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买卖 » 熊猫乳品股票能不能买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熊猫乳品股票能不能买

发布时间: 2022-10-15 08:01:31

❶ 新股能不能买

可以。
新股上市第一天是可以买的,只是大多情况下是买不进去的,因为新股上市第一天一般开盘就是涨停板,从开盘到收盘,涨停板基本不会打开,这种情况散户是无能力买进去的。再者是新股上市之后,炒股泡沫很大,所以有些经验者劝散户不要轻易的去参与,毕竟风险很大。
新股上市首日:集合竞价阶段: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20%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80%;连续竞价阶段、开市期间停牌阶段和收盘集合竞价阶段: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的144%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64%。
新股上市首日出现这些异常波动情形之一的,交易所可以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
1、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10%以上(含);
2、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上涨或下跌20%以上(含);
3、盘中换手率(成交量除以当日实际上市流通量)达到80%以上(含)。
拓展资料:
新股上市当天能不能买入呢?
1、买股票的心态不要急,不要只想买到最低价,这是不现实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点价买入也是不错的,所以买股票宁可错过,不可过错,不能盲目买卖股票,最好买对个股盘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拟买卖,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两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买入点。
3、重视必要的技术分析,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及盘面语言(盘面买卖单的情况)。
4、尽量选择热点及合适的买入点,做到当天买入后股价能上涨脱离成本区。
三人和:买入的多,人气旺,股价涨,反之就跌。这时需要的是个人的看盘能力了,能否及时的发现热点。这是短线成败的关键。股市里操作短线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态要稳,最好能正确的买入后股价上涨脱离成本,但一旦判断错误,碰到调整下跌就要及时的卖出止损,可参考前贴:胜在止损,这里就不重复了。 四卖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涨的,涨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调整,那短线操作就要及时卖出了,一般说来股票赚钱时,随时卖都是对的。也不要想卖到最高价,但为了利益最大话,在股票卖出上还是有技巧的

❷ 熊猫乳品被证监会调查吗

估计你遭遇了什么诈骗了吧,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❸ st的股票可以买吗

st的股票可以买吗?能买,不过不建议投资者交易st股,因为股票被st主要是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并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若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并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会直接退市,交易风险较大,要注意ST股票涨跌幅限制为5%,创业板ST股涨跌幅限制为20%。

交易st股需要开通st交易权限,需要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为C4级及以上,并签署“风险揭示书”。

❹ 17家上市乳企的Q3财报隐藏的“喜与愁”


品牌集中度持续提高,国内乳粉市场可能要迎来真正的“大变天”。

还没从2019年的经济寒冬中走出,又一头扎进了被疫情包围的2020年,“冷空气”的持续攻击,让母婴行业的各细分领域加速进入洗牌期,竞争愈加激烈。

自10月开始,中外各大乳企陆续向外递交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成绩单。

从现有的17份报告中来看: 大多数本土乳企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也有小部分本土乳企已实现扭亏,而外资头部品牌在中国市场无论是在销量上还是增速上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品牌集中度持续提高,国内乳企市场格局出现变化。

被誉为“白马股”的伊利发布业绩后股价闪崩,蒸发262亿元

作为国内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的伊利,1-9月以735.06亿元的总营收、60.24亿元的净利润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就在其发布财报的第二天,这支白马股开盘后股价大跳水直至跌停,仅一交易日就蒸发了262亿元。

伊利

从数字上来看,伊利的业绩呈双增长态势,不过为何会惨遭高位跌停呢?

