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视剧天道里的丁元英的炒股秘诀是什么啊
秘诀很简单啊,就是欲速则不达,丁元英带欧阳雪炒股一次周期是一年,从买进到卖出持仓时间是一年,这个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大多数人都在急于求成三五天就开始换股票,两三天看不见收益或者稍微亏点钱就直接清仓了,普通人的格局还没达到从月线年线的角度去看股市而是停留在日线级别甚至是分钟级别去看股市。
其实没有什么秘诀!
首先,第一时间点不一样 。九几年和现在中国的股市完全是两种模式 ,那会儿没有手机,电脑都很少 股票交易基本都要在交易所当场进行, 而像普通老百姓基本接触不到股票, 所以说只要资金充足,真正所谓的价值投资在那时刻显得尤为重要。
丁元英最开始帮助外国做理财大约有两亿资金 ,这个数目非常庞大 。
后来回到国内,在酒桌上他提出的是买入一个股票一年不动,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然后在合适的点卖出 最后他们大约买了将近100万 。
其实现在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可能你放三五万在里边儿股票涨跌你不看还好。
但是,由于手机网络的方便性很少有人 几天不看一次股票,所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操作了平台性。
其实你看到了,你买的股票从十块涨到20的时候,一般人是想至少想卖一部分的 这也是很多人拿不住。
但一个原因,中国股票目前更多的是一种短线操作, 涨跌都是有一个短线周期 ,所以秘诀就是你的资金足够强大 ,而要保持仓位不要满仓,学会等待。其实这就是秘诀 ,像我们普通人, 几十万被套 不可能无动于衷 ,因为大家都有用钱的时候 所以这就是如果你没有炒股票,怎么说都感觉是对的,但是你一旦进到股票中。
有时候作为个人自己的资金 ,反而不好操作, 那些基金经理们用的是基民的钱,他们挣的是提成 和工资所以说这个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最后所以说股票的最终秘籍 还是资金 加耐心 在适当的位置 买入股票给自己设一个止盈点,比如10% 不管涨跌,到了盈利10%就抛掉,如果亏损,那暂时都是浮亏 就不要割肉,等它长到10%再去操作 这样看似很笨,好多人也会喷 但是却很少有人做到 。
耐心,不追高,买好公司,等待不满仓,不割肉!翻倍还是很可能的!
就是资金,资金可以操盘股价,那时候几千万太值钱了。
回答完毕。
电视剧里的情节总去纠结干啥?真那么秘诀,直接说出代码才值得你去探究
② 天道:丁元英的大格局观念,注定了他是股市鬼才
天道中的核心人物丁元英,这个让我崇拜到跪舔的男人,讲到他的格局,我沉思了很久,生怕漏掉他处理每件事的大格局观。因为,这是每位炒股人必须必备的特质——大格局。
从生活中的小事来看,比如,吃早餐,丁元英已经付过钱了,当卖混沌的老板娘再一次给他要钱时,他没有争辩就又付了一次钱。去面馆吃面,老板讽刺他不知道工作挣钱,他还是没有解释。与芮小丹一块儿去广场跳舞,被小情侣挤出椅子,他更是一句话没说。
从大事的处理来看:面对父亲因癌症病危,从医生那里得知,父亲花再多的钱也治不好,而且,每天都饱受生病的痛苦,他说出一句,怎样让父亲去死的话,遭到家人的一致炮轰,他依然没有过多解释。还有解散正在赚得盆满钵满的私募基金。
这些事,我们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争辩?丁元英能做到,因此,成就了这个股市鬼才,用剧中的解释是:他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本质上就是一种大的格局观念。因为他知道为小事争吵,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又影响心情,怎么权衡都划不来。对于父亲的病情,他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他深知父亲被病痛折磨生不如死,便不顾世俗的谴责,做出了不可思议的决定。
解散私募基金真的只是剧中解释,利用中国股市制度的不完善,掠夺中国财富,之后良心发现而解散私募基金?这可能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丁元英已经看出了危机,然后及时退出了。
剧中有一片段道出了实情,给欧阳雪指定股票,需要明年五月份进行抛售,芮小丹问丁元英为什么要明年五月卖掉?丁元英是这么回答的,这个问题很复杂,有技术面、制度面、产业结构……很多因素,这东西有点像禅,知之为不知,不知更非知。你既要盯住庄家的黑手,也要盯住衙门的快刀,你得在狼窝里有肉的时候下筷子,还得在衙门拔刀之前抽身。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明年五月就是香港回归的那年,发生了股市崩盘,我不敢说,他能精准预测股市。但是,他的格局,让我佩服。他有深不可测的股市文化。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见好就收、顺势而为。
丁元英的远见卓识,大格局观,我们这些股民又有几人能做到?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做到了,就能像他一样,在股市中游刃有余?
