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跌破净值的股票能买吗
股票跌破净资产可以购买的。股票跌破净资产只能表示上市公司的每股价格下跌到每股净资产价格的下方,这样的情况并不会影响股票的正常交易。而且,如果市场处于转趋势调整区间,投资者可以通过破净股里面选择中长线的投资标的,例如:在市场低迷时的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行业。
拓展资料
如果市场处于上升或者箱体调整行情中,股票跌破每股净资产,就表示上市公司成长性一般,公司经营有可能出现了问题等等,上市公司后一期报表数据的每股净资产大概率会出现大幅亏损。对于价值投资而言,投资价值较低。并且,如果市场处于下跌行情中,股票跌破每股净资产,就表示个股处于较大的空方力量之中,个股的恐慌下跌概率较大。投资者需要以关注等待转趋势为主。
股价低于净资产指的是上市公司每股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而每股净资产则是指股东权益与股本总额的比率,它也是一个股市常规指标。 净资产只是衡量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一个参考指标,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主要看投资回报率、现金流量、损益情况等。
股票的净资产和股东所拥有的资产现有价值直接挂钩,如果每支股票的净资产越高,那么股东所拥有的资产现值就越多;每股净资产越少,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就越少。如果股价低于净资产价格的,那么就说明该股票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当然在股市中,也有将股价低于净资产看衰的,这是因为如果市盈率对投资者来讲是积极性指标,则市净率就是防御性指标。
每股净资产就是股价的最后防线。比如在2013年底,就有多个股票出现股价低于净资产的现象,其理论意义是,纵然上市公司倒闭清盘,股票的财务账面价值就是每股净资产。因为在会计上,净资产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全部债务后的余额。在海外股市,一旦股票跌破净资产防线(问题股除外),极易发生公司并购行为或者股份回购行为。
② 跌破净资产的股票能买吗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③ 银行类股票盈利怎么样,推荐购买吗
金融业被成为万业之母,而银行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我们的银行股虽然利润占到了所有上市公司的50%甚至更高!但是这些利润的90%都来自息差,这说明他们的利润基本上都来自垄断!而众所周知,无论是贸易战,还是之前的其他贸易纷争,我们在金融行业过于保护自己,不够开放一直是谈判的焦点之一。此外,银行的报表也一直被外界质疑,认为有粉饰、包装不良资产的嫌疑,所以未来银行业的基本面会面临很大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反转也未必没有可能。
基本股息比例高的公司有国家队和社会保障基金,因为他们更喜欢股息的稳定性,而且比银行利息高得多。因此,如果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你可以配置银行股长期持有,以获得稳定的回报。最后,在选择银行股时,尽量选择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实力较强的机构,因为现在允许银行破产。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和踩雷。关注银行股的朋友相信他们都知道包商银行。我仍然建议,在投资股票基金和其他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风险,而不是收入,因为我们应该学会在这个市场上生存。
④ 银行类的股票值得购买吗,有哪些好的推荐呢
从中长期来看,银行,值得购买,但建议投资者尽量考虑一些低估值银行股的业绩支持,对于一些新银行股,估值明显高估,没有必要考虑,毕竟,银行同质化管理非常严重,估值低,股票表现相对较好。要知道A股票上市公司每年公布年度报告业绩,近一半的利润来自银行上市公司,同时大多数银行由于网点,依靠传统贷款利差利润也非常稳定,随着金融产品的加速发展,银行拥有自己的渠道优势多年来保持持续增长,因为业绩突出,所以银行年度股息非常丰厚。以招商银行为例,过去五年的现金股息如下。以去年为例,每10股股息9.4根据目前35元的股价,股息率高达:9.4/10/35=2.69%,只要中长期持有,每年获得的股息收入比定期存入银行更划算。
如何判断一只股票的基本面是否良好,企业绩效已成为主要的参考标准。银行股表现很好,特别是中国、农业、工业、建设、交通、邮政六大银行,年表现处于增长状态,利润水平是其他企业领域无与伦比的,表现决定了股票的内在价值,良好的表现股票是上涨的最佳驱动力。所谓“船太大了,不能掉头”,在熊市中,银行股的抗跌能力尤为突出。许多基金、私募股权、外资等大型机构都持有银行股,如此大的板块,不能随意撬动。因此,银行股已经成为许多投资者“避风港”。市场上的一些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利用持有股票的市值创造新股,而银行股的低波动特别适合这些投资者。
⑤ 想要长期投资,银行股值得购买吗
其实这个时候问我银行股有没有投资价值。这是毫无疑问的。整个银行业被超级低估了。4-6倍市盈率,4-5%的股息率,0.7市场净利率,已经解释了这些被低估的存在。但银行业将会有这样的数据,并非没有坏消息。存在是合理的。但我认为这种存在只能是短期存在,从中长期来看,银行股的价值回归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从银行业走势来看,银行指数880471 今日长阴杀跌,失去60日均线,60日均线走势下降。同时,半年线和年线近期形成死叉,整体板块中期走势保持不变。近期走强只是下跌过程中的超卖反弹。
虽然银行已经跌出了估值空间,但宏观经济政策、全球经贸环境和A股市走势表明,银行股和其他股票不是最佳投资时间点,需要耐心等待市场环境稳定。以业绩为导向的价值投资风格开始盛行,机构普遍开始集团持有银行股,导致银行股开启了强劲的上涨浪潮。随着监管对价值投资的尊重和北行基金对蓝筹股的青睐,银行股在中长期仍具有投资价值。不过本周短期来看,随着北上资金开始流出沪市,流入深市,科技股开始有所发力,而白马蓝筹股开始承压,同时白马股业绩公布密集期,不排除白马蓝筹股存在业绩不及预期的地雷,机构抱团也有松动的迹象,这也是近期银行股短期回调的原因所在。综上短期注意回避白马股,而中长期持有白马股是可行的。
⑥ 跌破净值的股票可以买吗
当然要根据个股情况
你要选了个不涨的股,岂不耽误了春季行情?