对此,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和第三季度业绩增速不及预期有关。

据了解,伊利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9%至268.7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2.28%至25.92亿元。

反观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61.62亿元和22.89亿元,同比增长11.08%和23.73%。

由此不难看出,伊利Q3业绩增速要明显低于Q2。

而对于上市公司因“业绩不及预期”引起的崩盘,华西证券指出,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估值偏高。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伊利提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19-2023)》。

根据公告显示,本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五期解除限售,业绩考核解禁指标以2018年为基准,2019~2023年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18%、28%、38%、48%;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

从本次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1-9月,伊利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下称“扣非净利润”)增长了10.32%。

也就是说,第四季度只要完成与第三季度同样的增速,即可完成考核目标。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不确定,伊利能否成功完成目标还需继续观望。

皇氏、燕塘、科迪、天润等区域乳企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为区域性代表乳企:科迪乳业、天润乳业、燕塘乳业、三元股份、天润乳业、新乳业利润差异明显。

其中一度亏损的皇氏集团在经过调整经营结构,加强聚焦主业后成效显着,1-9月实现营收17.09亿元,同比增加8.12%;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加64.39%;扣非净利润59.43万,同比增长118.15%。

在第三季度中更是实现营收营收6.95亿元,同比增加16.39%;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加509.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加2338.32%。

同样天润乳业1-9月也实现营收13.19亿元,同比增加8.34%;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加2.17%;扣非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加3.83%。

新乳业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收21.01亿元,同比增加39.00%;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加45.46%;扣非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加52.51%。1-9月实现营收46.57亿元,同比增加10.32%;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加3.70%;扣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减少5.51%。

与之相反的是, 燕塘乳业和科迪乳业两家生意惨淡。

从财报中获悉,燕塘乳业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91亿元,同比增加25.04%;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18.32%。

燕塘乳业

并且 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燕塘乳业一直都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

财报显示:1-9月实现营收11.94亿元,同比增加9.35%;净利润0.96亿元,同比下降13.08%。

对于此次下滑,燕塘乳业并未在财报中表明原因。

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其大单品缺乏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以及过分依赖广东市场所致 (根据其2018年、2019年财报显示:燕塘乳业在广东省内(珠三角地区及以外地区)产生的营收在其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97%以上)。

此外,今年9月, 在燕塘乳业挂帅近7年的董事长黄宣因另有任用申请辞去了燕塘乳业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据了解,在黄宣在职的2014-2019年间,燕塘乳业除了2018年出现利润下滑外,其余几年营收和净利润均是正向增长状态。

而此次高层变动,不知会对燕塘乳业后续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科迪乳业

此外,曾经缔造网红“小白奶”的科迪乳业因一场谎言被戳破如今已是深陷泥潭,财报显示: 科迪乳业虽然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但仍不能挽救其业绩的颓势。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科迪乳业实现营收4.67亿元,同比减少37.65%;净利润0.01亿元,同比减少96.85%; 扣非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减少172.00%, 成为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幅度较大的乳企之一。

日前,科迪集团发布关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股东建议函回复的公告表示,预计,在1年内用实物资产、土地、商标无形资产及不少于2亿的货币资金等偿还全部欠款,部分资产所有权转移存在法律障碍,科迪集团正在积极办理解除手续,确保在1年内提前完成清偿。

三元

除却科迪乳业外,业绩亏损较大的还有三元乳业。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三元实现营收54.21亿元,同比减少13.73%;净利润-0.46亿元,同比下降122.67%; 扣非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减少142.86%。

从业绩表现来看,三元显然有些差强人意。

要知道作为北京地区的“奶业大佬”,三元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北京市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公司),即使在亏损状态也可以依靠政府的强势"补贴输血"化险为夷。

但是随着三鹿、太子奶等一个个“拖油瓶”的上身,让本就没有拿的出手的大单品,以及渠道商网络元气大伤的三元乳业业绩持续下滑,即使在“背后有人”的情况下,也最终回天乏术。

上游牧场: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目前披露财报的上游牧场来看,庄园牧场业绩仍未实现反转,而西部牧业已实现扭亏。

财报显示:西部牧业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收2.32亿元,同比增加27.64%;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增加781.41%;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加232.10%

而庄园牧场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减少3.87%;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减少28.42%;扣非净利润0.07亿元,同比减少45.20%。

同样,庄园牧场业绩也是连年下滑,2016年-2019年,庄园牧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6亿元、6.28亿元、6.58亿元和8.14亿元,其中,2016年-2018年的营收几乎是原地踏步;2016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0.76亿元、0.68亿元、0.64亿元和0.51亿元。

