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买卖 » 泡沫经济股票能买吗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泡沫经济股票能买吗

发布时间: 2022-12-08 01:38:58

A. 泡沫经济

以下先举历史上有名的泡沫事件,再说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的问题哦~~注:这是我的1/3篇论文……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

① 郁金香球茎事件——历史上第一次泡沫事件

1630年,荷兰的一朵郁金香花根售价是今天的76,000美元,而六星期后只值1美元——
1593年,一位荷兰商人从康士坦丁(今,土耳其)进口第一颗郁金香花根,并种植。由于此花为进口商品,因此一跃为财富的象征,于是这个风气由荷兰扩散到德国。这时郁金香正好染上花叶病,使郁金香花瓣产生了一些色彩对比非常鲜明的彩色条纹或如火焰,于是染病郁金香引起一股抢购风潮。从最初的郁金香行家赏其美到投机分子炒作,交易市场形成并热闹起来,如同股市。
1634年,郁金香热潮蔓延至中产阶级,后又为全民运动,家家户户都倾一家之产,只为买一朵郁金香。1,000美元一个郁金香球茎,不到一个月,就变为2万美元。
最疯狂的时候,1个郁金香球茎=4吨小麦=1张床=4头牛=8头猪=12只羊。
1636年,郁金香在欧洲一些股市上市,有的设选择权以降低投机者的门坎,使投机者可以买到几分之一的郁金香,于是价格又往上推,从本来购买一个月之内可获利20倍,到透过选择权获利可放大100倍。
最高点时,一位大户全数卖出;荷兰政府开始采取煞车行动;土耳其大量郁金香将抵达。郁金香的价格开始下滑,六星期内下跌了90%,此时不管政府如何护盘都无力回天,郁金香价格持续探底,许多股市交割无法完成,而荷兰政府宣布这一事件为赌博事件,豁免交割,结束这一场疯狂的郁金香泡沫事件。

② 南海泡沫事件——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证券市场泡沫事件

“泡沫经济”一词即来源于此事件。
17世纪末,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于是南海公司于1711年成立。
1719年,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英国下议院通过南海公司交易议案后,南海公司的股价立刻由129英镑窜升至160英镑。当下议院也通过议案时,股价又涨至390英镑。于是投资更为踊跃,半数以上的参议员纷纷介入,连国王也不例外。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1720年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质疑,波及南海公司。
1720年7月起,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12月跌至每股124英镑,南海泡沫破灭。
英国的财政部长在南海公司的内幕交易中,私赚90万英镑利润。丑闻败露后,他被关进了英国皇家监狱——伦敦塔。但是,那些不知情的投资人比他更悲惨。损失惨重的还有英国经济和政府信用。

③ 华尔街崩盘——历史上一幕最疯狂的投机

1924年前,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一直在相对狭小的价格区间内窄幅波动,每当它超过110点,就会遭受强烈卖压。
1924年底,股指终于突破这个界限。
1925年,股指跃升到150点以上。
1921年~1928年,股市非常萧条,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加4%,而1928~1929年则增加了15%。通货膨胀率很低,新兴工业四处萌芽。乐观主义越来越流行,再加上资金成本很低,大大刺激了股票投资者的投资活动。
1926年,短暂下跌后,股市月月创新高。这又煽动了更多的人通过经纪人现金贷款以买进更多的股票。随着股民的增多,信托投资公司也随之增加,人们基本上毫不怀疑这些公司的信用。其中最着名的是高盛公司,它于1928年出资成立高盛贸易公司(GsTc),这个公司很快就发行了1亿美元的股票。
1929年2月7日,股票价格是每股222.5美元。
1929年9月5日,巴布森发表股市要跌60~80点的着名预言后,市场开始对巴布森的警告有了第一次反应。当天,道琼斯指数就下跌了10点。几天后,受到利好谈话的刺激,买家重新入市,但股价没有回到过去的高点。9月底,新的大跌开始出现,再反弹后没有创新高,而且成交量与前次下跌比较大幅萎缩。
1929年10月21日,图学家威廉•彼得哈密尔顿警告指数图形走势很不好。当天,市场垂直跳水,崩盘拉开序幕。
1929年l0月24日,人们聚集在大街上,流露出明显的恐慌气氛。事态已经明显失去控制。恐慌迅速蔓延,随后几天股价连续跳水,市场似乎永远无底。
1929年10月29日,在强烈的卖压下,恐慌达到极点,1600万股股票不惜血本逃了出来。
1929年11月13日,指数跌到224点才稳住阵脚。那些以为股票已经很便宜而冒险买进的投资者又犯了个严重错误。
1930年价格进一步下跌,直到1932年7月8日跌至58点才真正见底。工业股票跌去原市值的85%,而高盛公司的投资证书不到2美元就可买到。