③ 《遥远的救世主》- 世间的女性
除了芮小丹,这本书中的两个女性都是强势文化下的女性,欧阳雪和肖亚文。
欧阳雪的高光时刻:
一是在酒桌上要醉倒丁元英,倒是让小丹爱上了;为朋友是义气;
二是丁元英让她做控股股东,盈利归你,亏损归我,坐收红利,欧阳雪拒绝了,“偷偷摸摸的事做不来”;痛快敞亮;
三是与乐圣公司的交涉,求和而有底线,叶冯刘三人退股,她忍着怒气退股自己担风险,有魄力;赢了官司,让肖亚文管公司,自己仍开饭店,有多大本事吃多大饭,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肖亚文算是整个事件中的实际获利者,实现了从打工人到格律诗董事长的阶级跳跃,有运气的成分,也是自己的努力。欧阳雪已经定性,而在书中可以看出肖亚文成长的过程,她的处事可总结为“ 随缘惜缘不攀缘 ”。肖亚文为丁元英在古城安排住所,有私心但不刻意 “ 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其它还有很多,比如机会、帮助,我不确定。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这个人很重要。 ”
书中也处处体现着肖亚文的思考过程,使得肖亚文这个角色比欧阳雪塑造地更成功:
1. 听到丁元英给欧阳雪指定股票和担保, 肖亚文:“他不是跟欧阳雪计较面子得失,是在乎你的感受。”
芮小丹说:“怜香惜玉,给女士几分面子而已。”
肖亚文说:“可能,但也未必。丁元英是一诺千金的人,他在柏林是签过字的,承诺不涉 足股市。50万元的股票对于他在数量上可以不算什么,但是在性质上没有区别。这意味着什么?什么人值得他可以不惜违背诺言?”
2. 对于陈茹拿走15万导致丁元英买唱片为生,她要不要把陈如拿走15万的事告诉小丹?
“不告诉?她会无疑间把丁元英卖唱片的事透露给韩楚风,那么陈如借钱的事也就不再是什么秘密了。告诉?她见到韩楚风就会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就要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自己拿钱自助丁元英,现在敏感时期好像也不太合适。肖亚文思索万千,感觉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保持沉默,毕竟陈如借钱都一年了,解决丁元英的生活费问题韩楚风最合适了,不会有不妥当的地方,再说这几个钱在韩楚风那里也不算个钱。”
3. 对于咖啡厅男性的搭讪:
“小姐,我能请您喝杯咖啡吗?”
肖亚文对这种司空见惯的搭讪一向很反感,说:“谢谢。不可以。”
男子对女士的这种回答显然也是听多了,并不介意,仍按经典套路说:“被您拒绝真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您很漂亮,而被您拒绝更让我感到了您内在的修养。”
肖亚文一听就知道这是老手了,她不想因为这种文明的纠缠坏了心情,也觉得这种男人也应该给他点摧残,于是说:“喝杯咖啡倒也没什么,然后呢?”
男子说:“然后就闲聊聊。”
肖亚文又问:“然后呢?”