而今年前三季度营收5.26亿元,同比减少13.2%;净利润0.06,同比减少83.69%。

为了挽回业绩,近两年来庄园牧场也做了许多努力。

2019年底,为加快奶源基地建设,庄园牧场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300万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8亿元,用于“金川区万头奶牛养殖循环产业园项目”及“偿还银行借款”。

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举措还并未起到提振业绩的作用。

贝因美、光明等曾经优势大佬,逐渐落于人后

曾在乳制品行业叱咤风云的贝因美和光明乳业的业绩也并不乐观,脱帽后贝因美业绩持续在亏损和盈利边缘疯狂试探,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其实现营收7.18亿元,同比下降0.53%;净利润0.08亿元,同比下降50.12%; 扣非净利润-0.18亿元,同比下降322.84%。

贝因美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贝因美曾在之前的业绩公告中表示,原因有二:

1)后疫情时期,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2)消费者更为注重消费体验和产品的性价比,导致品类销售结构变化和业绩相应变动。

但是面对下滑,贝因美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譬如发布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2亿元,用于新零售终端赋能等项目及补充资金,不过由于此举违反了深交所相关规定,所以只能被迫终止。

此外,根据此次披露的财报获悉,贝因美目前的存货高达5亿,而这只是账面上的存货,可能还不包括渠道和托盘商的存货,高额存货让贝因美早早的就拿出了3265.55万元做好了计提跌价的准备。

日前,谢宏对外表示:“我始终认为亲子(家庭)消费领域才是我们的蓝海”。

可是连奶粉这一科都还没做好的贝因美,去做全品类是否又能成功呢?

光明

而作为昔日与蒙牛、伊利齐头并进的“三雄”之一,光明也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财报显示:1-9月,光明实现营收187.25亿元,同比增加9.26%;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下降4.16%;扣非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下降32.14%。

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持续掉队,让光明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品牌声量的措施。

譬如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但是由于受委托方在一则视频广告中未将中国领土表示完整,而光明乳业又未将审核工作做仔细,导致自身被罚款30万,引起了 社会 热议。

虽然广告确有提振业绩的功能,但在如今这个传播过度的 社会 中,是否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和增加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粘性值得考量。

熊猫、均瑶等新上市乳企,偏科严重

熊猫乳业和均瑶乳业都是股市近期的新晋企业,其中熊猫乳品的主营业务为浓缩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乳品贸易,主要产品包括“熊猫”牌系列调制甜炼乳、全脂甜炼乳、调制淡炼乳、全脂淡炼乳、甜奶酱、马苏里拉奶酪、奶酪棒、稀奶油等。

从最新披露的财报来看,第三季度熊猫乳品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增加3.26%;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8.23%。

但是1-9月实现营收4.37亿元,同比增加6.98%;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减少4.73%。

随着熊猫乳品的上市,其自身问题逐一显露, 包括熊猫乳品对核心产品“炼乳”倚仗过重。

相关资料显示,2016-2018年度以及2019年1-9月,熊猫乳品浓缩乳制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77亿元、3.62亿元、4.51亿元以及2.83亿元,占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的67.98%、67.95%、75.15%以及69.52%。

众所周知,过度依赖某一个产品,意味着企业面对的风险就越大,而偏科的熊猫乳品提升企业产品矩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还有均瑶乳业,据了解,均瑶乳业主要生产乳制品、含乳饮料和植物饮料。

翻阅其以往财报,2017年-2019年,均瑶乳业收入分别为11.46亿元、12.87亿元和12.46亿元,而乳酸菌饮品占比分别为98.6%、97.2%和93.7%。

产品线单一导致其自身市场受限,而这也体现在其财报中。

据悉,1-9月,均瑶乳业实现营收7.10亿元,同比减少27.41%;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减少33.84%;扣非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减少37.26%。

外资乳企增速下滑、销量下降,

国内市场面临洗牌

除本土乳企外,雅培、美赞臣、美赞臣、雀巢(包括惠氏)等外资乳业也纷纷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但 相较于本土头部乳企的高增速发展,外资乳企从整体情况来看,增速和销量明显放缓。

