏览器插件,就可以让你邀请好友和你一边看剧,一边聊天,算不算是对电影院的社交功能的一种尝试取代呢?

再比如说,很多B2B公司都以行业展会作为获取销售线索的重要渠道,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线下大会都很难举办,那么销售们从哪里去找线索呢?仅仅是把线下大会移到线上,很可能是行不通的。怎么解决?尝试做一系列的小规模讲座,以内容取胜?考虑和客户重合的其他2B公司合作,互换销售线索?

阿里巴巴当年在非典之后,迎来了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爆发增长。这一波新冠疫情对线下行业展会的打击,会不会出现一个交换2B销售线索的平台?那些从前办行业展会的人,会不会转型成为垂直行业的“超级连接者”,专门负责给公司和软件供应商之间牵线搭桥?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底层需求在,这些疫情带来的行业空缺肯定会被填上。只是填满的方式,可能并不一定符合我们现在的想象。

不要浪费一场好的危机

新冠疫情,可能会彻底改变很多人和生活方式,许多行业的命运。但对于上面提到的五类行业,也可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疫情给这些行业带来的帮助又是不同的,有的持久,有的短暂,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有的极为关键可能改变生死,有的却是可有可无。

我把疫情对行业的帮助总结成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疫情的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防疫物资和紧急食品的供不应求,最终会过去,所以是短期的;而消费者从线下零售店转到线上电商购买,软件产品转向云端基础设施,这个趋势在疫情之前已经开始,在疫情中得到加速,在疫情之后也会继续,所以是长期的。

第二个维度是这个产品本身,目前是大众产品,还是小众产品。受益最大的产品,是那些有潜力成为大众产品,但是目前只在小众市场流行的。这类产品,有可能借势跨过所谓的”鸿沟“,实现在大众市场中的传播。比如Zoom,Peloton,Instacart,都属于这一类,right proct at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可谓幸运,这里可能有机会让小公司突袭,诞生出新的巨头。而如果本身已经是大众产品,例如视频,游戏,疫情固然可以带来一波增长,但是这个增长幅度是相对小的,更像是火上浇油,也更偏向大玩家的游戏。

⑸ 美国股票现在买什么好

目前来讲,我个人觉得美国股票最好还是不要购买,因为风险太大了,毕竟美国股票的话涨跌幅度太大,风险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现在比较好的新能源领域,电子商务领域之类的都还是有很大的风险,毕竟股票涨得太快了。肯定是有大幅下降的可能性。

⑹ 股票:打仗的话,买什么股票好

股票:打仗的话,买黄金、原油、医疗、稀土以及军工股票好。
一、首先回顾下1990年发生的海湾战争。
90年的海湾战争类似于当今的情况:阿拉伯世界分为支持伊拉克和支持美国的两派,并没有发生70年代中东国家联合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的事件 直接受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原油。原油价格从90年6月份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开始上涨,然后基本在正式开战时达到最高点。充分体现了金融市场买预期、卖现实的特点。但由于只有伊拉克一国的石油产量受损,油价的上涨未能持续,基本在第二年又回到了战争开始前的状态。
二、黄金和油也保持着同步的涨幅
表明避险需求只能是脉冲式需求,长期的上涨仍然需要不断地通胀预期才能实现。铜基本也和原油同步上涨,体现的是成本推动。随着油价的快速上升,通胀预期不断升温,股票受到的压力较大。原因在于成本上升会对工业企业的利润有所损伤,同时快速上升的油价会导致市场忧虑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变,即面对高通胀需要加息。换句话说,利率的大幅上升会压缩股票的市盈率。
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大量收集筹码,那么可参与买卖的筹码就会减少,这样一来,物以稀为
贵,买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价买。这时候风险极大,主力的获利机会也极大。主力出货完毕,散户的热
情也就告一段落,那么股价就会自然降下来或者被主力砸下来。
三、在中国没有战争股
“战争股”主要是只为战争提供物资供应的公司,因为战争而扩大产量从而获益。比如一次大战时,由于美国远离欧洲战场,得到大量订单,当时被称为“战争新娘景气”。
不过,在中国,一到战时,整个国家都会进入战时状态,物资实行配给制(改革开放之前的状态),不要
说战争股了,股市都会长期间休市。