男子怔了一下,说:“然后……就没然后了。”
肖亚文说:“那您为什么不请男士而一定要请女士呢?您不够诚实,而且您千万别说秀色可餐,那样的话您就座到一边餐去,连咖啡钱都省了。”
男子有了一点尴尬,说:“然后?然后就认识了。”
肖亚文仍问:“然后呢?”
男子说:“投缘的话,就会有一些交往,成了朋友。”
肖亚文继续问:“然后呢?”
男子说:“然后……就真没然后了。”
肖亚文摇摇头一笑,说:“然后就上床了,不然您大可以秀色可餐。您看,一杯咖啡承载着这么伟大的使命,您还是留着有的放矢。”
男子尴尬难当,问了一句:“那您来这种地方干什么?”
肖亚文说:“那就得把这儿的老板请出来回答了,或是怀旧咖啡屋误解了您,或是您误解了怀旧咖啡屋。”
搭讪的对话可以看出肖亚文对问题剖丝剥茧的思考习惯。之后肖亚文对伯爵收购意向书的思考,对冯世杰股份的考虑,她的回答理性而经得起推敲,并非泛泛的做人情关系或短视的眼前利益。对于音响肖亚文是临阵上马,但她并没有依赖丁元英,“ 她当然可以打电话向丁元英请教,但必须得是经过她思考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她觉得,她能争取到一个可以通过请教和询问帮助她判断事物的朋友就已经很幸运了,而越是这样,她就越需要让朋友对她有信心。 ”
肖亚文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也很难得,接机小丹碰到韩楚风而先走了,为了请朋友吃饭而说的“随缘惜缘不攀缘”的那段话,仓库退租等,积极主动但都合情合理恰到好处。肖亚文和冯叶刘三人的阶级并没有区别,但从两者对待丁元英的态度,冯叶刘三人刚开始渴望得到丁元英的指点,可以说是“攀缘”了,但攀缘而不惜缘,面对风险自己先撤,找丁帮忙靠的是丁的“善心”又不信任,做事很卖力但不思其所以然,面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低,是实实在在的打工人。
作为打工人,十分喜欢肖亚文这个角色,有自知,努力,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同时精明干练,处事得体,自身能力硬,也给自己留机会,虽处弱势,但处处体现着强势文化。老板做自己的局,打工人肖亚文织着自己的网。
让我感动的是电视剧《天道》中的角色很普通得很真实,剧情也丝毫没有现在的剧中煽情的成分。 欧阳雪的义气,气度,责任,肖亚文的进取,不卑不亢,芮小丹的独立自然,正是现代女性所应有的品格,也是现代影视所应树立的女性形象。
-2020.12.31
④ 《遥远的救世主》:女中豪杰欧阳雪
欧阳雪是除肖亚文外另一个与芮小丹最亲近的朋友,小时候她们两家是邻居。欧阳雪父母离异,母亲不知所踪,父亲再娶,也不管她,她就和个孤儿差不多。她12岁的时候就去饭店打工,后来摆摊卖过馄饨,开过小吃店。一个偶然的机会拉芮小丹入股开了一家饭店。
在芮小丹第一次请丁元英吃饭的时候,场面一度很尴尬,丁元英的一首旧作《卜算子·自嘲》把坐陪的几个文化人都挤走了,欧阳雪却难为丁元英。最终以丁元英给欧阳雪指定一支股票担保盈利,芮小丹借给丁元英20万担保费收场。
欧阳雪并不是要欺负人,她告诉芮小丹,难为丁元英只是看看他有多在乎她,又告诉她她恋爱了,要帮她看着点门户。深深的姐妹情啊。
丁元英筹划格律诗扶贫事件时,要找一个空头股东,想到了欧阳雪,条件是盈利归欧阳雪,亏损归丁元英。
这件事欧阳雪只是出一个名字取得合法控股权,不用出资,稳赚不赔,没有任何风险,这种好事一般人都不会拒绝。
可是欧阳雪不想挣这种“偷偷摸摸”的钱,她说要干就来真的,真出资,风险自己担,是不是很豪气?