其中雅培婴幼儿营养品业务第三季度的全球销售额为19.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24亿元),同比增长2.6%。

但是雅培表示, 在大中华区的挑战性环境抵消了东南亚带来的增长。

达能专业特殊营养品业务营收16.98亿欧元,同比下降5.7%。

作为达能第二大“战区”的中国市场,因奶粉业务表现不佳出现了双位数下滑,致使其全球专业特殊营养品业务销量和销售额均下降约2.9%。

美赞臣母公司利洁时发布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利洁时旗下的营养品业务同比增长4.1%,达到8.06亿英镑;其中,婴幼儿营养品(注:IFCN,即美赞臣奶粉业务)同比持平,与上半年相比有所上涨。

雀巢旗下惠氏婴幼儿奶粉在中国市场销售继续萎缩, 但对于惠氏在中国销售情况不佳的原因,雀巢在报告中并未解释。

随着本土乳企不断倒逼自己向上游产业、科研技术、数字化工程要红利,以及消费者教育的持续深化,不难想象,中国乳粉市场将真正迎来“大变天”。

❺ 熊猫乳品上半年业绩强劲 积极布局前瞻产品

8月17日晚间,“炼乳第一股”熊猫乳品(300898.SZ)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90亿元,同比增速65.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32.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28.33%,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公开资料显示,熊猫乳品成立于1996年,主营业务为浓缩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乳品贸易,主要产品包括“熊猫”牌系列调制甜炼乳、全脂甜炼乳、调制淡炼乳等,广泛应用于餐饮、烘焙、饮品、食品加工和家庭消费等领域,形成以炼乳、奶酪、稀奶油为核心的特色乳制品战略布局。

国内炼乳企业中,熊猫乳品凭借着技术、产品、品牌、营销等硬实力,在炼乳高端市场竞争优势突出,龙头地位显着。同时近年来,随着奶酪市场的逐步升温,熊猫乳品也积极布局奶酪产品赛道,凭借奶酪产品逐步切入C端细分市场。

勤修内外功 夯实炼乳龙头地位

作为国内炼乳领域的领军企业,熊猫乳品从事炼乳的生产和销售超过20 年,一直注重为客户提供安全和高品质的产品。

熊猫乳品浓缩乳制品下游客户主要为食品加工企业、烘焙店、餐饮店、饮品店和家庭消费等,客户不乏大型的食品制造企业,如香飘飘、蒙牛乳业、达能乳业、金丝猴等。

差异化营销战略赢得市场。熊猫乳品已经初步构建覆盖全国30余个省(区)市的销售渠道,以华东、华南地区为主,同时也在推进区域扩张。截至2021年6月经销商数量为174家,在大力推进经销商渠道下沉、深化原有网络布局的同时,不断推出新产品以带动新的经销商。

在市场储备方面,经过多年拓展经营,熊猫乳品已建立经销商渠道、直销渠道两大营销渠道。公司在经销商渠道方面已建立了涵盖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经销商网络;在直销渠道方面,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的食品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除了稳健布局销售渠道拓展产品市场外,熊猫乳品也不断勤修内功,在产品端和供应端提升了相关标准。

公司历来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和安全。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和原材料质量标准,确保原材料符合各项标准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公司原材料奶粉主要由新西兰恒天然进口,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

在配料方面,公司采用多年传承的工艺配比原材料,在原材料投放比例和投放时间上有精细的考究;在设备和工艺方面,公司将传统工艺与现代 科技 相结合,持续对工艺及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并且拥有德国自动生产线以及美国自动灌装封口线,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此外,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在引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评估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系统、严密的质量控制保证措施,确保贯彻到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部环节。

涉足奶酪棒布局前瞻产品

目前,熊猫乳品在保持主业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积极布局其他奶制品领域。

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104届全国糖酒会上,熊猫乳品推出专为中国儿童营养研制的520配方的儿童奶酪棒新品。据了解,熊猫儿童奶酪,围绕"专为中国儿童营养研制"核心理念,开始布局营养奶酪产业链,采用科学营养配方,结合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工艺,研发更适合中国儿童成长需求配方的奶酪棒,推动儿童奶酪标准升级,助力中国儿童均衡营养、快乐成长。