⑺ 疫情,暴乱也阻挡不了美股上涨A股为何却如此低迷

两个情况是不同的,两个方向夜生活不同的。

美国股市是一个反弹的局面,反弹过后是大概率会进入漫长熊市下跌的过程。

所以,这是反弹,不是反转。

是大批机构借助反弹逃命的机会,也是许多无知散户开始纷纷追高接盘的时候。

有点类似于当初6124点跌至1664点后的那一波反弹,而之后是一路下跌至1849点的方向!

那么A股呢?

A股其实是在扎根,而不是在发芽!

为了能够在未来走出更长、更持久、更稳固的大牛市行情,所以A股必须在这个位置吸收大量的长线做多资金。

也必须给主力足够的时间震荡洗盘。

只有当洗盘结束了,那么A股的牛市才会到来,那个时候,扎根拉钩,发芽自然一飞冲天!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支持哦。

疫情,暴乱为什么阻挡不了美股上涨,这是因为美联储放水,疫情暴乱期间失业人员无事可做,保着对美股盲目信心,进入股市,这在我国疫情期间也出现过;再有就是对冲基金出手,大量资金流入美股,导致美股上涨;A股涨不动是因为现在不是涨的时间,如果我们跟随美股一起涨,后面就要跟随美股一起跌下来,这样,我们提前引爆资本市场风险的行为就多余了,所以,A股的节奏是要和美股错过的,这样才能更加沉重的打压美股。


美股上涨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美联储的放水 ,疫情以来,释放了2.2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因为其它方向没什么好的投资机会,最终在部分进入了股票市场,这是一方面原因。

二是疫情期间,人们在家隔离,无事可做,还有政府发放的支票,所以,有不少人选择在这一时期进入股市, 据美国主要经纪商之一TD Ameritrade的一季度财报,新增零售账户数量达60.8万户,较去年同期大增249%,新客户资产净值达到450亿美元。另一零佣金交易平台Robinhood的数据也显示,其银证转账资金在一季度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流入,日均股票交易量比去年四季度暴增300%左右。

三是对冲基金有可能也在买入大量的股票, 与市场做对赌,这是对冲基金最常做的事。

小结,现在美股走势和经济基本面严重脱结,美股在资金驱动下不断创新高,但经济基本面还在下行,没有基本面支撑的美股持续性并乐观,一旦在复工的过程中有什么意外,美股很可能面临第二次快速的下杀。


A股为何如此低迷?

A股表现低迷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基本面确实没有出现转折的迹象;二,当下不是上攻的最佳时刻。

我国经济基本面虽然已经触底,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相比起国外也好的多,但毕竟还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所以,我国经济基本面虽然也没有好到可以支撑走出牛市的地步,只能说不坏,但也说不上好。

其次,当下不是上攻的好时机,如果现在和美股一样同时发起上攻的话,美股和基本面已经出现严重的脱钩,二次探底基本不可避免,到时A股也一样,因为泡沫存在,势必也会出现同样的探底,这样,A股提前引爆风险就没有多少意义了,A股最好的上攻时间是美股二次探底走完主跌后,这时,A股发起上攻,会吸引大量资金进入A股,这样美股因为下跌就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会延长熊市的时间,美国的经济会衰退的更加严重,当A走出长期牛市,形成长期上涨趋势后,就算美国经济触底也已经晚了,因为A股的上涨格局已经成型。所以,现在并不是A股发起上攻的最好时机。


总结:美股能不断创新高是因为有大量货币流入的原因,但美股现实是很危险的,与基本面严重脱钩,现在涨的越高,未来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引发第二波的快速杀跌;A股现在表现低迷是因为A股的基本面虽然相对国外来说要好不少,但毕竟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没有好到支撑走出牛市的程度,另外,现在也不是好的进攻机会。

中国疫情控制的非常好,经济收到的冲击也是各国最小的。但是中国股市反而只是微微涨了些,远远不如美国的股市。这是为什么呢?本人是外行,试图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目的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觉得涨的少的原因是,美国等国家货币放水出来的钱,也就是国际投机资本,通过香港沪港通等渠道进入中国的股市很少(这叫北上资金)。反而是在这一年中中国A股市场的钱,通过沪港通进入香港股市非常多 (这叫做南下资金)。

那么,国际投资资本为什么不来呢?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指数包含了中国的货币和股票,按理说,在中国投资的人应该越来越多呀?