欧阳雪对结婚有自己的看法,年近三十还没嫁人有自己的原因,书中有描述:
欧阳雪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自己挣衣挣饭了,就不用卖自己了。”
肖亚文说:“也不全是穿衣吃饭,还是有个感情问题。”
欧阳雪说:“你都说了,有点感情基本上也是假的。我虽然没多少文化,可婚姻那点事我还是想明白了。亲爹亲娘都靠不住,人家男人凭什么要养活女人?就是因为女人能让男人那个。我看过那种片子,男的使劲,女的叫唤,女人跟男人讨点吃穿还真不容易。女人为什么害怕第三者插足?就是因为她的那东西无效了,人家的那东西有效了,那东西得有效才能当吃当喝。婚姻有什么用?能离婚就没用,有用的就是分男人点财产。”
欧阳雪说:“我一想到嫁个男人在我身上翻来滚去,还得吃我的、喝我的,我心里就受不了。
我们都觉得结婚生子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单身的、丁克的、出柜的就不正常,不可理解,甚至还歧视他们。其实没有什么正常不正常的,只要没影响到别人,那是人家的权利。
与乐圣谈判失败后,叶晓明几个早已密谋退股,三个人一起在机场出现。
叶晓明终于摊牌了,说:“董事长,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我也就没什么可隐瞒了。直说吧,我们三个要求退股。当然,公司法规定股东……”
欧阳雪一抬手打断了叶晓明的解释,冷冷地说了两个字:“可以。”
欧阳雪早已看透了他们几个,不愿意听他废话,要退就退,干净利落。
给冯世杰退钱的时候还问他那辆车折价多少,当然冯世杰也没脸折价。
欧阳雪做事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胸襟气度更非这几个男人可比,所以我说她是女中豪杰,当不为过吧?
⑤ 天道50万打赌买股票最后涨了吗
涨了。
《天道》里丁元英让欧阳雪拿出50万买一只股票,保证1年以内股价翻倍,否则赔给她20万,结果股价真的翻了一倍多。
《天道》是浙江天润影视发行有限公司出品的商战剧,由张前执导,王志文、左小青、曾红生及石爻领衔主演。该剧讲述了年轻的女警官芮小丹通过朋友结识了商界怪才丁元英,并受托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丁元英异于常人的性格和让人瞠目结舌的才华深深吸引着芮小丹。借由对音乐的共同热爱和制备音箱的契机,芮小丹和丁元英建立了恋爱关系。
⑥ 《天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唐太宗李世民有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也就是现在人说的,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看看身边的人就明白了。
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进入到了什么圈子很重要。
最近重刷《天道》的原着《遥远的救世主》,才猛然发现这个道理一直贯穿全书。
在这个作品中,人可以按照境界,觉悟,观念来划分为四个层级:
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们平时交友,也可以参照一下:
1 知道自己知道:价值是王道
这个圈子,以商界精英丁元英,韩楚风,詹妮小姐,郑建时为代表。
外人眼中,他们是成功人士的代表,共同特点是,有觉悟,头脑冷静,思路清晰,洞察人性,深谙经商之道。
韩楚风,詹妮和郑建时知道丁元英的高明之处,通过私募基金的交易赚取了大笔利润。
能帮朋友赚钱无疑是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种资本,没有人不喜欢有这种智慧的人,所以他们愿意跟丁元英交往。
另一方面,正是得益于他们在丁元英需要的时候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后期筹建格律诗公司才能够顺顺利利,所以丁才愿意跟他们交往。
丁元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界鬼才,通过组建私募基金进行资本操作获得巨大利益。充满了智慧,看透人性中最底层的逻辑,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没有人不需要朋友,他是人,所以也需要。
表面上看,韩楚风、詹妮、郑建时他们几个和丁元英还差上一个级别,其实是互相需要的关系。
朋友之间如果没有了交往的价值,那最后也不会成为朋友。你有利用价值,才会有人愿意跟你打交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把握边界感
芮小丹,肖亚文,欧阳雪就是这个圈子。
这几个女子不简单,可以说她们都有着极为清醒的头脑,理智地接受自己的局限。
没有家人的欧阳雪把芮小丹当做亲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只会开饭馆,没有超越理智的贪心和欲望。