上述3次历史泡沫事件,促成了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在《辞海》(1999年版)中被释义为:“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但是泡沫经济并不能与经济泡沫完全等同。经济泡沫可以导致泡沫经济,但并不是泡沫经济的充分条件。
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即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适度经济泡沫,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所以,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经济泡沫长期存在,一方面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另一方面,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可能会腐化人们的思想。
而一旦形成泡沫经济后,则经济泡沫随时可能破灭,将会导致经济崩溃、人心溃散、政局动荡。17世纪末18世纪初,“密西西比泡沫”出现在法国,与苏格兰人约翰•劳有直接关系。他诞生于银行世界,凭借对这方面的兴趣与知识,以及一颗想要证明自己和强盛欧洲的心,让曾濒临经济危机的法国尽享繁荣,而最后却出现信用危机,让法国一贫如洗。
下面这首讽刺诗就出自当时的法国:
星期一,我买股票去,
星期二,我赚了几百万,
星期三,我买家具,
星期四,我买好衣衫,
星期五,我跳舞去,
星期六,我进了乞丐收容站。
约翰•劳自己也是受害者,受了非理性投资者们的反作用力。他去世时的处境非常悲惨,而人们却将责任推在他一人身上,连他的墓志铭上都写着:
“这里长眠着那个着名的苏格兰人,
他的计算技巧无人匹敌,
他用简单的代数规则,
把法国变得一贫如洗。”
泡沫经济不是一出独角戏,若没有当时法国政府一些不当举措,若不是当时非理性投资者的贪得无厌,约翰•劳一人是没办法上演这初悲剧的。

B. 股市泡沫对经济有什么积极影响

么叫做泡沫,就是价格偏离价值,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已经离开了基本面了。
泡沫实际上是由两股力量形成的,一股力量呢叫做非理性预期,另外一个就是资金。
什么叫做非理性预期呢?就是说,我不看道琼斯指数股里边这个盈利的情况,我也不看美国的经济情况,我也不看世界的经济情况,我就是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原因,我认为它能涨20%,那你会怎么做呢?你赶快买进,但是当你一买进,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去买的时候,道琼斯还真就涨上去了。所以由这种非理性预期驱使的资金流入到股市里面把股市推高,这种推高反过来印证了非理性预期,反过来印证了非理性预期,所以呢就使得这种非理性预期变得好像理性化了。因此,它更坚信不疑了。他说还能涨,继续往里投,果然它就继续往上涨。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知道价格已经越来越偏离价值,越来越偏离价值了。那么这个时候泡沫就形成了。 泡沫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啊,就是说它的股价跟它基本面脱节,跟公司本身价值,公司价值是什么呢?就是它未来的盈利能力,这个未来的盈利能力怎么来算呢?很难算,很难判断。过度的泡沫会导致股灾,股灾又会使经济崩盘,股市历史周而复始地讲述着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于是,1933年至1934年间,《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一系列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在美国相继出台。它们作为股市的守护神,成了抑制股市泡沫最为有效的武器之一

C. 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指的是资产(股票、房地产)价格超常规上涨为基本特征的虚假繁荣,即在一个连续过程中大幅度上涨,使其市场价格远远超过它实际代表的价值。简言之,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

泡沫经济存在一定的利与弊,一方面,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繁荣经济;另一方面,泡沫经济中存在投机因素,容易导致资产价格波动幅度过大,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社会动荡等不良危害。