请看下面这张被广泛传播的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西方媒体的妖魔化和中国宣传能力的低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人民对中国的看法越来越负面。觉得中必输,中国即将崩溃,中国工厂就是靠童工和犯人还有少数民族奴隶赚钱,中国市场不可持续,中国股市即将崩溃,人民币即将变成废纸,中国吃不起茶叶蛋,食不果腹等等。。所以西方投资机构没有信心投资中国的股市。

另一方面,中国股票市场的确是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不一样,是一个赌场,这令他们感到水土不服。A股的特点,就是把金融系统修建成了一个类似赌场的环境,纵容大家玩 击鼓传花,旁氏 游戏 等等,你涨停之后我涨停,其基础交易制度,采用的是T+1和涨跌停板,低佣金和印花税,这几个制度有利于保护广大彩民频繁买卖,让普通股票的换手率都非常的高,让西方瞠目结舌。

所以A股中小市值股票的价格高估,是因为它是赌博筹码。而大市值股票不被高估,因为他们不是好的赌博目标。国际资本进来后觉得A股只有大市值股票还算低估,进来买了一些茅台恒瑞等等大市值股票,引领了相关股票的疯涨。中国的机构顺着这个思路,发现港股的大市值股票更便宜,纷纷去炒港股买这类股票。最后算下来发现,资金流出,大大多于资金流入。

如果硬要快速把股市场改造成价值投资场所。那么股民就会觉得a股的股票普遍高估,造成金融系统失灵。换句话说,如果官方鼓励继续炒作大盘股,让中国股市休克疗法快速美股化港股化,只会让资金流失到港股,A股股价下跌,害了股市和中国经济。只有官方在一定程度上默许炒作各种股票,资金才不会大量流失,中国这个金融赌场才能正常运行。

这是,我大A股固有的情形,想要改变,并不容易。。。况且,A股中小市值股票的价格高估,对广大上市的高 科技 公司有益无害,应该鼓励。

原因是,美国银行可以倒闭,股市是金融中心!政府的任何举动,都是为了股市上涨!股市与总统政绩挂钩!

美股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些机构投资者,大财团,或是有专业人士打理的私募产品,虽然疫情影响美国的经济,机构投资者门资金量大不可能一下出货,如果都同时抛售估计美国股市也没了,难说这些大财团有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美国的央行不是国家的,美联储或许会印刷着资金来维持股市的运行,或许会通货膨胀,股市不会膨胀吧,

也有可能是交易机制的原因,做空做多都可以,双向交易都挣钱或许就没有太大的恐慌,没必要像我们股市一样只能抱着涨才能挣钱。

我想主要是美股泡沫狂欢的戏码还在上演。

A股还没有走出低迷的熊市。

百年一遇的大牛市面前再大的利空 美国是十万人,四千万人失业也阻挡不了牛市的脚步 ……

百年一遇的大熊市面前再大的降准降息,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抬不起大熊的头

美国为什么会实业空心化和他们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有很大关系,股票赚钱那么简单谁还做实业?所以这就是为啥中国股票不涨也涨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最近美国又一次刷屏了,不是因为疫情死了十万人,而是因为美国各州爆发了非常严重的民众抗议活动,但是在如此严重的情况下,美股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美国三大指数均在不断的上涨,而反观我们的A股,还是在不断的震荡,好奇妙啊!