她第一次听从丁元英的指引买股票获利后,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感到后怕,再也不敢踏足股市。她认识到因为有这样的高人在,自己肯定是任人宰割的散户。
后来跟丁元英的熟识到信任,是因为他是芮小丹看上的人,而小丹在她的生命里占了非常高的比重。
肖亚文和芮小丹是大学同学,并且是最好的朋友。她在丁元英的私募基金公司做了一年的助理,一年的工作过程中,她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个高深莫测的人,是她达不到的高度。
后来丁的公司关门,并且想要找个清净的地方暂住,肖亚文不远万里飞往柏林,拜托古城的芮小丹帮忙照应丁元英,但也仅仅是为了以后还能保持联系,并没有奢望能进入他的圈子。
按照她的认知: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学着去思考,觉悟。最后她也确实成长了很多,力挽狂澜,接手格律诗合情合理。
最清醒的还是女主芮小丹,她仅仅在看到丁元英房间内简单到极致的陈设就知道,这个人肯定不简单。即使后来两人陷入热恋,她也清醒地知道不可能和他天长地久,随时做好天各一方的准备。
她们都认为,是我的才是我的,不是我的给我我也拿不住。
就在自己原本的圈子里就很好,超出了就不舒服。
不强行加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通透如此的人不多,女子就更少。
3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太过算计
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是互相利用不假,但是总担心自己被利用被欺骗,这种人是难成大事的。
《红楼梦》里,曹雪芹感叹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可见一个人不能太过算计。
这个圈子里的代表人物是古城周边的音响发烧友:叶晓明,刘冰,冯世杰。
这几个人有点小聪明,但是是那种自以为是的小聪明,聪明之处在于看出来丁元英是高人,愚蠢之处在于自私自利的算计之心。
一开始他们每个人都开了一个小店,但是并不怎么赚钱。后来通过音响这条渠道偶然结识了丁元英,看到人家那套四十多万的音响就知道,这个人是高人。
于是死缠烂打纠缠上丁元英,终于进入了本不该进入的圈子,希望高人能给自己指条道,解决自己的生存和事业问题。
后来在他们几个的主张之下格律诗公司成立,利用的是丁元英的智慧、人脉、资源,利用了欧阳雪的善良和资金,但他们却没有提供相应的价值,甚至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能守住。整日担心自己的钱打水漂,担心自己被利用。
在公司被起诉时担心公司破产自己的本金亏损,他们选择“明哲保身”,三人一起退股,结果公司胜诉并且升值,但他们却最终与梦想中的成功失之交臂。
因为妄想”天上掉馅饼“,所以他们只是爬到了井沿儿边上看了一眼,就像冯世杰说的,他们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最后还会掉下去。
思想境界不在一个频道,强行融入的圈子注定了走不远。
4 不知道自己知道:真诚奉献
王庙村的劳苦村民们处在最低层级的圈子,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
但他们无疑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最终得以拯救。
其实他们之前从没有见过丁元英和欧阳雪,但是愿意相信他们,老实巴交的村民们知道他们这是在帮助自己。村民们没有叶晓明他们聪明,不会耍心机,但知恩图报,是一群传统意义上善良的劳苦大众。最后得救,也得益于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听话照做的执行力。
在格律诗公司扛着巨大压力吃上官司时,他们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出庭作证,就是因为这样,他们的淳朴善良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也帮助了自己。公司生存下来,他们的前途就有了希望。
村民们不知道算计,就是因为不知道,没有太多的功利心,反而难能可贵,发自内心的善良让这群人互相帮助,彼此成就。
他们知道丁元英的能力,相信欧阳雪的真诚,却不强行攀附,只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也是另一种成功。
5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生活中大家都在不停地努力往上爬,但是能到达哪个高度还要在于自己的能力。
并不是仅仅认识了什么重要的牛人,就能一举腾飞。
从高人身上学到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最终能否有所成就还是在乎自己的领悟能力,接收能力。
就像一个普通人没有能力和实力的人,跟马云合了影,加了马化腾的微信,就能马上变成他们那样成功的商业精英了吗?