据介绍,未来3年,熊猫乳品将以炼乳、奶酪、稀奶油等特色乳品为核心业务,以植物基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为相关多元化业务,做深、做透、做强、做专。通过打造优秀人才团队、有节奏进行资本运作、机制与管理创新、开拓新零售渠道,为世界贡献营养和美味,力争成为品质至上、品牌至尊的专业化乳品公司。

❻ 什么样的股票坚决不能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交易策略,你认为不能买的股票,但是其他人认为该股可以选择购买,不然也不会形成交易,交易市场上总存在一个规律,最好的股票都有人卖,最垃圾的股票的都有人买,而我们所认为不能买的股票,对于其他投资者而言不一定就不能买,所以每个人的交易系统和交易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别, 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我一般有几类股票我坚决不会去选择购买,下面我们大家简单讲解下理由。

下跌趋势中的个股不买当个股整体趋势已经往下,这类个股在下跌过程中虽然也存在反弹的情况或者长期下跌后也会存在反转的情况,但下跌趋势中的个股亏损的概率较大,一旦被套后很容易出现深套的情况,具体什么时候开始触底反弹或者反转很难预测,特别是成交量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连续的缩量的阴跌的形态个股坚决不建议大家购买,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总结: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哪三类个股不建议大家购买,也说明了不建议购买的原因,在市场上交易买卖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具体还是去看待每个人的操作策略,比如很多就是喜欢一些垃圾股和ST个股,每次操作上都能够稳定盈利,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建议大家不要去购买以上三类个股。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❼ 哪些股票打死也不能买

炒股要想赚钱,一定要精选个股,只有选对了股票才能有赚钱的机会,并非所有的股票都是可以赚钱的,所有真正想要从股市赚钱,不被股市收割的话,请一定要记住,股市中以下几种票是不能买的:

(1)确认退市的股票

2018年3月份完善退市制度后,今年半年时间先后出现了5只退市股,三只由于业绩,一只重大违法,一只欺诈上市,这些个股都不能买。目前还在退市整理期的是金亚科技与雅百特,绝对不能碰!

股票中初了以上四种股不能碰,类似ST股,大股东大幅减持的股票,大幅解禁股票,资产负债率过大的这些个股也是需要谨慎,尽量回避;

炒股的话这些股票是不能碰的,如果盲目的去操作这些股票,只会跟自己的钱过意不去,很容易成为接盘侠,所有在股市一定要学会怎么选股票。

❽ 现在的股票还能买吗

现在的股票还可以买,但是现在市场变化大,买股票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赢与亏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要做好准备。

一、现在买股票要做好足够的知识储备。

股票的知识包括了如何炒股,如何看懂股票的走势,交易时间和涨停这些,现在市场变瞬息万变,交易规则也在不断的发生转变,所以要与时俱进。这种时候不仅仅要看这只股票以往的走势,还要了解股票的背景,也就相当于投资者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还要了解经济背景以及行业的现状、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这些结合起来分析这支股票未来的走势,这样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综上所述,股票随时都可以买,但是买哪一只股票就在于自己的分析以及判断,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跌宕起伏的股市中明哲保身。

❾ 熊猫炼乳危害

熊猫乳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2020年12月2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通报4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标称山东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熊猫”牌炼乳,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其母公司熊猫乳品回应新京报记者称,不合格原因出在第三方运输环节,问题批次产品已全部召回。

熊猫乳品增收不增利:

2021年10月20日,熊猫乳品公布了其2021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三季度营收达到2.28亿元,同比增长13.47%。但其三季度净利和扣非净利却是负增长,分别录得约2400万元和2126万元,减少10.74%和13.17%。

另一方面,熊猫乳品总股本比例约24.41%的3026.3万股限售股于10月18日解禁并上市流通,就在解禁当天,其就宣布了包括公司副董事长及多位高管在内的股份减持计划。