泡沫经济的三个阶段

泡沫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既泡沫的形成阶段、泡沫的膨胀阶段、泡沫的溃灭阶段。

泡沫经济的产生根源:

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是以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形式存在的,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流量的的资本。

现实资本(Actual Capital)就是以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存在的实物形态的资本。

在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中不会出现泡沫,因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运动都是以实物形态流量为媒介,并进行和其相对应的流向相反、流量基本相等的货币形态流量。因此人们认为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这也是泡沫经济总是起源于金融领域的根源。

此外,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其特殊的价格构成使土地资产成为了一种具有虚拟资本属性的资产,同时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每次经济泡沫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地产泡沫的破灭。

D. 泡沫经济时代百姓应该如何理财

怎么理财是大家一直都在聊的话题,市场上你能搜到的理财方式和理财产品都实在是太复杂了,今天我们就简单点,把我觉得最好的理财方式和理财产品分享给大家!
目前有一门基金课程我觉得非常不错,推荐给大家,大神们专注基金投资多年,年化收益可达15%:仅限50人!点击参加《基金训练营》,跟投高收益基金!
下面进入正题
1. 股票--高收益型理财产品
不需要准备太多本金,只需要去券商那里开个户,就可以进入到股市的。股票的刺激想必大家都知道,因此投入资金最好别超总资产的20%,炒股不太适合理财新手,因为风险有点偏高,想要系统的学习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不然就只能当韭菜。
2. 基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兼备的理财产品
基金的资金是直接放在银行托管的,很有安全感。同时基金有专人管理,比起自己在股市抓瞎要方便、稳定很多。基金10元起卖,价格非常亲民,投资种类也不会集中在一个品种上面,风险很低。投资基金的时候,人们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基金流动性强,赎回很方便,不用担心钱被套牢。
大部分人都挑选到了比较菜的基金,所以收益不多,跟投那种多次在基金上有大收获的投资达人,可以获得比较长远的收益:限时福利!点击参加《基金训练营》,高收益基金已流出。速度跟投收益可达15%!
3. 国债——门槛低,安全性高,流动性较差的理财产品
国债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它只要100元就能买;有着高安全性是因为发行主体是国家,而且一年还有4%左右的收益。国债在提现的时候有0.1%的手续费,而它属于长期投资,所以不建议提前兑取。
综上所述,理财最合适的产品还是基金,普通人理财在投资过程中都有三个不利的点:不专业、没时间、钱不够。假如投到一只给力的基金,这些问题就能完美解决。想投资高质量基金,就来看看基金训练营:点击参加《基金训练营》,基金投资能躺赢!

以上是我对《泡沫经济时代百姓应该如何理财》的回答,望采纳~
点击文中链接了解理财训练营,让你在理财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E. 炒股是不是泡沫经济最后买的人买单。

你好,炒股不属于经济学范畴。
炒股长久来看,想赚钱是企业盈利越来越多,企业发展越来越大,然后大家共同挣钱。
并不是最后买的人买单,这只是狭义的说法。

F. 世界各国在其泡沫经济时期股票市场的市盈率数值

香港证券市场是1949年以后一部分内地资金的转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市场狭小,银行信贷是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营业额410万美元(约3200万港元),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曾降至58.61点,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停市10天。1968年香港经济增长,使证券市场成为地方实业重要的资金来源,1969年平均月营业额2720万美元(约2.12亿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开张。1971年9月15日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开业,在如此狭小的地区拥有四个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发展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港英当局和中外财团的投资迅速增长。1972年香港四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种,当年上市的就有98种,成交额达到43.397亿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额达到482.17亿港元,比1968年增长了53倍,总市值达到了1734.5亿港元。在这期间香港股市也经历了1973年和1982年的两次暴跌。

