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放量下跌时或股市大跌时,有巨大的成交量,是谁买进的
1.有散户跟风买入,或者新的庄家买入,所谓放量是指放大了成交量,比如平常每天成交量是几百万手,突然一天成交量达到几千万手,这就叫放量。放量交易是代表了这只股票会出现行情,或涨或跌那就要具体的分析。放量或缩量从任何软件当然是指股票软件上都会看到的。
2.当日成交量比上一交易日有明显放大(至少10%以上),称为放量。放量就是成交量放大,无论是买的还是卖的都算成交量。盘子大小就是该股的股本数量,包括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比如招行、中国银行、联通、长电等等都是大盘股。
3.在分析“量”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考虑股价的相对高低位,即股价是处于高价区还是处于低价区,在不同的价位区间,量有不同的意义:在高位放巨量,一般来说资金出逃的可能性更大,在低位区放巨量,资金入场的可能性更大。对应股票价位的是技木指标,要注意的是价为因,指标为果。有的时候顶部不一定有巨量,但如果有巨量的话,这种顶部被掀开的难度会大增。
4.股票的涨跌并不一定要依据成交量的大小,换言之,成交量有时候并不能决定股票的涨跌。比如说持有这支股票的某个主力巨量出货 他走人了 ,当然是放量暴跌了, 而一旦出现放量暴跌 ,再加上形态走坏, 跟风抛盘也会多起来。 加大了成交量 可是往往主力不会这样走 因为它走的不能太明显 或者大的趋势行情向坏 它没来得及走 一下子跑不完 它会一边拉着股价一边跑 这段时间也会造成成交量巨大。
5.再者 这也许是一个底部区域 前期成交量比较萎靡 可是有人在巨量吃货 边吃还凶狠的洗盘 逼你交出筹码 成交肯定会活跃。
⑵ 股票新股庄家为什么高价买低价卖
何为“高买低卖”?因何要“高买低卖”?
庄家在低位吸足筹码之后,就要进入拉升期,以便脱离原始筹码成本区。庄家最大的希望,莫过于自己的帐面市值上一个台阶,却没有多少成本。多数庄股在拉升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仓,而增仓比例与拉升幅度,将是决定主力操盘成败的关键要素。如果增仓的比例过大,但后续的题材却不能支持股价进一步上行的话,则很可能陷于做庄失败的困境。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市场浮码的积极换手是拉升成功的关键。而浮码的充分换手,则有赖于制造“赚钱效应”,令这部分浮码迅速地从一部分投资者手中如接力棒般不断转移到另一部分投资者手中,而且换手越积极越好,这样浮码的持仓成本将不断抬高,而庄家手中的筹码市值的增长远远超出付出的拉升成本。
当日拉升前,主力一般预先埋下抛单,而且是价位越高则抛盘越大。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只有“量价配合”的股价才有吸引力。盘口上,均价线与股价走势同步,每拉一拉就歇一歇,看看后面的跟风盘如何,如果跟风盘旺盛,则反手沽出部分筹码,然后更主动地吃去上档更大数量的抛盘(包括预先埋下的抛单),这就是所谓的“高买低卖”,实际就是一种筹码的交换,变相地将一部分浮码转移到另一部分继续看好后市的投资者手中,其中的少许差价和交易成本,对于资金庞大的主力庄家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这样更能保持市场中的“赚钱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突破关键阻力位后,上档的抛单多数也是主力预先埋下的,以便对自己突破前的努力作出补偿,这种“高买更高卖”的行为,同样起到变相转移浮码的作用。
庄家拉升途中的洗盘动作,本质上也是一种加速换手,目的是动摇低位跟风盘,使之“见好就收”。庄家会在某些关口位置(特别是整数价位)放量沽出大单,随后即重拾升势。由于此时盘面特点基本呈现振荡下滑走势,一般投资者会选择反弹到均价线附近减磅,或者在随后的升势中逃命。这种关键位置大手抛售的行为,同样是庄家“低卖”的绝活。
庄家“高买低卖”的模式还有许多变种,视流通盘的大小和主力控盘程度的深浅以及主力操盘手个人操作风格决定,但本质是不变的,那就是努力实现跟风盘的快速换手,提高跟风盘的市场成本。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反复增进或打击市场持股信心,令投机者在过度追涨与杀跌中“高买低卖”。因为投资者一般会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价格波动范围外设定杀跌止损或追高买进,即“越涨越买,越跌越卖”。因此,庄家拉升途中多数考虑这个平衡点的短期位置,并且短暂打破这个平衡点以造成市场心态的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如果低位跟风盘过于集中的话,就会进行深度洗盘甚至震仓;或者在虚势拉升假突破后市场极度乐观气氛中埋下筹码,卖给追高的跟风盘,然后掉头砸盘。种种行为,目的无非是反复刺激筹码的加速换手,不断提高最活跃部分浮码的持仓成本而已。
⑶ 股票交易谁价高谁先买谁价低谁先卖价差哪去了
股票交易谁价高谁先买谁价低谁先卖价差还是到股民手上去了
股市交易股则,优先级:买入: 1、价格高 2、挂单早