其实里面是有一些原因的,给伙伴们分享一下。

美股上涨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美国无限量的印钞以补充市场流动性。

2020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疫情之后,面对着疲软的经济,美联储放了大招,就是无限量的供应货币以补充市场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资金并没有流入美国的实体,而是流入了资本市场以冲高股市。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很危机的,对于经济来说,因为没有起到对经济实体的帮助同时还放大了虚拟泡沫。这有点像是一个病人,在出现生命危急的时候打了一剂强心针,虽然可以挽救生命,不过命不久矣,隐患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我认为目前美股的上涨,虽然看起来很令人振奋,但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兴奋过头的反弹,等待他的将是漫漫熊途。

反观我们的大A股,我却有一种大大的自信。

A股的底越来越牢了,A股的根越来越深了。

现在大盘指数的市盈率也不过13倍左右,和当年二三十倍的市盈率比起来,真的不算很高估,顶多算是合理偏下的估值,在这种低估值的情况下,本身我们就有了很强的防御能力,退可守嘛!

其次,给我更加有信心的就是看到了我们资本市场诸多的改革,无论是近期新三板的转板,还是t+0的讨论,又或者是解除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等等,这些都是在改良我们的资本市场,都是在让我们的市场有更好的制度。

同时,现在国际重要的指数都在不断的加大力度纳入我们的A股权重,外资难道很傻吗?那些主权基金难道不比普通散户聪明吗?想想就明白了。

现在大A的不涨是为了有一个更加牢靠的底部基础,也是给长线资金的进入提供时间缓冲,又是给重要的资本从其他市场转入我们国内提供了良机。

未来的市场很精彩,我从内心深深地相信,我相信未来的牛市至少可以超越15年的牛市高度,拭目以待!

美国的经济与全世界捆绑在一起,现在美国经济疫情严重,实体经济更是下滑严重,所以美国只有不断的QE刺激,不断的保持股票的市场。

美股的不正常,和a股的不正常什么原因呢?

想要确切地搞明白是不可能的。

首先,金融领域的不正常,就是正常的体现。

其次,不要妄想去摸准金融的规律,它是没有规律的。

第三,金融领域是由人性本性常识性三性所组成影响他会有结论吗?第四,每一次大危机,都是金融领域者的最佳进入时机。

因为这不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第五,市场经济决定了人性本性常识性的彻底大爆发。

所以普遍的讲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基本理性的靠谱的。

第六,人性和本性的博弈,造成了鲨鱼见血的爆发占有。

上述六点。就是人性与本性之间的变化无常。

那么,可以确定的说金融领域没有规律,就是规律。

多数人可能不会理解,甚至极为排斥。

但是他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事实已经证明如此。

从日本危机,亚洲危机,美国危机,这次的美国大危机,我们来看一看就说明一切。

反向操作做大做强。

这不是人性人为的本性爆发吗?

资本市场的不理智就是理智。

因为它可以有爆炸式的收入和爆发式的资产叠加。

稳定和谐的时候都是在平稳过渡,当中,只有在危机下,才能出现这样现象。

请问,如果是你,你可以放过这样的大机遇吗?

所以说,所谓成熟的资本市场。

就是一群所谓资本市场格局无限大的人在操纵。

她们最大的特征就是胆识。

反观a股市场。

正是由于理智大于非理智,所以没有人敢去操纵。

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很难理解的。

其实很难理解的人,正是大多数的散户。

众多事实证明。

世界上所有的成熟的资本市场。

你看看有谁敢在中国境内兴风作浪?

这就是西方众多的高明专家学者在不断研究中国的重中之重。

多多的去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字符号,人文 历史 ,真的就能可以得到他们的人性本性的根本。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了解和明白。

西方的完全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利弊关系和非常不正常的走向。

任何一种所谓的模型都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

因为,智能化,也解决不了人性和本性的问题。

就像我们要去真正的了解什么是时间地点前因后果人物事件一样。

总之,在资本市场上,成熟的不是市场,成熟的是一批操纵市场的人与机构。

多去看他们的人与机构,少去看一些图形人为的操纵。

因为冷冰冰的机器是取代不了有热度情绪的人类。。。

⑻ 美国放开后什么股票最涨

美国放开后保险股票最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美国历史上上涨最多的公司,也是全球股价最高的公司,股价从巴菲特接手时的每股7美元上涨到229374,最大涨幅高达300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