过了春季行情,你可一定要清仓啊!
跌回1800再考虑
破净股的价值投资
每股净资产代表着一只股票的真实"含金量",而"破净"则表示,公司股票已经相当便宜,也意味着股价下跌空间有限。
据统计,在A股还在1664点一线的时候,破净的股票高达200余只。而截至昨日,A股中破净的股票仅剩下9家。这表示,在反弹的三个月时间里,A股已经消灭了9成多的破净股。值得注意的是,昔日集中产生破净个股的行业,也是国家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和产业振兴计划以来受益最多的板块,如钢铁、汽车等。而进入此波反弹以来,政策利好刺激下这些行业内的破净股纷纷大幅减少。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大盘还能够上涨,市场资金会特别关照"破净股",A股中破净的股票也会逐步消失。以目前破净率最高的明天科技计算,该股昨日收盘价为4.15元,每股净资产为5.26元,股价突破净资产尚有近27%的空间。目前,两市"破净"的9只股票是:明天科技、长春经开、神马实业、韶钢松山、安阳钢铁、经纬纺机、深天健、鲁北化工和景兴纸业。
⑦ 从投资的角度看,银行股值不值得购买
购买银行股的价值在于其内在价值是否低于市场价格。虽然银行的业务很简单,即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但阅读银行的报表确实很少见。但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对银行来说更为普遍pb估值。目前pb最低估值为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其估值为0.6倍pb也就是说,目前的市场价格只是他们净资产的六折。
当时银行业也有活跃分子,比如之前的紫金银行,那波次新股的炒股市场也很激动。但是,与去年的渝农商银行、甚至邮政银行、浙商银行相比,选择合适的时间更尴尬。此外,银行股的选择取决于时间。今年基本面上,银行股没有表现的机会。由于整体环境降低了银行业的盈利机会,为实体经济服务,今年上半年,从行业基本面来看,不给银行上涨的机会也是一张明牌。今年下半年,银行进入7月后出现了一波浪潮,然后迅速回到原点。一般来说,散户投资者无法接受这种交易方式。散户投资者赚钱的机会继续上升。至少要有一个月的上涨时间周期才能赚钱。不是机构投资者,一般不建议买银行股,慢,市场不容易把握。
⑧ 银行类的个股值得购买吗,有什么优点
我认为银行股仍然值得购买,尤其是银行股适合长期持有。我记得我以前读过一则新闻:香港的一位老太太有闲钱买汇丰银行的股票。她一直在买,一直在持有。最后,她银行股之所以值得购买,银行股现金分红比例高。据我所知,银行股普遍热衷于现金分红,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利润分红。股息率在4%左右,有的银行甚至可能超过4%,比买银行理财还划算。
以工行为例,2018年净利润为2987亿元8.181亿元,2018年现金分红893亿元,2018年茅台只有183亿元。工行股息率(每股股息/股价)超过4%,高于很多定期存款。所以我个人认为定期存款不如长期持有银行股。由于银行股风险小,波动小,基本上每年都有股息,加上现在新股认购是基于股票市值认购,所以非常适合持有银行股玩新股,现在新股发行这么多,赢的机会很大,只要赢,远高于你的银行收入。
⑨ 银行板块市盈率低、破净率高、风险性低,银行股还值得投资吗
银行板块确实是A股市场市盈率最低,破净率最高,风险性最低的板块,所以可以肯定银行股“钱途无量”未来继续看好银行股的行情,银行股当然值得投资。
为什么可以肯定银行股是值得价值投资呢?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理由:
理由一:因为银行板块是A股最低估的板块,银行股平均市盈率只有9.5倍左右,这个市盈率在全市是最低的。
上面已经针对银行板块和银行股进行做出详细分析后,足够说明银行股是值得投资的,详细很多股民投资者都是认可这个观点的,银行股是A股市场里面最值得投资的股票。
但很多人认可银行股值得投资,很多股民缺乏一种耐心,说白了就是持不住股票,总想在股市赚快钱,从而错失银行板块的良机,去追逐一下热点股,追求题材股等等,最终折腾下来还不如持有银行股不动效应会更好,所以真正想要从银行板块获利,一定要采取价值投资,时间换空间。
⑩ 银行类的股票值得购买吗为什么
银行类的股票当然值得购买,而且是非常支持股民投资者们购买银行股,购买其他股票最终会亏损累累,还不如安心持有银行股不动才能成为股票市场的赢家,实现正收益的概率特别大。
也许很多股民投资者会反对这个观点,认为不值得去购买银行股,总觉得银行股根本没有波段,一分钱都可以玩一天,这样的股票不值得投资;但我个人观点不同,认为银行类股票确实非常值得购买,银行股值得购买有以下三大原因。
原因三:因为银行类股票股息率高,基本每年都是有分红收益,可以真正享受到股票分红收益,按照银行类股票的分红情况来看,中大银股每年都是实施现金分红。
炒股除了吃差价获利收益之外,另外一种投资收益那就是享受股票现金分红,根据银行股的分红收益也是非常可观,平均每年都是有3%~7%的分红收益,不同银行股股息率是不同的,自然是分红越高越好,购买银行股的收益就更高。
所以总结以上三大原因得知,银行类股票值得购买的真正理由是银行股具有长期价值投资、安全性特别高,风险性特别低、以及每年都能享受股票分红,这三大优势是其他大部分股票不具有的,银行类股票的优势已经足够证明银行股是非常值得购买,大家是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