不是你的圈子,不要强融。
引用《天道》中丁元英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
你自己不行,老天爷来了也没用!
共勉!
⑦ 从《遥远的救世主》看丁元英是如何在股市中挣钱的
从《遥远的救世主》看丁元英是如何在股市中挣钱的。
反复阅读这本书,惊讶的是丁元英的挣钱能力!丁元英的挣钱能力从哪里来?反复复盘,我们所谓的秘密就变得很简单。
丁元英,柏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先后就职于柏林H.N.S国际金融投资公司、北京通达证券公司、柏林《世界经济周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1994年6月创办私募基金,据业内人士估计,私募基金受托资本最少超过2亿人民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股市至少卷走2个亿。
一一不到一年,资产翻番。
1996年的某一天,在一次晚上的饭局中,丁元英让欧阳雪用50万元买股票,指定股票,指定仓位,指定卖出时间(1997年5月19日),并自己拿20万元为其操作股票做担保。
欧阳雪根据丁元英规定的时间在5月19日把手中的股票全部卖掉,那只股票去年买进时是每股9元,1年之后该股涨到了24.4元,涨幅达171%。暴利达到了119.7万元。
这个买入持有并获利出局的操作过程很简单,我们得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单一重仓,70万元只买一支股票;
二、买入时股价9元,说明需要去关注10元以下的低价股;
三、持股期间不频繁操作,中途不换股,中途不下车;
四、买卖股票,需事先制定好策略并依据策略执行;
五、买入时果断,卖出时坚决;不瞻前顾后,不忧柔寡断;
六、选择持有优质股票,让时间创造财富;
七、买入并持有,心无旁骛,不这山望着那山高;
八、买股票要有平常心,不奢求;
九、如果我们对一个行业不是很了解,我们就需要寻找高手指点;
这是现实,也是秘密!
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秘密,如果找到了秘密我们就会发现秘密非常简单,但是大部分人发现不了秘密。
秘密背后的简单在于方法论,没有方法论,所有的神秘都是存在的。
挣钱是件困难的事,如果不困难我们身边的人早已富人成群。
这是现象,本质还在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
这个差异不是勤奋与否,而是思维产生的差异:强势思维与弱势思维。很显然强势思维是天生就具备的。这是普罗大众常备的武器,要想与众不同我们必须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
这个思维就是:当你把无数个条件一一列出来时,你要寻找最重要的一项。(寻找重点的能力,是我们必备的能力)如果能够满足最重要的一项,那么其他并列的条件是否可以忽略了?
这其实是一种方法论,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一项选择是否正确?看问题是需要角度的,当一堆问题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否会举手无措?方法很简单合并几项,删掉几项,然后再去找满足最重要一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凡事皆简单!不是简单,而是能够在一堆纷乱中,寻找到最重要的一个点。
事情难,难在表象。难在无从下手,难在看问题的角度,难在自己的心先乱了!
价值观,就是发现什么是最重要?什么更重要?价值观就是思考这两件事,人生就是不断地做选择。
回归到现实,我们买股票,只需要注意两个事项:
一,只做上升趋势的股票,
二,不做横盘的股票。
道理很简单,但我们总是悟不透。
对照《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指导欧阳雪买股票挣钱的经历,我们还是要做好以下几点思考:
1.持股一年的耐心从哪里来?
2.持股一年的信心从哪里来?
3.能够给予我们指点的高人从哪里来?
4.如果是我,我能坚持持股一年不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