70年代香港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使证券交易所挤满了家庭妇女、保姆和小贩,每周都有新上市的股票,由于忽略了证券交易的基本法则,一些股票在市盈率100倍以上的价格上交易,使恒生指数从1970年的211.9点暴涨到1973年3月的1775点,交易所对风险毫无准备,终于发生了暴跌,到1974年12月恒生指数跌到了150点。从1972年起香港证券交易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的规范化措施,并在1974 年提出四个交易所合并的设想,1977年形成统一的证券交易所取代原来的四个交易所的工作有显着的进展,建立了由证监会牵头并由四个交易所代表组成的工作班子。1980年7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册。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的进出口和转口贸易,香港房地产兴旺,恒生指数又恢复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达到1810点,成交额达到957亿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宁事件和撒切尔夫人访华引发的所谓“信心危机”发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恒生指数跌至750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人心稳定,恒生指数又上升到1200点。

1962年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1家,其中上市公司18家,上市股票25种,面值54.9亿新台币,总市值为68.4亿。1967年编制了台湾证券交易所加权指数,1968年加权指数为111.75点,1973年由于纺织品出口激增,证券市场活跃,指数曾达到514.85。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又导致指数暴跌至188.74点,以后四年的指数一直在200—300点徘徊,1978年随着经济的恢复指数上升到688.52点,1979年至1982年指数在400—500点区域内波动。台湾股市的狭小是因为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传统家族式经营,不愿意发行股票便股权分散,从而使原有股东的利益受损。股市的交易制度不健全,投机性强,良好的公司也不敢贸然从股市上融资。
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开始向国际金融市场迈进。当时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证券330种,其中260种是普通股票,21种是认购权证,7种是公司债券,1种是政府债券,36种是单位信托,5 种是优先股。1987年恒生指数接近4000点,但由于美国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灾,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点,1990年重新恢复到3500点。90年代香港股市虽然也受到各种外界影响,但搞风险能力较强,1992年恒生指数曾达到12000点,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550只股票,其中包括综合企业、航运货仓、酒店饮食、金融投资、地产建筑、零售传播、电子玩具、工业和公用事业九类,此外还有基金16只,认股权证36只,中国H股22只,共624只。

台湾股市80年代初的加权指数在400至500点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点,此后几乎是翻倍的的增长,1987年达到4673点,1988年8789点,1989年10773点,1990年12495点,终于暴发了一次暴跌,从90年2月的12682点跌到10月份的2485点,跌幅达80%,到年底又回复到4530点,当时的355家证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损失。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683

G. 什么是泡沫经济

虚拟资本过度增长。
泡沫经济是指资产价值超过实体经济价值,容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况。泡沫经济往往受到许多投机活动的支持,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他们的资产往往容易破裂,因此被称为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往往伴随着商品价格的起伏,但泡沫经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价格波动,而是指在社会资本过度集中和同一商品的重复销售导致过度投机之后,商品价格从商品价值发生根本性变化。

H. 炒股是不是泡沫经济最后买的人买单,请懂的老师解释一下谢谢了。

炒股并不是经济泡沫,只是经济的晴雨表,大家享受经济带来的,红利

I. 什么是泡沫经济

你愿意出多少钱买一束郁金香?

几美元?一百美元?

如果是一百万美元呢?

我想应该不会有人买吧。

经济会持续不断经历着繁荣和萧条。当我们等待下一场狂热开始,下一个泡沫破裂的时候,为自己买一束郁金香花吧,以平易近人的价格享受这个,无需卖肾哦!

J. 请教一下关于房地产、股票等泡沫经济的问题

问题很大。简单回答。

房地产为什么能拉动经济。因为能大量拉动投资与消费,带动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股票为什么能拉动经济。最重要的一点,股票市场的出现加快实现了资本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金向行业优秀企业集中,并产生上规模的超大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因为股权的分散降低了广大股东的风险。(不过中国的股市不是这样讲故事的。)

为什么说泡沫经济容易破灭。要明白的基本点是供求决定价格。如果对房产、对股票的预期很高,供不应求,导致价格过高,偏离实际价值,或者公众预期忽然降低,泡沫破灭的几率就很高。现代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在不断提高,杠杆手段逐步科学完善,经济危机的周期有所变化,但没有办法绝对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