卖出: 1、价格低 2、挂单早
总的来说就是价格优先,同等价格挂单早的优先。
例如:卖出挂单: 卖一 10元 20手 卖二 11元 20手,我直接出价11,买入30手,那么交易优先顺序就是,卖一的20手然后卖二的10手,成交价是11元,卖一虽然挂的是10元,但最后他的卖出成交价是11,这种情况在专家急速拉升股票的时候很常见。
⑷ 股票是先买先得还是价高先得
成交先看价格,谁买价最高谁优先成交。
要是出价一样就先看时间,谁挂单时间早就谁先成交。
要是价格一样高,又在同一分同一秒挂就看谁数量多。谁多谁先成交。
要是你某股出了10元去买挂了5千股,别人比你晚挂出了10.10元买1千股。
别人会比你优先成交。虽然你数量比他多,但是价格比他少。
所以在交易上的成交原则是,先看价格,再看时间,再看数量。
⑸ 股票中买一和卖一 各是什么意思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现价有什么关系
一、股票买一和卖一是股票买卖五档行情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价格,一般来说买一以高价买,股票会上涨,卖一以低价卖,股票会下跌,也可以表示股票当前的最高买价和最低卖价。投资者可以以买一卖一作为股票买入卖出的参考,买入卖出报价不偏离太多,委托一般能实时成交。
二、股票相关内容
1.要理解股票买一或卖一的意思,首先要了了解股票买卖成交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价格优先、时间优先。这个简单的理解就是:当你申报卖出股票时,在涨停跌停幅度范围内,你的报价最低就最先成交,如果最低报价相同,谁先申报就优先成交。而当你买入股票时,在涨停跌停幅度范围内,你的报价最高就最先成交,如果最高报价相同,谁先申报就优先成交,这里要知道价格优先要先于时间优先。
2.我们看盘的时候通常看到的是有买一至买五共五档,有卖一至卖五共五档,买一至买五价格是越来越低,而卖一至卖五价格是越来越高,那么买一或卖一就是最先等着成交的价格,注意这是等着成交意味着还没有成交,如果你的报价一旦成交,你的报价就消失了。我们看到买一价是低于卖一价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买一价是买入最高价,一旦申报的卖价等于或低于买一价,就立即以买一价成交了,就不会出现在卖盘申报价上了,所以卖一价是高于买一价的,意味着等待成交还尚未成交。同样的道理,一旦申报的买价高于或等于卖一价就立即成交了,那么这个报价也不会出现在买一价上了。
3.如果以高于卖一价申报买入或低于买一价申报卖出,那么实际成交价是多少呢,这个原则就是以最有利于申报者的价格成交,仍然举例说明。比如西麦食品(证券代码:002956)交易盘显示买一价为92.28元,卖一价为92.33元。如果你以92.50元申报买入,那么最先成交价是多少呢,答案是92.33元,也就是说你实际成交的买入价为92.33元,而不是92.50元,因为这个成交价格低于你的申报价是有利于你的,你当然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如果你的申报量够大,那么价格的成交顺序是92.33元-92.38元-92.41元-92.50元,这就是最有利于申报者价格成交的原则。而如果你以91.98元的价格申报卖出,同样的最先成交价是买一价92.28元,而不是你申报的91.98元,如果你的申报量够大,那么价格的成交顺序是92.28元-92.04元-92.00元-91.98元,这也体现了最有利于申报者价格成交的原则。
⑹ 股票如果我挂的低价卖但是别人都是高价买入,差价算谁的
股票如果挂的低价卖,但是别人都是高价买入,是以高价成交的。
这是股票成交的价格优先原则。
股票成交原则:
1.价格优先原则:价格优先原则是指较高买进申报优先满足于较低买进申报,较低卖出申报优先满足于较高卖出申报;同价位申报,先申报者优先满足。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和板牌竞价时,除上述的的优先原则外,市价买卖优先满足于限价买卖。
2.成交时间优先顺序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口头唱报竞价,按中介经纪人听到的顺序排列;在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时,按计算机主机接受的时间顺序排列;在板牌竞价时,按中介经纪人看到的顺序排列。股票成交原则在无法区分先后时,由中介经纪人组织抽签决定。
3.成交的决定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口头唱报竞价时,最高买进申报与最低卖出申报的价位相同,即为成交。在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时,除前项规定外,如买(卖)方的申报价格高(低)于卖(买)方的申报价格,采用双方申报价格的平均中间价位;如买卖双方只有市价申报而无限价申报,采用当日最近一次成交价或当时显示价格的价位。
⑺ 股票当天最高价格有时候成交量很大,是谁在最高价买大量股票,为什么这样操作
不是有大资金出货,就是有大资金买入。
一路上涨后成交量突然很大一般都要跌。遭到空方炮火轰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